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章 教會及其組織 - 長老手冊

第一章 教會及其組織

教會的宗旨

教會是上帝的旨意——凡是有上帝工作的地方就有組織存在。用顯微觀察祂所創造最微小的事物,你會看到什麼呢?可以看到精巧而有規則的組織。用望遠鏡來觀察浩瀚的太空,你又會看到什麼呢?同樣是精巧而有規則的組織。所以一切社會都用太陽,月亮和星辰來測定時間,指引航向。

凡是想參加上帝的計劃而又不參加一個組織的人,並不明白上帝的工作方式,「上帝在全宇宙所有的工作中都表現出系統和規律」(《給傳道人的證言》26頁)。哪裡有上帝在作工,哪裡就有組織。

上帝既是組織者,從事拯救罪人的工作,祂就會建立一個組織來協助祂工作。祂從起初就這樣做了。祂的第一個組織就是家庭,我們稱之為先祖制。後來祂使用了一個民族——以色列人。在新約時代,祂把一班信徒從世界選召出來組建了教會。

上帝設立長老作為這個教會組織中重要的領導人。但他們要有效地為教會服務,就必須愛教會。而要出於理智地愛教會,就得首先了解教會,所以這本《長老手冊》在一開始先集中闡述一下教會的性質和宗旨。

聖經中「教會」一詞至少有兩個含義,在廣義上它是指上帝在各地和各個時代中所重生的子民(太16:18;林前12:28;弗1:22,23;3:10)。以色列人曾被稱為「曠野會」(徒7:38)。故教會可以指上帝在任何歷史時期的子民。它包括了普世範圍的教會。

在狹義上,「教會」是指一個地方,或許是某一個城市中的組織(林前1:2;帖前1:1)。故「教會」可以指一個特定的地方的教會。教會的這兩種含義,本手冊均有探討。但既然長老居於地方教會之首,本手冊所側重的是教會後一種的含義。

教會是出於上帝的規劃,而不是出於人的計劃。使徒行傳2:47指出:「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把人加給教會的計劃不是出於牧師,傳道士或會長,而是出於上帝。在得救與教會的成員資格之間有著一定的關係,因為經上說上帝把得救的人加給教會。

今日的教會就象挪亞時代的方舟。挪亞的方舟無疑是不完美的,因為它是由人手所造,但是洪水來臨時,它卻配合上帝拯救了祂的子民,因為它是按照上帝的計劃建造的。教會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組織,因為它是由人所組成的,但它卻能協助上帝拯救祂的子民,因為教會是按照上帝的旨意組織起來的。

上帝非常關心祂教會組織的成功,儘管教會並不完美。懷愛倫說過:「我們弟兄姐妹見證:基督的教會儘管有軟弱有缺點,仍是上帝在地上最關心的對象。……祂藉著聖靈親自臨格於祂的教會中」(《給傳道人的證言》15頁)。

教會是基督所建立的——耶穌曾論到自己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16:18)。這句話至少說明了與基督和教會有關的三個要點:基督建造了教會,祂把教會建造在自己身上,教會是祂的。「基督是教會的頭」(弗5:23)。祂任命了教會的第一批領導人(可3:14)。祂愛教會就象新郎愛新娘一樣(弗5:25-32)。

亞當在伊甸園裡睡覺的時候,他的身體被打開,於是夏娃誕生了。第二個亞當耶穌在髑髏地睡了,他的身體被刺開,於是教會誕生了。當夏娃在伊甸園中站在亞當的面前時,他就愛上了她。今日教會站立在基督面前,祂也愛他。在批評教會的事上務要小心,因為你是在批評基督的新娘。你若批評人的新娘,他決不會不當回事,即便她該受批評。

基督徒應當愛基督,並願意做祂所做的事。在考慮我們與教會的關係時,我們所需要知道的就是基督曾做過什麼,因為我們要做祂所做過的事。以弗所書5:25說:「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要對教會進行改進和改革。但首先要愛教會。所謂基督化就是愛教會並為教會獻身。

