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代十國

(907年-960年)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在北方廣大地區,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較強大的王朝。與此同時,南方各地又陸續並存過九個較小的割據政權,即: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及閩等九國;北方河東地區則有北漢勢力。史稱:「五代十國」。後唐末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對中原北部邊防造成極大的威脅。五代十國時期,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但在周世宗時,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發動了北伐戰爭,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五代十國年代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吳 南唐吳越楚北漢南漢前蜀後蜀南平(荊南)閩後梁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開平、乾化 太祖 朱溫 (907) 56 6 61 宋州碭山人,父朱誠,鄉儒 黃巢起義軍將領,882年叛變投唐,賜名全忠。903年封為梁王。次年,遷昭宗於洛陽,尋殺之,立其子李祝為帝(哀帝),907年廢哀帝自立,國號梁鳳歷 郢王 朱友圭 (912)2太祖第三子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朱溫擬立次子友文為太子,友圭即殺父自立,次年二月,為其弟朱友貞所殺乾化、貞明、龍德 末帝 朱友貞 (913) 26 11 36 太祖第四子 太祖時封均王,朱友圭殺父自立,友貞以討逆之名殺兄自立,龍德三年(923年),李存建唐,同年攻入開封,滅後梁,梁末帝命部將殺己後唐年號年號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備註同光 庄宗 李存勖 (923) 39 4 42 沙陀部人,先世姓朱邪,祖朱邪赤心,被唐帝賜姓李,父李克用,被唐昭宗封為晉王 908年其父李克用死,存勖繼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攻破幽州,盡並盧龍之地,連年攻糧,盡占河北之地,923年稱帝,同年十月攻佔開封,滅後梁,定都洛陽,926年被部下所殺天成、長興 明宗 李但 (926) 60 8 67 太祖李克用養子,父李霓 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征戰,屢立戰功,庄宗立,拜中書令,又拜太尉兼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926年後唐魏州發生兵變,庄宗被亂兵所殺,嗣源遂入洛陽,稱監國,尋稱皇帝應順 閔帝 李從厚 (933) 20 2 21 明宗第三子 即位前封宋王,明宗死,嗣位,後為李從珂部下所殺李從珂 (934) 50 3 52 鎮州人,本姓李,明宗養子 即位前封潞王,兼侍中,閔帝被殺,乃即位,大將石敬瑭叛後唐,引契丹兵敗唐軍,攻洛陽,李從蚵自焚身亡後晉年號表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天福 高祖 石敬瑭 (936) 45 7 51 沙陀部人,家太原,父臬捩雞,李克用部將 仕後唐北京留守,後反唐,936年借契丹兵攻入洛陽,滅後唐稱帝,國號晉,割燕雲十六州與遼,對遼主臣稱子天福、天運 出帝 石重貴 (942) 29 5 51 父石敬儒 天福六年(941年)封齊王,次年石敬瑭卒,其子幼沖,遂由齊王嗣位,946年,遼兵攻入卞,出帝被擄至遼建州,後晉亡後漢年號表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天福、乾佑 高祖 劉知遠 (947) 53 2 54 沙陀部人,世居太原,父劉碘 與石敬瑭懼事後唐,後合謀反唐,後唐滅亡後,事後晉,為河東節度使,北京留守,封北平王,947年出帝被遼所擄,知遠雜太原稱帝,國號漢,後定都於汴乾佑 隱帝 劉承佑 (948) 18 3 20 高租第二子 乾佑元年(948年)二月,封周王,同年嗣位,950年。李守貞等藩鎮叛亂,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殺之,郭威反,兵臨汴城,帝為潰軍所殺,後漢亡。