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親子課堂:常說5句話不說6句話

NLP導讀:因為學齡前寶寶的心理敏感,而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所以,也許爸爸媽媽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將來。小編並非危言聳聽哦,下面來看看家庭教育要如何對孩子說話。

  家庭教育常說5句話

  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從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就事論事,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

  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時候,孩子會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不喜歡!」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等孩子逐漸學會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做是他的對立面。當孩子在做不恰當的事情時,這樣說還能讓孩子懂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當孩子又在跟你討價還價時,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這句話。你要讓孩子了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比如孩子的表哥買了雙新鞋,那是因為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小孩子都需要買雙新鞋。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不能說哪些話呢?

  家庭教育不能說6句話

  笨蛋!沒用的東西!

  孩子年紀小時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區分父母話語的真假,因此他們往往會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大人的話,而懂事的孩子最怕別人罵他笨,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老是犯錯,學東西那麼費勁。父母在氣憤的時候罵孩子是笨蛋,在寶寶看來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否定,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

  孩子無形之中被家長貼上了標籤,這種標籤的作用會使得孩子有一種心理暗示,認為自己能力差,不如別人好,長期會使得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創。

  住嘴!你怎麼老不聽話!

  孩子任性、不聽話確實讓家長很頭疼,但是家長老師讓孩子「住嘴」、「聽話」,家長老是讓孩子順從、乖乖聽話很容易使孩子變得怯懦、壓抑、謹小慎微,甚至做事戰戰兢兢,時時刻刻看他人臉色行事,容易失去自我,完全受制於人。

  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寶寶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媽媽要丟下寶寶不管了,後來卻又發現媽媽並沒有真的丟下自己不管,這種看似空洞的威脅,會破壞孩子對他人的信任感,一個對世界缺乏信任的孩子很容易焦慮、易怒和膽小。

  這種威脅不但不會增加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反而會促使孩子把這些話逐漸不當一回事,他會感覺父母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父母請停止這些空洞的說教吧,沒有力度的話還是不要說比較好。

  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都說在中國的孩子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家長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作比較,以為能夠給孩子一個示範、榜樣的作用,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會以為爸媽經常嫌棄自己,認為別的孩子好,是不愛自己的表現,很容易使孩子和家長之間造成隔閡。同時對比的作用會使得孩子失去自信心,認為自己事事不如別人,無論做什麼,爸媽都不滿意。

  他有個尿床的毛病

  對於尿床這種醜事,孩子是很反感父母拿出來到處和人閑談的。對於孩子的這種難言之隱,父母真不應該作為談資。讓孩子當眾出醜,不注意對孩子隱私最起碼的尊重,不但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和心理陰影,同時也很可能因此使得孩子性格變得缺乏自信、焦慮敏感,嚴重者在成年後會與他人溝通困難、偏執。

  他打了你,你怎麼不去打他!

  家長愛孩子,不願孩子被欺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新媽媽教孩子「以暴易暴」的方式是絕對不正確的。家長以激烈的方式去責罵對方的孩子,甚至教唆孩子下次以牙還牙去還擊,孩子會認為父母是鼓勵這種行為的,會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驕縱、暴躁、蠻橫、甚至變得暴力,這樣孩子難以與他人建立友好和諧的人際關係。

  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學習正確和孩子說話,避免影響到寶寶的成長。
推薦閱讀:

新手爸媽請注意:不能對新生兒做的八個動作
我家寶寶對吃不感興趣,常把食物當玩具,怎麼辦?
(視頻集錦)親子關係講座 
042.與喵共舞24~狼、鱷魚、金雕
親子:父母要留心天才寶寶的6個特徵

TAG:親子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