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講稿:父愛與責任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錢志亮講座講稿[1]

父愛與責任社會轉型帶來的觀念的衝擊n由於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新的文化理念、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沒有能夠及時建立起來,市場經濟本身所固有的商品化原則、利益驅動原則和競爭性原則不斷衝擊我國經過幾千年歷史沉澱所確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n唯利是圖、利益至上的功利主義價值取向正導致自私自利、金錢至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物慾主義,狹隘的功利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被強化。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出現危機,相互冷漠已成為一種趨勢,對極端物質的享樂和追求正成為一種時尚轉型時期的價值觀迷失n工業社會追求物質文明導致物質至上、功利主義n市場經濟強調經濟發展導致金錢至上、拜金主義n社會轉型、道德失范正導向享樂至上、消費主義n競爭的激烈化低齡化正導向不擇手段、英雄主義n人口控制獨生子女使得孩子嬌生慣養、個人主義n產業結構調整人才過剩導致分數至上、實用主義n追求個性化生活的離婚導致自私自利、任性主義n否定傳統格調低俗惡搞明顯精神空虛、虛無主義n男不謙謙君子女不賢良淑德不男不女、中性主義n程序化流水線教學使得學生死記硬背、機械主義一、家的變遷家庭是什麼?n家庭不僅僅是生育的共同體和經濟生活合作體,而且是滿足情感享受和精神需求的港灣,彼此之間應有更多的理解、支持、幫助和鼓勵,風雨同舟,同甘共苦n家庭聯結社會情感、培育社會美德、傳承社會文化、維護社會穩定社會轉型時期家庭面臨的問題n家庭人際空間擴大:人們的自我意識迅速增強,人們對自身的尊嚴、權利和價值日趨重視——承認、尊重、保護「隱私權」使得家庭成員的親密性日益疏遠n家庭親情時間縮短:大人努力工作、孩子專心學習的需要與人們享受生活的願望之間正在進行著一場殊死的較量,生活和競爭所迫,工作和學習正蠶食家庭的私人空間和家人享受親情的時間n家庭遠離家族呵護: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社會轉型期越來越多人離開鄉村或城鎮的「熟人社會」,一頭扎進大中城市的「陌生人叢林」 ,熟人社會的監督和家族監管的呵護日益淡漠n家教功能被弱化:傳媒的擴張,無情吞噬著人們好不容易的閑暇,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n家庭的靜謐性被打亂:電話、簡訊,wifi的普及、豐富的電視頻道,隨時有可能打破「暫時與世隔絕」、「清靜安逸的世外桃源」「家人享受親情交流的地方」的家的屬性n家庭的穩定性被挑戰:經濟生活的緊張、危機感的加重、下崗待業等諸多因素使個人在家庭中的經濟地位不斷變動,轉型時期看重物質利益和實用主義,家庭解體的危險程度在增大n家庭的倫理性被動搖:愛情未必是家庭倫理生活的倫理觀念和道德基礎,「養兒未必能防老」淡化了父母對子女的期待和責任n家庭的責任感被淡化:僱用眾多的清潔工、園丁、保姆、廚師等服務人員做家務,方便的同時淡化了家庭義務感和責任感,加深了家人的隔閡、疏遠了親情n理論上家庭溝通幾率增加:獨生子女使得家庭結構簡化,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對象減少,互動頻率增加,彼此關係更加密切,感情更加親近n實踐中家庭溝通幾率減少:成人忙於生計,孩子忙於學習,子女急切需要的感情呵護被繁忙生活節奏所吞沒,多數情況下子女處在一種冷漠、疏遠、缺乏交流的環境中n家庭生活節奏「被加快」:精密度要求迅速提高,按時按點到崗接受一定的制度約束,格式化、規律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個人自由與原先相比受到極大限制,接送孩子上學、輔導孩子功課、陪伴孩子娛樂等都受到制約,日益導致孩子生活上缺人照料、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現象n家庭形式多樣化:婚姻自由度的提高,人的個性