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零歲教育

零歲教育

[日]井深大

代前言——人有無限的潛能

要開拓潛能就不能懷疑自己的能力

1985年筑波科學技術博覽會最熱門的話題是結了一萬三千多個果實的西紅柿樹. 西紅柿樹種在玻璃罩下的政府館內,他在會期的短短數月間結出了一萬三千個果實.果樹的孕育始於前年秋天的一顆普通的西紅柿籽,後來枝繁葉茂.在開幕式時西紅柿的樹冠僅5米見方,到閉幕式時都達到了14米.

西紅柿引出了人們的許多話題,也許人們會想:這是特殊品種開發的結果,時遺傳工程特殊技術的結晶.然而這非同尋常的西紅柿,卻是由一粒極其普通的種籽發育而成,並未經過人為的任何改良.

這是野尺重雄先生的研究成果之一.野尺是兵庫縣地筱山人,他對水汽耕種栽培法進行了二十三年的潛心研究.利用這種栽培法,他開發了迄今人們難以想像的植物潛能.水汽耕種栽培法的特點是無土栽培,即不在土裡栽培而在水槽里栽培.所用的水和肥料都很普通,營養成分是由這些水和肥料按一定的濃度溶解而成的.控制水溫和水的流動,保證足夠的氧氣供應.當然,首要的條件是要有充足的太陽光.最後剩下的就是西紅柿的

自然省長了.水汽耕種栽培法意識到泥土會阻礙西紅柿自然生長,於是重新認識了泥土對西紅柿的意義,並用西紅柿所真正需要的東西來對西紅柿進行栽培.

筑波博覽會的西紅柿是1984年10月開始播種的,隨後,從中挑選長勢最好的一顆拿到水槽內去培育.85年1月底我到水槽前看時,西紅柿還沒有結果.後來,因天氣不好,日照長期不足,負責人似乎也十分焦急,擔心西紅柿結果不多.可是夏天一過,樹上便接二連三地張出了一個個西紅柿.是否會超過一萬二千個呢?我也密切地關注著.到會期即將結束時,果實長勢喜人.截至會期結束,據報道,樹上已結出了一萬三千個西紅柿,

猜得果實數字最近的人還獲得了獎品.

一株種在普通土壤里的西紅柿,最多結果也就一百多個.通過水汽耕種栽培法種出的西紅柿,根莖和葉子比普通西紅柿多好幾倍,也因此很難接受到充分的日照.可是,儘管它沒有足夠的太陽光照射,然而卻依照枝繁葉茂,結出紅紅的果實來.也就是說,為了充分利用光能,西紅柿對它本身的技能做出了極限性的揮發.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發現,在此之前,不僅我們而且就是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人,對植物的這種能力也一無所知.居然不用生物技術,不用特殊肥料也能實現植物的"超能力"!野尺先生是一家名叫"協和"的塑料製造公司的廠長,而並非什麼專家.但是他卻讓一棵西紅柿長出了一萬三千多個果實,他向人們證明西紅柿本來就有這樣的能力,他向人們證明人類自身蘊藏著有待開發的無限潛能.

我也曾經品嘗這種如有魔法的西紅柿,它比現有的西紅柿要甜,而且水分充足,有普通西紅柿的味道.這種栽培西紅柿的方法經過廣大農業專家的努力,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現在,在超市裡已經能看到這類西紅柿的銷售了.西紅柿栽培的成功使人們開始對其他植物進行試驗,試驗的成功與否將是今後人們關注的焦點.

人是否關閉了自己的無限可能性?

我從西紅柿的試驗成功便馬上想到了人的問題.關於人的能力,過去人們一直爭討不休,或曰遺傳決定或曰環境決定.但是,西紅柿的結果情況告訴我們:人的能力遠遠不止於遺傳和環境。人的大腦終其一生也不過利用了百分之幾,連諾貝爾得主湯川秀樹的大腦也只不過利用了3%(我不知道根據是什麼.).我對此事十分關注,也因此而疑惑不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人為什麼要擁有這多餘的90%大腦呢?為什麼不能利用這剩餘的能力?為什麼不想方設法地去利用這剩餘的能力呢?西紅柿無土栽培的發現讓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以前,我有一個模糊的認識,覺得:只要我們將自己大腦的利用率提高1%,哪怕是0.5%也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自從有了西紅柿的發現後,我開始清楚的認識到,覺得異想天開的事情並非高不可攀,而是因為人類自身的認識有限,不能使自然賦予我們的無限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想想看,如果人類的認識極大的進步,當今的科學技術能夠回答大多數問題,那麼包括專家學者在內的許多人就會產生問題解決的錯覺.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思考,便會發現:人類未知的領域還很多,不知道的要比知道的多得多.例如生命.儘管我們知道構成人體的大部分物質是什麼,但是不管我們如何去擺能這些物質,卻不能讓我們人為地創造出一丁點的生命來.從我們這些外行人來看,專家學者似乎懂得人體的一切,其實他們對關鍵的問題一無所知。

我們知道人類的成長實體創細胞裂變的結果,但是我們不知道這種裂變是根據什麼意圖和什麼設計方案來進行的.我們不知道:心理和感情是什麼.是什麼構造,如何產生,又如何進行儲蓄。認為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探測儀的發展人類就能了解自己大腦的生理構造等,這種看法是想當然的.實際上,人類連自己最起碼的睡眠和記憶等機制都還沒有弄清楚呢?

說道人的成長,發育和學習的問題,我們能裝作什麼都懂,按以前的方式去思考嗎?我們能置之不理嗎?在此,我想通過本書重新將這些問題提出來。

現代的幼兒教育受到誤解

我對教育和養育幼兒有濃厚的興趣,但卻沒有進行過專門的研究和親身的體驗。不過,就是現有的學問,沒有人涉足的領域也很多,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門外漢,重要的是能提出直觀性的問題。在本書當中,我還大膽的陳述了自己作為一個外行人的主觀臆測,有不妥之處,望專家和家批評指正。

最先打開我視野的是因開創"鈴木法"而聞名世界的鈴木鎮一先生.關於幼兒學習小提琴的利弊問題,當時曾經進行過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幼兒不宜學習,它的理由是:在日語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無論是誰都能通過嬰兒階段對日語的耳濡目染而學會說日本語。日語這麼難學都能學會,其他還有什麼不是適宜的呢?

其次是從事漢字教育的石井勛先生.他認為:人必須從幼兒園開始學習漢字.為了印證自己的主張,他多方實踐,走過艱難的路程,並贏得人們越來越多的支持,最後是自己的主張成為漢字教育的方法。

以前,人們不能輕易推翻沿襲至今的做法和常識。當有人象上面的兩位先生髮表自己的主張時,會遭到人們的強烈的抵制.但是現在,人們對幼兒教育或早期教育的抵觸情緒以漸漸消失。而且,應該進行早期教育的主張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

但是,對幼兒教育的錯誤認識,如誤解和曲解還很多。我的任務不僅在於主張幼兒教育,而且還在於糾正關於幼教的錯誤認識。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辯解,而且為了讓更多的人通過我所講述的事情去了解,關心和開展幼兒教育。

研究幼兒教育二十年的所得

二十多年前,我開始關注幼兒教育。當時,從事倉儲人造纖維的大原總一朗社長帶鈴木鎮一先生到索尼來,使我平生第一次見到了鈴木鎮一先生。鈴木先生造訪的目的是為推廣他對孩子的新式教育方法而前來尋找合作夥伴的。從那以後,我對鈴木先生進行小提琴早期教育的"魔力"一直驚嘆不已。一個連自己名字都還說不清楚的小孩居然能嫻熟的拉出高難度的小提琴曲!這決不是強逼孩子學習的結果,看之孩子的高興演奏,不

知怎得,我的內心不由得湧起一陣的感動和愉快來。

以次為契機,幼兒教育成了我終生關心的課題。首先,我在1971年寫出了名為《幼兒園教育,晚矣》一書。也許也有書名方面的原因,該書一出版就成了教育專家群起抨擊的目標:怎麼能這麼早就開始教育呢?!但是,該書擁有很多讀者,很快便成了暢銷書,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海外出版發行,僅在中國就發行了20多萬冊。

其次,我還寫了題為《母親從零歲開始的育兒法》一書。並通過創建於1969年的財團法人幼兒開發協會,利用每月的雜誌,討論會和講演一切機會,拚搏宣傳早期教育。

其間,我拜訪了許多從事實際工作和研究的人們,與他們進行討論,並通過幼兒開發協會進行實踐性的嘗試,從中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就這樣,二十多年不知不覺得過去了,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後,我深深的感覺到:從前的教育偏重於智力的開發,只完成了"一半的教育",而把精神和人格培養的"另一半教育"給遺忘了。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寫了一本書,叫《還剩一半的教育》。

說實話,本書是我對過去幼兒教育的反省。確實,從早期開始進行知識性教育能培養出英才和秀才,這一觀點以被眾多的教育媽媽所接受。但是,我發現真正的幼兒教育不能從進行知識性的教育開始,否則就是錯誤的。書寫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大家能夠充分理解這一點。

因此,本書不是一本指導母親如何把新生兒培養成聰明的孩子的教科書。本書向大家展現了尚未開拓和未知的領域,希望母親們自己去思考,判斷和嘗試。這是我必須向大家說明的。

我以年屆八十歲了(本書執筆時),在有生之年,不可能把自己所思考的問題都一一用實踐予以驗證。可是,不經過實踐怎麼能知道呢?正因為如此,本書最後沒能拿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來。但是,我不知道今後要用幾年才能弄清這個問題,但我一定要努力探索,同時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苦心。

總而言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早期教育應該從心性和人品的培養開始,而不應該放在知識與能力的培養上,這一點尤為重要。也就是說,應該把被人遺忘的"另一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智能教育可以稍晚些。

第一章 胎兒具有驚人的能力

幼兒期和新生兒期最適合進行幼教

有一點我想提出來,當初我在幼兒教育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認為胎兒和新生兒不具備接受教育的能力。由於對幼兒的能力缺乏認識,使自己的幼兒教育開始於完全不同的幼兒教育條件。

首先,我想談一下胎兒的問題。要了解胎兒的狀況必須使用X光,而在二十年前,只能通過聽胎兒的心跳,檢查胎兒的脈搏來了解胎兒的狀況。但是,近年來,由於B超的出現,人們對胎兒的狀況知道的更多,更細。以前,我們不了解嬰兒對外部刺激的反應,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知道。

過去,人們就常說:音樂和母親的交談對嬰兒有益。而真正證明這種說法的是日本醫科大學已故的室岡一先生他證實子宮外的聲音能進入胎兒的耳膜。

室岡先生把嬰兒在子宮內所聽到的聲音,母親的心跳和血液流動的聲音進行了錄音。他發現讓剛出生的嬰兒聽這種錄音能止住他/她的哭聲。製作動物玩具"小綿羊",把錄有上述聲音的裝置縫進玩具內,然後放到哭個不停的嬰兒的枕邊進行試驗,我們發現嬰兒會天天的睡去。太令人不可思議了。尤其是出生一周左右的嬰兒,其效果就更加明顯。

這說明,胎兒不僅能聽到外部的聲音,而且能記住外部的聲音,嬰兒在未出世之前就開始學習優美的聲音。

這樣的實例還很多。我想由此而進一步地指出,嬰兒的感情來源於母親,他/她和母親一起喜怒哀樂。最近,隨著生理學的進步。不斷有研究成果表明:當人的感情發生變化時,他所分泌的化學物質(大腦傳遞物質)會作用於大腦。這種看法使人很容易想到,母親血液中分泌的化學物質會通過臍帶對嬰兒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是靠以往的看法所完全不能明白的,因為以往的看法只局限於通過神經纖維的電流變化來捕捉大腦的運動。人們相信所謂的胎教迷信,甚至教科書都白紙黑字地寫上:別說胎兒,就是出生三個月的嬰兒也看不見任何東西。最近教科書作了修改。即嬰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可以看見東西。也就是說,認為剛出生的嬰兒看不見東西的說法還在堂而皇之地流行著。

這種說法也許是來源於心理學權威,精神分析奠基人弗洛伊德的學說。我曾經看過弗洛伊德的文獻,文獻中說:"嬰兒在出生獲得兩個半月到三個月不會笑。這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嬰兒還沒有智力。""嬰兒的心智要在二,三年後才能發育形成。"等等。由此看來,教科書的主張與弗洛伊德的學說喲極深得淵源,因而,設置開始教育的時間段完全不同,這也是一種常識。

就是在從事幼兒教育的世界裡,也曾經有人斷言:出生不超過兩個月的嬰兒只會睡覺,哭叫和喝奶,對他/她進行能力和智能的研究毫無價值可言。例如,著名的巴頓.赫懷特博士在國際兒童年時,曾應幼兒開發協會的邀請前來日本,她當時就是這麼說的。赫懷特是哈巴特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幼兒教育的權威人士。

其他還有許多學者,他們和赫懷特一樣,把嬰兒看作如同植物一樣的,"心智未開的有機體,"他們認為:嬰兒沒有意識,沒有知覺,沒有感覺,根本不具備心理機能。這似乎就是學問世界的現狀。令人吃驚的是,在歐美,人們把出生不超過兩個月就微笑的嬰兒當作病人看待,稱之為乳兒微笑症。

以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人否定幼兒教育和早期教育,是因為人們想當然地認為:身心都沒有發育起來的嬰兒沒有接受教育的"感受性"和"學習能力"。從前的研究從來不把胎兒當作人來看待,即便不是胎兒,就是出生後不滿1歲的嬰兒,能否看作人也還存在著問題。

只是,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考慮的話,就不僅僅是一個現象論的問題。還必須涉及到婦女生產方式等深層次的問題。儘管這樣的問題很棘手,我處理不好,但是我很願意想大家介紹幾個與之相關的有趣例子。

烏干達的嬰兒出生六周就會爬

1985年來到日本的哲在夫.齊爾頓.皮阿斯著有《神童養育法》一書。儘管本中有苦澀南懂的地方,但是他在我思考幼兒教育時,給了我許多啟迪。而且書中信息量驚人,彙集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珍貴報告。

本章的標題是『胎兒的驚人能力『,關於它的內容,我想首先從該書中引用馬魯歇爾.吉班關於烏干達嬰兒的報告。

聚集班說,烏干達的母親在臨產之前還和平常一樣幹活。然後找一個沒人的地方自個兒蹲下來生孩子,或者找人幫助接生。大約一個小時後,該母親便去串親戚,讓大家看自己剛生下來的嬰兒。

出生的嬰兒被光著身子放進母親胸前的弔帶里,他/她在母親身邊長大,連睡覺都不離開母親。由於嬰兒經常和母親在一起,所以嬰兒可以隨時吃奶。據說,母親也能通過一條布弔帶明白嬰兒的要求並作出反應。

據說,以前從來沒有人在任何地方看見過如此生養的烏干達嬰兒。這些嬰兒出生後的第二天(48小時)就能通過前臂支撐坐起來。而且後背伸直,頭部中症,目光集中。嬰兒睡眠很少,長時間處於睡醒狀態。

通過對出生六,七周的300名嬰兒的調查發現,所有的嬰兒都能自己爬行和自己坐立,甚至還會在鏡子前長時間注視自己的模樣。而這種能力在歐美的嬰兒,要經過24州(6個月)才能顯示出來。

無痛分娩剝奪了母子/女之間的肌膚情結

為什麼我們能從烏干達嬰兒的身上看到這種能力呢?就烏干達的嬰兒與眾不同嗎?

不僅在烏干達,就是在一般的發展中國家"生產"也是很自然的過程。人們常說:在溫暖的南方,孩子好生養,嬰兒自立早,但是,在俄羅斯有個游牧民族鎮庫斯,孩子分娩都在零下40度的露天進行。鎮庫斯人把"生產"看作一種簡單的生理現象,而不是看作一件特別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會在產前作任何的準備。

據說,大部分荷蘭人現在還在自己家裡進行分娩。荷蘭的緊急救護體制十分完備,婦女分娩時備有助產醫師。如果在醫院進行助產順理成章的話,多少會讓人覺得不安。在荷蘭,其嬰幼兒的死亡率很低,僅次於瑞典。有一位接生無事故一萬六千例的助產醫生說:在日本,從助產學校畢業後,即使想掛牌開業也開不起來,因為產婦們都到醫院生孩子。現在,去醫院生產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仔細想一想又覺得滑稽可笑。又不是生病,為什麼要去醫院呢?

大家普通認為:去醫院有大夫,能用麻醉要消除生產的痛楚,進行無痛分娩。蒙特喬有一本書叫《肌膚之親》(英文名:TOUCHING),書中描述了母親分娩陣痛的意義,內容十分感人。TOUCHING在日語當中時SKIN SHIP的意思。順便提一句,據說,把SKINSHIP作為一般詞語來使用的國家只有日本,因為他本來是精神病學科上的特殊用語。也就是說,儘管存在著微妙的差別,但能和日語的SKIN SHIP相對應的詞,在外國只有

TOUCHING的說法。這種差異會不由得讓人想到西方育兒和日本育兒,乃至文化之間的差異。

有許多動物在生孩子後,媽媽會用舌頭舔便孩子的全身。據說,如果媽媽不舔孩子的屁股,孩子就不能排泄,以至於不能活下來。當然,人不會去舔自己的嬰兒。但是據蒙特喬推測,嬰兒出生要通過狹小的產道,產道與嬰兒有強烈身體接觸,這可能和舔的作用差不多。因此他說:在婦女沒有做媽媽的意識狀態下出生的嬰兒和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嬰兒,都會與媽媽失去身體的接觸。

生命是神秘的,目前,我們還難以揭開它的面紗。就拿生孩子來說,嬰兒和母親的關係十分微妙,他們互相影響,如荷爾蒙得分迷惑減少,它們相互作用,並且具有各自的意義。

那麼,什麼是現代的生產呢?有一間帶空調的,經過消毒得分娩室,有足夠的照明和數不清的醫療儀器,根據近代醫學進行一般化的計劃麻醉分娩,平靜地使用"分娩管理"字眼。下面,我想詳細說明一下出生瞬間的重要性。

例如,通常分娩室的照度為三千多LX(勒庫司)。這也許是出於對醫生和助產醫生的考慮,以使他們能看清嬰兒出生時的狀況。但對一個剛從子宮出來的嬰兒來講,我們不難想像室內的燈光實在太刺眼了,因為子宮光線昏暗,約30LX。因此,剛出身的大部分嬰兒都因為刺眼而閉上眼睛。以前,人們將嬰兒閉眼的情況解釋為剛出生的嬰兒目不能視。

生孩子是人的一種生理現象。自從有了西方醫學,嬰兒的死亡率情況明顯改善,同時也損害了嬰兒所具有的能力。但我並不是說:孕婦應該自然生產,不必考慮衛生和危險的狀況。我是說,在醫學和醫療技術進步,人類可以控制"生產"的今天,人類更應該多為嬰兒著想。

把生產看作病,優先考慮醫生和醫院的合適與否,這就是現狀。面對這種狀況,我們不能忘記對生命地敬畏,必須站在胎兒也是"人"的立場,重新思考嬰兒的問題。

前面,我向大家介紹了《神童養育法》一書,書中記載了用現代醫療對妊娠猴子的試驗。在猴子發生陣痛和即將分娩時,按它與普通人的體重之比進行配藥和麻醉。普通猴子出生後能夠摟住母猴,經過麻醉而出生的猴子四肢乏力。而且母猴也因為麻醉而延長了陣痛的時間,顯得精神恍惚,無法幫助自己的孩子。

雖然我們不能把人和猴子等同起來,但是如果從"環境"的角度去考慮妊娠,生產和養育的話,我們就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出生瞬間的環境問題。不僅要考慮胎兒的環境,新生兒的環境和幼兒的環境,同時還要認真考慮生產的問題,決不能人云亦云。

嬰兒什麼時候有個性?

