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劣汰?達爾文主義是如何改變近代中國的(二)

優勝劣汰?達爾文主義是如何改變近代中國的(二)

這個系列本意是想寫清末民初國人對進化論的誤讀和濫用。首先把我的觀點亮出來,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能夠相信的只有進化論:世上物種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種類由少變多,逐步演化而成,演化的動力是自然選擇。儘管進化論還有不少漏洞,不符合的地方甚多,但畢竟是解釋生命起源和發展的唯一相對合理的理論。和進化論相比,創造論只能是信仰,不能研究討論,和建立於理性基礎上的科學格格不入。創造論簡單說就是認為很久以前「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石縫裡蹦出孫悟空」,至於掉沒掉、蹦沒蹦,誰也拿不出證據來證實,當然,也不能證偽。所以我對創造論的態度是,信便信,不信便不信,沒什麼可爭論的。

各國的創造論都大同小異,只是在Who, When, Where, How,也就是造物主是誰,創造時間、地點和方式上有些區別,本質上都一樣。國產創造論是女媧與伏羲盤古開天闢地,人首蛇身的女媧用泥土造人。而根據基督教《聖經》中《創世紀》的說法,上帝在六天之內創造世上所有生物,並且用泥土造了男人亞當,再用亞當的一根肋骨造了他的妻子夏娃。我這裡沒有用「神創論」這個詞是想指廣義的創造論,而不是指基督教的神創論。各種版本的創造論都是些神話、寓言,雖然有關創造論的文章、著作中也羅列了許多證據,但都靠不住,都不是科學、歷史記載。要做為科學理論,前提是必須在邏輯上是自恰的,並且必須是可以被檢驗和有證據支持的,創造論無法滿足這兩點要求。

相比較而言,基督教和印度教里的創造論都不如中國的女媧造人的說法。《聖經》最不能讓國人接受的地方是說的太具體,時間地點人物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不如中國式的模糊語言,那才是「永遠打不倒的小個子」。比方說,基督教的神創論認為,地球及萬物是上帝在大約6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神創造出來的。自從被上帝創造出來以後,地球上的生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這種說法,很容易被現代科學手段如同位素測定方法所證偽。相似的還有諾亞方舟、耶穌的裹屍布等等。印度的神創論也有類似的毛病。印度婆羅門教的神創論強調,神不但造人,而且還把人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儘管種姓制度被不斷弱化,至今也還是印度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套用趙丹在臨死前說的一句話就是:神管得太具體,國家沒希望。這是八十年代趙丹發表在《人民日報》一篇文章的題目。據說最初趙丹文章題為「黨管得太具體,文藝要完蛋」。後來編輯的時候給變成了無主語結構「管的太具體,文藝沒希望」。據說現在很多網路編輯也要求盡量用這種無主語結構,比如說,你寫「G-C-D迫害知識分子」不行,但可以寫成「49年以後知識分子受到了迫害」。

與創造論不同,進化論有一定的邏輯自洽性,也有一些證據,是一種可以驗證、討論和研究的科學理論,但同時又是一種不完善的(或曰處於發展階段的)、有些地方還不能自圓其說的理論。

進化論創建初期處於一種推測、思辨的階段,很多結論都是拉馬克和達爾文的主觀推測。主要研究方法就是進行形態學的比較,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人與猴長得最像,所以親緣關係最近。狼狗和狼的親緣關係,也一定比和大象近。「魚找魚,蝦找蝦,王八和鱉是親家」。這和後來用分子生物學測定基因的結果相同,因為基因決定性狀,性狀越像基因相同的比率越高。比較解剖學還使我們認識到許多生物體都有一些退化了的器官。比如我們人類沒有尾巴,但和我們長相、習性、智商接近的猴子卻還有尾巴,但是我們有殘餘的尾骨,而且找不出它有什麼實際作用,是完全退化、不起作用的器官,所以推測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甩掉了尾巴。對毛孩和長尾巴的小孩,進化論認為那是人類祖先的特徵,是所謂「返祖現象」。但這麼推論恐怕也有問題,因為並沒有找到長著尾巴祖先。要按這麼推理,先天性六指也常見,那麼人類祖先也是六指?