後周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顯德 太祖 郭威 951 48 4 51 邢州堯山人,本姓常,因父死,母適郭氏,乃隨姓郭 後漢重臣,950年以鄴都留守起兵入汴,次年,滅後漢,即帝位,建後周顯德 世宗 柴榮 954 34 6 39 荊州龍岡人,父柴守禮,郭威收以養子 太祖卒,柴榮以太祖養子嗣位顯德 恭皇帝 柴宗訓 959 7 2 21 世宗子 顯德六年(959年)封梁王,同年世宗病死,嗣位,960年正月,遼兵難侵,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出御,在陳橋策動兵變,建宋代周,恭帝在未實六個月吳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天復 太祖 楊行密 902 51 4 54 廬州合肥人 初應募為州長,遷隊長,唐禧宗時,逐廬州刺史,後攻取楊州,唐又詔拜為淮南節度使,佔有淮南江東之地,天復二年(902年)受唐王封為吳王,都楊州,使用唐昭宗年號天佑 烈祖 楊渥 905 20 4 23 太祖長子 太祖死,以世子即位,使用唐昭宗年號,908年,被太祖舊臣徐溫、張顥之牙兵殺天佑、武義 高祖 楊隆演 908 12 13 24 太祖次子 烈祖死,嗣位,使用唐昭宗天佑年號,太佑十六年(919年)四月,稱吳國王,建元武義,以示不復為唐朝之藩鎮武義、順義、乾貞、大和、天祚 睿皇帝 楊溥 920 21 18 38 太祖第四子 繼隆演而立,927年稱帝,國號吳,由徐溫養子徐知誥秉政,937年禪位於徐知誥,吳亡南唐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升元 烈租 李bian 937 50 7 56 徐州人,父李榮,吳國重臣徐溫收以為養子,故改名徐知誥 吳國大承相徐溫死,其養子徐知誥執掌吳政,受封為齊王,吳天祚三年(937年),廢吳帝自立,改元升元,國號大齊,升元三年複姓李,改名bian,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都金陵,升元七年因服丹藥,中毒而死保大、中興、交泰顯德、建隆 元宗 李jing 943 28 19 46 烈祖長子 以皇太子即位建隆、乾德、開寶 後主 李煜 961 25 15 42 立jing第六子 因自太子以上李jing五子皆早死,故煜得立為太子,中主李jing死,煜以皇太子嗣位,975年,宋將曹彬攻破金陵,煜投降,遷至汴京,宋太祖封以為違命侯,後為宋太祖毒死吳越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天佑、天寶、鳳歷、乾化、貞明、龍德、寶大、寶正 武肅王 錢liao (907) 46 26 81 杭州臨安人,出身寒門 始為地方武裝董昌部下偏將,擊黃巢有功升都將,在唐末年軍筏混戰中實力漸強,光啟三年(887),唐禧宗命以為杭州刺史,尋升鎮海節度使,昭宗乾寧二年(895年)董昌據越州稱大越羅平國王,錢liao討平之,盡有兩漸及蘇南十三州之地,後梁太祖即位,於開平元年(907年)封以為吳越王長興、應順、清泰、天福 文穆王 錢元罐 (932) 46 10 55 錢liao 第五子 寶正元年(926年),錢liao以老病命元罐監國,liao死,罐即位,襲封吳越王天福、天運 忠獻王 錢弘佐 (941) 14 7 20 錢元罐第六子天福 忠遜王 錢弘棕 (947) 19 1 45 錢元罐第七子 947年六月即位,十二月,為胡進思等所廢,在未實際才半年乾佑、廣順、顯德、建隆、乾德、開寶、太平興國 忠懿王 前弘chu (948) 20 31 60 錢元罐第九子 胡進思廢弘zong ,於乾佑元年(948年)正月迎弘chu嗣位,襲封吳越王,嗣位後,先後接受後漢,後周,北宋封號,使用三朝年號,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獻其地十三州與宋,舉家遷汴京,吳越亡楚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天成(用後唐昭宗年號) 武穆王 馬殷 (907) 56 24 79 許州鄢陵人 在唐末軍閥混戰中,初為孫儒裨將,孫儒敗死,乃馬殷等對劉建峰為主,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建峰被部下所殺,馬殷被推為主,遂佔有潭、衡等七州之地,被昭宗任為潭州刺史,後升武安節度使,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封殷為楚王長興 衡陽王 馬希聲 (930) 33 3 35 馬殷次子 馬殷死,嗣位,使用後唐明宗年號長興、應順、清泰、天福、開運 文昭王 馬希范 (932) 35 15 50 馬殷子 希聲死,嗣位,使用後唐、後晉年號天福、乾佑 廢王 馬希廣 (947)4希范同母弟 希范死,嗣位,為其兄希萼所攻,兵敗,鎰死保大馬希萼 (950)2希廣之兄 950年十二月,希萼爭位攻長沙,殺希廣,自立為楚王,951年十一月,為南唐所滅,楚亡北漢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乾佑 