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不懂職場潛規則

你不能不懂職場潛規則

當你翻開此書時,必須先明白這樣一個現實:2008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到559 萬人,2009 年應屆畢業生將超過600 萬人,全國各行各業等待安排就業者總數預計會達到2400 萬人。同時,受嚴重的經濟危機的影響,這一數字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這樣龐大的待業人群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勢必也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

如果你已經有工作,那就先恭喜你,但恭喜你的同時還得提醒你——有工作不等於永遠不失業,危機和平庸時刻在你身邊!有的人覺得這是危言聳聽,自以為只要對未來充滿期待,只要自己能力強並能努力工作,就能取得良好的業績,有了良好的業績自然就不會和失業與平庸扯到一起。

這一邏輯似乎得到了很多職場人士的認同,但是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在遭遇許多預料之外的挫折後,人們慢慢地對這一觀點產生了懷疑,並發現職場中存在著一種無形的規則在主導人們的成敗。

特別是那些國企、事業單位的優秀員工或中層領導,他們對這種無形的規則深有體會。其實,職場就是個小社會。這個方寸之地決不像學校和家庭那麼簡單,如果你老是在「顯規則」下工作,那必然會四處碰壁,舉步維艱。

很多新人在踏入職場之初,都對未來充滿憧憬,期望能加盟一家好公司,登上中高管理層的寶座,或者獲得一份豐厚的薪水。但他們在職場上飄蕩多年後,發現自己依然平凡如初。公司換了很多家,自己期望的結果卻一直難以實現;瞄準了某個崗位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上司走了,但公司卻把職位留給了另外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自己的優勢在逐漸消磨,職場前景日趨暗淡,曾經的平凡慢慢變成了平庸。

而有些人能力平平,卻在職場上一帆風順,步步高升!是什麼左右了他們的成敗?難道真是能力和工作熱情嗎?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根源就是隱藏在職場深處的無形規則——職場潛規則。

職場是一個利益的群體,存在利益爭奪的地方必然存在「潛規則」。職場上的權力都集中在管理層手中,有些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表面上他們強調公司的整體利益,但現實中他們卻在謀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利益和個人情感來處理員工關係,自然就形成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局面。這也是按照「顯規則」做事的人頻頻碰壁,而按「潛規則」做事的人卻平步青雲的原因所在。

「潛規則」是職場的雷區,當你不經意地踩到後,每次都要經過一番反思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所以說,「潛規則」是許多職場人士寶貴的經驗總結。

本書作者總結了多年的職場經驗,以及眾多職場人士的體會,從各方面分門別類地把「職場潛規則」生動地闡述出來,供職場人士參考,幫他們越過職場的雷區,走向成功。同時,我們對參與本書編寫的成員:張志軍、楊國輝、賀子錦、韓媛媛、王振偉、閆博、李忠良、趙靜、李紹玲、李光亮、孫佔領、呼建朝、王章文、張艾莉、杜延起、張萍、劉芳、劉俊義、翟龍順、張志勇表示感謝!

第一章 刷新你的職場人生

1.成功並非只是少數人的遊戲

顯規則:職場中只有20%的人能成功,80%的人註定在平庸中度過,成功只是有能耐的人在特定條件下的產物,而與普通人無關。

潛規則: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阻礙我們成功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上的頑石,只要找到自己要做的事並朝這個方向努力,成功就變得水到渠成。

步入職場時,許多人都是胸懷抱負,想在職場中大展宏圖,登上經理的寶座,甚至開創自己的企業。但工作一段時間後,隨著對職場的認識,一連串的打擊迎面而來:企業人才濟濟,經驗和能力遠在自己之上的同事不乏其人;自己在大學所學的理論知識根本就是紙上談兵,一切得重新開始;想晉陞,一看周圍競爭對手們你爭我斗,都在瞄準那個位置,一旦失去了可能要乾等好幾年;想跳出去創業,卻發現連條門路和創業的資金也沒有??一下就使自己跌進了冰窖,從此心灰意冷,認為成功比登天還難。

