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逃離德黑蘭 假電影掩蓋下的驚心一幕

2013年 02月 25日 15:13 逃離德黑蘭:假電影掩蓋下的驚心一幕

Warner Bros. Pictures本?阿弗萊克和布萊恩?克蘭斯頓在電影《逃離德黑蘭》中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有一句名言:電影製作室是一個男孩能夠擁有的最好的玩具。早已不是小男孩的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是一個有主見的成年人,一個特性鮮明的演員。最近幾年,他執導了《失蹤的寶貝》(Gone Baby Gone)《城中大盜》(The Town)這兩部中型製作的影片,並因此成為一名成功的電影人。如今,作為《逃離德黑蘭》(Argo)的導演和主演,他把一個電影製作公司的全部資源融進了一個本身就充滿戲劇性的故事,並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這部政治驚悚片具備了一切:圍繞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中身處險境的美國人展開的富有懸念的情節,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策劃的幫助這些美國人逃跑的、比小說還離奇的次要情節,以及電影中的電影,後者因為本身就是假的而更加有趣。危機從伊斯蘭革命者衝進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並劫持了超過50名美國人質開始。然而在恐怖和混亂達到高潮時,六人從使館逃到了街上,並來到加拿大駐伊朗大使家中避難。這部電影敘述的是這六個人的故事,並非這個長達444天的危機以及危機的後果。(真實情形於1997年由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解密,克里斯?泰瑞歐(Chris Terrio)以喬舒亞?比爾曼(Joshua Bearman)在《連線》(Wired)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為基礎,把這一事件出色地融入了劇本中。)為了在這六個人被發現之前拯救他們,中情局策劃營救行動的高級特工托尼?門德斯(Tony Mendez)──由阿弗萊克(Ben Affleck)扮演,現實生活中有原型──設計了一個虛構的電影拍攝計劃。他潛入伊朗,讓這些被困的美國人假裝成加拿大籍拍電影的人,目的是到伊朗為一部名為《阿爾戈號》的科幻電影取景,最後通過德黑蘭國際機場搭乘一個普通的商務航班將這些人帶出伊朗。人們常說,那些讓人難以置信但又無比真實的事是虛構不出來的。實際上,你當然可以這麼做,在神奇的電影世界,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是如果不是植根於現實,你就別編這樣的故事,因為門德斯的計劃首先是反常的、富有創造性的,而且是極其大膽的:他的上司傑克?奧唐奈(Jack O"Donnell)(布萊恩?克蘭斯頓(Bryan Cranston)飾)在蘭利的總部對中情局局長說,先生,這是我們所有的壞主意中最好的一個。讓整件事變得有意思的是中央情報局真的得到了好萊塢的幫助,創建了一個假的電影公司,給中情局的假電影披上了真實的外衣。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將他的滑稽風趣帶到了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這個角色中。錢伯斯這個虛構的好萊塢藝術家實際上是門德斯的朋友和共同策劃者。艾倫?阿金(Alan Arkin)飾演假導演萊斯特?西格爾(Lester Siegel),這個尖酸刻薄的過氣製片人常常開著金色勞斯萊斯亮相。阿金的台詞是最出彩的──其中的精闢妙語舉不勝舉,他將一個小角色演繹成了一部驚悚片中的滑稽靈魂人物。作為這部影片的英雄,阿弗萊克還不是很讓人信服,然而他提供了足夠的明星效應,幫助支撐這樣一部畢竟是部主流題材的影片。作為這樣一部由人數眾多、背景各異的演員出演的影片的導演,他的表現足以讓自己感到驕傲:《逃離德黑蘭》集合了眾多優秀演員──均非人們耳熟能詳的明星,他們的表演渾然天成,毫無表演的痕迹。維克多?加伯(Victor Garber)飾演加拿大大使,他的六位不速之客分別由泰特?多諾萬(Tate Donovan)、斯庫特?麥克納里(Scoot McNairy)、克里?比謝(Kerry Bishe)、克里斯托弗?德納姆(Christopher Denham)、克利?杜瓦爾(Clea DuVall)和羅里?科克拉內(Rory Cochrane)飾演。作為製作一部半紀錄片式鴻篇巨製影片的電影人,阿弗萊克堅定地克服了一個個挑戰。(在電影攝影師羅德里戈?普列托(Rodrigo Prieto)、藝術指導沙倫?西摩(Sharon Seymour)、編劇威廉?戈登堡(William Goldenberg)和原創音樂亞歷山大?德普拉(Alexandre Desplat)等合作者的幫助下。)托尼給六位嚇壞了的假演員講解各自角色的速成課給人感覺可信且鮮活。影片中的假科幻片劇本為方便好萊塢行業新聞報道而被稱為「宇宙大火」。影片中的動作場景(在一場大火中橫衝直撞的革命者)綜合運用了取自歸檔信息來源的新聞剪報──沃爾特?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和彼得?詹寧斯(Peter Jennings)的畫面,加上一個一貫樂觀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和意在使其看起來有一定年代感而巧妙拍攝的片段。影片匆匆再現那一時期的事件,但沒有脫離中心。簡潔的開場將1979年伊朗革命置於1953年政變的歷史背景之下。那次政變由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關策劃,顛覆了民主選舉產生的摩薩德(Mohammad Mossadegh)政府,取而代之的是巴勒維(Shah Mohammad Reza Pahlavi)領導下越來越高壓的政權。革命者本身既沒有被妖魔化也沒有被浪漫化,眾多熱情高漲的年輕軍人和目光銳利的官僚被刻畫成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不管鏡頭是多麼短促,都讓人擊節讚歎。(影片的誕生與另一次與伊朗有關的危機同時發生,亦堪稱奇。)當今大部分影片基本上就是娛樂,本片卻以成熟的意趣與尊重去處理國內外的動蕩政局。但它也是帶著一種戲劇色彩去處理。《逃離德黑蘭》是一部講故事的影片,輕快而清晰地講述它自己的故事,在敘述的骨架之外很少有多餘的肥肉。它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品咂著電影這一媒介的傻氣。古德曼飾演的化妝師可能會是艾德?伍德(Ed Wood)電影中的一名逃犯,或伍德邋遢風格作品中的某個角色。在聽托尼介紹其孤注一擲的計劃時,化妝師問:「這麼說你是想來好萊塢,擺出一副大腕的派頭,什麼都不做?」當托尼說「是」的時候,化妝師取笑地說:「你再適合不過了。」劇本對電影這一媒介的誘惑力處理得很聰明:如果這些伊朗人並不是馬上就被拍電影的前景所吸引,那麼托尼根本就沒有機會完成他的計劃。在有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內核之後,《逃離德黑蘭》精湛地表現出了一部電影能夠創造出怎樣的精彩。它沒有逃避專業操控的快感,也捨得用虛構的東西突出以事實為基礎的戲劇性事件。令人吃驚的是,虛構的元素也呈現得如此精彩。(有一個可以容忍、或許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外是催人淚下的大團圓結局。)在不透露任何劇情的情況下,我可以告訴你們,高潮部分會帶來驚天逆轉,還可以告訴你們,接踵而至的緊張懸念將達到幾乎無法忍受的程度。如果你已經忘記一部好萊塢影片可以帶來多大的愉悅,那麼觀看本片將是你能得到的好建議中最好的一個。JOE MORGENSTERN
推薦閱讀:

《功夫》獲得過哪些電影獎?
成龍電影《十二生肖》都有哪些演員出場?
好多人喜歡《蝙蝠俠》里的小丑是為什麼?
如何評價奧斯卡影片《雄獅》?
周星馳有哪些經典的電影台詞?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