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大人覺經述要

八大人覺經述要

本法法師《八大人覺經》開示

學佛者,能深刻理解學佛根本意義,方能感受非學佛不可。有此意念堅持信念,方能走入學佛之路,稱之入「佛門」。所以學佛為發心自悟、自覺進而常覺,志求見性方是「佛子」。

我們知道面對生命的現實-是努力奮鬥、堅強不拔的精神。

(一)為了生命而生存而有生存空間,得到安全感、踏實感。進而生自信力方能持之有恆的現實面,漸入信心肯定自我生命。

(二)為了精神生活更有自信更有安全,必拉攏人與人之間距離更密切、更祥和方便自在感,當然社會國家相對團結更富裕。

(三)為了覺悟,因為生命威脅永恆,原因是生死「無常」,天災人禍故所謂無常。「諸法無常,諸行無常」,

包含山河大地,還要肯定世間一切有為法是無常。因國土與生命同樣四大和合而成的,不永久的,不徹底的稱「無常」,永遠變化,所以生命與世間是不可分隔的共同體。我們必需認知面對變化多樣之苦,亦要面對天災人禍之苦,如同一般常言計劃來不及變化的無奈。這不定數的劫數痛苦,是無明的煩惱故稱世間一切之一切皆為「無常」。

學佛為平衡身心,以理智調解不造新業之情感。「身之無常」-為了感受覺知之痛與苦滋味,必覺悟當下事實的挫折。感受夠了,即醒了,也願意學習放下痛苦。「心之無常」-心是一切欲之由來,如無欲即無善惡之開始,故迷而不覺稱「眾生」。眾生之苦五陰(五蘊)身心為實我稱「不覺」,故生滅身不停巡迴不斷,相對的生滅心亦相續不息。如身是假相(色),心是(受、想、行、識),皆是四大皆空稱「身心」無常。當然作無常無我覺更是徹底的「覺」。人生無常是生命中的缺點,亦是無法永恆不滅的事實,故為「生命無常覺」,亦是世間最殘酷的永遠在變化的旅程。如何平衡?必有覺悟離苦,一旦有覺知離苦必漸離生與死,而達了悟了脫了生死欲(覺悟未能了一切苦,因而永沉倫生與死而入生死欲)。凡夫多欲為苦(果),所以少欲(從貪瞋痴起)三毒少苦(生死疲勞)。總之不管如何,學佛必須「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方是上策。

  ◎本文轉自:顯密文庫

推薦閱讀:

童書|大人為什麼要讀童書?
救世救心八大人覺經---證嚴法師 著
史上死法最慘的20大人物
青鯉君:噁心的大人
中國歷史上幾個神秘失蹤的大人物,多年之後卻在國外發現了幾個!

TAG: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