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統治下的蒙古——和碩特汗廷的建立與和碩特部併入清朝

清朝統治下的蒙古——和碩特汗廷的建立與和碩特部併入清朝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閱讀:6 更新時間:2009-7-8 和碩特部為衛拉特四部之一,部族首領姓博爾濟吉忒。主要牧地在塔爾巴哈台和齋桑湖一帶。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和碩特牧地縮小,牲畜增多,封建王公貴族為爭奪牧場和屬民發生內訌。和碩特部在顧實汗統治時期,由新疆北部移牧青海,史稱青海和碩特。當時青海和西藏的形勢也為和碩特南下提供了條件。 遠征青海。早在十七世紀初,拜巴噶斯統治和碩特部時,勢力雄厚,居四衛拉特盟主地位,率領四衛拉特對喀爾喀的碩壘烏巴什進行戰爭,並取得了勝利。1625年拜巴噶斯死後,顧實汗圖魯拜琥即位。黃教在西藏受紅教排斥、壓抑,因此向衛拉特信仰黃教的僧俗封建主提出求援。顧實汗祟信黃教,為擴大牧場,尋求新的牧地,於1636年出兵南下,1637年打敗綽克圖台吉佔領青海,參加這次行動的還有準噶爾、杜爾伯特和土爾扈特等部。 創建和碩特汗廷。1641年顧實汗出兵西藏,次年滅掉藏巴汗丹津旺布;在西藏建立了以和碩特汗為首的蒙藏僧俗封建主的聯合統治的政權,即和碩特汗廷,顧實汗成為統治青藏地區的最高統治者,以達賴五世為代表的黃教僧侶集團,承認顧實汗的世俗封建主政權,顧實汗獲得持教法王稱號,以黃教的保護者身份出現。 和碩特汗廷統治青藏地區達七十餘年,和碩特汗是最高統治者,統轄青藏地區的軍隊,支配這一地區的土地和屬民,任命高級官吏,徵收賦稅。對汗廷的根據地青海,和碩特汗委以青海八台吉統治,通過舉行會盟處理和決定重大事務,八台吉上對汗負責,下轄左右二翼及各部屬民,顧實汗的兒子為會盟首領。對西藏本土,和碩特汗駐紮拉薩實行統治,任命第巴管理西藏行政事務,設立噶布倫,組成噶廈,代表汗管理汗廷事務。 和碩特汗廷與清朝關係。大致可分三個歷史時期:第一時期,自祟德二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和碩特汗廷與清廷雙方互相承認彼此的政權,是一種睦鄰關係。崇德初年和碩特汗派遣使者與清朝通貢,順治十年達賴五世到達北京,清朝賜金冊、金印。和碩特汗通過派使者,送達賴進京抬高汗廷政治地位,達賴喇嘛藉此提高黃教的宗教地位,清朝冊封達賴喇嘛,掌握住這位黃教領袖,對於清廷統治蒙古是極為有利的。 第二時期,從康熙三十五年至雍正元年,清朝統治勢力逐步滲透到青海,對和碩特八台吉封王賜爵。這一時期,清朝臣服喀爾喀蒙古,打敗噶爾丹,開始把注意力轉向青海。康熙三十七年(1698)青海八台吉之一的達什巴圖爾,進京朝覲康熙帝,被清廷封為親王,這是清朝統一青海的開始。 第三時期,從雍正元年至三年,這一時期是清朝統一青海,設旗編佐,完全取代和碩特汗廷對青海的統治。康熙末年,準噶爾部策妄阿喇布坦入侵西藏,殺死拉藏汗,摧垮了和碩特汗廷,這一行動為清朝統一西藏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清廷出兵西藏?既可打擊和削弱準噶爾勢力,又可以實現統一西藏,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清廷利用和碩特王公台吉護送七世達賴的宗教熱情,許諾佔領西藏驅逐準噶爾後,恢復和碩特汗廷。清軍佔領西藏後,許諾並未兌現,這種形勢對於早已"希圖藏王,已非一日"的羅卜藏丹津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於是以羅卜藏丹津為首,聯合青海僧俗封建主於l723年(雍正元年)在青海發動抗清事件。 羅卜藏丹津,達什巴圖爾之子,顧實汗之孫。康熙間襲父爵為和碩親王。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以青海和碩特貴族代表,率屬眾護送達賴喇嘛入藏。清廷驅逐準噶爾,統一西藏的方針與和碩特貴族要恢復和碩特汗廷的願望是矛盾的?羅卜藏丹津事件是這一矛盾激化的具體表現。l723年7月,羅卜藏丹津率眾集會於巴爾托羅海,有眾一萬二、三幹人?部眾稱羅卜藏丹津為達賴渾台吉,其餘台吉也呼叫舊日名號。一概不許稱呼清廷所封的王、貝勒、貝子、公等封號。以察罕諾們汗為代表的塔爾寺和郭隆寺喇嘛僧眾二十餘萬紛紛參加?攻西寧,掠牛馬,抗官軍。這一事件極大的震動了清廷,急調兵馬前往鎮壓,派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岳鍾琪為奮威將軍。郭隆寺之戰。戰鬥激烈?敗逃的喇嘛一千餘人,被清軍用火熏死在洞中。羅卜藏丹津兵敗逃注準噶爾。乾隆二十年,清軍征服準噶爾時才被俘獲,押解北京。免死留住京師。 清廷鎮壓了羅卜藏丹津。統一了青海,採取了新的統治措施,採納年羹堯提出的治理青海的《青海善後事宜十三條》和《禁約青海十二事》。青海事務完全納入清王朝的統治軌道。雍正三年(1725)設旗編佐,對於沒有參加羅卜藏丹津事件的親王察罕丹津等?封官賜爵,給以獎賞。從此青海和碩特部正式併入清朝。 阿拉善和碩特。又稱阿拉善厄魯特,漢文史料"西套",或稱"套彝",居住黃河河套以西而得名。康熙間,衛拉特內,各部封建主爭權奪位,噶爾丹聞訊,從西藏返回衛拉特,於康熙十六年(1677)向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發動戰爭,擊敗鄂齊爾圖汗,奪其屬眾和牧地。鄂齊爾圖汗侄子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和羅哩,避噶爾丹進攻,率族屬移牧於甘州和涼州邊外居住,向清朝尋求保護。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清廷召集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和羅哩、鄂齊爾圖汗之孫羅卜藏袞布阿喇布坦及達賴喇嘛使者等,劃定牧地,以距離邊六十里為界,和羅哩始定牧賀蘭山(即阿拉善)麓定遠城,並與羅卜藏袞布阿喇布坦聚合一處。康熙三十六年,清廷在阿拉善編佐設旗,授扎薩克,鑄給印信。阿拉善和碩特歸附清朝。《清朝統治下的蒙古——和碩特汗廷的建立與和碩特部併入清朝》一文轉載自〖成吉思汗〗。文章地址:http://www.cjshw.com/Article/Class7/Class72/200907/647.html
推薦閱讀:

沈星移化身康先生刺殺慈禧,歷史上是否真的確有其人?
楊秀清是天生的軍事家,楊秀清不死太平天國能推翻清朝統治嗎?
清朝最美的妃子是哪位?
應該如何評價清末新政?

TAG:清朝 | 統治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