標籤:

不公平——社會動亂的根源

什麼叫公平?

按照亞當斯(J.S,Adams)提出的公平理論,公平是把自己的所得與自己的付出比較,然後與他人比較的感覺。

公平的公式是:

自己的所得/自己的付出=他人的所得/他人的付出

比如,A和B具有同樣的職位、背景、經驗、同樣的工作量,如果兩者所得相同,兩者就覺得公平,但如果A所得比B多,那麼B就覺得不公平。

人類社會,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但不公平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內,超過限度,就會引起動亂。最後通牒遊戲用實驗證明了這一點。財產分配者如果提出不公平的財產分配方案,被分配者往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拼個魚死網破,也絕不接受不公平的分配。

中國專制王朝的興亡過程就是這一規律的有力註腳。

中國專制王朝自秦始皇到溥儀,兩千年間,如果按粗略的直線數下來,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二十六次改朝換代,平均每個朝代的統治不足百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原因何在?就是因為專制王朝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公。

不公平無所不在,按身份、階級劃分,主要有:一、官民不公,二、官吏內部不公,三、民眾之間的不公,主要是指地主與農民之間的不公。這三個不公的程度和破壞力是不同的。

因為官數量少卻擁有特權和巨富,民眾數量多卻受盡奴役和壓榨,所以官民不公最為嚴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相比之下,地主和農民之間的不公要輕微的多,因為地主和農民互相依賴度大,博弈次數多,容易公平。

共產黨的意識形態認為,地主與農民的不公最為嚴重,是專制王朝的根本矛盾。但清華大學秦暉研究認為,專制王朝社會動亂中,因地主與農民矛盾造成的次數極少,而地主宗族權貴即中下層官吏帶領農民動亂倒占絕大多數。最後登基稱帝的也大多是前王朝的權貴。實際上官民矛盾才是專制王朝的根本矛盾。

專制王朝往往迅速覆滅的邏輯是這樣的:官民不公突破極限點燃動亂的火焰,民眾動亂,王朝命令官吏鎮壓,但官吏上下級之間的不公也達到了適當程度,中下層官吏早有反意,於是乘機倒戈,烽煙四起,專制王朝便迅速灰飛煙滅了。

目前我國衡量貧富差距的基尼指數已經達0.46,遠遠超過警戒線,10%左右的家庭佔有了45%的城鎮居民總財產。因為財富聚集在少數人手裡,而這少部分人不是權貴就是有權貴背景。所以官民不公已近爆炸邊緣。同時官吏內部的不公也達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我在政府部門工作,也切實感覺到政府部門內部嚴重的不公平,我接觸到的官員全都牢騷滿腹,工作消極。如果社會動亂,我想這些官員倒戈的可能性極大。

不難想像,專制王朝的歷史又要重演了。。。。。

生靈塗炭。。。。。。

血流飄杵。。。。。。

如果趁現在尚且穩定的時機,推進改革,促進公平,還有機會避免悲劇。

一要平權。把本該屬於所有人的權利還給每個人,落實《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二要分產。把屬於人們的財產分給每個人。把土地、把資源、把國有企業分給每個人。人沒有財產就不會有尊嚴。

三要福利。恢復福利的本來意義,把福利的受益者從權貴和強者轉為民眾和貧困者。


推薦閱讀:

馬雲有哪些名言語錄?
第三波移民潮折射中國社會軟肋
這些年,你把自己弄丟了嗎?
《防務新時空》對日本外相取消訪華怎麼看?
王志安是什麼來頭?

TAG:社會 | 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