能夠更充分地展示,離婚率不斷增長後,出現了太多的再婚式家庭、單親式家庭;交通便捷、人才流動造成夫妻分居式家庭n畸形家庭出現:社會道德觀念滑坡,家庭結構凝聚力下降,感情世界的社會管理鬆懈,強調個性發展,自我價值實現和自由享樂,造成自我為中心者對家庭意識的淡化和家庭認識的迷茫,原來的家庭結構依然存在而又不滿意原家庭感情的枯燥,婚外戀、婚外情現象日益增多,造成不少婚外戀式家庭、重婚式家庭n延伸式家庭的出現:僱人代養、隔代扶養、寄宿育養、保姆式撫養、親友幫養等n家庭內親子關係微妙:獨生子女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不經意之間對孩子的嬌生慣養以及無原則的去愛孩子,這種戰戰兢兢的撫育心態很容易導致孩子孤僻、任性、自負、唯我獨尊等負面人格n家庭間鄰里相對封閉:一個樓洞里三教九流良莠雜居,水電氣聲相通,老死不相往來。人權意識普及使得誰也不關心誰、干涉誰、搭理誰,大大限制了兒童與社會接觸的時間和空間社會變遷對家庭的影響n家庭價值觀念:家庭至上vs 社會養老n家庭婚姻制度:傳統 vs離婚單親與未婚家長n家庭代際結構:四世同堂vs 核心家庭n家庭生活方式:分散vs 集中n家庭交往方式:有序vs 平等n家庭生活功能:港灣vs 宿舍+食堂社會變遷對家庭教育的影響(一)n婦女解放、參與工作→不再專職、分工問題n人口控制、獨生子女→育兒觀念、嬌生慣養n競爭激烈、日益低齡→疲於奔命、揠苗助長n市場經濟、消費方便→推向社會、親情疏遠n開放觀念、個性自由→離婚增多、單親子女n交通便捷、更多流動→兩地分居、父教缺失n家電普及、生活便利→更多閑暇、不再儉樸n傳媒擴張、無處不在→弱化家教、選擇障礙n貧富分化、差異擴大→家庭不穩、盲目攀比n社會保障、養老保險→社會兜底、不再指望n城鎮化、都市化生活→核心家庭、傳統丟失社會變遷對家庭人倫的影響n父子有親(責任與義務)——父子無親n夫妻有別(分工與合作)——夫妻無別n兄弟有悌(仁慈與友愛)——沒有兄弟n長幼有序(敬重與服從)——長幼無序今天的家庭問題越來越多n不和睦家庭、再婚家庭n單親家庭、離異家庭n領養家庭、寄養家庭n隔代家庭、分居家庭二、親子關係親子關係的特點n自然性——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從生命萌芽的時候起,就確定了父母的角色身份,父母對子女來說是唯一的、無可替代的n社會性——無法推脫的撫育關係:要對子女盡撫養教育義務,教他成人、成才n持續性——沒有退休的終身套牢:從孩子出生直到自己的生命結束n深刻性——潛移默化的深深烙印:父母言行對子女潛移默化影響,對人的一生髮展影響最大、最深刻高危因素威脅大腦發展n不利的早期經驗對神經系統有持久的影響,由壓力產生的應激激素可以損害正在發展中的大腦結構,可能導致伴隨終身的學習、行為和身心兩方面的問題n童年時期不利經驗越多,越有可能發生髮展遲緩和其他問題。在童年有較多不利經驗的成人更有可能發生健康問題,包括酒精中毒、心理疾病、心臟病和糖尿病社會轉型對親子關係自然性的挑戰n早教的興起:孩子早早離開了家庭n寄宿制擴張:幼兒園就開始寄宿了n離婚率攀升:犧牲與孩子共處機會n未婚的媽媽:孩子生來就缺失父愛n多元化家庭:繼母繼父想管不好管社會轉型對親子關係社會性的挑戰n競爭激烈化:交給保姆或者老人代管n競爭低齡化:疲於奔命於各種輔導班n服務社會化:動輒送到相關機構教育n生活電氣化:便於自立無需更多照應n全市場經濟:消費方便推向社會親情疏遠n重開發智力: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忽視德育社會轉型對親子關係持續性的挑戰n佔領優質教育資源vs孩子被迫寄宿n休閑娛樂豐富多彩vs很難靜心面對n追求遠方美好生活vs父母提前空巢n功課學習任務太多vs互動時間減少n知識更新速率加快vs父母沒空充電n獨生子女沒有替代vs已有經驗浪費社會轉型對親子關係深刻性的挑戰n知識以信息方式存在地球每個角落:降低父母權威地位n學習滲透生活的每個細節無處不在:未必父母最先知道n在校時間遠遠多於與父母相處時間:家庭影響讓位學校n社會新鮮神奇之花樣創新層出不窮:注意更多地被吸引父母的態度和孩子的表現nn生活在批評中,孩子學會的是指責n生活在敵意中,孩子學會的是打架n生活在嘲笑中,孩子學會的是害羞n生活在羞辱中,孩子學會的是內疚n生活在寬容中,孩子學會的是大度n生活在讚揚中,孩子學會的是自信n生活在公平中,孩子學會的是正義n生活在安全中,孩子學會的是信任n生活在讚許中,孩子學會的是自愛n生活在互相承認和友好中,孩子學會的是愛三、父母角色父親是天,母親是地n父親為「陽」,母親為「陰」n「天」是剛強、樂觀、博大、寬廣的n「地」是包容、接納、柔順、謙卑的n完整的父愛和母愛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和支撐n父愛與母愛相互融合,互為補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n中國傳統文化講陰陽平衡,家庭是一個陰陽平衡的系統,如果陰陽失衡,家庭就會出問題父親親職:勿無為而治n男主外,競爭激烈的時代,做男人不易n奮鬥事業兼顧家庭n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孩子荒廢不得n養不教、父之過,盡職責、不犯錯。