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帖]易經簡介

[轉帖]易經簡介

《易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用來占筮的書,一般稱為《周易》。在《左傳》中已有《周易》的記載,如《左傳 · 襄公九年》:「姜曰:『亡,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左傳 · 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說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了。目前,對《周易》成書的時代,學術界尚有爭論,但西周前期卻有大多數所接受。 至於《周易》的「周」字,歷來說法頗多,如,有人認為:周是「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的意思;也有人認為:周易是指的周朝。周朝為一般人所接受,很多人都以為《周易》的「周」字就是年代的意思。 而《周易》的「易」字解釋則更為紛繁。 一說:「易之為字,從日從月,陰陽具矣。」「易者,日月也。」「晶月為易,剛柔相當。」 一說:「易 ,飛鳥形象也。」 一說:「易,即蜴。蜥蜴因環境而改變自身顏色,日之易,取其變化之義。」 清代陳則震著《周易淺述》,將「易」的定義歸之為二: 曰:交易,陰陽寒暑,上下四方之對待是也; 曰:變易,春秋秋冬,循環往來是也。 無論何種解釋,說《周易》是講陰陽兩種勢力相互作用,產生萬物,「剛柔相推,變在其中」,則是不會錯的。 無論何種解釋,說《周易》是講陰陽兩種勢力相互作用,產生萬物,「剛柔相推,變在其中」,則是不會錯的。 到了西漢,儒家學派將《周易》與《詩》、《書》、《禮》、《樂》、《春秋》等奉為經典,稱為「六經」。於是《周易》又被稱為《易經》。 經過歷代的演變,《周易》成為我們今天見到的樣子,分為《經》、《傳》兩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並各有卦辭,爻辭加以說明,為占卜之用。六十四卦,是以六個一組的「---」與「- -」構成的。「---」象徵陽、剛;「- -」象徵陰、柔。因此,「---」稱作「陽爻」,「- -」稱作「陰爻」。 「---」用奇數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數九表示,又稱為「九」。 「- -」用偶數二、四、六、八、十中的六表示,又稱作「六」。 「卦」由下而上構成,最下方的稱為「初」。依次而上。稱為「二」「三」「四」「五」,最上面的稱為「上」。 在六十四的後面,是「卦辭」,是解說全卦的,亦稱「彖辭」 。彖是獸名,有利齒。卦辭是周文王在被殷紂王囚禁時,推演六十四卦做出的解說。《史記 · 自序》:「西伯(周文王未稱王時的爵位)囚 里,演周易。」 卦辭後面是爻辭,是解說六爻中的每一爻的。關於爻辭的作者,紛說不一,的說是周文王所作,也有人說是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所作。 《傳》是解釋卦辭、爻辭的七種文字共十篇,稱為「十翼」。翼有輔助的意思,意即輔助解釋《經》。十翼有《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十篇。 《史記 · 孔子世家》中說:「孔子晚喜易,序 、象、說卦、文言,讀易韋三絕。」 「十翼」是否為孔子所為呢?目前比較多的意思認為,「十翼」不可能是一個人所為,但會有孔子及其弟子的文字在內,原因是「十翼」中論說,矛盾頗多。 《彖傳》 是卦辭的解釋,從六爻的全體形象,說明卦的意義。 《象傳》分大象、小象。大象仍是對卦的解釋,不同於《彖傳》 的是將六爻還原成三爻的八卦,從八卦象徵的事物來說解全卦。小象則以各爻的位置來解釋每一爻辭。 《繫辭傳》也稱《大傳》是對《易》的整體論說,是具有很深蘊含的哲學著作。 《文言傳》是對六十四卦中的「乾卦」和「坤卦」的詳細解說。 《說卦傳》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對《易》的簡明論說,後半部分是說明八卦的現象。  《序卦傳》對六十四卦排列順序進行解說。  《雜卦傳》將六十四卦中相對的兩 卦為一組,用一句話解釋。 以上便成成為《易經》的全部內容。

