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屬貨幣圖冊-秦,宋,金代 DM

中國金屬貨幣圖冊-秦,宋,金代 dmhttp://jnlzmg.blog.sohu.com/entry/#entry 鐵錢「元豐通寶」(元豐通寶) 鐵錢是以青銅鑄幣為主幣的中國封建社會貨幣與商品經濟的矛盾相對尖銳化時期的產物。如漢代產生鐵錢的直接原因是私鑄謀利;而宋代則表現為銅鑄幣無法滿足商品市場對貨幣的需求量;清朝則是因為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滇銅北運受阻,政府發生財政危機,籌措軍費困難。 鐵錢最早於西漢,但在品質、信譽等方面畢竟比不上銅錢。五代時,各朝嚴禁使用鐵錢。然而到了宋代,鐵錢搖身一變,再次成為貨幣流通中的主角。兩宋時鑄行不同面文的鐵錢多達86種。宋代為鐵錢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的制度。這種制度包括設置專事鑄造鐵錢的錢監、劃定鐵錢流通的區域,甚至冠以通寶、元寶、重寶等統一幣名。在錢文方面,篆、隸、行、草、真等書體應有盡有,連鑄造工作、幣值、年號錢、對子錢都與銅錢相類對應。宋代鐵錢無論是錢文種類,還是數量版別,都達到了歷史上鑄造鐵錢的高峰。就連母錢都用鐵質,可見當朝對鐵錢的重視。 據文獻資料載:早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宋與西夏交兵時,為籌措驟增之軍費,曾在河東路晉州、澤州、石州,威勝軍先後設監鑄過大鐵錢,後詔令罷廢。元豐時,宋廷又兩次對西夏開戰,一次是元豐四年(1081年),宋神宗發兵20餘萬兵分五路,進攻西夏,西夏軍決黃河,水淹宋營,宋軍大敗。可能由於戰爭原因恢復了舊有錢監的鼓鑄,以資軍用。南宋如此加大鐵錢的鑄行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針對敵國金國運用短陌、套購、走私等手段大量吸收宋朝銅錢,而採取的對策。南北兩宋錢幣的種類繁多,居列朝之冠,通常是每換一次年號即改鑄一種新錢,有元寶、通寶、重寶。南宋的嘉定鐵錢就有全寶、永寶、興寶等十幾種。但北宋的有些年號如至道、咸平、明道、嘉、治平,南宋的皇宋、開慶、景定、咸淳等至今還沒有發現鐵錢。對於研究神宗元豐年間鐵錢監的增減情況以及對錢監地名的考證認定,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是錢因錢譜無載,又是難覓之鐵母,故可躋身於北宋珍泉行列之中。 下面一枚「元豐通寶」背彎月鐵錢,是我在甘肅秦安縣所得。「元豐通寶」四字是蘇東坡書寫,目前已無爭論。

宋代是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濟濟一堂,就連宋太宗與宋徽宗都是著名的皇帝書法家,因此,宋代的很多錢幣的文字都是皇帝與當時的一些書畫名士與文學大家書寫的,蘇東坡能夠為宋代錢幣題字也便不足為奇了。下面一枚行書折三「元豐通寶」銅錢,是東坡書寫的真跡古幣。錢徑31.2毫米,穿徑7毫米,厚2.1毫米,重9克。天然合成紅褐色輪廓,翠綠色地章,紅里摻綠,綠里透紅,協調自然有層次的包漿著實惹人喜歡。但錢譜中沒有查到此錢版式。   

「元豐通寶」折三型只有鐵錢,銅品應該是鐵母。然而未見此類鐵錢佐證,妄斷其鐵母尚早點,暫稱「元豐通寶」折三銅錢乃事實也。

附:歷代錢文上的名家精彩墨跡

縱覽歷代錢文,許多名家之作更為幣文書法添彩增色,同時也使一些名家的精彩墨跡賴以錢幣遺留下來。諸如秦半兩銅錢上的小篆文,系秦代書法家李斯所寫,其字體狹長,勻圓遒勁;三國時吳國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兩種錢文,為當時書法家皇象書,其書勢沉著自然,痛快淋漓;唐代幣開元通寶四字,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其書風格勁險,韻味悠悠;宋代的一種元豐通寶幣,為文豪蘇軾所書,風致抑揚,豪放勁秀;清代的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幣錢文,為清代書法家戴熙所撰,其書骨秀格清,熟練潤澤……

