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瑜伽菩薩戒》的收穫

學習《瑜伽菩薩戒》的收穫

道成

2011年5月25日——6月15日

(共計:13頁;字數:約15,300字)

序言

本學期,通過跟隨法師學習《瑜伽菩薩戒》,並參考法師本期所講錄音、筆記、法師以前所講的《瑜伽菩薩戒要義》、《今天應該大力提倡弘揚瑜伽菩薩戒》,及惟賢法師的《瑜伽菩薩戒講記》、續明法師的《瑜伽菩薩戒本講義》等,終於搞懂了幾個重要的問題,並有了一些收穫、及學習心得體會,現歸納整理如下:

一、編輯了《瑜伽菩薩戒》的目錄

二、搞清了《瑜伽菩薩戒》的出處及整體結構

三、弄懂了什麼是菩薩戒

四、區別了《瑜伽菩薩戒》與《梵網菩薩戒》的不同

五、了解到《瑜伽菩薩戒》的殊勝

六、研究了什麼是三聚凈戒?

七、知道了如何受持《瑜伽菩薩戒》

八、辨析了四重、四十三輕戒相

九、對第41條輕戒:「不隨喜讚揚戒」的心得體會

下面,將分別予以介紹。

一、《瑜伽菩薩戒》的目錄

目錄1(數字為頁數,共16頁)

