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玉器綜述(轉載)

新石器時代玉器工藝(節選)

--轉自尤仁德著《中國古代玉器通論與鑒賞》

1、采玉。由於我們不可得知原始社會有關地理學和礦物學方面的信息,且古籍中又缺乏是時采玉的資料,故新石器時代各考古學文化採掘玉材的情形,只能從近現代地理學和礦物學關於各地出產玉石的研究成果中認識,即各考古學文化采玉主要是「就地取材」。如紅山文化採用岫岩玉,河姆渡文化採用螢石,良渚文化採用透閃石一陽起石等。此種情況,是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所致,人們還不具備到遠距離以外的地方去尋找採掘玉料的主客觀條件。

2、剖玉。人們採集到的玉料,常常是像塊塊天然石頭那樣的玉璞,要把它的外表所包裹的玉皮剖切掉,才可顯出內里的玉質。然後還需將玉料剖切成片狀,才能進入雕琢程序。先民剖解玉料的方法,主要是用質地極堅硬的石片為「刀具」將玉料(塊)切成片片玉坯,其示意圖可見圖1

1、剖切玉料方法示意圖

這種剖玉方法,可分為兩種方式:其一,較小而薄的玉料,是從一面以手工推拉切割;其二,較大而厚的玉料,則需從上下兩個方向對切,有時因兩次切割的刃口不在一條直線上,故在玉片上留下凸起的鋸痕(台痕)。切片後,再拿著玉片在礪石上做大致的加工磨平,然後即可進入造型或雕刻紋飾的階段。這些工序的工藝學原理,即如《詩·小雅·鶴鳴》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石玉之間相互克服,切磋琢磨,即可奏效。當然,在剖切過程中,需加入水和磨玉砂(硬度很高的石質細顆粒,如石英砂、方解石、石榴石等),當作加工的中介物,目的是加大石刀具與玉料之間的摩擦力,加速剖切的進度;加水是為減小因摩擦而產生的熱量,以避免玉片由於過熱而發生爆裂。用礪石研磨玉片時,也需加入細膩的磨玉砂,其工藝效應與切玉相同。江蘇常州寺墩所出良渚文化玉壁保留著很多解玉砂,它的內含主要是花崗岩,其中硬度達到7度的石英砂就佔30-40%。用砣輪旋切玉料的方法,已見《良渚文化玉器》一節。

3、鑽孔。玉器鑽孔技術的應用,來源於磨製石質生產工具的鑽孔,如石斧、石鏟,目的是為了裝柄。然而,新石器時代玉器的鑽孔,已經突破了工具鑽孔的功利(使用)目的,廣泛地運用於裝飾品和禮儀器了。其鑽孔的目的,還是服務於裝飾美與象徵美的需要。如裝飾玉鑽孔,增加了器物的通靈美;玉琮的通孔,代表天神地祗往來的通道。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鑽孔方法,主要有3種:

(1)錐鑽法:即用錐形石質或青銅鑽具,在玉器表面的一面或兩面鑽孔。錐鑽是最原始的鑽孔工具之一,它多用於較薄的片形玉器上。錐鑽孔的特點是孔徑較小(一般在0.1至0.3厘米之間,如南京北陰陽營文化玉璜之孔),孔洞呈漏斗狀。單面鑽者,因受鑽面的鑽孔時間比不受鑽面的要長,所以,受鑽面的孔徑要略大於不受鑽面的孔徑(圖2)。兩面對鑽孔,則也形呈兩個相對相反的漏斗狀,孔形是兩端大,中間小(圖3)。

2、單面錐鑽法

3、雙面錐鑽法

在器物表面一處位置上用錐鑽做左右對鑽的鑽孔法,可稱為「單面對鑽法。」所得的孔形為兩端大,中間小的斜形孔道,猶如隧道,故名為「隧孔」。紅山文化玉鳥上常見這種隧孔。良渚文化玉器上也多見隧孔,如獸面紋玉冠飾上也有這類的隧孔(圖4)。