我們往往把"胎兒"和"新生兒"分開來考慮,細想一下,他們作為一個有"能力"的人而存在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只不過是經歷沒經歷"生產"的途徑而已。嬰兒在母親的肚子里,有的非常愛動,有的不怎麼愛動。而且,剛出生的嬰兒也表現出不同的個性和差別,如有的嬰兒愛睡,有的嬰兒不愛睡,拿眼睛看東西,有的嬰兒手舞足蹈,十分活躍。嬰兒的哭聲也不同,有的哭聲很響,哇哇大哭,有的哭聲很低,長長哭叫。這種差別和個性的產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母親肚裡的環境和母子/女之間的組合不盡相同。

為了建立較好的母子(女)關係,在孩子一生下來,我們就要注意他(她)的"個性"。推動這項研究的是哈巴特大學的布拉寨魯頓博士。

布拉寨魯頓博士創找了一套自成體系的觀察法,叫"新生兒行動評價法"。博士的觀察手段多種多樣,如使用手電筒的光束和搖晃有嗝啦聲的嬰兒玩具以及摟抱和哄逗嬰兒等。而這些手段可以觀察嬰兒的反應速度,反應強度,注意力的持續時間以及適應能力和精神能力的穩定程度等,而這些因素最能表現人的個性特徵。

通過看博士對嬰兒的檢查發現,即使是出生才一天的嬰兒,其差別也很大。有的嬰兒會僅僅盯住博士的眼睛,即使博士的臉部上下左右移動了位置,她也緊追不放;而有的嬰兒則會很快放棄追蹤。但放出嘈雜聲時,有的嬰兒則馬上適應並淺淺地睡去;而有的嬰兒則十分敏感,哭個不停,還有的嬰兒很好哄,一哄就不哭;而有的嬰兒則需抱起來顛幾下彩繪老實下來……

據說,嬰兒出院回家後,由於環境的變化,同一名嬰兒,一個月後的結果與一個月前的結果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第一周檢查時,嬰兒還有很好的耐性和穩定得情緒。可是,當嬰兒隨母親回娘家後,由於受到姥姥和姥爺的百般疼愛,僅僅一個月,就是嬰兒的自控能力減弱,對刺激反應消極。據說這樣的實例時常可見。

日本的嬰兒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疼愛,所以他們情緒非常穩定,而且注意力也很集中。這也許就是日本養育文化的特徵吧,因此我們不能說她是好還是不好。而在美國人們更注重培養嬰兒的自控能力。布拉寨魯頓說:憑感覺,我十分擔心一個受到過分保護的嬰兒,因為我不知道他(她)在一歲或兩歲會變成什麼樣子。

布拉寨魯頓時兒科大夫,他親手的嬰兒有數千人。據說,要對不同的母親進行育兒指導,就必須有對個性的觀察。這位博士說:"對一個嬰兒的跟蹤檢查,其結果大體能通過這位嬰兒當時的結果進行預測。"她有說:"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之所以會有個性,似乎與母親的妊娠環境,胎內環境和行為方式有關,如母親活潑,愛大聲說話等。"

剛出生的嬰兒也能分辨母親的聲音

近年來,這種對學問進行細緻研究的做法越來越盛行。我們也覺得,如果得不到學術上的承認,就失去了研究的價值。例如"胎教"。傳說,"胎教"的想法產生於中國的漢代,到朱子整理成書是,就出現了象"胎教"診所之類的東西。從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開始,日本也推廣胎教,並在結合人們經驗的基礎上,對胎教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繼承。其中有些東西,內容空泛,意思不明。當西方醫學走進國門時,由於沒有時間

對"胎教"的真正含義進行重新考證,所以便捨棄了這些內容,並作出了"胎教是迷信"的解釋。

但是,真正懂得胎教含義不是西方醫學,也不是學問,而是和嬰兒在一起的母親。母親不被所謂的常識所束縛,重視對每天生活的觀察和發現,並對嬰兒的能力做出正確的評價。為此,就必須把嬰兒看作有心智和有能力的"人"。

我自己也一樣,在考慮幼兒教育問題時,或收集信息,或聽人說,或讀書學習,而且還去進行實際的觀察,有許多嬰兒和孩子的事情讓人感動,然我深受教益。

其中,有我1982年訪問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國力婦產醫院的事情。把一個前天剛生下來的嬰兒剛在當中,母親和護士分別作在床的兩側,並同時輕輕呼喊嬰兒的名字。在委內瑞拉,在嬰兒沒有出世之前,大人留給嬰兒起好了名字。當母親和護士在多次呼喊嬰兒的名字後,嬰兒將頭腦緩緩地轉向了母親的一邊。醫院為了讓我看到這種現象,給我安排了好幾次實驗,結果都一樣:嬰兒們聽到呼喊後,都將頭轉向自己的母親。

我請母親們放低聲隱含,護士提高聲音喊,結果也還是一樣。這是我明白:嬰兒時能夠聽懂聲音的,一個出生才兩天的嬰兒也能分辨母親的聲音,看到這種情形,真的令人十分感動。這也證明胎兒在學習。委內瑞拉是一個十分重視培養嬰兒能力的國家。嬰兒的能力培養被列入國家項目。據說,一半的母親們在進婦產醫院三天候就出院開始勞動。醫院特意作實驗給大家看,是為了讓母親們明白:嬰兒和母親割捨不斷的深厚情結。

母子(女)的情緒從懷孕開始

也許會有很多人說;"我知道!出生沒幾天的嬰兒聽到聲音後會把頭腦轉向母親。"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太平常了,所以大家不會引起注意,以至於認為嬰兒就應該是這樣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嬰兒是在他(她)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出能力的。我覺得,在大家忽視的地方隱藏著吧打開教育大門的"鑰匙"。儘管這不是西紅柿的故事,但是,有很多情況是:本來的能力被"常識"所封殺。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NHK電視台製作的《嬰兒——從懷孕開始》的節目引出了大家很多的話題。這個節目在1984年秋首次播放,後來又多次重播,相信有很多人會有印象。這個節目向大家通俗易懂地介紹了嬰兒所具有的各種能力。

例如,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能單手拉住繩子支撐住自己的全身重量,能夠通過嗅覺分辨自己母親的乳汁等。面對電視鏡頭當中,嬰兒如此神奇的能力,我再次驚嘆不已。

其中印象最深地是:剛出生的嬰兒想和母親進行視線交流的場面和證明嬰兒出生第三天就能分辨母親聲音的實驗。

通常,在日本的醫院裡,當嬰兒出生後,會首先剪斷臍帶並將嬰兒清洗乾淨,然後才讓母子(女)見面。這種處理過程最長需要二十分鐘,在這當中嬰兒和母親是不在一起的。

那麼,如果嬰兒生下來後就馬上放在母親的胸前會怎麼樣呢?節目對日本和美國的母嬰情況作了介紹。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美國,嬰兒都會覺得很刺眼,像掙開眼睛看看周圍的一切.當他(她)看到母親慈愛的目光後就一直盯著母親看.過了一會兒,嬰兒就會自己去尋找母親的乳頭吮吸起來.

據說,當幫助攝影的大夫看到這樣的情景時,他們也驚呆了.嬰兒出生沒幾分鐘就想看自己的母親……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情,這在以前他們可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呀。不過,以前,愛與病院名譽院長內藤壽七郎先生就曾經發表過這樣的主張。他說:當你抱起剛出生的嬰兒並盯著他(她)時,嬰兒大多會把目光投向你。我們不僅能和嬰兒進行目光交流,而且還能看懂嬰兒的目前狀態。

分辨母親聲音的實驗是在國力小兒病院院長小林登先生的主持下,在厚生省母子相互作用研究班的共同努力下進行的。該研究辦事有意識和學者所組成的研究團體。

首先,讓母親對出生才三天的嬰兒說話。聽到說話後,嬰兒的手動個不停。其次,讓護士對嬰兒說同樣的話。嬰兒聽到說話後,手不怎麼動。

愛育綜合母子保健中心客員部部長高橋悅耳郎先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小兒科醫生。正因為他經驗豐富,處理嬰兒很有一套,所以當他跟嬰兒說話時,嬰兒反應也很強烈,手無足蹈的。

有趣的事讓嬰兒聽機械合成聲音時的反應,這種聲音以母親的聲音為主,並混進各種人的聲音。儘管這些合成聲音構成語言,但是嬰兒對他卻毫無反應,手腳連一動都不動。豈止如此,嬰兒還十分不樂意聽,並把臉背了過去。

專家門將嬰兒的這種舉動用錄像機錄了下來,並用電腦進行分析,以了解嬰兒是如何對不同說話人的聲音進行反應的。電腦分析結果顯示,母親說話的聲音和別人說話的聲音有著明顯的區別。

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嬰兒總得對母親呼喚等聲音做出反應。但從電腦的分析結果來看,我們知道:能讓嬰兒做出反應的不是單純的人或物的聲音,而是母親的聲音。

嬰兒能記憶胎兒時的事情

其實,我所主持的幼兒開發協會,在愛育醫院的協助下也進行了一個嘗試性的實驗。實驗以俳句作材料,以調查嬰兒能否聽到聲音,並對聲音進行記憶。

首先讓播音員錄製一茶的排句"小貓之撲竟是樹葉",然後把錄音磁帶交給懷孕的母親,讓他每天聽。一天兩次,一次三分鐘。就這樣,同一首俳句每天能重複好幾遍,同一種刺激每天能讓腹中的嬰兒聽到好幾遍。由於俳句具有日常話語和音樂所沒有的獨特旋律,所以選俳句作為實驗的素材有助於我們今後了解嬰兒的記憶情況。

儘管一天才六分鐘,但因為視聽同一首俳句,所以開始時還很擔心母親們不予配合,沒想到大家都熱情地支持我們。

嬰兒出生後,我們選定第二天到第六天的時間段做測試。測試分兩組,一組是出生前聽過俳句的嬰兒,一組是出生前沒有聽過俳句的嬰兒,以進行比較。要讓嬰兒聽的磁帶內容有三種。一種是實驗磁帶,路有"小貓之撲竟是樹葉"的愛句,一種是錄有其他俳句的磁帶,再有一種是錄有普通說話聲的磁帶。為了了解嬰兒對這些聲音的反映情況,

我們通過記錄嬰兒的心跳變化來進行實驗。

實驗結果耐人尋味。在出生前沒聽過俳句的嬰兒,聽到三種內容不同的磁帶後反應一致。而出生前聽過俳句的嬰兒,當他(她)聽到在出生前重複播放的俳句時,也許是因為聽慣了的緣故,他(她)顯得十分平靜。而當播放他(她)沒有聽過的俳句時,他(她)反應強烈,脈搏和心跳都發生了變化。但當他(她)聽到普通的說話聲時,他(她)的反應則是平靜的。

其實,我們對嬰兒的上述反應頻感意外。在世燕子前,我們均預測:如果嬰兒能記住他出生前聽過俳句的話,那麼他就應該對他聽慣的俳句有所反應。實際上,嬰兒在聽他以前沒有聽過的俳句時才會做出強烈的反應。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嬰兒是能夠區分該俳句自己聽沒聽過的。

因冊,我們可以認為:嬰兒能夠對出世前聽過的俳句進行記憶。當他(她)在聽韻律相同的不同俳句時,也許會想:"這是什麼啊?",從而作出反應。

蘇聯已故的著名小提琴家烈奧尼特.科昂曾經對我進過這樣的事,他說,他準備在某音樂會上演奏蘇聯作曲家的一首新曲子,為此在夫人的伴奏下進行了短暫的練習。當時他夫人剛好林月兒。

後來,夫人生下一男孩。在孩子四歲那年,它能夠拉彈小提琴,並突然眼周期它沒有學過得曲調來。正是那首我專門為音樂會演奏的曲子,過去沒人彈過,將來也不會有人彈而且也沒有灌制唱片。因此,兒子生下來後不可能會聽過這首曲子。

太不可思議了,連科昂自己也驚呆了。當他知道我對幼兒叫和胎教十分感興趣時,他便將上述的親身體驗告訴了我。我想,不僅科昂,而且和科昂一樣同樣目睹過嬰兒驚人能力的人也一定不在少數。

例如,有一則是嬰兒在母親肚子里就開始學習的例子。

這是一個關於4歲法國女孩的故事。女孩得了自閉症,它不僅不想聽父母說話,而且也不想聽周圍人說話。但是,當他聽到負責治療的一位大夫無意中說出的英語時,它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於是,大夫便盡量用英語跟他交談,結果,小女孩封閉的心靈被漸漸地打開了。

小女孩的父母都是法國人,小女孩自己也在法國長大。一直聽著法語長到4歲時,還幾乎沒有聽人說過英語。可是,小女孩為什麼會對英語有反應呢?覺得不可思議的大夫向她的父母詢問有關小女孩英語的情況。開始時,她的父母也白思不得其解,但後來想起了一件事。

那時小女孩的媽媽在懷上這小女孩時,曾經在一家貿易公司供職,每天聽英語,說英語。也就是說,小女孩在母親的肚子里時,就和媽媽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真正的幼兒教育是"虛歲教育"

通過這樣的例子,使我們深深地感覺到:嬰兒所吸收和學習的東西遠比我們的想像要多得多。但是關於嬰兒的能力從胎兒開始的說法,在東方,很久已前就形成了共識。

京良藥師寺的高田好胤管長留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文字。

佛教終有"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等"四有"的說法。"生有"指人投胎的一剎那;"本有"指人從投胎後的瞬間道臨終之前的時間。"死有"指人臨終的瞬間,"中有"指從人死後到降生於下一個世界之前的時間。

"實際上,嬰兒在胚胎里的時期極其重要。我們把嬰兒"哇"的一聲由胚胎內走道胚胎外的過程叫誕生。這似乎是嬰兒一聲的開始了。因此,真正的誕生是"生有",是降生到母親肚子里的一剎那,人的正確年齡應該包括在母親肚子里的266天。"(摘自1986年

1月16日的《產經新聞》)

佛教認為受孕意味著新生命的誕生,即使胎兒尚未成形,她也是一個人。確實,承不承認胎兒是人,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因為它關係到對零歲教育的思考問題。

現在,人們已經站在了解和認識源自胎內的嬰兒能力的立場上,開始進行認真的觀察和研究。以前被西方醫學所拋棄的自然生產法,肌膚之親的作用以及胎教,最近預備當作一門新的學科進行重新研究。我覺得"胎兒"是不是"人"的問題十分微妙,現在它已經成為人們的研究對象。

以前我們沒有弄清楚的感情問題、精神問題、睡眠問題和記憶問題,今後也將隨著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現而變得真相大白。以前利用人的視覺和聽覺等五官功能只能說明人的感覺,而今後我們將能深入到五官之外的感覺和感情。

我想在本章重新審視的胎兒及新生兒的能力並不僅僅是可以看到和可以聽到,而是更高層次的。更廣泛意義上的"感覺能力",這才是我說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必須站在了結合認識胎兒高超能力的立場上,從妊娠,生產,育兒和教育的角度出發,重新看待什麼是可能的,什麼是必要的以及什麼在失去和什麼不足等問題。

第二章 零歲教育重要的"臨界期"指什麼?

"降生後的瞬間"才是幼兒教育最關鍵的時期我認為,對一個成長期的人而言,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最適合做什麼是教育上的一大問題。

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臨界期",無論做什麼事情,一旦錯過了一定的時期,人就很難培養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說有時間制約。這個時期是能否掌握某一功能的重要分水嶺,因此將這一時期稱作"臨界期"也許是最好不過的了。關於"臨界期"的實驗,其中被引用最多的例子是關於貓的視覺實驗。把一隻剛出生的貓放在四面牆壁畫有橫線的環境中餵養,兩個禮拜後,當這隻貓進入一般的環境時,貓的視力會出現障礙,此貓不認識豎線,只認識水平方向的橫線。也就是說,當貓生下來後,如果只看橫線,不看豎線,貓就不具備看豎線的能力。這意味著,在貓生下來的兩周時間裡,由他獲得正常視力的"臨界期"。據說,當貓生下來後,用布蒙住他的一隻眼睛;那麼當此貓長大後,在把布取下來時,該貓的這隻眼睛的視力就一直沒有發育。

當我們調查引起貓眼視力障礙的原因時,發現貓的身體並沒有發生什麼異常。貓本來就具備看的功能,只不過是在貓眼能力的發育時期,沒給他適當的環境而已,所以貓眼沒有發揮出它的應有能力。

人的情況也一樣。據說,當我們給一個天生的盲人做手術並讓他(她)獲得視力後,該盲人過了五歲,還是目不能視。眼睛看到的信息進入大腦後形成完整的圖像。但是,如果大腦的成像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那麼大腦就不能將眼睛看到的物體組成圖像。也就是說,大腦的視覺神經細胞接受外部刺激後,促成視覺神經網路的發育,從而在五歲之前完成目能視物的過程。但是,如果人超過五歲,即使刺激它的視覺神經細胞,她

才的神經網路也很難正常發育。

我們知道,當人生下來後,它的腦細胞網路就接受刺激,並通過刺激使人腦得到發育和形成。最近,人們在研究大腦功能發育的不同時期,他們相信不同的機能發育分別對應著不同的最佳時期。

不僅是看的能力,而且人所具有的其他能力,再開始時都是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潛在的能力只有接受刺激,才能成為真正的能力。因此,如果人的潛在機能不接受鍛煉,人的這方面能力就會被淹沒,永久地從這個人的身上消滅。就跟人一開始就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一樣。

最先對世人公布存在臨界起的著名人物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昆拉多.勞輪滋博士.她發現鳥類有"銘記"的現象。一隻經過人工孵化的鳥出世後,會把最先看到的物體當作自己的母親和保護者,然後平靜地跟著她走。

但是,聽說這種"銘記"也要在小鳥孵化後的幾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才能產生。因此,這種"銘記"與其說是"臨界期"倒不如說是"臨界時"。

即便港生下來的小鳥把氣球認作了"自己的母親",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心智的發育和萌芽。

當我們在考慮臨界期的問題時,我開始覺得不僅人體機能隱藏著臨界期,而且人在心智的選擇上也隱藏著幾個嚴密的臨界期分支。關於心智發育的臨界期問題,以前幾乎沒有人涉及,但是,正如諺語所說,"百歲看小"。一個人小時候形成得性格和思維定式,在她長大後是很難改變的。一個心裡有問題的孩子,其問題會持續到他長大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臨界期所種下的孽障。

也許大家會覺得,我向大家說臨界期,說過了臨界期就無法挽回的話語是故意嚇唬大家,其實我並沒有這樣的意思。光從結果看來,大家的解釋是:理所當然。可是,以前大家想沒想過自然界當中存在著象臨界期那樣的嚴密法則呢?我想大家沒有,這是正我想說的。因為大家覺得理所當然而忽視了法則的存在,所以只有當日出現某種結果和困難時,大家才會變得驚慌失措。

出生後15分鐘在母子(女)身上會發生什麼?

從1975年後,美國發生了許多關於母子(女)關係的新問題,如母親虐待子女問題,孩子得了自閉症等心理障礙疾病等問題。

原因之一是因為嬰兒出生後就馬上被放進了新生嬰兒時,從而使母親失去與嬰兒接觸的時間。嬰兒出生後不能和母親相見會導致母子(女)關係不和。如果嬰兒早產,嬰兒一出生就被長時間的放進保育器當中,嬰兒在出院之前都難得和自己的母親見上一面。如果,回到家後,母子(女)關係不好,母親不好好撫養嬰兒,甚至有虐待嬰兒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報紙上被大寫特寫。

母子(女)最早的接觸應在什麼時間之前為好呢?我的瑞典朋友,醫學工作者唐.沙桐曾為此作過試驗。

實驗分兩組進行。一組按醫院通常的程序進行生產,嬰兒生下來後給他(她)兩體重,進行一系列的處理(30分鐘),然後把嬰兒交給母親看一眼,之後搶走,放進新生嬰兒室,使母嬰分開。另一組設定了母子(女)接觸的時間。嬰兒出生後,進行6分鐘左右的必要處理,然後讓他(她)趴在母親的肚子上,之後用毯子蓋住嬰兒和母親的腹部。接觸約5分鐘後,把嬰兒往母親的胸部挪一挪,使嬰兒能吮吸母親的乳房。母嬰接觸的時間約15分鐘。然後按醫院通常的程序進行處理,把嬰兒放進新生嬰兒室。之後的情況和條件與第一組一樣。

這15分鐘的差距是如何反映到母親和孩子的身上的呢?唐.沙桐對這兩組母嬰的情況進項了追蹤調查。調查共考察35個項目,並分36個小時後,一個月後,一年後和兩年後等四個時間段來進行。結果表明,這兩組母嬰在兩年後還因這15分鐘而存在差距。

其差距不僅表現在嬰兒的哭泣次數上,還表現在母親的行動上。

和嬰兒有過15分鐘接觸的母親常常愛撫嬰兒,報嬰兒,親嬰兒,對嬰兒說話等。和嬰兒沒有過接觸的母親則很少愛撫嬰兒,對嬰兒的清潔過分敏感,總擔心嬰兒尿濕了尿布。而且,在抱怨帶孩子煩人,帶孩子辛苦的問題上,兩者也有明顯的區別。尤其是男孩子與母親的關係問題上,兩者的差別就更加明顯,這是十分有趣的問題。

在此實驗基礎上再作進一步研究的是古力布蘭特大學的古拉烏斯教授。他也發現:兩年前,在孩子生下來的三天之內,能否給母嬰創造15分鐘的接觸機會,會影響到兩年後母親對孩子的譽愛以及言行舉止。根據這種觀點,古拉烏斯博士首先提出了"母子(女)情結"的看法。它的研究對後來的美國小兒醫學和心理學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確實,母親和孩子早早接觸會對母親的心理產生重大的影響。唐.沙銅箔使研究發現:孩子出生後的15分鐘是母子(女)關係的分水嶺。

母親的心理發育也有"臨界期"

森永良子先生是日本為數不多的,專門對小孩進行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兒科專家。於1985年,他出版了一本題為《人的孩子和狗的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作用的心理》的書。讀後,我深受啟發,於是便馬上約見森永先生,並向他進行了認真的請教。

森永先生是一味心理學學者,曾在芝加哥伊利諾斯州大學兒童研究所認客座研究員。1976年後,開始在伊豆遞信病院工作,專門對兒童進行心理治療。病院位於伊豆半島的一個小鎮上。小鎮叫函難,座落在半島與大陸接壤的正當中。醫院餵養了一群狗,專門供醫院進行動物實驗。愛狗的森永先生在照看狗的當中,因為一個突如其來的契機,決定對狗進行心理實驗,並將實驗記錄彙集成書。

說到進行心理實驗的契機,最早是因為森永先生要在犬舍前給狗建一個小小的運動場,使狗有一個自由活動的場所。當時的實驗用狗有二十多條,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關在籠子里,過的也不是真正狗過的日子。森永先生於心不忍,向醫院提出建運動場的申請,結果得到了批准。運動場建成後,有一隻狗死活不去運動場,整天躲在籠子深處,誰要靠近他就哇哇大叫,而且和其他的同伴也沒有絲毫的交往。這隻可憐的狗一生下來就在犬舍中長大。既不懂得什麼是狗的生活,也不懂得什麼是狗感情,就好像人患上了自閉症一樣。森永先生心想:我一定要讓這隻狗到運動場上去玩。為了讓狗心理放鬆,森永先生每天都堅持跟這隻狗進行接觸。