教會是什麼?——聖經用許多比喻來代表教會:聖潔的國民,立約的百姓,上帝的家,信心的家庭,基督的新娘,有君尊的祭司。地方的教會被稱為「會堂」,「會」等。這是什麼意思呢?教會究竟是什麼呢?有四點見解:

1、教會是基督徒的團體。教會是基督親自賦與屬靈生命的組織,所以無法用人的語言給她下定義。但我們必須認識到教會是以基督為中心的信徒團體。教會的存在不是為了其機構本身,而是為了其中的信徒。

教會是信徒的團體。「教會」一詞有時指被召分別出來的人們。基督徒是從世界召出來的。他們被召是要組織起來。基督教是一個有組織的宗教。彼此分隔則無法充分實現其目標。

嚴格地說,教會並不是信徒聚會的場所,而是指在這個場所里聚集的人。在豪華的教堂里聚會有一點危險,就是把建築物的精美誤會成教會的狀況。

教會歷史學家認為在第一世紀,教會有多達五百萬的信徒。然而在這段教會屬靈上的高峰期中,並沒有提到教會的建築。而在教會屬靈歷史的黑暗時期中,卻有最豪華的的教堂興建起來。所以必須用信徒的屬靈狀況,而不是建築的豪華來衡量教會。

教會不可以只顧教義而不顧信徒。教會的存在不是為了其教義,而是為了其中的信徒。維護每一條教義不僅在於它是真理,而且在於它能幫助信徒實現基督化。真理和教義只有在發揮幫助人的作用時,才被上帝看為是有意義的。

基督教會中不可實行教階制,耶穌說:「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太23:8,11)。在基督的教會中,領導人與被領導者的關係,不應是主僕之間的關係,而是弟兄姐妹的關係。領導是需要的,而且應當受到尊重。但教會的領袖,包括地方的長老在內,應當是僕人身份的領導人。

在基督的教會裡不應當有種族,部族和性別的歧視。「並不分猶太人,希臘,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里,都成為一了」(加3:28)。

為了達到基督化的理想,教會必須經常自我省察:不要以組織為中心,以教堂為中心,也不要以教義為中心。基督的教會是以基督為中心,且為信徒服務的。

2、教會是由從世界召出來的基督徒組成的團體,他們要學習愛上帝並彼此相愛。請注意這句話的三個部分:

① 「從世界召出來」。教會是由上帝所選召的人所組成的(彼前2:9)。它是由上帝所組建的。其成員是「被揀選的」「選民」。是上帝先發出呼召,然後是人的響應。

上帝把教會從世界召出來。它必須留在這個世界上,但不可屬於這個世界。愛世界的教會不可能把人從世界吸引出來。

② 「學習愛」。基督教倡導以愛為中心的生活。剛剛生在這個罪惡世界裡的嬰孩並非生下來就有愛。他們生下來時需要愛,有愛的潛力,但他們出生時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嬰兒怎樣才能學習愛呢?上帝預備了一個組織,就是充滿著愛的家,讓孩子們在那裡學習愛。

重生的基督徒在受洗後也不可能有充分的愛。這些基督里的嬰兒怎樣才能學習基督的愛呢?上帝預備了一個組織,就是教會,裡面有許多充滿愛心的基督徒。他們在那裡可以學習愛基督。

教會決不要認為自己必須由那些已經擁有完美的基督徒愛心的人所組成。教會不是博物館,而是工場。在博物館裡,產品早已製成,擺在那裡展覽。博物館裡十分安靜,因為裡面沒有進行多大的變化。而在工場里則不然,裡面的產品處在剛開始加工階段或半成品階段,或快要完成的階段。在工場里有加工,有變化發生。教會就象工場,裡面的信徒處在學習基督徒愛心的各個階段。他們是在積極進行學習。

③ 「愛上帝並且彼此相愛」。基督所說最大的誡命就是愛上帝(太22:37-39)。教會不是社交俱樂部,主要目的不是彼此娛樂,而是愛上帝。其次,就是要彼此相愛。人只有彼此相愛,才能證明他們愛上帝是真心的。