至於網友提到的生物重演律(胚胎髮育重演了物種進化的過程),那是在《物種起源》發表後海克爾提出的:動物的胚胎髮育是在遺傳和適應規律的制約之下,簡化和壓縮了的進化過程的重演。如果這條「重演律」是正確的,那麼,通過研究胚胎髮育,就能夠弄清楚動物的進化過程。一個原因是重演律有太多的例外,胚胎髮育對進化過程的重演並不那麼忠實。另外,有些觀察也不正確。德國人類胚胎學家布萊赫施密特(Erich Blechschmidt)所著的《人的生命之始》(The Beginnings of Human Life)一書中,以詳盡的資料證明人的胎兒開始就都是人的結構,例如以前認為胎兒早期出現的象魚一樣的「鰓裂」,實際是胎兒臉上的皺褶。胎兒在9毫米左右,身體下端的突起好像是尾巴,其實沒有任何尾巴的結構特徵,那是一條中空的神經管,它發育較快,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長,暫時向末端突出,很快就平復了。而且它是有重要作用的,根本就不是殘跡器官。

另一個原因是找不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說明胚胎為什麼要重演祖先特徵。重演律本身就是個假設:如果進化存在,胚胎髮育的「重演現象」能夠反映進化的過程;因為有重演現象,所以進化就是存在的。

時至今日,雖然胚胎比較仍然被視為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但極端的重演律卻逐漸被拋棄了,生物重演律不能成立,胚胎髮育並非在嚴格地重演進化過程。不過,動物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重演祖先的某些特徵,卻是不爭的事實。而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單細胞生物演變成高級生物並非不可能發生。受精卵在一定條件下轉化大胖小子不就是這麼個過程嗎?雞蛋是個簡單結構,得適當溫度轉化成有鼻子有眼的雞仔,生物進化為什麼就不能因環境的變化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呢?

進入20世紀以後,研究生物進化的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認為認識進化論,首先應該弄清楚進化論的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採取了那些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信的程度如何,能夠說明哪些問題、解釋哪些現象。據我所知,現在可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找到大量的化石證據,然後利用居里夫人所建立的放射物理學的方法,測量岩石和化石的絕對年齡。按照這個路數,地質學家制定了《國際地層時代年表》,精度在10萬年以內。所有已發現的古生物化石都可按表入座,確定它生存的年代,地球生物進化全景史的測定已基本完成。比如說,利用地質學、古生物學和放射物理學這三種方法,人們確定了恐龍始見於中生代三疊紀(2.5-2億年前),興旺於侏羅紀(2-1.5億年前),恐龍滅絕於白堊紀末(6500萬年前)。而愛爾蘭大主教1650年出版的《舊約編年史》曾斷言,神創地球於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中午,地球年齡僅5600年,如今已成笑柄。

科學界早已知道化石乃是生物體的遺迹,而且,許多從前的物種現在已經不存在、滅絕了,不同時期又發現了一些新的生物化石,也就是說,生物界的組成並不是從古到今一成不變的。套用一句毛主席語錄就是,「一些物種消失了,一些物種產生了,這就是歷史,就是幾億年的生物發展史」。各個主要生物類群在化石記錄中並不是同時出現的,而是有先有後,很有順序,顯示了隨著地理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生變化的趨勢,而且這個順序與從現存生物的比較得到的順序相符。比如,從形態結構(例如心臟結構)和生理特點(例如呼吸系統)的比較,我們可以推測脊椎動物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類,而在化石記錄中,我們也發現魚類化石的確先在較早的地層開始出現,其次是兩棲類、爬行類,而以哺乳類化石出現得最晚。化石記錄所展示的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是生物進化的一個有力證據。

