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任禪位皇帝的結局(一)

一、西漢孺子嬰

公元6年,年僅十四歲的漢平帝劉衎(音看)病逝後,王莽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選擇了不到兩歲的劉嬰當皇太子,下邊當然知道王莽的用意,於是莽哥在眾人的逼迫下選擇了攝政,後來要求別人稱他為「假皇帝」,意思是臨時的、代理皇帝,而可憐的劉嬰一直以皇太子的名義存在。公元8年,即居攝三年,王莽正式篡位,封劉嬰為安定公(有記載稱定安公),但禁止他與外界有任何聯繫,甚至劉嬰的乳母都不能和他講話。導致劉嬰成人後的智商仍然停留在嬰兒的階段(可憐的孩子)。公元24年,更始帝劉玄擊敗王莽,而方望等人根據天象深信劉玄必敗,於是起兵解救當時身在長安的劉嬰,欲立為天子,劉玄知道後派丞相李松追擊,公元25年,劉嬰在戰亂中被殺,年僅21歲。

二、東漢獻帝劉協

由於《三國演義》知名度太高,大家對漢獻帝劉協都不陌生。說實在的,在東漢末年這一亂世之中,漢獻帝遇上曹操是幸運。最起碼跟了曹操之後沒有收多少罪吧,儘管在心理上受不了當傀儡,偶爾掙扎一下,曹家始終對他還是不錯的。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之後,曹丕逼迫獻帝禪讓。劉協被封為山陽公,公元234年,善終。

三、魏元帝曹奐

公元260年,高貴鄉公曹髦壯烈犧牲,司馬昭立曹奐為帝。曹奐是曹操的孫子,時年十五歲。公元265年,歷史重演了,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逼迫曹奐禪位。禪位後的曹奐被封為陳留王,公元302年,脫離苦海幾十年的曹奐善終。

四、晉惠帝司馬衷

司馬懿一家出了好幾個大英雄,他的孫子司馬炎靠禪讓成為西晉的開國之君。但不幸的是他生了個傻兒子。公元267年,傻兒子司馬衷被立為皇太子,儘管司馬炎一直很不放心,但最終還是將帝位留給了他。公元290年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由於娶了個過於威猛的皇后,西晉旋即爆發了八王之亂。公元301年,在亂世中惠帝的叔祖司馬倫逼迫惠帝禪位給自己。讓人驚呆的一幕發生了:太上皇是皇帝的孫子!八王還沒亂夠,後來司馬倫被殺,司馬衷被擁立複位,但是各位叔叔兄弟都不拿他當回事,司馬衷受盡了凌辱。公元307年,晉惠帝司馬衷去世,據說是被他叔叔司馬越毒死的。

五、晉安帝司馬德宗

司馬德宗絕對是純正的晉朝司馬家血統,因為他腦子也有問題,《晉書》中記載他連冬夏都區別不了。公元396年,司馬德宗在亂世中即位,廣州刺史桓玄再次起兵謀反,這次他勝利了。公元404年,桓玄帶著禪讓詔書,逼迫司馬德宗抄寫了一份,然後宣布即天子位。桓玄除了手底下兵強馬壯之外簡直一無是處,第二年就被劉裕打敗。晉安帝高高興興地複位了,可是僅僅過了一個星期,桓振又攻陷都城,俘虜安帝,被關押了半年終於逃出牢籠,公元419年,不諳世事卻飽經滄桑的晉安帝司馬德宗被劉裕所殺。

六、晉恭帝司馬德文

司馬德宗去世後,弟弟司馬德文即位,是為晉恭帝。他能當皇帝完全處於劉裕的迷信思想,劉裕相信預言中說的東晉孝武帝之後還有兩個皇帝,於是殺了晉安帝,立了個傀儡司馬德文,然後開始算計什麼時候即位比較合適,而司馬德文也迫不及待地等著趕緊禪位。半年之後(公元420年),司馬德文高高興興地抄寫了禪位詔書,一代雄主宋武帝劉裕即位。劉裕即位後要斬草除根,先派一人去賜毒酒,此人實在不忍心,進退兩難中選擇了自己飲鴆自殺。劉裕派恭帝皇后的哥哥去賜毒酒,皇后出來迎接,親兵趁機進入司馬德文卧室,逼他喝一壺。司馬德文搖搖頭,說:「佛教說自殺的人不能轉世投胎」,士兵摸摸這個傻孩子的頭,然後用被子把他捂死了。


推薦閱讀:

愛情的圓滿結局,從來都不是只靠運氣~!
偷情的女人,無非是這三種結局
你會錄用這樣的應聘者嗎?結局絕對出人意料
《我的父親母親》大結局如何?
使徒行者2大結局是什麼?

TAG:皇帝 | 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