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的針灸治療

。。。。。。

調治的方法,首先要改變吃冷飲過度享用空調的生活方式,飲食宜清淡,以宜消化的五穀雜糧為主,養成喝涼白開水的良好生活方式,發現得病後,一方面要積極保護內髒的生理功能,同時要祛除在表的寒邪,即要表裡同時進行調治,以中藥、針灸雙管齊下最好。

中藥以玉屏散加桂枝湯來調治,針灸選穴:大椎、肺俞、至陽、百會、尺澤、合谷、中脘、足三里。針灸後拔火罐,火罐後用艾條灸之或火針點刺之,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把內外寒邪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徹底清除,斷絕過敏性鼻炎複發的孳生根源。

過敏性鼻炎發生的第三個原因是肺腎氣虛,症見,長期反覆出現鼻塞鼻癢,噴嚏頻作,鼻流清涕,周圍環境稍有改變即誘發癥狀加重,腰酸乏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病久兼見咳嗽痰稀白、氣短胸憋悶、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納谷不香等癥狀,治療以調補肺腎、散寒通竅為主,中成藥選用補中益氣丸、腎氣丸。針灸取穴:迎香、百會、肺俞、腎俞、太淵、太溪。迎香、百會可昇陽氣,禦寒氣,通鼻竅;肺俞、腎俞為肺腎之氣輸注背部的穴位,取之可益肺補腎;太淵、太溪分別為肺、腎之原穴,針刺手法用補法旨在臟虛損取原穴而治之。隨症加減,咳嗽氣短加列缺、尺澤;耳鳴重聽加外關、聽宮;食欲不振,納谷不香,便溏者加足三里、陰陵泉。鞏固療效、預防複發可在肺俞、腎俞、至陽、大椎、足三里等穴拔罐後重灸之。

重灸,是把五根艾條捆在一起,提前點燃,起罐後迅速灸之,以重灸溫補受損的陽氣,補益肺腎,逐寒外出,能有效地提高機體的免疫防禦機能。這類過敏性鼻炎病人多見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精神長期緊張和情志糾結不舒的中青年女性,其典型的臨床癥狀就是不停地劇烈地打噴嚏,一打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直至涕淚橫流,頭暈腦漲,周身汗出。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為什麼這些人總是以打噴嚏為主症。中醫認為,打噴嚏是腎氣驅寒外出的表現,因為噴嚏由腎氣所主,如果過敏性鼻炎病人一天反覆不停地打噴嚏,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寒氣鬱閉太重,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發生了障礙;二是寒氣已從上焦肺下移至腎,影響了腎氣的升發和對經絡穴位的溫煦作用。

寒邪侵犯肺衛,一般是從頸肩背部太陽膀胱經之大椎、風門、風池、大杼等穴而入,而這些穴位又需要腎的陽氣來溫煦,所以,當風寒之邪侵入後,腎的陽氣就振奮發威,通過打噴嚏迅速把寒邪驅逐出去,病人就要打上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噴嚏直至周身汗出為止,此時其鼻塞鼻癢、鼻流清涕也會豁然而平。《黃帝內經》中說:「陽氣合利,滿於心,出於鼻,為嚏。」過敏性鼻炎病人尤其長期反覆發作病人,能打噴嚏說明腎氣尚充足,是「陽氣合利」驅逐寒邪外出的現象,是正氣尚充盈有能力與寒邪抗爭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病情發展到這個階段,也提示我們,寒邪太重了,正邪雙方的交戰已進入到白熱化程度,要抓緊時間補益腎氣,助它一臂之力了,否則很有可能在未來的長期反覆的爭奪戰中腎氣被寒邪所重創,腎氣受損後,虛了,那時你再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了,緊跟著就會出現元陽不足的咳喘癥狀,病情也由最初的過敏性鼻炎發展成為過敏性哮喘了。

居家溫補腎陽最簡易有效的方法是用「雷火針艾條」灸神闕和關元穴。雷火針艾條是用艾絨100克、沉香10克、木香10克、乳香10克、茵陳10克、羌活10克、乾薑10克、穿山甲10克,除艾絨外,上述諸葯研成細末,加麝香0.3克,與艾絨和勻,用棉紙三層將藥物裹緊,外皮用雞蛋清塗勻。用時點燃一頭,灸穴位要1小時以上,至溫熱之氣上達膻中,後達腰骶,四肢微汗出為佳,1天1次,連用5天,休息3天,再灸5天即有顯效。

順便提一下,還有一種過敏性鼻炎多發生在憂思、悲觀、憂慮、絕望的時候,因為肺在志為憂悲,這種低落情緒同樣會損傷肺氣。《紅樓夢》中林黛玉就是這種類型的代表,所以她平時才表現出「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的憂愁模樣,所以她才有了難以治癒的肺疾。這是藥物和針灸所無能為力的,關鍵是自己寬容一些,幽默一些,用微笑去對待生活中出現的一切問題。喜克憂,喜則氣緩,微笑在你臉上,喜慶在你心中,悲愁凝滯的肺氣在你體內就會得到宣散,自然肺氣也就不會受到損傷,由此引發的過敏性鼻炎就會自愈。


推薦閱讀:

專家觀點:慢性睾丸痛的診斷與治療
甲狀腺癌術後如何預防複發及治療
玄武區軍休信息網 老年人糖尿病西醫治療方法
【2017NCF】王祖祿:房顫導管消融圍手術期的抗凝治療策略
幾種中草藥對治療糖尿病

TAG:過敏性鼻炎 | 過敏 | 針灸 | 鼻炎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