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半月談:邪惡動漫堪比「邪教」:該打一場「電子鴉片」戰爭了?

邪惡動漫堪比「邪教」:該打一場「電子鴉片」戰爭了?

www.banyuetan.org圖標

以遊戲、動漫、網路文學、直播、小視頻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內容產品,如今日漸風靡。規模巨大、幾乎全民參與的互聯網內容產業,在豐富社會文化與大眾娛樂生活、創造新業態新經濟的同時,也滋生了誨淫誨盜誨黑、誘人沉迷、蠱惑犯罪的網路「精神毒品」。

半月談記者在北京、江蘇、浙江、廣東、湖南等地調研發現,目前危害較大的網路精神毒品主要有邪惡動漫與成癮性電子遊戲等。其中邪惡動漫大都包含色情、血腥、恐怖、變態等元素,從美、日、韓等地發端並大量流入國內。

而成癮性電子遊戲對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導致自殺、他殺、自殘等行為發生,農村和縣域留守兒童、城鄉家庭缺失或教育缺位的未成年人成為遭受「電子鴉片」荼毒的重災人群。

邪惡動漫堪比「邪教」:「一群可怕的變態正在鎖定我們的孩子」

當家長們以為孩子正在接受經典動漫熏陶時,很難想像他們看到的可能是心目中聖潔的偶像、快樂的天使被猥褻、被開膛破肚的畫面。而當孩子們談論「肉番」「重口」「黑化」,家長們也未必知道這些都是邪惡動漫的標籤。

邪惡動漫集合了色情、血腥、恐怖、獵奇、變態等多種異質文化元素,本該是對未成年人嚴防死守的東西,在開放的互聯網平台上卻無孔不入。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邪惡動漫」,結果顯示有近800萬個。其中涉及多個動漫網站、APP終端。點擊這些鏈接,顯示的動漫畫面往往不堪入目、恐怖驚悚。

一批國外邪惡漫畫畫手,擁有相當體量的粉絲。在捆綁囚禁、虐待虐殺的畫作下,多有「刺激」等評論。國內一批動漫博主或畫手為了吸粉,也出現一定程度的跟風傳播或本土化「創作」。如新浪微博上的一名動漫博主,經常分享一些恐怖漫、腦洞漫和獵奇漫。

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邪惡動漫的影響極為複雜深遠,教唆其形成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堪比「邪教」洗腦,毀童年、毀三觀甚至毀終生。

今年1月份,身為母親的大學老師「mom」在微信上痛訴「一群可怕的變態正在鎖定我們的孩子」——「孩子喜歡的很多動畫片,被一群居心叵測的人和組織進行『二次創作』」「YouTube上,以兒童特別是幼童為目標的、明顯少兒不宜的荒謬視頻,大量、廣泛地存在」……

廣東佛山一名中學教師賴奕洲說,他曾經教過一個非常喜歡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學生,後來發現其得了嚴重的焦慮症和一定的抑鬱症。據說她經常看那些恐怖動漫,然後經常做噩夢。

還有家長提到,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主動搜索邪惡動漫,而是無意中點開,也可能是平台主動推送,孩子覺得「有趣」「刺激」,就繼續看下去了。一位16歲的受訪男生坦言,他主要通過綜合性的網站或論壇接觸到邪惡動漫視頻。「不存在未成年門檻。」

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王平說,低齡孩子接觸邪惡動漫視頻後會行為模仿。「比如雖然不知道砍頭剖腹的意思,但會割傷自己或傷害他人。」而到了小學中高年級以上,孩子對邪惡動漫所包含的文化符碼有了一定解碼能力,影響力會變得更長遠深入和具有破壞性。

據了解,為了保護青少年,大量邪惡動漫已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遭到封禁,而我國對這方面的認知度、肅清力度還遠遠不夠。

「這種東西實際上最早出現在圖書市場,後來蔓延到整個ACGN(二次元)領域。國內孩子獲取的渠道如此便捷,而我們的調查和監管卻很滯後。」杭州師範大學文創學院院長夏烈說。

