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黃光裕14年刑期意味著什麼?

轉:黃光裕14年刑期意味著什麼?(圖)2010-05-19 02:43:00 來源: 北京商報 跟貼 3 條 手機看新聞

  昔日首富,昨日被判14年刑期,並處8億元罰金。曾經在家電圈內呼風喚雨的黃光裕,此次給國美不僅留下了領軍人物陷入囹圄的負面印象,還有500萬元的罰金。極力淡化黃光裕影響的國美,真的能置身事外嗎?國美能像創維、物美等企業那樣依然強勢?這一事件又會給家電行業留下怎樣的震蕩?黃光裕14年的刑期到底意味著什麼,業界充滿疑慮。  國美走出黃光裕時代  黃光裕的判罰結果,讓黃光裕事件後極力撇清關係的國美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受黃光裕單位行賄罪的牽連,國美和鵬潤地產作為被告單位,分別被判處500萬元和120萬元罰金。  國美仍在探討是否上訴  昨日,國美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司法機構一審對國美電器500萬元的罰金,對國美電器的經營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對於判決結果是否上訴,國美電器表示目前正與法律專家積極探討。  國美方面同時表示,通過去年一年的內部管治和結構性調整,國美戰略轉型策略已見成效,不僅經營業績優異,而且資金充裕,資本結構穩健合理。隨著案件告一段落,紛擾國美的不確定因素的減少,國美將全力專註於公司的經營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年初,國美未來五年的戰略規劃開始實施推進。國美方面強調,在國美董事會和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本著對投資者、合作夥伴、員工及社會負責的態度,國美繼續將企業打造成為一個受尊重、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家電連鎖企業。  國美電器(HK00493)昨日收2.13港元,漲0.87%。  走出「翻船」後遺症是關鍵  作為國美的領軍人物,2008年年底黃光裕被捕後,不僅國美股票立即停盤,資金鏈條吃緊、供應商催款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在緊急情況下,國美集團總裁陳曉臨危掌舵,接替黃光裕出任國美董事局主席。這被外界稱為「後黃光裕時代」。  倉促救火的陳曉為了改變國美的困境,開始低調給國美做手術,變黃光裕的「鐵腕」為「溫婉」。陳曉通過大單採購穩定供應商,並放棄了原來的快速開店擴張戰略,轉為關閉效益不佳門店、提升單店效益。作為職業經理人,陳曉帶領的管理團隊,努力使國美去家族化,並引入貝恩資本化解資金難題。  黃氏家族與董事會矛盾加深  按照國美電器公布的年報顯示,黃光裕個人名下的國美電器股份約51.16億股,占國美總股份的三成以上,是國美的第一大股東。  日前在國美的股東大會上,黃光裕獄中傳音對貝恩資本的三名董事繼任投了反對票,但是國美董事局力護貝恩資本三名董事進入。至此,身為國美大股東的黃氏家族與董事會的矛盾被公開化。  此次黃光裕和妻子杜鵑分別領刑,並共被判罰10億元罰金,有人士猜測,對於這筆不小的罰金,黃氏家族有可能會通過減持國美股份的方式變現。屆時,黃氏對國美的控制權有可能會減弱。  「黃光裕此次否定貝恩資本的三名董事,就是擔心大權旁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此次董事會背離黃光裕的意願,似乎可以顯示出黃光裕的意見對國美的影響在削弱。其認為,雖然黃光裕仍為國美大股東,但由於沒有人身自由,不能親力親為管理公司,其對國美的影響力削弱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該人士認為,黃光裕變賣國美股權的行為不太可能。「國美是黃光裕的命根子,是一點點打拚下來的,即使拿不出10億元的罰金,黃氏家族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籌集,黃光裕個人不會主動出讓國美股份。」  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黃光裕此次被判刑後對國美的直接影響不會太大,其在被捕之初就已經給國美造成了影響,目前這種影響在減弱。「雖然國美的經營方式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要承擔刑事懲罰的黃光裕,肯定要對國美放權。」該分析師認為。  黃氏的控制權將被減弱  昨日下午,國美電器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公司內大多數員工都已經知道黃光裕被判刑的消息,大家均對這個判決表現得十分平靜。「過去,黃光裕在國美電器中像一名十分強勢的獨裁者,開會時很少有人敢於反駁他的意見,他在公司擁有絕對的決策權,每次出門前呼後擁,除了是國美的領導者,甚至可以說是一名精神領袖。」國美電器這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黃光裕事發後,因為該案對公司的負面影響太大,公司內部一直在試圖淡化黃光裕本人在公司的影響,從本月黃光裕連投反對票否決國美董事會多項決議不難看出,目前公司的管理層與「黃氏家族」的矛盾已經非常明顯,管理層希望脫離「家族制模式」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14年的量刑對於一個企業家的事業發展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國美電器『黃光裕時代』肯定會一去不復返。」這位內部人士說。  家電格局發生微妙變化  儘管國美有陳曉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在管理,但是,黃光裕事件給國美的影響卻是無法逆轉的。  國美髮布的最新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實現凈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3.42%;收入為117.82億元,同比增長20.21%。而其老對手蘇寧的一季度報告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84億元,同比增長86.08%,實現營業收入167.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02%。  「後黃光裕時代」國美首份年報顯示,其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426億元,落後於蘇寧年583億元的銷售額。