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明心見性與密宗即身成佛

禪宗明心見性與密宗即身成佛

馮達庵大阿闍黎

一、抉擇

禪密兩宗,皆一乘教。息腦運心,宗要無異;上求下化,宗趣攸分。悟則恆相資;迷則每相爭。根機所限,不克同歸於悟;孰能消其爭端?然因指見月,大有人在。茲篇所談,虛心參究者,未始無真實利益。基本之辨,行當料簡兩宗本旨:

(一)禪宗本旨,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未達此旨者,任修何種禪定,縱能一坐萬年,乃至有剋期示寂之功,皆非正宗。

(二)密宗本旨,與金剛波羅蜜相應。 未達此旨者,任持何種密咒,縱能驅鬼役神,乃至有肉身飛升之效,皆非正宗。古云:「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本旨未明,或逞其異說,或誇其神驗,總屬枝末,徒增戲論。真正學者應知抉擇。

二、明心見性

一乘教所以超出三乘教之上,端在實際明心見性。禪宗即專向此道用功。六祖答智常云:「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注一)此誠三乘一乘分辨處也。憑耳目之所及,而虔誦佛經,是謂見聞轉誦;即聲聞類。盡思維之能力,而貫通教義,是謂悟法解義;即緣覺類。自利利他,廣行六度,是謂依法修行;(此四字含義未周須言外見意)即菩薩類。以宗家眼光觀三乘,抒其心得,自符真理;不必拘於常途義釋也。萬法盡通,萬法具備,是明心之極致。一切不染,離諸法相,是見性之妙徵。統歸無所得,即般若波羅蜜多;(見大般若經)斯入一乘之道矣!

明心極致,斯「萬法盡通萬法具備」。此惟談其功能,實際如何?尚須徹究。所謂心者,固非指有形之肉團心,亦不局無形之賴耶心,乃包舉真如生滅二門之本心。一切染淨法皆從此出,即法界總體。此心普攝一切法,而恆自如如,隨種種角度觀之,若有無量無邊性種。性種各自開發,幻出無量無邊有情之身;各以相當據點為自心,仍然各攝一切法。人心者,於人道中取據點為自心者也。以各攝一切法故,則人人之心固皆法界總體之所寓,未嘗欠缺。吾人若能洞明自心,則全體大用當下曆然,與諸佛境界無異。達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道,即依此理而建立。六祖(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之言,亦按理而斷定也。

是性特徵,則「一切不染離諸法相」。此固兼談殊勝境界,然所謂見性,景況又如何?仍當徹究。夫見性者,明心之實習過程也。無實習工夫而泛言明心,縱符正理,不過比量;三乘教攝,必須舍離意識,痛下苦功,以發自心本具佛性。心光乍明,即自心佛性發越之動機;是為見性之始,從此方踏上一乘階梯。此見即庵摩羅識清淨見分;心光則清淨相分。是為初關景象。雖上階梯,腳跟未穩,尚須綿密用功,達摩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開悟之後,如到此境,庶幾安住一乘門內矣!爾時心之全體,隱具圖相。一一屬性,不妨隨緣流露於圓相之中。對於六塵,確能一切不染,離諸法相。是為重關景象。然猶未脫內識分劑。

盡離內外識,乃真一無所得。於無所得中,理致不昧,靈活自如,是名般若波羅蜜。見性工夫至此,則轉身入世,隨問而答,隨境而作,無不妙符實際,巧葉機宜。禪門以此為末後句。然必重關堅固,自然消歸此境,腳跟方穩。如其未固,逐爾撒手;則應事接物,每被賴耶識把持。學人慾成禪宗善知識,非窮盡明心見性工夫,勿徹參也。

三、即身成佛

禪密之異宗趣,在透重關後分途。平等開展,心體朗然;觀察融通,性理曆然;二空真如所顯之圓明,藉示菩提心妙相。從此歸於無所得,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依睦三昧,泯入涅槃妙心(注二);任運應世,自身等佛,是為禪宗宗趣。依此三昧,進求如來果位,精修三密,即身成佛,是為密宗宗趣。

禪宗自身等佛,乃比擬詞,無庸解釋。密宗即身成佛,是何等義?則須討論。大佛身者,一切種智闡發極致之結晶體也。常途教法,任一「種性」皆從經驗上熟習之。種性無量無邊,故經驗之事亦無量無邊。曆無央數大劫,經驗猶未能備。如屆圓備,則得一切種智。此智亦名大圓鏡智,為果位法身之主體。平等性智洞開之;妙觀察智條理之;成所作智變化之;總匯於一切皆空之法界體性智;五智法身於焉具足。彰為妙相,內證則顯自受用身;外表則顯他受用身。而就從生緣之所近,隨機流現種種變化身,斯乃成佛正義也。然常途須曆不思議劫數而後成,密宗謂能即身實現。究憑何種方法?實現何種佛身?此固學人所當精研者。

法相之現,或單依內根,或兼依外境。前者惟己自知;後者乃眾共感。所以共感者,眾各有粗重業力參加其間也。諸佛微細法流,未嘗不參加眾生之心。眾生內根不自覺,無明遮蔽,接受力薄耳。若能提高接受之力,心內自然發現種種莊嚴妙相,諸佛皆得示身其中。然如何方能提高接受力?則三密加持之道也(注三)。

