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攻克癌症這種基因病?

癌症已被證實是一種基因病,腫瘤屆大牛Robert Weinberg已經出書說基因組不穩定性(CIN)和發生突變是癌症的標誌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促進其他癌症的標誌。基因組不穩定性(CIN)在多種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中都可被觀察到,同時腫瘤的耐藥性也與基因組不穩定性相關。

雖然身體出現基因組的不穩定性預示著癌症的發生,但是更深一步的研究基因層面的治療,可以為腫瘤治療提供有效正確的靶標和策略。目前,根據已有的CIN研究成果,可以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手段,基因治療就是其中一項,基因治療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導入靶向,以糾正或補償因基因缺陷或異常引起的疾病,從而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癌症的基因療法是一種幾乎沒有耐藥性的治療方法。由於是採用2個半小時左右的點滴治療,或者局部注射治療,因此不需要住院;對正常細胞不會產生傷害,副作用非常少;並且結合光和超聲波療法、免疫療法、溫熱療法、化學療法、放療,其效果將非常好;同時也可結合使用高濃度維他命C或少量Naltrexone(環丙甲羥二羥嗎啡酮,一種麻醉性拮抗藥)進行治療。基因療法的治療範圍非常廣,幾乎可作用於所有的癌症,而且沒有年齡限制,誰都可以適用。幾乎沒有耐藥性。因此哪怕患者在化療和放療引起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也同樣可以接受基因治療。

目前,以聞名世界的美國癌症專門醫院-M.D.Anderson安德森癌症中心為代表,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推進這個治療方法。

以下是相關報道:

1、基因療法治癒一歲白血病女孩

近日,英國研究者已採用基因療法,成功治癒了一個患有耐藥性白血病的一歲女孩,成為全球首個案例。

該患兒名為Layla Richards,14周大時,血液檢測證實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較有侵略性的一種。Layla的醫生對她進行了化療以及骨髓移植治療,仍然沒有找到方法挽救Layla。

就在全家陷入絕望時,一位專家給他們帶來一個好消息,根據一項來自於倫敦皇后瑪麗大學(QMUL)最新研究結果,一種普通的流感病毒能夠被用來克服患者對於特定癌症藥物的抗藥,並增進這些藥物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這種治療方法以前只在實驗室小鼠身上試驗過,為此,醫學倫理委員會專門召開了緊急會議,批准了這種新療法在Layla身上的使用。經過幾個月的隔離治療以後,Layla已經擺脫癌症,在家裡恢復得不錯。醫生認為她的治療結果是「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這種針對於腺病毒的基因改造,使得病毒成為攻擊癌細胞的強大武器。專家也表示這代表人類在治療白血病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FDA批准溶瘤病毒T-Vec治療黑色素瘤

2015年10月,FDA批准了talimogene laherparepvec(Imlygic)作為首次手術後複發的黑色素瘤患者不可切除病灶的局部治療方案。T-Vec是一種經過基因修飾的1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它可以在腫瘤細胞內複製並表達免疫激活蛋白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將其直接注射到黑色素瘤病灶中可造成腫瘤細胞的溶解,從而使腫瘤細胞破裂,並釋放出腫瘤源性抗原和GM-CSF,加速抗腫瘤的免疫應答。

晚期黑色素瘤依舊是一種治療起來很複雜的疾病,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不同的治療方式。T-Vec為首次手術後複發的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一種適宜的治療選擇。

3、「自殺式基因療法」殺死前列腺癌細胞

2015年12月15日 --來自美國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長期臨床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放射治療結合"自殺基因治療"技術可以為前列腺癌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自殺式基因治療"技術通過對前列腺癌細胞進行基因修飾使得癌細胞向病人免疫系統發送信號實現"自殺"過程。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上。

共有66名前列腺癌病人參與了1999年到2003年間的II期臨床研究,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病人的腫瘤細胞只存在於前列腺組織,研究人員將該組命名為Arm A,這些病人只接受放射治療,而另外一組病人攜帶更具侵襲性的前列腺癌細胞,研究人員將該組命名為Arm B,這組病人要同時接受放射治療和激素治療。Arm A組內的病人在研究過程中接受了兩次試驗性基因治療,而Arm B組的病人接受了三次基因治療。

文章作者E. Brian Butler說道:"我們使用腺病毒攜帶能夠產生胸苷激酶(TK)的皰疹病毒基因,直接靶向到腫瘤細胞,一旦基因完成導入就會開始合成TK,在此之後,我們給病人服用一種常用的抗皰疹藥物--伐昔洛韋,這樣就能夠攻擊皰疹病毒DNA,使合成TK的腫瘤細胞發生自我摧毀,所以我們把這項技術稱作"自殺式基因療法"。"