第一章、總頌4

第二章、自性略標

第一節、自性戒

一、功德數量

二、功德所作

三、此諸功德因果道理

四、德數決定

第二節、戒的殊勝5

一、妙善

二、無量

三、饒益

四、大果勝利

第三章、一切戒

第一節、釋所受戒——三聚凈戒

一、戒的差別

二、戒的自性——三聚凈戒

(一)攝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

第一、略標

第二、廣釋分八

A、發生三慧

B、於殊勝田積集資糧

C、隨喜功德及有德者

D、習近堪忍

E、迴向發願

F、供養三寶

G、修不放逸

H、修資糧道所依之善

第三、攝義

(三)饒益有情戒

1、攝律儀戒圓滿之因6

第一、不顧過去諸欲

第二、不樂未來諸欲

第三、不著現在諸欲

第四、樂住遠離

第五、言論尋思,悉皆清凈

第六、不自輕蔑

第七、柔和

第八、堪忍

第九、不放逸

第十、軌則正命清凈

A、軌則清凈或行清凈

B、正命清凈

2、攝善法戒圓滿之因

3、饒益有情戒十一相7

第一、饒益救助伴者

A、助伴事業

B、助伴有苦

第二、饒益愚於正理者

第三、饒益有恩

第四、救濟怖畏

第五、開解憂惱

第六、饒益匱乏資具者

第七、饒益求依止者

第八、饒益求隨心轉

第九、饒益正行8

第十、饒益邪行

第十一、饒益應現神通調伏之有情

A、以神通恐怖

B、以神通引攝

四、攝義

第二節、釋受戒法

一、請白

二、修集資糧

三、勸速授戒

四、修勝歡喜

五、問障難

六、正行法

七、結行法9

1、請證

2、讚揚勝利

3、禮謝供養

4、贊戒功德

5、策勵修學

6、選擇授者

7、不應率爾宣說律儀

8、率先了解戒法

第三節、釋守護法——戒相差別

一、四種他勝處法

1、他勝處法——四重戒

第一、自贊毀他戒

第二、故慳戒

第三、故嗔戒

第四、謗菩薩藏戒

2、他勝所作或過患

3、三緾差別

4、可還凈之殊異10

5、舍戒因緣

二、惡作類——四十三輕戒

1、障布施

第一、不供三寶戒

第二、貪求名利戒

第三、不敬有德同法戒

第四、不應供受襯戒

第五、不受重寶施戒

第六、不施其法戒

2、違犯持戒

第七、棄捨惡人戒

第八、遮罪共不共戒11

第九、性罪不共戒

A、開殺生

B、開不與取

C、開欲邪行

D、開妄語

E、開離間語

F、開綺語

第十、住邪命法戒

第十一、掉動嬉戲戒12

第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第十三、不護雪譏謗戒

第十四、不折伏眾生戒

3、違犯忍辱

第十五、嗔打報復戒

第十六、不行悔謝戒

第十七、不受悔謝戒

第十八、懷忿不舍戒

4、違犯精進

第十九、染心御眾戒

第二十、耽著睡眠戒

第二一、虛談棄時戒

5、違犯靜慮

第二二、不求禪法戒

第二三、不除五蓋戒

第二四、貪味靜慮戒13

6、違犯般若

第二五、不學小法戒

第二六、背大向小戒

第二七、舍內學外戒

第二八、專習異論戒

第二九、不信深法戒

第三十、愛恚贊毀戒

第三一、不聽正法戒

第三二、輕毀法師戒

7、違犯饒益有情

第三三、不為助伴戒

第三四、不往事病戒

第三五、非理不為說法戒

第三六、有恩不報戒14

第三七、患難不慰戒

第三八、希求不給戒

第三九、不如法攝眾戒

第四十、不隨順眾生戒

第四一、不隨喜讚揚戒

第四二、不行威折戒

第四三、不神力折攝戒

三、從犯護心之法

四、犯已還出之方便

五、無師自受法15

六、佛說貪心罪輕之密意

七、犯罪輕重之差別

八、安樂住緣

第四章、釋其差別

第一節、難行戒

一、第一難行

二、第二難行

三、第三難行

第二節、一切門戒  

第三節、善士戒  

第四節、一切種戒  

第五節、遂求戒16 

第六節、此世他世樂戒

第七節、清凈戒  

第五章、屍羅勝利  

第六章、屍羅總攝 

第七章、屍羅所作

二、《瑜伽菩薩戒》的出處及整體結構

(一)《瑜伽菩薩戒》的出處

《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就是禪師,「地」指修行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所以它是一部論述禪師修行過程的論典。大家熟悉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成佛之道》等所建構的修學綱領,早在《瑜伽師地論》中就有明確說明。而《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止的部分,也是來自《瑜伽師地論》。由此可見,《瑜伽師地論》對學佛修行有重要指導意義。

《瑜伽師地論》共100卷,分五個部分:

一、本地分:50卷;二、攝抉擇分:30十卷;三、攝釋分:2卷;

四、攝異門分:2卷;五、攝事分:16卷。

第一本地分,是這部論的中心所在,其餘四分是對本地分的補充說明,分為十七個部分,稱為十七地。所以,《瑜伽師地論》又稱《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異譯本,有《地持經》10卷,《善戒經》9卷。

第一本地分,以境行果為次第,對從發心到修行,乃至最後成佛的每個部分,都有詳盡地敘述,囊括了整個佛法修學的次第。第二分至第五分,都附屬於本論,解釋本論,是本論的引申和展開。

《瑜伽師地論》中的35卷到50卷中為「菩薩地」的內容。菩薩地,顧名思義,就是闡明菩薩的種姓、發心和修行,分為四段,即四持瑜伽處。其中初持瑜伽處,共18品,總明菩薩所學之法。《瑜伽菩薩戒》為《瑜伽師地論》第一本地分的第十五部分:菩薩地中的初持瑜伽處,第十品:戒品,也就是《瑜伽師地論》的第40卷至第42卷中。

(二)《瑜伽菩薩戒》的整體結構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從九個課題入手,講述菩薩行持六度的持戒波羅蜜,並總結為一個偈頌(總頌):

自性、一切、難,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凈,如是九種相,是名略說戒。

戒品通過九個課題,說明菩薩持戒波羅蜜。即: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九、清凈戒。

用總頌把九個課題全部包括在內,便於受持和記誦。

1、菩薩自性戒:是說明菩薩戒本身的體相。放在戒品的開端,是戒品的總綱、概說,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自性,就是指本身的體相。

2、菩薩一切戒:包括在家分戒和出家分戒;略說有三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是戒的自性,也叫三聚凈戒。詳見後面的第六項。

三、什麼是菩薩戒

一、什麼是戒?戒,梵語「屍羅」,清涼義、謹持義,也稱為戒律、律儀,包括止持和作持,即此應做,此不應做。嚴持戒律,能防非止惡,令身口意三業清凈、威儀具足;面對可意境或不可意境,不起貪嗔之心,內心清凈無染;煩惱現起時能夠及時覺知,並如法斷除煩惱。

二、什麼是菩薩戒?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所持受的戒律。發菩提心的菩薩,為了規範身口意三業,並進一步修行,輔助功德。菩薩,為音譯,是「菩提薩埵」的簡稱,義為覺有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菩薩戒本,大約有八部三類。八部為:《梵網經菩薩戒》、《菩薩瓔珞本業經》、《優婆塞菩薩戒經》、《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戒本》、《菩薩地持經戒本》、《菩薩善戒經戒本》、《瑜伽虛空藏菩薩戒經》、《菩提正道菩薩戒論》。由於傳播地區、翻譯的語言和人員等不同,故經本有些差異,但都基於同一原本。三類為:在家眾的戒本《優婆塞菩薩戒》,出家眾的戒本《梵網經菩薩戒》,而《瑜伽菩薩戒》,適應一切眾生受持。

三、持戒的利益

《出月燈三昧經》中,講到修菩薩行者,能持禁戒,可獲十種利益:

一、滿足智願:身心清凈,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無不滿足。

二、如佛所學:佛初修道,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菩薩修行,若能持凈戒,亦如佛之所學。