漸漸地,這隻曾經十分固執的狗開始在態度上發生轉變。最後,狗王舉行戲劇般的儀式,歡迎這隻狗作為自己的成員加入他們的行列。這隻狗終於能夠自己走向運動場了。

以此為契機,森永先生開始對狗是否存在心理臨界期的問題感興趣,並著手進行實驗,以了解母狗和小狗的相互關係是否會影響到小狗在狗群當中的生存問題。

實驗從虎犬——-蒂羅生孩子開始。蒂尼一共生下12隻小狗。但因為是高齡生產,最後活下來的只有5隻小狗。到第12天,我決定把一隻叫小甜餅的小母狗從蒂民身邊抱走,放到家裡養他三個禮拜。儘管我不忍心讓狗仔這麼小就和它的母親分離,但為了了解母狗和小狗隔離後所造成的影響,我不得不這樣做。

小甜餅太小,養它可真不容易。據說,要用紗布裹住奶瓶喂它喝奶,要用溫水浸過的布擦拭肛門,幫助它排泄。通常小狗排泄是母狗的事情,母狗會用舌頭去舔,以對小狗的肛門產生刺激。三周後,既小甜餅出生的第五周,它在森永家裡可以自己喝碟子里的奶,自己吃狗食,自己拉屎拉尿。它被養成了一隻聰明伶俐得寵物狗。

三周後,"小甜餅"被重新送到母親蒂羅的身邊。當其它在母親身邊長大的兄弟姐妹在蒂羅身上找乳房吃奶時,小甜餅站在一旁遠遠地但著。過了好一會,它才想起大家在找母親的乳房,於是它自己也走了過來。結果,蒂羅拒絕它,並用低低的吼叫威嚇它,不許它過來喝自己的奶。同時,也不許它吃飼料盒子里的狗食。

回來後的第四天,小甜餅趁蒂羅不注意,吮上了媽媽的乳房。蒂羅發現後,對小甜餅進行了威嚇。不過,後來還是默認了小甜餅,允許小甜餅吸自己的奶。但是,與其他在母親邊長大的兄弟姐妹相比,小甜餅明顯受到了歧視,因為它的身體從來沒有得到過母親的親吻。

也許是小甜餅還記得媽媽的緣故,所以它向媽媽撒嬌。可是,不管它怎樣撒嬌,媽媽就是不接受。三周的分別決定了母犬的心理變化,同時也使"小甜餅"有別於其它的兄弟姐妹。

有一種"能力"是錯過出生後的瞬間所難以培養的

出生第八周,蒂羅開始帶孩子們到運動場。據森永的觀察,我們知道:當孩子們在自由活動的時候,蒂羅的眼睛一直在警惕孩子們周圍的情況。一旦有別的狗要靠近它的孩子,蒂羅會上前暗中進行牽制,或飛跑到自己孩子的身邊。但是,對於小甜餅,蒂羅卻一點都不想保護。

進入第十六周,蒂羅的孩子們開始和別的狗住在一起,過集體生活。在狗的群體當中,狗有狗的規則,如是飼料時,按座次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等。但是,小甜餅對此一無所知,常常做出莽撞的事情來。隨著小狗的長大,周圍的成年狗不再對它們寬容。當小狗過於惡作劇時,成年狗會真的發起火來。一般而言,兩隻力量均衡,相差無幾的狗會發生戰爭;而兩隻力量懸殊的狗則不會發生戰爭。但是,小甜餅卻毫無力量懸殊的概

念,常常挑起爭端。

終於,在即將迎來出生六個月的某一天,發生了一件大事情。不知道小甜餅惹的是什麼禍?它的後背被嚴重咬傷,傷口化膿,陷入死亡的邊緣。在森永等大夫的看護下,傷口得到了恢復,但要徹底痊癒至少還需要六個月的療程。

儘管實驗館舍中的狗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但是它們卻不折不扣地遵守這狗群世界當中的法度和規則。一直自打出生以來就沒有在群體中生活的狗,因為沒有規則的概念,輕率向其它狗發起攻擊,結果遭到了其它狗的沉重反擊。據說,這樣的例子還不只小甜餅一例。

說到小甜餅,從它出生的第二天開始,它離開母犬只有短短的三周,而且它還記得它的犬媽媽。可是,正是這短短的三周時間決定了它與其它兄弟姐妹的不同。

傷後復出的小甜餅開始對座次比自己高的狗表示恭敬和順從,不再魯莽行事,不再挑起無畏的爭端。這是小甜餅用生命換來的教訓。在小時候應當輕而易舉掌握的事情,到了小甜餅那裡,卻要付出巨大的犧牲才能狗掌握。

六年後的1985年年底,當我帶上牛肉去伊豆造訪實驗館舍時,小甜餅已經在狗群中坐上了第二把交椅,看上去精神飽滿。小甜餅的功成名就讓我始料不及,也讓我懸著的心踏實了下來。

孩子的能力是遺傳決定的?還是環境決定的?

雖然上述的實驗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結論性的東西,但是我覺得它對我們是有啟發意義的。無論是人也好,動物也好,其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機能都必須通過各種微妙事情的積累來完成。

那麼,人的能力到底是遺傳決定的呢?還是環境決定的呢?遺傳和環境的界線應該劃在什麼地方呢?我想,今後人們會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人的大部分能力,素質和性格,絕不是因為遺傳和偶然的因素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而是由包括懷孕其在內的環境所決定的。

最近,人們對遺傳基因的研究進展很快。對一個外行人來講,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什麼都是由基因所決定的。其實不然。為此,我走訪了從事遺傳基因實際研究的工作人員。三菱化成生命科學研究所的中村桂子先生告訴我:不同遺傳基因所擁有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真正表現出來的信息只有其中的1%,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才能全部來自遺傳。另外,我們還壓根不知道:什麼信息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的信息會選擇何種組合方式。

另外,筑波大學遺傳基因實驗市中心的村上和夫也告訴我:遺傳基因所擁有的信息量用文字表示,相當於30億個文字量。至於,會出現哪一種信息,有"場"=環境所決定;而記錄的信息歸根結底是組建身體的程序。

以前,我考慮問題時,一直是以遺傳與人的能力和性格無關作為前提條件的。聽到學者們的教誨後,我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信心。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儘管我們不能完全否認遺傳力量的存在,但是如果那它和環境的力量相比,我們完全可以無視遺傳的存在。此外,根據這種想法,人的環境就大大地突破了人們已有的思考範圍。為此,我們必須對稱之為環境的內容,時期以及所有的問題進行重新思考。

而且,從上述的觀點來看,一直沿襲至今的教育觀和養兒育女觀也必須對"時期"的問題進行從新思考。什麼時期適合做什麼?怎麼做才能最有效?以前被看作常識的問題是不是真的正確呢?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必須進行一次深入的思考。我覺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一個一個地去尋找臨界期,找到了臨界期就找到了從零歲進行真正教育的方法。

下面,我舉一個我們身邊常見的例子。例如,我的英語聽力很糟糕,不能區分R和L。發音也很差勁。聽英美說話,分不清對方說的R還是L。

不能區分R和L是許多日本人普遍存在的問題,並不只是我一個人的問題。我曾經把有過駐外經歷的索尼公司職員招集到一起作R和L的測試,我發現:儘管他們的英語說的呱呱叫,但是能夠真正區分R和L的人畢竟鳳毛麟角。

當然,這並不是說日本人的聽說能力要比歐美人差。事實上,大家知道:嬰兒的咿呀學語,包括了所有的語音,而且全世界都一樣。但是,日本人從初中開始學英語錯過了能夠區分R和L的臨界期,所以日本人不能區分R和L。也就是說,能否區分R和L的臨界期應該是早於初中階段的某個時期。與其說它是教育和學習的問題,到不如將它看作純心理的問題。而且,關於發音定了型,學習其它語言就會帶上濃重的日本調。

反過來講,就是:學習一定要把握好時期,否則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任何人都有一種潛在的,能夠發出各種聲音的能力。讓一個從小隻接觸日語的人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無疑是對人的能力的極大浪費。

第三章 傳統的早期教育錯在哪裡?

"創造"天才的父親們

無論是零歲教育還是胎兒教育,首先給人們的印象就是"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這是我必須涉及的問題。天才和早期教育一直是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即使在現在,在人們的腦海深處不也一直認為"幼兒教育"等於"英才"和"高智商"嗎?

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須包括對人至關重要的"人品"教育。不過,關於人品等問題,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它是自然養成的,所以沒有人去研究它。

在早期教育這種特別的教育思維當中,"人品"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在,一提到"英才教育",就往往會讓人產生"教育媽媽"的印象,所以我們有必要從最本質的地方去重新把握"早期教育"。

在本章當中,我想圍繞早期教育和天才教育的問題,把人品和人性的培養與能力和智能的培養放在同一水平上考慮。同時,考慮體育的問題。如果將這些因素割裂開來,我們就會犯錯誤。同時,還會讓人產生"零歲教育"有偏重的印象。下面讓我們以世人熟知的莫扎特為例,去說明:是否存在能夠取得非凡成就的天才教育?如果存在,它是什麼樣的教育?

莫扎特的父親列奧玻爾特使一位宮廷音樂師。同時,還是城裡出名的,很有才華的音樂教師。

父親在女兒瑪麗安七歲時,開始教她彈羽管鍵琴(鋼琴的前身)。當時年僅三歲的莫扎特在一旁看姐姐練琴。看著看著,莫扎特就開始對羽管鍵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來。這引起了他父親的注意,於是他父親馬上開始教她鍵琴入門。

莫扎特的進步是驚人的。在父親的指導下,他五歲開始創作小曲,六歲開始為鋼琴創作協奏曲。最後,他的父親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工作,將自己的畢生奉獻給兒子的音樂教育。從么扎特六歲開始到25歲定居維亞娜,列奧玻爾特為了讓莫扎特的音樂才能得到磨礪,帶他遍訪了歐洲各國的宮廷。據說,再前去宮廷演奏的途中,他們幾乎不住旅館,而且排練也在帶蓬的馬車中進行。莫扎特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當中,創作出一個個美

妙的音樂的。

再有就是貝多芬的父親約翰。他是宮廷樂團的男高音。再貝多芬小時候,人們在傳頌著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他父親為了把兒子培養成莫扎特那樣的神童,開始從小對他進行音樂教育。然而,貝多芬的音樂才華並不想莫扎特那樣從小就非同凡響,因此他接受了一個個近似殘酷的嚴格教育。

最後,父親自己再也教不了兒子,於是,便讓兒子拜海頓和阿布萊比貝魯加等一流的音樂家為師學習作曲。可是,貝多芬的才能並沒有得到認可,大家對他的評價是:難以成為作曲家。

但是,貝多芬卻給世界留下了美妙的音樂。如果當初他沒有得到父親非同尋常的教育,恐怕也不可能創作出如此眾多音樂精品。總之,不管貝多芬也好,莫扎特也好,他們無數傑出的音樂創作都不是父親們直接灌輸的結果。關於他們的音樂創作,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去考慮:音樂和別的任何藝術一樣,通過早期教育去掌握基礎是我們的理想選擇。當你有了基礎開始能夠歌唱的時候,你的音樂才華才會象火山一樣地噴發出來。

各種事例也表明:早期教育在才能的發揮當中,起到了相當巨大的作用。儘管我對早期教育的效果深信不疑,但是我仍然想用實例去說明已有的英才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問題。

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須包括"人格"培養

說起早期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天才的事情來,與其說是現代的新鮮事,倒不如說是流行了上一個世紀的新鮮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卡路·維蒂的教育。卡路·維蒂把父親教育孩子的方法寫成書籍併流傳後事,因而十分出名。在日本,木村久一先生也在他的《早教育和天才》一書當中,介紹過卡路·維蒂的教育,書中收集了許多關於天才教育的實例。

卡路·維蒂出生於二百年前德國一個叫洛休的鄉村。他的父親是一位極具創見性的牧師,他堅信:"一個平凡的孩子,只要從嬰兒階段開始得到合適的教育,他就一定會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教會裡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父親的教育論過於偏激,和當時的一般教育論,既才能全部來自遺傳的觀點格格不入。因此,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表示反對。面對這種情況,他父親毫不示弱,並向眾人宣布:"我別無選擇,只有拿出證據才能向大家說明一切。如果神把孩子賜給我,我就一定要讓大家看到:我是如何將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培養成天才的。這是我心中醞釀已久的計劃。"計劃的實施,使他成為驚世駭俗的人物。

那麼,計劃實施的效果如何呢?據說,卡路·維蒂出生時,先天條件極差。孩子腦子遲鈍,左鄰右舍的人都在背地裡叫他白痴。但是,卡路·維蒂卻取得了讓世界震驚的卓越成就。

他五,六歲時,就說的一口純正的德語,單詞量三萬,並且能夠自由運用。後來,他開始學法語,並用一年時間掌握了法語。

接著,他用六個月的時間掌握了義大利語,用三個月的時間掌握了拉丁語,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另外,他還記住了英語和希臘語。到卡路·維蒂八歲時,他通讀了聯大人都覺得費解的古典和哲學名著,這些名著分別出自荷馬,威吉爾,西塞羅何庫勒等人之手。荷馬是古希臘的大詩人,他因創作《伊利亞特》而聞名。威吉爾是古羅馬最大的詩人,而西塞羅則是古羅馬一位非常活躍的辯論家和哲學家。庫勒是與歌德齊名的大

作家,他給世界之學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作。其中的《威廉·退爾》在日本也十分出名。據說,維蒂能跟讀童話一樣,津津有味地讀這些大文豪的作品。

這位少年的名字在全德國家喻戶曉。他不僅精通語學,而且在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和數學上也相當優秀。其中數學尤為出類拔萃。1809年,學者們對他的才能進行測試,讓他讀希臘語,拉丁語和法語中難懂得文藝書籍。結果證明,他不僅能夠完全理解,而且還掌握了足夠的知識。

於是,年僅九歲的卡路·維蒂被允許進入萊布茨大學學習。而且國王也十分賞識他的學習能力,命令格廷根大學從第二年的秋天開始接受他為正式學生。

在大學的四年時間裡,他完成了對物理學,高等數學,化學邏輯學和語言學等課程的學習,並於13歲半那年獲得了吉鎮大學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

16歲那年,他在海德堡大學獲得法學博士稱號,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法學部教授。18歲那年,他根據普魯士國王的命令赴義大利留學。在義大利學習法律期間,他根據自己對但丁的興趣,寫了一本名叫《但丁的誤解》的書,書中列舉了已有但丁研究學者的錯誤之外。儘管法律是他的本職工作,但是研究但丁也付出了他畢生的精力,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1883年回國以後,他就根據國王的願望在德國各大學講授法學,直至他83歲時才結束他輝煌的一生。

這既可以說是朝氣教育的雛形,也可以說是成功創造人的為數不多的典型案例之一。後來,他父親就根據自己是如何在兒子十四歲之前,對他進行獨特教育的問題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卡路·維蒂的教育》。該書出版後,據說並沒有多少人問津。但是,也確實有父親想模仿書中的教育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天才的。

天生兒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培養的

1915年,威廉·詹姆士·塞迪斯和阿道夫·巴爾分別以15歲和16歲的年紀從哈佛大學畢業。諾巴特·維納10歲進入塔夫脫大學,隨後進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18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卡路·維蒂的父親在一百年前寫了一本教育法的書,他們的父親就是根據這種教育法,自己把孩子教育出來的。我要補充說明的事,維納和卡爾的兄弟姐妹已十分優秀,他們同樣在很小年紀就考上了大學。我敢保證,在他們之後也一定出現了不少這樣的例子。

卡路·維蒂留下來的教育法著作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什麼是早期教育,卡路·維蒂的例子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去進行早期教育。然而,許多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其成長過程也驚人的相似。

例如,十七世紀,法國的科學家和思想家布雷斯·帕斯卡,他創造了著名的阿斯卡法則,並寫下了《暝想法》一書。他的父親是一位數學家,在失去妻子以後,他將所有的熱情都傾注到兒子的教育上,甚至不惜辭去公職。十九世紀著名的大物理學家維廉·湯姆森和它的哥哥詹姆士·湯姆森,他們的父親是一位苦學的農夫。小的時候,他們的父親對他們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熱情。據說,詩人歌德也得到過父母的教導。在當軍人的父親和聰明的母親的教育下,歌德八歲就能夠讀寫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和希臘語。

十九世紀的約翰·斯圖瓦特·米爾在他《自傳》的第一章 中,記述了父親對他的教育。文章的開頭寫道:"我從父親那裡接受了非同尋常的教育。一般,孩子的童年常常是在無為中度過的,然而從我童年所受的教育來看,孩子在童年能夠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和技能。"

類似上述的例子舉不勝舉,在木村所協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以及其它研究才能教育的書籍當中就列舉了許多例子。

我在這裡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新研讀這些例子,發人深省的地方還很多很多。

早期教育的最大問題是過於"有效"

也許早期教育並沒有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其卓著的功效卻不容我們否認。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樣一種事實:許多在工作中惠澤於民,並以其才華而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都是在上述的特殊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這些接受特別教育的孩子,會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的驚人成績,而產生其它"併發症"。

二十多年前,在東南亞某國出現了一個據說是兩千年才有一位的天才兒童。這位少年的智商高的不能測量,遠遠高於當時的智商最高值197。具推算,這位少年的智商指數達到210,從而被記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三歲時,他不僅能說本國語言,而且還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德語等。四歲時到日本上電視,向公眾展現他天才的風貌。令日本觀眾震驚的是:一道大學入學到似的不定積分難題,他只用了三分鐘就正確無誤地算了出來。

這位天才少年八歲時也到日本來過,後來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某電視台為了探聽究竟,專門就少年後來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但是也不知道少年在哪裡。唯一獲得的信息是:那位4歲就在大學當旁聽生的少年,17歲參加全國高考統考時,考是考上了,但平均成績只有65分。在全部考上的2763名考生中排名第2420位。現在,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已除去了他的名字。關於他真實的情況,我們一無所知。但是,對他的中傷和各種猜測卻無所不至。

寫這位少年的書有三本之多,但是書中卻沒有片言隻語提到教育方法的問題,只是一味地羅列該少年的優秀成果,如出生三個月就能說"爸爸,媽媽",一歲就能夠解答微積分等。不過,從少年父母同意日本媒體披露少年的才能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想像:少年是接受過相當熱心的特別教育的。

不知為什麼,在中國會時不時有天才少年的誕生。而在日本,這樣的少年卻聞所未聞。但是,只要幼兒教育做得好,就一定會產生令人吃驚的成果。於是,孩子的父母開始覺得孩子是天才,社會上也沸沸揚揚地傳說:這孩子是天才。這樣一來,"早期教育"不久偏離正軌,"早期教育"的形象不就受到損害了嗎?

要把優異成果的出現看作一件好事情,最重要的事做好後面的工作。如果不能把孩子顯露的才能進一步發揮出來,不能把孩子顯露的才能和其它別的才能結合起來,孩子才能的顯露就變成了炫耀,父母過高的期望也會隨之落空。而且,對孩子而言也十分不利。

一般人對才能教育和早期教育持批評的看法,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他們擔心象剛才所舉的例子一樣,即使少年小時候多麼具有學習的才能,如果他不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不能憑才能從事一項很好的工作,那也不是毫無用處嗎?不錯,對父母來講,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一個平凡的人。也能倖幸福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傑出的能力和溫和的人品能相容嗎?

