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關於伊斯蘭的五大經典誤解

在中國關於伊斯蘭的五大經典誤解

一、回族就是穆斯林

根據國家民委、公安部關於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份的規定。(1990年5月10日)第二條規定「二、個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確定。」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父親,或者母親是回族,該人在出生的時候就可以登記為回族。而穆斯林是指信仰伊斯蘭的人。很顯然民族成份可以通過血緣確認,而是否信仰某一宗教則不能通過血緣繼承,雖然家庭環境、成長環境、父母的信仰,對一個人的信仰有著直接的影響但絕不是百分百的統一。前幾年出現的回族佛教網就是信仰佛教的回族人主辦的網站和論壇。

這個誤解來源於前社會主義陣營對伊斯蘭採取民族化管理辦法。比如同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南斯拉夫,信仰伊斯蘭的塞爾維亞人,被分離出來叫穆族。幾十年的統治下來還真就造就了民族分裂和隔閡。於是才有了科索沃戰爭當中塞族對穆族的屠殺。

而在同樣是前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國,伊斯蘭被民族化的結果就是,伊斯蘭被誤解為族教,安拉被誤解為族神,所謂伊斯蘭教是非漢族信仰的概念深入人心。一個漢族信仰了佛教,沒有人會嘲諷他信仰了印度人的宗教,一個漢族人信仰了伊斯蘭,總會有人嘲諷他怎麼信仰了回族的宗教?甚至有些回族穆斯林也會歧視漢族新穆斯林,這個誤解嚴重影響了伊斯蘭在中國的傳播,尤其是自古就有「華夷之辨」思想的大漢民族,實際上從回族的起源看,特別是中原內陸地區的回族,肯定有過漢族的血統,只是多少的問題。經過一千多年在漢地的生活,和中華的主體民族漢族的血緣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近幾年有關研究機構通過DNA抽樣整理出的少數民族基因圖譜,根據公布的有限部分,足以證明多民族血緣的融合是多代多重的。

綜上所述,1回族不一定都是穆斯林,「回回—回民—回族」「回回」一詞,最早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指唐代以來安西(那時泛稱西域,今新疆南部及蔥嶺以西部分地區)一帶的「回紇」人(「回鶻」人)。「回回」可能是「回紇」、「回鶻」的音轉或俗寫。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這都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那個時候這些西域民族基本信奉早期佛教)。十三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地被遷發或自動遷徙到我國來。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國各地。他們被稱作「回回人」,是當時「色目人」的主要組成部分,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了。一些資料表明,唐宋時期阿拉伯語」????」一詞,意譯為「回回」,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回回就是穆斯林,穆斯林就是回回。這個概念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當年孫中山借來日本語「民族」一詞時,同時提出了」漢滿回蒙藏」五族共和。那時的五族之中的回,包括了今天內地的回族和今天所有信仰伊斯蘭的新疆各族(維吾爾族、哈薩克、塔吉克等)。也就是說仍然沿用唐宋時期「回回」的概念,從中抽用一個字,以便和「漢、滿、蒙、藏」一樣都是單音節詞,這樣「漢滿回蒙藏」五個單音節詞連綴一起朗朗上口,這完全是漢字的特殊音韻形式逼迫下形成的一種省略。

1941年,《回回民族問題》在延安出版,是C.P.官方以出版物的方式正式承認(與其說是承認不如說是官方定性了)回族作為一個獨立民族存在的標識。而國民政府甚至回回高級將領白崇禧、馬鴻逵等人均不承認回回是一個獨立民族,比如1947年5月,國民黨政府召開「第一次國民代表大會」,制定憲法,除各地方、各團體、各軍種選舉代表外,各民族和一些黨派也選出代表若干人,僅在全國範圍內允准十五人以漢人信仰「回教」的身份參加「國大」。寧夏馬鴻逵、甘肅馬震武、吳九如、古希賢均以此身份出席會議。當他者的稱呼「回回」變為「回族」後,在經歷幾十年無神論的公共教育,尤其是文革的衝擊和迫害,如今的回族信仰五花八門(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早期C.P.中就出現了一大批回族,如馬俊、郭隆真、劉清揚等足以證明在民國時期,回族的信仰就不全都是伊斯蘭)。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沿海地區,甚至很多回族青年,連最基本的飲食禁忌,也無法遵行。「回回(一直是自稱)」內部民族感情被培養起來,遠遠大於了信仰感情,很多人只有民族感情,只知有「族」不知有「教」。綜上所述,回族不一定都是穆斯林,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可悲的事實,但是我們希望回族都是穆斯林,希望全人類都是穆斯林。2穆斯林也不一定都是回族,除了傳統上信仰伊斯蘭的維吾爾族、東鄉族、撒拉族等等,近年來也出現了很多傳統上並不信仰伊斯蘭的民族成員歸信伊斯蘭,例如漢族穆斯林,藏族穆斯林,傣族穆斯林,我們通稱為新穆斯林。