我正在玩搜狐微博,快來「關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動態吧。崇寧重寶 公元1100年1月,徽宗趙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徽宗終日沉迷於書法繪畫。他在位25年,先後鑄造了聖宋通寶、崇寧通寶(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通寶(元寶)等6種錢幣。 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開始鑄造崇寧通寶和崇寧重寶折十對錢,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停鑄。短短四年,崇寧大錢鑄量巨大,造成北宋晚期經濟陷於混亂,百姓和商家均不願接受崇寧大錢,最後,崇寧大錢由當十降至當二小錢使用。

崇寧重寶錢文隸書,古樸方正,嚴謹莊重,法度固定。有人認為,崇寧重寶錢文也是徽宗所書,但史無定論。重寶版別幾百種,面背記號多,有花穿、決文、面星、背星月紋等,常能見到。

崇寧重寶每一枚重量在10克上下,相當於崇寧通寶小平錢3枚的重量,但是它要當10枚小平錢花,當時百姓把小錢貯藏起來或被銷鑄為當十大錢,造成小錢奇缺。至今,想覓到崇寧通寶小平錢較難,每枚價格少則一二百元,多則上千元。崇寧重寶也有小錢,錢體輕薄,直徑26毫米至27毫米,重量在2.5克至3.8克之間,據說當折二錢使用。目前,市場價格在10元左右。 我收藏的崇寧重寶中,有幾枚「爛錢」:約一毫米厚,大小與一般崇寧重寶同。奇怪的是,成色似金,疑為金幣。現複製於下:北宋貨幣大觀通寶簡介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北宋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小,任憑頑鐵買汪山!」詩中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徽宗早年繼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宣和通寶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   圖中所示為御書錢「大觀通寶」折二錢。錢幣穿郭勻稱規整,銅色略深。錢文「大觀通寶」字體纖秀,氣韻貫通,「通」字為宋代方頭通(通字「甬」頭寫作方形)。背面無銘文。大觀通寶又有銅錢和鐵錢之分。北宋由於戰爭頻繁,官家濫鑄及民間盜鑄蜂起,銅貨短缺。因此政府開鑄鐵錢。御書鐵錢有「崇寧通寶」折二錢,「大觀通寶」小平、折二及行書小平錢。而御書銅錢「崇寧通寶」有小平和折十。折十版制頗多,並由徽宗親自指導工匠精心製作。「大觀通寶」銅貨則多,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錢。其中又以折十錢錢文最為美觀,小平錢中有些版別也極為上乘。現在存世的特大型銅「大觀通寶」多為傳世古幣,罕有出土,而較傳統的觀點認為徽宗御書錢中,以崇寧錢為上,大觀錢次之。同是纖細錢文,宋御書錢則與新莽錢文審美意旨相去甚遠。   御書錢市場價格視錢幣版別不等。圖示銅「大觀通寶」折二錢約人民幣70元左右,特大型大觀通寶則值2萬人民幣。細郭大觀錢徑3.5厘米,價格約人民幣1千元左右。最賤的為寬郭大觀錢,市價人民幣5元。宋代鑄錢頻繁,錢幣版別極多,收藏時要格外留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宋部分錢幣開始鑄背文。背銘文始自至和重寶,有「虢、坊」文。其間「元祐通寶「篆書,行書錢背鑄「陝」字,宣和鐵錢部分也鑄有「陝』字背銘。僅此幾種,若有其他,則可定為偽古,須格外提防作偽者假冒幣種魚目混珠,以「出譜品」、「孤品」招搖欺騙。  最近隨著集幣熱,大觀折十越來越受歡迎,根據品相的不同,價格從150到1000不等。大觀折十大型精美,比較多見,很多人買去當禮物饋贈。大觀通寶折十價格行情分析http://www.sina.com.cn2010年09月12日21:05博寶藝術網

  【博寶藝術網訊】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當十等多種版式。這些版式中,面文「大觀通寶」四個字中的「大」字,最後一捺雖有長有短,但最長的也僅略超過方穿的右上角。筆者這枚「大」字一捺特別長的當十大觀通寶,其中「觀」、「通」、「寶」三個字與普通的大觀通寶錢沒有區別,而「大」字的一捺特別長,大大超過方穿的右上角,佔據了方穿右側至邊緣的一大半,使該錢成為一枚與許多大觀通寶都不相同的特殊錢。博寶在線拍賣網一年內共上拍大觀通寶201枚。