在教會生活中,信徒們要彼此接納和歡迎,在基督里成為一體(弗4:32)。基督用教會的團結向世人證明福音的大能。「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3、教會是向世人作工,邀請他人也加入的基督徒團體。一個認真盡責的教會既要與世界分別,又要向世人作工。這兩件事如偏重任何一方面,都會造成不平衡。基督的旨意是要讓祂的教會脫離世界的罪惡,同時又憑著愛心服務和拯救世人。

教會常常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它的會議,它的委員會,它的建築,它的兒童,它的成員及它本身。而真正基督化的教會在所作的每一件事上都考慮到它所處的社會,邀請友好的來訪者,讓罪人在這裡感到受人歡迎。

為了達到基督化的目標,一個教會必須有信徒的標準,並且對領袖有更高的標準,但決不可以為基督徒與人的友誼方面立任何的標準。如果前來尋求的罪人在你的教會裡感到不自在,你的教會就算不上一個基督化的教會,不論你教導的是什麼教義。因為這些罪人在基督旁邊總是很自在。

非本會信徒和非基督徒能平平安安地進入你的教會嗎?在教會裡會說出一些他們所聽不懂的話嗎?倡導安息日復臨信徒生活方式的人會使他們感到為難和灰心嗎?教會的領袖和長老經常要設身處地,把自己當成一個第一次來訪的教外人士。教會裡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讓他們望而卻步嗎?

每一位教會成員都應成為傳道者。「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象上帝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上帝和好。」(林後5:20)。

每一位教友既接受了聖靈,就是接受了應當用來從事救人工作的恩賜。「上帝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林前12:28)。

4、教會是醫治人生創傷的地方。在一所醫院急診處護理部的牆上貼著以下的字「痛苦在這裡結束」。對於傷病員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好的消息啊!醫院能讓痛苦結束。在許多國家裡上醫院很貴,但人們還是千方百計去了,因為人是不會不去能結束他們痛苦的地方的。

如果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每一個教會都能真正成為講台上寫著「痛苦在這裡結束」的地方,那該多有福氣啊!人們將成群結隊前往能結束他們屬靈痛苦的地方去。

人們給流失和冷心的信徒下了許多結論。有人說他們世俗,靠不住,半途而廢。其實信徒流失和冷淡可能就是因為教會沒有治好他們的痛苦。

教會是什麼?非洲牛群的一幅圖景作了最好的說明。當獅子前來覓食時,這群牛就圍成一個大圈,牛角朝外。大圈裡面是一個小圈,小圈裡面是獅子所追索的老弱病畜。只要這個圈子保持不散,獅子就攻不進去,只好餓著肚子離去。

聖經說:「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教會是基督徒的組織,他們在撒但面前組成一圈防線,剛強地站在魔鬼和灰心的人之間說:「我們奉基督的名宣布這些人是我們的。我們向他們提供保護。你不能得到他們。」這就是基督的教會。

教 會 的 組 織

教會需要有組織,這是上帝的旨意,同時因為教會擔負著重大的使命,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組織就會破產,一個政府如果沒有組織就會造成混亂。但是一個教會應當有怎麼樣的組織呢?

聖經的模式——請注意聖經中教會組織的三種模式:

1、以色列模式。以色列人的組織十分嚴密。他們是「按著軍隊」經過曠野的(民10:28)。他們分為十二個支派,有官長進行治理,並進一步分為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的單位(申1:15;出18:21,22)。每一個支派在安營和出發時都有固定的位置。

2、人體模式——教會組織最為生動和說明問題的模式之一來自保羅所一再闡述的,即把教會比作人體。人體既有內部器官,也有頭,臂,腿和軀幹(林前12:12-28)。雖然這些部分在外形,位置和功能方面各異,但都是很重要的。整個身體有賴於各個器官發揮各自的功能。

保羅說,基督的身體——教會也是這樣。教會的成員來自不同的種族和社會背景,他們相互的差別很大,但大家都是身體的一個部分,「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林前12:13)。

每一個成員在加入團體之後,應當發揮一定的功能。聖靈召每一個人在教會中擔任一份特殊的工作,祂賜能力給每一個人,讓他完成這項工作。「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林前12:11,7)