世祖 劉崇 951 57 4 60 沙陀人,後漢高祖劉知遠同母弟 劉知遠建後漢,以劉崇為太原尹,北京留守,951年,郭威滅漢建周,劉崇佔據河東十餘州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北漢乾佑、天會 睿宗 劉鈞 954 29 15 43 劉崇次子 劉崇卒,嗣立,稱遼主為父皇帝,遼主則稱之為二皇帝天會 少主 劉繼恩 968 1 2劉鈞養子 劉鈞卒,無子故養子嗣位,居位六十餘日,為供奉官侯霸榮所殺天會、廣運 英武帝 劉繼元 96811劉鈞養子,劉繼恩同母異父弟 繼恩被害,宰相郭無為擁繼元為帝,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征北漢,攻太原,劉繼元降,北漢亡,宋封繼元為彭城公南漢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乾亨、白龍、大有 高祖 劉岩 (911) 23 32 54 祖籍上蔡,遷居泉州,父劉謙,廣州牙將,兄劉隱,唐末青海軍節度使 唐天佑元年(904年)其兄劉隱任唐青海軍節度使,據今廣東、廣西之地,911年,劉隱死,劉岩繼位,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城帝,國號越,次年改為漢,都廣州天光 殤帝 劉玢 (942) 23 2 24 劉岩第三子 父死嗣位,後為其弟晉王洪熙所殺應乾、乾和 中宗 劉晟 (943) 24 16 39 劉岩子,留玢弟 殺其兄而自立太寶 後主 劉繼興 (958) 16 14 38 劉晟長子 劉晟卒,以長子即位,北宋開寶四年(971年)降於宋軍,南漢亡前蜀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天復 高祖 王建 (903) 57 16 72 許州舞陽人,出身寒門,後被宦官田令孜收養 幼以宰牛,販鹽為業,後投軍,黃巢陷長安,唐禧宗幸蜀,建隨駕扈從,被宦官田令孜收養,授刺史,891年佔四川,903年受唐封為蜀主,907年稱帝,國號蜀光天、乾德、咸康 後主 王衍 (918) 30 8 38 王建第十一子 以皇太子即位,925年降於後唐,次年被殺,前蜀亡後蜀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明德高祖孟知祥(934)61161 邢州龍崗人 934年,即位明德、光政 後主 孟昶 (934) 16 32 47 高祖第三人 以皇太子嗣位,北宋乾德三年,宋兵攻入成都,孟昶降,徙開封,封秦國公,七日死,追贈楚王南平(荊南)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同光、天成、乾貞 武信王 高季興 9245 71 陝州陝石人,本名季昌 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年)任季興為荊南節度使,梁末帝封以為渤海郡王,梁亡臣於唐,924年受封為南平王,後因與後唐爭奪四川等州失敗,轉臣於吳,受封為秦王,先後使用後唐和吳年號乾貞、天成、長興、應順、清泰、天福、開運、天福、乾佑 文獻王 高從海 928 38 21 58 高季興長子 以皇太子嗣位,復臣於後唐,封南平王,從海還向中原王朝和吳等國稱臣,以博取歲賜,被諸國稱為「高賴子」乾佑、廣順、顯德 貞懿王 高保融 948 29 13 41 高從海第三子 後周時,封以為南平王建隆 (贈侍中) 高保勖 960 37 3 39 高從海第十子 保融卒,宋太祖封以為節度使,死後,宋贈官侍中建隆 (贈侍中) 高繼沖 962 20 2 31 高保融長子閩年號年號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備註開平、乾化、貞明、龍德、同光 太祖 王審知 909 48 17 64 光州固始人,父王憑天成 嗣王 王延翰 9252太祖王審知長子 926年,被後唐拜為威武大將軍節度使,同年十月,自稱大閔國王,十二月,為其弟王延鈞攻殺天成、長興、龍啟、永和 太宗 王延鈞 92610王審知次子 後唐明宗長興四年正月稱帝,改元龍啟,國號閔,935年被其長子王繼鵬所殺永和、通文 康宗 王繼鵬 9355王延均長子 殺父自立,939年七月為閔人所殺永隆 景宗 王曦 9396王審知少子 永隆六年為其部將朱文進所殺天德 福王 王延政 9433王審知子,王曦弟 943年延政在建州稱帝,


推薦閱讀:

【五代十國系列】十、李克用登場:黃巢最強大的敵人
中華帝王諸侯世系表   五代十五代十國帝王世系表(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最地圖,10分鐘欣賞五代十國興衰(11幅地圖)
血色神州——五代十國紀事(連載12)
憶仙姿(李存勖X劉玉娘)49狹路相逢勇者勝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