(配圖說明:筆者在麥加高鐵工地和沙特學者一起向漢族工人同胞宣教)

二、沒有大肉就是清真餐

禁食豬肉只是伊斯蘭飲食禁忌當中的一隅。

因此不是沒有大肉就一定屬於清真餐了。

判斷一個食品飲料是否是清真的,有三點要素:

第一,是否含有一切伊斯蘭所禁止的成份。

如果食品當中含有伊斯蘭所禁戒的其他成份,即使沒有大肉,那麼這個食品也不是清真的。比如,驢肉火燒。因為根據聖訓(穆罕默德的教誨)同樣禁止食用的還有狗肉、家驢肉、凶禽猛獸之肉。比如,「鴨血豆腐」,因為古蘭經著名的第二章173節「他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除了豬肉以外,還提及了三種不可以食用。無論是否是豬血,只要含有血液的食品,也都是非清真的。

第二,肉類,按照伊斯蘭的方式宰殺(第三個問題中詳論);植物類,是否會引起麻醉和成癮(比如含有酒精或者罌粟等成癮性的植物成份絕非清真)。

第三,製作過程或食用方法是否符合伊斯蘭的規定。

比如聖訓提及,「由活的牲畜身上割下來的肉,視為死肉」以此為標準,「龍鬚鳳爪、風乾雞、活叫驢、猴頭」均因為活食而屬於非清真。即使他們都不是豬肉。

之所以豬肉禁忌在中國如此放大,簡單說有兩點原因:

第一、中國是一個食豬肉大國。歐美等地,即使不是穆斯林國家,從營養學的角度,豬肉的食用也並不普遍,所以矛盾也就不突出。

第二、自漢代就有「民以食為天」[1]的說法,因此從上至下都以飲食為「華夷之辨」的主要標準。比如清末對西北回族起義的屠殺當中,就是以是否吃豬肉來辨別身份,吃,放走;不吃,殺掉。戰爭中的屠殺,伴隨著是否禁食豬肉這些殘酷的過往必然會給任何經歷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這種血腥的經歷一旦形成集體記憶就會伴隨著戰爭的回憶、對屠殺者的仇恨,在代代傳承的過程中疊加,因此很多傳統穆斯林會對豬肉問題十分的敏感,這種敏感又進一步反過來加重了非穆斯林對豬肉禁忌的印象和想像。在解釋第一個問題提到的科索沃戰爭中塞族如對穆族的屠殺,是以割禮為辨別身份的標準,脫褲檢查,有割禮,殺掉;沒有,放走。好有一比。

在當今的和平時代,民族團結、文化多元的發展趨勢下,一方面我們提倡回族對豬肉脫敏。比如真主只是禁止我們食用豬肉,並沒有禁止我們說這個詞和字,不可以說「豬肉」,只可以代以「大肉」或者「黑肉」的不成文「規矩」完全是自討苦吃,因為即使古蘭經在行文當中都直接使用「豬肉」一詞,實際上這種避諱禁忌,是典型的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之一。上到避天子諱,下到家裡避父母祖宗諱。另一方面,我們又很理解傳統穆斯林的這種敏感,因為任何一個經歷戰爭屠殺的人,都會對這樣的經歷刻骨銘心,無論是他的族別、他的國籍、他的家庭成長背景,他的文化水平。一旦形成集體記憶,傳承中的疊加和放大,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人類對痛苦記憶的心理規律,不能一味譴責和對脫敏急於求成。首先從時間上,這種敏感已經形成了上百年,它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亡。從形成的環境而言,現在仍不時的發生以豬肉為工具的對穆斯林的羞辱事件。想要讓回族對豬肉脫敏,除了在時間上要有耐心以外,還要回族內部提高認識,才可以解決。更需要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對伊斯蘭禁食豬肉原因的了解和尊重,比如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有心理障礙,需要在他心情平和的時候向他闡明對這一事物的正確認知,而不斷的刺激只能讓有心理障礙的患者不斷地處於對抗的亢奮當中,他又怎麼能夠恢復理性的正確認知呢?

