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峽情深書為媒(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杜榕 吳亞明《 人民日報 》( 2010年10月22日 19 版)

台灣民眾在第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現場翻閱選購大陸出版的書籍。本報記者 杜榕攝

兩岸合資創辦的「閩台書城」2005年落戶福州。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第十一屆大陸書刊展今年7月在台北市三民書局隆重開幕。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10月17日,為期一個月的第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台灣高雄畫下完滿句點。這次規模空前的兩岸出版交流盛會成功實現了「六大突破」:第一次設置了海峽兩岸期刊展區,第一次設置了大陸音像製品展區,第一次設置了數字展區,第一次設置了海峽兩岸宗教圖書展區,第一次在高雄設置分會場,大陸參展團第一次攜圖書走進台灣少數民族部落,展開文化交流。這次盛會既展示了兩岸出版交流合作的豐碩成果,又展示了新形勢下兩岸出版交流合作的美好願景。遠來近悅規模最大圖書交易會「登台」9月16日上午10時,第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台北世貿中心拉開帷幕,此次交易會大陸有390餘家出版機構、台灣有100多家出版機構參展,參展及銷售的圖書期刊品種近20萬種,還有30多套大陸重點圖書集體亮相。與2006年和2008年在台北舉辦的第二屆、第四屆交易會相比,第六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更加註重展會效益、圖書品質、交流領域、產業對接、海西發展、創新方式。「這次交易會我們帶來了大量新成果,並與台灣同行進行了廣泛接觸,我們有些書被台灣出版社看中,已經簽訂了出版協議。」九州出版社副社長黃憲華介紹說。九州出版社送展的《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彙編》(共300冊),總價約130萬元,堪稱本次交易會的「書王」。這套彙編輯錄了民國時期大量涉台官方檔案,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研究、參考與收藏價值。交易會上,彙集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5000餘冊圖書、期刊和音像製品的宗教出版物聯展區,也成為受人矚目的熱點。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感慨:「此次兩岸圖書交易會還特別增加了宗教出版物部分,意義非常重大。經濟交流可以使兩岸人民手牽手,文化交流則可以讓大家心連心。」而設立高雄分會場,更受到台灣業界的歡迎。「高雄市長期以來背負『文化沙漠』之名,這次交易會在高雄成功舉行,是高雄市的文化嘉年華。」承辦高雄分會場活動的麗文文化事業機構董事長楊麗源說,這是高雄首次舉行兩岸圖書展,效果非常好。台灣首府大學承辦此次交易會台南展銷活動,校長楊順聰表示,圖書交流意義很大,過去兩岸經濟交流較多,但圖書交流比較困難,未來如何將簡字與繁體字的優點融合,可能是兩岸文化交流值得思考的議題。優勢互補攜手應對數字出版浪潮圖書交易會期間,還首次舉行「兩岸出版高峰論壇」。由於近年電子書潮流逐漸興起,未來兩岸的數字出版合作,成為與會人士的討論焦點。此前,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發布的《2010年中國數字出版年會年度報告》稱,截至2009年底,中國數字出版總產值達到799.4億元人民幣,比2008年增長50.6%,總產值首次超過傳統書報刊出版物總值。專家預計2010年,數字出版業的發展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整體收入將突破千億元大關。而在台灣方面,電子書熱潮隨著多家業者推出閱讀器解決方案而正式引爆。今年,台灣新聞主管部門啟動電子書點火計劃,擬劃撥3000萬元新台幣(1元人民幣相當於4.7元新台幣)推動新書EP(實體書與電子書)同步數字出版計劃,預計將有1萬本中文電子書進入市場。