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何裕民:跨越腫瘤康復「三道關」

何裕民:跨越腫瘤康復「三道關」

導讀:隨著腫瘤治療、康復水平的長足進步,腫瘤已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詞,但腫瘤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療康復過程中仍感到心力交瘁、困難重重,腫瘤康復到底難在哪裡?難就難在要跨越三道關——,第一關:腫瘤手術關,手術仍然是實體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很快緩解腫瘤對人類的死亡威脅,是早、中期腫瘤患者的首選,但腫瘤手術是一種創傷性治療,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是跨越「手術關」的關鍵,放化療是經常使用的腫瘤治療方法,在殺傷腫瘤細胞的

「手術後兩個月,人快不行了……」;「咬著牙做完了放化療,腫塊縮小了,卻出現了轉移……」;「做完了手術、放化療,沒想到半年就複發了……」

隨著腫瘤治療、康復水平的長足進步,腫瘤已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詞。但腫瘤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療康復過程中仍感到心力交瘁、困難重重。

腫瘤康復到底難在哪裡?難就難在要跨越三道關——

第一關:腫瘤手術關

目前,手術仍然是實體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它能迅速改變「正邪」雙方的力量對比,很快緩解腫瘤對人類的死亡威脅,減滅癌細胞的效果明顯,是早、中期腫瘤患者的首選。

但腫瘤手術是一種創傷性治療,在減少癌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對人的機體產生損傷,降低免疫功能,影響生活質量。因此,提高患者手術承受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是跨越「手術關」的關鍵。

第二關:放化療毒副反應關

放化療是經常使用的腫瘤治療方法,但由於缺乏選擇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人體正常細胞,因此毒副反應難免與放化療相伴出現,而毒副作用不僅打擊了病人的治療信心,也限制了放化療治療作用的進一步發揮,更重要的是使其治療作用大打折扣。不少患者「一邊放化療,一邊擴散轉移」。因此,患者普遍十分害怕放化療。

第三關:腫瘤複發轉移關

腫瘤治療結束後,只要不複發、轉移,就意味著腫瘤的臨床治癒。但實際上,腫瘤患者出院後的1-3年內是腫瘤複發、轉移的高危期,90%的患者都是在這個階段出的問題,導致了腫瘤治療前功盡棄。

這是因為腫瘤病人經過了長期的手術,放化療後身體損傷很大,免疫失調、內皮系統損傷、內環境紊亂等或單獨或相兼地持續存在,需要一個漫長的恢復過程,此時殘餘或潛伏的癌細胞特別容易死灰復燃,不少經過多方搶救才死裡逃生的腫瘤患者,就是在這段時間出現複發、轉移的。

推薦閱讀:

防癌切卵巢?不如早篩查腫瘤標誌物
癌症患者如何判斷靶向葯已經耐葯?耐葯了要不要換藥?
直腸癌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警惕!色痣可能惡變為腫瘤
【轉載】腫瘤營養學知多少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