4、單面對鑽的隧孔

還有兩種特殊的錐鑽鑽孔法:一是先磨後鑽;一是先琢後鑽。

先磨後鑽是新石器時代玉器、石器中常見的鑽孔法。其方法是:在需要鑽孔的部位,先用片形銳刃磨具手工推拉研磨出一道溝槽,由於推磨時用力的不均衡(中間用力大於兩端用力),形成一道中間寬而深,兩端窄而淺的溝槽,然後在溝槽的中央最深處,再以錐鑽鑽孔。這種方法可相對地省時省力;因為,用手工推磨溝槽,要比直接用雙手捧錐鑽使之左右旋轉而鑽孔來得方便與省力。先磨後鑽鑽孔方法,在石器中的應用較普遍。如內蒙古包頭市阿善及雲南劍川海門口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出的兩件石刀(圖5);紅山文化玉器中,有遼寧凌源三官甸子云形佩(圖6)背面的四個孔形也是先磨後鑽而成。

5、先磨後鑽

6、先磨後鑽制玉,紅山文化勾雲形佩

先琢後鑽。在需要鑽孔的部位,先以堅硬的尖狀工具,用啄擊圓形的凹窩(一面或兩面),在凹窩中的最深處,再用錐鑽鑽孔。其孔形特點是琢擊處有不規則形的麻點,而孔緣則較規整。這種方法的工藝原理,與先磨後鑽相似。陝西藍田泄湖新仰韶文化遺址石刀(圖7)的鑽孔法屬於此類,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117號墓的黃玉鏟(圖8)的孔形,亦屬於此法製成。

7、先琢後鑽

8、先琢後鑽

錐鑽實物在考古發掘中少見,舉四例說明。

大連文家屯小珠山上層文化遺存所出兩件石錐鑽,砂岩質,鑽桿已殘,殘長共4厘米,鑽頭已經使用磨損;凌家灘所出石錐,鑽頭有羅絲紋(圖9);石家河所出三件石錐鑽,鑽桿較粗(圖10);山西六中所出石錐鑽呈長棒形,鑽頭極尖銳。

9、螺絲紋石鑽頭

10、石錐鑽

錐鑽造型的特點是:鑽桿直徑大於鑽頭直徑,這樣可保證在反覆使用過程中,鑽體受力而不致折斷;長棒形錐鑽的鑽桿較細,它的受力係數不會很大,推測它只能適用於薄片形器物的鑽孔。

(2)桯鑽法。桯鑽又稱桿鑽,鑽形如圓棒。使用桯鑽鑽孔,分為單面鑽與雙面對鑽兩種。單面鑽因受鑽面用鑽時間較長而孔徑要大於對面者(圖11),其孔形似上大下小的漏斗狀,而孔壁稍顯凹弧形。龍山文化綠松石飾的桯鑽孔也很曲型(《中國玉器全集·1·原始社會》圖四九)。雙面鑽的兩個孔形基本相同(圖12)。有時兩面鑽的兩次鑽頭相接處,因鑽頭較圓,孔壁上會留下一周凸起而尖銳的台痕(圖13)紅山文化雙聯壁的桯鑽孔(《中國玉器全集·1·原始社會》圖五),即屬此種孔形。

11、單面桯鑽法制玉

12、雙面桯鑽法制玉

13、桯鑽對鑽留下的台痕

桯鑽實物,有安陽鮑家堂仰韶文化遺址所出桯鑽及鑽墊(圖14、15〈考古學報〉1988年第二期)。桯鑽的兩端為短圓棒形(因長期使用而磨損),鑽墊呈圓餅狀。使用方法是,將鑽墊放在玉器下面,為的是當鑽透器物時,不致因鑽頭的壓力而把器物的孔緣崩損,並能保持鑽具長期安全地使用,鑽墊有雙層保護作用。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遺址所出兩件玉質、石質桯鑽(圖16),短圓棒,柄部較細,鑽體上部稍粗,下端因磨損而較平齊且較細。