三、智者不毀:戒行清凈,身口無過。凡有智之人,喜樂讚歎,而不毀訾。

四、不退誓願:堅持凈戒,求證菩提,誓願弘深,勇猛精進,而不退轉。

五、安住正行:堅持戒律,身口意業,悉皆清凈,而於正行,安住不舍。

六、棄捨生死:受持凈戒,則無殺盜淫妄等業,而能出離生死,永脫輪迴之苦。

七、慕樂涅槃:堅持戒律,絕諸妄想,故能厭惡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樂。

八、得無纏心:戒德圓明,心體光潔,一切煩惱業緣,悉皆解脫,而無纏縛之患。

九、得勝三昧:持戒清凈,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而超諸有漏。

十、不乏信財:持守戒律,於諸佛法,具正信心,則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財,而不匱乏。

四、《瑜伽菩薩戒》與《梵網菩薩戒》的不同

漢傳佛教流行兩種菩薩戒本:《梵網菩薩戒》和《瑜伽菩薩戒》,歷史上一直比較流行《梵網菩薩戒》。但是,《梵網菩薩戒》是地上菩薩的境界,是盧舍那佛在千花台上為釋迦牟尼佛及大千世界雲集的大菩薩所說,所以較難行持。與此相比,《瑜伽菩薩戒》是未來佛彌勒菩薩根據佛陀的經教,並結合眾生的實際情況,為娑婆世界的眾生而說,開遮很合乎人性,比較容易行持。藏傳佛教一直流行《瑜伽菩薩戒》。近代的太虛大師也極力提倡以《瑜伽菩薩戒》為修行準則,他本人雖教在法相唯識,卻行在《瑜伽菩薩戒》。

「瑜伽菩薩戒」的戒條為四重四十三輕,「梵網菩薩戒」為十重四十八輕。

「殺、盜、淫、妄」四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條,為什麼「瑜伽菩薩戒」的四重中卻沒有這幾條?聖嚴法師對此的解釋是:《梵網菩薩戒》屬於頓立戒,不需要經由五戒、八戒的次第,也不需要具備聲聞戒的基礎,就可直接受菩薩戒,自然要強調「殺、盜、淫、妄」這些基本戒條;而《瑜伽菩薩戒》屬於漸式戒,必須以別解脫戒為基礎,必須受五戒、八戒或沙彌戒、比丘戒之後,才能進一步受持菩薩戒。

由於「殺、盜、淫、妄」為聲聞戒中的基礎戒,即別解脫戒中已經包含,而「瑜伽菩薩戒」所強調的只是作為菩薩戒的重點,即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從對治凡夫的貪、嗔、痴來制戒,因此,「瑜伽菩薩戒」的四重中不包括「殺、盜、淫、妄」這幾條基礎戒。

所以,它們的不同可歸納為以下幾條:

1、梵網戒本為釋尊所說;瑜伽戒本為慈氏彌勒所說。

2、梵網戒本具明十重四十八輕,為道俗兼攝之頓立戒;瑜伽戒本以三聚凈戒、四種他勝處法為基準,亦通攝道俗,然必先受聲聞七眾戒而久已成就無犯者,方能受持,故為漸立戒。

3、梵網戒本較為嚴格繁瑣,受者應絕對依教奉行,善守律儀,遮止一切輕重垢染;瑜伽戒本則較方便善巧,通權達變,是染非犯,有開有遮。

總之,《梵網經》的戒條,很符合中國的倫理和佛教界習慣;而《瑜伽戒本》開遮善巧,通權達變,更易為人接受。

五、《瑜伽菩薩戒》的特點和殊勝

(一)《瑜伽菩薩戒》的特點

一、以發大悲菩提心為體。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就是菩薩的戒體。有大悲心、菩提心,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故說大悲為根本,這裡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能給眾生安樂,悲能拔除眾生痛苦。予眾生安樂,拔除痛苦,不使眾生煩惱、身心痛苦。無緣大慈,就是不分男女老少、高下尊卑。無論人或動物,哪怕是蒼蠅、蚊子、螞蟻都不去損害。同體大悲,就是把別人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把別人的安樂當做自己的安樂。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大悲,具體講有三種:眾生悲、法緣悲、無緣悲。

1、眾生悲:就是想到一切眾生都在痛苦、災難、生死大海中,故應念眾生苦、思地獄苦而發菩提心。念眾生苦而發的悲心,叫眾生悲。佛以慧眼觀察,一切眾生多生累劫以來都是我們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由於肉眼障蔽不能認識,他們都在痛苦中,怎能不救呢?