最後祝福祖國民族團結、繁榮昌盛。

三、雞肉牛肉羊肉一定是清真的

其實根據上一個問題答案中的三要素,我們已經明白,即使肉的種類是合(伊斯蘭)法的,如果宰殺的方式,烹飪製作的方式不合(伊斯蘭)法,也不屬於清真,也就是說合法的動物其死亡方式必須是符合伊斯蘭規定的屠宰方法,其肉穆斯林方可以食用。最常見的規定有:屠宰人員應該是穆斯林,屠宰時候應該誦真主之名。下節古蘭經,論述得比較詳細:

「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觝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但宰後才死的,仍然可吃;禁止你們吃在神石上宰殺的;……」3:3[2]

就是說即使是一盤蔥爆羊肉,如果無法證明其羊肉是由穆斯林奉真主之名宰殺,那麼,仍然是非清真,穆斯林不可以食用。

四、伊斯蘭教是穆罕默德創立的;

首先要和大家聊一聊自述和他述的關係。

對一個人也好,一個民族也好,一個歷史事件也好,都有自述和他述的區別,這之間的差異往往很大。

比如大家往往稱呼維族,而他們自己稱呼維吾爾族。

朝鮮戰爭這個歷史事件我方、敵方和第三方的描述,都不會相同。

學術的原則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尊重自述的意見,因為當事人往往最有發言權,同時這也是一種禮貌,否則是一種霸道,我們一般稱作「學術強姦」。比如,假設在宋朝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為「一個合格的和尚」佛經說了不算,由朝廷出一個規定來規範定義。即使這個規範和定義與佛經的表述完全不同的時候,如果朝廷堅持自己的規章制度,這在政治上是一種霸權獨裁,在學術上是一種強姦。

就宗教的起源而言,中國人都熟悉這樣一個邏輯故事:

「早在原始社會宗教就已經存在,它產生的根源和基礎在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人對自然力的敬畏,對自然界種種現象的思考等精神活動會變成宗教這種社會性的活動。」這個故事的核心其實是生產力決定一切,決定生產關係,決定社會形態,決定上層建築,決定了宗教的產生和發展。

這個故事還需要配合著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階段論,階級鬥爭論來講述: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宗教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最深刻的社會根源,就在於人們受這種社會的盲目的異己力量支配而無法擺脫,在於勞動者對剝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難的恐懼和絕望,在於剝削階級需要利用宗教作為麻醉和控制群眾的重要精神手段。隨著階級的形成,國家和王權的產生,宗教也不斷發生演變。從原始的多神教演變為一神教;從"自發宗教"發展為"人為宗教";[3]

既然是人為宗教,就要有創始人,於是就有了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伊斯蘭教的創始人是穆罕默德,這樣的表述。甚至孔子和老子,也被戴上了創始人的桂冠。

這是典型的從馬克思主義進行他述和解構。雖然它通過國家公共教育系統,和各級宣傳機構,早已深入人心,但出於公正的原則,我們要聽一聽宗教的自述。

就伊斯蘭而言它和馬克思主義定義的宗教毫無關係,就更不是人為宗教,沒有任何人創立了它,默罕默德的也不是它的創始人,更不是什麼教主。伊斯蘭沒有教皇、教主等任何人與造物主之間的媒介職位!