14、石桯鑽 安陽鮑家堂仰韶文化出土

15、石桯鑽墊 安陽鮑家堂仰韶文化出土

16、石桯鑽

(3)管鑽法。管鑽即圓管形鑽具。使用管鑽鑽孔,其孔形特點是:兩端孔徑大小其本相同(使用同一管鑽時)孔壁平直、光滑。鑽孔方法分單面鑽和雙面對鑽兩種。單面鑽(良渚壁;圖17)孔形垂直。此法所旋下的玉芯,曾見江蘇梅堰良渚文化玉壁的管鑽玉芯,形如短圓柱,邊緣平直、光滑。雙面對鑽時,常常會因兩次用鑽,鑽具取位有差距,其圓心未在一條直線上,致使由於錯位而在孔壁上留下凸起的台痕及有台玉芯。台痕現象,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常見(如玉壁、玉琮)。台痕現象雖然本屬於工藝的原始性(技術上的缺陷),但它在研究和鑒定某些玉器的工藝特點上,卻有其獨到的價值。

17單面管鑽形孔

管鑽實物,至今未有發現。考古界一般認為,管鑽的材質可以是青銅或動物的骨頭或竹管。筆者認為,儘管青銅冶煉在當時可能出現,但是,要製成銅管,其工藝十分複雜,在數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恐難以完成。因之,管鑽由骨管與竹管製成的可能性更大。福泉山良諸文化玉鉞的管鑽孔,管徑約為2.2厘米,孔徑約為1 .8厘米,管壁厚度約為0.4厘米。在一般情況下,骨管或竹管的管壁厚度,可以合乎這種尺度的要求。

縱觀新石器時代玉器鑽孔具的種類與發展順序,可能是:錐鑽-桯鑽-管鑽。鑽出的孔徑,也隨之由小漸大,可以滿足不同鑽孔的需求,同時還表現出鑽孔技術由簡單向複雜的發展過程。

4、鏤空法。指在器物上用雕出孔洞的方法,使玉器造型更豐富,更有立體感和靈動感的特殊工藝。

新石器時代的鏤空技法常見。其方法大致有兩種:其一,用堅質石片形帶刃工具,在器表以手工推拉研磨(一面磨或兩面對磨),使玉料磨透而出現孔洞;其二,先用錐鑽在需鏤空處鑽上許多小孔,再用動物干筋或植物荊條穿過各個小孔,以手工拉動筋條、荊條,把多餘的玉料拉鎪去掉而完成鏤空。

第一種方法,見於紅山文化勾雲形佩、獸面形佩(圖18、19)這種鏤空基本是由兩面對磨出來,因之鏤空處的實物邊緣一般呈刃狀。

18、19對磨鏤空法制玉

第二種方法,見於良渚文化玉器上,如張陵山玉(圖20),其上有三處鏤空,邊緣還算工整,可能鏤空完成後又經過修整(「丫」形鏤空處有磨痕,可證)。瑤山蛙形珮、反山人面紋獸面紋冠飾(圖21、22),亦用此法做鏤空,其鏤空邊緣不工整,有的邊緣留有縱向短線痕,清晰可見,很可能是拉鎪時留下的線痕。

20、拉鎪鏤空法,良渚文化 張陵山出土

21、拉鎪鏤空法,良渚文化 瑤山出土

22、拉鎪鏤空法,良渚文化 反山出土

5、改制。玉器改制工藝常見者有兩種:一是利用其他玉器的破損後所余玉料再行加工改製成另種器物;二是在玉器本身受損後再行加工,使之完整如初。

第一種方法的典型實例,是陝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人首形佩,可見在人首腮部有較大圓孔,明顯地與其造型不相諧合。說明此器利用原帶孔的玉器的殘餘玉料改制而成的。

第二種方法,常見者是玉器破損後,在破損斷口附近,再行鑽孔,可用絲繩再綴合成原樣的完整器形。如大汶口文化玉環(圖24),原器斷成兩半,後在斷處再鑽8個小孔,將二者連成原狀。紅山文化勾雲形佩(圖25)斷後再行鑽孔復原的工藝方法亦十分明顯。

24、大汶口文化玉環

25、紅山文化勾雲形佩

從新石器時代始有的玉器改制工藝,反映了如下兩個問題:一是當時因為玉料採掘並非易事,加之先民對玉的神秘化與神聖化,故而形成珍視玉料的觀念,寧可經過改制、而影響玉器的美觀,也不肯將它丟棄;二是改制玉器工藝自新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延續到後世(特別是商周兩漢時期),時可發現。說明中國人愛玉、崇玉、視玉如寶的傳統觀念源遠流長。