2、法緣悲:就是人不能孤立而生存,在家靠父母,在學校靠師長,生活離不開他人,要靠農夫、工人、商人,安全要靠國家、警察、法律。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彼此相互依存,互相資助。故應知恩、念恩、報恩。

3、無緣悲:說明大悲心廣大如虛空。不計較、不分別,不執著。要視眾生如一體,就象父母與兒女,或自己的左右手一樣,同為一體,不分彼此。

二、以般若智慧為先導。就是要有正見正知,明了三法印、緣起性空的道理,深信業果。不執著於常見、斷見。什麼是真正的智慧?第一要有勝解,對佛經教理的殊勝要有深入了解,決定不疑;第二要有大悲心,悲不離智,智不離悲;第三要有實際行動,能夠常行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肯捨棄一切。勝解、悲心、布施等緊密結合,才能開顯真正的般若智慧。

三、以七眾律儀戒為基礎。瑜伽菩薩戒重在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但是必須以受持七眾律儀戒為基礎。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受持三皈五戒;沙彌、沙彌尼受持十戒;式叉摩那尼,受持具學三法(一學根本,二學六法,三學行法);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這是根本,不能違犯,在此基礎上才能修學菩薩戒,而不能拋棄七眾律儀戒。

(二)《瑜伽菩薩戒》的殊勝

《瑜伽菩薩戒》中談到「戒的殊勝」時,指出有以下四種殊勝:

一、妙善:如是菩薩具四功德自性屍羅,應知即是妙善凈戒。正受隨學,能利自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等,令得義利,利益安樂故。

即菩薩自性戒具備四大功德:從他正受、善凈意樂、犯已還凈、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應當了知菩薩戒是妙善凈戒。由於是正受,如法受戒,故能獲得戒體;受戒後還能隨行,按照菩薩戒的規範要求自己,遠離熱惱,自利利他,故能令無量眾生得到安樂。

二、無量:應知它是無量凈戒、攝受無量菩薩所學。

三、饒益:應知它是饒益一切有情的凈戒、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

四、大果勝利:應知它是能獲大果勝利的凈戒,是導向成佛的戒律。一旦攝受,即可獲得無上正等菩提果。

下面,通過與聲聞戒的比較,還可總結為以下五種殊勝:

第一個殊勝,菩薩戒是一受永受,盡未來際都有效。無論今後投身何處,都有戒體,不須重受。六度四攝一切萬行,都是菩薩的學處。菩薩有無量善行要去做,四弘誓願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說明菩薩戒比聲聞戒更為廣博。

第二個殊勝,犯可還凈之殊異。菩薩偶然現行他勝處法,不會因此失去戒體;而且,即使菩薩由於毀犯棄捨菩薩凈戒律儀,還可以於現法中重受。而聲聞戒不同。如果比丘犯他勝法,立即會棄捨別解脫戒;而且,比丘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能重受。

第三個殊勝,如何修諸善法?就是通過修學六度四攝,以饒益有情。這是瑜伽菩薩戒中菩薩的特殊精神,很殊勝。自利利他,相互扶助,並不矛盾。

第四個殊勝,真俗圓融,由俗入真,由真返俗。先要明了因緣法,然後才能通達空性,明白性空真如的道理,就是由俗入真。悟了以後,再反過來善查法相,法法平等,以慈悲精神廣度眾生,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出世而入世,可達真俗圓融,悲智雙運。

第五個殊勝,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為七眾弟子講的,所以出家眾、在家眾可發揮各自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瑜伽菩薩戒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就可悟得法性。太虛大師提倡的「菩薩學處」、「人生佛教」就是根據這個精神提出的。

所以,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菩薩戒和聲聞戒的差別。

聲聞戒包括七眾戒,七眾弟子受持不同的戒律,以解脫為主要內容。如果受持聲聞戒:五戒、八戒、沙彌十戒、具足戒等,都是盡形壽,也就是以本期壽命為時限,來世需要重受。所以,出家人往生後,不能搭七衣,只能穿海青。而菩薩戒不同,菩薩無論今後投身何處,都有戒體,不須重受。

另外,聲聞戒的判罪必須通過身業和口業;菩薩戒則側重於對意業的守持,貪、嗔、痴諸種煩惱的現行,都屬於犯戒。

但是,菩薩戒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也會失去戒體:

一、「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願」:即捨棄初發的菩提大心,會因此失去戒體;

二、「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如果嚴重違犯四重戒,並多次反覆地違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屬於上品纏犯,會因此失去戒體。如果菩薩因為下品、中品煩惱現行而毀犯了四種他勝處法,不會因此失去戒體。

六、什麼是三聚凈戒

菩薩戒的根本,是戒體,是菩提心。所謂初發菩提心,即成無上覺。發起菩提心,成為真正的菩薩,然後才能受持菩薩三聚凈戒。所以,在受菩薩戒時,首先要問「是否已經發心?是否確定要行菩薩道?」三聚凈戒,也稱為三種意樂,都是戒體。菩薩戒有三個組成部分:

一、攝律儀戒:

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應當知。

這是菩薩所示現的身份,應該受持的戒律,也稱為「別解脫戒」,就是居士要受持五戒、八戒;出家眾要受持沙彌戒、具足戒。具體包括: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共七種。

攝律儀戒圓滿之因,共有以下九條:

1、不顧過去諸欲:謂諸菩薩住別解脫律儀戒時,舍轉輪王而出家已,不顧王位,如棄草穢。如有貧庶,為活命故,棄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顧劣欲,不如菩薩清凈意樂,舍輪王位而出家已,不顧一切人中,最勝轉輪王位。

