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誤區 | 我們吃錯藥了嗎?

【導讀】很少有人為一個「小小的感冒」去醫院,尤其是在癥狀不嚴重的初期。但不去醫院並不意味著不治療,雖然不是醫生,我們卻能很容易地為自己開出治療感冒的藥方。快客、白加黑、連花清瘟……我們按照以往的經驗吃藥,幸運的是,多數情況下身體都會康復。有人開玩笑說:「吃的葯多了,就成了半個醫生。」然而吃藥並不是一件小事,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用藥存在很多誤區,看上去理所應當的事情,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即便小病治好了,也會導致用藥浪費和對身體的傷害。

誤區1 抗生素就等於消炎藥?

細菌感染都能引起炎症嗎?能。那身體表現出來的所有炎症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嗎?不是。

炎症不是特定的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很多疾病都會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過敏、跌打損傷等都可以導致身體表現出紅、腫、熱、痛等炎症的癥狀。抗生素只針對細菌等敏感菌的治療,對病毒、真菌、過敏、跌打損傷等引發的炎症沒有消炎作用。如果身體的炎症不是敏感菌引發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

其實在專業類醫藥書里,沒有一本書會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藥,正確的叫法都是抗菌藥物。解釋抗生素藥理作用的英文單詞是「anti-infection」,將它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而且是治療由於細菌或者支原體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

抗生素濫用可能會導致超級耐葯細菌的產生,超級耐葯細菌一旦泛濫,人類將有可能回到抗生素產生之前的年代,一個普普通通的肺炎都會奪去人的生命。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連哪些葯是抗生素都搞不清楚,因此有時候濫用了也不知情。以下是常見的抗生素類藥物,大家不妨先了解一下。它們包括:青黴素類(如阿莫西林)、頭孢類(如頭孢拉定)、紅霉素類(如阿奇黴素)、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喹諾酮類(如氟哌酸、沙星)、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增效聯磺)、甲硝唑、氯黴素、慶大黴素等。

誤區2 莫名疼痛就吃止痛藥?

許多老年人常常遭遇莫名其妙的頭痛、關節痛和腰背痛等癥狀。不少人「遇痛即止」,家用藥箱內常年備有止痛藥。然而,止痛藥吃起來大有學問。

目前非甾體類止痛藥(如雙氯芬酸、布洛芬等)可以到藥店自行購買,一些人就認為非甾體類藥物沒有副作用,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統計,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葯達3個月或以上者,上消化道潰瘍、出血及穿孔發生率為1%-2%,如達1年,則發生率為2%-5%。另據資料統計,美國每年有10.7萬餘例患者因非甾體類抗炎葯的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而且還導致約1.65萬人死亡,與艾滋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幾乎相等,佔全美死因的第15位。

非甾體類鎮痛葯止痛效果並非與用量成正比,當達一定劑量水平時,增加用藥劑量不增加鎮痛效果,但是藥物的不良反應將明顯增加。非甾體類抗炎葯在用藥初期大多無明顯不良反應,但長期用藥,尤其是長期大劑量用藥則可能出現消化道潰瘍、血小板功能障礙及腎毒性等不良反應。因此,專家指出,非甾體類抗炎葯也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誤區3 消化不良就要增加胃動力?

也許多半是受了廣告的影響,人們每當感覺消化不良的時候,就想到要增加胃動力。健胃消食片、嗎丁啉等藥名就全部從腦子裡冒出來了。然而,消化不良是分類型的,不能盲目吃增加胃動力的葯。

專家介紹,消化不良的原因可以分為功能性改變所引起和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由胃動力障礙引起食物排空受阻導致的消化不良,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肝膽胰腺疾病所導致的消化不良,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增加胃腸蠕動的藥物對於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較好,而對於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還需要明確診斷,配合其他治療方法。因此,胃部感到不適就吃促進增強胃動力的藥物,可能會掩蓋器質性的病變,延誤治療。

專家特別指出,多潘立酮(也就是所說的嗎丁啉)也不宜久服,長期服用可能產生耐葯或出現震顫、催乳素水平升高及女性月經不調等副作用。此外,多潘立酮應與抑制胃酸分泌劑及胃黏膜保護劑等葯分開服用,避免與抗膽鹼葯合用。有胃腸痙攣的病人也應禁用。心律失常患者以及接受化療的腫瘤患者應用促胃動力葯時需慎重,有可能加重心律失常。

誤區4 維生素對身體好可以多吃?

