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德國走向中國

不紳士的特朗普在這次北約峰會上簡直成了「老流氓」。5月25日的公開視頻顯示,北約成員國的代表們匯聚一堂,在布魯塞爾共同慶祝新總部揭幕,特朗普粗魯地用手撥開擋在前面的黑山總理馬爾科維奇,面不改色地走到前排與其他領導人交談。黑山總理包羞忍恥,聲稱「這事很正常,推我是應該的」。他還感謝特朗普支持黑山加入北約。里外里一副「特朗普沒把我當外人」的架勢。「海外探客」記得,18年前,正是美軍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0多天的狂轟濫炸,而黑山共和國當時是南聯盟的一部分,也被美國狂毆了一番。如今雖然加入北約,但黑山如此卑躬屈膝,可憐且可鄙。

這還不算完。28個北約成員國的首腦或元首還不得不排排站,靜聽美國總統大人訓話。當然,其中有23個國家沒能繳納佔GDP2%的軍費,吃人家的嘴軟,他們的首腦只能乖乖忍受這種屈辱。特朗普罵咧咧地恐嚇:2%是底線!你們欠費,就是在侮辱美國納稅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此是敢怒不敢言,而法國總統則用行動回擊:到底是比特朗普年輕32歲,馬克龍緊緊握住特朗普的手,使出了「2.0版鐵手功」,逼得特朗普不得不搶先鬆開。

如果說推開黑山總理是明擺著欺負小國領導人的話,那麼身為德國人的後裔,特朗普卻在人家的地盤首先拿德國開刀,就是故意耍威風了。在此之前,特朗普已經因為氣候談判和貿易問題而與德國等西歐國家不睦。到了布魯塞爾,特朗普很顯然是余怒未消,當著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2位主席的面,大罵「德國人很壞,向美國傾銷汽車」,還恐嚇說「必須結束這種狀況」。這應該是繼拒絕與默克爾握手之後的又一次失禮,可誰又能把美國總統怎麼樣?德國每年對美國有720億美元的順差,在難民問題與多邊談判等問題上一直與美國唱反調,很顯然特朗普是對德國怨恨已久,其中的理由或許包括德國驅逐了他的祖父。而在參加這次峰會前,特朗普在義大利隔空向普京示強,他聲稱要追究俄羅斯在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責任。這種口吻,如同警察對小偷的警告,相當於向普京豎起了中指。美國總統的嘴炮放得響,多半是講給FBI聽的,因為他們在調查總統女婿的「通俄門」。不過,俄羅斯恐怕不會就此認慫。探客注意到,雖然敘利亞是特朗普首先出招的地方,連俄軍都要迴避59枚戰斧導彈的威力,可最近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卻節節獲勝。敘軍在代爾祖爾打退了IS在2017年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牢牢守住了陣地。美方已經很難左右阿薩德政權的命運。特朗普是罵得歡,而普京則用戰場上的勝利進行回擊。從俄羅斯那邊討不到便宜,也沒啥油水可撈,特朗普不得已只能倚重「亞太穩定計劃」。特朗普在從「中美10項協議」中獲得對華出口美國牛肉的重大勝利後,已經成功安撫了他的主要支持者——來自中西部鐵鏽地帶的農場主和農產品生產商。穩定票倉後,他又對鷹派妥協。近日,白宮首次公開介入南中國海的爭議,允許美國海軍派遣導彈驅逐艦在中方島礁附近巡航,最後遭到驅離。美軍偵察機竟然還飛到香港東南空域,也遭到攔截。探客認為,特朗普的突然「翻臉」並不意外,至少有3個原因:一是美方調集了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卻沒能迫使韓國的北方鄰居作出實質性讓步,這讓特朗普很沒面子。為了尋找台階,他通過挑動「南方池塘」的爭議,要求中方做出更多努力,讓他能夠全身而退;二是特朗普想通過「你不給更多的糖,我就繼續搗亂」的方式,要求中方在經貿領域作出更多讓步;三是回應國內強硬派的呼聲,展現對華剛猛的一面,同時也讓東南亞的小夥伴都放心,美軍並未撤退。而在敏感海域進行「自由巡航」,還能牽制中方的「Belt and Road」倡議。美方雖然沒錢搞「新絲路」戰略,但可以破壞別人的生意,這就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況且,越南總理下周就將訪問美國,美方還向越南移交了一艘具備高續航能力的巡邏艇,更是特朗普政府準備深度介入的前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實際上就是一方面給自己的國家「加槓桿」,事半功倍;而另一方面,卻想方設法逼迫那些能對美國產生威脅的經濟體「去槓桿」,使其事倍功半。在合適的時候賣出一些以前積累的安全資產,獲得一個不錯的價位,主要就是看特朗普如何去騙,而最好的騙招就是讓對方害怕和深信不疑。美國貴為G1(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為何還使用這種下三濫的詐騙招術?之所以有錢,就是因為騙術高超。欺詐一個人是騙子,欺詐一個國家就是傑出人物。

在美國的擠壓下,中俄實際上已經形成了相互依靠相互取暖的「准同盟」。而被特朗普逼到牆角的德國,在未來恐怕也將不得不倒向中方。德方公開回絕了特朗普的勒索:「讓德國軍費達到GDP2%的要求完全不切實際」對於歐盟的核心德國來說,現在應該逐步擺脫對美國的安全依賴。歐盟軍隊必須提到日程上來。在此之前,德國已經在逐步整合捷克與羅馬尼亞的軍隊。在經貿上,德國必須更加靠近中國。如今中德已經是「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在特朗普對德國破口大罵之時,「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首次會議舉辦。共同支持全球化與自由貿易,是中德「結盟」的基礎,而互補極強的經濟結構,是兩國關係發展的不竭動力。美國總統炮轟德國汽車,中國卻很可能放寬電動汽車配額,這對德國車企來說是個莫大的福音。7月份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峰會,或許就是向美國「宣戰」的戰場。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其實普及了這樣一個認知:「世間從來強食弱,縱使有理也枉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接受美國越來越離譜的勒索,是美國將自己的「鐵杆盟友」推給了戰略對手。(完)
推薦閱讀:

文化認同
蘇聯紅軍佔領德國柏林,都做了什麼?這只是一場勝利的狂歡罷了
鳥瞰世界63 德國
家庭和個人自由事務案件裁判法改革方案評估報告提交
德國人才引入計劃 (TEIP)

TAG:中國 |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