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彩霞——用心情記錄那一刻的絢麗

永恆的瞬間,是很多喜好攝影的人對大師作品的一種肯定。特別是對於風景和人文攝影,很多記錄下來的經典影像往往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用眼睛觀察的瞬間。獨到的視角可以對同一景象產生不同的拍攝效果,可以很好的反映攝影師的創作狀態,當然後期必要的處理,也可以很好的實現對作品內容的點睛和升華。

針對於眾多風光攝影師,更多的時候對眼前的景色有著異乎常人的觀察和審視態度,他們更加註重對整體構圖的剪裁選取,很多時候還要去考慮如何用細節去表達去完善一組作品,使作品看起來更具靈性氣息。當然,我們只是攝影愛好者,與眾多攝影大師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不過,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用心拍攝出的照片可以被更多的朋友所接受,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在某種特定狀態下,沒準大家拍出的作品也不會比大師的差。在攝影界流傳著一句話:「風景攝影,靠天吃飯」!顧名思義,很多精彩的瞬間要靠「老天爺」的恩賜。天氣好,風景麗,那麼我們可以很好的發現很多意外的精彩,而能夠把握好這些稍蹤即失的瞬間,將是保證作品質量的關鍵。而當這些天時,地利能夠與你很好的結合時,將是一組作品靈魂所在。下面,我們來談談如何把握和利用這些,形成自己的作品。器材選擇:風光攝影與其他類型的攝影活動略有不同,它更強調對景物氣勢的描繪,以及對景物局部特色的強調。而要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上述兩點,就需要我們選用合適的器材。

一般來講,一款具備廣角拍攝能力的數碼相機是必須的。另外,如果能夠兼顧中焦段就可以在創作之餘發現細節的美麗,並把它們記錄下來,這樣也別有一番情趣。像三星的L55W、理光的R5、柯達的V705都是具備廣角和中焦拍攝能力的便攜型數碼相機,放在口袋中,邊走邊攝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如果是比較專業的攝影愛好者,可能手中都有單反相機,那麼一款不錯的廣角鏡頭絕對是出片的保證,焦段如果能在16mm-28mm之間就可以產生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同樣,為了更好的表現局部,還需要配合一款焦距在28mm-135mm之間的鏡頭作為輔助。

對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拍攝晚霞以及夜景時,為了使畫面不出現抖動,最為理想的還是攜帶三腳架去拍攝,因為這時候你可以盡情的去體驗長暴光給照片帶來的變化。而針對更加專業的器材使用者,還可以為心愛的相機配備一款快門線,從而將抖動的可能性降低到更低的限度。角度構圖:上面提到了器材的選擇,而根據具體攝影的需要,我們還要利用這些器材,通過不同角度的選擇,拍攝最適合表現當前風光特點的部分,形成作品。

首先,我們按照常規的風光攝影規律,使用最廣角段取景構圖。也就是說,使用便攜相機的28mm、單反相機的16mm(以上焦段根據個人手中器材會有不同)在取景器觀察。因為,眼中看到的景色,可能跟取景器中的景色不同,畢竟人眼看到的要比取景器看到的寬大一些。第二,廣角端會產生透視效果,使景色看起來會有「變形」,這時候就需要使相機和鏡頭盡量與拍攝主體處於平行。當然,這種構圖角度是最為常規的方法,而如果為了拍攝出更多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比如說,將相機的位置放置到地上,或者比較低的機位產生一個與被攝主體的角度,刻意使景物產生一定的「變形」,這種「變形」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現出景色的壯麗。

第三,好的角度和構圖是風光作品的靈魂,而更好的構圖比例可以使畫面看起來更加和諧。按照黃金分割點理論,我們可以將畫面分成上中下三等分,天是一份,地是一份,中間一份用來放置被攝主體。這個只是最為常規的方式,而在一些以晚霞為主的景色時,可能中間和地部分都是比較黑的了,如果還是按照傳統三等分來處理,就會出現雲無法表現出絢麗壯觀,而地面和中間都會是黑乎乎的一片,使作品看上去很不協調。這時候我們需要因地制宜,將天作為被攝主體,讓天佔去兩份,而地只佔小小的一分,甚至更少,把更多的空間留給讓你無比心動的雲彩。而當水面可以映照夕陽的時候,又需要按照傳統方式進行構圖,而後根據畫面的細節調整上下的細微位置,讓天上的雲或者水中的雲佔據更多的比例,達到平衡整體畫面的目的。最後,還要說一下,雖然風光攝影需要體現力度,但是有些時候為了使畫面更加乾淨,主體更加突出,還需要剔除一些在畫面中多餘的部分,而這些部分往往需要靠調整焦距來實現,比如說使用40mm70mm135mm等等。當然,如果你的相機像素足夠高,也可以用最廣角來拍攝,完後用軟體剪裁也可以實現。光影結合:很多時候光影和構圖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談論其一就不得不說說與之密切相關的另一部分。通過兩部分的協同和結合勾勒出一副美妙的畫卷。