《易經》以陰陽變化來說明宇宙萬物的一切現象。它通過占筮來啟示天道、人道、地道的變化規律,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處世之本,以趨吉避凶。所以,《易經》的哲理為後世崇仰深究,後人再以義理闡釋,使《易經》成為占筮、義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易經》說的是陰與陽的思想,產物。它源自男女不同的性別,是人類原始思想的產物。它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宇宙萬物中一切變化的現象。 陽是以一來代表,而以––來代表陰,這兩個奇與偶的簡單符號,象徵並說明了宇宙萬物的一切變化。陽剛陰柔,陽動陰靜;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時因地的以陰與陽,也就是剛柔動靜的性質來變化。如把天、男、仁、上、前、明、往、晝、尊、貴、福等都屬於陽、剛、動;而把地、女、義、下、後、暗、來、夜、卑、賤、禍等都屬於陰、柔、靜。陽剛陰柔相反相成但並非不變,而是動極則靜,靜極則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陽剛中孕育著陰柔,陰柔也包含了陽剛,相輔相成表裡兩面。如:男對女為剛,女對男是柔;前對後是陽剛,前對更前則成為陰柔。 「繫辭上傳」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間一切事物的變化無不因時因地或成陽剛,或成為陰柔,而這一陽剛陰柔的變化法則,正是宇宙的法則,人生之律;也就是天理和人道。 「說卦傳」中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易經》在這裡所要闡明的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化作用法則是一到的;這就是,宇宙萬物遵循陽剛陰柔無窮變化作用的法則。所以稱作「天人合一」。這樣看來,「易」含有變易、簡易、不易的意思,宇宙萬物因時因地的陰陽、柔剛、靜動,變易而不易,複雜而簡單,矛盾又統一,對立又和諧;這陰陽論就在闡明這一現象;所以說,它是《易經》的中心思想。 《易經》思想中的這一陰一陽,相對相反,並不對立相剋;而是相互錯綜變化不已,並在變化中生成發展,和諧與統一。 我國古代傳統思想中的,不主張鬥爭,和為貴,正淵源於此。 「繫辭上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生」在這裡不是產生而演變。就是說,八卦由四象演變而來;四象由兩儀演變而來;所以,八卦即四象,四象即兩儀,陰陽即太極。 太極是什麼?從《易經》的本義去探索,唐代孔穎達《正義》中說:「太極是天地未分前,混而為一的元氣。」這一混沌不分的元氣,或者成為陽剛、或者成為陰柔,變化無窮;並且以陽統御陰,以陰追隨陽。這就是《易經》所要闡明的主旨。這一宇宙根源的元氣我們稱作「太陽」也就是太極,也以━來表示,其推演如「附圖」。儒家崇尚剛健正大其根本就在於此。 而老子主張「無」;這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存在的某種物質無聲無臭。老子以「無」為道;「有」生於「無」,有形的物體產自無形的本體,「有」與「無」異位而同體。 莊子更將這一「無」的思想,提升為「無無」,「無無無」。「齊物論」中說:「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無也?」莊子「無」的思想,不是由科學實驗中所得,而是哲人睿智的直接判斷,但又符合科學思想。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自然以地球為本體,然而地球不過是太陽系中一顆星,太陽系又不過是銀河宇宙中一個系,銀河宇宙又不過是大宇宙蒼海中之一粟也。追溯下去無窮盡,而莊子「無無無」的思想,正象徵大宇宙的無窮無盡。 地球、太陽,或在億萬年後會消滅;但大宇宙中必會有新的星球、星系誕生成長。大宇宙本身無始無終,永恆的生生不息,這正是《易經》所闡明的中心思想。以人來看,形體之小微不足道,但渺小人的心志活動卻能將無窮盡的大宇宙包攝無限;因而《易經》「廣大悉備」。 儒家崇尚陽的剛健正大,道家重視陰的虛無柔靜。但儒家思想也有謙退陰靜的一面;道家思想在虛無柔靜中也含有剛強;總之,剛健正大與虛無柔靜,是我國傳統思想的表裡兩面。 乾坤代表了天的地,天是行雲施雨的空間和萬物生成之根源,是造化根本的大陽。與天的功能的大陽相對的是大地的大陰。大地的陰的元氣,是萬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但大地功能順承天的功能。天是陽,是主宰,是動能;而地是陰,是順從被動的。 天的法則是變化無窮的。陽剛與陰柔交互變化,使萬物生成;同時陰陽保持和諧,才能使萬物順利的發展變化、進化。「歸妹」卦的「彖傳」中說:「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都借夫婦的道理,比擬天地陽剛陰柔交互作用的生成原理。「繫辭上傳」中說:「生生之謂易」。下傳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經》以天地的陰陽剛柔、動靜的變化生成作用,為天地的德性。 然而,這天地陰陽交錯,使萬物生成展生生不息的作用,極其微妙難以捉摸。「繫辭上傳」中說:「陰陽不測之謂神。」