行者於自心圓明中,取有緣之佛為本尊,而修其三密。精誠所感,加持力自必濃厚。力用漸強,根本無明漸被衝破。工夫純熟,本尊妙相自然現前。同修者若具相當根機,亦見尊身赫奕。次焉者,或感淨光,或感妙音,或感異香等等。下此只見行趺坐壇中而已。本尊已常現前,進一步則融入已身;自成尊形,與肉身不相妨礙,此身非具(蓮花眼)不能見。他人偶得見之者,每由淨光幻出相似境,非必真相也。行者功夫未臻極熟,所成尊身只名加持身。舍加持力,此身即隱。其能永顯者,則名受用身。須待上品悉地成就之時也,雖已成就,無論現生來生,只以等流身應世。若欲現三十二相之應身,要由多數眾生相當淨業感得。法華會上諸垂跡尊者,如舍利弗,須菩提等,夙曾示現應身;仍授記若干劫後始有機緣成某某應身佛;正以眾生共業關係,未易隨時成熟故。學者聞密宗即身成佛之義,或以為當顯示三十二相為眾生所共見者,誤會耳。

上品悉地成就,得受用身,是為即身成佛之正義。然尚有完全局部之分。蓋法身具含十六大菩薩特性。一生練習圓滿,固成完全受用身,若分十六生習之,現在惟專修金剛薩埵特性,到無功用道後,得成東方諸佛之一尊。工夫至此,雖只成局部受用身,已符即身成佛之義矣!成佛之時,無論完全局部,十方諸佛法流必集中於其身。而能攝受全體佛性一一保持之者,乃金剛波羅蜜菩薩持性。無此特性,則十方諸佛不克現前證明之。是故密宗真實行者,必與金剛波羅蜜相應。

四、結論

密宗行者,以達般若波羅密為正機,未達者只作旁機。(見大日經疏)禪宗行者,以達般若波羅蜜為到家;未達者只在半途。兩宗宗要,不惟相通,更可謂禪為密因。換言之:「密宗原資禪宗而向上。」

禪宗透關不易。所謂密宗正機、能有幾人?則有方便妙法焉。蓋先以旁機資格,仗三密加持力,修成月輪觀;由此歸於般若波羅蜜,即升正機也。此不惟密宗殊勝之方;禪人苦參不得要領,正不妨藉以透關。換言之:「禪宗可資密宗而速成。」

兩宗既屬相資。絕無可爭之處。起爭者,識執用事耳;六祖云:「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爭,爭即失道意。執逆爭法門,自性入生死。」此乃弘揚一乘者應取之態度。良以一乘妙道,貴由心悟,非口舌所能辯也。起爭之人,所執不一,而以空有二見為普通病態。略舉其要以終篇:

(一)執空見者,不契離相會性之旨;一味遮遣,乃至執「惡取空」為正性。此等學人,輒卯「譭謗密宗」之過。

(二)執有見者,不契即相會性之旨;一味取著,乃至執「影像境」為真相。此等學人,未免「玩忽禪宗」之失。

是篇為解答善友之問而作,注重禪密異同。適可而止,不涉廣論。海內有志,若由此發生興趣,欲具體參究者,可取拙著《佛教真面目》觀之。

(注一)常途以緣覺乘只究小乘教義;此乃通諸大乘。六祖之意,以專憑意識解釋教理而不能發明心光,概名中乘也。准此推之;徒從文字言說討活計者,雖高談《法華》《華嚴》,仍屬緣覺攝!惟遵大乘教法而實踐之,方稱大乘行者。然未能明心見性,只歸三乘之列,不足以稱一乘,蓋必於靈活心中會得佛性而運用之,庶足當一乘之名耳。

(注二)菩提心與涅槃心之別:一明朗,一寂靜。明心見性,即如實了知自心理致。《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是明心見性工夫,即開發菩提心之道也。釋尊傳禪於摩訶迦葉,示之曰:「涅槃妙心。為六祖「一無所得」張本。是禪宗以菩提心為根據,涅槃心為究竟,可知矣!馬祖判二徒曰:「藏頭白,海頭黑」;趙州贊投子曰:「我早候白,伊更候黑」;白喻菩提心;黑喻涅槃也。密宗志求實證佛果,依菩提心單發一切種智,以達金剛後心;非若禪宗趨重應用。申言之:密宗依般若波羅蜜而上求,禪宗依般若波羅蜜而下化。

(注三)任何佛種,原具眾生心中,埋沒太深,無從開顯。加持者,諸佛各以強大法流,衝動行者心中相當種性而提挈之。自心如能先現圓明,則圓明之上自現一種熾盛妙性。提挈之法,恆以相當手印施之。以能密起佛身種性,名曰身密。佛種既起於心;雖淨光無量,而渾然未劃。不加滋潤,難以敷榮。於是以妙觀察力,稱其性理,播為真實言音。此真言出自佛口,能密播意當法輪,故有口密之名,法輪無相,惟顯特性。微細開展,容有未周,性相不二,不妨藉相啟性。是故身口二密外,尚須相密。意密者,佛以清淨意顯示依正莊嚴:蓋藉妙色表佛德也。行者以身密提挈自心原具佛種,為加持力之大本。口意二密,循佛口佛意之活用而順應之;則加持力之增上者也。所謂三密加持之道,要領如是。


推薦閱讀:

禪宗的理事圓融境
百丈禪師《坐禪儀》
大道透長安——禪宗燈錄詩偈選析【三】
禪宗源流與修持法

TAG:禪宗 | 密宗 | 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