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首詩憂國憂民,毛主席特別喜歡,多次吟誦且親筆手書

《登岳陽樓》是杜甫於大曆三年(768年)創作的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詩人在作品中描繪了岳陽樓的壯觀景象,反映了詩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表現了杜甫得償多年夙願,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

全詩如下: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唐庚《唐子西文錄》:過岳陽樓,觀杜子美詩,不過四十字爾,氣象宏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爭雄,所謂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輩率為大篇,極其筆力,終不逮也。杜詩雖小而大,余詩雖大而小。

劉克莊《後村詩話》:岳陽城賦詠多矣,須推此篇獨步,非孟浩然輩所及。

方回《瀛奎律髓》:岳陽樓天下壯觀,孟杜二詩盡之矣。

高棅《唐詩品彙》: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

查慎行《初白庵詩評》:杜作前半首由近說到遠,闊大沉雄,千古絕唱,孟作亦在下風。

張謙宜《繭齋詩談》:「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十字寫盡湖勢,氣象甚大。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元氣渾淪,不可湊泊,千古絕唱。

譚宗《近體秋陽》:元氣渾灝,目無今古。

毛主席特別喜歡這首詩。1964年,毛澤東有一次由湖南返回北京,當火車經過岳陽時,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這首《登岳陽樓》詩,當即索取了筆墨,在紙上書寫了此詩。可見他對此詩的喜愛。

後來,此詩的手跡由兩位退休老工人刻制,裝嵌在新修整的岳陽樓3樓上。


推薦閱讀:

《國風·王風·采葛》唐調吟誦 王傳聞吟誦
國學?吟誦?是什麼東西啊,麗麗君你有病吧!
河東吟誦——贈汪倫
吟誦資源輯錄(20171105)
吟誦的規則初探 - 理論研究 - 中華吟誦網

TAG:杜甫 | 吟誦 | 主席 | 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