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道德經》的9個看法

一、老聃與李耳:老子在先秦書籍中的記載很受爭議,主要因為今本古書籍大多是偽書(這裡不多加討論),胡適甚至認為除《詩經》外的各種書籍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改動過。經由兩漢魏晉人增補修訂,而其修訂多據己意。據記載,周幽王時有個太史伯陽,《索隱》稱:「老子號伯陽,此傳不稱」,不過伯陽距孔子拜訪老聃已經二百多年了,神話故事甚至稱老子是後期的老萊子,是不可信的。主要的爭議點是老聃與李耳,在諸子書中,有《莊子》記載「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稱老聃且在關尹之後,史記裡面記載孔子與南宮敬叔拜訪的也是「守藏室之史」老聃,今本史記介紹老子「姓李氏,字耳,號伯陽,謚曰聃」,被認為受《列仙傳》而做過改動,也就是說,可靠的記載,孔子問周禮的是老聃而沒被稱為李耳。《太史公自敘》裡面司馬談稱老子一書:「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後人認為道家思想是百家思想之源,可是如果老子一人提出如此恢弘的思想,確實很不可思議,而且孟子好辯,也沒有談到老子,再加上先秦文體研究考證,只是改動而不是純粹魏晉人寫的書,大多是問答體的,而《道德經》非問答體。於是有人質疑,今本老子可能是魏晉人寫的,真本老子是否存在是不可知不可考了。有人折中認為,老子一書可能是後期李耳(馮友蘭先生認為李耳在孔子後)託名老聃寫的,這種現象在先秦很常見,自己名小言微,托前人著作,最典型的是《黃帝內經》,藉以闡釋自己的思想,也是為了立言傳世。但不論如何,今本道德經雖只有五千字,可在諸子書籍里的地位卻是無與倫比的。

二、老子稱『老』的原因:老子這個名字很有意思,在神話中被認為,老子「生而皓首,故稱老子」。這是《神仙傳》里的記載,不可當真,胡適先生認為,老子姓老而氏李。史記稱「姓李氏」,這很可能是串改了的,先秦人一般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當然,很多人無氏無姓)比如文王姬昌,周氏姬姓,在先秦一直稱周文王,在魏晉才開始稱姬昌,所以,老子氏老姓李的可能性也很大。

三、老聃以前類似的道家思想:思想不可能憑空產生,如古埃及、巴比倫,猶太等宗教觀念與希臘神話想接觸、衝突發生「宇宙萬物的本源是什麼」,而不是泰勒斯憑空提出的(胡適),莊子里稱「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可見老子很可能是發展了某些思想,《國語》記載范蠡曰「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因陰陽之恆,順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強而不剛…天因人,聖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聖人因而成之。」這種說法和老子的天道觀、相對主義幾乎一致,《左傳》:「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和老子所謂「有無相生、難以相成…」觀點也相近,不過老子發展甚至創造出辨證法。

四、老子的道與德:老子道德定義是「有無混成,先天地生(宇宙論),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形而上),周行而不怠(循環論),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是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是萬物的法則「人法地,地法天,地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說明道又不同於自然,道與德是抽象性的。道是一切實際事物的法則與共性,德是宇宙萬物的個性,各個事物的德綜合為一般性的道,韓非子「道有積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解老篇》,郭象《莊子注》「道不逃於物」。

五、無的思想:老子在道德之外又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即「無」,無是道的外在表現,胡適先生說無就是道,因為二者都可以衍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是有妙用的,老子舉了幾個例子,這裡只舉一例:「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窗戶的無確實有用的,「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而無是否為了有,哪個是目的,哪個是外在表現,老子沒有說明,以至於到了魏晉引起貴有和崇無的爭議。老子說「無為以無不為」,無為的目的是無不為還是無為可以導致無不為,這是不同的。可又說「學道日進,行道日損,損而又損,至無為」。好像無為而不是有為成了終極目的。

六、老子的矛盾論及辯證法:老子發現了事物正反兩方面的矛盾,以及互相轉化形成辯證,不過道的「獨立而不改」說明老子的哲學是行為上的,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說明正反兩方是同時產生的,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說明正反雙方會易位,會交換。老子認為,人是可以根據這種變動得到自己需要的一面的,方法是「將欲歙(縮小)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自己處於柔弱的一方,對方處於強大的一方,才能替而代之,在得到正面一方以後,正面還會轉化成反面「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如何才能常得而無喪,使自己一直保持在正面呢?老子強調聖人應「去甚,去奢,去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所以君王常稱孤寡不穀,只要反面還有保留,正面沒有極端化,就不會轉化為反面。