2、不樂未來諸欲:又諸菩薩住律儀戒,於未來世,天魔王宮所有妙欲,不生喜樂;亦不願求彼諸妙欲,修行梵行。於彼妙欲,尚如實觀,猶如趣入廣大種種恐畏稠林,況余諸欲。

3、不著現在諸欲:又諸菩薩既出家已,於現在世,尊貴有情種種上妙利養恭敬,正慧審觀,尚如變吐曾不味著,何況於余卑賤有情,所有下劣利養恭敬。

4、樂住遠離:又諸菩薩常樂遠離,若獨靜處、若在眾中,於一切時,心專遠離,寂靜而住。不唯於是屍羅律儀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無量菩薩等持,為欲引發證得自在。

5、言論尋思,悉皆清凈:又諸菩薩雖處雜眾,而不樂為,乃至少分不正言論;居遠離處,不起少分諸惡尋思。或時失念暫爾現行,尋便發起猛利悔愧,深見其過。數數悔愧,深見過故,雖復暫起不正言論、諸惡尋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於彼獲得無復作心;由此因緣,則能拘檢。習拘檢故,漸能如昔於彼現行,深生喜樂,於今安住彼不現行,喜樂亦爾。又能違逆,令不現起。

6、不自輕蔑:又諸菩薩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及聞已入大地菩薩,廣大無量、不可思議,長時最極難行學處,心無驚懼,亦不怯劣。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漸次修學,於諸菩薩一切學處,廣大無量、不可思議,凈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我亦是人,漸次修學,決定無疑。當得如彼凈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圓滿。

7、柔和: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常察己過,不伺他非,普於一切凶暴犯戒諸有情所,無損害心,無嗔恚心。菩薩於彼,由懷上品法,大悲故,現前發起深憐愍心,欲饒益心。

8、堪忍:又諸菩薩住律儀戒,雖復遭他手足、塊石、刀杖等觸之所加害,於彼尚無少恚恨心,況當於彼欲出惡言,欲行加害;況複發言,毀辱訶責,以少苦觸,作不饒益。

9、不放逸: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即前際俱行不放逸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先時所作不放逸行、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二、攝善法戒:

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廣釋分八項內容:

1、發生三慧: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思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

2、於殊勝田積集資糧: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

3、隨喜功德及有德者:於諸妙說,施以善哉。於有功德補特伽羅(有情),真誠讚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凈信心,發言隨喜。

4、習近堪忍: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

5、迴向發願: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

6、供養三寶: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7、修不放逸: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於身語意,住不放逸。

8、修資糧道所依之善: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悎悟瑜伽。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如法悔除。

總之,就是要廣修一切善法:不但包括律藏中的戒條,還包括一切有利於菩薩成就的佛陀的教法,如「六度」等。要一心向善,廣修善法。善就是利於他人,不損害他人,生活行動與善法相應。善法中有人天善、解脫善、菩薩善。這就是攝善法戒。

三、饒益有情戒:

此戒略有十一相,即菩薩應當做到以下11條:

1、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贍侍病等,能作助伴。2、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3、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4、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5、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6、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7、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8、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9、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言進學。10、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11、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地獄)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總之,就是菩薩要以悲心饒益眾生,做一切對眾生有利的事,而且要長久堅持,不能間斷。要攝受、接引眾生,修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門。一旦發心做菩薩,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菩薩是「難行能行」。

菩薩戒是心戒、佛戒,重點在心。《華嚴經》中,文殊菩薩在《凈行品》中講,作為一個菩薩,發菩薩願,必須要善用其心,才不會破壞戒體。菩薩戒的重點是以悲為主,假如沒有悲心,處處不滿意,怨天尤人,嗔心不滅,憤恨、怨恨,就會忘失菩薩戒,破壞戒體。此外,持戒要有意樂,就是心意滿足而生快樂。

七、如何受持《瑜伽菩薩戒》

根據《瑜伽菩薩戒本》,受戒儀軌應按照如下程序進行:

一、請白:若諸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戒藏,勤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  於如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請言:我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凈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

二、修集資糧:既作如是無倒請已,偏袒右肩,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諸菩薩眾,現前專念彼諸功德。隨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凈心,或少凈心。

三、勸速授戒:有智有力勝菩薩所,謙下恭敬膝輪據地或蹲跪坐,對佛像前作如是請:唯願大德,或言長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薩凈戒。

四、修勝歡喜:如是請已,惠念一境,長養凈心,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無上大功德藏;即隨思惟如是事義,默然而住。

五、問障難: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以無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或法弟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願未?應答言已發。

六、正行法:自此已後,應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凈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凈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凈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答。

七、結行法

1、請證: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至第三授凈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凈戒已。能受菩薩不起於坐。能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如是白:某名菩薩今已有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某菩薩已為某名菩薩作證。唯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此某名受戒菩薩亦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2、讚揚勝利:如是受戒羯磨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大地諸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示如是菩薩,已受菩薩所受凈戒。爾時十方諸佛菩薩,於是菩薩法爾之相,生起憶念,正智見轉,如實覺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薩,某菩薩所,正受菩薩所受凈戒。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生親善意,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當知是名受菩薩戒,啟白請證。

