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女人的容貌政治_源兒

女人的容貌政治 2008-08-05 11:47閱讀:693 最近,美國名人雜誌《USWeekly》把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多年前的著裝舊帳翻出來,細數多款不夠精彩的搭配,難得希拉里毫不介意,坦誠自己時裝品位不及政治觸覺敏銳。從第一夫人,到第一女人,我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女人用權利與容貌鑄成雙贏的成長,也不禁在女政客當道的今天,去仔細端詳那些姿色與政績同樣卓著的女人們,她們在靠什麼贏得天下?她們在靠什麼贏得人心?本期姿本論我們邀請到權威色彩大師西蔓,為我們解讀女人用「容貌」去「政治」的個中含義,並欣喜地請到風投女強人金麗麗小姐和奢侈品公關代言人袁箏,一同分享女人的容貌公關秘籍。學會用容貌行使權利我們雖非身處政壇,但身邊精英雲集,如果疏於籌碼和競爭策略,人生的隕落會比政壇的動蕩來得更加可怕而直接。競爭是什麼?是「對比」。對女人來說,恐怕沒有比「對比」更令人恐怖也令人興奮的事了。無論一個女人的個人意志多麼堅定,她都無法阻止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用來對比的參照物。你比她漂亮,還是她比你漂亮;你比她時尚,還是她比你時尚;你比他行,還是他比你行。商戰、情戰、飯局政治中,女人被「對比」糾纏著拋上拋下,卻也突然找到了興奮點——容貌籌碼。漢語有個詞叫「奪目」,形象生動。是說「外表」容易把別人的「目光」奪過來,甚至把「目」也奪過來。因此利用容貌,便成了女人製造差別化的高效手段。用容貌行使權力,也成為女人相對容易實現的政治策略。女人的容貌政治,就是指女人開發並利用容貌資源,為特定的目的或價值實現而行使權力的過程。女高管們相對容易面臨的問題是,到底通過什麼來展示自己的身份。在社會還沒有完全形成對女人能力結構進行理性認識的大環境中,很多女高管被迫希望別人更多關注自己的才能與創造,而非臉蛋與裙裝。當然,這源於性別差別主義的孽根。即便在美國,在希拉里的競選途中,女評論家FUENTES也不得不反覆在USATODAY報上強調:「如果關注點總是放在女政治家的選衣問題上,這很危險,因為這會看不清她們的真實力量。」這至少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社會上一時還改不了「凡遇女人先盯容姿」這一評價價值觀;二是女人一旦成「精」,便首先被無情地考核時尚政治的行使水平,搞不好就會因功力不到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而使本該閃爍的地方成為「死穴」。如果上述之說屬實,解決方案倒也簡單。一,順勢而為。既然其他方面已然超群,索性讓容貌策略先行;二,勵練時尚技術,拓寬能力結構,讓容貌正式升華為軟性律政手段。女高管們需要首先成為「時尚英雄」,通過演繹容貌政治,將自己和企業的「時代意識」、「生命態度」和「價值觀」直觀地「告訴」社會,才能真正成為主流社會裡主流商務文化的載體。為做到這一點,女高管們需自問:我的容貌形象是我的政治籌碼,還是我的絆腳石?我的容貌形象是在精準地向外界傳遞著關於我的正確信息和價值,還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在損毀我的價值?如果你需要向外傳遞「知性、優雅、專業而國際化」的信息,你就必須對著你的妝發、面料、色彩、裁剪、圖案高聲發問:它們看起來「知性、優雅、專業而國際化」嗎?一堆信息錯誤的材料,無論多麼昂貴,就算能「拾捯」成一身,也無論如何傳遞不出想要的印象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喜好是陷阱。容貌政治的實現,首先必須來自科學的形象信息設計,以及人與物與場合間的精準對接,然後才是其他。對任何女人來說,形象都是一生的戰略問題。高質量的人生,取決於人在體力、智力、形象力三大資源方面的綜合開發與利用,以及經營管理的水平。經營容貌,是女人產出比相對高的資源利用,吻合資源向價值轉換的原理。「服裝表現的就是人本身,他的政治信仰,他的生活方式,說穿了,就是人的象形文字。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怎麼在表現人的多種方式當中,常常只有服裝才能最雄辯地把人展示給他人呢。」這段距今170多年的話,是巴爾扎克在《風俗研究》中的名言。它揭示了人穿衣的真理,也告訴我們,容貌政治直接關聯人生的成功,和人的夢想實現。

