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四節 力推行黃老政策1

西漢政權建立後,為穩定局勢,鞏固政權,對異姓諸侯王的割據行為採取嚴厲鎮壓,而對百姓則實行與民休息的讓步政策。功高勛著者受到賞賜,與之剖符鐵 書,共享富貴;謀反作亂者,天下共誅之,手下決不留情。這種一軟一硬、一德一刑的兩手政策,是西漢前期黃老政治的主要特點。  漢承秦 制,劉邦依然推行法家主張。入關時的三章之法,建國後已滿足不了形勢發展需要,故令蕭何以秦法為依據,重新制定漢律九章,以法治國,命韓信制定軍法,以法 治軍。其餘各項規章制度,無不體現出法家思想主張,嚴酷程度並不遜於秦法。但是,秦朝亡於暴政的教訓,又使西漢統治者不敢重蹈覆轍,有針對性地作出讓步。   惠帝二年(前193),曹參繼任相國,始明確提出用黃老之術治國,標榜「清靜無為」、「無為而治」。此時,各異姓諸侯王勢力已皆相繼覆滅,中央集權製得 到充分加強與鞏固,大規模的政治鬥爭已經過去,劉邦生前所制定的方針政策,剛剛開始貫徹執行,無須惠帝進行新的改革或開拓,只須謹遵遺命,按既定方針守 成。一些尚健在的老臣,自秦末以來,經歷20餘年風風雨雨,對大規模政治鬥爭頗感倦意,希望在有生之年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很樂於接受清靜無為思想,並加以 實踐。廣大百姓久遭戰亂之災,更須休養生息,希望有個寬鬆和平的環境,「無煩百姓」政策,自然受到擁護。再者,惠帝是位生性懦弱的皇帝,受呂后制約,凡事 不能自主,採取消極主義,日以飲酒為淫樂,不聽政事,與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一拍即合。因此,上自皇帝相國,下至黎民百姓,全社會一致希望清靜安定,黃老政 治應運而出。此外,黃老思想還具有倡導法術的一面,與刑名思想相一致。所謂的「無為而治」,是在早已形成的特定法律制度允許範圍內,任何人都須遵紀守法, 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統治者的利益不受侵害,突出法治的積極作用。對於無視法律約束,隨意違法愈禁行為,必須依法予以制裁。因此,黃老政治同樣具有嚴酷的一 面,並使退讓、寬鬆同進取、嚴酷融為一體,構成西漢初朗黃老政治的主要特徵。  漢初,黃老政治最先倡導者是曹參,這位出身於秦朝的獄 吏,在戰爭中成熟起來的武將,是西漢有名的開國元勛之一。在和平建設年代,又出任相國,成為治世能臣,可稱為文武兼備,人才難得。漢高祖六年,劉邦以膠東 等6郡73縣,立年僅十幾歲的劉肥為齊王,任曹參為齊相國,即將齊國託付給曹參治理。曹參雖擅長統兵打仗,戰功顯赫,但畢竟缺少治世經驗,尚未身經實踐, 不諳治道,出任齊相,並非是用其所長。然而齊國「冠帶衣履天下」,人傑地靈,「士多好經術」,思想活躍,百家競進,不乏治世之才,又為曹參提供了用武條 件。到任後,為了彌補自己治世乏術,曹參親自召集齊國長老、有識之士,向他們請教如何安集百姓,把齊國治好。起初,請教了百餘名儒生,所言各異,莫衷一 是。嗣後聽說膠西郡有位蓋公,擅長黃帝、老子之書,使人厚禮相請。蓋公被請來後,向曹參講述「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反覆推論類比,令曹參心悅誠服,將蓋 公視為高人,待為上賓,讓出正堂,請蓋公居住,極盡禮賢士人。自此,曹參按蓋公所言,以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治齊,一依國家成法,不另行更張以擾民,百姓得 以安居樂業。經過九年實踐,齊國大治,社會安定,曹參被譽為賢相。  惠帝二年,相國蕭何病故。曹參聞知後,立即斷定自己將回朝接任相 國,命屬下趕緊打點行裝,準備上路。