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育兒] 從"孟母三遷"談起

【語 出】  西漢·劉向《列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解釋】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以防他學壞。【典故其一】  (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釋文)從前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典故其二】  (原文)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譯文】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讓食物的禮儀的遊戲,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孔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注 釋】  ① 舍:住屋。② 所以:用來。③ 處子:安頓兒子。④ 市:市場。⑤ 賈人:商人。⑥ 炫賣:邊喊邊賣。⑦ 學宮:學校。⑧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⑨ 揖讓進退:即打躬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⑩ 焉:「於之」的合音,在那裡。【寓 意】  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人才,只有良好的人文環境才好。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的思維.在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裡.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說明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係。孟子後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關係。空間應該適應、助益人的生長。在人們脫離不了市,不能任意選擇棲居的。家庭教育對子女成長起重要作用。孟母三遷,說的足孟子母親為了教育孟子和為了孟子的成長而三次選擇居住環境的故事。這則故事又叫「孟母擇鄰」、「慈母擇鄰」。孔子認為:「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這和「孟母三遷」故事一樣,都強調了選擇居住環境的重要性。「孟母三遷」故事為歷代所稱述。如,東漢趙岐《孟子題辭》:「孟子生有淑質,風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宋代蘇拭作《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自言總角歲,慈母為擇鄰」。元代關漢卿《蝴蝶夢》:「想當年孟母教子,居心擇鄰;陶母教子,剪髮待賓。」等等。「孟母三遷」成為後世母親重視子女教育的典型,影響至今。【孟母斷織】  【原文】孟子之少也,既①學而歸,孟母方績②,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廢學,若我斷斯⑤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⑥居則⑦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⑧夕⑨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選自《列女傳》【注釋】①既:已經。②績:把麻纖維披開再連續起來搓成線。這裡指織布。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⑤斯:這。⑥是以:因此。⑦則:就。⑧旦:早晨。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則、方法。【譯文】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三字經》中關於孟母三遷和孟母斷織的內容;《三字經》從第25個字開始,用了12個字的筆墨敘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故事講的就是孟母為了使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曾經三次搬家。孟子不努力學習,孟母氣憤地割斷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教育孟子堅持不懈地學習的事。【請注意:】「孟母三遷」的「三」字的意思為「多次、屢次」解釋,而不是簡單的「三次」的意思,因為孟子的母親是在三個地方之間搬遷,即:居住之所近於墓、近於屠、學宮之旁,搬遷的次數實際上是兩次。「三」字類似的用法如「韋編三絕」等。