杭州電魂網路集團董事長助理孫超告訴記者,國內二次元產業蓬勃發展,企業競爭異常激烈,一些從業者借異質內容吸引用戶。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供需兩方面入手。

「供」方面,要提升企業、平台的社會責任感和准入門檻,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審查力度;「需」方面,要加大社會宣傳教育力度,特別是提升青少年對相關內容的認知鑒別水平。


半月談最近是每天發一篇啊,頗有人民日報九評騰訊的感覺

6月5日 《邪惡動漫堪比「邪教」:該打一場「電子鴉 片」戰爭了》

6月6日 《「電子鴉 片」終成社會毒瘤:虛擬世界將摧毀我們的新生代》

6月7日 《有販毒利潤而無販毒風險:對「電子鴉 片」應像緝毒打黑一樣清剿》

這幾篇文章痛點切入的非常歹毒,建議各位去讀一讀。感覺絕對不是那幫食古不化的老頭子能寫出來的口吻。

這幾篇文章歹毒在什麼地方呢?

以遊戲有礙社交的導引,然後把低生育率的大鍋按在媚宅上。還附帶因為媚宅行為導致死肥宅neet過多,導致我國全民體質平均水平堪憂,醫療費用上升和製造業不景氣。

(可憐肥宅,什麼屎盤子都扣他們頭上。難道肥宅連呼吸都是個錯誤嗎?)

而且這次事件前面還有中科院迎合,這不是搞大新聞前的輿論宣傳都沒人信。

所以我認為,這次肯定有大動作了,又一次血雨腥風。

正如我之前所認為的。

田中蒲妮惠:平成不行,便行豐澤?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們國家是不可能讓我安安心心當一個死宅,當一個萌豚的。

最後配合這個視頻。

凈空法師最新視頻?

v.youku.com圖標

(* ̄3 ̄)╭?讓我們夢回1997 夢回2004 吧。


首先,我們來談談這篇文章。

可以直接跳到分隔線之後。

這篇文章最大的問題在於什麼,內容空洞,概念混亂,邏輯混亂。

1、這篇文章開篇就說,目前,有許多的網路精神毒品,主要是邪惡動漫和成癮性電子遊戲,已經產生了較大的危害。

第一個問題,網路精神毒品為什麼主要是邪惡動漫和成癮性電子遊戲?文章的理由是,半月談記者自身的調研,調研的結果在哪裡?調研的設計和經過在哪裡?文中沒有給出。

那這裡就沒有可信度。

第二個問題,邪惡動漫和成癮性電子遊戲產生危害的實例在哪裡,有沒有對其進行統計和整理?

文中只對邪惡動漫進行了一定的介紹,在成癮性遊戲上,寫了危害「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導致了不好的行為產生,主要受害人是未成年人」。

誰產生了不好的行為?產生嚴重負面影響是如何觀察得到的?未成年人是主要受害人的數據支持在哪裡?

同樣沒有可信度。

2、接下來,文章較為細緻的描述了所謂邪惡動漫流行的具體情況。

第一個問題,家長很難想像孩子正在觀看一些不好的動漫,那是否應該責怪家長管教無方?

我們先承認到目前為止,這篇文章說的全是對的。但是到這裡,一個大問題出現了,為什麼家長會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看什麼動畫?家長是否缺少自己的孩子的溝通?

好比你發現你家孩子在抽煙,為什麼你不反思自己,反而要求禁賣香煙?

因為在這裡,文章忽略了一個問題,所謂的邪惡動漫,在成人世界是否可被接受,是否是完全違反法律的是存在,還是僅限成人接受如同煙酒網吧一樣的事物?

顯然,文章小心翼翼的迴避了這個問題:「本該是對未成年人嚴防死守的東西」。說到底,文章的觀點也認為,邪惡動漫本身的對錯不好評價,但是只是不能對未成年人開放。

第二個問題,邪惡動漫到底是什麼?準確的概念是什麼?