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就要求我們的認識不只是具體的,有形的現象,而且應該以現象發生的抽象的,無形的原動力來思考,這就是陽剛陰柔的形而上的精神了。 《易經》對天地生成發展的作用,最重視的是剛健中正,而且是恆久不已的剛健中正。 《易經》也兼說生死,而且以兩者綜合,來闡揚天地的大德及無窮的生命力。 總之,天地陰陽剛柔動靜的微妙作用,是萬物生成發展的根源,闡明這一原理法則並廣泛應用到宇宙與人生的一切變化現象上,使人能夠知變、應變、適應,去惡向善,避凶就吉,這就是《易經》的思想。 宇宙間可以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所以,天地生生不息的變化作用法則,也就是人類社會的行為規範。《易經》就以天地為準則,確立人生規範,以宇宙恆久無窮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勸勉人生要自強不息,造福社會。《易經》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方面的效用。人生道德修養自應以天地的道理為準則,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宇宙精神,努力精進不懈,使自己在品學修養上有所成就,然後在事業上施展抱負,才能促進社會發展,參贊天地造化的功能於道德及事業之中,才是至高無上的大事業。 「繫辭上傳」中說:「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這裡告訴我們,智慧應當像天一般高明;行為應當像地一般謙卑;睿知聖哲,遵循這一天的法則,崇尚智慧與禮儀,使道德修養有所成就,不僅獨善其身,而且能施展於事業中兼善天下。將道德修養、聰明才智,施展於事業中,使人與物一起得到幫助,這就應了天地的變化法則,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這才是「盛德大業」。 效法宇宙精神,自強不息,這是《易經》的道德理想。陰陽、剛柔、動靜,於循環無窮的變化作用中,使宇宙生成,發展,進化,調和,統一;符合這一宇宙精神就是善。傳統道德上的仁、義、禮、智、信,就是善,宇宙精神本來如此。 《易經》中闡釋了仁、義、禮、智、信、敬、誠、貞、順等各項德性;是基於道德律與自然律一致的思想,崇尚陽的剛健正大;當然也一再提示陰的謙穩。 《易經》還特別崇尚「時中」。孟子說:「孔子聖之時也。堯舜以來相傳之法也。知時中之義,則易思過半矣!」由此看來,《易經》對時間因素,以不偏不倚的中庸原則予以重視。 惟有認識宇宙精神,透徹陰陽剛柔動靜變化作用原理的人,才能通幽明之故,最後就可達到心安理得,無憂無懼,知天樂命的境界。《易經》中所說的神,是指天地間陰陽剛柔動靜變化現象的至為微妙,難以預料的神秘性;所以,只有天下睿智、最明了道理的人,才能理解《易經》中所闡釋的道理的神奇功用,只有無心、無畏、致誠,達到人我兩忘的極度寂靜,才能看清一切是非善惡,吉凶禍福,也就是通達神明,必然就能擔當天下之事。 「繫辭上傳」中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這是《易經》的根本觀念。陰陽相對,但尊崇陽,陽兼有陰:陽為君,陰為臣,陽是主宰,陰為從屬;君王象天一樣絕對的尊嚴,臣像地一般絕對的卑下柔順,這是《易經》闡明的君臣關係。 國家、社會的根基在家庭,家庭基礎為夫婦。《易經》並非僅僅主張男尊女卑說,而是要男女夫婦,各自發揮本身的物質,盡各自的本分。當家庭發生混亂時,應當尊重父子的親情,但並非家長就可以濫施橫暴。先正家然後天下才能安定,家庭是國家、社會的基礎。《易經》的思想,是家族主義、國家主義,進而是致力於世界和平,謀求人類共同富裕的大同世界。 家人在內,在外的則是朋友,這是人類最親近的,最根本的人際關係。君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往往因客觀情況的不同而不一致,但如何取捨?如何臨機應變,則在於人,成則在於自我勉勵,成敗則在於天,這要看機會與際遇如何了。 《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幾乎都以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的道理諄諄告誡,以提示人生必須時刻謹慎處世,警惕適可而止的重要性,才能確保長久安泰。 《易經》的宗旨在於闡釋宇宙大自然的陰陽剛柔動靜的變化,變易而不易,複雜而簡易,在變化中生成發展,於反覆中保持統一與和諧。這一剛健中正,無窮無盡,永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所在。變易、簡易、不易的宇宙法則及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涵蓋著一切。這些都與人生立身處世原則一致,人以大宇宙的自然法則、精神為準則來確立人類自己行為的規範。探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則規律,就能自強不息,面對各種複雜情況而能知變,應變,適變,以促使人類社會的發展向上,為全人類造福。通觀《易經》的思想就會明白為什麼《易經》被稱作「天人之學」而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一切學術思想的源泉,被推崇為大道之源,眾經之首了。

