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徐氏複式針刺手法之飛經走氣四法、治病八法

明代徐鳳在《金針賦》中提出「飛經走氣」四法、「治病八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飛經走氣」四法包括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四種複式針刺手法。

「治病八法」包括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子午搗臼、龍虎交戰、進氣與留氣、抽添法等八種複式針刺手法。

一、「飛經走氣」四法

1、青龍擺尾

將針斜向淺刺,或先深後淺,針尖刺向病所,得氣後,再將針柄緩緩擺動,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樣,以推動經氣向遠端傳導。

《金針賦》說:「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針灸大成》說:「蒼龍擺尾行關節,回撥將針慢慢扶,一似江中舡上舵,周身遍體氣流普」。

2、白虎搖頭

直刺捻轉進針,直達深層(地部),得氣後將針快速左右搖動,如手搖鈴一樣,邊搖邊提針。與此同時,於所針腧穴經脈的一端,用左手指按壓,讓此端經脈關閉,使經氣沿經脈向另一端傳導運行,直達病所。

《金針賦》說:「白虎搖頭,似手搖鈴,退方進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針灸問對》說:「白虎搖頭……行針之時,開其上氣,閉其下氣,氣必上行;開其下氣,閉其上氣,氣必下行」。3、蒼龜探穴

將針刺入穴位後,先退至淺層,然後更換針尖方向,前後左右多向透刺,淺、中、深三層逐漸加深,如龜入土探穴四方鑽剔。向不同方向探刺以尋找最佳針刺感應,或加大刺激量以增強得氣感。

《金針賦》說:「蒼龜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鑽剔四方」,《針灸問對》說:「蒼龜探穴……得氣之時,將針似龜入土之狀,緩緩進之,上下左右而探之。又云:下針用三進一退,將兩指按肉,持針於地部,右盤提而剔之,如龜入土,四圍鑽之」。

4、赤鳳迎源

先將針直刺入深層,得氣後再上提至淺層,候氣搖針,再插入中層,然後用提插捻轉,結合一捻一放,形如赤鳳展翅飛旋,以達通行經氣的作用。

《金針賦》說:「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至地,提針至天,候針自搖,復進其元(指人部、中層),上下左右,四周飛旋」。

二、治病八法

1、燒山火

由提插、徐疾、九六、開闔補法組成,以三進一退、緊按慢提為特點的複式補法。

1)操作

①將穴位可刺深度分為淺、中、深三層。② 刺入淺層後,按淺、中、深順序依次每層各作緊(較快較重)按慢(較慢較輕)提9次,退針至淺層,此為1度三進一退)。③ 反覆施術數度(3度以上),針下出現熱感,留針至深層。④ 出針後速按針孔。

2)原理

使正氣由淺入深,由外入內。

3)作用與適應症

本法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適用於寒證、頑麻冷痹、癱瘓等病症。

《金針賦》說:「燒山火,治頑麻冷痹,先淺後深,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氣有準」。

2、透天涼

由提插、徐疾、九六、開闔瀉法組成,以一進三退、緊提慢按為特點的複式瀉法。

1)操作

① 將穴位可刺深度分為淺、中、深三層。② 刺入深層後,按深、中、淺順序依次每層各作緊提慢按6次,此為一度(一進三退)。③ 反覆施術數度(3度以上),針下出現涼感,留針至淺層。④ 出針時搖大針孔,不按針孔。

2)原理

使邪氣由深出淺,由內出外。

3)作用與適應症

本法有瀉熱祛邪作用,適用於熱證、肌熱骨蒸、風痰壅盛等病症。

《金針賦》說:「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後淺,用六陰而三出三入,緊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

3、陽中隱陰

由提插、徐疾、九六補法組成,先補後瀉,治療先寒後熱的複式手法。 

1)操作

① 將穴位可刺深度分為淺(5分)、深(1寸)2層。② 先在淺層緊按慢提9數(9或9的倍數,如9次、36次)。③ 再在深層緊提慢按6數(6或6的倍數,如6次、18次)。

2)作用與適應症

本法先補後瀉,適用於先寒後熱、寒多熱少、表寒里熱之證。

4、陰中隱陽

由提插、徐疾、九六瀉法組成,先瀉後補,治療先熱後寒的複式手法。   

1)操作

① 將穴位可刺深度分為淺、深2層。② 先入深層緊提慢按6數(6或6的倍數,如6次、18次)。③再在淺層緊按慢提9數(9或9的倍數,如9次、36次)。

2)作用與適應症

本法先瀉後補,適用於先熱後寒、熱多寒少、里熱表寒之證。

5、子午搗臼

子午指左右捻轉,搗臼指上下提插。子午搗臼法是提插捻轉結合的複式手法。它由提插、捻轉、九六補瀉法組成。

1)操作

進針得氣後,先緊按慢提9數,再緊提慢按6數,同時結合左右捻轉,反覆施行。   2)作用與適應症

導引陰陽之氣,補瀉兼施,利水消腫。適用於虛實夾雜、水腫、氣脹等證。 6、龍虎交戰

龍指左轉,虎為右轉;左轉右轉反覆交替,稱為交戰。龍虎交戰法是左右反覆交替捻轉的複式手法。它由捻轉、九六補瀉法組成。

  1)操作

進針得氣後,先大指向前用力捻轉9數(左轉)。再大指向後用力捻轉6數(右轉)。如此反覆施行多次。也可分淺、中、深三層,按上法重複操作。    2)作用與適應症

本法有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作用。適用於痛症,如風濕痹痛,牙痛等。

7、進氣與留氣

1)進氣法

進氣法是指在深層施行補法後卧針,使針感傳導的手法。

操作:進針後刺入深層(9分),得氣後緊按慢提9數(9次或9的倍數次),然後將針卧倒,針尖向上(向心),使針感上行。

作用與適應症:本法有補氣助陽、行氣止痛的作用。適用於痛症,如腰背肘膝痛,渾身走注痛,對虛證疼痛尤為適用。

2)留氣法

留氣法是指先補後瀉、破氣消積之複式手法。

操作:① 先刺入中層(7分),緊按慢提9數以得氣。② 再刺入深層(1寸),緊提慢按6數。③提針退回原處。不得氣者,依前法再施針。

作用與適應症:本法有先補後瀉,破氣消積的作用。適用於癥瘕氣塊等氣血瘀阻病證。

8、抽添法

抽指上提,添指按納。抽添法指上下、前後、左右多向提插搜尋的針刺手法。

  1)操作:① 刺入中層後,緊按慢提9數以得氣。② 再向周圍前後左右多向提插搜尋。③ 然後再向下直刺按納。

  2)作用與適應症:本法回陽倒陰,益氣活血。適用於癱瘓、瘡癩等病症。

作者:東子來源:針灸中國

推薦閱讀:

[治病良方]五臟調得好, 健康活到老!(轉載)
你曾經為了治病,嘗試過哪些奇葩的偏方?
芹菜怎麼吃能治病|急性黃疸型肝炎|旱芹
穴位治病指南(上)
歷史上同名的兩本書: 一本治病救人, 一本趨吉避凶

TAG: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