伊斯蘭的自述是這樣的:伊斯蘭認為造物主(阿語譯音安拉,傳統上意譯為「真主」)並沒有徒然地創造人類,這之後不斷地通過派遣先知,降世經典的方式引領人類走正道,以便人類生前(今世)生活幸福,死後也可以得到永恆的幸福和安寧。這個「正道」就是「伊斯蘭」。但是人類由於「善惡」的本性,總是走一段正路之後,又被惡魔引誘,走上邪道。於是安拉就不斷的派遣先知引導人類。所有的先知所宣傳的正道都叫「伊斯蘭」跟隨歷代先知選擇正道的歷代信仰者都叫穆斯林!中國傳統穆斯林有自稱伊斯蘭是「開天古教」的說法,因為在穆斯林看來,伊斯蘭絕不是某個人創立的,是自古就有的正道,對此真主在古蘭經當中的啟示有:

「……關於宗教的事,他未曾以任何煩難為你們的義務,你們應當遵循你們的祖先易卜拉欣的宗教,以前真主稱你們為穆斯林,在這部經典里他也稱你們為穆斯林,以便使者為你們作證,而你們為世人作證。……」22:78

「在你之前,我所派遣的使者,都奉到我的啟示:除我之外絕無應受崇拜的。所以你們應當崇拜我。」21:25

「我確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說:「我的宗族啊!你們應當崇拜真主,除他之外,絕無應受你們崇拜的。難道你們不敬畏嗎?」23:23

類似的經文很多,恕不一一列舉。

因此伊斯蘭絕非任何人創立,他是天啟的正道。更不可能是穆罕默德創立,他只是安拉的使者和僕人,他是一位從不說謊的文盲。對此真主通過古蘭經啟示肯定此點。

「穆罕默德只是一個使者,在他之前,有許多使者,確已逝去了;如果他病故或陣亡,難道你們就要叛道嗎?叛道的人,絕不能傷損真主一絲毫。真主將報酬感謝的人。」3:144

五、阿拉伯那邊都是回民

這句話是《我愛我家》當中賈志新(由梁天扮演的)的一句經典台詞,其實是想說:「阿拉伯人都是穆斯林」由於在他的心中,回族就是穆斯林,所以他才等量代換說成「阿拉伯那邊都是回民」。關於「回族與穆斯林」的關係,這一點在第一個問題的解釋當中我們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

至於阿拉伯人也並非百分之百全都是穆斯林,比如埃及著名的科普特人,約佔埃及總人口的7%-10%,信仰基督教。此外,敘利亞、巴勒斯坦也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基督徒。黎巴嫩就更是了,直到20世紀60年代,黎巴嫩的國民仍是基督徒多於穆斯林。最著名的莫過於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的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他是黎巴嫩阿拉伯詩人、作家、畫家,出生於黎巴嫩(當時屬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一個馬龍派天主教家庭[1]。而這些人雖然不是穆斯林,但是他們都是阿拉伯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理論上穆斯林不代表伊斯蘭,回族不代表中國穆斯林。阿拉伯人不代表世界穆斯林,但是從現象學上說,大多數人的觀念當中,回族就是穆斯林,在中國就是穆斯林的代表;阿拉伯人就是穆斯林,在世界上就是穆斯林的代表。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錯誤觀念。是一種很無知的認知。

總之,阿拉伯人有穆斯林也有非穆斯林,絕非都是穆斯林。

讀者們在生活中遇到什麼誤解,可以留言。因沙安拉,我們把五大經典誤解擴展成「十大」,可以為伊斯蘭辯污。為非穆斯林鋪一條路,通往樂園之路。


[1]見《漢書·酈食其傳》

[2]常用古蘭經標識方式,冒號前是「章」的順序號,那號是「節」的順序號,比如:3:3就是第三章第三節的意思。

[3]括弧中摘自人民日報官網人民網《宗教是怎麼起源的?》一文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5708/66067/66080/4468811.html


[1]至於紀伯倫本人的信仰是什麼,有人說他是基督徒,可也有基督徒著文反對,姑且存而不論。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0261517/


推薦閱讀:

關於襯衫,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關於買車的談判——不會賣車也會買車
關於論命的一些啟示(選自某論壇)
關於學習京胡的一點體會
【轉載】俄國織女收藏的關於編織的網站

TAG:中國 | 經典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