TOP

2#

發表於 2006-1-13 13:28 | 只看該作者

-------------易經簡介 ------------  這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占術原著,也是中國傳統思想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 易經這部書,古時稱為周易或易。「易」字是由晰蜴的象形字所演變而成(含有變化之意);而周易所代表的意義則有兩種,一為說明「浩瀚宇宙中所產生的變化」,一為「在周朝所滸的易占之書」,另外易經一詞乃是在宋朝以後才出現的。 在易經這部書中,系將萬物分為六十四種不同的形態,而後以占卜者所在的位置為中心,來指示方位,進而促使人們努力開拓自己的命運,其中包括說明六十四卦的經,及解釋內容的十翼(對易所做補充說明的十篇文章),而十翼最重要的部分則在以解釋易經哲理的繫辭傳。 易經的基本哲理乃為陰陽。陰代表女性,柔順而消極;了則代表男性,剛強而積極。陰陽交錯組合乃成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等八種,這就稱為八卦。把這八卦兩兩相配,就會得到八的自乘,等於六十四卦。 易經的雛型被推定在西周末期至春秋初期(公元前八世紀)完成的。 殷代盛行用火灼龜甲或獸骨,再觀其裂痕來占卦,謂之龜卜。到了周代,又盛行以蓍草占吉凶,謂之占筮。占卜的結果,由朝廷細心保管。其後,再由累積下來的筮辭中,挑選出適當而符合各卦各爻的,加經編纂,就成為易經的雛型了。 易經的雛型完成之後,占筮就不再為朝廷所獨佔,而普及各地的諸侯與士大夫階級。以後,占筮的儀式就盛行於各種場合。 占筮普及以後,極需要一本專解釋的書。由於易經中的用辭艱深難解,必須有統一的解釋,意義才不致發生差異。因此,從戰國末期到前漢初期,十翼(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漸被作成,而完成了易經哲學。 後來,儒學被尊為國家的正統學術,易經遂被尊為儒教之經典,而高居於六經(易、詩、書、禮、東、春秋)的首位,成為中國傳統學術根源。然後,由於宋代新儒學的興起,易經更被視為形而上學的主流,極受重視。 但是,根據傳說,八卦是伏羲氏所作,六十四卦為神農氏所作,卦爻辭是文王與周公所作,十翼則是孔子所作。

《周易序卦》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者,禮也。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物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TOP

3#

發表於 2006-1-13 13:33 | 只看該作者

白話易經

《易經》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歷代正統派的學者,用許多不同的文字讚揚它,大致說來,推崇它為「群經之首」,致予無上的敬意。相反的,認為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書,近於巫祝的誣詞,卑不足道。只是經過孔子的傳述《周易》以後,又加上歷代許多學者穿鑿附會,才有了後世的盲從和崇敬。甚之,近代以來,還有許多類似輕薄的譏刺。

