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姥姥:一個跟頭看出她的全部情商

有粉絲留言讓我寫一寫劉姥姥,說為什麼她就不能理解劉姥姥在兩宴大觀園中有啥好笑的。書中人物都笑癱了,噴了裙子,或者揉肚子,或者滾到誰懷裡。她覺得一點也不好笑。

我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也許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笑點高了,我們是在處處段子的環境中長大的,一般好笑的東西已經刺激不了我們了。連我八歲的女兒都說得出這種話:單身的男人叫單身狗,單身的女人叫狗不理。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接收的好笑的東西越來越多,跟封建時代被鎖在深宅大院的那些女人們比,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也有可能是這個讀者不能調動充分的想像力,不能理解書中劉姥姥的好笑。書中真正的好笑要通過文字描述調動我們的想像去補充。

鴛鴦與鳳姐合謀要讓劉姥姥出糗,劉姥姥心領神會。逛完大觀園吃飯,劉姥姥先不吃,而是先站起來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

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

乍一看這句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句話的重點應該在後半句,「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

真正好笑的地方應該在這情態。

扮演過劉姥姥的人,一共有好幾位。87版的沙玉華,89版的趙麗蓉,2010版的葉琳琅,還有一個歸亞蕾。

歸亞蕾的我沒見過,前面幾位,還是沙玉華的演得好,雖然趙麗蓉是我老鄉,可是在劉姥姥這個角色上,還是不如沙玉華。趙麗蓉略顯誇張了點,還是春晚小品的風,機靈足夠,深沉欠缺。

劉姥姥這人是不能一味機靈的,她來榮國府不是去表演,要在表演中處處拿捏分寸,在機靈中有謙卑和審時度勢的緊張。她不能喧賓奪主,既要讓大家快樂了,還不能忘乎所以。這個度很難把握。

給你們看一段趙麗蓉的視頻,可能很多人都沒看過:

趙麗蓉的這個,好像是進了自己家園子了,太大方了點。

其實這也不賴我們趙老師,是導演的問題,87版《紅樓夢》是先培訓了一段時日的,演員都吃透了角色的精髓。把趙老師換到87劇組,肯定比這好。但就算把她放到87劇組,她也不是特別合適,趙麗蓉的面相不夠苦,缺乏點勞動人民的那種風霜感。

再來看87版沙玉華的劉姥姥,比趙麗蓉的要好得多。她處處耍寶的同時,難掩眼神中的精明與謙卑。

這版的劉姥姥,最大的缺點,是丑了點(沒有對已故沙老師不敬的意思)。真的是不夠好看。《紅樓夢》中的劉姥姥,應該是個有點可愛的形象。沙老師這相貌,影響了可愛。

還有一個2010年李少紅版,我就放張照片吧,不予評論,浪費我才華。

劉姥姥在榮國府大肆耍寶,帶去了一整部《紅樓夢》最恣肆的笑聲。但是其實劉姥姥步步驚心,每一步都行得小心翼翼。

很多人只看到劉姥姥表面上那些誇張言行,什麼夾鴿子蛋,菊花插滿頭,喝盆子一樣杯里的酒。其實劉姥姥的高情商表現在一些不經意的行為中。

那些誇張的行動,都是配合鴛鴦和鳳姐討老太太開心。是有腳本的戲。

有兩處段落,沒有腳本,卻是真真實實的劉姥姥為人。

一處是在瀟湘館摔跟頭。一處是在怡紅院附近拉屎。

瀟湘館摔跟頭,我們看原文:

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甬路。劉姥姥讓出來與賈母眾人走,自己卻走土地。琥珀拉他道:「姥姥,你上來走,看青苔滑倒了。」劉姥姥道:「不相干,我們走熟了,姑娘們只管走罷。可惜你們的那鞋,別沾了泥。」他只顧上頭和人說話,不妨腳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跤跌倒,眾人都拍手呵呵的大笑。賈母笑罵道:「小蹄子們!還不攙起來,只站著笑!」說話時,劉姥姥已爬起來了,自己也笑了,說道:「才說嘴,就打了嘴了。」賈母問他:「可扭了腰了沒有?叫丫頭們捶捶。」劉姥姥道:「那裡說的我這麼嬌嫩了?那一天不跌兩下子?都要錘起來,還了得呢!」

這裡面,看出了這個老嫗的謙卑、厚道與應變能力。一條小道,她讓著貴人們走,她自己去走土路。不小心滑倒了,馬上給自己遮羞,說自己說嘴打了嘴。明著是給自己遮羞,其實是給貴人們遮羞,減少他們因自己摔了跟頭的歉疚感。