但這種方法並不能解釋不同時期化石的因果關係。比方說,如果我發現了一個長尾猿的化石,經放射性同位素的測定是10億年;又發現了一個無尾人的化石,經放射性同位素的測定是1億年,那麼究竟是1億年的時候地球上又出現了一個新物種,還是長尾猿經過九億年的時間進化成了無尾人?更有意思的是,時至今日,人們所找到的動物化石有個特點,就是兩頭有(多),中間缺(少),具體說就是有長尾猿和無尾人的化石,但缺少中、短尾猿或人的化石。也就是說,缺乏為生命進化過程提供證據的過渡性化石。這要是個別現象也就罷了,不幸的是各種動物化石普遍存在這種現象,能夠找到中間過渡性化石的只是極少數。事實上,這方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用。達爾文等人猜想20世紀會找到明確的證據,也就是當時用「猜想」作了證據。但直到現在,發掘出的化石不計其數,禁得起推敲和鑒定的證據恐怕還沒有一例。要知道化石記錄是隨機的,為什麼單單就漏掉了中間環節呢?如果進化存在,必然存在進化過程中物種之間的過渡類型,否則進化就是謬論。

為此,科學家的解釋有三條:

1、發掘化石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眼下還沒有找到並不等於沒有,化石發掘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與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階段相反,生物進化的中間過渡階段是一個衝刺階段,而且在這個過渡階段只有少數立場堅定分子能挺過去,然後這些革命火種再以「星火燎原」之勢大發展,爆發成為一個大的物種群落,這就是所謂的「協同進化」理論。正是由於過渡階段時間短、數量少,所以很難找到這一時期的動物化石。人家還提出了具體數字:過渡期只有穩定期的10%,而且只有30%的物種能夠到達進化的彼岸。

「協同進化」是近年提出的有關生物進化的新模式,該模式認為一個物種群落,是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作為一個整體一起進化的。物種群落是作為一個整體,有一個漫長的、物種演化速度較慢的穩定時期,然後在較短時期中發生衝刺式的快速演化,這段時間的長度要小於穩定時期的10%。而且在這段演化劇烈的時期內,會有70%的物種從一個地區消失,並從原有的物種中進化出新的物種,同時一些從其他地區遷徙來的物種也被固定了下來。

「協同進化」理論並不是憑空臆想,有一定的數據支持。如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C ?布雷夫和哈佛大學的K ?斯科普弗在他們合著的《古地理學?古氣象學?古生態學》專著中指出,在紐約州發現的古海底生物群落之中,有60-80%的物種持續存在了300萬-700萬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T?約翰遜等人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的一篇報告中說,他們發現非洲維多利亞湖中的300多種麗魚科土生魚種,其進化僅僅花費了1.25萬年。這是種以集群方式在短時期內迅速進化的有力證據,支持了「協同進化」的觀點。

對於生物物種為什麼會在一個較短時期內發生快速進化,而且只有少數能夠存活,馬薩諸塞大學的P ?莫里斯提出了下面的解釋。在穩定時期,物種間的相互作用抑制了可供利用的生態龕的類型和數量,對從其他地區遷徙來的物種沒有留下生存的空間。另外,物種間的相互作用還阻止了物種的急劇演化。說個不確切的比方,假如良田突然變滄海,僅留下一小塊綠地,只會有極少數物種生存。這有點像聖經《創世紀》中諾亞方舟的傳說。上帝在使洪水泛濫前,在罪孽深重的眾多人群中,只選中了諾亞一家:諾亞夫婦、三個兒子及其媳歸,作為新一代人類的種子保存下來。其他禽獸,潔凈的帶七公七母,不潔凈的只帶一公一母,為的是留種,將來在地上生殖。所以洪水泛濫前、退去後的化石都容易找到,洪水泛濫期間,即使那上船的「潔凈的七公七母,不潔凈的一公一母」有被痛打落水者,因數量過少,遺骸也難以尋覓。

3、找不到過渡性化石的另外一個解釋就是生物進化不僅有「漸變」,而且還有「突變」,這就是美國科學家埃爾德蕾奇和古爾德於1972年提出的全新的生物進化理論——「間斷平衡論」(我認為與「協同進化」理論有重疊的地方)。該學說認為:若以地質尺度來衡量,物種形成相當迅速,並非如達爾文主義所強調的生物進化是漸變積累的結果。但物種一旦形成,便處於「進化停滯」的狀態,時間可達數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也就是說,物種進化是一種短期突然發生和長期靜態穩定,即跳躍和停滯交替的現象。這個觀點解釋了化石記錄所顯示的進化「鴻溝」,而且較合理地解釋了生命演化史上的很多記錄,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指出了生物界的進化不但有漸進,而且有躍進。