Butler表示,一旦伐昔洛韋開始攻擊腫瘤細胞,它就會喚起病人的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起總攻。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將基因療法與放射治療結合使用,無論是否進行激素治療,都非常具有應用前景。兩組內完成臨床試驗的62名病人五年生存率都非常高,並且根據生化檢測結果沒有發現複發跡象。

除此之外,使用聯合治療方法的病人各項參數均好於單獨使用放射治療的病人,研究人員表示,大部分參與研究的病人基本沒有出現副作用,目前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在得到FDA批准之前仍然需要對該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進一步評估。

4、脊髓灰質炎病毒基因療法治癒腦膠質瘤

南卡羅來納(州),格倫維爾(華盛頓醫藥協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在命名一項臨床試驗,該項臨床試驗中,一名南卡羅來納州最北部地區的女性患者的惡性腦腫瘤得到治癒,這是一個重大的醫學突破。

斯蒂芬妮·利普斯科姆於2011年7月首次被診斷為腦部腫瘤,那時她剛剛20歲,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學院大學二年級的學生。

利普斯科姆接受過化療治療,放療治療,並進行過顱骨切開術(開顱手術)對腦瘤進行切除。

斯蒂芬妮的腦部顯示出存在巨大的腫瘤

2012年4月,她的癌症複發,被診斷為IV期成神經膠質細胞瘤。這是一種最具侵犯性的腦瘤,目前還沒有治療的辦法。斯蒂芬妮的治療選擇當時是非常有限的。她不能夠再接受放射治療,另外她的腫瘤對於首次化療響應非常不好。

她的主治醫生建議她參加一個臨床試驗,該臨床試驗之前沒有在人體上進行過測試,但是已經在其他靈長目動物的身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治療過程使用一個重新設計的脊髓灰質炎病毒,把這種重新設計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直接注射入腦內。

脊髓灰質炎直接攻擊腫瘤細胞,首先導致腫瘤腫脹,然後喚醒免疫系統攻擊腫瘤。斯蒂芬妮是第一個接受這種新臨床試驗治療的人類患者,以前不曾有人接受過這種治療。

幾個月內,斯蒂芬妮的腫瘤消失了。

斯蒂芬妮的影像學掃描顯示腫瘤已經不存在

斯蒂芬妮現在是一名註冊護士,她已經無癌生存了4年時間,她被認為已經完全治癒了。

因為斯蒂芬妮的成功治癒,很多腦瘤患者對於該臨床試驗響應積極,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認定該臨床試驗為一項重大醫學突破。

據全球腫瘤醫生網介紹,目前有兩種新型基因療法,分別為JG-1和E10A。全球腫瘤醫生網可協助患者進行癌症基因療法專家遠程會診及治療,詳情致電400-666-7998或登錄全球腫瘤醫生網。

1. 新型基因療法JG-1

新型基因療法JG-1是結合CDC6shRNA活性基因和「癌抑制基因p16這兩種基因的強有力的療法。

「CDC6shRNA活性基因」的使用原理著眼於「癌症有無限增殖」的特性。它能消滅在普遍癌細胞里存在的一種被稱為CDC6的DNA的複製因子。然後通過p16來修復抑癌基因Rb路徑上的起效機制,並促使癌細胞在剛開始增殖階段即停止增殖。接著是激活被稱為基因守護神的p53基因,使之有效地讓癌細胞走向自我滅亡。它的另一個特點是,能夠通過被稱為基因療法里最高效的病毒載體-lentivirus vector,對癌細胞進行高效滲透。

2.E10A

E10A是一種利用病毒載體(腺病毒5號),將endostatin基因和Interferon基因等其他有治療效果的基因導入癌細胞內,並使之產生有療效的一種基因藥物。治療主要針對頭頸部的癌症、肝癌、胰腺癌、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等固體癌進行。

現在,endostatin已適用於對抑制腫瘤成長、阻止腫瘤轉移,並有望作為血管新生阻礙葯。

E10A利用了腺病毒5號,將血管內皮的阻礙因子導入體內,能有效阻礙血管新生、抑制腫瘤成長,並且能使腫瘤細胞自然死亡或壞死。

如今,科學家們正使用這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來操控免疫細胞對癌症,使用「分子剪刀」來編輯基因,產生設計好程序的免疫細胞去捕捉和殺死抗藥的腫瘤。

這項新的抗癌技術已經在美國、日本等醫療水平最尖端的國家開展,全球腫瘤醫生網作為彙集全球頂尖抗癌技術,及頂級抗癌專家的專業癌症患者服務平台,開通病毒改造基因技術的遠程會診活動,並可協助國內患者出國就醫。


推薦閱讀:

內向的性格不會表現自己,是改變自己的性格還是學習內向者的成功學?
Issue 17 食物技術革新:從古早到未來
最新基因分析:74個基因位點與教育程度存在顯著關聯 | 前沿
夫妻的基因對孩子的智商和相貌、性格的影響有多大?
胖要怪基因嗎?

TAG:基因 | 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