別忘了,劉姥姥75歲了。一個75歲的老人,摔個跟頭可能會有什麼後果?今天的老人也有很多一摔不起的。

這個跟頭,讓我們看到她全部的素質。她沒有表面那麼歡樂輕鬆的,她在賣力掙生活。

再來看劉姥姥拉屎:

劉姥姥在宴席上,吃了很多東西,一是鄉村人確實沒吃過什麼,每樣都想嘗嘗,二是也要配合賈府這些人秀富貴的心思。人家想跟你顯擺一下,你拒絕配合,那不是不識時務么。

結果就吃多了,壞了肚子,要去拉屎。拉屎的時候,曹雪芹很詳細地寫了這個過程。

我們再看原文:

那劉姥姥因喝了些酒,她的脾氣和黃酒不相宜,且吃了許多油膩飲食發渴,多喝了幾碗茶,不免通瀉起來,蹲了半日方完。及出廁來,酒被風吹,且年邁之人,蹲了半天,忽一起身,只覺眼花頭暈,辯不出路徑,四顧一望,都是樹木山石,樓台房舍,卻不知那一處是往那一路去的了,只得順著一條石子路,慢慢的走來。

這一整段話,我讀來都覺心酸。這個段落里,劉姥姥沒有笑,也沒有心思去賞那些樹木山石,樓台房舍。

她是笑不動了,也無心欣賞。因為把笑已經都貢獻給那些貴人們了。就像舞台上的演員,賣力地表演後,歇了場,趕緊去喝口水,吃顆葯,找個地方眯一會兒。

曹雪芹為什麼寫了那麼多歡樂的場景,單單要寫這一筆。是曹雪芹慈悲。他是為了讓我們看見一個小人物為了獲得一點資源,在富人面前使盡渾身解數,用力去搏之後的那面心酸。

這跟你陪客戶喝酒,喝多了偷偷跑到廁所去吐,有什麼分別?

表現一個人的辛苦,從來不用渲染在酒桌上觥籌交錯拚命灌酒的畫面,一盞昏燈下,一個扶著樹嘔吐的背影更震撼。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滿載而歸,沒枉費自己一番辛苦。王夫人賞了一百兩銀子,王熙鳳給了八兩,平兒幫她打點,是半炕的東西,吃的穿的用的,都齊全了。不光如此,到了鴛鴦那,又是一堆,還白得了妙玉一個成窯茶杯,鴛鴦給了倆筆錠如意(銀子),光葯就拿了五六樣。

王夫人一個月的月錢才是二十兩,這一百多兩銀子,是王夫人半年的月錢。以王夫人的身價,這筆錢拿回鄉下,是滿可以把日子過好了。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是真窮,沒辦法,去打秋風。那次得了二十兩銀子。第二次進榮國府,不是為了繼續借錢,是去送禮物的。她度過了難關,已經不想借錢了。這也可見劉姥姥並不是個貪得無厭的人,也不是不懂感恩。她都沒想見別人。結果第二次卻陰差陽錯碰了賈母的巧,賈母要求見見這個同齡人。

她立馬意識到這是她的一個機會,她可以把日子過得更好一點。

劉姥姥這人最大特點是精明務實肯干,所以這次她抓住機會,拚命表現了一把,得了賈府上上下下的喜歡,得到不少好處。

她第一次去借錢的時候,其實按照當時形勢分析,是沒啥勝算的。但是她敢。

她的女婿王狗兒,祖上爺爺輩兒,跟王夫人的父親一起做官,因緣巧合連了宗兒,但是王狗兒家沒落了,淪落到鄉下當農民。當年王狗兒祖上能和王家連上宗,應該也不是等閑之輩,也就是三兩輩子的事,一家成了赫赫大族,一家就成了底層農民。

人世滄桑也是令人唏噓。

王狗兒都沒什麼機會再湊近以前的這個宗族,劉姥姥建議去打秋風,王狗兒就不敢去。

但是劉姥姥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靠菩薩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劉姥姥是有棗沒棗打三竿子的思維,反正也不搭啥,頂多費一天工夫。但王狗兒還是不敢去。

沒辦法,只好劉姥姥去。

這段交代里,曹雪芹幾句話就把劉姥姥的家庭交代得一清二楚。王狗兒是個沒落子弟,一身沒落子弟的毛病。有錢的時候就享受,沒錢了就在家摔摔打打,毫無解決問題的辦法(放到今天又被扣上渣男的帽子了)。

王狗兒跟王家都快沒啥關係了,何況是王狗兒的丈母娘?但是劉姥姥就敢去。她敢去的唯一理由是當年和她女兒曾進過王家,見過王夫人一面。

她所憑靠的就是這一面之緣。

劉姥姥的道理是:「那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去拿就是了。」

就憑這一句話,劉姥姥就是個有見識的老太太。這思維在現在也一樣適用。帝都京城,遍地都是機會,就看你敢不敢去闖。

我們今天有多少農村老婦人能有這膽識和思維?

