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環境教育和家庭教育

本篇是閑聊閱讀第3篇。前面的兩篇說的是幼兒園大班的閱讀。兩篇的角度不同,都有實例。我們很多人並不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小時候上過幼兒園的事沒人記得,還有小時候沒有上過幼兒園的呢,我就沒上過幼兒園。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也就接孩子的時候問一下今天怎麼樣?孩子能說什麼呢,就記得玩的挺好了。

幼教是單列的教育,不屬於國家義務教育序列。現在有建議要把幼教列入國家義務教育,倒不是大家意識到幼兒園的教育很重要,而是幼兒園的高收費和不斷出現的虐童事件搞的大家忍無可忍。幼教納入國家義務教育序列肯定做不到,不要說農村做不到,城市都很難做到,不多談。

教育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環境教育三個部分,誰也替代不了誰。幼兒園教育應該歸類到學校教育裡面。但是和以後的階段相比,它占的比重並不大。學齡前兒童,家庭教育和環境教育占的比重不小。不管孩子在任何的年齡,三種教育之間最好是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拆台頂牛。

我們小區學齡前孩子非常多,晚飯之後,小區廣場上聚集了很多孩子在那裡玩,騎車的、滑滑梯的、做遊戲的。看孩子的大人比孩子多,孩子們都漂漂亮亮、健健康康、乾乾淨淨的。不遠的一個小區,散養的孩子就比較多了,髒兮兮的大人也不管,小區中心室內室外的麻將嘩啦嘩啦地響著。這就是環境教育了。古人有孟母三遷,現在看來買房子選小區也很重要。寧可買職務犯罪發案率高的小區,也不要買治安犯罪發案率高的小區,更不要買刑事案件發案率高的小區。

遇上下雨颳風天,這些孩子就只有窩在家裡了。我不知道這些孩子回到家裡做些什麼。家裡也有一個環境的問題,明天會發一篇對大連市接近300名幼兒媽媽的調查,您對照著看看吧。

家裡的電視是一個大問題。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越長,統計意義上講孩子就越差。少看電視,不能一開電視孩子自己看就不管了。我知道很多家裡有老人的家庭,客廳的電視從早到晚都開著,有個聲音家裡熱鬧啊。這樣的環境並不好。關於電視的影響都是常識了,我不絮煩了。

小孩的書要多買,買書這事別吝嗇,中國的書的價格絕對不貴。有的家長說,孩子不看不就浪費了嗎?買書就不能計較這個,我買書一買一大堆,也有很多書買來了就沒怎麼看過。小孩子的書到處放那是最好,隨便一抓就是一本書。很多大人愛乾淨,家裡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凡事有利必有弊啊。家裡有小孩子或者想要孩子的,客廳等公共空間設計的時候最好不要給電視留地方,把電視牆換成書架那是最好。牆上也不要貼壁紙什麼的,大白牆孩子隨便畫,孩子過了亂寫亂畫的年齡,再裝壁紙也不遲。全家到處都是讀書角不比設計讀書角好得多嗎?

要歡迎小朋友來家裡玩,不要怕把家裡搞亂了。獨生子女政策還是害人的,家裡就一個孩子很多「次生災害」就來了。孩子還是湊成堆學起來快樂,我小時候放學經常去其他同學家一起做作業,往大炕上一爬,一起做,那叫開心。

孩子的書多才能吸引別的小孩子來家裡玩。孩子初中的時候,經常有她的同學來我家玩,看到我孩子的書很是羨慕。什麼書那麼吸引人呢?《米老鼠》期刊,我訂了好多年,孩子高一還訂呢。只不過書到了,很多次孩子連透明包裝紙都沒打開過,不愛看了。《米老鼠》全彩頁,一年500多,我去郵局訂的時候,郵局工作人員都感嘆,這種書好貴啊。初中時孩子有兩個同學來家玩,我聽孩子的房間靜悄悄的,進去一看,地上一摞《米老鼠》,三個人都在津津有味地看著,這一看就是一下午。等同學們走了,我問孩子:你們就看《米老鼠》看了一下午啊。孩子說一開始他們看到我有那麼多《米老鼠》就說我幼稚,結果他們自己看的放不下了。

說了一會兒營造讀書的環境。絕大多數3~6歲的孩子還不能獨立地閱讀圖書,家長就要和孩子一起閱讀,這就是親子閱讀了。

我們先看看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給出的要求。您不要質疑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綱領性文件,那是權威和善良的。基本上世界主要國家的要求都差不多。教育亂象來自於執行階段。舉個例子,高中有按照國家教材安排教學進度的嗎?有提前一年學完的,還有提前一年半趕完的,教材是這麼設計的嗎?