的確,理想與現實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職場的成功法則是一個金字塔結構,成功的只有頂端的少數,大部分人處在職場的最底端,成了別人指揮和壓制的對象;看起來成功真的像登山那麼艱難,這一思想也正是導致職場人士成敗的根源,許多人處在山底下的時候就被嚇住了,而少數人卻一路攀登,在蒸蒸日上的同時欣賞了高處的美景。

一位韓國學生於1965年前往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他有一個習慣:利用喝下午茶的時間,喜歡跑去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去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在這些成功人士中,有許多社會上的頂尖人物:諾貝爾獎獲得者,大牌學術權威和一些著名企業家。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都把自己的成功看得很自然,似乎順理成章。時間久了,他發現自己在國內時,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故意把自己創業的艱辛誇大了,藉此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學心理學的他,認為很有必要去研究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驚喜異常,認為這是個非常有價值的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卻沒有一個人敢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擔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果然,這本書後來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它鼓舞了許多人,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三更燈火五更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頭懸樑,錐刺股」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其實成功很簡單: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並長久地堅持下去,一切自然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也正是受這點啟發,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從這裡你就能看出成敗的秘密所在:成功像高峰一樣,許多人只看到成功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而沒有明白質變是由量變轉化而來的道理,如果想一步登天確實讓人望而卻步,但如果一步步地往上攀登和跳躍,成功就成了必然到達的目的地。如果看破了這一點,成功就變成自然而然的容易事。在職場中,阻礙你成功的,讓你不敢採取行動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而不是事情本來有多麼的困難。如果你認為一件事情值得去做,雖然看起來有一些障礙,但只要付諸努力,等你成功時回過頭來看看你所經歷的困難,不過是一些障眼法而已。

從前有一莊戶人家,其花園中有一塊大石頭。到花園遊玩的人,一不小心就會碰到那塊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於是兒子就問:「父親,那塊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

爸爸回答說:「那塊石頭從你祖宗時代起,就一直『生』在那兒,它那麼大,要能挖早就挖走了,與其費這個力,不如走路小心一點。」

又是幾十年過去了,這塊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父親。有一天,兒媳婦氣憤地對丈夫說:「花園那塊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挖走好了。」他卻學著當年父親的話說:「算了吧!那塊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挖走的話我父親就把它挖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聽了非常不是滋味,因為那塊石頭讓她跌倒了好多次。有一天清早,媳婦帶著幾個人和一擔水,將整擔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她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塊石頭撬出來搬走。幾個人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松,沒想到一會兒,他們就已經把石頭撬松並挖了起來。看看大小,這顆石頭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人們被它巨大的外表給矇騙了,其時石頭埋在土裡很淺。

職場中也一樣,不要認為周圍的同事有多強,許多不過是他裝飾出來的表象,其實你在許多方面比他們還強;不要擔心當上公司的高層有多麼難,只要你擁有了經驗和業績後,這些都會成為你的掌中之物;也不要擔心創業有多難,只要你熟悉了一個行業,積累了一些人脈和資金,創業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其實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膽怯和拖延才是讓你停步不前的原因所在,才是你感覺成功遙不可及的根源。職場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用不著什麼鋼鐵般的意志,更用不著什麼技巧或謀略。只要你還在饒有興趣地工作著,你終究會發現,造物主對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2.停止空談的夢想,立即嘗試行動

顯規則:人只有擁有夢想才能成功,一個沒有想過成為將軍的人永遠只能做個被人指揮的士兵!

潛規則:大多數富有夢想的人都是以凄涼的結局而告終,空談的夢想有時會成為束縛人手腳、讓人難以割捨的贅肉。

拿破崙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激勵了無數處在職場底端苦苦掙扎的職場人士,許多勵志大師也常用這句經典話去四處煽情,確實,人需要有夢想,這樣在職場拼搏中才有激情和方向。但是並不是有了許多夢想就能成功,相反,因為夢想而成功的人非常少,大多數看似胸懷大志的人,現實中卻一直在走下坡路,最後一事無成,甚至鬱鬱而終。職場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大談他們的夢想,每一個夢想聽起來都很美好,但在現實中,我們卻很少見到他們真正堅韌不拔、全力以赴地去實現夢想;他們往往熱衷於談論夢想,把它當作一句口頭禪,一種對日復一日、枯燥貧乏生活的安慰。有些人甚至帶著夢想活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真正地去嘗試實現夢想。