無可否認的,《易經》原是上古卜筮的學術,但到了商、周之際,經過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範圍,進入「天人之際」的學術領域,由此《周易》一書,便成為中國人文文化的基礎。自東周以來,再經過孔子的研究和傳述,同時又散為諸子百家學術思想的源泉,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因此,如要研究中國文化,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和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後的儒、佛、道等諸家之學,不從《易經》探研,便有數典忘祖之概了。

《易經》與三《易》

通常我們提到《易經》,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這本書。因為中國文化,自經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以後,冠以《周易》一書,統稱六經。經是天地的大準則,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稱《周易》等書為六經,便是說明經過孔子所整理過的這六部書,它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天人之際」所有學問的大原理、大法則。

自秦、漢以後,研究易學的,對於《易經》一書命名的內涵問題,就有「三易」之說的異同出現了。

第一:屬於秦、漢以後正統儒家學派的理論,根據《易緯乾鑿度》這本書的觀念,認為「易」的內涵,包括三個意義:

(一)易。就是簡易、平易的意思。因為天地自然的法則,本來就是那樣簡樸而平易的。

(二)變易。認為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以及人事,隨時在交互變化之中,永無休止。但是這種變化的法則,卻有其必然的準則可循,並非亂變。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萬事萬物以及人事,雖然隨時隨地都在錯綜複雜,互為因果的變化之中,但所變化者是其現象。而能變化的,卻本自不易,至為簡易。

第二:屬於秦、漢以後儒、道兩家學者通用的觀念,根據《周禮·大卜篇》對於「三易」的涵義,是指上古以來直到周代初期之間的《易經》學術思想,約分為三個系統:(一)《連山易》。(二)《歸藏易》。(三)《周易》。

據說伏羲時代的易學是《連山易》,首先以艮卦開始,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意思是指人類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為主,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開始,便以現在留傳的《周易》為寶典,首先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學問。

但東漢的大儒鄭玄,認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殷代的易學是《歸藏》。當然,周代的易學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說:認為上古的神農氏世系名「連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謂「連山」,便是「列山」的音別。黃帝的世系又名「歸藏氏」。

因此兩說,又有異同的問題存在其間。如果認為夏代所宗奉的易學便是《連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學便是《歸藏易》,到了周代,經過文王的整理,才構成《周易》體系的易學,那麼關於這兩個分岐的意見,也就沒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據學者的觀點來看《易緯乾鑿度》和《周禮·大卜篇》這兩種文獻資料,應該都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歷來考據學家們認為《易緯乾鑿度》等書,純出漢末或魏、晉人的偽作,假託是上古的傳承。這種觀念,並非完全無理,也的確值得研究、考慮。

可是兩漢以後的學者,硬性捨棄《周禮·大卜篇》的觀念而不採信,偏要採用更有問題的《易緯乾鑿度》之說,認為「簡易、變易、不易」為天經地義的易學內涵,這便是後世以儒理說《易》的根據。那是不顧考據,只取所謂「三易」原理的內義,用之說明易學的大要而已。

此外,關於《連山》、《歸藏》、《周易》的三易之說,在漢魏以後道家的學術思想中,便又發生了兩種觀念。

(一)認為《連山》、《歸藏》這兩個系統的易學,早已失傳。

(二)認為漢、魏以後的象、數易學,便是《連山》、《歸藏》的遺留,頗為合理。而且《連山》、《歸藏》易學的精義,確已成為秦、漢以後道家學術思想的主幹。如十二辟卦之說,便是以《歸藏》的坤卦為主。卦氣起中孚說,便是以艮卦的半象為用。

易名的定義

後世有人從《易經》內容所舉例的動物,如龍啊、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著眼,並且採用《繫辭傳》所說,我們的老祖宗伏羲開始畫卦時有「遠取諸物」的說明,認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飛鳥的觀念。不過,此說並未引起重視。

