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軍方四代鷹派人物

來源於 網路綜合

中國軍方四代鷹派人物

釣魚島爭端升級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軍方「鷹派人物」詳細分代:第一代以曾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李際均中將為代表;第二代包括因《超限戰》而引人側目的喬良、王湘穗;第三代包括羅援、朱成虎、金一南等學者型將軍;最近的第四代包括《C型包圍》的作者戴旭、《中國夢——後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與戰略定位》的作者劉明福,等等。

一、中國軍方第一代鷹派人物李際均

李際均生於1934年,哈爾濱人,16歲入伍,次年入朝參戰,擔任過陸軍師長、38集團軍軍長,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是軍界、學術界公認的「儒將」。1985年,在中央軍委領導下,原為步兵師師長的李際均設計並建成了中國首個具有立體作戰能力的機械化集團軍,被直接提拔為集團軍軍長。該集團軍在內蒙古成功組織了一次近似實戰難度的合成作戰演習,《解放軍報》稱「標誌著我陸軍已結束單靠步兵決定勝負的歷史,跨入合成作戰時代」。1997年7月,李際均訪美,借在美國陸軍學院演講的機會,對「中國威脅論」進行了有力的批駁。他指出,「對我們軍人來說,用酒杯瞄準比用槍炮瞄準好。」他還強硬地宣稱:「誰敵視中國,誰就會為自己製造12億個敵人,必將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當年,有著47年軍齡的李際均從軍科院副院長的崗位上「隱退」。有分析人士透露,其所扮演的幕後智囊角色並不會發生改變。

二、中國軍方第二代鷹派人物喬良

喬良曾任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教授,現為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1995年,喬良和王湘穗在合著的《超限戰》中提出,由於現代技術的介入與全球化的影響,戰爭一起,無論軍人還是平民,都會受到戰爭的威脅。超限戰是「一種可以超越實力局限和制約的戰爭方式,對處於強勢和弱勢的國家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意義」。六年後,「9·11」事件發生,不少軍事家回想起《超限戰》的種種論述,驚嘆「『9·11』事件原來就是最典型的超限戰!」該書隨即在美國及引起震動,被義大利陸軍總監米尼上將稱為當代軍事名著。近年來,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被美軍寫入最新作戰條令。對於「鷹派」稱號,喬良表現得十分理性:「軍人如果只會說示弱的話,這個國家就沒希望了;但如果軍人處處逞強,同樣也會損害國家利益。這些話有時能起到話語威懾的作用,有的能成為國民心理的強心劑。但我要說的,只是些理性的、現實的、充分顧及國家戰略利益的話。這些話可能兩頭都不討好,但只要有必要,我就會說。」

三、中國軍方第二代鷹派人物王湘穗

王湘穗比喬良年長1歲,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與喬良合著《超限戰》,震驚海內外。1996年,以空軍將領身份與喬良一起參加台海導彈演習。王湘穗曾直言不諱:「每個軍人都是『鷹』,如果軍人不是『鷹』,那就是『和平鴿』。」羅援、朱成虎和金一南是當前中國學者將軍的代表,也是外媒眼中第三代中國軍方「鷹派」人士的突出代表。

四、中國軍方第三代鷹派人物羅援  

羅援,羅青長之子,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少將,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國際軍事分會會長。釣魚島爭端升級後,因發微博「戰鬥檄文」再次引發熱議。羅援在微博中寫道:「為了我們親愛的祖國、親愛的黨、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民,我們應該戰鬥!」他在採訪中特別指出,此處「國家」、「黨」、「軍隊」、「人民」四者是一體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和軍隊的宗旨,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而「戰鬥」則指的是外捍國權、內懲國賊、打擊腐敗、振我中華。2010年,羅援到美國參加一個戰略對話活動,自我介紹時,美方一位學者說:「羅援將軍,你不用介紹了,我們都在關注你的觀點,你是解放軍的強硬派代表。」2012年初,羅援又提筆在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菲律賓,別太過分》,警告菲方「老實點」。羅援的強硬言論,甚至引來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的回應,抱怨中國政府對軍方強硬派的「挑釁性觀點」不予壓制。早在21世紀初,羅援就因敢言在國際舞台上受到關注。2000年,羅援以訪問學者的身份來到美國。在一個報告會上,北約最高司令克拉克就美軍在科索沃戰爭中如何進行精確打擊進行了論述。「場內坐著很多政要。我剛到美國,膽子也挺大,沒多想就站起來提問:『我是中國的軍事學者。既然你們的精確打擊能打得那麼准,為什麼會『誤炸』中國的大使館?』」

五、中國軍方第三代鷹派人物朱成虎

朱成虎,1952年出生,現為國防大學教授,少將軍銜。2000年,朱成虎通過《解放軍報》向美國「喊話」:「中國不是伊拉克!」2005年7月14日,在中國外交部主辦的通報會上,有記者問:「如果美國介入台海戰爭,中國將如何反應?」朱成虎旋即用流利的英語答道:「如果美國用導彈和制導武器攻擊中國領土,我想我們只能用核武器來反擊。如果美國人決心干預,我們就決心反擊,我們已經做好犧牲西安以東所有城市的準備。當然,美國人將必須做好犧牲數以百計城市的準備。」事後朱成虎澄清,這些話只代表個人觀點。他只是想表示,在台灣問題上,如果我們「被逼到了牆角」,就可以「承擔任何犧牲」。不過,美國各界的強烈反應卻並未停歇。有國會議員認為,朱成虎的講話「高度不負責任」,要求中國政府道歉並撤銷朱成虎的職務。一些美國「鷹派」人士則表示,鑒於此,美國必須認真考慮向台灣轉移尖端武器,甚至包括核武器。

六、中國軍方第三代鷹派人物金一南

金一南今年剛到耳順之年,現任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少將。他的著述如《苦難輝煌》、《浴血榮光》等,在民眾中頗具影響力,他自己也說,希望能借這些書「寫出信仰的力量」。日本領導人發表關於「收購」釣魚島的相關言論,金一南強硬表示:「在今天來看,我們僅僅就釣魚島跟日本就事論事,我認為小了,應該從更大的範圍來看,先討論整個琉球群島的歸屬。從歷史上看,日本是怎麼樣把琉球強佔的,從這個角度來打一個更大的結。」

七、中國軍方第四代鷹派人物戴旭

戴旭,空軍大校,河南民權縣生,山西運城入伍。畢業於空軍電訊工程學院和空軍政治學院,先後在空軍地空導彈某部飛行學院任導航台長、新聞幹事、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事理工從政工,好文學終軍事。直言敢諫,點評軍事,關懷民生,現任國防大學教授。戴旭經典言論:「沒有國防轉換能力的GDP就是『狗的屁』」、「蓋房子是無法蓋出高質量的GDP」、「肥大不等於強大,重量不是力量」、「戰爭跟著財富走。三次財富轉移,第一次由中國向歐洲轉移,爆發了兩次大戰;第二次由歐洲向中東轉移,爆發了中東、兩伊、海灣數次戰爭;第三次由世界向東亞彙集,憑什麼中國就不會爆發戰爭?」「國家要走出去,就意味著軍隊要咄咄逼人的進攻。長城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而是中華民族永久的恥辱,軍隊更不是長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劉循子墨?
「不想裝逼的傻逼不是好二逼」一文中影射了哪些名人?
江興永唯美的寫實人物油畫欣賞
snh48中誰長的最好看呢?
有哪些作者只是三言兩語勾勒的形象,卻讓你念念不忘,甚於主角?

TAG:中國 | 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