2008年,台灣成立了數字出版聯盟協會,他們最近將2010年定義為電子書元年。台灣數字出版聯盟協會常務理事李錫東說,隨著兩岸電子書的崛起,傳統出版已面臨數字出版的挑戰。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則認為,文化基礎為兩岸數字出版的交流和合作帶來廣闊的空間和發展前景。兩岸應儘快解決簡繁漢字標準化互換和專業名詞統一或互換的問題;應加強數字版權貿易和保護方面的合作。應加強華文數字出版平台建設的交流合作;應擴大和加強市場、技術、人才方面的合作。「兩岸出版高峰論壇」上,不少老牌的出版集團負責人也帶來了自有品牌電子閱讀器。「以前多是做IT的企業帶來數字出版物,但這一次很多傳統出版業者帶來了自己的數字出版物。可以說,這是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化轉型的起點。」一位出版業者在會上稱,「傳統出版社在內容上有優勢,成熟的資源加上在內容上的積累,競爭中未必是輸家。」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鄔書林在論壇上對兩岸數字出版產業合作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共同開發華文數字出版的內容資源,共同研發華文數字出版的核心技術,共同打造華文數字出版產業集群,共同培養華文數字出版人才等。他舉例說,英國《經濟學人》目前仍能維持每年7%的成長,顯示事在人為,若能結合數字與傳統優勢,媒體仍大有可為。薪傳火繼擘畫出版合作美好願景1988年,台灣的新學友書局、《天下》雜誌、政大書局、光復書局等組成12人團組,輾轉來到上海參與書展,是為兩岸出版交流的濫觴。台灣圖書出版協會理事長陳恩泉先生是破冰之旅的先鋒。他說,原本上海方面邀請的是當年從大陸到台灣經營的老出版社,如商務印書館、正中書局、中華書局等到訪,但這些出版社擔心去大陸會被調查,都不敢派代表前往,只好由他們的12人團組替代。可當時台灣只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還沒有開放兩岸交流,再三思量之下,他們選擇先到日本待一周,向日本的中國大使館申請赴大陸,之後從日本搭機前往上海。回首當年事,陳先生感慨萬端。兩岸出版交流凝聚了兩岸同胞的許多心血,走過了曲折里程,同時也取得了重要成果。22年來,兩岸出版交流規模從小到大,人數從少到多,途徑從間接到直接、從單向到雙向,內容從參訪到展覽、從一般交流到產業合作,形成目前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攜手共進、互利雙贏的良好格局。伴隨著這一過程,圖書已然成為兩岸民眾溝通情感、增加了解、建立互信的重要媒介。兩岸出版交流的成果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兩岸版權貿易交流日益密切,形成你來我往的良好態勢,以2008年為例,大陸共引進台灣版權6100個項目,輸出600餘項。二是圖書銷售業務總量不斷增加,這幾年,大陸每年向台灣出口圖書約15萬種,年銷量約5.4億元新台幣,目前島內還設立了15家以上的大陸圖書專賣店,營業額約2億元新台幣。三是兩岸相互投資辦企業呈逐年上升之勢,2005年,台灣與福建在福州市合資創立「閩台書城」,目前,第二家閩台書城可能落戶泉州。四是兩岸出版交流活動愈加頻密,兩岸之間的書展、期刊展、版權貿易洽談會、圖書交易會、出版聯誼會、出版研討會,你來我往,不亦樂乎,其中一年一度在台舉辦的大陸書展,已經走過16個年頭,這是除了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之外,大陸出版界參展單位、參展人數和參展出版物最多的書展之一。展望未來,陳恩泉表示:「交流與合作是兩岸出版業者的共同需要,在當前兩岸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出版界應該把握機遇,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共同擘畫兩岸出版交流的美好願景!」
推薦閱讀:

今日聚焦:剛剛,美國遭遇「奇恥大辱」,原因,就是這四個字…
過一種「禁得起反思的生活」,做一個「真人」
《聚焦》-- 沒有英雄,沒有惡棍,卻無聲勝有聲
滬港通進入「鋪軌期」(經濟聚焦)
迢迢返鄉路,冷暖兩重天(兩岸聚焦)

TAG:海峽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