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州西服業話舊

蘇州西服業話舊  西服傳入中國,已屬清朝晚期。在此之前,國人穿著均以傳統長衫與旗袍為主。清光緒年間的1879年,在洋人集中的天賜庄,「李順昌」西服號(後來改名「李增記」)掛牌營業。這是蘇州開張的第一家西式服裝店。店主李來義,出生在「紅幫」裁縫薈萃的浙江寧波。他自幼隨家人赴上海學徒謀生,通過習藝縫紉掌握本領。學成後經人介紹來蘇,開設了姑蘇首家西服店。由於做工精細,服式氣派,經營誠信,漸成為蘇州城內久負盛名的西服號。  當時在姑蘇地界上,還有一家名聲響噹噹的西服店,可與「李順昌」號相媲美。這就是稍晚開設的「陸湘記」西服店。業主陸湘蓮乃上海浦東人。該店在經營上別出心裁,尤以製作女式西服而聞名,是民國時期,蘇州城唯一專門加工女式西服的店鋪,可謂「只此一家,別無分出」。店址亦設在天賜庄附近。  顧客來店,可在店內所備的服裝樣本上選擇定做,且女款多樣兼有裙子、裙衫、大衣、時裝、西服等,至於提供的面料更是品種繁多,有白貨(綢緞為主),黑貨(薄毛料一類),硬貨(大衣呢等)。一時業務十分興旺,除蘇州本地生意外,業務往來曾擴展至常州、無錫、常熟等地。在多年的經營中,還為蘇州西服行業的興盛,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力量。  抗戰前,蘇州全市西服業雖然僅為17家。但是市中心的一些綢布店,看準了這個行業有利可圖的勢頭,靈機一動便在店內附設服裝櫃(部)。聘用裁縫師傅進店坐鎮招徠生意。顧客可當場選料,擇款量衣和定做加工。此招立竿見影,頓時顧客盈門不絕。特別是率先在店內附設服裝部的「同仁和綢布店」,不僅聘用高手裁縫師傅來店,而且對顧客推行「三節」賒賬制,即平時賒賬取貨,每逢端午、中秋、春節三大節日可一併結算。由於此招出奇,生意一度轟動市場。不久,觀前街的「乾泰祥」「大恆昌」「聯和」「寶大祥」「永泰新」「協大祥」等綢布店紛紛追隨仿效,成為當時西服業中的時髦經營潮流。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蘇州城內外西服業發展如雨後春筍,開設的店家竟陸續達到130家左右。這些大小商店,大體分布的地點是:宮巷周圍的「新豐」「李增記」「李春記」「新新」「國際」「百樂」「巴黎」等;觀前街上有「恆豐」「協泰」等;臨頓路上有「大同昌」等;閶門外石路則有「金隆昌」等。這些西服店,設備工具大體相同,一般備有縫紉機與熨斗等。但鑒於資金、技藝等不同,經營範圍各有不同的消費圈子,生意各得其所。  抗戰後,西式服裝影響有了進一步擴大。面料從原先的毛料,漸漸趨向於大眾化料子,款式也陸續增多。與此同時,在蘇州西服業中,又萌生出一支專門流動做批量業務的裁縫隊伍,市面上俗稱「大幫」。「大幫」裁縫的技術手藝水平不夠全面,人員雖然來自五湖四海的個體勞動者,但是操作效率卻是很高,適應性很強。他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城市普通市民或下層勞動者等。然而對於整個西服行業來說,卻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補充。  舊時做裁縫,不管是中式,還是西式,這是一門十分辛苦的職業活計。那時在服裝業中就有民諺流傳:「正月坐月,二月冷月;春三、四月,風吹一半,雨落全光;五荒六月,七死八活,金九銀十,六十日趕忙,到頭來盡為他人作嫁衣裳。」
推薦閱讀:

蘇州評話雜彈(七):武力點評之《隋唐》篇之:武力排名
38婦女節的來歷 - 蘇州國內新聞|蘇州便民網
江南造園術:有趣的典故
去年蘇州平均初婚年齡30.2歲 竟是江蘇全省最早
不是所有的「碧螺春」都叫「洞庭碧螺春」

TAG: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