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車」之患為何久治不愈? 專家開出法律「藥方」

「黑車」之患為何久治不愈? 專家開出法律「藥方」 [作者:周斌] [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日期:2009-2-26] 幾位乘客在北京城鐵龍澤站打「黑車」。 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改變執法觀念「黑車」才難逍遙   這幾天,在北京望京地區開「黑車」的河南人張旭懷心驚膽戰地過著日子———2月20日,一場由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組織的全國集中打擊「黑車」專項治理活動正式展開,為期3個月。   之前雖有經驗豐富者開導他:這樣的「打黑」行動常有,哪次奏效過?但張旭懷依舊擔心,畢竟,他去年12月才經朋友介紹到北京開「黑車」,「買車的八萬元錢大多是從親戚那借的,絕對不能出事」。   「黑車」司機:「黑車肯定滅不了」   「黑車肯定滅不了!只要有需求,黑車就會存在,這是市場規律。」2月22日,在望京城鐵站外,「黑車」司機王師傅悠閑地抽著煙對記者說,「望京地區5元/位送到家,而打車起步價就10元,衡量一下,還是坐『黑車』好」。   王師傅說:「我文化不高,工廠上班一個月就1000多元,在北京根本無法生活;而開『黑車』小康不足,溫飽卻有餘。」   在採訪中,多位「黑車」司機表示:開「黑車」使生活更有保障,不會放棄;而路邊接受記者調查的20位北京市民中,有15位曾坐過「黑車」,9位稱在計程車和「黑車」之間願意選擇後者。   住所與公司相距3公里左右的小陳告訴記者,他現在出門基本都打「黑車」,「以前上班坐計程車,因為才10元錢的路費,有好幾次司機給我擺了張臭臉;相比之下,『黑車』司機就熱情多了」。   市民劉先生則認為:「『黑車』比較方便,常守在小區門口,不用等車;價格也合理,特別是坐往返路程時,『黑車』只要計程車2/3甚至更低的費用就夠了。」   法律專家:危害沒引起足夠重視   坐「黑車」有什麼危害?2月22日,記者在路邊採訪時,很多人都一臉茫然地反問記者。也有一些人指出:「黑車」會影響計程車司機的合法利益,影響到國家稅收收入。   「更重要的是,坐『黑車』無法保障乘客的權益。」交通部法律專家委員會成員張柱庭教授2月23日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張柱庭說,計程車由於使用強度高,一般一年要進行四次定期檢測;而「黑車」雖然使用強度也高,但通常和私家車一樣一年檢測一兩次,車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同時,計程車司機經過了必要的培訓,對車輛的維修更為專業,也懂得緊急情況下的一般急救措施,相比「黑車」司機,更能保障乘客安全。   「即便出現事故,計程車因為必須投保承運人責任險,乘客傷亡可以得到全額賠償;而『黑車』通常只投保了交強險,事故後保險公司並不對乘客理賠,乘客讓『黑車』司機賠又存在爭議和一些無法執行等問題。」張柱庭說。   最新呼籲:改執法觀念多用法律   正因為諸多的潛在危害,近年來,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多次組織了打擊「黑車」的行動,雖有成效,但並未治本。   「我在學雷鋒———當我們逮到有人坐『黑車』時,很多時候,司機和乘客都不承認有交易,司機還經常以雷鋒自居。」2月22日,北京一名交管人員接受採訪時稱收集證據讓他們頭疼不已。之前,一些地方還出現了交管人員假冒乘客坐「黑車」的「釣魚」現象,引發極大爭議。   張柱庭認為,現在社會上、甚至司法部門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必須是「黑車」司機收到錢,才能定為非法經營。「實際上這樣認定並沒有法律依據,執法部門完全可以參照國務院道路運輸條例的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進行相應的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   除了證據問題,張柱庭經過長期調研發現,相關部門在執法中運用法律不足,很多地方就一招:依據國務院下發的相關復函,嫁接《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對「黑車」進行行政處罰。而即便這一招,一些地方狹義地把「黑車」等同於「黑計程車」,對「黑摩的」、「黑三輪」仍然束手無策。   「另外,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在治理黑車中少有用到。例如:坐『黑車』是個無效合同,司機無權收錢,乘客也有權不給錢。」張柱庭說,「一些『黑車』上裝了計價器,執法部門只要把它送到技術部門鑒定,有些是已經夠非法經營罪5萬元起刑點的;一些『黑車』是克隆車,偽造牌照和經營許可證,涉嫌偽造公文證件罪;有些司機搶拉人坐『黑車』,涉嫌強迫交易罪等。但實踐中因此受到刑事處罰的人卻少之又少。」   「相關部門只有改變執法理念,多運用法律,才能有效治理『黑車』。」張柱庭總結道。
推薦閱讀:

精子畸形率高就容易生出畸形的寶寶?專家教你正確理解精子畸形率
專家談養生
養生:中醫專家談「補腎壯陽」
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專家建議「控制減肥」
專家:主食吃的少 糖友腦功能下降

TAG:法律 | 專家 | 黑車 | 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