不久朝廷果然派人來召其還朝。臨行曹參叮囑下任齊相,在刑獄管理與處罰上,慎忽繁苛。因為一旦窮極刑法,民無所容,久 必生亂。諄諄告誡其堅守無為而治方針,是萬事中的頭等大事。  早在秦時,曹參與蕭何同縣為吏,關係密切,非常友好,後來又都成為劉邦的 左膀右臂。雖然曹參戰功卓著,居諸將之首,但劉邦論功行封時,以蕭何「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既鞏固了後方,又保證了前線兵源和糧餉的補充 與供給,成為戰勝項羽的關鍵,立有萬世之功,故以蕭何功為第一,曹參次之。對此曹參心有不服,與蕭何關係疏遠,產生隔閡。但蕭何能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恩 怨,臨終前向惠帝表示,如能使曹參接任相國,則死而無憾,袒露出一片光明磊落之胸懷。而曹參任相國後,也能捨棄前嫌,不因人廢事易行,從國家利益出發,一 遵蕭何所立規章制度,「舉事無所變更」。在各郡國中選拔不善言辭、做事謹慎的忠厚長者,充任丞相史。對於言語尖酸刻薄,華而不實,做事專圖名聲者,則斥退 不用,使蕭何所開創的相國府更注重實際,成為表率。  曹參在相國任上,作為百官之長,掌丞天子,應是日理萬機,無暇宴樂。但卻日夜飲 酒,無所事事,令卿大夫以下官吏及賓客見後,皆欲勸其治事。而每有來規勸者,曹參則拿出好酒相待,用酒封住來者之口。每當對方要開口時,復令其飲酒,直使 其喝醉而去,終不讓其開口。如此習以為常,堅持不改,屬下也漸漸效仿,爭相飲酒為樂,成上有好者而下必甚焉局面。相府的後花園靠近吏舍,吏卒經常聚飲歌呼 _,驚擾四鄰不安。對此,相府里有人感到很討厭,卻又沒辦法制止,乃請曹參到後花園散步,讓他出面干預。曹參和隨行人員來到後花園後,立即聽到吏卒們醉歌 喧嘩之聲,隨行人員便請曹參懲治這些吏卒。但是,曹參非但不予過問,反令隨行者取酒張坐,豪飲歌呼,與吏卒隔牆應和,兩廂同樂。平素間,曹參見人有小過, 裝著視而不見,替人掩蓋。因此,府中相安無事,優哉游哉。  相國不議政治事,惠帝很不高興,認為是欺負皇帝年輕。曹參之子曹窯為中大 夫,侍從皇帝左右,惠帝令曹窯回家時,背地裡找機會問曹參:「高帝新棄群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國,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還囑咐曹窯不要說出是 皇帝讓問他。接著,曹窯回家後,便用皇帝的話勸諫老子。曹參聽了大怒,令屬下打曹窯200板,並斥令曹窯趕快回去侍奉皇帝,天下事非他所當議論。曹窯挨打 遭罵後,曹參朝時,惠帝責備曹參為什麼要對曹窯進行處罰,聲明是自己讓曹窯說那番話。曹參雖趕忙脫帽頓首謝罪,卻又反問道:「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皇帝?」 惠帝謊:「朕乃安敢望先帝!」接著曹參又問:「陛下觀參孰與蕭何賢?」惠帝又說;「君似不及也。」於是,曹參更有把握地對惠帝說:「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 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聽了這番前人立業,後人守成,不改先帝定策,既忠於國家,又不煩擾百姓,確 實是好辦法,無可非議,對曹參連聲稱善,請他好好休息。
推薦閱讀:

「惠民殯葬」政策為何「叫好不叫座」?
立體車庫呼喚政策扶持
多名政協委員提議 逐步放開二胎政策
關於房產稅政策的一些思考與建議
陶短房:簽證政策的對等和例外

TAG: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