確實,有許多才華橫溢的偉人們,他們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難以想像的豐富多彩和美滿幸福,也有曲折起伏以及與常人不同的精神磨難。

首先以莫扎特為例。他身染重病,在父親死後,生活窘迫,形同乞丐,在妄想和憂鬱中英華早逝,年僅35歲。關於它的死因一直是一個謎,有人說他死於尿毒症,有人說他被人毒殺,也有人說他死於大腦疾病。

貝多芬嗜酒成性,52歲的了黃疸,53歲吐血,57歲離開人世。據說,他在失去意識之前,用拉丁語留下了一句話:"大家鼓掌吧!喜劇結束了。"

帕斯卡死時也很年輕,年近39歲。臨死前,他告訴他姐姐,"我從18歲開始沒有哪一天不是在煩惱中度過的。"

寫才能教育論的黑田實朗在他的著作中,對許多天才的成長過程和晚年都作了詳細的記述。他在調查許多事例後,寫道:"藝術和學問的天才,根據父母的願望,接受極端的英才教育而成為偉大的人。但是,這卻成了他們的禍害,不少人的身心健康受損,在不幸中度過自己得一生。"人們常說,有很多天才是怪人。雖然他們因為不是凡人而受到了尊敬,但是根據黑天先生的看法,我覺得:天才的痛苦也不是平常人的痛苦。

在黑田先生的書中也以這樣的人物作例子舉了出來。他們因為父母特異的教育方法,(可能還不能稱之為英才教育),成了傑出人物,但是他們的一生卻很不幸。

例如,英國的文豪約翰·拉斯金,他是由母親精心培養長大的。他母親是一位虔誠的清教徒。她把所有的玩樂都看成是罪惡,所以從來沒給幼小的拉斯買過玩具。

母親每天早上花幾個小時和兒子一起讀聖經,父親給兒子念詩並讓兒子自己朗讀。當時,小學還不是義務教育,所以拉斯金只上了幾個月的學。而大部分教育則是在家中進行的。

他十八歲考入牛津大學。母親硬是在大學附近租了一間房,密切注視兒子的生活。據說,這位母親三年多來一直把丈夫留在倫敦,自己住在牛津街。他的婚姻生活並不美滿,妻子離他而去。在晚年,他說道:"我所受的教育,一般說來是錯誤的,而且也是不幸的。"據說,他在長大以後曾經多次發瘋。尤其在臨死前得一年,他因精神極度錯亂而痛苦不已。

哲學家尼采也有一個特異的童年。父親在他四歲時就去世,他哥哥也在他父親去世的七個月後死去。母親體弱多病,和父親的兩個姐姐住在一起,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另外,祖母也和他們同住。尼采作為女家族中唯一的男性。他的成長傾注了女性太多的愛。母親希望尼采絕對愛他,要求尼采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結果,尼采變成了一個認真,深沉,懂禮貌的孩子。另外他不同於別的孩子,做事刻板,絕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因此,周圍的壞小孩都取笑他,母親也擔心他。

他不太愛玩,喜歡孤獨,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他從青年時代開始懷疑宗教,後來否定神,寫下了關於虛無主義的哲學書籍。他45歲時發瘋,由母親和妹妹照看他,第二年死去。

據說,宗教改革加馬丁·魯德的母親教育兒子很嚴厲,路德小時候就因為父親不注意偷吃栗子而受到過母親的鞭打。一介神父的路德敢於反抗專橫跋扈的羅馬教王,在當時是需要千百倍的勇氣的。

他具有強烈的正義感,但另一方面,他也具有病態得神經質傾向。成年後患上了女性恐怖症。

基督教新教為理公會派的鼻祖,英國人約翰·威斯萊,在小時候也受到過母親極其嚴格的斯巴達式教育。他母親所生養的17個孩子,個個都是做事有板有眼,舉止講究禮儀的人。但是,這17個孩子的婚姻生活大多都很不幸。這一事實告訴人們:母親家教的過分嚴厲,她所培養出來的孩子不適應家庭生活。

據說,為理公會宗派的名稱起源於約翰的綽號。約翰是牛津大學神學學生的時候,因為生活過於有規律,周圍的人都叫他墨守成規者(指生活有規律的人)。黑白先生是這樣評價約翰的,"極端嚴格的教育也許不適合培養和善的家庭人.但是,卻培養了他作為一個宗教家和政治家的堅強意志.而且,對他所從事的偉大事業也很有幫助。

錯誤的早期教育培養的是"畸形兒"

這樣看來,儘管幼兒教育十分有效,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幼兒教育十分有效,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幼兒教育會出現極端,從而使人產生不能迴避危害的印象。

前面例子中所提到的莫巴特·維納也寫過這樣的話。曾經是天才少年的他,在數學,電子工學和神經生理學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創建了成為計算機和機器人原理的控制論,從而成為美國大名鼎鼎的大學者。我也十分尊敬他,經向他的學生詢問,得知他是一位和藹的人。但是,他在《從神童走向凡人》的自傳中說:他意識到自己養成了某種怪異的性格,而且自己也絕對不是那種讓人覺得可愛的孩子……。

而且,約漢·斯圖瓦特·米爾也說:他因為在社會生活中不能找到平衡而苦惱。別人覺得他為人冷淡,他自己也常常反省自己的性格,努力做到不卑不亢。

那麼,早期教育創作出來的都是不幸的人嗎?

在前面例子所提到的人當中,有過非凡精力並度過幸福一生的人,也許只有卡路·維第一人。

做牧師的父親特別注重兒子的全面發展,他不僅要求兒子具備很高的知識水平,而且還要求兒子具備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在書中,他也這樣寫道:他優先考慮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令人吃驚的是,他仔細而徹底地貫徹了教育的理想。從書中以下的文字,我們可以推斷維蒂父親所注意的是什麼。"為了讓孩子順利地成長起來,就必須從妊娠之前開始作準備。丈夫要進行自我訓練,身體要健康,要有知識,而且還必須有一個好妻子。只有這樣,生出的孩子才會身心健康。在孩子生下來之前,必須為孩子的將來做好準備。而且懷孕期間十分重要,這一點,我們不必贅言。在懷孕期間要節制飲食,肉提上相互愛撫,經常到戶外活動,喝優質水,身體保持清潔,忠實履行責任,滿足歡悅,而且還必須忠於神。不僅妻子要這樣做,而且丈夫也要這樣做。如果做到了,神就一定會給我們一個健康的孩子。對一個孩子而言,具備上述條件是足夠的。"

維蒂的父親十分小心,努力不讓卡路本人覺察自己的才能比別人出眾,他最怕卡路被培養成受人愛的人。因此,他父親很注意關心他媽媽(妻子),一舉一動都充滿了愛意。在父親的教育下,儘管卡路具有卓越的才能,受到大家的愛戴,但是,他一點都不傲慢。這在大家看來,也許並不覺得不可思議。

早期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從十幾年前開始,就對幼兒教育投入了很大的熱情。最初的動機如前面所說,是因為自己對教育的現狀懷有一種深深的遺憾:自己辛辛苦苦所從事的竟是"耽誤了善後工作的教育"!我還寫書,到處進行宣傳,應該說,我的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並促進大家對日本的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進行思考。

毫無疑問,過分偏重的早期教育很容易產生弊端,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寫了《幼兒園教育,晚矣》藝術,提倡"教育從零歲開始。"這在一個教育工作者看來,也許會覺得毫無道理,甚至還會有人認為我對煽動英才教育熱負有責任。

但是,我不想作任何辯解。通過將近20年的各種努力,一些模糊的東西開始變得清晰起來,而且我的想法也發生了某些變化。在這裡,我想就這方面的情況作一些說明。

通常,傑出人物的出現都會引起很大的轟動,諸如驚呼:"世紀的天才""天才出現了"等等。如果有一個好的環境去培養孩子的能力,"創造天才"是有可能的。如果從孩子的早期開始,就注意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能力,並且有意識地對他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合理的訓練,那麼孩子即使受到自身能力和身體條件的限制,要讓他具有令普通人吃驚的高能力也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從本章所敘述的實際例子來看,卡路·維蒂的情況屬於例外。因為特別的早期教育包含著危險,稍有差錯就會毀掉人的一生。在說明早期教育的時候,我想對其中的"危險"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謂的傑出人士,他們的人生大起大落。他們之所以不被看作常人,是因為人們只將目光停留在他們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以及早期教育所產生的知識性成果或某一熟練技能上。那麼,應該怎樣才能掌握過人的知識和特殊的技能呢?這正是父母和專家所探討的問題。

很少有人象卡路·維蒂的父親一樣,在培養孩子時關心孩子是否有人愛。也就是說,現在人們對孩子的能力認識不充分,所以早期教育的目的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

在第2章中,我向大家介紹了進行15分鐘短暫接觸和隔離對後來母子(女)關係的影響。知識性的問題可以通過以後的努力去彌補,但是,心靈的問題卻不能彌補,他會因為時機的錯失而永遠錯失。

但是,根據心靈自然產生,龍的兒子是龍的認識,人們常常會這樣想:一個人的人格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然而遺憾的是,無論是想進行早期教育的父母,還是不想進行早期教育的父母,他們都沒有充分意識到培養孩子心靈的重要性。因此,心靈培養不象智能培養,得到了父母的足夠重視。

我現在切實地感覺到:智能教育問題不斷,所以在日本,我們必須首先考慮培養溫和的人品和健康的體魄。

今後,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等機械將會越來越多地取代人的勞動。因此,我相信:是智能機器人,而不是知識與分析起作用的時代一定會到來。到那個時候,早期教育的目的將不再是擁有多少知識,而是造就具有協調人格和溫暖之心的人。因此,我想:具有"顯著效果"的早期教育,也必須站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立場上進行重新考慮。

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前面所列舉的事例當中,幾乎所有的早期教育都是由父親去實施的。而且,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確實,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光靠父親一個人的力量就足以完成。但是,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創造人,簡單的說,向孩子灌輸母愛應該走在知識和技術教育的前面。

即使我不說,也許大家也能明白母愛在教育中必不可少。從近的說,它是注入到知識性早期教育中的能量;從遠的說,它能解決困擾學校教育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最重要的是一絲不苟的做好大家都明白的事情,決不能因為大家明白,而等閑視之。

本來,從知識比不過心靈,"健全的靈魂依附於健全的身體"這樣的角度出發,我應該向大家談談"體育"。但是,由於世人對"體育"的認識不足,我手頭又沒有合適的資料,只好向大家談談心靈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掌握的材料比較充分。

"語言前的教育"只能由母親承擔

在第一章 和第二章 中,我就心靈和能力等形成的問題進行了涉及。在《還剩一半的教育》中,我談到"語言前教育"的問題。嬰兒從出生前開始到出生後的一分鐘、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進行大量吸收,並對大量的東西進行掌握。這一事實驗證了我以前在《母親從零歲開始的育兒法》一書中的推論。

例如,時實利彥先生,他是日本大腦生理學的大家,寫了許多連我們外行人都能讀懂的書籍。他1973年去世,在死之前,有人問他:"你是如何站在大腦生理學的角度去看待胎教的?"他回答:"母親的大腦和胎兒的大腦不是通過神經纖維直接聯繫在一起的,因此我們只能說,無論母親的大腦受到什麼刺激,它都不會對胎兒構成直接影響。"在時實先生所處的時代大腦生理學主要研究電子信號在神經纖維中的傳遞。

但是,曾經跟隨時實先生學習的現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大島清先生,通過對大腦與荷爾蒙等化學物質的研究,發現母嬰之間是通過電子之外的信號進行傳遞的。根據這一事實,大島請先生寫了一本關於胎教的書。

例如,如果直接作用於母體,就會使荷爾蒙分泌發生變化,使通過臍帶流進來的血液濃度成分發生變化,從而直接影響胎兒的狀態。

語言前的教育與其說是教育,倒不如說是每天的育兒工作,如跟嬰兒說話,餵奶合抱一抱嬰兒等。在嬰兒開始會說話並開始教他記住某些東西之前,按理來說,嬰兒所接受的東西遠遠要超過父母教他的東西。甚至在母親的肚子里,嬰兒也在進行知識的攝取。

由此看來,語言前的教育,其範圍之廣,已不是以前的早期教育的概念所能完全覆蓋的。

關於這一點,在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中,父親們也都是從孩子相當小的時候,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但是,幾乎所有的記述都是這樣寫的:"孩子開始懂得語言的同時,就開始……"

這反映了他們的共同想法,認為:"要提高孩子的才能,就必須首先讓孩子理解語言,然後用語言進行說明和教育,如果能夠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的能力沒有遞減之前,讓孩子熟練運用語言,那麼,憑藉孩子驚人的吸收能力,他就能夠進行學習並掌握我們交給他的東西。因此,孩子最先需要的是語言教育。"

事實上,任何一個天才兒童,在未滿十歲之前都能自由讀寫多國語言,能夠一本接一本的通讀難懂的書籍。就這樣,他們的才智在閱讀中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不是強制,而是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父母對孩子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為了讓父母高興,孩子努力學習。

因此,如果父母能夠很好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學習起來就不覺得累,而且孩子還能很快記住包括語言在內的任何知識。確實,這是十分有效的。但是,今後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光用語言去培養孩子的問題。或許,在會說話之前,嬰兒通過母嬰紐帶所學到的東西會多於通過語言教育所學到的東西。

母愛培養孩子的人性

關於嬰兒在母親的肚子里接收到什麼以及如何接的問題,事實上,現在我們只能想像。然而,儘管它在學術上沒有得到解決,但是無論是通過各種例子,還是從母親們的實際感受來看,我們都很清楚:嬰兒和母親之間有一條紐帶在維繫著。

通常,我們人在開始讓孩子熟練使用語言時,就開始用語言進行意思的傳遞。動物和人的不同在於人擁有語言這種意思傳遞的手段。但是,正如人們常說:"眼睛和嘴一樣會說話""感覺有殺氣,不由得回過頭來"。因此,傳遞意思並不一定需要語言,不用語言也不能說是低級。尤其是在培養人品的時候,這種不用語言也能進行意思傳遞的"紐帶",我覺得,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狼少女阿瑪拉和卡瑪拉的故事被寫進了各種出版物之中。在某種意義,1983年記錄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伊扎貝爾少女的故事,與之形成了比照。

伊扎貝爾的母親是一個口不能說,耳不能聽的聾啞人。在伊扎貝爾出生後,家人為了讓她們母女躲避世人的目光,在一間形同牢房的漆黑房間里,整整對他們進行了六年半的監禁。伊扎貝爾出生時,是一個沒有任何異常的正常嬰兒,但是在經過六年半的監禁之後,被人發現時,她卻變成狼少女的模樣:嘴巴不能說話,對陌生人充滿敵意,一副窮凶極惡的樣子。她的行為據說,只相當於出生六個月的嬰兒水平。但是經過梅遜和戴維斯兩位大夫的共同教育,這位不幸少女的辭彙量逐漸增加,數年之後,她達到了能夠進行日常生活的水平。出生後到六歲半的時間裡,沒有人跟她說過話,陪伴她的只有黑暗和寂靜。可是,伊扎貝爾卻融進人的生活,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伊扎貝爾和母親的肌膚之親十分豐富。既不能聽也不能說的母親不可能聽得見伊扎貝爾的哭聲,也不可能對伊扎貝爾說出溫柔的話語。但是,她可以通過摟抱嬰兒,和嬰兒進行心靈的交流。正是這種心靈的交流刺激了伊扎貝爾的大腦和心靈,並培養他作為一個人的心靈。

幼兒教育是從培養心靈開始的

如果心靈,性格和氣質都有培養期的話,那麼我想,這個培養期就是語言之前的時期。談到培養孩子身心健康的問題,我們必須向卡路·維蒂父親所說的那樣,從孩子未出生之前開始考慮,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說他是早期教育還是英才教育了。至於什麼是對孩子的真正教育,我們都得從新考慮。

接下來是臨界期的問題。一般認為,心靈的培養也有臨界期。據說,小時候缺乏愛的孩子,長大後多數會有問題,我們不能說這些孩子是因為不爭氣才自甘墮落。而應該說:這些孩子是因為在某一時期之前沒有被愛過,所以不能接受愛。也就是說,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沒有養成知足的心理和被愛的心理。即使是臨界期的問題,最主要的不也是關於心靈的嗎?

以前,大家認為性格等存在著天生的因素。這是因為,當周圍的人意識到嬰兒的性格和人品時,臨界期早已過去。而當臨界區的時機錯過時,嬰兒的性格和人品就難以改變了。所以,當有人覺得人的素質和氣質都是天生的時候,我們其實不必大驚小怪。

例如,上學後老師反反覆復的教育學生,"不要以強凌弱","要體諒他人",可是學生就是不明白。這是因為,在進行語言教育之前,學生從還不懂得語言開始就反覆接受教育。這種心靈的教育優先於各種知識的記憶,是那個時期刻在孩子心靈深處的東西。

說到心靈教育,似乎讓人覺得很難很難,其實,它並不難。對新生嬰兒的初次愛撫,喝奶時,嬰兒和母親之間的視線交流、母親對嬰兒的逗笑以及母親對嬰兒出聲時的應答……這種母嬰之間的交流是母親和孩子之間聯繫的紐帶,它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東西。

人們常常把意思的傳遞叫做"交流",而日文字典,對它的解釋是"用語言進行意思或思想的傳遞"。這是他本來的意思。所以,我想:母親和嬰兒之間的相互感覺以及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聯繫紐帶,可以用文字表達為:"不用語言的交流"和"語言之前的交流",嬰兒所感受到的首先是"語言之前交流",然後嬰兒的心靈和能力才會成長。我希望大家知道教育"並不是首先從懂得語言開始的"。

至於如何有效的進行早期教育,那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另外一個問題。不斷深入探索人的可能性,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但是,現在日本人所需要的首先不是人的可能性,而是幸福的人生。即培養一個能使自己幸福並使21世紀的人類幸福的人。

在日本,從古代流傳至今的諺語有"三歲看小"和"先入為主"等。貝原益軒在《和俗童子訓》中也認為:如果開始有一樣東西定了型,以後再想讓別的東西定型就很難。

他說:"大概小孩都沒有善惡之分,從小學到了什麼,長大了便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先進入孩子心中的東西一旦定性,以後無論是遇到好事還是壞事都很難動搖孩子的意志。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接近好人,給孩子指引一條好的道路。"

二十年來,我一直對現有的教育方法憂心忡忡。我覺得,在現有的兒童教育方法指導下,即使兒童有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也會因為能力生成臨界期的耽擱二白白地被葬送了。

這樣的話,我曾經說過多次。但是,卻沒有引起什麼反應。既沒有人提出批評,也沒有人對教育的時機和順序進行研究和實驗,更沒有人再重新問起。我覺得,想鈴木鎮一先生對小提琴教育的畢生探索和實踐,以及石井勛先生對漢字教育的畢生探索和實踐都是特例中的特例。他們兩人的教育方法在開始時,都受到了社會的百般阻撓。

但是,我相信:在將來某一天會有更多的人攜起手來,共同去研究教育問題並掀起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革命。並且相信:人們對兒童以及嬰幼兒的思考也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第四章 從右腦開始培養人

幼兒教育,首先要開發人的右腦

1982年登載在某科學雜誌上的兩張照片成為我關心左腦和右腦問題的契機。這兩張照片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拍攝的大腦PET斷層照片。PET又叫陽電子放射物X射線斷層照相術。在作大腦PET時,要先向人體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糖,然後再作大腦CT電子掃描。從掃描後的得出的大腦斷面圖可以看出什麼地方血流量多。那個地方的血流量多,就說明那個地方的大腦活動活躍。

這兩張照片反映的是兩個人在聽莫扎特音樂時的大腦活動情況。一張照片顯示的是音樂家的大腦情況,而另一張照片顯示的則是普通音樂愛好者的大腦情況。

雖然這兩個人聽的都是莫扎特的音樂,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大腦活動情況卻不一樣。拿一個人的左腦和右腦相比較,音樂愛好者的右腦血流量多於左腦;而音樂家的左腦血流量多於右腦。

過去人們常說,左腦具有語言的功能。我們知道,當左腦因為事故和腦出血等原因而受到傷害時,人就會產生語言障礙。1981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斯佩里獲得諾貝爾獎後,大家才真正開始注意左腦和右腦的不同功能。另外,在斯佩里獲得諾貝爾獎的前一年,美國電子學家布萊克斯利出版了一本叫《THERIGHT BRAIN》的書。日語譯名叫《右腦革命》,是大前研一先生譯的。該書非常有意思。

以前,人們說,體育是通過身體的感覺來記憶的。這種體育論的觀點喝左右腦的理論完全相同,說的都是一回事。但是,大腦生理學卻沒有接受這種"左腦"和"右腦"的觀點。

根據《右腦革命》和其他書籍的說明,作者把左腦叫語言腦或優勢腦,而把右腦叫音樂腦或劣性腦。劣性腦的說法是西方人的發明,讓人覺得有趣。這些,我們且不去管它。首先,左腦主管"說"、"讀"、"寫"、"計算"、"組裝"和"分析"等理論性和說理性的事項;右腦主管以"音樂"和"美術"為主的藝術和體育,以及主管不好用語言表達的領域,如"立體感"、"類別"、"直覺"和"信仰"等。

說的在直白一點,右腦的主要機能是抓住事物的整體,進行空間認知和類別區分。空間認知是人的基本機能,而類別區分則主要是以區分人的長相為主。但是,左腦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左腦的主要機能是對事物進行理論、分析和解釋。因此,如果讓我來說的話,我是不會把右腦叫"劣性腦"的。你想,當一個人接觸到美妙的音樂和高雅的藝術時,他的大腦會隨之興奮起來,並真實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和藝術的高雅。因此,如

果讓我說,我會把右腦叫"高級腦"。

關於右腦的問題,音樂家豐田耕兒和小林武史所說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位世界級的音樂家都是通過鈴木方式培養出來的,他們說:"鈴木式不同於別的教授法,它不用樂譜。我們就是在鈴木式的指導下成長起來的,我們覺得:自己的音感和通過樂譜成長起來的人不同。"

確實和他們所說的一樣。同樣一種音樂,通過樂譜去記和通過耳朵去記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因為聽音樂的方法不同,大腦起作用的部位也會不同。這一點連我這個外行也似乎明白了。

直覺、空想、超心理性力量以及心靈感應等,它們或許都是右腦的機能,而這些機能都一直隱藏著。總而言之,左腦是理解的腦,右腦是感覺的腦。

但是,儘管人腦有左右之分,而實際上,人的左腦和右腦是連接在一起的。它們的連接部位叫腦梁,由1到2億個神經纖維所組成。由於左、右腦的連接,使得進入左右腦的不同信息以及在左右腦整理形成的不同信息能夠進行互相傳遞。因此,左右腦的機能並沒有明確的分工。斯佩里博士為了醫治重症的癲癇症,曾經對切斷腦梁的患者進行了左右腦機能的研究,研究發現:儘管患者沒有腦梁,但是並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我們

還知道,一些患者的大腦部分受損後,由於大腦的其他部分具有替代的功能,從而可以使大腦的機能得到某種程度的恢復。因此,儘管使用左腦和右腦的表達不太正確,但是通過把大腦進行分類考慮,可以使問題具有象徵性,看上去一目了然。