在文章中,邪惡動漫的範圍極度廣泛。「』肉番』、『重口』、『黑化』」是邪惡動漫的標籤,而且「集合了色情、血腥、恐怖、獵奇、變態等多種異質文化元素」,還包括了「捆綁囚禁、虐待虐殺的畫作」,還有「恐怖漫、腦洞漫和獵奇漫」。

但是,我們只能說,這堆概念是邪惡動漫的內容或者是特點,但這不是邪惡動漫的定義、概念。邪惡動漫到底是什麼?只要包含色情、血腥、恐怖、變態等元素就全部都是邪惡動漫?無論包含的量與質?那喜羊羊是不是邪惡動漫?熊出沒是不是邪惡動漫?秦時明月是不是邪惡動漫?大聖歸來沒有暴力?大魚海棠沒有腦洞?抗日神劇沒有捆綁虐待?

更況且,這一堆概念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有些是合理合法的,有些是不好的應該反對的。比如色情和血腥的確不適合未成年人,但是腦洞則不一定。重口和黑化不一定不好,但是有可能過界。在這其中,有些存在需要監督和管理,有些需要禁止,有些則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作者將這些混為一談,難免讓人有一種「擴大打擊面」的感覺。

世界上的確有很多不好的事物,也有很多中性的事物,我們不應該採取簡單粗暴的態度來對待一切,這是革命鬥爭思維,不是新時代改革發展思維。

3、文章在後半部分,著重列舉了一些家長和學者的看法,為自己張目。

第一個問題,承接上一個問題,今年一月對於變態、荒謬視頻的打擊,打擊對象叫做什麼?

事實上,在今年一月廣受關注的,是所謂的「兒童邪典片」,並非「邪惡動漫」。

「兒童邪典」是什麼?「以教育孩子為幌子,製作一些不適宜兒童觀看的視頻,扭曲未成年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邪典具有極度的欺騙性和傷害性,是絕對應該打擊監管的。

這是一個意思嗎?「肉番」「重口」「黑化」這些動漫腦殼上都寫著「我就是肉番重口黑化」,你家孩子都不存在被騙進去的情況。

第二個問題,所謂「邪惡動漫的傷害」是否存在,量級如何,規模如何,有無統計和觀察?

文中實在的例證有且僅有一個。

一個看了恐怖動漫的女生,然後做了噩夢,因此產生了焦慮和抑鬱,所以我們要封殺恐怖動漫。

我姑且不論,正常人都是先有焦慮的情況再因此做噩夢,恐怖片要如何把人看到焦慮?相反,中學學生焦慮大部分都應該是升學壓力、朋輩壓力、家庭壓力吧?

我且承認,存在這樣一位特殊的不幸的孩子,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去開導她,教師和家長應該一起去幫助她。減少她接觸恐怖動漫的機會,引導她積極向上。

而不是應該將國內的恐怖動漫全部封殺,打一場反對恐怖動漫的仗,因為這投入過大,而收入極低,這是耗費國家資源的行為。

一位16歲的受訪男生坦言,「邪惡動漫」沒有未成年門檻,那麼,這位男生有沒有坦言他是否受到這些動漫的傷害?他受到了什麼傷害?

可惜沒有。從頭到尾,所有的傷害、所有的損害只有兩類,要麼是家長、教師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這些動漫的傷害,要麼是空虛的廢話「這些動漫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從來沒有問孩子的意見,家長真的習慣為一切做主,說是為了孩子,但是一個數據和可靠實證都沒有,如何敢在此狺狺狂吠?

第三個問題,「邪惡動漫」產生傷害的機制是什麼?