到了近代,有人認為『易便是蜥蜴的簡化。蜥蜴這種生物,它的本身顏色隨時隨地變化多端,當它依附在某種物體時,它的顏色,便會變成某種物體的色相相同。《易經》是說明天地間事物的必然變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徵,猶如經書中的龍、象等一樣。但總不能叫它是蜴經,因此便起名為「易」。主張此說的,以日本的學者中最為強調。這等於在第二次大戰前,說「堯」是香爐,「舜」為蠟燭台,「禹」是爬蟲,同樣的都含有輕薄的惡意誣衊,不值得有識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麼,《易經》的「易」字,究竟是什麼意義呢?根據道家易學者的傳統,經東漢魏伯陽著《參同契》所標出,認為「日月之謂易」的定義,最為合理。「易」字,因此更足以證明道家傳統和魏伯陽之說「日月之謂易」的定義之準確性。目前《易經》的學術思想,在西方歐、美各國逐漸加大流行,我們自己對國家民族祖先文化準確的定名和解釋絕對不能跟著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損文化道統的尊嚴。

《易經》的作者

「易更三聖」,這是秦、漢以後的作者,對於上古形成易學傳統者公認的定說,也是我們現在開始研究易學者必須先得了解的問題。

秦、漢以後,儒家學者的共同認定,開始畫八卦的,是我們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繹八卦的,當然是周文王;發揚易學精義的,便是孔子。因此說「易更三聖」,就是指畫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傳述者孔子。事實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辭」,他的獨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發揚擴充之,便著了「爻辭」。為什麼三聖之中卻不提到周公呢?據漢儒的解適應症,根據古代宗法的觀念,父子相從,因此三聖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關於這個問題,如此結案,是否公允而有理,還是很難認定。

開始畫卦的,當然是伏羲,這是毫無疑問的事。經過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發揚以後,硬要賴掉周公在文體學術上的功勞,恐怕孔子夢對周公時,於心難安。同時,又輕易地溜掉「更三聖」的這個「更」字,也不應該。古文更字又有曾經的意思,所謂「易更三聖」才,是指易學經過三位聖人學者的整理,才得發揚光大。

由伏羲畫八卦開始,到了商、周之際,再經過文王、周公、孔子三聖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學術思想的系統。因此,可知「易更三聖」一語,嚴格的說,應該是對《周易》一書而言。如果說對所有易學系統來說,硬拉下伏羲來湊合三聖,似乎有點牽強。連帶這個問題而來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複演繹為六十四卦的問題了。

伏羲畫卦,這是古今公認的事實,由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卻有四種說法:(一)認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認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繹。(三)認為由八卦重複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農氏。(四)認為重複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張第一說的,以王弼(輔嗣)等為最有力,主張第二說的是司馬遷等,主張第三說的是鄭玄等,主張第四說的是孫盛等。

要把這四種說法加漢考據確定,實在不容易,而且幾乎是絕不可能的事。至於認定重複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從「文王演易」這個「演」字,不能硬說就是演繹六十四卦的涵義,只能說是對《周易》一書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書中對卦爻辭的演義而言,這是無可否認的,都是文王的傑作,至於伏羲畫出的卦象,它的原來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為什麼《連山易》的排列以艮卦為首,《歸藏易》的排列為什麼以坤卦為首等問題,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輔嗣的主張,認為重複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創作,這是最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學,都須知道有漢儒鄭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說,「翼」,當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書的內容,有十種論著,都是輔翼易學,發揚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這便是:①上經的彖辭。②下經的彖辭。③上經的象辭。④下經的象辭。⑤《繫辭上傳》。⑥《繫辭下傳》。⑦《文言》。⑧《說卦傳》。⑨《序卦傳》。⑩《雜卦傳》。這是鄭氏對於《周易》內容所作的分類範圍,凡欲研究易學者,應當先加了解。

至於有關《十翼》的作者問題,大致說來,又有三種異同的見解。

一般的認定,《十翼》都出於孔子的手筆。這是傳統的觀念,完全屬於尊孔的意識所出發。

其次,認為文王作卦辭,當然沒有問題。但是象辭也是周公的著作,並且根據《左傳》中「韓宣子適魯,見易象」說:「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話,更為有力的佐證。漢末的學者馬融、陸績等,都同意主張此說。事實上,象辭與彖辭對卦象的論斷,有許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實在難以確認同是一人的觀點。複次,除了象辭、彖辭以外,關於《系傳》以及《序卦》、《說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詞、思想,處處有先後異同的論調,嚴格說來,絕對不能認為都是孔子的手筆。其中有許多觀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後後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說是孔門弟子們的著作,統統歸併於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