我向來喜歡直接、明了的表達方式,所以,打算使用左腦和右腦的說法。但是左腦和右腦的問題並不象說的那麼單純,這是我需要事先聲明的一點。

前面幾章我談到了胎兒和嬰兒的能力、母嬰之間的相互感應以及語言之前的交流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屬於右腦的問題。我覺得,從前被學術所忽視的問題和不能理解的問題,大部分都屬於右腦的問題。因此,我想根據這一觀點,對胎兒和嬰兒以及早期教育的問題進行重新的思考。

胎兒明白母親為什麼哭泣

例如,把胎教和早期教育作為右腦的問題去思考,其意義是相當深遠的。

有人曾經讓我在二萬五千赫茲的超聲波電子掃描儀前,對胎兒的行為進行過觀察,我發現胎兒的行為令人驚訝。在京都府綾部,有一個開了30多年婦產科的大夫夏山英一,他從十幾年前就開始使用掃描儀,來對胎兒進行觀察。他照出的超聲波畫像十分清晰,在婦產科的大夫當中享有盛名。我也看過夏山大夫拍攝的畫像,畫面確實很清晰。即使孕婦自己還沒有覺察到自己懷孕,但通過超聲波也可以將胎兒看得一清二楚。其中,有兩例胎兒的情況讓我深受震動。

第一例的情況是這樣。有一個孕婦每月都要到大夫那裡去,通過超聲波和嬰兒見見面。可是,到懷孕第十七周的時候,突然出現了異常情況。護士說是"破羊水了"。這位孕婦聽後,驚慌失措,馬上就哭了起來:"不、不,我堅決不要打掉這個孩子。我見到了孩子的臉蛋。我還給孩子起好了名字。大夫,我求求你給想想辦法"。其實,根本就沒有破羊水,而且羊水還很足。

"這是假羊水,請不用擔心!"在大夫在耐心做說服工作的時候,鏡頭一直監視著胎兒的一舉一動。在說服工作的這一段時間裡,畫面中的嬰兒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開始時動作比較遲緩,後來動作嚇人。最後,動作開始逐漸怪異,嬰兒的頭部、胸部和腹部出現細微的痙攣。後來,這種痙攣遍布嬰兒的全身。其動作是突發的,看不到有事先的預兆,而且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很細微。

第二例仍然是通過超聲波看到的胎兒畫面。這時候,胎兒的媽媽也在哭泣,所不同的是他的媽媽是因為高興而哭泣。這位孕婦想要孩子都快10年了,終於在37歲的時候懷上了孩子。當她通過超聲波顯示的畫面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動時,她感動得哭了。在媽媽沒有哭之前,嬰兒的動作一直很遲緩。在媽媽哭的時候,由於媽媽激動,脈搏跳動加快,使得嬰兒的心跳也隨之加快。但是,嬰兒卻沒有出現痙攣等特別的舉動,動作一直較大、較遲緩。

從上述兩例的觀察可以看出,同樣是母親在哭,心跳加快,橫隔膜顫動,但是胎兒的動作方式卻完全不同。

夏山大夫說,他希望大家能夠明白:儘管他手頭的例子少,不足以證明胎兒能夠接受母親的感情變化,但是從這些畫面所顯示的情況可以看出:母親和嬰兒的關係並不只是提供營養和攝取營養的關係。

當孕婦在大夫那裡通過超聲波知道小孩的性別後,就馬上告訴家裡的人。然後,大家在一起早早的給小孩起好名字,並用起好的名字跟肚子里的小孩說話。這樣,肚子里的小孩也成了家中的一名成員。告訴胎兒的性別或許會引起其他的許多微妙的問題,但是呼喊胎兒的名字、把胎兒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對胎兒說話的作用

有很多人都曾經指出:對胎兒說話十分重要。據說,胎兒文化研究所的谷口裕司先生曾經在妻子懷孕期間進行了實踐,他的實踐稱得上是"父親版的胎教"。例如,在晚上臨睡前,用手撫摸妻子的腹部。然後對胎兒說:"我是你爸爸呦!你今天一天又長大了。"

這樣的話,不僅肚子里的小孩愛聽,而且懷孕中的母親也一定愛聽。當父親用手撫摸母親的肚子時,心緒不寧的母親也會很快平靜下來。因此,孕婦的身心健康可以說,有父親的功勞。

野口晴哉先生是社團法人正骨協會的創始人,他發明了野口式正骨法。他將從胎兒開始的教育叫"潛意識教育"。潛意識教育是什麼?野口先生是這樣說的。

"潛意識教育是把非意識的心靈變得豐富多彩。同樣是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有的一哭就讓人心煩,有的常常要人照看。這是由嬰兒與生俱來的人格和品德所決定的。有的孩子在人群中引人注目,有的孩子默默無語,引不起大家的注意。由許多人都認定:孩子的這些素質是天生的,不能隨意改變。而這種認定就是意識。培養意識以前的的心靈,使之變得豐富多彩。這就是潛意識教育。因此,我覺得:教育應該從懷孕開始。而且,愛人之心也要在潛意識中培養。只有這樣,它才能融進人的血液之中。通過講道理教人愛人,即使講破嘴皮,也培養不出人的愛心來。"

野口先生的這一段話記載在他老早就出版的一本書里。三十年前,我曾經請野口先生看過肩周炎,可是當時我壓根就不知道他會有這樣的想法。1986年由於野口先生已經去世,所以我拜會了他的夫人和繼承父業的兒子,並重新提起野口先生說過的話。

我請他們談談正骨法是如何看待養育子女和生孩子的問題。據說,已故的野口先生知道夫人懷孕後,馬上就會變得溫柔體貼,如帶夫人出去散步,給夫人買她看著高興的東西,給夫人找她愛吃的食品。據說,他夫人為此非常高興,心想:"哈哈!看來丈夫還是挺迷戀我的。"丈夫的這種溫柔體貼一直持續到孩子生下來的第六個月。在第六個月,孩子斷奶後,丈夫又回到了老樣子,把她當作"普通的女人看待"。據說野村太太非常失望。

他們一共生養了四個孩子,每當太太生養孩子時,野口都表現得非常溫柔體貼。可是,野口先生給我的印象並不好。他給我的印象是可怕、愛奚落人。我真沒想到他對妻人竟然如此的溫柔體貼,真讓人佩服。

"在懷孕期間,丈夫也必須尊重母體的要求,如飲食的要求、活動的要求和性慾的要求等。這就是潛意識教育的第一步。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胎兒活蹦亂跳,具有特殊的韻律。而且表情豐富。也許大家會見笑。但卻是千真萬確的。"這是野口本人說的話。這也說明:在懷孕期間,最重要的是跟胎兒說話。也就是說,丈夫用手撫摸妻子的腹部,並對胎兒說出清晰的話語是很重要的。

當母親身體不舒服時,胎兒的情緒往往要比母親身體本身的狀況還要差。所以,這時候,丈夫就要用手觸摸妻子的腹部,對胎兒說:"喂,開心點!"。據說,野口先生就是這樣做的。

另外,野口的兒子在自己愛人懷上孩子的時候,想對肚子里的孩子說話,又總張不了口,覺得怪難為情的。於是便試著給孩子起一個名字,有了名字,自己叫起孩子來就覺得很自自然了。所以,後來就馬上給孩子起了一個名字。開始給孩子起的名字叫"梅比",是英語"MAYBE"的音譯。它的意思是"也許"。也就是說,愛人到底懷孕沒懷孕還不敢確定。據說,野口兒子在早上起床後,會對愛人肚子里的孩子說:"梅比,早上好"。下班回來後會對肚子里的孩子說:"梅比,我回來了"。而當孩子在肚子里踢騰的厲害,孩子他媽受不了時,野口的兒子就對孩子說:"梅比,爸求你了!別再鬧了,你媽都受不了啦"。

通過"語言以前的教育"培養幼兒的右腦

象對胎兒說話或者胎兒接收母親感情的事情,我們還不清楚,不能講出其中的道理來。而且還不能用實驗證明:意識以前有心靈的存在。但是,在左腦和右腦當中,我們最不了解的就是右腦。如果從右腦的可能性出發,我們就可以把意識以前存在著心靈當作一種事實來接受。關於胎兒的感受能力和語言以前的交流等問題,在上一章 中,我都將它們假定為右腦領域的問題。雖然我沒有清楚的理論依據,但是我覺得這種假定合情合理。

以前,醫療和科學只注重"身體"的問題。這樣做,醫療和科學是否忽視了其他重要的問題呢?長期以來,醫療和科學一直信奉的原則是:希望孩子能夠平平安安地生下來,以後逐漸增加體重和身高,只要孩子不得病就是身體健康。

最近,開始出現了"不能把胎教完全說成迷信"和"母親的身心穩定會給胎兒產成良好的影響"的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還很保守,遠遠沒有達到夏山先生、谷口先生和野口先生所說的水平,因為這三位先生是徹底承認胎兒具有感覺能力的。

我認為,"感覺"是右腦的主要能力,其能力之大是我們所難以想像的。而且,右腦的能力出現的相當早。特別是在沒有掌握語言之前,其能力表現得尤為突出。但是後來,左腦的能力逐漸佔據上峰,右腦被迫退居從屬的位置。

當然,這完全是我的主觀臆斷。我總覺得,人的左腦在和右腦打架,強的一方在說服弱的一方。可是,道理總歸是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自己所難以理解的事例,我想這就是左腦和右腦的關係問題吧。

就說孩子吧。當他會說話,大腦漸漸有了條理,並能夠進行理性思考的時候,其左腦的能力就會變強,右腦的能力就會衰退。

我覺得,即使胎兒和嬰兒具有一種稱得上超能力的力量,也會因為它不被大人所覺察而白白錯過。在第三章 中,我要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即"能力培養要從語言之前的心靈開始"。

母親和孩子需要語言之前的交流

嬰兒和母親的相互關係是從相互感應等語言之前的交流開始的。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講,嬰兒通過交流產生心靈溝通的能力或許遠遠強於大人。

例如,聽一位生了雙胞胎的母親說,剛開始時,這兩個嬰兒都很高興,咿咿呀呀地跟她說話,可後來就不說了。不過,這兩個嬰兒之間卻聊得很起勁。他們在聊什麼呢?母親全然不懂。不過,他們似乎真的能夠溝通,就好像他們之間存在語言似的。據說,過了一歲,當他們開始會說話的時候,他漸漸放棄了只有他們兩人才聽懂的會話,重新開始向母親說話。

而且,即使是年齡稍大的孩子,他也能和別的同伴進行交流。有的孩子因為有障礙,吐字不清,大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小孩入託兒所後,父母十分擔心,怕他不能和夥伴相處。聽一個經驗豐富的託兒所阿姨說,這種擔心大多都是多餘的。因為,大人聽不懂的聲音和話語,同齡的孩子能夠聽懂,而且也不影響他們在一起的玩耍。

交流,並不是說沒有語言就不能進行。特別是在嬰兒和孩子之間,即使他們還不能說話,他們也能進行交流,將非語言的信息傳遞給對方,同時接受對方的信息傳遞。就是年齡稍大的孩子,他們想通過非語言途徑傳遞的信息也一定很多。

在前面,我曾經向大家介紹過非洲烏干達的嬰兒養育情況。那裡有一個風俗,一旦孩子生下來,母親就會把孩子赤條條的放進掛在胸前的弔帶進行餵養,母親從不給嬰兒用尿布,嬰兒也不會弄髒弔帶。據說如果母親的弔帶被嬰兒的排泄物弄髒了,大家便會覺得這位母親不稱職。

有一位去烏干達進行實地調查的學者覺得不可思議,於是便問烏干達的婦女"媽媽怎麼能準確無誤的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拉屎拉尿呢?"烏干達婦女滿臉疑雲,反問他:"有什麼好奇怪的!難道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想小便么?"

我想,也許是因為烏干達婦女貼身背著嬰兒,對嬰兒的一舉一動十分敏感,所以她們能夠準確捕捉嬰兒的各種細微變化。

知道嬰兒什麼時候排泄,對烏干達的婦女而言,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而且她們也沒有經過什麼特殊訓練。而當我們給嬰兒墊上尿布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忽視嬰兒發出的信號。

嬰兒渴望交流,但是如果大人沒有反應,嬰兒就會放棄自己所做的努力。於是,嬰兒的這方面能力就得不到發展。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一樣,只有經過實際的應用,它們才能得到磨練與提高。

拘泥"育兒知識"會影響右腦的發育

有一本書讓我感觸頗深,書名叫《尼基欽夫婦和七個孩子》,它的作者是蘇聯的尼基欽夫婦。該書在日本生活手帖社出版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此,我想一定會有不少人知道這本書。在書中,他們夫婦倆介紹了養育孩子的方針與自己內心的糾葛,即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愛抱毛病"。

夫妻倆開始養孩子的時候,拚命的剋制自己,以免孩子產生愛抱的毛病。他們擔心:一旦孩子愛抱,他(她)就會變得任性和嬌慣。因此,即使嬰兒哭鬧不停,他們也不去抱他。每次把嬰兒放到床上去睡時,他們都故意馬上轉身走開。有一次,嬰兒得了嚴重的濕疹,每天晚上睡不著,哭得很厲害,但是,母親麗娜還是強忍著,拚命壓制自己內心想抱的念頭。據說,這樣的日子弄得他們母子倆都精疲力盡,實在過不下去了。

在嬰兒滿六個月的某一天,母親終於下定決心改變想法,試著把嬰兒抱到自己的身邊來睡。結果怎樣呢?嬰兒就象終於放下心來的樣子,在母親懷裡甜甜的睡去。從第二天晚上開始,母親和嬰兒就睡到了一起,嬰兒的熟睡讓母親覺得宛若做夢一般:這是以前整夜哭鬧,讓自己不得安寧的孩子嗎?仔細想一想,我們不難發現:嬰兒的哭聲是在傾訴想和母親在一起的願望。但是固執己見的母親卻一直在堅持自己的教育觀點,從而沒能看到嬰兒發出的信號。

尼基欽夫婦有一套獨特而大敢的育兒方法,但是他們在開始時也失敗過。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夫婦也犯過類似的錯誤。與捕捉嬰兒發出的信號相比,他們更願意堅持自己的的教育觀,更願意忠實於別人所提供的做法和育嬰書上所介紹的方法。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接收嬰兒所發出的信號。

必須指出的是:已有的育兒方法從來不考慮嬰兒的意圖和欲求,只考慮大人的主觀願望,它是一種以大人為中心的育兒方法。嬰兒的真正意圖和欲求是什麼?處理嬰兒意圖和欲求的方法是什麼?母親常常守候在嬰兒的身邊,不管多專業的大夫,恐怕也比不上母親能明白嬰兒的心思。我覺得最基本的問題是母親必須具備自信心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母親在各自探索育兒方式的時候,才能真正為嬰兒著想。當感覺到嬰兒真的很需

要的時候,哪怕要花時間也絕對不能視而不見。因為能夠感覺到嬰兒需要的只有母親。

綜上所述,從整體的角度來看,以前可以說是偏重左腦的時代,而以後則是右腦重要的時代。如第三章 中所寫,以往的早期教育之所以錯誤也與左腦與右腦的關係有關。即,以往的早期教育觀念是知識性的教育,從一開始就優先發展左腦,從而嚴重的妨礙了右腦的真正發育,錯過了右腦發展的時期。

不過,關於如何發展右腦等具體的方法問題,我現在還不能說得十分清楚。而且,現在還有關於情緒教育等提法,這種提法也模稜兩可。我常常覺得:把右腦的問題當作左腦的問題去進行理性思考是早期教育所犯的根本性錯誤。因此,這樣的問題對我們或許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先發展自己的左腦了。在第五章 以後,我講闡述我個人的思考。

關於"體育",我說不出什麼來,但是恐怕體育和右腦的關係最好讓人理解。

據說,體育明星身上的良好動感和準確、迅速的判斷能力都與右腦有關,而知識分子之所以不擅長跳舞和滑冰,是因為他們試圖用左腦去學習動作。

有人說:為了培養真正的滑冰者,必須讓他從走步開始穿上冰鞋,這也說明,如果你從記走法開始學習滑冰,一旦穿上冰鞋後,理論將使你寸步難行。

也就是說,如果左腦戰勝右腦,人就學不好動作;相反身體各部位的運動也會刺激右腦,使右腦的能力得到發展。

人的"體"與"智"不能分開考慮。只有"德"、"智"、"體"全面發展,人的大腦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那麼,"德育"到底是什麼?我認為它和右腦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例如,說"謝謝"和說"對不起"。嬰兒通過每天和母親的接觸,他學到的並不僅僅是這兩句話,而且還學到了包含在這兩句話當中的心情。

象這種右腦的認識,以前我將它稱作"類型認識"。例如,母親在說"謝謝"的時候,嬰兒是把"謝謝"所包含的禮貌行為、氛圍以及語言和表情等所有的內容作為一個類型去認識的。也就是說,嬰兒在還沒懂得"謝謝"的意思之前,他是把"謝謝"所涉及的一切內容,如語言、行為和氛圍等作為一個整體去接受的。當人長大以後,要記住一個新的單詞,我們必須首先懂得它的意思,否則我們將很難記住它。由此可見,嬰兒的類型認識

能力是十分偉大的。

如果把這種類型認識的積累稱作教育的話,我覺得,從零歲開始教育就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那麼,它是否存在著不到一定年齡就不應該進行教育的問題呢?關於這些問題,我想在下一章 中進行闡述。

第五章 類型教育的推進

人的認識和電腦的認識完全不同

人是通過什麼方法去認識某一個事物的呢?為了了解這個問題,我曾經偷偷地對別人看報紙的方法進行觀察。

雖說是看報紙,卻沒有哪一個人是一字一句去看的。一般都是一個版面看上一、兩秒鐘,然後再看下一個版面。也許有人覺得納悶:他們在看報紙么?在看,他們在一個勁的找自己想看的地方看,當他們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時,他們會根據需要記到腦子裡。

可以說,大部分人都在用這種方法看報紙和周刊雜誌。不,準確的說不是看,而是翻閱。

有一種說法叫"用眼睛的餘光看"。我們用這種方法看報紙。一眼看上去,就能了解整個版面的內容。因此,與其說是"看",倒不如說是"瀏覽"更貼切。我把這種認知和認識的方法叫"類型認識"。

我下面所說的內容稍稍有點專業性。類型認識的用語在計算機領域十分流行,而且類型認識的研究也十分熱門。可以認為,這種研究的次序是顛倒的。為了開發高度發達的計算機技術,必須首先解決人的類型認識結構問題,然後才能研究如何將人的類型認識應用到計算機當中去的問題。但是,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人的類型認識和計算機的類型認識完全是兩碼事。

現在有"數碼"和"模擬"兩種說法。如果用這兩種說法去套,那麼人的類型認識就是"模擬"性的,而計算機的類型認識則是"數碼"性的。例如,畫面上有一點。計算機為了發現這一點,必須將整個畫面從頭到位掃描一遍;而人則不同,他只要往畫面上看一眼就能瞬時地找到那一點。

如果根據第四章 中"左腦和右腦"的觀點,也許我們就會好理解一些。即,人的類型認識具有右腦性的特點,計算機的類型認識具有左腦性的特點。

嬰兒有原封不動的接收影像的"特殊能力"

近二十年來,我一直主張孩子是把事物作為類型去接受的,即進行類型認識。在《母親從零歲開始教育的方略》一書當中,我也曾使用"類型與年齡"的詞語,以對零歲的特徵進行說明。

我在陪孫子一起玩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到孩子的類型認識問題。當時,我孫子的年齡還很小,說話還不是很利落。從我家的公寓,能看到窗外閃爍的霓虹燈。當我用手指著一個個的霓虹燈考問他時,他看了一眼上面的文字和標牌,就能準確地說出"那是日立"、"那是豐田"和"那是NEC"等等。這令我十分驚訝。

而且,不僅我的孫子,而且許多幼小的孩子也有這方面的"特殊能力"。當他們看到某輛車時,他們能說出車的種類。當他們聽了兩、三遍的廣告詞以後,他們能記住廣告詞。我想,象這樣讓大人吃驚的事情絕對不會少見。

可以認為,孩子常常能發揮這方面的"特殊能力"是因為孩子和大人的認識方式存在著差異。

例如,當你看到"COCA COlA"的招牌時,你是通過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去認,然後才讀出"可口可樂"的呢?還是把招牌的變形的字體作為一個整體去看,然後才認識"可口可樂"的呢?這兩者是存在差異的。

我從發生在我孫子身上的事情開始注意到:孩子具有把事物作為一個整體去看的能力。但是,我發現:即使在教育機構,孩子的這種能力也沒有得到重視和理解。

因此,我一有機會就向大家呼籲,要重視孩子們的"特殊能力";一有時間就趕緊收集有關孩子"特殊能力"的資料。在此過程當中,我原來對類型教育的模糊認識也變得明朗起來,並且越來越認識到類型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通過"類型認識"去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類型"一詞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已被廣泛使用。"類型"一次來自英文"pattern",而"pattern"譯成日文後,它的意思很難把握。

通過查閱字典,我們發現"pattern"的日文意思有"模範、型、式樣、機構組織、模樣、紙樣、模和圖案"等。而且對於一些我們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抽象事物,如"活動的類型"和"人際交往的類型"等,我們也常常使用類型一詞。這些抽象的事物都具有共同點和有序性,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歸類。"pattern"一詞在日語當中找不到貼切的詞,所以在本書中,我為了保留其意義的完整性,採用了音譯的做法。(註:譯者將"pattern"譯成"類型")

說到"類型"認識,我們很容易想到:它是對肉眼可以看到的事物的認識方法。其實不然。因為我們通過"類型",不僅可以認識聲音和文字,而且還可以認識無形的東西和抽象的事項。例如,當我們聽到巴赫和肖邦的音樂時,即使是象我這樣不太懂得音樂的人,一聽到那樣的曲調,也能分出哪是巴赫的音樂和哪是肖邦的音樂。儘管我們不能將兩者的音樂特點清楚的羅列出來,但是我們卻能分出是誰的音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兩個作曲家創作該曲子的意象已分別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在第一章 中,我向大學介紹了自己在委內瑞拉時的經歷。一個出生才幾天的嬰兒能夠分辨母親的聲音,這也是一個通過"類型"來進行認識的極好例子。嬰兒在母親的肚子里時就記住了母親聲調和說話方式,所以他一生下來就能知道那一種聲音是自己母親的聲音,並對此做出反應。在從嬰兒區分母親的長相來看。眼前的人是母親還是他人?嬰兒能通過自己對母親長相信息的掌握,如通過對眼睛和鼻子的大小、形狀和配置等的掌

握,在瞬間做出判斷。

我們一直認為嬰兒能夠分辨母親的聲音和長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樣的事情並不簡單。你想,這樣的事情是連計算機都難以做到的複雜事情,可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卻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這難道不是令人驚奇的事情嗎?

