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奧運冠軍並非都有風光前途

奧 運 冠 軍 並 非 都 有 風 光 前 途 每當一屆體育盛會結束,媒體總會熱衷於做的一件事就是評比獎牌得主的經濟價值。倫敦奧運會精彩的奪金大戲落下帷幕後,302枚金牌得主賽後的命運也同樣令人關注,對於許多 國家的金牌選手而言,最高榮譽的獲得也意味著豐厚的經濟收入,國家的獎勵或企業的贊助將源源不斷。但這個規律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奧運金牌對於各國運動健兒到底意味著什麼? 有大方的,也有一毛不拔的有媒體報道稱,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金牌是史上最貴重的金牌。金牌由金、銀和銅三種金屬組成,其中含銀量最高,不低於總重的92.5%,至少包含6克黃金, 其餘以銅湊足。根據現行居高的金銀市價,倫敦奧運會一枚重約400克的金牌價格約合706美元。 儘管閃閃發光的金牌並不全是由純金打造的,然而對於運動員們來說,贏得一枚金牌就等於一夜致富。尤其在那些捨得出重金的國家或地區,比如喬治亞,對奧運冠軍重獎120萬美元。有大方的,也有一毛不拔的,這個領域的「最摳門獎」當之無愧應當頒給東道主英國。在倫敦奧運會取得金牌的英國運動員不會得到任何現金獎勵。英國奧委會發言人的解釋是: 「我們認為經濟上的回報不會激勵運動員登上領獎台。英國國家隊的運動員需要有著對運動的熱愛和執著,最重要的是,他們渴望代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最偉大的體育舞台——奧運會上,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當然英國金牌獲得者也並非什麼獎勵都沒有。一旦有運動員拿到金牌,皇家郵政便會設計一款印有其頭像的郵票,其家鄉的郵筒也會被刷上金色的油漆。 不過這也符合體育強國無需拿出重金獎勵運動員的普遍規律,如美國政府會向奧運金牌得主拿出2.5萬美元的獎勵,但同時還要繳納高達9000美元的稅。 而澳大利亞金牌得主除了會得到兩萬澳元(合2.09萬美元)外,郵政部門還會發行一張印有他們肖像的郵票,以及回國機票得到升艙。 德國的冠軍獎金數額也不高,只有1.5萬歐元。為金牌運動員發放獎金的機構,德國體育援助基金會主席伊爾戈納解釋說:「高額的獎金並不適合我們的體制。」 但近年來在國際體壇不斷滑坡的昔日體育大國俄羅斯則希望用重金來重振旗鼓,俄政府將從國家預算中撥出近3億盧布(約合940萬美元)重獎俄奧運代表團。根據俄政府早先宣布的獎勵規定,倫敦奧運會金牌得主獎金為400萬盧布(約合12.5萬美元),銀牌得主獎勵250萬盧布,銅牌獲得者獎勵170萬盧布。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透露,總統普京將親自接見奧運獲獎選手,屆時他們將收到「當之無愧的禮物」。 獎勵,不僅限於金錢 許多國家對奧運英雄的褒獎方式並不僅限於金錢獎勵。 據報道,朝鮮獲得金牌的運動員雖然獎勵金額不明,但最重要的獎勵是可以獲得「人民體育人獎章」等勳章,伴隨著勳章的是運動員行政級別的提高,住房、醫療等條件也隨之提高,沒有平壤戶口的運動員可以獲得平壤戶口。退役後,金牌運動員也將由國家安排到黨政機關工作。此外,這些運動員還可能受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這對於朝鮮運動員來說將是極高的榮 譽。 而在韓國,對體育界最隆重的獎勵在於奪牌運動員免服兩年零兩個月的兵役(在實行),只需接受為期四周左右的軍訓。韓國兵役法規定,20歲到30歲的男性公民都必須服兵役,期限最短的兵種也需要服役24個月。可想而知,能夠「逃避」兵役,對這些奪牌運動員來說是多麼渴望的一件事。 印度則以提高一倍養老金來激勵本國運動員力爭金牌;希臘的奧運冠軍選手也可獲得一個不錯的公務員職位,通常是當上軍隊中的軍官。 在國家的獎勵之外,金牌本身也能直接「變現」。儘管大多數運動員選擇珍藏自己的金牌,但是有些運動員會選擇將它們轉手賣掉。 國際奧運收藏家協會前副主席鮑勃·威爾洛克介紹說:「每一屆奧運會到來前的四年時間裡,由於對奧運紀念品的市場需求巨大,都會有些獎牌被擺出來交易。它們的轉賣往往是源於其持有者的家計困境。」 不久前,寶龍拍賣行在一批奧運紀念品中就售出了兩枚金牌。這是由世界上第一位獲得兩枚金牌的澳大利亞賽艇選手皮爾斯在1928年和1932年兩屆奧運會上得到的。這對金牌的最終競價為7.7萬美元。 此外,還有一家名為Pawngo.com的網上典當行提出願意以獎牌做抵押,為手頭困難的運動員提供資金。過去該網站為體育賽事金牌支付的最高金額達100萬美元。 核心提示: 從金錢到榮譽、地位,各國都有獎勵奧運健兒的不同方式,而後奧運時代的代言收入才能體現奧運明星的真正「錢景」「錢景」相差懸當然,除了金牌帶來的直接獎勵, 後奧運時代的代言收入才能體現奧運明星的真正「錢景」。 