6、紋飾線紋雕刻。從總體上估計,新石器時代玉器中,雕刻紋飾者約佔40%左右。研究玉器紋飾的線紋雕刻工藝是把握玉器技藝特徵及藝術成果的重要內容。

線紋工藝包括陽線雕與陰線刻兩種。前者形成陽線紋;後者形成陰線紋。

陽線紋。顧名思義,它是利用淺浮雕的技法,在玉器表面磨出凸起的線紋,故又可名為「減地起線」,即把起陽線以外的地子磨減下去,陽線自然會凸起來。此法十分耗費工時。因為,不僅要磨減地子,還要將地子琢磨得平整光潔,然後再將陽線線條修整得圓滑整齊。不少玉器的陽線紋兩側,可見細細的陰線劃痕,即是修整線條時留下的磨跡。紅山文化玉鳥雙翅的羽毛紋,是迄今所見最早的陽線紋(線形剛直有力)。陽線紋的成熟形,見於龍山文化玉圭上的人面紋、獸面紋和鷹紋。這些紋飾的工藝和藝術特徵是規整且粗細均勻,線形圓潤流暢。圓暢流美的陽線雕,需要極嫻熟的技巧,特別是線紋的拐彎處,要圓柔而不露琢痕,其工藝的高難度,可想而各。

陽線紋所需的琢制工具,大概是硬石質的窄而扁平狀磨具。這樣的工具方便於減磨玉地子和修磨線形,且便於手持,運用自如。

陰線紋。利用陰線刻的方法,在玉器表面刻劃各式凹下的線紋。

紅山文化玉器的陰線紋已較成熟,以玉豬龍頭部的雙圓眼、鼻樑褶紋為代表。線紋特點是勻細、流利、規圓,線形十分秀麗。圓眼的陰線圈,猶如管鑽旋刻而成,可見玉匠手工旋刻功夫十分嫻熟。玉鱉、玉鳥、玉梟的陰線較短,玉鱉的陰線較寬,粗放、剛勁,與玉豬龍的陰線紋形成對比。這些陰線紋的刻劃工具,估計仍為堅硬的石質片形或細棒形尖銳「刻刀」,經手工推磨劃成的。玉豬龍圓眼的陰線紋十分規圓,是否以管鑽旋刻而成,雖目前尚未能確認,但是,有一個值得重視的信息,可做參考:據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孫守道介紹,紅山文化遺址曾發現過一件管鑽鑽孔後留下的玉芯。這件玉芯為紅山文化可能已用管鑽鑽具,提供了可信的資料。

良渚文化玉器的陰線紋,代表了新石器時代玉器陰線紋刻劃工藝的最高峰。以玉琮和玉冠形飾的獸面紋為典型。獸面紋是以雲雷紋及圓圈紋為主要的紋飾構成。陰線紋的結構形式大致可分為二式:一為粗練形,二為細密形。現簡要分析如下:

粗練形者,線條粗放、簡練,剛勁有力。以張陵山、瑤山玉琮,瑤山三叉玉冠飾為例。另外,反山玉冠形飾的人面紋、獸面紋的陰線紋風格也很典型。細密形者,線條柔細繁密,秀潤委婉,以寺墩和反山玉琮獸面紋為典型。細密形紋飾最精美,其線紋細若髮絲,密而不亂,線線有交待,表現出玉匠極高超的刻劃技藝。

陰線紋的刻劃工具,可能是硬度很高的石英岩或瑪瑙所製成。獸面紋的圓眼,是由細管鑽在器物表面輕力旋琢而成,其圓圈紋的底部呈細密光滑的「凵」形(可證)。粗練形陰線的線形特點是寬窄不勻,深淺不一,線邊緣不平齊或有毛粗感。其工具可能是用薄而尖利的片形或細錐形「刀具」,經手工反覆疊劃而成。反山玉冠飾人面紋、獸面紋的陰線為代表。細密形陰線特點是線細且深淺較勻,線邊緣平齊,線底為「U」形。可能用薄而尖銳的砣輪(勾砣)旋刻而成。有學者認為,陰線紋可能用鯊魚牙做工具而為之。鯊魚牙不僅極堅硬,而且形狀尖細,正適用。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曾出土過鯊魚牙。將鯊魚牙捆綁在木棒的下端,完全可用做刻玉工具。