還有一件我們常常忽視的事情。那就是:嬰兒不僅僅是通過看母親的長相去認識自己的母親,而且還通過母親身上的氣味、聲音、摟抱方式和姿勢等綜合性的感受去認識自己的母親。對嬰兒來講,"母親"是包涵有自己全部感受的母親。因此,嬰兒應該能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疼愛和溫柔。所謂的"類型"正是包涵有有形物和無形物的"類型"。

作為典型的"類型"勢力,我想起了以前從日本棋院高川格名譽本因坊那裡聽來的話。據該棋院的調查發現:該棋院的名人們在三、四歲的時候,就在一旁看父親或家人和別人對弈。因此,在剛開始學棋的時候,並沒有誰手把手地教過他們。

我覺得,他們之所以成為名人,與他們小時候在一旁看別人對弈有關。小孩小時候看人對弈,其圍棋的棋型會根植於小孩的腦海深處。這與從初中開始學棋的情形完全不同。小孩對棋型好壞的判斷靠的是直覺本能,而初中生對棋型好壞的判斷靠的是理論。當然,下圍棋不僅需要直覺,而且還需要良好的理論功底。但是,小時候灌輸到腦子裡的基本類型,會在人長大以後發揮作用。

不僅是學圍棋,而且學習文藝和體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是你小時候懵懵懂懂讀過的文藝書籍和照葫蘆畫瓢學過的體育動作,那麼當你長大以後,它們就會成為你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剛才,我向大家談到無形事物和抽象事項的問題。在這裡,我想以"信仰"為例對這個問題進行考慮。諺語云:"耳濡目染,不學自會"。對這句話,我們也深有體會。假如我們從小就聽人念佛,聽人唱讚美歌和進行禱告,那麼,即使我們不懂得其中的含義,在我們一遍遍的聽到以後,我們也能掌握其中的類型。

簡單地說,當一個一歲的小孩每天早上都看到父母在佛龕前雙手合十的時候,他就會學父母的樣子,跟在他們的身後合上自己小小的雙手。漸漸地,孩子也有了信仰,一走到佛龕跟前,他就不由得叩拜起來。

這與要理解難懂的道理之後才能掌握的信仰不同。

當你年齡稍長,開始有自我或者自我意志的時候,你就會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祈禱?我為什麼要念佛?我念佛是為了誰?如果你不明白,你就不能去祈禱和念佛。這樣一來,你要掌握這些事情就會相當困難,需要付出數倍的努力。

如此這般,即使我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只要我們對該事物進行重複,我們也能掌握該事物的"類型"。因此,我認為,我們會找到一種方法將它應用到教育的中的。

反過來,當我們開始探索事物的含義時,也就是說,當我們的頭腦開始出現條理時,我們對事物進行"類型"吸收的方法就會變得笨拙起來。

我們要正確地把握孩子所擁有的能力,並通過"類型"的重複來對其能力進行積極的推動。這種通過重複來推動孩子的l類型認識力、並讓孩子自然掌握事物的學習方法,叫"類型教育"。在這裡我主張將它作為廣泛的教育問題來思考。

零歲的嬰兒也能讀懂漢字

關於類型,以前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思考。其內容不僅涉及到我們肉眼看得見的東西,而且還涉及抽象的東西。下面,我想就眼睛看得見的"漢字"為例,談談我對"類型"的看法。

漢字和羅馬字母一樣,它不單單是被用作語言的標記符號。當我們在考慮東洋或者日本的文化和素養時,我們絕對不能忘記漢字的巨大作用。根據MIT(麻省理工大學)對世界字體d的研究發現,"橫寫的漢字假名混合字體"無論是從粗略的角度,還是從詳細的角度,都能幫助人們最有效地掌握含義。前面所提到的瀏覽報紙,也正是因為有了漢字,才使日語佔了很大的便宜。

過去,人們認為:漢字複雜,字數多,筆畫多,不利於教學。就是在中國,人們也認為複雜的漢字會阻礙教育的發展,於是由國家對漢字進行了簡化。(現在已停止對漢字的簡化)。

但是,如果從類型認識的角度來考慮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截然相反的事實。即,漢字並非越簡單越容易認識,而是越複雜就越容易認識。計算機也一樣,用作判斷的材料信息越多,其做出的判斷就越準確。說到這裡,我們終於可以請石井先生出場了。

我已在前面介紹過,石井先生是漢字教育的先驅,是他首先在幼兒園教育中引進了漢字。"漢字教育最好從小時候開始","孩子喜歡筆劃多的漢字"等等,這些都是石井先生經過長期資料積累和研究的成果。

據說,石井先生在開始對幼兒進行漢字教育的時候,當時還未滿一歲的長子就開始懂得"教育"的"教"字。不過,雖說是開始懂得,但是因為孩子還小,還不怎麼能說話,所以它不可能將這個漢字念出來。可是,孩子總得想個辦法告訴父母:這個字,我看了這麼多天,記住了。有一天,當他看到在有本書名上出現的"教"字時,他拚命地通過身體的姿勢將它告訴母親。當石井太太明白孩子要告訴她什麼時,他非常感動,並將此事告訴了石井先生。

當然,也有人對石井先生所說的事情提出質疑:如此之小的小孩怎麼能認得如此之難的"教"字呢?!我想,當我們被嬰兒的超凡能力所打動的同時,也肯定有人會對此表示懷疑,這毫無疑問的。

試想一想,嬰兒生下來不久就能認出自己的母親來。所以我想,當有人說孩子長到一歲就能夠認得漢字時,大家也不要覺得有什麼奇怪。

"嬰兒沒有理由認得漢字","漢字教育,胡鬧!"與過去的一片責罵聲相比,現在的人們已經相當寬容,不再墨守成規,並且能夠對各種做法進行探索。即使是我所主管的幼兒開發協會,也在吸引石井先生的觀點,積極推動幼兒從零歲開始進行漢字教育。1986年1月,朝日新聞以"幼兒從零歲開始也能認得漢字"為題,介紹了在福岡縣屋形原託兒所的試驗結果,內容之驚人,相信有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能讀"、"明白"和"會寫"屬於各自不同的能力

從1984年開始,我在年輕母親們的協助下,開始對漢字進行類型教育的實踐。實踐主要使用漢字卡片,以便通過類型將漢字告訴幼小的嬰兒,可是我並沒有特別的教育計劃。我將我的類型教育的想法告訴了母親們,在得到她們理解的基礎上,我讓母親們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進行具體的實踐。我的願望是:通過母嬰之間的交流積累去尋找類型教育的實際方法。

現在,在我的手頭積累了好幾個紀錄,但是這些記錄要轉化成成果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在這裡,我想一邊向大家介紹具體的事例,一邊向大家談一談有關類型教育的實際情況。首先,我要向大家談的是:我為什麼要選擇漢字來作為類型教育的實踐嘗試呢?

關於在類型教育中選擇漢字的問題,也許會有人提出疑問:漢字和早期教育中的左腦知識性教育有什麼不同呢?關於這一點,我想大家會慢慢明白。就我而言,我覺得任何屬於類型教育的素材都行,並不僅僅局限於漢字。我之所以選擇漢字,是因為:①如果把漢字作為圖形去看,它在視覺上非常有意思。②漢字不象外語存在著的發音等問題。③我想挑戰已有的漢字教育,並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指正。

通常,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具備"能讀","明白含義"和"會寫"三項能力,人才算懂得漢字。文部省的教育方針也完全是這種想法。因此,從筆劃少而簡單,意義明確的文字開始教學就成了漢字教學的計劃。

但是,根據類型認識,我們知道小孩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能夠區分漢字。"能讀"需要嘴巴開始會說,"明白意義"需要語言的體系,"會寫"需要手指的運動能力。這三種能力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時期,不可能同步發展,而且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例如,母親讓嬰兒看幾張寫有漢字的卡片,然後給他念其中一張卡片。母親念哪一張卡片,嬰兒的視線便會轉移到哪一張卡片上。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充分地了解嬰兒是否能夠區分不同的漢字。也就是說,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即便能夠區分漢字,他也不能將漢字說出來。當然,這樣的時期會因教法和指導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不能具體地說出是什麼時候。

在這裡,我想大聲地告訴大家:嬰兒早在還不會說話之前就開始具備了認識漢字的能力。

能夠區分漢字的時期、能念的時期、懂得意義的時期和會寫的時期,這四種時期各不相同。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就肯定會出現:不到最後會寫的時期就什麼都不教,或者不都具備這幾種能力就毫無意義的想法。但是,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而且,既然孩子具有類型認識的能力,孩子不會讀、不會寫也不要緊,那麼為什麼不開展漢字教育呢?漢字作為類型教育的材料之一,它適合培養孩子的類型認識能力。基於上述想法,我開

始對類型教育進行了實踐的嘗試。

作為類型教育的"漢字教育"

丸山美輪子的父親贊成我對類型教育的看法,在美輪子一歲零三個月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對美輪子實施漢字教育,九個月後,當美輪子滿兩周歲的時候,她記住了144張漢字卡片中的99張。在報紙和電視上找出自己所熟知的漢字進行閱讀,已成為她的一種愉快遊戲。

但是,美輪子的父母並沒有對美輪子進行特別的訓練,而是原封不動地按照我們所提供的方法去做。

首先,我們的做法是使用寫有漢字的卡片。具體做法是由大人給嬰兒看卡片和讀卡片。例如,大人給嬰兒看寫有"象"字的卡片,並讀給她聽。全部讀完(開始以2-4張為度)後,再從第一張開始重複。當嬰兒看熟後,就給他做遊戲。如,給以兒童同時看兩張卡片並念"象",讓嬰兒猜哪一張是寫有"象"的卡片。通過這種方式,嬰兒能夠識別的卡片就會漸漸地多起來。

準備卡片不見得非要局限於具體事物的名稱,也可以準備一些如同"愛情"和"誠實"的抽象概念。開始的時候,母親不妨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和喜歡的漢字來製作卡片。

據說,美輪子的漢字識別是從"丸"、"痛"、"新聞"和"太鼓"四張卡片開始的。開始時,母親給美輪子看一張張卡片,並念給她聽。據母親的紀錄,美輪子看卡片時顯得十分高興。然後,母親給她做遊戲,給她看兩張卡片,並念其中的一張。據說,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美輪子就猜對了60%以上。

在使用卡片的時候,我特別希望母親們注意:一定要始終抱著做遊戲的心態,決不能強求。而且,給嬰兒看完卡片後,也一定要特別陪嬰兒玩一玩。這是因為嬰兒十分敏感,一旦發現母親在擺出我來教你的架勢時,她就會顯得十分緊張。

類型教育,說白了,就是利用嬰兒的非凡"感受能力"進行教育。因此,最重要的是給嬰兒創造出一種讓他感到愉快的氛圍,就向美輪子看到卡片時能感到萬分喜悅的心情。給嬰兒以愉快的類型,正是類型教育的第一步。

當美輪子長到一歲零四個月的時候,母親同時給她看兩張卡片,並讓她猜:母親念的是哪一張卡片,做這種猜卡片的遊戲,美輪子的準確率漸漸地能達到80%到90%。這時候,母親就給美輪子多增加一張叫"花粉"的卡片,一共變成五張卡片。看美輪子這時候的反應確實發人深省。

當給美輪子看她看慣的卡片時,她眉開眼笑。而當給她看新的卡片"花粉"時,她不笑了,並且一動不動的盯著卡片看。不用說,大家也能明白:一歲零四個月的美輪子知道這張卡片和以前的卡片不同。

給美輪子做了三個月的漢字卡片遊戲後,即美輪子一年齡五個月的時候,因為美輪子一會感冒,一會蕁麻疹的,母親多數時間不能給她做漢字遊戲,只好每十天給她做一次。

有一天,美輪子的母親做了這樣的紀錄。

"我終於有了片刻的閑暇。晚上,我看美輪子情緒很好,於是我給她拿出了卡片。我從第一張卡片做起,給她讀,給她看。美輪子顯示微微一笑,然後咯咯的大笑起來。可是,她對新放進來的『花粉『,只是一味地盯著看,看了三遍也面無表情。直到第四遍,她的神情才有所改變,嘴角的肌肉開始微微放鬆。而看其他卡片時,她咯咯地大笑,一副『我知道了『的神情。其中的差距之大,令人吃驚。"

從上述母親的紀錄可以看出:美輪子能夠清楚的區分"花粉"與其他四張卡片的不同。

漢字也可以成為幼兒遊戲的素材

在做漢字卡片遊戲的第四個月,美輪子年滿一歲零六個月,這時候,母親稍稍改變了原來的做法。以前,母親擔心美輪子會弄髒卡片,把卡片放到了美輪子夠不著的地方。而且,在做遊戲的時候,母親也很少讓她觸摸卡片。而現在,母親決定讓美輪子隨意觸摸卡片,把卡片放到她能夠的著的地方。開始,給美輪子的卡片有20張。美輪子看到後,十分高興。她先將卡片在地板上攤開,然後,就高興的玩了起來。或塗或寫或扔……

由於卡片常常放在美輪子的身邊,所以美輪子玩卡片的機會就自然多了起來。開始,母親每天陪美輪子玩卡片的機會只有一次。後來,父親高興的時候也陪美輪子玩。這對十分喜歡父親的美輪子來講,實在是一件求之不得的高興事。

等父母親給她念完卡片後,美輪子就會順手去摸卡片,把自己喜歡的一聲挑出來,然後說聲"哈依"就交到父母手上。父母發現,美輪子挑出的卡片多是筆劃多的漢字,如"新聞"、"麒麟"、"友情"和"優美"等。當父母把這些漢字念給她聽時,她顯得異常的興奮。雖然她還不能夠正確地發音,但是,她已經開始自個兒讀卡片玩了。

在給心情不好的美輪子看卡片並念給她聽的時候,母親發現了意見值得注意的事情。

"為了讓美輪子開心,我給她讀卡片。儘管她顯得有些倔強,但還是跟著我反反覆復地讀了。中間有一次,我把卡片翻到了背面。美輪子看到是白紙就沉默不語。看來,美輪子是先看漢字,然後讀,然後發音的。"

從開始做漢字卡片遊戲的時候起,即使母親不是特彆強調:"你說說看!",美輪子在模仿母親的讀音過程中也能自然明白:漢字有不同的讀音,而且讀音與漢字有著密切的關係。

讓小孩看漢字,然後由大人讀給她聽。這種事情十分簡單,而正是因為這種簡單的刺激,使孩子能通過自身的力量發現許許多多的事情。我想,這從美輪子的事例當中就可以略見一斑。

後來,美輪子母親還在不停地在做紀錄。其中有兩處紀錄可以證明:美輪子在半年的時間裡在進行類型認識。一處紀錄的是美輪子一歲零七個月的情形。"美輪子已經記住漢字的上下,她能上下無誤的拿出漢字。"另一處紀錄的是美輪子一歲零八個月的情形。"美輪子曾讓奶奶陪她玩漢字卡片。奶奶不知道漢字的讀法,於是按照自己的讀法去念,結果,孩子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對大人越簡單的漢字,對幼兒就越難

到美輪子一歲零九個月的時候,她已經做了半年的漢字卡片遊戲。從這個時候開始,父母決定讓她遠離卡片遊戲,把所有的卡片收了起來。直到兩個月後,喜歡卡片遊戲的美輪子才有重新玩上卡片。

當父母看到象美輪子那樣的幼小孩子能夠不斷記住新的漢字時,他們一定會十分高興,併產生給孩子"加碼"的念頭。而給孩子"加碼"則會使孩子產生壓力。之所以暫停美輪子的漢字遊戲、讓她"餓上一餓",是因為父母擔心:自己的慾望會碾碎孩子自身的學習願望,過分嚴肅氣氛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不做漢字遊戲的兩個月里,母親通過時不時在速記本上寫漢字給美輪子看等方法,刻意培養美輪子對漢字的興趣。兩個月後,當父母重新拿出漢字卡片給美輪子看時,美輪子表現出令父母吃驚的記憶速度,很快記住一個又接的漢字。"饑渴"法在教育中的作用巨大,所以有必要痛下決心進行"饑渴"休整。

在美輪子一歲零十一個月的時候,父母又重新和美輪子一起開始漢字做卡片遊戲。遊戲的做法是:父母把卡片胡亂擺在地板上,然後讀其中一張卡片,接著讓美輪子找出那張卡片。

"在擺卡片的時候,順便讀其中的一張卡片。然後問:『在哪裡呢?『,於是四下里尋找,『啊,找到了『。邊說邊把那張卡片撿起。就這樣,拚命地找呀找,直到把自己所說的那一張卡片正確地撿出來。開始時,擺大約三十張卡片。等美輪子能猜對其中的二十張後,便又新添二十張。"

在前面說過,類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做得愉快。從美輪子母親所做的紀錄可以看出:漢字卡片遊戲使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身心的愉悅。

"漢字卡片的別名叫『父母過分促進卡片『。孩子的記憶力如此之好,以至於連我自己都覺得孩子是天才。一聽到朋友或摯友對我孩子的極力稱讚時,我就心裡美滋滋的。(雖然我知道每個孩子都能做到。)"

當美輪子滿兩周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將上述的感想寫信告訴了我。

做漢字卡片遊戲進入到第九個月後,美輪子記憶漢字的速度有了顯著的提高。即使是一個新的漢字,當父母給她念過兩、三遍之後,她也能記住。而且美輪子還能夠把自己所知道的漢字和發音結合起來。如:當卡片中出現"鼻"和"耳"的漢字時,美輪子能一邊指著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一邊將這兩個漢字的讀音讀出來。確實,美輪子所吸引的新事物在逐日增加。

這時候,美輪子已經能夠讀出九十七張漢字卡片了。

據說,在九十七張的漢字卡片當中,既有大人覺得難學的"麒麟"、"斗魂"和"八面六臂"等漢字,也有孩子常常弄錯的"日"、"目"、"種"、"重"、"家"和"象"等漢字。雖然"日"和"目"等漢字是大人能夠輕易記住的代表性漢字,但是幼兒卻很難根據其類型認識力去識別。

從意義上來看,表示具體事物的漢字要比表示抽象概念的漢字簡單。這種看法只是大人的感覺而已。

但是,對於平生第一次看見漢字的嬰兒來講,無論該漢字是表示抽象的事物,還是表示具體的事物,其難度都是一樣的。

而當孩子長大到5、6歲以後,他們開始通過理性把握事物。這時候,他們會覺得:有具體意義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在這裡,請允許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由於在小孩進入幼兒期後,我們會不斷的教給他具體的事物。所以,在小孩尚未進入幼兒期時,我覺得,我們不妨多教給他一些抽象的要素。

不同的類型教育、不同的成長

在前面,我以美輪子的事例為主,向大家介紹了類型教育的實踐,但是有一點我要事先聲明,那就是:美輪子的事例並不特殊。當說到美輪子在滿兩周歲時能讀九十七個漢字,或者說到美輪子能馬上記住她所喜歡的"麒麟"和"八面六臂"等複雜的漢字時,也許會有人認為,美輪子的父母對教育格外熱心,也許還會有人認為美輪子本來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美輪子的事例絕對不是特別的事例。

孩子的成長主要看培養的方法。我認為,無論是哪一個孩子都可以向美輪子那樣學會漢字,甚至還有可能學會更多的漢字。即使是美輪子,如果從零歲開始就通過漢字卡片對她進行類型教育的話,那麼其結果也許就會更加不同。

因此,說真的,我很想在本書當中給大家介紹孩子從零歲開始使用漢字卡片的事例。但是說到零歲,與美輪子的年齡相比,孩子對漢字卡片的反應並不明顯。當然,我們不能因為零歲孩子的反應不明顯,就說零歲的孩子使用漢字卡片毫無意義,而應該說在零歲的那一時期,不斷向孩子灌輸各種要素是十分重要的。這就是我的想法,雖然美輪子的年齡稍稍大了一些,但是,用這一事例卻能讓大家清楚的看到類型教育的實踐,所以