西蔓為你點評當紅女政客NO.1熱點關註:希拉里·柯林頓的容貌變革上世紀60年代,希拉里在大學時代曾留了一頭厚重長發,沒有任何層次感,圓框眼鏡和不施粉黛的臉龐,令她看上去貌似中年。她曾用平底涼鞋搭配豎條長褲和白襯衫,看上去頗為滑稽。對於這個「經典瞬間」,希拉里仍力撐到底:「這不是我的錯!60年代流行這一套!」上世紀90年代,她曾以一套藍白色豎條連衣裙出席柯林頓的總統競選活動,這次連他自己也被嚇壞了。現在回想起來,她說:「你現在明白為何我只穿套裝了吧?」1993年,希拉里出席柯林頓的總統就職典禮,回憶那套令她變成「老夫子」的桃紅格子套裝裙,她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還有那套衣服!」1997年,希拉里與柯林頓出席一個公開場合,及肩長發搭配圓框太陽鏡,身穿一套黑底白點連外套長裙,整個人顯現略顯臃腫,而且臉部風采全被衣服的圖案搶去。她回憶說:「那套衣服也不是這麼糟,只是較為令人眼花而已。」2000年,希拉里參選紐約州參議員,短髮形象已經變得頗為成功,整潔幹練。但她以一件大紅大綠的臃腫長褸亮相。後來她自嘲說:「我是循環再利用理念的忠實信徒,連地毯也會翻用。」幸好如今年屆60之年的希拉里總算已修成正果,近年來她總以一套穩紮穩打的行政人員套裝示人,套裝可以讓人顯瘦十斤,是拯救身材的法寶。希拉里本人長相古典端莊,對於品質上乘、設計對稱的套裝駕馭得遊刃有餘,大花、鬆鬆垮垮的款式都不適合她,衣服剪裁的腰線一定要在腰的位置,過高或低腰都會看上去不舒服。面料不能粗糙,花呢、格子都不太適合。平滑、細膩的面料更好。2007年6月3日開始,蘇特麗昂第一次為希拉里化妝,她回憶當時的情景,「她穿一襲褐色套裝,助理拿出一支鮮紅色的口紅,被我否決了……我希望呈現出她柔和、女人味的一面,讓女性民眾產生親切感。她原本就是個強而有力的人物,不需要再以搶眼醒目的化妝來傳達信息。」結果那天希拉里的形象大獲好評,甚至引發她做過整容手術的傳言。蘇特麗昂說,這應該歸功於她的柔光粉底和會場上明亮的燈光。從《人物》「年度最差著裝獎」到榮登《時尚》封面,希拉里在形象上的崛起,已然擺明了她將進入著裝政治路線,用形象權釋角色和從政意志。第一夫人時期的柔色裙裝已經被色覺效果更刺激的褲裝所取代。而「褲派」的確立,表明希拉里已經準備強硬地矗立在男權社會,告訴周圍自己是女人中的男人。畢竟,女人中有男人的影子,才能被男人尊為對手;同時,贏得女人。NO.2熱點關註:菲律賓總統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我將繼續為挽救經濟作出艱難決定,沒有人能阻止我完成我的使命。」作為亞洲政壇的耀眼明星,阿羅約最大的容貌政治資本來自於她的「反襯威力」——長不大的娃娃臉與律政鐵腕。幾乎很難發現阿羅約在任何場合有任何細節的形象疏漏。這種近乎完美的平衡「娃娃臉」和「總統像」之間差距的形象打造功力,已經作為獨有的能力識別,為阿羅約的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嬌小、可愛、精緻、優雅、活潑、智慧、剛強、冷靜、果敢,阿羅約最厲害之處,在於把它們都能穿出來。NO.3熱點關註:美國國務卿賴斯——「她就像一隻浮在湖面上的天鵝,在水面下拚命地游水,奮力拚搏,但是外表上優雅、嫻靜、從容,波瀾不驚。」賴斯的裝束讓人覺得她時刻有備而來,迎接來自男權的挑戰。她控制顏色款式在「強硬」和「妥協」之間的遊走技術,使她榮獲最「能夠分得清時間、地點、場合,講究時尚戰略」的權威著裝美譽。賴斯風格鮮明的著裝能力,展現了女政客應有的能力結構和智慧。NO.4熱點關註:法國總統競選人塞格琳·羅雅爾——「她有點像法國共和國的完美形象瑪麗安。因為她既是一個有實力的政治家,一個好母親,也是每一個男人都想迎娶的對象。」這位法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省長從宣布參選總統時起就勇敢發布,「誰說其貌不揚、毫無情趣的人就該搞政治?」。她減了肥,正了牙齒,換了髮型,穿PauleKa時髦女裝,以年輕了20歲的樣子開始了政治角逐。從此,她輕柔淡雅的美麗,便被視為法國的特徵。做事果斷的她將權力欲化解在她的優雅和平易近人中,淡色衣裙、淡色妝容成了她從容行走政治世界的標誌。NO.5熱點關註:烏克蘭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成為《花花公子》的封面女郎是許多女人的夢想,但我更想被載入《時代》雜誌,這才是我的風格。」美麗眩目的季莫申科最有行使容貌政治的資本,這是公認的。美麗與強硬在她身上同棲並宿,已經成為她在世界政壇上特有的識別符號。長發成冠、高貴典雅、聰明至極的她,充分掌握了男人對女人的審美方式,藉助服飾,在男人占統治地位的政界博取支持,克敵制勝。她一直力圖給人一種印象,她首先是個女人,然後才告訴你:「烏克蘭總理的人選只有我一個,沒有第二個選擇。」