30多億年的生命演化史上爆發性發展的現象屢見不鮮。例如,被美國《紐約時報》列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的我國雲南的澄江動物群既是世界上目前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老的帶殼後生動物群,亦是世界上公認的爆發性躍進的進化動物群。類似澄江動物群代表的「寒武大爆發」那樣的躍進性進化現象,在生命演化史上還有許多,如「埃迪亞卡拉大爆發」、「三疊大爆發」、「早第三紀大爆發」等。

「間斷平衡論」的提出雖然引起對進化論的許多爭論,但其對化石記錄的不連續性卻提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按通常的漸進進化觀點,化石記錄應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但迄今的化石記錄仍有許多「缺失」環節(missing link)或間隙(gap)。另外,往往在連續的地層中會發現新物種、新門類,它們是突然出現的,在上下相鄰的連續地層(在地質時間上是連續的)中難以找到其祖先的蛛絲馬跡。根據「間斷平衡論」,既然新種以至新的門類可在地質史中忽略不計的短時間中突變產生,則在生物演化史中「連續環節」的「過渡物種」的「缺失」也就可以理解了。這種解釋也許真正反映了生物史的真實面貌。

不僅有化石的證據,在理論上也說得通,因為某些形態結構的進化不可能有中間過渡階段,只能是跳躍的。例如腹足類,也就是我們經常吃的田螺、泥螺什麼的,因為多數種類僅具有1個螺旋式貝殼(故又稱單殼綱),它們的內髒的扭轉只能是180度,不可能有中間形態,因為任何中間形態都不適應生存。要麼鰓和肛門在頭部(前鰓亞綱),要麼再經過180°反扭轉而使鰓和肛門回到後部(後鰓亞綱),套句偉大領袖的話說就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餘地」,如果是「漸變」,30、60、90、120度的進化方式,就會活活憋死。

無論是「發掘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還是「協同進化論」、「間斷平衡論」雖然都有些道理,讓人完全相信也難。具體有什麼漏洞,還是由罈子里老蘆率眾網友去拍磚吧。我總覺得有些勉強,比如說「發掘不夠論」,不能說發現了化石就說是進化論的勝利,沒有找到化石就說發掘不夠,這跟WEN-GE時期體育比賽一樣,贏了一定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輸了就是毛主席著作學得還不深不透。而「協同進化論」、「間斷平衡論」,有找到箭再畫靶的嫌疑。找到化石就說是長期、穩定、和諧發展,找不到化石就說是冒著危險衝刺造成了大量死亡、或者是跨越式躍進,里外都是理兒。

第二種方法就是在已知的實驗條件下觀察生物演化的過程。具體說就是變換實驗條件,看看生物是否會發生演化,這是現代科學普遍採用的方法,各學科的實驗都是這麼做的。但由於生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類目前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快速的生物演化實驗。具體說,就是實驗室觀察,養殖場觀察和野外追蹤觀察三種方法。實驗室實驗一般都是以細菌和真菌作為實驗對象,這裡面最成功的就是讓細菌接觸抗生素,細菌會進化成耐葯菌株,如果對常用抗生素都具有耐藥性,就被稱為「超級細菌」。遺憾的是,細菌本身所需要的進化時間和進化的變動度都無法和哺乳類動物相比。

野外觀察動植物在不同條件下的性狀變化也是這個路數。所謂「達爾文雀」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在達爾文的著名旅行之後,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雀又被稱為「達爾文雀」。當年達爾文認為,這個群島上分散生存的地雀屬同一科,但在漫長的時間裡發生了變化,以致不同島嶼上生存的地雀有不同形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著名生物學家格蘭特夫婦對「達爾文雀」進行了長達二三十年的追蹤觀察。他們在2006年《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在特定的生存環境中,「達爾文雀」能在兩年內改變喙的形態。格蘭特夫婦發現,氣候乾旱造成的饑荒首先淘汰了喙形較大的中地雀,它們中有87%死亡。存活的中地雀平均喙長由乾旱前的11.2毫米變成了10.6毫米,喙內的平均深度也由9.4毫米變成了8.6毫米。據生物學家說,自然環境下一個物種的局部形態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發生上述進化還是首次被觀察到。