倫敦奧運會上有5枚獎牌進賬的美國游泳選手羅切特,目前已有9個贊助大合同,其中包括speedo、佳得樂、RalphLauren和吉列,預計2012年的贊助金額將達到230萬美元。此外,他也獲得多個電視秀的邀請,更有可能開始推出自己的服裝品牌。 但在倫敦奧運會共302個運動小項目中,不同運動項目之間商業價值差別巨大。福布斯發布的收入最高的奧運會運動員榜單顯示,網球和籃球是「吸金量」最高的運動項目。除去牙買加「閃電」博爾特之外,榜單上有12名是籃球運動員,7名是網球運動員。 博爾特是被奧運改寫命運的一個典型,在北京奧運會前,他只是眾多牙買加隊員中不知名的一員,固定贊助商僅彪馬一家,還只是維持訓練的「保底合同」。奪冠後,博爾特身價陡 增,立馬成為了贊助商眼中的香餑餑。據稱,他在賽道上「每秒鐘都價值200萬美元」,令人咋舌。業內人士預計,倫敦奧運賽後博爾特商業收益會迅速膨脹,身價有希望較上一年度的2000萬美元再翻番。 但是,並非所有運動員都有這樣的風光「錢途」,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很多冷門項目四年一次才有被媒體聚焦的機會。如女子100米欄的銀牌得主唐·哈珀。儘管哈珀得到了耐克的贊助,但金額和「飛魚」菲爾普斯這樣的巨星不可同日而語,她得到的資助只夠自己繼續在賽場的征程,而無法讓她享受明星和富人的生活。 而且,即便有企業願意慷慨贊助,是否接受也可能成為難題。獲得「女飛魚」之稱的美國游泳運動員密西·富蘭克林,她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了4枚金牌和1枚銅牌。體育營銷專家稱,一夜成名的富蘭克林至少能拿到每年200萬美元的贊助,但問題是,這位泳壇新星的興趣仍是在大學級別的比賽中提高水平,而此類比賽只有非職業運動員才能參加,這意味著她很可能對大筆贊助說「不」。 新聞鏈接:比比金牌含金量 給奧運冠軍現金獎勵無疑為鼓勵奪金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各國和地區為鼓勵運動員,紛紛開出高額獎金。有外媒總結比較了部分參賽國家和地區給奧運金牌得主的獎勵,列出此份 並不十分完整精確的2012年度奧運金牌獎勵排行榜。 值得一提的,此次奧運會前,有傳言稱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將對在倫敦奧運會的中國冠軍選手給予50萬人民幣獎金獎勵,對此國家體育總局回應說,沒有專門針對倫敦奧運會獲獎運動員給予獎金獎勵的計劃和辦法。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體育總局宣布獎勵冠軍每人35萬人民幣。無論是50萬還是35萬元人民幣,中國都排在金牌獎勵排行榜的前十名之外。 第一名,喬治亞(120萬美元)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高額的奧運會金牌獎金。 第二名,亞美尼亞(86萬美元) 該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排列世界第113位,但是對奧運冠軍的獎金高達86萬美元,可謂不惜血本。 第三名,亞塞拜然(78萬美元) 緊隨其後的是亞塞拜然,該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僅排在世界第112位,但是奧運金牌獎金也達到78萬美元。 第四名,新加坡(70萬美元) 獅城新加坡僅是個彈丸之地,但是政府十分重視奧運比賽。 第五名,中華台北(40萬美元) 第五名是中華台北,它們對於奧運金牌的獎勵額度儘管較新加坡差距不小,但是依然達到40萬美元。 第六名,馬來西亞(38.7萬美元) 馬來西亞在倫敦奧運會上僅收穫一銀一銅,該國政府開出的金牌獎金達到38.7萬美元。 第七名,義大利(17萬美元) 義大利可能算是體育強國中獎金額度最高的了。這一次,他們開出的金牌獎金也有不菲的17萬美元。第八名,白俄羅斯(15萬美元) 據說,白俄羅斯獲得金牌的選手還能終身享用免費香腸。 第九名,日本(13萬美元) 在北京奧運會上被韓國隊擠在身後的日本為了在倫敦奧運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開出的金牌獎金也有13萬美元。 第十名,俄羅斯(12.5萬美元) 近年來在國際體壇不斷滑坡的昔日體育大國俄羅斯希望用重金來重振旗鼓。
推薦閱讀:

職場老實人,基本判定是沒前途的人!
八字斷功名前途金句十條
職場上5種最沒前途的人,你是嗎?
娶了這三大生肖女,越寵越有錢,前途無量,旺夫命更強
學習不好一定沒有前途嗎?

TAG: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