n智慧的啟迪n做人的引導與人格的健康父親是兒子的榜樣n作為男性的父親,一般特徵是獨立、自主、自信、果斷、堅毅、與人合作、富有進取心等n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在與父親的不斷交往、相互溝通中,會不斷模仿和學習父親n受到父親良好影響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會更加自信,做事更加果斷,思想更加活躍,抗挫折能力也較強,會有很好的人際關係,也比較受同伴的歡迎父愛的價值和意義n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父愛是水 ————高爾基n孩子的得失、進退、成敗都需要父愛的滋養n一個普通的父親,不在於有多少文化,有多高的學識,有多大的本事,而在於用自己的榜樣和影響,教會孩子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具備了這一點,孩子就會走好自己的路。父教缺失的後果n缺乏紀律教育和監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樣做男人的機會。父親在幫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如果沒有父親的指導和帶領,男孩遭受的挫折常常導致各種暴力行為和其他各種反社會行為。n70% 的少年犯出自單親家庭n60% 的強姦犯、72% 的少年兇殺犯、70% 的長期服役犯人來自無父家庭n戒毒中心無父青少年是有父的3 倍n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無父者是有父者的9 倍人的基本需求: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n物質需求主要是對衣食住行用的外在需要n精神需求主要是對情緒情感等的內在心理需要n在家庭里,對於孩子的物質需求,父母之外的人可以代替,給予滿足,但精神需求,主要來自父母的陪伴和影響,別人不可代替,無法給予滿足n我們常見這樣的現象:窮苦人家的孩子,發奮學習,積極上進,常常英才輩出;富裕人家的孩子,好逸惡勞,遊手好閒,常常難成大器。這表明精神成長比物質滿足更重要。未成年人成長的環境危機重重n經濟社會人們都在忙忙碌碌的積聚財富,而疏於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許多空虛的孩子整天浸泡在暴力和色情影視以及打打殺殺的網路遊戲中,是非觀念差,心靈麻木,漠視生命,視生命如草芥。母親親職:別越俎代庖n女主內,白天也要去上班,做女人更難n忙裡忙外,上有老下有小n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孩子不能錯過n做「慈母」不做「母老虎」n習慣的養成n情商的培養歷史上成功母親的教育n自殘的孟母:子不學斷機紓——文亞聖孟子n他殘的岳母:「精忠報國」——武亞聖岳飛父愛與母愛不同n父親是外放的,母親是內傾的;n父親鼓勵獨立,母親講求依戀;n父親強調變化、創新和挑戰,母親強調穩定、一致和安全;n父親經常抓大放小,母親習慣對孩子事事關心;n父親的方式是動態的、富有創造性的,母親的方式是靜態的、穩妥的;n父親傳遞的是堅強、勇敢等陽剛之氣,母親傳遞的是細膩、呵護、富有同情心等陰柔之風母親教育孩子八部曲n提醒:這樣做不好n聲明:媽媽不喜歡你這樣n警告: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n忽視:媽媽沒有你這樣的孩子n威脅:你不改我就告訴你爸爸n恐嚇:你等著,你爸爸馬上就回來了n告狀:男人回家後立即告狀n安撫:媽媽不想告狀、爸爸也不想打你如果把孩子比作一顆生長的果樹n根系: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