還有就是在動植物養殖場觀察家養動植物的變化,比較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的區別,這種實驗在達爾文時代就開始了。1836年達爾文完成野外考察回國後,為了弄清物種變化的原因和規律,他選擇了家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科學實驗方法,從他自己飼養動物和栽培植物的過程中獲得的實驗結論。雖然我不了解達爾文做了那些實驗,不過據我所知,只要野生動物馴養幾代,或多或少的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動物家養和植物栽培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人們由此已經知道同一物種往往有著差別極大的形態。這些形態是可以被改變的,通過精心的選擇,可以得到新的品種。達爾文認為,家養生物的各種品種,是人類通過有意識的選擇而創造出來的。所謂選擇,就是人類根據他們的要求和愛好把符合要求的個體變異保存下來,並讓它們傳種接代,把不符合要求的個體淘汰。肉用的挑肥的,觀賞用的挑靚的,賽跑用的挑腿長的,通過遺傳與變異的累積,逐漸形成各種品種。這種經由達爾文所謂的「人工選擇」而獲得的品種,其彼此之間的差別,有時比野外物種之間的差別還要大。

據達爾文觀察,新品種的形成包括3個因素:即變異、遺傳與選擇。變異在這裡起著提供材料的作用,沒有變異就沒有選擇的原材料;遺傳起著保持鞏固變異的作用,沒有遺傳,就沒有變異的積累;選擇保留了對人有利的變異,淘汰對人不利的變異,沒有選擇,就沒有變異的定向發展。動植物培養提供了「生物是可變的」感性而直觀的材料,人工選擇學說的建立對達爾文進一步探討物種起源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使他聯想到,在自然界是否也有類似的選擇過程?進一步的研究使達爾文確信:各物種的起源也是由於在自然界存在著同人工選擇相似的選擇過程,從而建立了自然選擇的學說。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實驗中人工培育出來的純種動物,像什麼母雞裡面的九斤黃、十斤黑、蘆花、紅帥,寵物袖珍犬裡面的吉娃娃、博美等,在自然界根本不可能存在,那是人工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不會出來這個結果。另外,有些動物,叫法一樣,但根本不是一回事。像馬和驢並不是野馬、野驢馴化而來的。與貓和野貓、豬和野豬、雞和野雞等完全不一樣。還有就是那些只是馴化而沒有特別選擇配種的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變化是有,但只是些微小的改變。用恩格斯的話說,只有量變,沒有質變。比如說家貓和野貓。

由於形態學的相似性,科學家一般認為家貓是由野貓馴化而來的,2001年,科學家曾在塞普勒斯發掘出了一具和人葬在一起的貓的骨骼,距今已有9500年的歷史。不養寵物陵墓里放只貓幹什麼?所以就推測人類馴化野貓至少已經有9500年的歷史。雖然在人類的長期馴化下野貓才成為與人關係密切的家貓,但家貓只是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沒有太多的諸如配種之類的人工干預。貓只是在人類定居以後,才進入到人類生活之中並與人類同吃同住同勞動,它們獨立生存的本能至今依然保留。一些原有的習慣,諸如夜行或漫遊生活,現在依然未改。所以家貓仍是一種獨立性很強的動物,和野貓的差別有限,而且還可以和野貓交配,並不是象其他經過人工選擇的家畜那樣,一旦離開了人就很難再適應原有的外界生存環境,哪個國家的流浪貓不是活的有滋有味的。