正象人體的各個器官對於身體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一樣,在基督的身體中,每一個成員的參與,對於教會的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教友通過運用自己屬靈的恩賜,對教會作出特殊的貢獻。如果每一個人都發揮作用了,教會就會興旺起來。

頭指揮著全身。基督是教會的頭(西1:18)。身體要實行祂的旨意。教會在地上要做祂打算做的事,就好象祂親自在這裡一樣。祂藉著聖靈賜給每個地方的教會各種屬靈的恩賜,來完成祂所布置的任務。

3、新約模式。早期教會的模式是根據需要逐漸形成的。最早的領導機構由耶路撒冷的使徒所組成(徒6:2;8:14)。隨著人數的增加和工作的需要,又選舉了其他的領導人員,來減輕使徒們所不甚勝任的工作(徒6:2-4)。最後,一些地區的教會組建類似於我們今天稱之為地方教會的組織(加1:2)。這些範圍廣大的組織是以保羅以下的訓言為基礎和指南的:「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林前14:40)。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在組織上仿效新約教會的樣式。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組織——救主所託付把福音傳到全世界去的任務十分重大(太28:19,20)。各個教派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接受了這個任務。但唯有復臨安息日會信徒感覺到負有把三位天使的信息傳給「各國,各族,各方,各民」的任務(啟14:6)。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組織形式應始終突出其普世性的傳道使命,這一點怎麼強調也不算過分。任何以地方性活動為重心的教會都不符合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普世性任務。安息日復臨信徒認為:直到全世界的工作都完成了,聖工才算告成。

各地長老和教會在真正了解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組織以前,必須明白這普世性的使命在組織方面所帶來的重大要求:1.任務既然艱巨,組織就必須有效率;2.任務既然是全球性的,各地方教會以上的各級機構就必須擁有足夠的權威,以確保公正地分配人員和資金;3.任務既然涉及多種社會和民族,組織就必須有靈活性。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本來就是因對其他教派感到失望而從中分離出來的。信徒們原先並不願意創立一個新的組織,唯恐它重蹈其他教會的復轍。但不久以後,組織的必要性清楚地顯示出來,消除了人們的疑慮。

請注意懷愛倫所歸納的建立教會組織的五個理由:「人數增加了,我們認識到如果沒有某種形式的組織,就會造成很大的混亂,聖工就不能成功地推展。為了支持傳道工作,在新區開拓聖工,在教會和傳道工作中排除不相配的人員,保持教會的產業,出版真理的書刊,以及其他許多目的,組織是必不可少的」(《給傳道人的證言》26頁)。

教會的四種組織形式——教會的組織形式通常有四種:

1、 羅馬教形式:以教皇為最高的權威。

2、

3、 主教派形式:教會的主教們擁有最後的決定權。

4、

5、 會眾管理形式:地方教會的會眾在對當地事務擁有充分權力。

6、

7、 代議制形式:權力歸教會成員,但計劃和協調的責任卻由推選出來的人員負責,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採取的就是這種代議制的組織形式。

8、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各級教會定期舉行會議審查工作。在這些會議上要作報告,由領導人述職,並選舉新一屆的領導人。每一級會議的代表由下一級教會推選。例如,在區會會議舉行以前,先由各地方教會從會眾中推選出席會議的代表。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各級組織——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有五級行政機構和四級組織。四級組織是:

1、地方教會:由各位信徒所組織起來的團體。當一群尚未組成教會的信徒人數增加,靈性上成熟,證明有足夠的屬靈恩賜培養自己,在社區中作見證,並證明有足夠的財力維持自己,他們就可以向區會申請組建地方教會,成為眾教會中的一員。在這以前,這群信徒經與當地牧師和其他區會或聯合會代表商量以後,可先組織一個團體。當區會或聯合會認為這個團體已具備條件可以組成一個教會時,就由區會或聯合會的代表召集會眾,主持建立地方教會。