3、禮謝供養:如是已作受菩薩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薩,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

4、贊戒功德: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最勝無上;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第一最上善心意樂之所發起,普能對治於一切有情,一切種惡行。一切別解脫律儀,於此菩薩律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分不及一,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功德故。

5、策勵修學:又此菩薩安住如是菩薩凈戒,先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怛纜藏(大乘經藏。素怛纜:即修多羅、契經),及以解釋。即此菩薩素怛纜藏,摩怛履迦(本母,或論藏),隨其所聞,當勤修學。

6、選擇授者:又諸菩薩不從一切唯聰慧者,求受菩薩所受凈戒。無凈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凈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慳貪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凈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樂、倚樂、卧樂,好合徒侶,樂喜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構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闇昧者,愚痴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及菩薩藏摩怛履迦者,不應從受。

7、不應率爾宣說律儀:又諸菩薩於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而於謗毀菩薩藏者,無信有情,終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者何?為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由誹謗故,如住菩薩凈戒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藏,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藏之所隨逐;乃至一切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未永棄捨,終不免離。

8、率先了解戒法:又諸菩薩欲授菩薩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以慧觀察自所意樂,堪能思擇,受菩薩戒,非唯他勸,非為勝他。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凈戒律儀,以受戒法,如應正授。

八、四重、四十三輕戒相

(一)四重戒

四重戒,又稱四種他勝處法,為他煩惱所勝,故稱他勝處法。共有以下四條,菩薩只要犯了其中一條,就與菩提徹底舍離,現生無法攝集菩提資糧,也不可能證到任何果地。

1、自贊毀他戒: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如果菩薩為貪求名聞利養而自贊毀他,處處標榜讚美自己,甚至為抬高自己而別有用心地貶低他人,屬於菩薩戒的第一條重罪。

菩薩如果內心多欲,貪求供養、恭敬(內心動機);讚歎自己,貶低他人(身口方便);或者說自己資格老,他人都是跟我學的,你們可來供養我。或不說話,通過各種表現和暗示。只要有多欲、貪求的動機,發起身語的故意,自贊毀他,就造成犯戒。

2、故慳戒: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舍;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這一條是慳貪吝嗇戒,仍屬於貪的範疇。作為菩薩,看到貧苦無依的人前來求財或求法,出於慳貪的心理,不願慷慨地施與財物及佛法,也屬於重罪。因為菩薩要利益一切眾生,以眾生的需要為自己的需要,如果做不到,就違背了菩薩的發心及修學菩薩道的初衷。

如果菩薩衣食無憂,有錢、有充裕的生活物品,因為生性吝嗇,對痛苦貧窮、無依無靠、無人撫養,尋求財法幫助的人視而不見,沒有絲毫的慈悲憐憫心,不作財法布施,就違犯了第二條重戒。

3、故嗔戒: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故嗔戒屬於嗔的範疇,嗔心有非常猛利的力量,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如果菩薩長養自己的嗔恨之心,行為上,對人惡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傷害他人;情緒上,「內懷猛利忿恨意樂」,即使對方道歉,卻仍耿耿於懷,不接受他人的歉意,不能忍辱,不願捨棄自己的冤氣,不願化干戈為玉帛,這也是重罪。

如果菩薩長養各種忿恨、憤怒、嗔心,對其他有情粗言惡口、人身攻擊,懷著猛烈的憤怒,毆打、傷害、損惱有情,或者對方來解釋、道歉,誠意解決問題,菩薩卻不接受、不忍辱、不捨棄嗔心,就是犯戒。

4、謗菩薩藏戒: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謗菩薩藏戒,屬於痴的範疇。就是毀謗佛法及大乘經論,另建「像似正法」。所謂「像似正法」即非佛法或附佛外道。「或自信解」就是自己建立一套,「隨他轉」是信受並弘揚他人的邪說。若菩薩如是而行,就犯下了根本的重戒。太虛大師曾諄諄告誡學人:「此一條為菩薩最緊要之關頭,學者其勿忽諸!」

以上就是菩薩的四種他勝處法。從以上列舉的四點,不難看出菩薩戒和聲聞戒的差別。聲聞戒的判罪必須通過身業和口業;而菩薩戒則側重於對意業的守持,貪、嗔、痴諸種煩惱的現行,都屬於犯戒。

(二)四十三輕戒

四重戒,屬於攝律儀戒;四十三輕戒,屬於惡作類,其中的32條屬於攝善法戒,障礙六度;11條屬於饒益有情戒,障礙四攝。

一、障六度(32條):

