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宗教信仰終將統一

人生哲理:宗教信仰終將統一

從宗教的起源不難看出,宗教的目的是為求人類與自然界的融洽,都是起源於科學技術落後的時代,而且都是神教,因此稱為有神論。由於科技的落後,需要一種理論去解釋大量的自然現象,因此誕生了不同形式的神。宗教的共同特點,除了神,還有天堂與地獄等,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恰好與人們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一脈相承。

所有的神,都是按照人類自己的想像和需要創造出來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用人類創造的紙張寫下來的,首先還是要感謝中國的先輩們發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對於宗教在許多方面的局限性,我在此不便多說。但同時,我們必須相信宗教在很多方面帶給人們的好處,就是「除了神之外」,人們之間應該用博愛和慈悲相待,相信真善美,鄙視一切邪惡與戰爭。

宗教信仰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支柱之一。如果宗教信仰是統一的,那麼這個社會將是幸福的。再沒有比散布對於信仰的各種不同見解更足以導致宗教分裂的。信仰的一致會給教徒帶來和平。而和平就是幸福,和平樹立信仰,和平培養博愛。這樣,以前浪費於寫爭論文章的精力,現在就可以轉移到寫信仰和誠實懺悔的論文上了。

信仰的一致,還有兩種虛假的情況。一種是以盲從的愚昧為基礎,正如在黑暗之中,所有的貓看起來都是灰色的。另一種是全盤吸收本質上互相矛盾的一切觀念和理論。結果將真理與謬誤攪在一起,就像聽任銅像的盔甲上沾滿污泥一樣。我們要注意,真正的信仰一致,應當有利於鞏固人類之間的博愛和社會的組織。若試圖以武力統一信仰,那是違背天意的。

縱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擁有這樣的字眼――博愛。博愛,就是慈悲。進一步講,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目的就是為了感受這個世界,並給這個世界感受。而意識正是自我確證、自我肯定以及自愛的過程,是因了自己的完善性而感到的喜悅。因此,哲學所關注的,就是基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之上,對自然中的人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的愛,那就是博愛。因此,宗教信仰的統一,是一個自由、平等與博愛社會的終極目標。

推薦閱讀:

哲理——在普通句子里閃光
很有哲理的句子:愛上一個人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發不可收拾
為什麼是「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呢?
經典哲理(7)【創作五十五】
人生哲理的句子,蘊含人生哲理的句子

TAG:人生 | 信仰 | 宗教 | 哲理 | 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