我在這裡向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

當然,在其他研究成員的報告當中也有非常有趣的事情。下面我將簡單地介紹各位母親所說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讓人覺得:小孩捕捉事物的方式是大人難以想像的。

"孩子過了兩歲以後,我開始在速記本上給他寫漢字。而不是在卡片上。例如,我要寫『勇氣『兩字,當我剛開始寫『ㄡ『的時候,孩子就會把『勇氣『念了出來。又如,我要寫『大地『兩字,當我開始寫『大『的時候,孩子就把『大地『念了出來。因此,漢字的形狀一旦進入孩子的頭腦當中,孩子便能記住該漢字的讀法。我想,這就是類型認識吧。

有趣的事,孩子會常常把『會社『和『金魚『弄錯。這是因為『會社『和『金魚『的形狀相似,孩子把他們的形狀記到了一塊。"

"孩子不會念『電車『和『新幹線『,但是卻從一開始就記住了抽象的『勇氣『和『努力『,因此我們不能說具體的『電車『或『新幹線『容易記。我們的出發點是要培養孩子的『勇氣『和『努力『精神,所以我們希望孩子能永遠記住這兩個單詞。"

"也許是從兩個多月前開始,孩子就進入了對抗期的緣故吧。在他一歲零九個月的時候,我給他看卡片,他要不故意說錯,要不反著說。情緒好的時候很配合,情緒不好的時候不樂意去做。於是,我不再給他看卡片。在不給他看卡片之前,我想讓他挑一張他自己喜歡的卡片。當我把所有的卡片交給他時,他從中挑了一張『愛『。然後嘴不停的說:『愛,愛『。當他看到寫著『愛情『的卡片時,他就說『一起,一起『。總而言之,他現在喜歡的卡片只有『愛『"。

"當父母彈鋼琴、看樂譜的時候,孩子就模仿著父母唱歌或者看樂譜。當我讀英文報紙的時候,孩子就看英文報紙,並模仿著我的聲音讀,並且,讀出的語調還真跟日語不一樣。看來,孩子似乎已經感受到這種語言是不一樣的。"

"在孩子未滿一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看卡片、讀漢字,當時我想:這麼小的孩子能明白嗎?可是,在孩子超過一歲的時候,他卻能將哪一張是『愛情『的卡片指出來。在他一歲零八個月的時候,他掌握了許多單詞,並且能夠進行自我表達。因此,現在我覺得:孩子從老早就能認識漢字,只不過他不能用言語將它表達出來而已。看來,孩子雖小,他做得事可真不少。"

"超過一歲零六個月後,孩子開始自己問:『這個漢字是什麼呢?『。在這之前,孩子沒有任何的反應,我真不知道他是懂還是不懂。現在,我同樣給孩子看四張卡片,並問他:『哪一張是XX?『。他真的能明白我的問話,並將那一張卡片指給我看。這四張卡片給他看過一遍後,他就能迅速而準確的將它們指出來。可是,當我擺出十天前他看過的七、八張卡片時,他似乎有一半都忘記了。"

"孩子一歲零六個月,開口說話晚,現在還不會說話。碰到想知道的東西,就用手指著它問父母『這,這!『。凡是寫有文字的東西,如雜誌和報紙等,他都很喜歡。用手指這上面的字裝腔作勢地念起來,『哇,太棒了!『當父母表揚他後,他就念得更起勁了。"

"對我家孩子而言,如果給他看的漢字是他所熟知的事物,他就能很快地記住。所以,下雪的時候,我給他看『雪『字;打雷的時候,我給他看『雷『字。這些漢字,他都能牢牢地記住。因此,我教他漢字的時候,首先從他所熟知的事物入手。"

"孩子從兩歲左右開始能夠說話了。從一年前開始,我就一直給孩子看漢字,而且孩子的興趣也似乎很高。孩子會說話後,我讀卡片的次數也就多了起來。我樂意給孩子讀卡片,孩子看到我高興,他自己也很高興。就這樣,我給孩子讀卡片的次數就多了起來。現在,我手頭有60張卡片,經常反反覆復的拿給孩子看。孩子看多了,我怕孩子會覺得膩煩,所以每次我讓孩子看完,就馬上把卡片藏起來。現在看來,這個辦法很好。"

"我家的孩子似乎並不在意漢字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他統統都往腦子裡記。當我給孩子看『椅子『的卡片時,我就找椅子;當我給孩子看『被子『的卡片時,我就打開壁櫥找被子。雖然很花時間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我想通過類型認識去教孩子漢字呢?最近,孩子終於能說出『夢『和『月『來了。當孩子在畫冊上或者在什麼地方看到自己認識或者喜歡的字時,他會高興地念出來。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現在他開始讀車牌號,

把我們公寓停車場的車牌讀了一個遍,如,碰到『練馬『的車牌時,他會把不會念的『練『字跳過去,只念『馬『字。我在想:要不要把數字也教給孩子呢?"

"我的漢字卡片是從『風『開始的。現在,我的卡片做到了『風邪『。可是,當我給孩子看『風邪『的時候,他卻怎麼也不能將『風邪『說出來,而是把以前學過的『風呂『說了出來,給人一種從記憶中去搜索的感覺。兩歲後,他給人的感覺是讀漢字,通過最近的卡片去讀以前學過的漢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想,可能是因為他以前記住的漢字已經刻在他腦海的深處的緣故吧。"

"因為孩子毫無含義的概念,所以,他要麼把字型弄錯,把『熊『看成『指『;要麼把發音聽錯,把『星『聽成『足『或者『石『。從一開始,我就把漢字當作一種遊戲,所以70多張卡片,我能很快就把它們讀完。當孩子會讀漢字的時候,他似乎特別願意聽我說:『啊,對啦!『看來,孩子把父母的高興和稱讚當成了他的一種樂趣。"

"或許是因為對字感興趣的緣故,一起外出的時候,孩子不僅看圖畫,還念字呢。世界在他眼前真的是開闊起來了!就是他心情不佳的時候,當我向他說起他喜歡的汽車或者問起某一漢字時,他的心情也會稍稍好轉。看來,興趣廣泛真是一件好事情。"

以上是幾位母親們所寫的心得體會。關於漢字的問題,我想再多積攢一些資料,然後對它進行統一的闡述,所以在這裡我就不再一一的去說它。但是有一點引起了我的興趣,那就是孩子開始接觸漢字的時期。

我覺得,在一歲前記住的漢字和會說話後記住的漢字時有區別的。這種區別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是一歲前還是一歲後?或者是什麼別的時期?這就是漢字記憶的界限問題。

在小組當中,有一個是孩子從4個月開始接觸漢字的案例,我想把它留到最後再作介紹。

零歲的孩子對漢字也有反應

"我加入小組早,所以嬰兒從4個月就開始接觸漢字。開始我的幹勁很足,一天能給他看十遍卡片。可是,他還只是一個喝了奶就睡覺的嬰兒,所以他當然就不會有什麼反應。

開始後半年,有一天,我抱孩子在保健所排隊,其間,我看到了一副廣告畫,小孩也看到了。他伸出小手,拚命地往廣告上的字夠。『欸,這不就是孩子的反應嗎?『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孩子對漢字有反應。"

"我一到廚房忙家務,孩子就不停地把書拿進來,嘴裡『書,書『的叫。當我念給他聽後,他又會把別的書拿出來。一天不來回幾趟,他就不會善罷甘休。有一次,他還把卡片拿了出來。

孩子拿的是『川『的卡片。進來的時候,他顯得很著急,跟我說:『川,川『。雖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我還是編了一個『川之歌『的舞蹈跳給他看。從那以後,孩子就凈把『川『的卡片拿到廚房裡來。我想,這也算是孩子的一種反應吧。"

"孩子經常跟著我,所以他上廁所的時候不關門。而且還十分淘氣,經常把手紙給扯出來。於是,我決定用漢字卡片來試探一下他的心思。我把『金魚『、『父親『、『魚弱『和『梭餅『四張卡片暫時放在廁所里。最近,我又把卡片拿了回來,重新放到盒子里。有一次,我讀完"魚弱"後,他卻用手指廁所。當我打開抽水馬桶的蓋子時,著實讓我吃了一驚。有一張『金魚『的卡片正飄浮在水面上。這四張卡片真的變成了廁所卡片。

孩子還不會說話,給他念卡片時,他只會咧咧嘴。雖然我不知道孩子是怎樣記住漢字的,但是當我看到給他看的厚厚一疊卡片時,我真不敢將它和自己的孩子聯繫在一起。"

通過上述的長篇大論,我想,大家對"類型教育"這個新詞都包含了意思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在下一章 中,我將通過對孩子無形品質的培養來試著談一談類型教育的重要性。

第六章 向零歲的可能性挑戰

給幼兒"要素"

在上一章 中,我已向大家做了介紹:一個幼小的嬰兒能看著漢字念出"八面六臂"的讀音來,當你看到這種情形時,你作何感想呢?肯定會有不少人這麼想:幼兒不懂意思,能讀出這樣的漢字又能怎麼樣?

事實上還真有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我也頗感為難。因為我不能肯定:孩子從小記住的漢字會在將來什麼時候派上用場。這樣一來,也許就會有人接著追問:那麼,教幼兒這些不是白費力氣嗎?而我想說的是:請等一等!我認為,現在就斷言:這事情對嬰兒徒勞,那事情對嬰兒沒用的說法未免操之過急。

我覺得,如果嬰幼兒在不斷吸收的話,我們就應該多給他"材料",而不應該考慮這"材料"他需不需要。"材料"不見得非要局限於漢字,可以盡量拓寬到九九表、外語和音樂上。只要嬰幼兒感興趣,他就會不斷吸收。

嬰幼兒掌握的這些"材料"將成為他們日後接觸新事物的基礎,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想著這些"材料"會在什麼時候派上多大的用場。

據說,人腦的細胞數有140億個,其中真正用的細胞只有百分之幾。這我已在前面說過。假如人腦所使用的細胞數再增加0.1%,情況又會怎麼樣呢?情況難以想像。也許會給人的可能性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甚至大家會認為:沒有使用的腦細胞在幫助使用的腦細胞起作用。可是,我們為什麼不能主動的使用沒有使用的腦細胞呢?這正是問題的所在,也正是我之所以考慮幼兒教育的動因之一。可是,對幼兒進行教育會不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呢?帶著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向大腦生理學的專家諮詢過。

我的提問是:讓孩子"學習",孩子的大腦能承受得了么?他會不會象大人那樣得神經衰弱?

專家告訴我說:"絕對不會。如果孩子不喜歡,他會拒絕接受那樣的『教育『。只要孩子沒有膩煩的情緒,就沒有必要擔心教的太多。"

另外,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知識,而且要培養孩子的感性,因此,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大家不妨考慮給孩子以感性"材料"的問題。

這個例子並非前面所說的諺語"耳濡目染,不學自會。"但是,如果周圍的大人經常在佛龕前雙手合十,那麼看著大人拜佛長大的幼兒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拜上佛來。在佛龕前雙手合十的行為是反應信仰的"材料"。如果打小就向人灌輸這樣一種"材料",他就可能對某種超人類的力量表示敬畏,或者在將來信奉上基督教。信仰,是人一生的精神支柱。我想這種說法絕對不會錯。

通過類型教育發展孩子潛能的三個要點

我想,通過上述的說明大家已經明白:類型教育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嶄新教育思維和方法。它和以前被成為"教育"的"教育"完全不同。在這個意義上,我堅信:類型教育一定會給教育帶來革命。

既然類型教育是一個嶄新的教育方法,那麼它能讓零歲的嬰兒產生多大的能力呢?還有,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推動類型教育呢?所有這些問題,說老實話,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我確信,嬰兒沒能通過以前教育引導出來的能力能通過類型教育將它引導出來。

前面所介紹的漢字卡片形式,實際上就是我和母親們為探索類型教育可能性所作的一種嘗試。雖說是一種嘗試,但由於現在還處於起步階段,所以大部分的具體實踐方法還是根據各位母親的個人判斷來作出的。

因此,現在的類型教育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和方法。規定"什麼時候應該怎麼做"。但是有三點很重要,希望大家務必知道。

第一,給嬰兒的材料要多次重複。第二,不用進行解釋和說明。第三,不要急於求成。

只要能夠充分理解這三點,那麼任何一位母親都能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類型教育了。

"重複、重複、再重複"是幼兒教育的根本

第一是重複的效果。任何事情,只要重複嬰兒就能吸收。

這一點已得到證實,而且我在前面也作了介紹。嬰兒對被重複的"材料"具有非凡的"記憶能力",這一點是大人所望塵莫及的。而且嬰兒記憶事物也不會覺得費力。

另外,嬰兒對事物沒有難易之分。"這對幼兒太難啦,還沒有必要讓他去記",這完全是大人的感覺。其實對嬰兒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件因為難而記不住的事物。

如果再重新看一看鈴木鎮一先生的研究,我們就能夠清楚的看到這一點:一個打從娘胎開始就反覆聽本國語(日本語)的人,對本國語言具有非凡的記憶能力。每天反覆聽優美的音樂,任何一個孩子在此環境之下都會熟練地彈奏優美的巴赫和莫扎特。

經常聽人說:兄弟兩人,大的孩子練小提琴,小的在一旁看著、聽著。當小的孩子長大後學小提琴時,他會很快趕上並超過大的孩子。這是因為,對小的孩子而言,大孩子所彈奏的小提琴成了他學習小提琴的良好環境。

對於說日語,所有的日本人都不會覺得困難或者簡單。因為,他們在聽大人的重複交談當中,自然而然地就把它給掌握了。

同樣,對嬰兒也沒有好壞之分。

孩子不會知道:記住這些東西有用沒有,或者因為這事不好就趕緊把它忘掉。因此,如果光給嬰兒壞的事物,他就會不斷地記住壞的事物。

教幼兒的時候,請不要說明

類型教育的第二點是:"不要說明和解釋"。以前,教育重視對含義的理解,認為死記硬背不能叫教育。但是,也有不經過死記硬背就記不住,或者不經過死記硬背就記不好的事情。

總之,我們應該把通過理解去記憶的東西和通過死記硬背去記憶的東西區別開來。我認為,"理解性教育"只有在孩子進入小學後才能顯示出它的效果來。也就是說,六歲前後是左腦和右腦進行優勢轉換的時期。即使孩子不能理解,在幼兒階段灌輸到他的腦子裡的東西也會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而得到理解。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我得到母親們的協助並開始做漢字卡片嘗試的時候,也曾特彆強調了這一點。

在給孩子看卡片的時候,我要求母親們不要做任何"解釋",如說:"這個字是愛,那個字是情,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愛情"等等。

但是,我們不能說因為這個漢字是通過類型重複教給孩子的,就指望孩子能馬上明白它的含義。因為即使是漢字,也有遠近之分。如果這些漢字象"耳"、"鼻"那樣離孩子身邊比較近,孩子就有可能較快地掌握它的含義。但如果這些漢字象"八面六臂"那樣離孩子的身邊比較遠,孩子不到一定的年齡就很難掌握它的含義。不過孩子一旦明白它的含義,它就會被孩子牢牢地記住。

雖然對漢字進行類型教育的嘗試才剛剛起步,但是,從前面的美輪子的事例來看,我確信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如果人長大了才學習漢字,他就要對漢字進行理解。這樣一來,要掌握漢字,他就必須付出比小的時候多出好幾倍的努力。

總而言之,對與一個通過類型認識來接受各種事物的嬰兒來講,他的"學習"和"記憶"沒有道理可言。嬰兒記住母親的長相和聲音也沒有經過任何的說明和理解。

以往的"教育"觀認為:不講明意思就讓人死記硬背的方式最不可取,它屬於"填鴨"式的教育。

但是,如果我們拘泥於以往的教育觀,把"理解"看作金科玉律,那麼等到孩子有了理解能力的時候,我們恐怕已經把孩子重要的時期給耽誤了。這正是我最擔心的事情。也就是說,當我們覺得驚訝:為什麼孩子能猜對公司名稱和汽車種類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錯過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時期。

因為孩子不需要理解和說明,所以,類型教育的類型可以是任何事物。既可以是具體事物的名稱,也可以是抽象的單詞。因為孩子不需要理解,所以無所謂困難和容易。

一個沒有形成獨立判斷的嬰兒對周圍反覆出現的事物,能毫不保留地予以吸收。

既然播下了種子,我們就要耐心地等待

類型教育的第三點是:不要急於求成。換句話來說,就是:不要急於謀求教育的效果。

例如,當我們給嬰兒讀畫冊並讓他去聽的時候,我們不能指望嬰兒能給我們談什麼感想,因此也許就會有人覺得不安,他到底懂不懂呢?我給他讀有沒有意義呢?即使是用漢字卡片對零歲嬰兒進行"類型教育",我們也不能指望馬上出現結果。

零歲教育也不可能一有"輸入"就能看到"輸出",這一點務必請母親們好好理解。正如記憶和理解必須分開考慮一樣,"輸入"和"輸出"也必須分開考慮。因為"輸入"之後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看到"輸出"。正因為不能馬上看出"輸出",所以才使以往的教育專家們產生了誤解,他們認為:給小孩子"輸入"是白白浪費功夫。我要說: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看法才造成了以往教育的重大過失。

我們經常能看到母親考問孩子的情形。當一個母親在教孩子讀音的時候,她會這樣問孩子:"那個字,你知道怎麼讀嗎?"如果通過考問能增加孩子的興趣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種想知道孩子是否真正記住的心思則是不可取的。因為,如果大人急於求成,孩子好不容易萌發的好奇心就會受到打擊。

當合適的時期到來時,類型教育才會開花結果。如果孩子有了理解能力,我相信,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以前所記住的"材料"。而且,這種理解不能強求,而只能靠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實現。我希望母親和嬰兒接觸時,應該嬰兒具有旺盛的吸收能力,而不應該只圖眼前的效果。

現在再回來談美輪子。美輪子的母親嚴格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不做任何"解說",只是翻來覆去地給嬰兒看卡片、讀卡片。根據記錄來看,美輪子能夠自行理解的漢字在不斷增加。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則記錄。

母親和美輪子一起玩的時候,想起美輪子小時候的事,單手把她抱到腰上,說"蟬"。母親有很長時間沒有這麼說了。以前母親能夠輕鬆地把美輪子抱起來的時候,就管這種單手摟抱的姿勢叫"蟬"。確實,這種摟抱姿勢讓人聯想到爬在樹上的"蟬"。

當美輪子聽到母親說"蟬"的時候,她立刻就用手指著放在立體聲音響上面的漢字卡片盒,並大叫"蟬,蟬"。當把卡片交給她的時候,她就在上面一張一張地找。據說,當她找到"蟬"的時候,她十分高興。當然,這個時候美輪子還不能把漢字中的"蟬"與昆蟲中蟬聯繫在一起。但是,她卻把在嬰兒時期通過類型認識掌握的單手摟抱姿勢和漢字的"蟬"聯繫到了一起。這不也可以說是美輪子對漢字含義的獨特的理解嗎?

只發展智能的教育不叫教育

剛才向大家談到了"類型教育"的三大要點,現在,我還想向大家再強調一點。那就是:"類型教育"要培養什麼?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認真考慮。

我在前面曾經多次講過,類型教育的類型範圍很廣,從漢字、外語到生活態度,從看得見的東西到看不見的東西無所不包,而且對孩子沒有難易之分。

例如,母親經常對嬰兒溫柔呵護,充滿愛意,這樣一來,嬰兒就能通過類型認識去感受母親的愛,並對它進行吸收。當然,嬰兒不明白這就是"愛"。可是,當嬰兒長大後知道"愛"的單詞時,他就明白什麼叫做愛,並通過切身的感受去深深理解它。這時候,他對愛的理解便不再停留在對字面的抽象理解上。

但是,如果嬰兒在這個時期沒有接受類型教育,即使他以後長大了也很難真正理解"愛"。而且即使他心裡明白也不會有愛的行為。這是因為他沒有學到愛的行為。

談到"教育",常常會使我們往智力發展的方面去考慮。但是作為人,作為社會的一員,為了生存,就要在可能的時期里,通過類型教育培養"必備"的能力。

在這裡,我希望大家認真對待"家教"的問題。說到家教,似乎會給大家一種責怪孩子和哄勸孩子的印象。如讓孩子這樣做,不許孩子那樣做等等。其實,父母沒有必要這麼辛苦。如果父母在孩子零歲的時候,就開始給他一種環境並讓他不斷接觸這種環境,那麼孩子長大後就會自然有家教。這樣一來,家教的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我們不能把人和猴子混為一談,但是我認為猴子的做法對人進行家教是有參考價值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

猴子的育兒方法告訴我們:"既要關心又要放手"

1984年冬天,東京地區的降雪比往年要多得多。好不容易盼到春天來臨時,大家才總算鬆了一口氣。可是,在東京高尾自然動植物園(現在的高尾山猴園野草園)的猴山上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情。前一年,在猴山上出生了八隻猴崽。通常,一到春天這些猴崽便能爬樹、過鋼索,活蹦亂跳的。可是那年的猴崽只有兩隻正常,其餘六隻既不能爬樹也不能過鋼索。這六隻猴崽先是有兩隻很快恢復了正常,接著又治好兩隻。最後只剩下兩隻重病的,但終後據說也能爬樹了。為了使這六隻猴子恢復正常,在它們身上似乎發生了不少故事。

根據當時園長井本洋司的觀察,他發現:在猴子當中也有擅長養孩子的母猴和找不到養孩子感覺的"缺陷媽媽"。在高尾山猴山中最會養孩子的是一隻叫做史密的母猴。剛才已經談到,在同年出生的八隻猴子當中,出現了有六隻猴子不能爬樹的異常狀況,那兩隻正常的猴子,一隻是史密的孩子,另一隻是她的孫子。可是,為什麼史密的家族成員能健康成長呢?