[故事] 孟母三遷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從小喪父,全靠母親倪氏一人日夜紡紗織布,挑起生活重擔。倪氏是個勤勞而有見識的婦女,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一次,孟母看到孟軻在跟鄰居家的小孩兒打架,孟母覺得這裡的環境不好,於是搬家了。又一天,孟母看見鄰居鐵匠家裡支著個大爐子,幾個滿身油污的鐵匠師傅在打鐵。孟軻呢,正在院子的角落裡,用磚塊做鐵砧,用木棍做鐵鎚,模仿著鐵匠師傅的動作,玩得正起勁呢!孟母一想,這裡環境還是不好,於是又搬了家。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哭哭啼啼地抬著棺材來到墳地,幾個精壯小夥子用鋤頭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覺得挺好玩,就模仿著他們的動作,也用樹枝挖開地面,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來,才把他拉回了家。孟母第三次搬家了。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學堂,有個鬍子花白的老師教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學生。老師每天搖頭晃腦地領著學生念書,那拖腔拖調的聲音就像唱歌,調皮的孟軻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孟母以為兒子喜歡念書了,高興得很,就把孟軻送去上學。可是有一天,孟軻逃學了。孟母知道後傷透了心。等孟軻玩夠了回來,孟母把他叫到身邊,說:「你貪玩逃學不讀書,就像剪斷了的布一樣,織不成布;織不成布,就沒有衣服穿;不好好讀書,你就永遠成不了人才。」說著,抄起剪刀,「嘩」的一聲,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全剪斷了。孟軻嚇得愣住了。這一次,孟軻心裡真正受到了震動。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終於明白了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由於他天資聰明,後來又專門跟孔子的孫子子思學習,終於成了儒家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閱讀後回答:1、孟子的母親為什麼搬家?2、下列那句成語可以概括本文的主要的含義?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遠交近攻C.近水樓台3、你覺得孟母的做法對嗎?為什麼? ( 以上資料網摘於: 百度百科)從"孟母三遷"談起戰國時期的墨子一次見到純白無染的絲線後,禁不住流下眼淚來,因為這純白無染的絲線可以染成黃色,也可以染成黑色。對老一輩讀書人來說,"孟母三遷"的故事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三字經》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孟子是儒家的"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孟母"是他的母親。現在人們常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性。這句話未必是真理。但很適合孟子。孟子是離孔子故鄉曲阜不遠的鄒縣人,孩提時代,就死了父親,母親仉氏(一說李氏)依守婦道,守節度日。她家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耳濡目染,就愛學些築墓、埋棺、哭喪之類的事情。孟母見了,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市上。新家離屠宰場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殺豬宰羊的事情。孟母見了,又說:"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接著又將家搬到學校旁邊。孟子就在遊玩中學些擺放祭器、跪拜行禮、揖讓進退之類的事惜。孟母見了,終於鬆了一口氣,說:"這才真是適合孩子住的地方。"於是就在這裡定居下來。孟子後來在學術上能夠有所成就,實在與孟母選定的這個教育環境的熏陶密不可分。"孟母三遷"的故事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封建社會啟蒙教育中最為習見的經典範例。足見儒家對教育環境是多麼重視。耳濡目染往往會造就一個人的習好和品性。戰國時期的墨子一次見到純白無染的絲線後,禁不住流下眼淚來,因為這純白無梁的絲線可以染成黃色,也可以染成黑色。兒童的心靈晶瑩透澈,就像這純白無染的絲線一樣,可以成長為有仁愛心腸的有用之才,也可能變為十惡不赦的罪人。或許孟母不一定有多少文化修養,但一定生活在一個儒家文化傳統濃郁的氛圍里。