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合照攝影技巧

團體人像攝影範圍較廣泛,團體照有什麼難拍的?用個廣角鏡頭,用個三腳架,一按快門就行了。其實則不然,拍攝團體照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尤其是在比較重要的場合。如何才能拍好,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學問。本文中所闡述有關團體人像攝影從幾十上百人乃至數千人的團體而言。人數多、場面大,難於組織,拍攝時間緊,質量要求高,承擔責任大,機會不可再現,必須百分之百無誤,是團體人像攝影的特點和要求。

一、器材的選擇

1.相機的選擇:  在選擇照相器材時,一定要選擇高質量的鏡頭和大尺寸感光材料的相機。如果人數在50人以上,首選使用大、中畫幅相機。這種相機的優勢是135相機無法比擬的,大面積的底片可以沖印巨幅的照片,確保照片中每個人的面部都很清晰。當然,135膠捲相機也不是不可以拍攝團體照。在手中沒有其他器材的時候,在人數少於50人的時候,135膠捲相機就可以了。有人會問,那拍攝50人以下的團體照是否可以使用大幅相機,回答當然是可以了,而且這是最佳的選擇。總的來說,器材的選擇順序應該是:大畫幅相機-中畫幅相機-小畫幅相機。

  如哈蘇6×6、瑪米亞RB67、瑪米亞7、富士690、670富士GX617以及轉機等相機。這些相機共同的特點是,鏡頭質量高、底片尺寸大,經過放大製作後,能獲得一張滿意的合影照片。象6×6、6×7中等畫幅的相機,拍攝200人以內的照片,放大成24寸照片效果都比較理想,霍士曼45AF底片尺寸為6×12cm、富士GX617底片尺寸為6×17cm,這兩款相機在拍攝距離允許的情況下,拍攝250-400人左右,照片放大24寸至2米,效果都很好。瑞士產的Round shop 120轉機,自動曝光、0-360°自動旋轉、體積小、自動化程度高、能使用哈蘇和尼康兩種高質量鏡頭,是拍攝大型合影照片最好的相機,雖然價格昂貴,但不受人員多少和環境大小的限制,可以給數百人至數千人攝影,底片可以從幾厘米至最長88厘米。每一個攝影者都要根據自己平時經常拍攝的團體人像的多少,來選購器材。  為了保證每個人像的清晰度和質感層次都有非常好的表現,應盡量選用感光度較低的膠捲。在室外,最好使用ISO25或ISO64的膠捲。在室內,也應想辦法提高亮度,設法滿足ISO100膠捲的正確曝光,最好不使用高於ISO100的膠捲。

2.鏡頭的選擇:

  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可能都會不假思索的說出當然選用廣角鏡頭了。其實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標準定焦鏡頭,也就是135相機50MM左右的鏡頭,或者120相機80MM左右的鏡頭。為什麼要選擇標準鏡頭呢?因為標準鏡頭有其他鏡頭無可比擬的優勢:1)標準鏡頭的技術都非常成熟,鏡頭素質非常好,成像質量優異。任何一個鏡頭廠商的標準鏡頭都做得很優秀,包括我們國產的海鷗標準鏡頭。而且,標準鏡頭的價格較為便宜。2)標準定焦鏡頭幾乎沒有變形。團體照不是藝術照,不允許一點點誇張或縮小,如果拍攝的對象是非常重要的人士,而最後出來的照片里有不少人腦袋都變形了,那麼你這個攝影師估計就沒人會用了。這時候有的人可能會問,那我拍攝的是室內團體照,而室內的空間極其有限,標準鏡頭根本就無法覆蓋整個畫面。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辦呢?如果這張照片必須要拍攝的話,我建議選用定焦廣角鏡頭。因為定焦廣角鏡頭的變形的控制要遠遠強於變焦廣角鏡頭。例如我所使用的NIKKOR 24/2.8D,這支鏡頭的變形控制就非常優秀,肉眼很難分辨出畸變來。如果您也是被拍攝的一員,如果看到攝影師用的是廣角鏡頭,那麼盡量往隊伍中間靠,因為廣角鏡頭中間位置的變形最輕微。鏡頭選擇的順序是:定焦標準鏡頭—變焦標準鏡頭—定焦廣角鏡頭。

二、充分做好拍攝前準備工作

1.實際考擦

  當你接到拍攝合影的通知後,尤其是在一個比較生疏的環境里第一次拍攝,那麼你一定要在拍攝前一天,與第二天約定的拍攝時間相同的時候,前往現場進行實地考查,全面了解下列情況:  1)根據拍攝時間,以及路途遠近,道路行車情況等因素,確定第二天出發時間,要保證能在正式拍攝前40分鐘順利到達現場;  2)根據要求和人數選定室內還是室外的場地,據此確定第二天拍攝時所帶什麼樣攝影器材及燈光;