易學的傳承及其他

在中國文化的領域中,自經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之後,由他編著了六經,贊述《周易》以來,關於《周易》易學的傳承,在司馬遷的《史記》,班氏的《漢書》,以及范曄的《後漢書》中,都記載有孔子以下的易學傳承的系統。

但自詔、宋以後,我們所讀的《周易》,關於《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實上,大多都是根據漢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兩卦的文言,拿來放在本卦下面。同時把《系列》的中間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來顛倒安排。等於我們現在讀的《大學》一書,那是經過宋儒的安排,並非原本的《大學》的次序。現在對於研究《周易》來計,這點應當注意及之。

自孔子至戰國末期的易學:孔子授商瞿。商瞿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周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庄。此其一。

又,孔子歿,子夏也講易學於河西。但受到孔門同學們的駁斥,認為他對於易學的修養不夠,所以子夏以後的傳承,並夫太準確的資料。唯所世留傳有《子夏易傳》一書,真偽難辯,但確具有古代「易學」思想上的價值。此其二。

西漢的易學:田何授(東武)王同子中、(洛陽)周王孫、(梁)丁寬、(齊)服生,四人皆著《易傳》數篇,但後世已散佚。

其次,自(東武)王同子中一系,再傳(川)楊何,字元敬。無敬傳京房。房傳梁丘賀。賀傳子臨。臨傳王駿

丁寬一系,又再傳田王孫。王孫傳施。傳張禹,禹傳彭宣。

以上都是著名專長易學學者的傳承。至於陰陽、納甲、卦氣等易學,自田何到丁寬之後,又另有一系。主陰陽、卦氣之說的,由王孫孟喜。喜再傳焦贛,字延壽。著有《易林》一書,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徑。又另一京房,承傳 焦延壽的易學,著有《京房易傳》一書,開啟象數易學的陰陽「納甲」之門。

東漢與後漢的易學:西漢的易學,到了東漢時期,其間的傳承似乎已經散失不備。因此象數之學與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後漢的易學,傳承的系統更不分明。此時的著名易學大家,便有馬融、鄭玄、荀爽、劉表、虞翻、陸績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

其中以荀爽的易學,曾經有後人採集當時的九家易學合成一編的論友誼賽,故在後世研究易學中,經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詞,就是對此而言。

鄭玄的易學,開始是學京房的象數。後來才舍離京學,專學費直之說,以孔子《易傳》來解說易學。漢末的易學,大概都跟著荀爽、虞翻的腳跟而轉,愈來愈加沒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來別走一途,專從老、庄玄學的思想而說《易》了。最為遺憾的,後世的易學,大體上又一直跟著王輔嗣的腳跟在轉,不能上窮碧落,下極黃泉,直迭羲皇之室。

兩派十宗及其他

由秦、漢以後直到現在,大致綜合易學發展的系統,我過去曾臚列它為兩派六宗。

所謂兩派:(一)即是以象數為主的漢易,經唐、宋以後,其間貫通今古的大家,應當以宋代邵康節的易學為其翹楚。又別稱為道家易學系統的,這便是道家易學的一派。(二)宋儒崛起,間接受到王輔嗣等《易》注的影響,專主以儒理來說《易》的,這便是儒家易學的一派。所謂六宗:(一)占卜。(二)災祥。(三)讖緯。(四)老莊。(五)儒理。(六)史事。「占卜」、「災祥」、「讖緯」等三宗易學,其實都是不脫象數的範圍。以「老莊」來說《易》的,開始於魏以後的道教,套用東漢魏伯陽著《參同契》的觀念,彼此挹注,雜相運用《易》與「老莊」的道理。「儒理」說《易》,大盛於南北宋時期,如司馬光的《潛虛》,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程頤的《易傳》,以至於朱熹的《易本義》等,大抵都屬於這一範圍。史事一系,也由宋儒開始,如楊萬里的易學,便偏重於這一觀點。

