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人們對孤獨症認識的10大誤區

時間:2013-11-23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孤獨症,有些人甚至想當然的以為孤獨症只是老年人才會患的一種病症。現在就讓中國孤獨症網的小編來給大家說一下人們對孤獨症患者存在常見的十個誤區:  (1)認為孤獨症就是性格孤僻。  不了解孤獨症的人很容易聯想到性格孤僻或內向,即把孤獨症與心理障礙聯繫起來,認為孤獨症兒童是受到某種來自外界環境的刺激產生孤僻性格的。研究表明孤獨症是神經系統方面不同所致,而非為單純心理方面的障礙。  (2)認為孩子認知能力低下,很難教會。  絕大多數研究和經驗顯示,到現在為止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一種干預手段。孤獨症兒童不僅跟一般兒童一樣可以通過教育獲得知識和技能,也可以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認知,增強自信並且最終融入社會。教育是一種幫助孤獨症兒童融入和回歸社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3)認為是由於父母不稱職造成的。  孤獨症曾經被認為是由所謂「冰箱媽媽 」造成的。這種理論把兒童孤獨症的責任歸咎於母親給子女們的關心和愛太少。這種理論雖然早已被推翻而且沒有任何依據,但它似乎仍然時不時地以各種形式出現來宣洩情緒和歸咎責任。事實上,孤獨症是一種大腦神經系統發展的特殊性造成的,而非父母教養方式所產生的結果。  (4)認為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自閉了。  你可能經常會聽別人,「孩子長大就會好的」。這樣的話如果是出於安慰尚可以理解,但這樣輕率的判斷可能不夠負責任。事實上,很少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對他的發展狀況非常擔心,你最好立即尋求相關人士的諮詢和幫助。觀望和等待可能使你失去對孩子及時進行幫助和治療寶貴的時間。  (5)認為孩子沒有同情心,也不關心別人的感受。  孤獨症兒童和一般兒童一樣都有情感,但他們的問題是不太明白他人的感受,或者無法把自己的情感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情緒以一種與其年齡不相稱的、不恰當的行為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真正缺乏感情。他們的問題不是缺乏感情,而是他們分不清楚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不知道怎樣用適當地的方式在不同的場合表達自己的感情。  (6)認為孤獨症兒童都是「愛因斯坦」。  雖然一些天才有可能表現出孤獨症或者亞斯伯格症的某些特點。但在現實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孤獨症兒童在數學、音樂、記憶、日曆、或科技領域有超越常人的表現,絕大多數孤獨症兒童並不具有這些能力,他們和正常人一樣,更需要後天的教育和引導。  (7)認為孤獨症兒童不會說話。  孤獨症是一個譜系。這個譜系包括了從完全沒有語言能力到具有相當複雜的語言能力。一些兒童不僅語言發育沒有滯後,有些還可以使用超過他們年齡階段的學究式語言。即使很多沒有語言的兒童在經過干預訓練後也可以學會說話。即使有些孩子經過干預後仍然語言滯後,他們也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如手語、圖片交流系統、對話板等功能性溝通方式來掌握溝通技巧。  (8)認為經過藥物醫治,孤獨症兒童能夠成為正常兒童。  孤獨症兒童的思維方式和信息處理方式與一般兒童很不一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讓孤獨症兒童從根本上徹底地康復。我們現在真正可以做的就是了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和長處,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長,鼓勵孩子充分地發揮好自己的能力和長處,並幫助他克服困難和挑戰,揚長而避短。  很多家長寄希望通過某種療法或者藥物可以立即完全治癒孤獨症,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療法和每一個新的和時髦的療法,希望速戰速決從此徹底地治癒孩子的孤獨症。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常現實。其實,孤獨症更像是孩子身上獨特的一部分,你所需要的首先是了解和接受他,根據孩子的特長找出一些方法積極地加以引導,儘可能地給他們創造一個寬鬆和愛的環境。這並非是要你放棄給孩子尋找醫治和治療的努力,而是讓你正確地看待孤獨症。  挑戰孤獨症更像一個馬拉松長跑,我們在起跑以前首先要調整好我們的狀態和心態,而不是急著要立即結束它。  (9)認為一旦孤獨症兒童超過一定年齡,再進行教育意義就不大了。  難想像一個人超過一定年齡學習能力就喪失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來說,學習都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是有益的。誠然,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大腦吸收和記憶新的知識和新經驗都相對容易,學習和積累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但是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學習並沒有停止,只是學習的行為方式和性情變化以一個較為穩健的步伐推進。很多情況下,這是由於我們為兒童所提供的教學環境所導致的,而非他們學習能力下降或放緩。早期教育的確十分重要,但即使錯過了早期教育階段,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去放棄孩子的整個人生。事實證明,一些在七八歲之前還沒有開始講話的孩子,通過干預以後仍然可以開口講話。有時候孩子的進步不太明顯,有時候孩子甚至還可能出現倒退,但是只要堅持不懈,他們都可以不斷地超越自己。任何時候都沒有放棄的理由!  (10)認為孤獨症兒童的所有行為問題都是由孤獨症所導致的。  不管有沒有孤獨症,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們的父母身上繼承獨特的性格特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而複雜綜合體,都有他自己特有的性格、情緒、喜好和行為。孤獨症可能影響孩子思維方式和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影響孩子的某些行為。而孩子的大多數行為則是他們自己性格特質的一部分。有些家長把孩子所有行為問題的原因歸咎於孩子的孤獨症,即便是孩子有孤獨症,他們的大多數行為也會跟其他同齡兒童相似。比如,不肯分享玩具和搶玩具都是三四歲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的典型表現。你了解孩子越多,你就能越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態度和看法。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一個獨特的人,他們有自身的長處和社會價值,也應該同樣得到平等、尊重和關愛。
推薦閱讀:

大多數人都錯了!糖尿病飲食的 10 大誤區看這裡
飲食控制血糖,但是不要有這幾個誤區
起名的嚴重誤區,你中槍了嗎?
人們對於婚姻的6大認識誤區
女人容易陷入的愛情幾大誤區

TAG:孤獨 | 誤區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