劉姥姥不簡單。

大膽延伸一下,王狗兒是個小京官的沒落子弟,劉姥姥的女兒能嫁給他,是不是也不會是等閑人家?那劉姥姥年輕的時候,是不是也富貴過?

這個問題仔細一想,就可能還有很多戲。但書中到此為止,沒有說,也就不便猜測。

但書中也明言:劉姥姥是個見慣世情的老人。

這個見慣世情,在後來都被證實了,她是個跟賈母一樣聰明的老人。她的聰明比大觀園那些「魚眼睛」們要高很多。賈府的那些老奴,都沒幾個如她一樣世情通透的。

要不然,也不會入了賈母的眼,賈母是誰?賈母是非聰明人不喜歡的。

劉姥姥的故事,看似平常,實則處處體現世故人心。

劉姥姥進得了榮國府,有一個人功不可沒,就是周瑞家的。

她女婿王狗兒曾說過,讓她去找周瑞,當年他的父親和周瑞有「交情」,後來見到周瑞家的,周瑞家的自己交代出來了,原來是當年她丈夫跟人爭買田地,王狗兒的父親出過力。

這是以前有過利益交換的。所以周瑞家的很願意幫劉姥姥(願意幫她的第二個理由是也想顯擺一下自己地位)。

既然願意幫,那怎麼幫就是問題。劉姥姥能見到鳳姐,跟周瑞家的一套對上話術直接相關。

周瑞家的把劉姥姥帶進鳳姐的院子,她先去找平兒彙報,你看她怎麼說跟平兒的:

今日大老遠的來請安,當日太太是常會的,所以我帶了她過來,等著奶奶下來,我細細地回明了,想來奶奶也不至於嗔著我莽撞的。

真的是常會的嗎?

不是啊,前面劉姥姥自己就交代了,她只見過王夫人一面,根本沒常會面。周瑞家的這樣說,是在誤導平兒,讓平兒以為關係還不錯。平兒是鳳姐的臂膀,得了平兒允許,就見到鳳姐了。

果然平兒發話直接就讓進來了。

周瑞家的如果實話實說,把劉姥姥和王夫人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擺一擺,平兒估計直接就給打回去了。

過了這一關,才見到了鳳姐,繼而又通過鳳姐見到了賈母,最後改變了生活的面貌。

《紅樓夢》是部世情小說,到處都是生活的智慧。世情小說很難寫,因為一點不對,讀者就不買賬。能把世情小說寫到位的都是牛逼之人。

南懷瑾說,平常就是道,最平常的事情就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平凡之間,真正的仙佛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務上。

英國的簡 ·奧斯汀寫十八世紀的英國生活,寫來寫去就是幾個女士在客廳扇扇子,抓一個有錢的女婿,但到今天英國小說她還是祖師奶奶。

就這一小段落,對我們今天都有很多啟發。一個下屬怎麼跟上級彙報工作?

很多下屬是能直接影響上級決定的。上級精力有限,忙不過來,很多信息全靠下屬彙報,一句話就可能讓事情轉了向。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我小助理某天跟我說,子魚姐,有個廣告找到咱們,這個廣告六神磊磊接過,我看了也不錯。

那我會是什麼反應,我肯定得看看吧。

要是我小助理跟我說,這個廣告是某個最沒品的號主接過的,我平常最討厭她,那可能直接就被我pass掉了,連看都不會看。

怎麼當一個下屬,怎麼當一個領導,下屬如何引導領導,領導如何防止不被下屬帶偏,都處處是學問。

總之,劉姥姥進榮國府,處處都是戲。這是書中底層和貴族勾通最遠的一個段落。劉姥姥步步驚心處處小心地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得非常漂亮。運用的全是她的智慧。

但是這場表演,也耗費了她大量的精力。我想她第二次滿載而歸回家的路上,一定都累得沒點力氣了。她倚在平兒給她雇來的車上,晃晃悠悠,不想睜眼,不想說話。她要歇一歇。

雖然累,但心裡歡喜,一家人以後的日子,終於有了著落了。


推薦閱讀:

《紅樓夢》:劉姥姥初見王熙鳳時,賈蓉亂入有何深意?

TAG:情商 | 劉姥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