以及家庭中的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n樹榦:孩子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理想信念、行為習慣和學習處事的風格n枝葉:孩子的興趣愛好、自信心、意志力、品行習慣、奮鬥精神、為人處事的個性等n果:孩子的學業成績、未來考取的大學、將來從事的事業、地位成就、經濟收入及愛情婚姻等n果子的多少大小直接取決於果樹枝繁葉茂的程度;而樹榦的粗壯、枝葉的繁茂、果實的多少大小,又取決於果樹的根系有多大、有多深當今的一些社會現象暴露了早期家教的缺失n啃老族: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恐懼社會,缺失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教育n月光族:貪圖享受、及時行樂,不懂艱苦樸素、勤儉持家n傍大款:夢想不需艱苦奮鬥便可一夜致富n裸辭族:說跳槽就跳槽,不計後果,沒有責任感n動輒跳:情感脆弱、唯我獨尊、受不了委屈、挫折n剩男女:情商問題、自我認知錯位、社會能力不足四、父母之道70後父母特徵:在生活中表現得很強勢n他們的青少年時期,正是中國社會急速轉型時期,市場意識撲面而來,迅速成為一代人的思維方式n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於前輩n自信自己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關教育中的科學與民主意識還尚未得到普及n所以這一代人很多會以商業社會的思維特點來要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或是以技術思維方式來對待孩子:n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要求孩子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各方面嚴格要求孩子,對孩子進行軍事化「聽話」訓練,家長的意見總是對的……總之,n家長強勢的典型表現就是對兒童自由意志的剝奪,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沒有上進心等等。常用愛的語言n在孩子面前經常提及「好兒子」、「好女兒」,「你真好」、「好樣的」 「我很在乎你」、「我愛你」、「你對我來說很重要」等,表達對孩子的喜愛之情n心情舒暢的孩子能快樂而輕鬆地飛,否則只能痛苦而緩慢地爬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肯定和表揚n孩子一旦有好的表現就鼓勵他「你真棒!」、「你怎麼這麼能幹?!」、「你真了不起」、「我真為你感到驕傲與自豪!」等;n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及時安慰、幫助他分析原因、鼓勵他繼續努力、相信他能成功!……中國的父母的教育誤區:n漠視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做得對,做得好,是正常的,表揚會令孩子驕傲;而特別關注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只有不斷發現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不斷提醒和批評,孩子才能不斷改進和發展。n如果家長一味地盯著和揪著孩子的缺點,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孩子的缺點,結果只能事與願違,孩子的缺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因為這是一種去自尊去自信式的反面教育,你整天的批評孩子、教訓孩子,指責他這不行那不行,孩子還有自尊嗎,孩子還自信嗎,沒有了自尊自信,孩子還會志存高遠,積極上進嗎學會傾聽孩子給孩子愛撫n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我們摟著抱著,孩子大了,同樣需要我們的愛撫。n尤其父女之間常常存在肢體交流上的隔離狀態。傳統習慣,女兒大了,父女之間就不該碰觸了,你知道這樣會導致什麼問題嗎?女兒從十歲多離開父親肢體的愛撫,到她戀愛結婚要經歷十幾年與異性的隔離期,這期間還要經過青春萌動的敏感期。