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正常生理活動必需的物質,適量補充有利於健康長壽。但若大量服用,則會適得其反,損害人體健康。

專家指出,過量地攝入維生素不僅會破壞人體內環境的穩定,甚至會中毒。各種維生素在體內相互協作、互相制約。如維生素E對維生素A和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可減少這兩種維生素的氧化破壞作用,促進維生素A在肝臟內儲存。維生素B12有維持維生素C在血液中正常水平的作用,多種維生素B缺乏,若單純補充維生素B1,可加劇尼克酸缺乏,引起尼克酸缺乏症。過量的維生素E可影響維生素K的利用。因此,維生素的吸收與利用,在人體內有一個平衡均勻的關係,過多地攝入某種維生素,勢必影響其他維生素的吸收及功效,從而導致因體內維生素的失衡而產生的疾病。孕婦若大量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D,則會引起胎兒骨骼發育異常、先天性白內障、新生兒血鈣過高以及智力遲鈍等不良後果。

誤區5 潤喉片可以當糖吃?

甜,還帶著類似薄荷的清涼,這是潤喉片入口的味道。精緻的鐵盒,絢麗的彩紙,如果不是擺在藥店的櫃檯里,還以為是糖果。可是潤喉片,真的可以當糖吃嗎?

不知道是喜歡潤喉片的清涼還是有了保護咽喉的意識,一些人一旦出現喉嚨不適就會服用咽喉片。潤喉片是臨床常用的消炎潤喉葯,可清熱解毒、潤喉止痛等,常用來治療咽喉炎等疾病。因為其輔料中加入了蔗糖、桉葉油等口感清涼舒適的原料,讓不少人把它當糖來吃。清爽的咽喉片確實可以暫時緩解病症,然而過多含服潤喉片,會擾亂口腔內部正常的內在小環境。專家指出慢性咽炎患者如果長期服用咽喉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所以潤喉片並不是隨便就可以吃的。

專家介紹,很多的潤喉片都是以中藥成分為主,這種藥物並不適合病毒性咽喉炎的治療,盲目服用不只會加重癥狀,還會使本來不致病的細菌也乘機興風作浪,引起合併感染。

此外,咽喉片的含葯成分並不一致,有些潤喉片含有碘分子,雖然活性大、殺菌力強,但是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性也很大,長期使用會抑制口腔及咽喉內部的正常菌群生長,擾亂口腔內環境,造成局部菌群失調,最終誘發口腔潰瘍等疾病發生。

咽喉片並不是咽喉「救星」,有時會起到反面作用。專家提醒,如果患有慢性咽炎,一定要慎用咽喉片,最好是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和治療,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誤區6 根據身體感受可以減少或停止用藥?

吃藥存在誤區,其實不吃藥或少吃藥也存在誤區。本著能少吃藥就少吃藥的原則,一些人會盡量避免吃藥,尤其是在使用一些抗生素的時候。然而專家指出,擅自停葯或減少藥量,無利反有害。

專家建議不要濫用藥物,但也不能擅自減少藥量,也不要病情稍有好轉就馬上停葯。在使用抗生素的時候更要注意,否則有可能使未殺死的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形成超級細菌。服用藥物一定要遵醫矚,不能擅自調整劑量。按時按量用藥是保障慢性病藥物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用藥的時間長短和劑量大小是醫生根據患者病情決定的,藥物的療效取決於它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時間的濃度水平,太低達不到療效,太高易發生毒副作用。時斷時續服藥,漏服後擅自加服可能造成藥物在血液中濃度大幅波動。不要誤認為劑量大病就好得快,隨意加量,也不要病情稍有好轉,就減量或停葯。

不得不說,孕婦在用藥方面屬於特殊的群體。孕婦的用藥可能會直接影響體內胎兒的發育,用藥不慎甚至可能導致流產。正因如此,一些孕婦在生病時,害怕藥物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便不顧醫囑,自行減少服藥量,如把一次吃2片的改為1片,一日3次的改為一日2次等,這樣做不僅達不到疾病治癒的目的,相反的,還可能會延誤病情而危害胎兒。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推薦閱讀:

「再靠近一點點,我們就分手」
當我們已經逐漸老去……
太空里真的有外星人嗎?我們怎樣和他們聯繫?
為什麼我們拍不好行業精英劇?
幸福就在這裡 我們卻在那裏【圖文】

TAG:誤區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