否則,她為什麼要守節不改嫁,不為孩子找一個教育他的繼父?她為什麼對禮儀文明如此嚮往,非要以揖讓有禮為可學?我們從孟子後來繼承儒家衣缽,倡導有浩然正氣的大丈夫人格上,不可以隱約看到孟母本人的影子嗎?讀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人們往往覺得儒家十分重視教育環境。是的,這沒有錯。但仔細一想,其中應該還有這樣的蘊含:身教重於言教。或者說,使教育環境真正起作用的因素還是施教者本人的言行品德。孟母以自己的價值追求和果毅行動深刻影響了孟子的未來,這已經很說明問題。我們再來看儒家聖賢先師的做法,他們何嘗不是以自己的實際行為潤澤著莘莘學子?孔子和孟子的學生把他們老師的言行記錄下來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靜下心來,我們看看自己,我們教育孩子要做這,不要做那,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的時候,我們自己又能夠做到多少?堅持多久?《三字經》中緊接"昔孟母,擇鄰處"之後是這樣兩句話:"子不學,斷機杼"。一次孟子離家求學,剛離家不久就回來了,孟母見到他,沒有痛哭流涕,數說自己如何白費了苦心,而是"當機立斷":她當著孟子的面,把快織好的布一剪而斷,並告誡孟子說:"學習如織布,織布半途而廢就像我割斷的線一樣;學習半途而廢,將來不堪造就。"這真是一位智慧而果決的母親。她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位偉大的母親--陶侃的母親湛氏。《世說新語·賢暖》記載說,陶侃年輕的時候,做管理捕魚事務的小吏,曾經派人送一罐 魚孝敬母親湛氏。湛氏非但沒有高興地接納,反而把魚封好吩咐來人送回去,並寫了一封書信責備兒子說:"你做官吏,把公家的東西送我吃,對我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慮。"是哪裡來的智慧和勇氣讓兩位母親成就兩位不朽的兒子?不正是她們本人對儒家優秀人格固守的結果嗎?試想,如果孟母不抱守嚮往文化教養的理念,如果陶母沒有清正廉潔的價值追求,我們還會見到在文化長廊中熠熠生輝的孟子和功業叢林里卓然屹立的陶侃嗎?離孩子最近的人往往最容易產生春雨潤物般的影響。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如此,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如此,一位品行高尚的老師總是讓學生覺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論語·子罕》),因為除了"授業""解惑",老師還應該"傳道"。孔子的高足多少都帶有孔子的氣度,其中原因除了學業上的傳承,關鍵還是文化理念和道德追求上的自覺影隨。比如那位勇猛得有些粗率的子路,臨死的時候居然還不忘老師的教誨,把帽子戴正,把帽帶系好,那種對君子人格至死不渝的實踐,令人感慨,令人動容!實際上教育不僅僅是針對孩子而言的。教育是個大問題,哪能僅是孩子的事情呢?又哪能僅是某一人生階段的事情呢?教育是整個社會,整個人生的大問題。儒家對此有非常深刻的見解和實踐。禮樂教化不就是對全體民眾的一種教育嗎?整個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自然人人可以享受到孟母一樣的關懷。做母親的也不必為搬家費盡心思。儒家的教化觀實在是面對全體百姓的一種全民教育。"禮失則求諸野",儒家的禮樂教化本來就有因循傳統禮俗的一面,行之既久,就成為新的禮俗,成為一種特殊的教育氛圍。一個人一生下來,不管他有沒有受教育,識不識字,他都已經浸潤在這種長幼有序、人倫有禮的氛圍當中。比如一位受人尊敬的鄉下老太太,她一字不識,但她卻十分懂得禮尚往來,孝敬長輩,愛護小輩。是誰教育了她?我們可以說是她的長輩,但又不完全是。在根本上,這是飽受儒教風俗傳統熏染的結果。使教育成為針對全民全社會的禮俗氛圍和成長環境,儒家可謂做得極為出色!教育不但是廣潤的,也應該是終生的;不是一次性,也不是階段性的。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這恐怕不只是針對學生說的,而應當是對每一個要求上進的人。人生在世哪能一生下來就成為鋼鐵一樣的人才,連劉琨這樣的英雄身陷獄中時都曾經感嘆:"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重贈盧諶》),平常人迫於時勢,又如何不對真善美的堅持產生動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實際上,不僅是因為理想的高遠,而且是因為追求理想的人需要在追求中不斷磨練自己、教育自己,"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夫,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把自己從一堆礦物冶煉成一塊鐵,從一塊鐵鍛煉成一塊鋼,從一塊鋼錘打成鋒利的寶劍。只有當一個人身在廟堂之上,心無異於江湖之中,身在絲竹聲色之中,心無異於朗朗晴空,高高地把精神升華於污染源之上,這時,一個人大約才可以暫時免除教育吧。孔子不就自己教育了自己一生嗎?