青春期的女孩渴望男性的愛慕和愛撫,而可靠的父親不去碰觸她,無疑父親會把他推到陌生男人的懷抱啊,孩子早戀也就難免了。所以,父親能夠常常拉拉女兒的手,摸摸女兒的頭,拍拍女兒的肩,或者讓女兒挎挎自己的胳膊、依偎一下自己健壯有力的軀體,會解除女兒的「皮膚飢餓」,降低自己對異性的渴求,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同時還能給女兒以力量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長n《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開放》n有一個小女孩,她母親是一位有造詣的鋼琴師,同時對畫畫也很有研究。……可是,小女孩卻對音樂毫無興趣,一首曲子教了很多遍也記不住。於是,母親又請了最好的畫師教她畫畫。幾天後,畫師對這位母親說:「夫人,您的女兒毫無畫畫天賦,就是用再好的畫具,她也畫不出美麗的畫。」她還能幹什麼呢?母親十分難過。n望著院子里正聚精會神撥弄著一棵還沒有開花的雛菊的小女孩,畫師對傷心的母親說:「夫人,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開放,雛菊就是在秋天才開的。因為它知道,如果在春天開放,花朵小得會讓人注意不到它,所以它選擇在花朵們都不喜歡的秋季才開放。它只是在等待秋天的到來。」 n畫師的話沒錯。這個小女孩就是麥克琳托克——美國著名植物遺傳學家,她在81歲時成為第一位單獨獲得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的女科學家。家教口徑一致n是個人經歷、素養、教育思想觀念不同,教育方式方法不一致:n父母教育不一致;n父母與祖輩教育不一 致;n祖輩之間教育不一致n孩子反饋表現:n感到迷惑,莫衷一是;n沒有安全感;n鑽空子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n長輩共同學習家庭教育科學知識;n應該有定期、不定期的家庭會議,討論孩子的教育與發展問題,孩子應該參加,發表意見;n長輩不應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n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一定要團結統一,分歧要在私下裡解決,要讓孩子確信你們在家務活、日常雜務、作息時間以及禁止打架、偷竊、撒謊等規章制度上的意見是一致的n如有不同意見,暫時求同存異。n即使一方強烈反對另一方的某些觀點,孩子在場時也應作出暫時讓步面對孩子一:別否認夢想面對孩子二:別一成不變面對孩子三:別只憑經驗面對孩子四:別轉移壓力面對孩子五:彆強行灌輸面對孩子六:別隨意懲罰面對孩子七:別只盯缺點面對孩子八:別揠苗助長面對孩子九:遇事多溝通面對孩子十:需加強投入面對孩子十一:應適可而止面對孩子十二:要防微杜漸我與我的孩子n每天早起給孩子弄早飯n每天親自到床邊叫醒孩子n車上邊聽CRI邊討論n每天晚上回家做晚飯n每天孩子放學回來與孩子擁抱n晚飯時足夠的溝通n每周和孩子有一起玩的時間n討論話題無所不及聆 聽 少年 夢—陳翔/延安中學學生n不要儼然做家長,更要關心我成長n不要請我挨棍子,更要給我留面子n不要非得我聽話,更要聽我多說話n不要人前小看我,更要處處相信我n不要怕我弄髒手,更要讓我多動手n不要罵我不爭氣,更要常為我鼓氣n不要把我當填鴨,更要幫忙我卸壓n不要責怪我無知,更要鼓勵我求知n不要逼我成超人,更要教我學做人n不要只顧看電視,希望對我多重視母愛是左手,父愛是右手n左手和右手只有配合默契,並且用力基本均勻的時候,才能夠承擔,才能夠和諧。n左手和右手,在平衡的基礎之上,也不要忘了,多數時候,最先伸出去的往往是右手,需要決定的時候,也是通過右手來進行表決。n母愛在左,父愛在右,平衡和諧的基礎上,爸爸媽媽幸福恩愛,天長地久,孩子健康發展。孩子無辜——不可能選擇父母家長無助——就任前並未培訓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講座 5
痣相講座
張學棟學術視頻系列講座
唐一傑講座:肩頸疾病的瑜伽和中醫控制治療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49/69(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

TAG:責任 | 父愛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