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日前公布的最新連鎖百強排名中,蘇寧趕超國美稱霸連鎖百強榜。  一位家電行業資深分析人士指出,在黃光裕事件後,國內家電連鎖格局發生了微妙調整。其對手蘇寧通過快速開店、加強與供應商聯繫等辦法縮小與國美的差距,甚至超過它。回首國美過去遙遙領先的地位,與目前雙方的膠著狀態,這都是黃光裕事件留下的後果。  「現在想來,當初黃光裕收購大中、永樂,最關鍵在於引入了職業經理人陳曉。」家電產業專家劉步塵指出,國美經歷黃光裕事件後雖然傷了元氣,但還沒有一蹶不振。  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黃光裕事件後,國內家電格局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儘管一些區域性家電連鎖受益政策帶動發展較快,但全國連鎖性企業仍以國美和蘇寧為龍頭。  即使減刑也不能少於7年  黃光裕一審被判14年,家人認為量刑過重,其母親和兩個妹妹旁聽後情緒激動。但有關律師分析認為,如上訴維持原判的可能性較大。  創個人犯罪財產處罰紀錄  昨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黃光裕案一審宣判。法院認定黃光裕犯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三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6億元,沒收部分財產2億元。之前已取保候審5個月的黃光裕妻子杜鵑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當庭收押,並處罰金2億元。中關村科技發展公司董事長許鍾民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1億元。被告單位國美電器被處罰金500萬元;鵬潤地產罰金120萬元。黃光裕案中三名被告人的財產處罰總計達11億元,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單個案件中個人犯罪財產處罰的紀錄。  黃光裕當庭沒有表示是否上訴  據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的起訴書,涉及非法經營罪的事實為,2007年9月至11月,黃光裕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買賣逾8.22億港元。根據相關規定,如果黃光裕上訴,須在判決生效起10日內提起,上訴法院將會是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  黃光裕等人當庭沒有表示是否上訴,而其辯護律師和家人則認為這一判決量刑偏重。此前一直有消息稱,黃光裕本人的量刑不會超過10年,他的律師楊照東表示,將會見黃光裕商談上訴問題,將在10天上訴期內決定是否上訴。  維持原判的可能性很大  北京合川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劉闖分析說,根據檢方所指控的罪行,黃光裕的量刑並不算重。「單罪最高刑期是15年,非法經營罪最高刑期是10年,內幕交易罪最高刑期也是10年,單位行賄罪是5年,數罪併罰不超過20年。黃光裕案三罪並罰14年並不重。」劉闖認為,定性單位行賄還是個人行賄是該案的焦點。最終判定單位行賄罪,說明田文昌、楊照東等辯護律師辯護工作完成得很好,爭議比較大的是非法經營罪,包括黃光裕、田文昌等對此均持有較大異議。「如果其決定上訴的話,維持原判的可能性很大。」  對於外界猜測的黃光裕在終審之後是否會保外就醫或因為某些原因被減刑,法律界人士稱,根據我國法律,黃光裕即使因為某些原因被減刑,他在監獄中接受改造的時間也不會少於7年。  身陷囹圄無礙控制權執行  劉闖表示,作為國美的第一大股東,黃光裕夫婦雖身陷囹圄,但這並不影響二人對國美的控制權,他的股份沒有變,控制權就不會變,他可以通過代理人來表達自己就公司的某項重大決策的意見,儘管如此,因為二人無法親自出席公司董事會,其代理人在董事大會上的意見也不會太佔分量。  那些「領袖」離去的企業  黃光裕事件一年半以來,國美在外界的質疑中走得很謹慎,這與新領軍陳曉的作風極為相像。其實,靠領導的個人魅力讓企業迅速成長、中途遭遇靈魂人物離去的企業不止國美一家,此前創維、物美、蓮花味精等企業分別遭受黃宏生、張文中和李懷清的黯然離去,有的靠繼任者努力,讓企業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有的則隨著領軍人物光環的淡去走向了沒落。  物美緊急剎車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物美創造了零售業的多個神話:收購美廉美,上演北京連鎖業最大併購案;收購銀川新華百貨,進軍百貨業等等。2006年11月,物美商業集團創始人張文中因涉嫌挪用資金等事件,辭去物美集團董事長職務,駛入快車道的物美隨之被緊急剎車。張文中離開後,物美另一位創始人吳堅忠接任董事長一職。  在吳堅忠和物美集團高層看來,張文中雖然離開了物美,但是他早年制定的區域發展策略和信息化「家底」讓物美至今受益,並領先其他同行。  創維營收大增  2004年12月,創維公司前董事會主席黃宏生因詐騙上市公司資產等4項罪名被判刑6年。在黃宏生被警方帶走之初,創維為穩定軍心,董事集體亮相表明風波對日常經營管理沒有產生影響。  在經過靈魂人物入獄的動蕩後,依賴職業經理人團隊,創維沒有倒下。4年後,黃宏生提前出獄,創維高管帶給黃宏生的一份禮物是,2008年創維共實現營收153.29億港元,同比增12.5%。  科龍「帝國夢」瓦解  格林柯爾創辦人顧雛軍曾是業內有名的製冷大王。2001年,顧雛軍控股的順德格林柯爾公司斥資5.6億元收購了廣東科龍電器20.6%的股權,這成為顧雛軍翻船的最直接誘因。2005年4月,中國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顧雛軍主政科龍期間的問題。2008年1月,顧雛軍因犯虛報註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數罪併罰,領刑十年。  隨著顧雛軍的出局,其製冷帝國夢也隨之瓦解。按照當時外界猜測,顧雛軍事件後,順德當地政府不可能坐視科龍陪葬。不久,顧雛軍在獄中含淚將收購來的科龍賣給了海信,失去科龍後的格林柯爾變得暗淡無光。  商報記者吳文治李子君/文暴帆/攝焦劍/製表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 )


推薦閱讀:

前首富黃光裕將出獄!出獄前他做了三件事,出獄後第一槍會打向誰
鬼影曈曈的黃光裕案
章文:昔日賴昌星,今日黃光裕———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黃光裕案細節
從王石、黃光裕看姓名玄機

TAG:黃光裕 | 刑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