他這樣評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歷盡磨難,年輕的時候多能賤事,長大後奔波於列國,困窘的時候汲汲如喪家之犬,晚年獻身教育,培養弟子,也培育理想的火種,對理想始終不渝。然而,他自己卻在磨難中不斷純粹自己的人格修養和學問造詣,終成一代聖賢,萬世師表。活到老,學到老,是學知識,也是學做人,是為了教育學生,也是為了自我教育。孔子一生從心所欲不越規矩,對事對人無可無不可,與各種人事打交道而不改本色。然而一般人恐怕就需要不斷地修養。因此,成長的環境,從事的職業,交際的人物也就成了教和自我教育的大問題。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說:"常在水邊走,哪能不濕鞋。"我們今天的理想價值觀是:職業沒有貴賤之分,都是為人民服務。這在等級社會裡當然行不通。職業會為每一個人打上鮮明的烙印,特別是有些職業與儒家理想中的道德要求相距甚遠,或者說,那種職業很不容易培養出符合儒家道德觀念的人才。"孟母三遷"的故事,就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比如,在孟母的眼裡,治喪業、商業和屠宰業等不利於孩子的教育,至少在那個時代是如此。儒家傳統觀念輕視商業,認為商業不利於君子人格的培養,因為商人往往唯利是圖,斤斤計較,容易忽視道德的目標。治喪業屬於喪禮的範圍,只是替人哭喪之類的事情有些"鄙下",而屠宰業更是如此。一句話,孟母眼裡的"三業"都屬於勞力者做的鄙事。難怪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當然,孟子的觀念在學術根源上還是孔子思想。一次,孔子出身低賤的學生樊遲請教種莊稼、種菜的事。孔子說自己不如老農、老園丁。等樊遲離開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個"人"呀!"孔子以為種地、種菜之類的體力活是下等"小人"做的事,不是君子該關心的,君子應該關心國計民生、仁義道德之類的大事。教育的功利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讓受教者從事一種文化含量大、文明程度高的職業,而不是依賴本能和體力去生存的職業。通俗一些就是做白領,不做"灰領"。孔子雖然說過,如果天下有道,拿鞭子趕馬車,他也做,但實際上永遠不可能,因為社會永遠不可能達到沒有任何矛盾的純粹理想狀態。因此,在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如何擇業也就成為一個人如何選擇教育自我的價值選擇。在《報任少卿書》中,司馬遷感於入獄時所遭受的獄吏的侮辱,憤慨地說:"削木為吏義不可對",就是用木刻成獄吏,放在旁邊警示自己,以免會犯事去受獄吏的侮辱。可見,在等級社會裡,獄吏這個職業是如何腐蝕著人的靈魂,它容易令人變得殘暴險詐,沒有人性。讀一讀清人方苞的《獄中雜記》,看看裡面"胥吏"的所作所為,也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因此,謹慎擇業也成為儒家的重要教育觀念。擇業無非分為"勞心"和"勞力"兩途,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出仕做官自然是"勞心",是需要"勞力"者貢獻財物奉養的。至於後來"朝為讀書郎,暮登天子堂"的教育追求,更把原始儒家培養濟世弘道者的教育目的庸俗化了。顯然,儒家鄙視體力勞動的教育觀念是偏頗的,隱士親自耕種的做法為之做了反面註腳。所以在《論語》里,自耕自食的隱士們總是嘲笑孔子,要麼說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論語·微子》),要麼就高傲的警示他:"往者不可諫(止),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晉代不願意為五斗米折腰的大隱士陶淵明,一輩子固窮守節,很有些顏回的氣度。然而,他就不同意孔子輕視勞動的觀念,說:什麼都不幹,怎麼能心安?委婉的批評孔子說:"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 (看看遙不可及),轉欲志長勤。"(《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之二)陶淵明以田園勞動為基礎,才磨鍊出不同於一般士人的高尚品節。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莊子甚至認為道"在屎溺"(《莊子·知北游》),所從事的職業和活動不應該成為教育的障礙,哪一種職業、哪一種歷練不可以成為人格的磨刀石?選編自 :《中華文化畫報》 文/石紅英


推薦閱讀:

千萬不能這麼帶孩子!你家長輩有這5個習慣嗎?
家有不聽話倔強娃?別著急,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
家教 | 馬伊琍一篇微博道出家長的焦慮,10w+點贊的背後是育兒路上的迷茫和堅持
卵巢功能被己所傷:這些年來最後悔的事,沒有之一
這3種睡姿是會改變寶寶顏值的,媽媽們要多留意啦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