2、區會:在一個州,省和地區範圍內由各教會組建的組織。

3、聯合會: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內由各區會組建的組織。

4全球總會:是級別最高的組織,總部設在華盛頓,由各分會按指定地域實施管理。

各機構——在講述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組織時還必須提到教會的各個機構。本會從一開始就有專門組建的教育機構,保健機構,出版機構和其他機構,它們在教會的工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全球總會的權威。全球總會的大會,以及大會休會期間其執行委員會是管理教會全球工作的最高機構。懷愛倫勸勉我們說:「我們絕不要以為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具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來管理工作,籌定計劃。但當召開全球大會,由來自各地的弟兄們聚集作出決議,自恃的心理和個人的見解便當放棄,不應該再固執堅持」(證言卷九260頁)。

資金: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作為一個全球性組織,若無一個有效的財政制度,就無法開展工作。即使教會的財力在這個富裕的世界中顯得微不足道,她仍需要資金開展其普世範圍的工作。

教會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信徒們的什一。他們忠心地執行上帝的計劃,把十分之一的收入捐給教會開展工作(瑪3:10)。本會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地方教會用部分什一收入支付當地牧師的工資,而有相當一部分什一送往上級教會投入普世範圍的傳道計劃和救靈工作。各地教會使用資金的這種方法,證明了他們把自己看作一個普世性運動的一部分。

其他收入來自教會的各種捐獻。各教會在當地一年一度舉行的募捐,同樣支援了教會的慈善和教育工作。

教會長老的重要性

教會象其他組織一樣,只有在好的領導之下才會興旺。耶穌基督是教會的元首(弗1:23;西1:18)。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會實行的是君主制,基督是君王。基督進而預備,揀選和任命了其他人配合祂管理教會。

聖經提到了象摩西,以利亞,但以理,彼得和保羅那樣的偉大領袖,但決不要以為只有這些「大人物」才在教會中發揮領導作用。在聖經中還有一批領導人員,雖然常不為人所注意,卻對教會的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這一層次的領導就是各地教會的長老。「長老」一詞在欽定本聖經中用了194次,指一部分教會的領導人。舊約中比新約中用得更多。這些長老在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團體中,忠心地在本教會履行職責,在信徒中間作工,維持上帝的教會,協助實施教會向世界傳道的工作。

舊約時代的長老——長老一詞在舊約中不一定指老年人,但也含有成熟和有經驗的意思。它是指那些在家族和部落中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創50:7;出3:16;撒下5:2)

當摩西試圖獨自承擔全部領導責任時,上帝通過他岳父葉忒羅對他說話。葉忒羅在提到摩西要獨挑領導以色列的重任時說,「你這作得不好,你和這些百姓都必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出18:17,18)。上帝通過以色列早期歷史中的這段經歷,給祂的教會一個教訓。這個教訓是許多都會領袖還沒有學會的——領導的權威應當分授給他人,領導的責任應當由各人分擔。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從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長老和官長的,到我這裡來,領他們到會幕前,使他們和你一同站立。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與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民11:16,17)。

預言之靈更加詳細地告訴我們有關這些長老的資格:「當摩西揀選七十個長老與他同負領袖責任時,他謹慎地揀選那些具有尊嚴,明斷與經驗的人作他的助手。在他選立這些長老向他們致辭的時候,他說明了一個在教會中作聰明管理的人所應具有的某些資格。摩西說:『你們聽訟,無論是弟兄彼此爭訟,是與同居的外人爭訟,都要按公義判斷,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因為審判是屬於上帝的』」(《使徒言行錄》94頁)。

在基督的時代,長老們在以色列人中間仍履行類似的職責(太15:2;21:23;26:3,47)。

新約時代的長老——新約稱長老的工作為「善工」(提前3:1)。在新約聖經中,「長老」和「監督」兩詞是可交替使用的(提前3:1-7;提多1:5-9;徒20:17,28)。該稱號不僅體現領導人年齡較大,而且說明他作為會眾屬靈監護人的身份(彼前5:1-3)。新約教會中長老的職務顯然由猶太人中長老的職務中承襲而來,並擁有相似的權威。