  3)拍攝光線,如在室外拍攝,要實地觀察光線照明情況,是否有利於團體攝影的要求;

  4)電源的位置與功率,確定自帶電纜的長度以及功率大小是否滿足照明的要求,電源的插口插座是否匹配;

  5)是被攝影人員站排的支撐體有無足夠的台階和專門站排的鋼鐵架子供被攝人員使用。

2.隊形的排列

  1)排數盡量要少。因為鏡頭的成像範圍最清楚的部分只有焦平面,其他的部分只能靠景深來實現了,而景深的特點是離焦平面越近的範圍越清晰。所以,儘可能少的排數可以獲得盡大可能的清晰度。

  2)第一排的人數約為總人數的1/4-10,且隊伍要呈正梯形排列,也就是前排人數多於後排人數。這個是根據鏡頭的成像特點得出的結論。使用轉機拍攝,一定要弧線排列,並且以相機為圓點,以相同的半徑在地上畫一個圓,支撐體按照圓弧排列,這樣才能保證距離的準確性。利用非轉機的照相機拍攝,隊形按直線排列。

三、拍攝的技巧

  團體人像攝影不同於個人的藝術攝影。在一張照片上幾百乃至上千人頭密密麻麻擁滿畫面,每個人頭占的空間很小,只有把人的面部清晰的表現出來,能夠很快辨認出自己,才是要達到的目的。因此,一是滿足正確曝光的要求,二是均勻地照亮每個人的面孔。根據這個特點。

  1.光線的選擇: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當時是晴天、順光拍攝最好了。其實是錯誤的,最佳的選擇是陰天拍攝。因為陰天的光線相對比較柔和,不會給人臉造成很大的陰影。如果在晴天下拍攝,也不選用順光拍攝,因為太陽的直接照射會使很多人都掙不開眼睛,畫面會很不舒服。晴天拍攝的時候,有2個選擇,一是逆光拍攝,另一個是陰影下拍攝。逆光拍攝的時候,要對人臉部測光,保證臉部的暴光準確。當然,如果有大型閃光燈做補光,效果會更好。陰影下拍攝的道理和陰天差不多,就不贅述了。

  2.團體攝影在室內利用人造光源時,都採用順光照明,在布光時,要盡量避免多燈照明產生的投影太多、太重。照明燈或閃光燈一定要升高在3.5-4米的高度,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後排人的照明,在室外利用自然光源時,盡量選用漫射光,最好不要選擇側光,側逆光等光線,這樣陰影太大,面部反差太大,不利於表現面部輪廓。

四、最佳組合的選定

  團體人像攝影因使用相機的不同,瞬間的掌握也分兩種不同情況。使用轉機拍攝,是掃描式曝光,相機邊旋轉邊曝光,每一個人被拍攝的瞬間就是相機鏡頭正對著你的那一刻。而一般相機都是在快門開啟的那一刻,將所有被攝人員的神態記錄到底片上。數百人的神態,都要求表現自然,人人滿意是不可能的,我們盡量做到的就是讓數百雙眼睛都能睜開,就十分不易了。所以從這個狹義上理解,所謂瞬間就是讓每一人的眼睛都能睜大而不眨眼時按下快門,就是成功。

  1.光圈的選擇:當然是選擇小光圈了,但是小到多少合適呢?這就需要計算一下景深了。我的經驗是,在根據景深範圍得出的光圈值上再縮小一檔,也就是F值再增加一檔。例如,根據景深測得的光圈值是F8,那麼最好用F11來拍攝。光圈與速度的配合在拍攝合影像時至關重要。在室外自然光攝影時,快門速度選用1/30秒,光圈在正確曝光的前提下,越小越好,如果超過F8以上的光圈,景深都能得到較好的表現。在室內利用人造光源時,亮度低,但快門速度也不能低於1/15秒,否則有些被攝者就會留下影像模糊運動的軌跡。

  2.對焦:對於兩三排的合影照對焦第一排,對於四排以上的合影照對焦第二排。原因有兩個,一是根據景深的特點而得出的,一般都是後景深大於前景深,所以,對焦第一排是很科學的。另一個是根據日常經驗而得出,一般第一排就座的都是最重要的人物,應該保證焦點落在他們的身上。


推薦閱讀:

生死克里雅 · 為了忘卻的紀念(七)
如何利用 iPhone 拍出好照片?
索尼用戶拍風光應該怎麼選器材? | 年度專題【風光篇】(一)
嘆為觀止的蛇類攝影圖片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圖蟲!

TAG:攝影 | 攝影技巧 | 集體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