7、鑲嵌。指玉器某部位嵌入與本器物相同或不同材質的飾件的工藝方法。鑲嵌工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豐富器物的材質內容,提高其工藝價值;豐富器物的色彩形式,提高其審美價值。

牛河梁遺址所出的紅山文化泥塑祖神頭像,其雙眼鑲入淡藍色的滑石質圓珠代表眼球。此泥塑雖與玉器無關,但這是迄今所知新石器時代鑲嵌玉石工藝的先例,很值得重視。甘肅永昌鴛鴦池仰韶文化白雲石人面飾,雙眼嵌入骨質眼珠。餘杭瑤山良渚玉杖端飾,中央處嵌有白玉圓餅。山東臨朐朱封村龍山文化玉笄飾,上部獸面紋的雙眼用綠松石珠鑲成。

上述各例有以下幾點可論:其一,由於嵌入與器物顏色相近似的材質,表現出色彩和諧的審美效果(如良渚文化玉杖端飾);其二,由於嵌入與器物顏色不同的材質,表現出色彩對比的審美效果(如龍山文化玉笄飾);其三,嵌入的飾件,需用牢固的粘合劑結合。雖然當今尚不可知粘合劑為何種物質,但經過數千年的時間鑲嵌物仍不脫落,可見當時工藝技術的成熟。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鑲嵌工藝實例雖較少見,但它能開傳統玉器鑲嵌工藝的先河。在商周及以下歷代玉器上,都可找到這種工藝方法的成果,它大大地提高了玉器的藝術欣賞水平。

8.拋光。利用極細膩的磨玉砂或其他材料,經精心研磨,使玉器表面呈現較強光澤的工藝方法。最早的拋光技術,用於磨製石質工具上,目的是為了使用便利(如便於劈砍,挖地時可少粘結泥土)。玉器的拋光,已超脫了功利目的,而歸入審美範圍。因為玉質的堅毅和外表的光澤美,使人嚮往和追求,在這種心理力量的驅使下,人們就會耗費極大的勞動和時間,去精心地進行拋光作業。從總體上看,新石器時代玉器拋光藝術尚不精湛,器表留有高度光澤者為數不多。

紅山文化玉器的拋光工藝是初步的。就此問題,筆者曾取實物請教於當代雕玉師傅。他們認為,一些玉器當初拋光使用的磨玉砂的細度在 800至1000目左右。因此,玉器表面不會留有較強的光澤。

良渚文化玉器的拋光工藝較紅山文化玉器有很大的進步。筆者在參觀上海博物館玉器陳列時發現,有的良渚文化玉琮、玉冠飾,表面至今仍有耀眼的玻璃光澤,看上去真像瓷釉那樣光彩照人。它們的拋光成果,完全不亞於明清時代玉器。

近現代玉器作坊所用的拋光工具,是干堅的葫蘆皮。將一小塊圓形葫蘆皮粘在琢玉「水凳」的砣輪桿前端,旋轉砣輪桿,便可將玉器表面在較短時間內磨得精光。這種方法在物理學上是「以柔克剛」;自然界常見的「滴水穿石」現象,也屬此類。新石器時代玉器拋光工具,可能是干硬的獸皮,或較細潤的植物纖維(如麻織物或絲織物)。利用它們在器物表面以手工反覆擦磨,使器物光澤滑潤。這種方法的原理,也屬於「以柔克剛」。

推薦閱讀:

石器時代考古
我國新石器末期的政治形勢
野人武宗雲挽救了即將消失的羅布泊史前文化——中國石器行(羅布泊段)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新石器時代玉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藏商代的玉石器

TAG:轉載 | 時代 | 新石器時代 | 玉器 | 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