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關係如何影響孩子的婚姻?

有些參加莎蘭老師愛的智慧婚姻家庭工作坊的父母,剛來的時候都說他們關心的是親子關係,對親密關係不太感興趣。許多夫妻一旦有了孩子,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而疏於對夫妻關係的經營。很常見的情況是,夫妻雙方其實是對親密關係感到失望,他們不是想在家庭之外尋求滿足,就是傾向於在孩子身上索取情感的滿足。比如孤獨的媽媽無法在丈夫身上得到她想要的愛和支持,孩子特別是兒子就無意識地想去做一些本應丈夫應該做的事情,比如:保護媽媽。表面上是孩子的貼心,背後確實無比沉重,保護媽媽本是爸爸的責任呀,讓未成年的小孩子如何承擔?父母固然是愛孩子的,但這樣沉重、有著過分期待的愛其實是一種對孩子的吞沒(心理學所稱的吞沒創傷)

有吞沒創傷的孩子長大後對愛和自由有著很複雜的感受,曾經的愛讓他失去自由,但追求自由就意味著對愛他的人的傷害,他們變成了情感關係中的反依賴,情緒經常在憤怒和內疚之間徘徊,想要親密,但卻不要太靠近而失去自己,無意識的若即若離令伴侶抓狂,繼而更想要控制。而這樣的控制又引發了他童年時被吞沒的傷痛,他更想逃,伴侶更控制。

親密關係不好的夫妻如果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愛,或是人在心不在,或是長期離開都會容易給孩子造成遺棄創傷。這樣的孩子很缺乏安全感,成年進入關係後帶著對愛和安全感極大的渴求和期待,變成了情感上的依賴者,他們相對來說比較情緒化,想要控制。

往往依賴者容易吸引一個氣質與她相反的反依賴者,他們的需求看似如此不同,一個要永不分離的安全感,另一個要海闊天空的自由;這註定了他們會勾起彼此最傷痛的部分。其實,這樣痛苦的關係可以是能幫助彼此療愈和成長的最好機會,但如果沒有覺察和成長的熱情,人們的關係往往就卡在了抱怨、指責、失望和不滿中。

好的婚姻是父母送給孩子人生最好的禮物。父母恩愛的家庭,孩子會覺得安全,覺得被愛,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而不需要過度承擔或犧牲。從小在父母身上學到如何去愛的正面例子,長大後自己婚姻的幸福幾率也非常高。當夫妻關係被放在正確的位置:首要關係時,孩子也安定下來,他覺得自己重要,而不是非正常的特別,行為偏差大大減低。

如果實在無法給孩子一個好的婚姻,一個好的離婚也好。做不成夫妻仍可以是朋友,切忌利用孩子去懲罰對方,不讓孩子見前夫/妻;或者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看不起對方。這些都會造成孩子內心巨大的矛盾和分裂,深遠地影響他們日後的人生。離婚後的夫妻互相尊重是最重要的,若能感恩彼此的付出和那些曾經有過的美好日子,孩子一樣也可以學習到接納和感恩。

推薦閱讀:

婚姻里的這三句話,傻女人才會說
婚姻感悟
范冰冰李晨要婚了▏別讓這件事,在你們的婚姻里作祟
好的婚姻,都是誰來管錢的?

TAG:孩子 | 婚姻 | 影響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