王研究員認為是兩種,低齡的模仿,「比如雖然不知道砍頭剖腹的意思,但會割傷自己或傷害他人。」以及高齡的解構建構,「孩子對邪惡動漫所包含的文化符碼有了一定解碼能力,影響力會變得更長遠深入和具有破壞性。」

作為社會學和青少年教育的博士級別研究者,王研究員的看法我是信服的。但是,如果以王研究員的話為基準,我們首先應該封掉喜羊羊、熊出沒這些充滿暴力、捆綁、腦洞、獵奇(動物說人話)的動漫。

以此類推,國內大部分動漫都應該被封禁,因為它們都或多或少具備這些特徵。就算紅如《雷鋒的故事》也是獵奇動畫,因為它將人物以過於獵奇的方式表現出來,會讓青少年認為人物的手臂應該可以如同《雷鋒的故事》里的人物一樣彎曲,可能會折斷自己的手。

說到底,我無法信任半月談是否將王研究員的話斷章取義,或者是告訴王研究員要反對邪典動漫,實則自己擴大範圍打擊更廣。我認為,如果一部動漫集中充滿了不利於兒童的因素,那我們的確應該對此提防,這些動漫也的確可能讓青少年產生不當模仿。但是,如果一部動漫只是涉及了一點點這種因素,那我們為什麼要對此風聲鶴唳?

4、我給這篇文章的結論是:時政評論卻反似微信軟文,激烈反對卻模糊反對對象,高喊危害卻毫無例證數據,通篇「邪惡動漫」卻是以打「電子鴉片」戰為標題(文中電子鴉片是指成癮性電子遊戲,與邪惡動漫是作者自己區分的概念),羅織罪名卻又遮遮掩掩,不如直接莫須有來的坦誠痛快!


其次,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4、我們在反對什麼?

我們在反對保護青少年嗎?

那是睿(弱)智才會有的看法,我們擔心的是,有人借著保護青少年的幌子,實則打擊成年人正常的娛樂活動。

在這個世界上,青少年是最為稚嫩的,他們對於這個世界上相當多的事物都不能接受,我們應該將一些事物隔絕在他們成長的環境之外,在他們擁有成熟認知能力的時候在開放這一切。

但是呢,世界是複雜且險惡的,世界是多元且自由的,我們不能,也不應該,以青少年的接受程度,來衡量整個世界的程度。

就比如,軟色情的肉番,它的確不適合低齡兒童觀看。但是它為什麼不適合成年人觀看?

就比如恐怖片,的確不適合心態不成熟的兒童觀看,但是它為什麼不適合成年人觀看?

網吧很複雜,所以我們限制未成年人去網吧。但是我們為什麼要關掉網吧?

舞廳很複雜,所以我們限制未成年人去舞廳。但是我們為什麼要關掉舞廳?

抽煙很不好,所以我們限制未成年人抽煙,但是我們要不要禁賣香煙?

未成年抽煙你知道有多簡單容易嗎?學校小賣部隨便買,街頭巷尾的商店誰來買都賣。

邪惡動漫會不會產生影響還需要實證,還需要觀察,還要看讀者自身的接受程度和辨別能力。

但是沒有哪個人抽煙不傷身體的。

可是,半月談,我給你十個膽子你也不敢寫文章反對賣煙草。

我們反對什麼?我們反對將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一視同仁,粗暴抹殺亞文化。

5、這篇文章,最令我擔憂的是什麼?

是概念不清,是模糊對象。

真正的邪典漫畫,人人得而誅之。

如果真的存在一種「邪惡漫畫」,你舉出實際例子,進行總結歸納,程序嚴謹,邏輯清晰,那麼我也服你,我也願意為打擊這些邪惡漫畫出力。

有一說一,現在的二次元,的確有很多以賣肉甚至是色情為賣點的動漫,對於低齡兒童來說,這些動漫是不應該被他們看到的,但是無論是AB還是D,都沒有一個有效的監控渠道。尤其以犯法的兒童色情為主,已經形成了廣泛的受眾,這是極度危險的事情。另外,在部分以日本軍艦為賣點的遊戲和動漫中,一部分受眾混淆了動漫與現實,將日軍為自己的摯愛,將擊沉日艦的抗日軍隊視為寇讎。種種情況,的確需要一定程度的監管和引導。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動漫界對於「健康向上」漫畫的追求和動力,近日,一個名為《在異世界開拓第二人生》的美化侵華日軍的動畫,在網友的輿論聲討下,暫停了製作,聲優也全部退出這部動畫的配音。這其實表明,動漫愛好者可以擁有純正的三觀和積極的行動力,他們可以在他們自己的領域已自己熟悉的方式來捍衛國家的尊嚴,宣揚積極的三觀。