那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多,一有積雪,猴王就肯定會第一個跑出去,為別的猴子踏出一條雪道來,以方便猴子們行走。去飼料場有必要建這麼一條雪道,於是猴王給大家踏了一條雪道。雪道建成後,史密又在上面重新踏了一遍,以方便孩子們行走。隨後,史密就讓自己的孩子在雪中行走。

但是,別的母猴並沒有這樣做。在帶孩子去飼料場的途中,她們或者抱著孩子,或者背著孩子。順便說一句,在所有的母猴當中,只有史密是野生猴子,有過在雪中行走的經驗。其他母猴均在東京出生,沒有在雪中行走的經驗。

猴子一天要去兩次飼料場。也就是說,史密的孩子每天要在雪地上行走兩個來回,而其他孩子在整個冬天都不走路。走路與不走路的差異,一到春天便顯現出來。它形成了發育正常和發育緩慢的區別。

不讓孩子自己走路的母猴們,可能是怕孩子可憐。擔心冰冷的雪道會凍壞自己幼小的孩子,或者擔心孩子會在上面摔倒。母猴們真正的心思,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怕自己孩子冒風險。然而,這種過分保護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它妨礙了猴崽的生長發育。看來,過分保護的危害,不僅人有,而且猴子也有,並且完全一樣。

我認為,零歲兒童的類型教育能否順利進行,關係到母嬰之間能否建立牢靠的心理紐帶關係問題。其實,母親對嬰兒滿懷愛心的接觸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類型教育。因此,我們說:母親對孩子的嬌寵不是一件好事。

特別是在家教方面,教給孩子不能做什麼很重要。因此,有時候也需要對孩子嚴厲一些。我不主張大家學習猴子、模仿猴子,但是母猴史密成功養育猴崽的經值得驗大家借鑒。史密為猴崽著想,先踏出一條雪道,然後讓猴崽在上面進行艱難的行走體驗。這種既關心孩子又撒手不管的做法是我們對孩子進行家教時的參考。

話說高尾山猴山上的六隻小猴沒有得到正常的生長發育。照看著六隻小猴的,是一隻叫鈴迦的兩歲母猴。據說,井本給鈴迦起了一個外號,叫"猴山保母"。鈴迦把不會走路的六隻猴崽招集到一起玩耍,並教他們如何爬樹,如何做爬輪胎練習。為了使猴崽們能學會走路,鈴迦付出了艱苦的努力。

在鈴迦的照看下,走不好路的六隻小猴也一個個學會了走路。其中一隻叫"丸"的猴仔到頭來也沒學會走路。這隻猴仔與其說是不會走路,倒不如說是不想走路。無論鈴迦怎麼勸它玩,它就是不和大家一起玩,整天坐著。

或許是因為猴王再也看不過去了,它開始背著丸走。其實,丸的父親就是猴王。通常,養育猴仔的工作由母猴全權負責,公猴什麼都不幹。聽井本先生說,猴王親自插手教育子女的事情是極為少見的。

猴王背丸背了將近一個月,但是丸還是不肯自己走路。一天井本他們看到,猴王把丸從一個高約1米2、3的石牆上推了下去。猴王彷彿在說:"你撒嬌也要適可而止"。

據說,丸的額頭撞到岩石上,流出鮮血,吱吱吱地哭。井本他們一直注視著,想知道事態的發展。可是,猴王壓根就沒有要幫助丸的意思。其它的猴子也很擔心,想過來幫忙又不敢過來,因為猴王虎視耽耽地看著。

丸無論怎麼哭都無濟於事,沒有一隻猴子來幫助它。這時候,它開始意識到:它必須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去。於是,它選擇了一處最容易爬的地方,吃力地爬上了石牆。

丸爬上來後,猴王就馬上和顏悅色地把它抱了起來,用舌頭舔它出血的額頭,給它療傷。自從有了這次事件以後,據說,丸也開始能夠走路了。看來,不僅"獅子會甩落自己的孩子",而且"猴子也會甩落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猴王的嚴厲"處罰",恐怕丸到現在還不會走路。

聽罷松本先生的講述,使我感慨萬千。看來,猴子有時候也需要嚴厲的家教。這一點和人完全一樣。

家教從一歲之前開始為好

最近,對於孩子的家教問題眾說紛紜。"家教"可以在維持社會生活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行為不至於給他人造成麻煩。例如,見面打招呼,保持儀錶整潔以免給他人造成不快。這些行為,如果是零歲的嬰兒,他可以輕輕鬆鬆地把它們當作一種習慣去掌握,而且自己也不覺得費勁。

但是,當孩子超過三、四歲以後,孩子就很難把家教當作一種習慣去掌握。逐一說明道理然後讓孩子採取符合家教的行為,不僅教的人很累,而且被教的人也很難輕易掌握。本來,家教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它的目的是讓你知道怎樣去做。

這些暫且不去說它。最近,父母們不再親自管教孩子。其原因之一是,說到家教會給人一種灰暗的印象,讓人聯想到"懲處"和"處罰"。有些父母,他們不忍心處罰自己的孩子。擔心自己嚴厲的管教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壞印象。所以他們在管教孩子時畏手畏腳。

但是,父母為什麼要懲處孩子呢?是因為孩子到了三、四歲以後,父母才開始對他們進行家教,而孩子不會,於是父母就對他實施了強制性的行為。但如果孩子的家教從零歲開始,那麼即使父母不懲處他,他也能很好地掌握。不,與其從零歲開始,倒不如從孩子尚未出世之前開始,父母就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反反覆復示範一種良好的行為模式。當孩子能夠模仿的時候,父母就要真心地表揚他,直到他能真正掌握為止。

相反,當孩子的行為與家教不相符時,父母就要耐心幫助孩子改正,直到孩子掌握為止。另外,雖然人不是猴子,但是當孩子面臨著生命延續等重大問題時,父母也有必要採取嚴厲的措施。

這樣看來,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本身便是"家教"。

我多次談到,要取得零歲教育實踐的成功,其鑰匙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只要母親有愛心、有熱情,就一定能夠培養人,創造人。

有些東西是三歲以後學不到的

諺語云:"受教於孩子"。最近,我從一個四歲的孩子身上學會了一件事。我從老早開始,就一直住在市中心的公寓里。和別人一樣,見到了左鄰右舍,我也只是默默地行禮,很少互相打招呼。

有一天,一位搬來和我家同住一樓層的小男孩沖我說:"早上好!"我正猶豫著要不要向別人打招呼的一剎那,小男孩卻向我打了招呼。於是,我也沖他說了句"早上好!"。那一天,我的心情顯得格外的爽快。從那以來,我一見到鄰居,就主動地向他們打招呼,而且和那小男孩還成了好朋友。

最近,能向小男孩那樣主動打招呼的孩子並不多見,因此我對小男孩的事情十分感興趣,問小男孩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小男孩的。他們若無其事地告訴我:他們並沒有特意教給孩子什麼,只是從懷上他以後開始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早上起床說"早上好!",晚上睡覺說:"晚安!"。我覺得:這就是通過類型教育進行家教的基本原則。

當然,小男孩才四歲,他不可能明白自己為什麼要跟人打招呼。但是,他卻能把打招呼付諸於行動,能夠行動,正是在家教當中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一點。

不僅打招呼如此,而且"體諒他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例如,在中小學當中出現的"欺凌"問題。有人指出:要根絕"欺凌"現象,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體諒他人的痛苦和悲傷。

確實如此。我們應該對孩子諄諄教導,讓他們"多多體諒他人"。可是,如果我們這麼做了,孩子就真的能夠體諒他人嗎?我想,很難。

這是因為,體諒他人、對他人好一點不是通過講道理就能學會的。

如果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父母之間相互體諒,尊重老人,那麼即使不用語言去教,嬰兒也能自然而然地學會父母的行為方式和說話方式。等嬰兒長大以後,父母的行為方式就會再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為一個溫柔體貼的人。

人們常說,孩子的能力、個性和愛好等等都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堅信:這些因素並非天生,而是因為人生下來後,他受到的類型教育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的問題一直是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所討論的問題。

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久保田競先生說:人不存在能力基因遺傳的問題。確實,遺傳因素對人的能力和性格不構成決定性的影響。

退一步而言,假如遺傳對能力產生影響,遺傳能力也只不過是裝入能力的容器。遺傳能力不是指能力本身,而是指容器的大小。因此,不管它是多大的容器(遺傳性能力),如果它沒裝進多少東西,那麼它就比不上裝滿東西的小容器。

我們大人往往會把能力的問題說成是遺傳的問題。孩子在學校取得了一點成績,大家就說:"孩子的父母都是東大畢業的,腦子好。"當孩子考試考不好時,父母就說:"孩子象我,不愛學習,我有什麼辦法呢?"總子,大家總是以遺傳為借口,把問題推到不能解決的境地。

與其這麼說,倒不如說孩子的能力和性格與遺傳無關。我相信,遺傳不會對孩子的能力和性格產生任何實際性損害。至少,如果想讓孩子具備發展的可能性,哪怕有百分之幾的因素屬於遺傳或者先天的,我們也要把孩子的成長看作是環境的產物。這樣一來,它不僅對孩子,對父母,甚至對社會都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類型教育時只有母親才能夠做到

在前面,我就類型教育向大家做了各種說明,最後我想向大家強調一點。那就是:類型教育的鑰匙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一歲以前的嬰兒有多大的接受能力和潛在能力?通過類型教育,嬰兒有多少"能力"可以開發出來?這些問題,在現階段我們還一無所知。但是有一點我敢肯定,那就是:能夠開發嬰兒"能力"的只有母親,而不是心理學者和教育學者等教育專家。

以前人們對零歲嬰兒的研究完全是一片空白。這麼說,決不是危言聳聽。零歲研究落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嬰兒的大多數事情只有母親能明白。

在前面,我向大家介紹過一則狗的故事。小甜餅從生下來的第12天開始就被人從狗媽媽的身邊搶走。當他三周後再回來時,它的性格與狗群的生活格格不入。連他的狗媽媽都不承認他是自己的孩子,他受到了歧視。從這則故事上,我並不指望大家馬上就能得出什麼教訓來。但是,我們卻不得不考慮母子的關係問題。即便有血緣關係,一旦母子的聯繫紐帶被切斷,她要修復起來也很困難。這一現象已從狗的身上清清楚楚地顯現

出來。

這種母子關係在零歲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類型教育從零歲開始,其主角一個是嬰兒,而另一個則是母親。要順利啟動類型教育,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嬰兒和母親的心靈紐帶必須牢牢地連接在一起。

最近,終於有學者和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零歲的問題,但他們對嬰兒的認識還很不充分。而且,同時零歲的嬰兒,其情況也並不完全相同。在嬰兒未出事之前,她的父母是如何想的對她又說了些什麼?這些情況的差異,使得嬰兒從出生前開始就各不相同。最能了解嬰兒,並能根據嬰兒情況進行類型教育的,除了嬰兒的母親之外沒有有別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開始覺得困難,不知道自己的外出工作好,還是在家養孩子好。甚至,有的媽媽還覺得:在家養孩子是一種犧牲。這種想法毫無道理。

在這之前,我已反覆多次地說過,零歲是創造人的重要時期。坦白地說,在世界上有哪一項工作比得上創造人的工作更偉大呢?

世上的媽媽們,我希望你們對養兒育女的工作充滿自豪,希望你們用愛心溫暖懷中的襁褓。這種事情,有許多媽媽們都做到了,根本不用我去說它。媽媽的深愛和心息相通的類型教育,可以給嬰兒無限發展的可能性。這一點,我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能夠明白,哪怕是只多一位。

代後記——再看"教育"的實質

教育是為了什麼?

本書通過對現有幼兒教育的反思,認為現有的幼兒教育存在著重大的基本性錯誤,並試圖指出其錯誤的關鍵所在。

關於教育的目的,正如《還剩一般的教育》當中所說,一定存在著"說真心話"和"貫徹方針"的差異。儘管大家沒有明確將它說出來,但實際上,我認為:其重點一直沒有偏離為教育而教育的方向。因此,大家默默認同了現有的教育,認為孩子進入學校就要默默地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並且認為現有的教育是天經地義的。

教育教育,不僅要"教人",而且要"育人"。只有這樣,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而且孩子無時無刻不在成長。因此,我希望大家理解:"育"在孩子還不會說話之前,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就是幼兒教育和零歲教育的意義所在。

此外,關於教育,以前大家全力以赴追求的是能用肉眼看見和確認的"物",而不是如何使人和社會幸福起來。可以說,以前的教育缺少精神和人性的東西。我認為,現在的教育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人的"精神"上。必須看到,計算機帶來了革命,帶來了時代的變化。正因為如此,我才希望大家重新考慮如何面向21世紀培養人的問題。

在此,我打算對本書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

第一個問題:了解胎兒和新生兒的能力

從前,人們對胎兒和新生兒所具有的身體性能力和精神性能力認識不足。

正如在第1章中所說明的那樣,直到最近,人們還只能採用通過聽診器來測量心跳等方法來觀察嬰兒的狀態。可是現在,由於超聲波診斷技術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對嬰兒的狀態進行更加詳細的觀察。由於觀察能力的提高,人們的開始清楚地認識到,大家以前對胎兒和新生兒的能力評價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們不得不對幼兒教育的應有形態,開始的時機和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重新的認識。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對整個教育進行重新思考。

第二個問題:對臨界期的思考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胎兒和新生兒具有無限發展的潛能。當然,人們對潛能"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理解完全不同。

"什麼時候"的問題對人很重要也很嚴肅,因此有多次重申的必要。有許多潛能,如果不趕在早期的某個時間之前去學會它,以後就很難掌握。這個問題,在此之前,誰都沒有去認真考慮它。因側,現有的教育凈再耽誤人了。讓人覺得,大家都在等教育出現問題以後,才去拚命地補窟窿。每每看到現有教育中存在著的問題,我只能暗自嗟嘆,彷彿現有的教育在故意走一條艱辛的路。

我覺得,有很多事情都必須更多地考慮懷孕期間。因為教育的時機既不是只幼兒園,也不是指三歲,而是指無限接近零歲的時期。

第三個問題和已有的早期教育在目的上和方法上明顯不同

長期以來,人們對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的是是非非,一直爭論不休。有很多人認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會妨礙孩子的身心發育。因此,儘管早期教育在社會上被爭論的沸沸揚揚,卻一直沒有關於早期教育應該做什麼,怎麼做以及從什麼時候開始做的具體研究。正因為早期教育效果明顯,能使孩子在智能或某方面的技術上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才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意見的爭論。一種意見主張追求效果;而另一種意見表示反對,認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會帶來負面影響。

如果可能,我們要更多地相信人所具有的潛能,並在此基礎去做各種各樣的嘗試。為此,我們必須認真考慮,把"什麼時候,做什麼以及怎樣做"的問題和人類的真正幸福結合起來。

如果要考慮新的教育,我們就必須考慮這樣的問題,否則,我們將永遠不能從現有的教育當中擺脫出來。這種對現有教育的重新思考必將會引起教育上的革新。

第四個問題:分成"左,右腦"來考慮

現在,"左腦和右腦"的說法已相當普遍。明確劃分左右腦,並對其功能進行分別考慮確定很有意思。但是,正如第四章 所說,人的左右腦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

我之所以使用"左腦和右腦"的說法,目的是通過這種說法去表達"說理"和"感性","物質"和"精神"的概念,並進而說明我們應該"何時,如何"去培養它們。

第五個問題:類型教育和"精神"

在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我以漢字卡片為例,提出了今後教育的一種方法——"類型教育"。在這裡提出如此具體的"類型教育",也許會有人覺得有矛盾。但是,當大家讀了第4章和第5章以後,我想,大家就不會覺得有矛盾,而且能夠理解孩子為什麼具有如此之大的潛能。

但是,類型教育必須從培養人的心靈和品質開始,而不是培養人的知識能力,這一點極其重要。把以前日本教育所遺忘的"還剩一半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智能教育放在第二位,這就是我要強調的。

孩子都具有卓越的能力和良好的可塑性。通過早期的培養,可以使這些能力和可塑性變成孩子的性格和氣質,甚至變成左右孩子一生的人性。但是,大家卻再漫不經心之間將孩子的這些潛能和可塑性一個一個地扼殺在萌芽之中。

直到孩子上學以後,大家才想到要恢復孩子的潛能和可塑性,結果苦不堪言。這就是現在教育的現狀。

1986年7月16日,文部省在重新審定「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時候,公布了一項中間報告。報告對文字,數量和漢字教育等進行了如下的闡述。

"在個人差距很大的幼兒時期,讓孩子機械地背誦文字和數量,對孩子進行集體指導,會把孩子自發產生的興趣,愛好和思考扼殺在萌芽之中。"

我對此表示懷疑: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能這麼說呢?

正如前面所說,儘管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對人自身的認識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就連文字和數字教育這麼簡單的問題,在現階段,人們還一無所知,不知道在那個時期教育孩子最合適。

關於漢字教育的問題,我在本書當中也做了詳細的說明。幼兒再沒有進入幼兒園之前可以很好地記住漢字。雖然我是一個外行,但是如果孩子有適當的指導,我估計,孩子從早在零歲的時候開始就能記住漢字。

我們很難想像,孩子記住了漢字會讓他失去自發的興趣,會扼殺他思考的萌芽。

因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中間報告關於幼兒園教育的這一段發言的根據是什麼。

確實,如果我們忽視每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想在同一時間裡教會孩子同一樣東西,那麼有的孩子就會失去興趣,並且不能很好地掌握。但是,他的原因在於指導方法的不當,而不在於在這個時期開始漢字教育太早了。

中間報告的發言似乎在告訴大家:在這個時期不能進行漢字教育,從而使父母深感困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

另外,在剛才的「綱要」當中,也沒有把"與他人的關係"和"與自然的關係"列為這個時期的"重要是項"。誠然,教育需要從更早的時期,就開始考慮這些還事項。

我認為,人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做好這些事項。如果從進入幼兒園才開始學習的話,那就晚了。

正如本書所說的那樣,我們不許對"時期"的設定進行嚴密的考慮,看是從零歲開始,還是從胎內開始。

總之,文部省對教育"時期"的看法是含糊的,他沒有明確的根據。不僅文部省,而且全世界對"嬰幼兒時期"的看法都很含糊。因此,母親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會產生困惑,是理所當然的。

母親們所追求的意識革命

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不少看上去象常識,而實際上毫無根據。尤其在養育孩子方面更是如此。因為我曾經多次說過,關於零歲的嬰兒我們一無所知。這就是我們的現狀。

因此,我希望母親們在照看自己的孩子時,不要被所謂的信息所迷惑,要珍視自己內心的感受,鼓起勇氣,大膽地進行實踐。同時,在今後,我們也要徹底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不僅包括養兒育女,而且包括其他所有事情。

以前,日本人看問題的方法源於西歐的理性主義,他是明治維新才開始進入日本的。西歐的理性主義不僅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且還對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例如,人要幸福就要出生在好的社會裡,進入好的學校,並取得好的學歷。這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其他方面稍稍做出犧牲也無所謂。這就是以往日本社會的真實寫照,一切看起來都似乎合情合理。

理性主義的想法確實使日本社會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今後,理性主義將越來越多地顯示出它的局限性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問題呢?這說起來稍稍有點難,但我覺得:把人作為一個整體去把握的東方思維應該提到日程上來了。

說的再具體一點,就是:西歐的理性主義是分析性的,他注重對事物的分析,從而往往忽視了對事物整體的把握。

例如,只顧發展工業,不惜污染地球上的空氣環境。由於放射性物質的污染,使得人類隨時面臨著生存的威脅。

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發展科學技術,大家重視培養孩子的這方面能力,同時輕視了孩子作為人本身的培養。這就是以往教育的實際情況。

但是,這樣做,人是不會幸福的。智力就是智力,它只能是人的一部分。人要幸福就不能只發展人的一部分,而應該發展包括智力在內的整個人。同時,人不光要在人的社會裡與自然取得協調,而且要在整個地球,乃至整個宇宙的範圍內與自然取得協調。

因此,我們必須進行意識革命,擺脫已有思維模式的束縛。

再考慮從零歲開始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希望母親們一邊尋找新發現,一邊面向"創造人"的挑戰。我覺得,只有這樣,人才能成為科學的人。

關於如何從零歲開始教育孩子的問題,現在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這就需要母親們自己去創造。而且,母親們還必須具備堅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不受已有常識的束縛,才能不受身邊各種信息和雜音的迷惑。

如果你真的想讓孩子幸福,我想,你自然就會有辦法。

關於幼兒教育的詳細做法,我覺得,他會因母親和嬰兒關係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如果大家記住了我在本書中所說的,我想,其大致方向是絕對不會錯的。

目前,人類已經創造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這是因為:人具有無窮的智慧和創造力。如果人將這些智慧用於其自身,我相信,在21世紀,人類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滿。同時,我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也只有人類。這是人類的特權。

推薦閱讀:

應不應該給予獎勵以激勵孩子努力應試?
從層出不窮的虐童事件看幼教發展
2019MPAcc:初試備考攻略(含推薦書目)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