所以,這種實驗並不能看到環境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種,只見「量變」未見「質變」,即使是強有力的人工干預所出現的「質變」,也只能培育出新品種,如九斤黃、十斤黑,而不是新物種。人工選則與自然選擇不同,育種的人可以造成很多自然界沒有的變種。自然選擇過程其實是一種保守性的力量,能防止極端變異的產生,而人工選擇卻在鼓勵變異。但最終結論顯示,生物種的變異有固定的不能跨越的鴻溝,在所有人工培育的動物中並沒有產生任何新的物種。所謂新物種,跟外形是否相似不一定有關,一般公認的定義是指一個新的生物群體與原來的群體產生了生殖的分野,不能再交配生出有繼續生殖能力的後代。像馬和驢,儘管外形相近,但只能下出老絕戶騾子來,所以馬和驢是不同的物種。狗是品種最多的物種,不管是哈巴狗還是黑貝,儘管長相差別巨大,但都屬同一個生物種,因為在生理上來說各種狗都可以雜交生育。只是有些因體型大小懸殊,比如袖珍狗和藏獒,不方便交配而不能生育。但如果採用體外受精等方法,從理論上說應該是可以產生有生育能力的後代來。

觀察馴化動物和野生動物的區別,還有個問題,能否從野生動物馴化過程中出現的器官退化現象來看人類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退化?「用進廢退」尤其是「廢退」能不能全盤否定?甚至可以看出獲得性遺傳不僅發生在這種形態學的改變,而且發生在生活習慣、脾氣、性格等後天變化也可以遺傳。否則就不好解釋馴化動物和野生動物的區別。家貓和野貓,家兔和野兔,恐怕生下來的幼崽就有區別。家貓是數千年前由非洲野貓馴化而來,二者外形差別不太大,比較可信,但家貓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明顯退化。難道這不是明顯的「廢退」嗎?還有就是格蘭特夫婦觀察到的「達爾文雀」喙長和喙深的變化難道不能傳給後代?它們的後代還要「論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第三種研究方法就是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這確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44年艾菲力證明DNA是遺傳物質,1953年華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生物學從此進入了分子時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為生物進化這一科學事實補充了重要的新證據。它揭示了生物界在分子水平上的一致性,證明了進化論關於「所有的生物由同一祖先進化而來」的命題。

基因,也稱為遺傳因子(日本人乾脆還把Gene翻譯成遺傳子(「傳」是他們的自造漢字,單利人+雲,道理上也講得通,「人云為傳」嘛),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再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

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複製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由於基因來自父輩的遺傳,所以意味著只要有相同的基因片段,就有相同的來源。親緣關係和基因相似性確實在目前的動物橫向分布中存在,比如人和猴子的基因相似性要超過人和老鼠,而人和老鼠的基因又遠比人和魚要來的相似。由於所有的基因結果都表明了這點,而基因唯一的來源就是從父輩遺傳,所以就可以得出結論,人猴鼠魚存在著共同的祖先。相同的基因片段的多少,決定了是500年前是一家還是5億年前是一家。民間的那個說法,只要小腳趾上的有2片指甲蓋,就是來自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的老鴰窩下,恐怕也是這個道理。

二是基因能夠「突變」,這種突變大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如果適應自然條件的話可能會成為新的物種。再有,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我們可以確定生物的發展變化是在哪個水平、環節發生的。

現在醫院親子鑒定就是通過人類遺傳基因分析來判斷父母與子女是否親生關係。說明了遺傳和變異的關係。因為人類遺傳的基礎物質是DNA,在遺傳上遵守孟德爾分離組合定律,子代的基因必然是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DNA遺傳標記通過遺傳終身不變。所以可以利用測定DNA進行親子鑒定。但如果只有遺傳沒有變異,只要測一個DNA位點就可以揪出第三者了。現在實際操作是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還要再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由這種方法所做DNA親子鑒定,否定親子關係的準確率幾近100%,肯定親子關係的準確率可達到99.99%。

我對於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所做出的「生命同源」還可以接受,我的疑問是,變異能夠產生新的「品種」證據確鑿,但是否能夠產生新的「物種」?