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有長老存在,公元44年時,耶路撒冷的教會中就有長老(徒11:30)。保羅在第一次外出傳道時「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徒14:23)。在教會機構中,長老和使徒並列(徒15:2,4,6,22,23;16:4)。他們是各地教會的監督(徒20:17,28;多1:5),他們在屬靈上照看會眾,實施管理,進行教誨(提前3:4,5;5:1,2,7;多1:9;雅5:14;彼前5:1-4)。

根據聖經記載,新約教會中顯然有兩種主要的領導人員:1.使徒,負責教會中總的教訓,籌劃,管理和傳道工作。他們通常進行巡迴傳道,有時要到國外去工作。2.長老,他們是平信徒,負責地方教會的牧養工作。這些忠心的長老運用了領導的屬靈才賦,提供服務加強和指導當地的教會。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長老——在中世紀,教會的工作主要由神職人員進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仍在努力克服中世紀的這個傳統,恢復聖經中有關所有信徒都做工人的理想(弗4:11,12)。平信徒尤其是長老們需要更清楚地認識到他們在教會和聖工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負的責任。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長老的歷史: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簡短的歷史中,地方長老的工作是逐漸開展起來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百科全書》這樣追溯本會長老的形成:最初的教會似乎已選出執事,但沒有長老。在1854年和1855年,約瑟夫.貝茨和J.B.弗里斯比寫文章講到兩種早期教會的領袖,一種在多教會中巡迴,一種專門牧養一個教會。

1861年,J.H.拉夫伯勒,摩西.赫爾和M.E.康奈爾根據要求對聖經中教會組織的模式進行研究。他們的結論是:聖經中明示要選舉和任命各地方教會的執事和長老。

1874年,G.L.巴特勒寫道,長老被認為是教會中主要的職務,但長老的權力受到限制,因為有決定權的乃是教會全體信徒。

1875年,教會決議,長老應探訪教友,尋找離開的人,在牧師缺席的情況下主持浸禮和其他儀式,以及召集事工會議。

《教會規程》現規定:「在教會的工作和組織中,如果區會沒有委派牧師前來,長老的職務就是最高和最重要的了。」近年以來,全球總會已同意,經分會委員會批准和當地教會通過,婦女可以擔任地方教會的長老。

幫助和培訓地方教會長老的工作現在由傳道協會負責領導。傳道協會與教會傳道部及其他部門合作進行這項工作。其宗旨是培養堅強,可靠,能從事作見證和牧養工作的牧師長老隊伍,以提供我們都會所需要的屬靈領導。

《長老文摘》是傳道協會專門為長老出的刊物。我們鼓勵長老們訂閱這份雜誌。有些教會為長老免費訂閱這份雜誌。《傳道雜誌》是另一份對長老的工作有幫助的刊物,也可以訂閱。全球總會傳道資料中心為長老們提供資料和設施,正在編輯一本手冊幫助長老們準備講題。教會傳道部書記和地方的牧師可以得到培訓教材用來培訓長老。

教會依靠長老。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中,各地教會安息日的講道和禮拜由當地長老主持的,要比牧師更多。目前七百多萬本會信徒中,只有17000名傳道士。如果我們減去那些不在傳道崗位上的傳道士,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教牧人員是多麼地缺乏。

即使是在教會最興旺,組織最為悠久的北美,大多數教會的人員不到100人。小的教會必須與其他教會共用一位牧師。牧師缺席時就由地方長老主持工作。

即使教會擁有專職的牧師,或者一個規模較大的教會擁有一位以上的牧師,教會和信徒的需要仍無法全由牧師來滿足。根據聖經的計劃,責任不應全由他們負擔。只有藉著各地教會長老的忠心服務,教會才能興旺。

在發展中國家裡,更加需要有效的牧師長老隊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現在比以前發展得更快。復臨的信仰通常提供一條向上運行的路線。新悔改的信徒最終會向教會提供足夠的資金供養他們的牧師,但在開始時他們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牧師必須照看多個教會。他們可能每二三個月才能探訪某一個教會。只有當地長老的忠心工作才能維持這樣的教會。

