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區現女娶男嫁婚俗:女人當戶主 孩子隨母姓|婚禮|迎親

原標題:秦巴山區「女娶男嫁」婚俗初探

新華網蘭州5月2日電(記者榮啟涵、屠國璽)「五一」假期,秦巴山區深處的甘肅隴南春光正暖,滿山花開林間。在武都區裕河鄉,老譚又被邀請去給村裡一對新人主持婚禮——當地最傳統的「女娶男嫁」婚禮,就和二十多年前他自己的婚禮一樣。

與傳統意義上的「倒插門」不同,在隴南市武都區和康縣部分鄉鎮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數民族風俗,而是極為少見的漢族特殊婚俗。在這裡,「男到女家,更名入籍」。

說起自己當年的婚事,老譚顯得很自然。今年51歲的老譚,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身份證上的譚金明,另一個是他婚後隨妻的名字「王應明」。

按照當地的婚俗,有中意的對象後,女方會委託村中有威望的長者去男方家提親,前後要去三次並有約定俗成的流程。彩禮多是米、面、肉和土酒,並要給男方備好幾套新衣物。正式婚禮在訂婚後半年左右,男方穿戴喜慶,騎馬隨女方迎親隊伍離開「娘家」。

在這裡,每家戶口簿上的戶主都是女人,家家戶戶執行著「留女不留男」的傳統,即把女兒留在家裡照顧老人,把男孩嫁出去。在婚禮上,男子便改換女家給的新姓名,從此便成為族內成員。

自然,孩子也大多隨同妻姓。這種由女子來傳遞香火,延續血脈的現象十分罕見,對此譚金明倒是十分坦然:「當地男人從不會因此而覺得難為情」。

在這閉塞的秦巴山區深處,既沒有少數民族,也沒有文獻記載,為何會在漢族村鎮出現這樣的習俗?

當地許多上年紀的老人表示,這與太平天國歷史有關。根據當地流傳的故事,太平軍安慶保衛戰失敗後,扶王陳得才等人遠征西北以牽制清軍,征戰陝、甘途中多次經過隴南。後因戰鬥慘烈,其中一支部隊逃至大山深處,以「嫁入」當地女方家的方式改姓換名隱藏下來。

有人認為,康南八個鄉鎮纏頭、束腰、綁腿的習慣,便是太平軍戰士當年便於作戰的遺風。不論傳說真假,當地確有供奉「洪」姓畫像的傳統。緊鄰裕河鄉的康縣,恰好有一個「太平鄉」。

「這個風俗也符合當地生產生活的現實需要」,裕河鄉鄉長王源德說,由於地處秦巴山區,山高林密過去常有野獸出沒,而當地特產多在山間。為了保護家人和財產安全,也為茶園勞作和林間採摘的需要,女子會從外地招攬青壯年以頂立門戶。

沒有人能說清「男嫁女娶」的習俗究竟始於何時,但在康縣南部陽壩、太平和武都裕河一帶,這項婚俗已祖祖輩輩流傳多年。即使在交通暢通、信息不再閉塞的今天,當地人已經了解到外面普遍實行「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但依然沒有影響這一傳統婚俗完好地延續下來。

作為「過來人」,譚金明認為,除了鄉土社會的延續性之外,這一婚姻形式在當下還有其積極的意義。在當地,家中「娶」過女婿的老人表示,女兒細心周到,留下能更好地照料老人。而招個好女婿,還能一好變兩好。

譚金明解釋說,雖然兒子「嫁」出去,但並非不再管父母。當地人家多採取「兩處管業」模式,「婚後夫妻二人均享有原家庭的財產分得權,也同時要承擔雙方老人、家業的照管之責。」

裕河鄉黨委書記李巍巍說:「這種婚姻形式雖然特別,但並不落後,甚至還能總結出一些有益的社會意義」。「女娶男嫁」打破了西北許多農耕區重男輕女的思想,間接體現了男女平等,幫助消除性別比例失衡。現實中,這種模式讓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地位,有效減少了家庭暴力的發生,也減少了婆媳、姑嫂矛盾。

譚金明已經做了四年多的婚禮主持,令他欣慰的是,如今當地80%以上的年輕人仍然延續「女娶男嫁」的婚俗。「形式簡單了、彩禮變化了,但婚姻中互敬、互愛、互助的和睦之風沒有變」。


推薦閱讀:

如何教育孩子懂禮節 [圖]
一位清華學霸母親的23條教育手記,讓孩子有出息沒那麼難
單親媽媽帶2個女兒住370㎡大平層:女人越獨立,孩子越幸福
對症下藥」教出出色孩子
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

TAG:孩子 | 婚禮 | 婚俗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