  行情分析: 據市場上的大觀通寶折十投資者介紹,大觀通寶折十是大眾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數量,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大觀通寶折十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大觀通寶折十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大觀通寶折十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泰和重寶 http://jnlzmg.blog.sohu.com/156958775.html2010-07-24 00:04

泰和重寶

泰和重寶 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 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鑄。錢文篆書直讀,有當十大、小兩式。錢文是文學、書法大家党懷英手書,字體清純典雅。

先看看網路上的格式泰和重寶:

錢面:錢文「泰和重寶」四字直讀,文字為玉筋篆書,書法家党懷英書寫,字體精純典雅,美不勝收,四齣,闊緣。

錢背:四齣。

「泰和重寶」鑄於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四年,其錢製作精美,神態渾厚,銅質優良,以一當十用。

該錢有大小樣,及闊緣 、窄緣等版式多樣,錢厚0,3-0,4厘米,直徑4,5-5,2厘米,重16-20克,有合背 、厭勝錢。初期鑄品形制粗劣。

參考資料:

金章宗的「泰和重寶」和「泰和通寶」錢

金代章宗完顏璟(1168—1208)是金代非常有作為的一個皇帝。 完顏璟小字麻達葛,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世宗去逝,以皇太孫身份即帝位,在位20年,死後廟號章宗。 傳說完顏璟的母親是宋徽宗某公主的女兒,雅好詩文書法。受母親的熏染,他從小就對先進的漢文化充滿崇敬之情,即位後在朝中設立書畫院,搜集散佚和從中原掠得的典籍和書畫名品,進行評定,仿宣和書畫譜的體例,編輯成書,對書畫藝術在金朝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瘦金體書法雖然不如宋徽宗的嚴謹精到,但表現得功力深厚,神完氣足。 海陵王完顏亮正隆二年(1157)設監鑄行正隆元寶錢,是金朝的鑄錢之始。 金錢中最傑出的代表是金章宗的「泰和重寶」和「泰和通寶」錢,因其鑄造精美,深受後世藏家的珍視和喜愛,並將其與王莽和宋徽宗三代所鑄之錢並稱為「錢幣三絕」。下面是我收藏的一枚泰和重寶:

秦李斯書半兩與漢劉徹書寫五銖錢 http://jnlzmg.blog.sohu.com/155881330.html2010-07-03 18:14

正面

背面

中國金屬貨幣收藏(10)秦李斯書半兩與

漢劉徹書寫五銖錢

公元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廢止各國流通的刀形、布形、環形等銅幣,使用外圓內方的「方孔圓錢」;秦「半兩」錢從此成了中國銅鑄幣的統一的形式,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被機制銀、銅幣代替。

據說,「半兩」二字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書寫。

  

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 年)時收鹽鐵為官,把鑄幣權收歸朝廷所有,漢武帝統一鑄造五銖錢,嚴禁地方和私人鑄錢。。「銖」是古代一種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秦和西漢時期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16.14克。

據說,「五銖」二字是漢武帝劉徹親筆書寫。

五銖錢,雖然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但是因為存世量大,所以現在僅值幾元。

方孔錢的面值較低,流通中的需要量比較大,因此常常用繩子(稱為「緍」)穿起來使用。一百枚穿一串,稱為一弔,一千枚穿一串,稱為一貫,單獨使用稱為「文」。「文」、「吊」、「貫」等都是古銅錢的計量單位。

警惕三種騙術.善良的人們. 1,在物品的簡介里注有"不知年代",然後又說是老貨的,你要小心,這就是新東西."不知年代"就是給自己留下的退路或拒絕退貨的擋箭牌.這種人老謀深算,奸詐狡滑,一般人惹不起他,敬而遠之為上策. 2.在古錢幣上將假錢標註為花錢,然後再耒個標註:花錢無真假,張三能畫馬,李四也能畫馬,能說哪匹馬真,哪匹馬假?這是偷換概念的哄人技倆.其實這是經不起推敲的.只是別人不願說而己.3.將假老玉器,瓷器,牙雕在郵寄前故意弄碎或弄損,一般人收貨時不防備,收了貨回冢打開包裝等發現是假的要求退貨,店主以貨物被損壞為借口拒絕退貨,向誰投訴也沒用,只能吃個悶虧. 小心呀,善良的人們.
推薦閱讀:

夢蘇愛己:EIA今晚將轟炸市場,美聯儲5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料將引爆市場行情!
中國古代貨幣
鯨准研究院丨側鏈跨鏈研究報告
淺談撰錢令
央媽變相加息,誰的眼淚在飛?

TAG:中國 | 貨幣 | 金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