1、七輕障施度:不供三寶戒1;不舍名利戒2;不敬耆長戒3;不往應供戒4;不受奉施戒5;求法不施戒6;不作饒益戒7。

2、七輕障戒度:善開遮罪戒8;善開性罪戒9;味邪命法戒10;掉動嬉戲戒11;倒說大乘戒12;不護譏嫌戒13;姑息不楚戒14。

3、四輕障忍度:以嗔報嗔戒15;犯他不謝戒16;不受懺謝戒17;懷忿不舍戒18。

4、三輕障精進度:染心御眾戒19;怠惰耽眠戒20;虛談棄時戒21。

5、三輕障定度:不請教授戒22;不除蓋障戒23;貪味靜慮戒24。

6、八輕障慧度:遮聲聞教戒25;舍大向小戒26;舍內學外戒27;耽樂異論戒28;不信深法戒29;毀他自贊戒30;憍不聞法戒31;輕毀法師戒32。

二、障四攝(11條):

1、二輕障同事:不為助伴戒33;不往事病戒34。

2、一輕障愛語:不諫非法戒35。

3、四輕障布施:有恩不報戒36;不慰愁惱戒37;有求不施戒38;攝眾不施戒39。

4、四輕障利行:不隨心轉戒40;不贊他德戒41;不行威折戒42;不現神通折攝他戒43。

三、小結:四十三條輕戒,都屬惡作,每一條都有染違犯、非染違犯、無違犯三種情況。

1、染違犯,就是因為煩惱染污菩提心,所導致的犯戒。

2、非染違犯,比染違犯情節輕些。不是因為煩惱,而是因為失去正念、懈怠懶惰,馬虎,不小心而導致的犯戒,不是故意,不是煩惱染污,所以屬於情節較輕的犯戒。六度中,般若波羅蜜最重要。如果知見正確,因為懶惰、懈怠等習氣導致犯戒,就不會太嚴重。

3、無違犯,就是已經失去對自己身心的控制,比如狂亂、生病而糊塗。此時犯戒不是自己的意願,就不算犯戒。比如,開車時,無意中違犯了交通規則,造成了不良後果,犯罪就輕些;如果有意飲酒,並在酒後駕駛,造成事故,當然不能作為免除責任的理由。所以輕戒的量刑,也是充分考慮動機、心態和結果。

此外,如果未曾受戒,也就談不上犯戒。

九、對「不隨喜讚揚戒」的心得體會

(一)原文

第41、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贊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二)心得體會

作為菩薩,如果知道他人確實有道德,而不願意稱揚讚歎,屬於染違犯。如果因為懶惰等原因而沒有稱讚,就是非染違犯。還有些情況屬於無違犯,如知道對方生性少欲,不喜歡他人讚歎等。

我們在學修中,應掌握戒律的精神:該澆水時澆水,該點火時點火,該添柴時添柴。比如知道對方常顯傲慢、自以為是,稱讚會增加對方的我慢,就需要潑些冷水。否則,一味讚歎、捧高對方,就會適得其反。如果知道對方是為了沽名釣譽,道德不真,動機不純,就不適合稱讚,否則只會滿足對方的凡夫心,反而會造成誤導,危害對方和社會大眾。

菩薩行的四攝法門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為什麼會出現「他實有德不欲顯揚」的情況呢?因為許多人往往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很難觀察到他人的優點。從普通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容易自以為是。但「滿招損,謙受益」,如果態度恭敬謙下,善於稱讚別人,就會開闊自己的胸懷,和諧人際關係,對自他俱利。

我們今後在弘法中,如果能按四攝法而行,在講經說法前,先消除對方的不良情緒,就有能力攝受眾生。否則,無論講得多麼精彩,再好的佛法也沒用。因為人總是感性多於理性,能夠真正做到「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畢竟不多,要讓對方在心理上有所認同,就要在說話時具備平常心、柔和心、慈悲心和愛心。

佛陀說,每個人都是愛自己的,愛自己的人,不要傷害他人。可以說慈悲心是戰無不勝的。當然,慈悲心也不是只說好話,有時出於慈悲,甚至需要打罵。因為菩薩懂得觀機,知道需要以什麼方式調教對方。如果好話聽多了,也會厭煩、沒有感覺。正如甜東西吃多了,就要來點辣、酸、苦的東西。

所以,同樣是稱讚,究竟是煩惱的凡夫行,還是慈悲的菩薩行,完全取決於心態。

  有時我們稱讚對方,可別人聽起來感覺卻並不舒服,為什麼?這恐怕是「有相讚歎」,或是情緒使然。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會傳達出不同的情緒、氣息、心境和力量。學佛不僅要讓身體清凈,更要使心靈清凈。如果心態不健康,煩惱熾盛,氣息就不正。

  學會恰到好處地讚歎別人,是為人處世的技巧。所以,讚歎對方時,要盡量避免言過其實,令對方不自在,更不能以諂曲之心討好對方。稱讚要做到恰到好處,不露痕迹,這是無相讚歎,不讓對方感覺到稱讚,這也是「潤物細無聲」式的讚歎;而有相讚歎,顯得唐突,使人感覺不舒服。所以,適當地、如實地稱讚他人的功德,也是菩薩的修行方式,因為讚歎他人,能給對方帶來歡喜和信心。由衷地讚歎他人,自己也會學到很多,對方往往會因此而願意坦誠地將自己所學與大家分享,這也是求學的竅門。