七、人君南面之術:老子的思想被認為利於統治者,其無為思想是治理國家的主要思想,老子認為不行無為政策而任意作為是有不利結果的,「不知常,妄作,凶。」再加上愚民政策輔助,愚民是為了民也無為。西漢前期便是證明,劉向《別錄》稱「秉要持節,清虛無為,及其治身接物,務崇無競」。《藝文志》稱「秉要持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術,合於堯之克讓。」。老子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統治者之術,可這只是針對人君自身的,如果治民,老子提出了愚民政策,「古之善為政者,非以明之(百姓),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這和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相近的。這是思想,其具體實施的政策有兩端:一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還有就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小國寡民的政策,因為愚民是困難的,只有在這種不交流的小國裡面,首先,各種制度容易實施,其次,人民杜絕交流就沒有競爭,沒有競爭就難以有發展變化。儒家思想保守,要復三代之古,道家更保守,要復遠古時代,不要器械、舟車、甲兵、文字、只要結繩而用之,這也體現了老子的寡慾思想,老子提出寡慾的根據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紛亂斑駁的事物使人產生慾望,慾望的產生使人想要爭奪,爭奪容易破壞原來的平衡。可也容易有發展,世界大發展導致事物複雜,老子想要消滅這種難以適應的複雜,他的所有政策都是為了簡化世界。並且消滅競爭。所以聖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但聖人不爭,還想要百姓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八、老子的循環論:老子認為世界是循環的,可能老子發現了世界也是變化的,不過他本人不認為世界應該變化發展,不應該越來越進步,老子反而想要杜絕這種變化,阻止世界物質方面的發展,他認為人只要達到極低的一種保障生活水平就合適了,就好像芻狗等其他生物一般,不需要追逐過多。但在正反兩面的對立上,老子認為這不是絕對的對立,而是變化循環的對立,一種事物可能現在在正面,正面的會強大,到了一定程度再變化到反面,這種物極必反的觀點和惠子一直往南走最終會向北走的原理是相類似的,不僅是物質在循環,人的境界也應當循環,「學道日進,行道日損,損而又損,至無為」,人君的的這種變化也是循環的,老子認為人境界到達一定程度是一種嬰兒狀態,理想的境界是「我獨泊兮其為兆,如嬰兒之未孩」(這種文體和楚辭很類似,也很能說明老聃或李耳是楚人,范蠡也是楚人,其思想可能相互影響)。聖人是經過一定循環又歸於嬰兒狀態的「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一般有修身有治人,不止聖人如嬰兒,聖人也要讓天下人如嬰兒「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而這種嬰兒狀態和人剛出生的嬰兒是否相同,老子沒有特別說明,馮友蘭的《人生境界說》強調應該是不同的,這種境界也一直被中國賢人君子所追求。

九、老子的天道:老子認為,仁義的產生不是為了維持秩序,而仁義卻是秩序打亂後產生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與其用仁義維持秩序,不如無為治民。這種思想被認為是反駁儒家思孟學派的仁義說(馮友蘭作為道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之後的根據),又提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的意思存在爭議(一說是稻草式的狗,用來獻祭的,一說是芻草和野狗),不過主要意思是一致的,就是聖人任萬物自由發展,不去干擾,所以不仁(仁有兩種主要說法:一說思孟學派的仁義,一說作『人』不人也解釋為沒有人格化)。老子的天道不是人格化的神,說明老子懷疑甚至反對泛神論。

ps:老學的發展:《東塾讀書記》載「洪稚存云:自漢興,黃、老之學盛行。文景因以致治。至漢末,祖尚玄虛,於是始變黃老而稱老莊。」在西漢初期,黃、老之術很流行,並促成文景之治,而在魏晉時期,老學與庄學合二為一,甚至儒生竹林七賢談老莊,逐漸援道入儒,提出儒道互補,一是入世哲學,一是出世哲學。至於南北朝佛經大量湧入中國,儒道基本融合,儒學又稱道學。


推薦閱讀:

老子思想與儒道互補
騎青牛入函谷老子姓李,怎麼對下聯?
「孔子的故事」之三  孔子問禮於老子
老子帛書的驚天秘密《老子德道經》訂正甲乙本
老子《德道經》完整釋義  72

TAG:道德 | 道德經 | 看法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