首先,我們要選擇日頭正在被遮擋或者不是很強的時候,這樣可以使真箇畫面更加色彩勻稱,明暗對比合理。而過亮的光線會導致暗部呈現全黑而失去應有細節的麻煩,而當光線不足時很多陰影和強對比都無法很好的在作品中得到體現,使作品失去應有的美感。第二,很多初學者往往會出現在拍攝風景時整張照片過亮或者過暗的情況,這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測光不準確造成的。我們的數碼相機在自動檔多為整體加權暴光,通過分布在整個顯示屏各個「角落」的測光點進行光強度的採集,完後由專用處理器去將這些測得的結果進行分析得到一個暴光值,這個值通過相機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來體現,完成一次拍攝。而當光比強烈或者測光模式變化的時候,都有可能引起測光偏差大,出現暴光不準。克服這個問題最好是將暴光補償降低0.3到0.7個EV左右,甚至是1EV來保證不過暴。另外,還要根據情況改變測光模式,比如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或者點測光等,對於比較專業的單反相機,還可以選擇對焦點聯動下的點測光等,精確測量通光量得到合適的暴光值。第三,風光攝影一般情況下建議把暴光補償(EV)一直設置在欠暴狀態下,因為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畫面細節,可以使雲的形狀更加突出,在拍攝晚霞時還能夠得到更加豐富的色彩。而當出現陰天、彩虹、火燒雲等比較奇妙的天氣時,使用這種方式得到的照片效果絕對是你意想不到的。

第四,拍攝時盡量保證光、影的相對完整性。比如說光的照射,影的映射應盡量的全部保留在畫面中,這些保留會為作品營造出宏偉的氣勢來。另外,光線這東西行蹤飄忽,來去不定。可能隨著風的作用,快速移動。而當一塊雲擋住太陽的直射時得到的影像和失去遮擋時得到的影像絕對是大有不同的。這需要拍攝者要儘可能的關注其不斷的變化,並及時作出判斷,適時的按動快門,一副好的作品可能往往來自於瞬間的把握。後期點睛:每次都不得不說一下後期的處理問題。雖然大家都說一副好的作品,來自於眼睛的觀察,景色的選取,大師快門的按動。但是,在數字時代,我們不得不說後期的處理占攝影整個過程的比重越來越大了。

而對於處理不同類型的作品,都需要不同的處理手法。針對風光攝影,後期處理的作用更多的是體現出濃郁的色彩以及更加鮮明的色調,使畫面更加具有立體感和衝擊力。具體來講,我們需要先來把畫面的銳度適當的增強,比如使用PHOTOSHOP的USM銳化,通過銳化可以使景物的輪廓更加明快。接下來,讓我們通過簡單的處理實現更加出眾的色彩。繼續使用我們比較常用的PHOTOSHOP,點圖像—>調整—>自動色階/自動對比度,完後再選擇亮度對比度,把其中的對比度值加5到10左右,這樣畫面看起來就艷麗多了。最後,根據你的自己的色彩偏好,可以將作品調成偏紅、偏冷等等。而這些就需要你掌握更多的技巧了,針對PHOTOSHOP來說就是點圖像—>調整—>色階和曲線,然後進入「紅」「綠」「藍」通道,通過對不同通道參數的調整實現對整體畫面色調的控制。關於心情:為什麼要加入對心情的描述呢?我認為更多的時候,風光攝影需要心情的配合或者說可以磨練你的性情!好的風光需要有好的心情去欣賞,去理解。從而把這些看到的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同樣如果你的心情是浮躁的不能夠塌實下來的,那麼你去創作時是很難拍出好的作品的。另外,風光攝影也是一個很好的休閑活動,累了一周,周末帶上相機,進山下鄉去換換心情,緩解疲憊的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希望大家都能夠拍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記住一句話,好的作品,首先要作到的是自己要先喜歡:)
推薦閱讀:

以情暖情,情要用心
我們說好的,無需深愛,只求用心 - Qzone日誌
我用心愛你,可你卻傷透了我
用心珍惜那個深愛你的人
黨員冠名服務丨庄安泰:用心促和 做百姓信任的調解員

TAG:記錄 | 心情 | 用心 | 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