西蔓高效衣櫥4法則精明強幹的你,有很多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你習慣一早列出全天工作清單;你習慣訂製新聞郵件,簡明扼要了解最新資訊;你習慣把員工歸類,按照潛力等級給予機會……所有的這些方法都讓你的工作高效起來,那麼,你是否知道,這樣的方法也適用於管理衣櫥,讓衣櫥也高效起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來自西蔓的衣櫥新思維。文/娜娜 造型/洪浩 模特/李丹妮1. 管理衣櫥法則:像儲備員工一樣儲備衣櫥「總不能讓我像明星一樣,一套衣服只穿一次吧。到底什麼是我衣櫥里的寶物,讓我在同一款衣服上簡單搭配就有大的變化?」衣櫥里一定要有「鎮宅之寶」,才會有以一敵百的效果。質地精良價格不菲的配飾,正是這種「鎮宅之寶」。你必須要求自己像儲備員工那樣有計劃地儲備起這些寶貝,才會在搭配衣服時有驚艷效果。當然,想要用這些配飾去把同一款衣服搭出不同效果,就要知道「點數法則」——「點」是指飾品形成的視覺集合作用的「聚焦點」,例如普通量感的耳環兩邊各一個算2點,如果是兩隻醒目的大耳環就是4點。一般來說,3~5點是適當的裝飾度,適合普通公務場合;6~8點是明顯裝飾度,適合拜訪客戶等外交場合;9~12點是隆重裝飾度,適合PARTY等閃亮場合。2. 管理衣櫥法則:像經營客戶一樣經營衣櫥「不得不承認,有些款式的衣服穿在我身上,的確達不到最好效果。我怎樣才知道哪些衣服適合自己?」當你在與客戶會面時,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展現你的優勢。在管理衣櫥方面,道理也是如此。只有當你選擇那些適合自己膚色和身材的衣服,才能最大化地體現出自己的優勢。比如,五官比較淺淡的人,不適合駕馭對比強烈的搭配(如黑白對比),而適合漸變色搭配(如白與灰,白與米);膚色暗的人適合艷度較高的衣服(如寶石藍、玫瑰紅);體量大的人適合那些誇張感的飾品等。3. 管理衣櫥法則:像管理日常工作一樣管理衣櫥「我工作時效率很高,卻不得不忍受每天早上有40分鐘時間站在衣櫥前發獃。我有很多衣服,卻總覺得不知道穿什麼好!」你提高工作效率的秘訣是,每天把需要做的事情全部製成LIST,根據不同類型按部就班處理。你有沒有想過,提高衣櫥效率也可以用這樣的管理方法?「20個衣架」法則可以幫助你提高衣櫥效率。第一步,拿出一張紙,列出近一年來你需要出現的場合比例,如普通公務場合60%、商務互訪佔20%、晚宴佔20%。第二步,準備好20個衣架,貼好場合標槍,把現有衣服搭配成套掛在衣架上,把缺的衣服記錄在案;第三步,根據記錄填補所缺衣服,把那些沒有搭配成套的物品收在一邊。20套衣服看著不多,但按照每套上下兩件算,加上飾物就能搭配出不下8000套。每天上班,你只要隨意拿出一個衣架就可以,連一分鐘時間都不到。4. 管理衣櫥法則:像末位淘汰制一樣淘汰衣櫥「換季自然要淘汰衣服,到底哪些衣服該淘汰,哪些該保留?」既得管理公司時的「淘汰法則」嗎?你永遠不會淘汰那些核心的中層員工,他們是公司的基礎,在固定的崗位發揮著固定的作用,而那些工作業績是「末位」的員工才是你最先考慮裁掉的。衣服的換季淘汰也遵循著「基本淘汰法則」和「關鍵詞法則」——「基本淘汰法則」取決於你的購物原則,你必須保證衣櫥內基本款和流行款各佔50%比例。每年一次的「服裝大革命」時,要將那些不再流行的「末位」服飾堅決淘汰掉,而保持基本款不變;「關鍵詞法則」是指你要在淘汰衣服前,給自己新一年的形象定義(用幾個關鍵詞定義你的形象),比如「親和」、「優雅」、「職業化」等,用這些詞逐一核對每套衣服,不適合就及時淘汰,毫不手軟。另外,每次逛街購物要記得,買了新衣服回來,先把衣櫥「除舊迎新」,去掉一件舊衣服再把新衣服搭在其中一個衣架上面,永遠保持20個衣架的總量平衡。
推薦閱讀:

你看完《黑鷹墜落》後有何感想?
評馬哲黑的新策略-張冠李戴的《學習馬哲的正確姿勢——美粉波吹斯拉夫黑德棍俄黑精外恩格斯》
中國歷史上人口周期為何在清朝中期打破了?
2013 年駱家輝辭去駐中國大使一職的原因難道僅僅是想家么?深層的原因有哪些?
文在寅擬首次特赦,文在寅為什麼特赦?

TAG:政治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