事實上我以前所提出的六宗之說,還不能盡概兩千餘年易學關連的內容。如果加上由象數易學的發展,包括術前的雜易等,應該可歸納為十宗,除了以上所說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便是:(七)醫藥。(八)丹道。(九) 堪輿。(十)星相。

至於明末清初,佛教中的大師,如益和沿所著的《周易禪解》、道盛和尚的《金剛大易衍義》等,都從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開發,雖別有會心之處,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學的正宗。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學,都以象數為主,比較偏向於固有的科學性質,素來不為尋章摘句,循行數墨的學者所能接受,因此在過去的學術專制時代中便被打入江湖術士的方伎之流,無法有所增益與發明,頗為可惜。

事實上,《易經》學術思想的根源,如果離開象數,只是偏重儒理,對於中國文化來說,未免是很大的損失。古人所謂「象外無詞」,也便是這個意思。如果潛心研究象數的易學,配合科學思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發現,很可能會替中國文化的前途,開發更大的光芒。古人雖然也有這種企圖,但始終不敢脫離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壽的《易林》,京房的《易傳》,南宋以後邵康節的《皇極經世》,以及假託邵康節所著的《河洛理數》,明代術數家們所著的《太乙數統宗》等易書,雖然對於易數易學別有心得,完全不採用《周易》的原意,大膽地創造卦爻辭例,便仍困於災祥休咎的觀念,演唱會作人事吉凶的判斷,並未擴充到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串通萬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學的風氣頗盛,如王船山、惠棟、江永、焦循等,都有專著,唯仍多依違於漢,宋儒易的範圍,為清代的經學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齋、沿秉和頗得數的效用,亦自成家。

易學的精神

唐、宋以後的易學研究,應該說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說。這個新的「三易」觀念,也是說明秦、漢以後以至現代的易學內涵「理、象、數」的三個要點。如果用現代的觀念來說,「理」便是類似於哲學思想的範圍,它是探討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變、所變與不變之原理。「象」是從現實世界萬有現象中尋求其變化的原則。「數」是由現象界中形下的數理,演繹推詳它的變化過程,由引而知人事與萬物的前因與後果。反之,也可由數理的歸納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來綜合這三種內涵的意義,便可知「《易》理」之學,是屬於哲學性的。「象」、「數」之學,是屬於科學性的。總而言之,完整的易學,它必須要由「象」、「數」科學的基礎而到達哲學的最高境界。它並非屬於純粹的思想哲學,只憑心、意識的思惟觀念,便來類比推斷一切事物的。

宇宙萬象,變化莫測。人生際遇,動止紛紜。綜羅易學「理、象、數」的明辯。《禮記·五經解》中,提到易學的宗旨,便說:「潔靜精微,《易》之教也。」所謂「潔靜」的內涵,同時具有科學性周密明辯的作用。但在明辯理性之間,倘使不從沉潛靜定的涵養而進入易學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鋒,便會流入歧途,自落魔障。故《經解》中,又說到易學的偏失,很可能會「使人也賊」。

從「理、象、數」的精華來看易學,由乾、坤兩卦開始,錯綜重疊,旁通漫衍,初從八卦而演變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繹,層層推廣,便多至無數,大至無窮,盡「精微」之至。

如果歸納卦爻內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內容,只有專長、坤、復、睽、家人、歸妹、漸、姤、、解、蹇、頤、大過、未濟、既濟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內在交互中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現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內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濟、未濟四卦,每卦各出現十六次。

復由此類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間,除了乾、坤、坎、離代表陰陽的無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無論如何千變萬化,它的吉凶觀念價值的構成,唯有「既濟、未濟」兩個對待的現象而已。

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晝未分以前,陰陽未動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體認大《易》「潔靜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了。

推薦閱讀:

《易經繫辭》通講(五)
易經解析《西遊記》上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a
44-易經證釋-清-陸宗輿 > 3-易經證釋-清-陸宗輿
《易經》概說

TAG:易經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