對於他人的道德、榮譽、善行、成績等,我們都要學會及時讚歎。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就是從讚歎開始的:某菩薩有什麼功德,使閻浮提的眾生得到什麼利益,所以現在求教於你。學佛如果能夠做到這些,將所學的菩薩行也一點一滴地落實於自己的心行,就會受益無窮。佛菩薩的境界雖然很遙遠,但真正實行時,就近在眼前。如果做得好,就會令人歡喜讚歎,自己的人生也會處處遇到綠燈,在社會上也會立於不敗之地。否則,人見人厭,自己卻不知反省,甚至反而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使心態落入惡性循環中,這就是非理作意的結果。

我們應當學會「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因為「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所以,種因非常重要。只要努力,將來自然有結果,而不必總想著要能得到什麼結果。

我想,在研究所學修佛法也同樣,不必擔憂未來,只須把握好當下。因為學佛是一條光明大道,是朝陽產業。海外的弘法事業早已開展得如火如荼,從傳統講經到多媒體弘法,從文化教育到慈善救濟,從心靈環保到人生關懷,涉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的弘法事業才剛剛起步,許多事情都等著我們去推動。只要發心純正,路就會越走越寬。如果有人感覺前途迷茫,這是心態問題。目前教界需要大量人才,既有信仰,又有研究教理的基礎,就不怕沒有用武之地。

結語

雖然《瑜伽菩薩戒》是難行戒,正如《瑜伽菩薩戒本》釋其差別的第一節難行戒所說:

1、第一難行:若諸菩薩現在具足大財、大族,自在增上,要棄捨擁有的身份、地位、財富等,而受持菩薩凈戒律儀,是菩薩第一難行戒。

2、第二難行:又諸菩薩受凈戒已,若遭急難,乃至喪命,都能嚴持所受戒,尚無少缺,何況全犯。這是菩薩第二難行戒。

3、第三難行:又諸菩薩能夠如此遍於一切行,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保持正念、無放逸,乃至命終,都能嚴持所受戒,無有誤失;尚不犯輕,何況犯重。這是菩薩第三難行戒。

但是,由於《瑜伽菩薩戒》極為殊勝,所以,本人非常希望能夠受持《瑜伽菩薩戒》。

通過學習,我深切地體會和認識到佛法對安定社會、凈化人心的獨特作用。進而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學習、了解和受持《瑜伽菩薩戒》,以獲得廣大的視野和廣闊的胸懷,並能在生活中加以靈活運用。這樣做必能為繼承佛教的優良傳統,為和諧人際關係,為構建和諧社會,乃至為解決全球面臨的種種嚴重問題和危機,而提供有益的方法與途徑。

如果能夠站在全球的視野和角度,審視人類面臨的危機、及各種問題,謀求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才有可能超越狹隘的黨派、民族、種族、國家等觀念。《瑜伽菩薩戒》無疑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視野和胸懷,實用而有效的方法與途徑。

最後,感恩法師能夠抽出寶貴的二周多時間,為我們詳細耐心地講解這一殊勝而又實用的《瑜伽菩薩戒》,並能解答我們在學修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惑,真的感到收穫很大。佛法的確是世間最究竟而又實用的法寶,能指導我們如法如理地生活,邁向解脫、並自利利他。

感謝西園寺為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道場,感謝研究所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修條件,又有許多優秀的法師和老師的指導!

雖然法師規定作業為2000字至4000字,但由於本人希望能夠在整體上把握《瑜伽菩薩戒》的結構和重點,所以,遠遠超過了規定的字數,懇請法師諒解!

對於文中的錯漏、不足之處,請各位法師、老師和同修不吝指教,並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完)

參考書目

濟群法師:《瑜伽菩薩戒要義》。

濟群法師:《今天應該大力提倡弘揚瑜伽菩薩戒》,2007年4月24日。

惟賢法師《瑜伽菩薩戒講記》,2006年10月2日講於寧波奉化雪竇寺。

續明法師:《瑜伽菩薩戒本講義》,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太虛大師:《瑜伽菩薩戒本講錄》,1930年10月講於成都文殊院。

韓清凈:《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戒品》。

妙境長老:《瑜伽菩薩戒本講記》,1994年11月11日講於台中霧峰萬佛寺五觀堂。

堪布益西彭措:《走向解脫·菩薩戒》。

2011年6月15日

研究生班:道成

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65集】
風水學習之伏吟反吟
絕招:信息爆炸時代,如何高效進行中英文閱讀?
學習改變再成長
成功人士的主軸線(5)

TAG:學習 | 瑜伽 | 收穫 | 菩薩 | 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