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式太極拳的「擎引松放」四字秘訣

郝式太極拳的「擎引松放」四字秘訣(韓和平)

郝式太極拳有「擎、引、松、放」四字撒放秘訣功法練習,練這功法,先要從拳法中習練「蓄」字訣要求,能做到每一勢都能「蓄」就能發放。

「蓄」勢之法主要是使身法不呈現散亂現象,同時能將兩手足、身軀的五弓之把位收於腰隙之間。此五弓把位乃是兩臂之間的肘位,兩腿之間的膝位和身軀的腰位,此五位能以身法(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提頂、護肫、裹襠)的調節組合,再加上五要領(立身中正、氣沉丹田、虛實分清、騰挪、閃戰)的配合,組成十三勢。也就是說太極拳要練到一定程度,每一招式的轉換開合已經做到內外協調,氣勢舒展、靈活,「蓄」動之事已經調動得宜,那就可以練習「擎引松放」四字撒放秘訣的功法了。

郝式太極拳對練撒放勁有「一直」、「二橫」之說。所謂「一直」,即先練「直勁」,那就是向前直放。初練時要從「接勁」著手,兩手臂接到對方喂來之勁時,身法以「蓄」勢將來勁從手臂接到腰腿,然後氣向下沉發勁。每一次發放要有目標,所謂目標是指人身體分成上中下三部位,喂勁的人送勁要准,開始時先以中路為準,然後再練上下兩路。初練接勁時,要同時練聽勁,知道對方送來的是手上的勁,還是身上或腿上的勁,然後對準來勁發放,要反覆練習。練到能接能放,得心應手時,對練者可以互相接放,不用喂招也能對練。然後能以「輕重快慢」的不同方法習練,即可有所成就。

相傳當年郝為真先師祖練此勁時,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先師祖練此法時,缺少對手練習,隨李亦畲師祖學此太極拳的只有他一人,無師兄弟,故而缺少對手練習。正在為此事煩惱時,在他的糧店前來了個賣掃帚的人,此人身高膀闊,年輕力壯,相問之下,知他也練拳腳功夫,郝為真覺得此人可與他練撒放,但此人每天都要賣掃帚衛生,哪有時間可陪練為真練習。後來得知他每天賣掉三四把掃帚即可,於是與此人商量,每天給他三個掃帚的錢,而他就陪著為真練習。此人向他進攻,為真練習撒放,到後來在此人的後面約五、六步遠處放一條櫈,每次撒放要將此人撒放到正好坐在條櫈上。剛開始,只是放出,練到得心應手時,每次對於來勁輕重快慢均能放在條櫈上,可見練到使用的精確程度。

練習直勁有成,即可練習「兩橫」,兩橫者即發放橫勁。發放時姿勢不變,而手法與身法的配合,將來勁的發放方向做一安排,一是順勢而向兩側方發橫勁,二是在接勁時順勢向任何一方發放,發放時仍要按上中下三路發勁。

在練習撒放時,最好的勁是能把對方「飄起」的飄勁。這種勁在發上中下三點時,都能將對方雙足飄離地面而去。如果發放時只是把對方推出,甚至推跌,沒有將對方飄起而出,那就不算是好的勁。

綜上所述,只不過是談談有關此勁的習練過程而已。

實則在練習中還要配合不少其他要求,如在接勁時要有化解對方衝力的「卸」字訣,即卸去對方的力而加以轉化,並能借用對方的力加以運用。這些都包含在「引」字訣中,在用到「引」字訣時有些講法,即引要引一大片,意思要能趁勢帶動對方一大片,甚至牽動全身。

接勁時,如接觸點在手部的話,那就要著意在腕部;如接觸點在前臂部,則著意在肘;如接觸點在上臂部,則著意在肩或胸部位。

另一提法是講「放」字訣而言。那就是放要一條線,此意指發放是集中成一線而不能分散勁力而言。

松是鬆開自己,不能緊張而形成筋肉收緊,影響動作舒展自如,易於掌握用力的分寸。如此才能隨意安排,充分體現意到、氣到、勁到的境界。除了以上所述兩人相互對練之外,還有輔助個人勁力增長的練習,其一是徒手練習蓄放,其二是捅杆子。此練習是把腰腿上的勁力通過手、肘傳達到杆子的頂端,同時把杆子收回時也將勁力收回到腰腿上,如此反覆練習有助於增長發放力。

推薦閱讀:

纏絲勁與化勁-中國太極拳網
太極拳理傳真
第667期:論太極拳之通
練太極拳有兩種練拳的型式
和式太極拳的三直五順

TAG:太極拳 | 太極 | 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