變異可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主要有3個: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像老蘆前邊介紹的白化病,就是屬於染色體變異。

白化病在自然界哺乳動物中還算是較為常見,成因是遺傳了不能正常產生足夠數量的黑色素變異基因。在遺傳的方式上白化病是屬於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即使是親體當中若雙親只有一方攜帶有這種基因,他們生育的下一代有可能也是攜帶者,但絕不會是白化病。只有當雙親同時攜帶這種有缺陷的白化病基因才有可能生育有白化病的下一代,但即便是這樣,得白化病的概率也只是四分之一而已。比如說做實驗用的大白鼠、小白鼠、大白兔等都是都是白化病患者,這些動物完全是人工選擇的結果,具體說,就是找兩個白化病患者近親繁殖,兒子死了還有孫子,最後形成一個動物品系。老蘆在大作中提到了這一現象,下面就我所知,再給諸位解釋幾句。

首先說明一下,並不是所有白色動物或人都是白化病患者。白化病是一種皮膚及附屬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隱性遺傳性疾病,通常患有這種病的動物皮膚、毛髮(羽毛)白色或白裡帶黃,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由於眼睛等部位因缺乏黑色素,虹膜(也就是俗稱的黑眼珠)顏色很淺,為淡藍色或者淡紫色,而整個眼睛往往呈現紅色,那是眼底血管中血液的顏色。按這個標準,僅僅有白色毛髮的動物或僅是有白色皮膚的人都不是白化病患者,還必須看眼睛,通過這個方法就可以輕易的把白馬、白羊、白熊和歐美的白種人從白化病人的名單中刪除,因為它們僅僅是有白色的毛髮或皮膚而已。

白化病患者由於體內缺少一種酪氨酸酶,體內的酪氨酸不能轉變成黑色素。缺乏黑色素給白化動物和人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首先是特別容易被晒傷,因為皮膚中的黑色素是抵抗陽光中紫外線輻射的最重要屏障。病人對陽光很敏感,日晒後皮膚表皮增厚,角化過度,甚至發生鱗狀上皮癌。由於為眼睛視網膜缺乏黑色素,所以怕光,眼睛受到強烈的陽光刺激而難以睜開,看東西時總是眯著眼睛。我們那裡管白化病患者叫「陰天樂」,我們曾經招過一個白化病的學生,上課坐在第一排陰暗的角落,外出就要戴上墨鏡。看過《黑客帝國》的網友可能還記得影片中那對反派雙胞胎兄弟的扮相:蒼白的皮膚,淺色的頭髮和遮目的墨鏡,這些都是白化病人的典型特徵。據說已經有「缺乏黑色素患者同盟」提出了抗議。我們學校招的這個白化病孩子據說每到陰天下雨就心情愉快,陽光燦爛的日子就心情鬱悶。後來學校動員他轉到「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重慶去上學,因為家長不幹,最後也沒有轉成。據說畢業後去了當地非常有名的盲人按摩診所,幾年後還當了所長,正應了那句話:在盲人的國度里,陰天樂(獨眼龍)就是國王。

自然界中白色的動物實際上十分罕見。除了生活在兩極的動物季節性(如雷鳥和北極狐)或者永久的(如北極熊)擁有一身白色裝扮外,地球上的其他地區難得見到白色動物的身影。因為一身銀裝,實在是過於搶眼,並不利於在五彩斑斕的自然環境中偽裝和保護自己,通常容易受到陽光的灼傷和天敵的補食。所以在野外,白化的個體會受到深色同伴們的排斥,它們自然存活率非常低。因此很多動物園以擁有一隻白化動物為榮——白虎、白獅、白孔雀、白蟒蛇乃至白色大猩猩。在哺乳類和鳥類中,大約每一萬至兩萬個幼獸幼鳥中便會有一例白化病。即使「人工選擇」,讓它們門當戶對找到配偶也非常困難,所以建立「小白鼠」、「大白鼠」這樣的實驗動物品系是極為不易的事情。

一個新物種的產生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首先,馬和驢雜交,雖能生出非驢非馬的新物種騾子,可那是斷子絕孫的老絕戶。即使發生了像白化病這樣的可遺傳變異,外加強力「人工選擇」,培育出來的只是「新品種」。實驗室里的動物實驗通過誘發基因突變、基因重組也弄出了不少花樣,但我看到的都是「新品種」。可遺傳變異能夠產生新的物種嗎?我沒有聽說過,理論上可能說得通,但還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例子,有誰知道,請「拿證據來!」

(全文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近代詩四首
近代名人命理解析系列之:吳佩孚
中國近代史上五大金融戰
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
由於近代的屈辱,中國人是否有怨婦心態?

TAG:中國 | 近代 | 改變 | 主義 | 達爾 | 達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