所以,對於當下的動漫,我們應該抱有開放的態度。對待部分少量含有暴力血腥色情的動漫,我們應該加以積極的引導,而不是去刻意宣揚這些因素。對待部分含有大量軟色情暴力血腥鏡頭的動漫,違法的應該直接封殺,不違法的應該加強控制,出台對於未成年人觀看的限制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從網路獲取不當的生死觀、性觀念等。

半月談文章的問題,在於它將多個十分普遍出現的元素劃歸到「邪惡漫畫」中,然後試圖一棒子全部打死。但是如我所言,其實我們要看情況,現在在主流動漫網站中,含有色情恐怖暴力等鏡頭的動漫非常多,但是其實都是非常少量,類似於國產動畫羊系列或者熊系列。含有較多這些鏡頭的動漫也存在一定量,但這些動漫適合接受力強的成人觀看,只是需要一定的控制。

半月談這種不精確打擊,隨便開炮的行為不僅僅無助於事情的解決,反而會讓相當一部分原本支持的人轉移到對立面,讓家長覺得自己其實不負有動漫方面監管的義務進而疏漏對於孩子的教育,更可能對國內的動漫產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最後,我的號召是。

我們看到這種文章,不應該一味的說我國藥丸,文化倒退,這種言論其實和半月談的文章沒有區別。這種極端激進的言論,反而可能讓局外的看家倒向另外一方。

作為了解動漫和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思考,是否存在不適合低齡兒童觀看的動漫,我們能否為此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好比我們反對美化侵華日軍的漫畫?在我們享受著美好的肉番、精美的cos、亞文化圈的團結的時候,我們也要想,肉番應不應該加上觀看年齡限制?cos與賣淫越走越近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舉報而不是去傳播資源不管接受者是否成年?所謂的哲♂學本質上就是GV,這種事物低齡人觀看是否有害?

當然,我們更應該警惕半月談這種試圖扯虎皮拉大旗的行為。我們多樣的文化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能看到各個國家各個風格各種亞文化結晶的動漫,是我們和上一輩上上一輩動畫愛好者以及改革開放的帶頭人們所努力的成果。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自由的談論身體和性,自由的討論生存和死亡,以黑暗為別樣的美,以怪異為獨特的藝術,是祖祖輩輩們努力的結果,是無數人為之奮鬥的成就。而以未成年為標準試圖要求一切成年人,試圖一個模糊的概念為框子把自己不喜歡的全部裝進去,這和迫害沒有區別。

我們不能放任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試圖混淆視聽,也不能放縱自己所愛的事物過於隨意發展。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去宣傳新事物的美好,來理性和反對者爭論;我們也應該拿出新時代新青年的擔當和責任,來約束新時代的新事物不要跑偏。

為自己所愛而發聲,為每個靈魂而奮鬥。


我曾經以為人民說話沒用。

資本家老馬說話有用。

現在看來他也沒用。


用由乃的圖片說兒童邪典的事情。。。

我總覺得是報道出了偏差

我百度了邪惡動漫 看了前六頁,

除了614這個hhhhhh

說實話剩下的全部我覺得都抓起來不為過

我不大理解有些回答,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不接觸過動漫的人看到了R18非純愛向本子說:

"你們原來看的都是這種漫畫"

一般的回答不應該是

"您好,這個是R18的同人創作本子,而不是一般的看的漫畫,一般看等我漫畫是怎麼怎麼樣巴拉巴拉吧啦"

要是回答

"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算老幾"

我覺得是在給自己招黑


好噠!我們可以不看動漫,改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好不好?支不支持?


推薦閱讀:

《辛普森一家》的父親是做什麼工作的?
《小豬佩奇》風靡全球,安德魯尼小豬佩奇成為孩子們的新寵?
關於「框框框子的小黑屋」用戶喜好的調查報告
《賽羅奧特曼英雄傳》當中賽羅是什麼樣子的人物?
想了解《果寶特攻4》的正反派人物介紹?

TAG:邪教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