目前本會在全世界每年要給五十萬左右的新信徒施洗。大部分新信徒處在缺少牧師的地區。由誰來牧養他們呢?希望寄托在獻身而受過訓練的當地長老。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如今帶薪牧師的比例正在下降。她更加認識到上帝要各地長老所起的作用,所以她比以前更加需要長老們的力量和才幹。

不論在創造工作中,還是在教會中,系統和規律都是出於上帝的計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長老是上帝這個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閱讀本章時應設法弄清楚教會應是什麼樣子的。要問自己:「地方的長老在教會組織中的作用是什麼?」「地方長老對於教會的作用是如何地重要?」

應知:

? 組織是需要的,不僅是因為它是出於上帝的規劃,而且因為教會負有重大的使命。要做好事情,就得有組織。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組織應當是有效的,有代表性的,和靈活的。

? 教會依靠長老們領聚會,牧養和勉勵信徒,實行其全球性的傳道工作。只有通過地方長老的忠心服務,教會才能興旺,只有地方長老的忠心工作,教會才能維持。

? 教會的工作重心始終必須是其信徒和他們的得救。

? 一個認真工作的教會既要與世界分別,也要向世人作工,偏重任何一方面都會造成不平衡。

? 要記住教會是由處於屬靈上不同成長階段的信徒所組成的團體。

應學:

1、聖經中「教會」一詞至少有兩個含義:

1)從 義上說,指普世的教會;

2)從 義上說,指一個地方的教會。

2、「教會是由從世界召出來的基督徒組成的團體,他們要學習愛上帝並彼此相愛。」

請注意這句話的三個部分:1)從 召出來;2)學習 ;3)愛 和 相愛。

3、列出聖經中教會組織的三種模式:

1) 模式。以色列人的組織十分嚴密。

2) 模式。雖然分成各個部分,但都是很重要的。整個身體有賴於各個器官發揮各自的功能。

3) 模式。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在組織上仿效 的樣式。

4、列出懷愛倫所歸納建立教會組織的五個理由:

1) 2) 3)

4) 5)

5、列出教會的四種組織形式:

1) 2)

3) 4)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所採取的是 的組織形式。

6、列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五級機構:

1) 2) 3)

4) 5)

本會的教育機構,保健機構,出版機構和其他機構是本會的組成部分。經專門組建,它們在教會的工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據《教會長老的重要性》一節:

1、教會只有在 領導下才會興旺。

2、請歸納舊約時代長老的作用:

3、請歸納新約時代長老的作用:

應行:

1、設想你自己是一位非信徒,第一次訪問你的教會,你覺得自己受歡迎嗎?你聽懂所說的每一句話嗎?有什麼東西會妨礙你再來嗎?

2、 設想你是一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新信徒,你覺得自己受歡迎嗎?你明白所說的每一句話嗎?有什麼東西會妨礙你再來嗎?

3、 設想你是一位來訪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你覺得自己受歡迎嗎?你明白所說的每一句話嗎?有什麼東西會妨礙你再來嗎?

4、 請回答為什麼有和為什麼沒有。

5、 有沒有做什麼事幫助人歸向耶穌、進入教會?有沒有做什麼事情使人離開耶穌和教會?

本章小組討論題

1、 你認為「僕人身份的領導人」是什麼意思?

2、 你怎樣才能證明自己是「僕人身份的領導人」?

3、 一位長老怎樣才能幫助信徒繼續愛別人?

4、 你當地的教會是側重於與世界分別,還是向世界作工?你認為哪一件重要?你怎樣才能幫助你的教會在這兩點上達到平衡?

5、 為什麼組織在教會中是重要的?

6、 你能用什麼方式更好地組織你當地的教會?在教會組織中長老的責任是什麼?

本章學習指南

推薦閱讀:

教會孩子禮儀
窮人只會教會你如何更窮,牌友只會催你出牌,酒友只會催你乾杯
差傳?宣教?一家小教會能做什麼?
教會中也有惡人嗎?
北大校長直言:孩子13歲之前,父母要教會他們5件事!影響孩子一生!

TAG: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