教育部2001年頒布實施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語言」領域明確提出了「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的目標,並在「內容與要求」中指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以倡導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性。

你能看出教育部的指導綱要是為了孩子好的吧。但是教育部管不了家庭教育,幼兒的家庭教育時間很多,作用也大。所以幼兒園教師會勸家長陪孩子多看看書,只能是勸,手插不進來的。如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標並不矛盾,家庭最好還是配合學校。

親子閱讀很簡單,但是作用很大。正常孩子就不說了,我們看看有問題的孩子。

在對閱讀困難的兒童的閱讀能力提高的研究中,麥森等人通過對比課堂閱讀、主題寫作、戲劇表演與親子分享閱讀活動在教育補救中的作用後,實踐證明親子分享閱讀活動的效果最為顯著。安妮等人2000年對36名辭彙缺乏、表達能力落後的兒童進行的閱讀干預研究也支持了麥森等人的研究成果。實驗證明:親子閱讀活動能有效促進閱讀雙方的情感交流,活動者雙方情感關係越好,越能減輕兒童在閱讀中的挫折感,越能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深層次的原因我就不談了,一講一大堆。

親子閱讀屬於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理論方法多的不得了,明天發的調查報告,你耐著性子對號入座吧。

作為家長首先你要重視,有責任感,後面才有可能收集資料、科學教育,沒有前面的基礎,後面的不可能出現。

四川這裡打麻將盛行。我有時夜裡10點多出去吃燒烤,旁邊的「茶樓」有時會走過來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乖乖的,光著腳。燒烤店老闆就拿給她一個火腿腸,小孩子拿了就爬到椅子上,一邊吃一邊看掛在牆上的電視播放的抗日神劇,吃完孩子就走回隔壁茶樓了。我經常看到這個小孩,就問燒烤店老闆,孩子沒人看嗎?老闆說,她媽媽天天在隔壁茶樓打牌,孩子就在茶樓玩。我只能無語。

我聽到有個觀點是:「不能因為孩子耽誤我享受生活」。我的回答是☆●◎□◆○◎▲△※!你什麼生活?行屍走肉也叫生活?孩子耽誤你什麼了?居里夫人多大腕兒啊,人家也沒說不要孩子啊!

居里夫人在女兒不足1歲時,就讓她們廣泛接觸生人,到動物園看動物,讓她們與貓玩;讓她們到公園去看綠草、藍天、白雲,讓她們到水中拍水,使她們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點後,居里夫人又開始了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孩子唱兒歌和講童話。

再大些,就開始智力訓練和手工製作,如數數的訓練、字畫的識別、彈琴、作畫、泥塑,讓她們自己在庭園種植植物、栽花、種菜等,並抽出時間與她們散步,在散步時給她們講許多關於植物和動物的趣事,如種子是怎樣在花里長成的,小老鼠和鼴鼠是怎樣打洞的,哪裡能找到兔子窩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從實物開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興趣。她還教孩子騎車、烹調等。

居里夫人教育孩子耽誤她搞事業了嗎?沒有。居里夫人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03年與丈夫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居里夫人的孩子也優秀,長女伊雷娜和女婿1935年同獲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是音樂家和傳記作家,艾芙的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很多振振有詞、貌似有理、荒謬的做人原則和人生信念可以歸結為兩類,無知和無恥。無知可教,無恥不可教。

摘錄幾條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供大家學習吧:

1、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2、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3、我們坦率地告訴父母:假若你每天不進行系統的教育工作,那麼你的孩子將智力發育不良,進入學校後學習也不會好。

我的公眾號讀者少,能看我文章的都是對孩子抱有期望的,孩子越小期望越大。這些名言對你們並不適合。啰嗦一句,政府的職責是保證絕大多數孩子有基礎的教育,保證這個社會不因文化素質太低而引起社會的不穩。你看看職業高中,那些爛中學的打架鬥毆、盜竊的發案率就知道了。政府該下力氣管這些,高端的人才培養不該政府管,公立學校也不該當做主營業務,我們搞反了,政府下力氣培養了精英,放棄了大多數。

寫到這裡字數已經很多了,停筆。明天見。


推薦閱讀:

我人生中的悲與喜
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認為離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離婚?
如果你可以穿越一次回到你剛出生的時候,你會對父母說什麼?
517.與喵共舞261~周末玩兒水
我媽整天給我分享」孝經「」感恩父母「之類的文章,我該怎麼回應?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