在深圳一家大型玩具企業里有一位資歷相當老的員工,在公司一待就是12年,由當初一個毛頭小子轉眼變成了一個年近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他是一個聰明的人,也是一個不甘於平凡的人;他一直想做部門經理,在與許多人明爭暗鬥後,經理位置空下來了,卻常常是在為別人做嫁衣裳。多年來他一直在主管位置上雷打不動。他也想過許多發財途徑,想去搞外貿,想去開加工廠,想去開酒吧,10年來卻一項事業都沒能開展。他老是把自己的失意歸罪於生不逢時,而從不思考自己採取行動來改變自身的命運;現在他常常把跳槽掛在嘴上,談論跳槽後能得到多高的職位和薪水;在一陣陣牢騷中,卻從沒有見他有任何的實際行動。他習慣於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什麼想法經過他思考後似乎變成了一個巨大而完美的創業計劃,但一旦要實施起來,卻讓人感覺無從下手。

這種事例在職場中隨處可見,許多人老懷著各種各樣的夢想,試圖去改變自己的人生,最後卻成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笑柄。那到底是什麼阻止了他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呢?我想大家聽到的理由多如牛毛。比如說想去開個公司,但沒有足夠的錢;想努力做些業績,卻沒有機會;想去跳個槽,但覺得條件還不夠成熟等等。這也是許多人的弱點,對於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業,他們習慣於將它束之高閣,而把每天的時光和精力花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上,最後讓夢想胎死腹中。而他們對於夢想的落敗,很少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往往都是習慣性地尋找某個外在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一下,舒口氣,然後繼續過自己平庸的日子,讓夢想躺在身體里的某個角落呼呼大睡。

其實,空談的夢想就像迷藥一樣,聽起來很完美,似乎一下把自己提升到一個高度,好像真的一段時間後就能脫胎換骨,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其實,一個不付諸行動的夢想往往易讓人活在一個精神世界裡,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一些平淡的工作他們已沒有興趣,整天活在自己的夢想里作繭自縛;而且由於看不起身邊的平凡工作,最後連個平凡人士也不如。

在北京有一位很有意思的人士,他20世紀90年代畢業於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在那個大學生如天之驕子的年代,他並沒有去參加工作,而是去研究自己的一個夢想——城市規劃,夢想通過空洞虛無的理論來規劃城鎮建設,解決各式各樣的社會難題;他也不斷地在規劃自己的人生,夢想在35歲前出版自己的巨著,40歲前娶妻生子,45歲前創立自己的基金,60歲前寫回憶錄??一生似乎規劃得非常漂亮。然而到現在年近四旬,卻一分錢也沒有賺過,整天靠朋友接濟,那本巨著至今還沒見個影子。最後他成了被人們嘲笑的人。

所以說,有夢想不一定能成功,它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夢想能否真的將你帶向成功,關鍵要看兩點:一是你所設想的夢想是否可能實現,一個空洞的、虛無縹緲的夢想給人只有誤導和迷惑;二是美好的夢想你有沒有將它付諸行動,沒有行動支撐的夢想是空談,是白日夢;甚至像迷藥一樣迷惑你的一生。而要讓夢想轉化成現實,那就需要你的勇氣和行動;很多有夢想的人之所以失敗,就是他所夢想的和自己每天做的並不一致,腦海里憧憬著夢想,但每天手頭上都是做些與之毫無關係的事情,最後讓夢想胎死腹中。

3.嘗試新環境,發揮自我價值

顯規則:許多人認為當前的工作就是他們所能做的工作,當前的薪水就是他們所能得到的報酬,所以,人們往往習慣於一個既定的環境,而很少嘗試換一個環境改變自己。

潛規則:不同的環境能發揮你不同的價值,在現有環境中,你可能會顯得比較平凡,但如果換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環境,你潛能的發揮就能體現出你真正的價值。

許多職場人士都會面臨一個困惑:自己的價值到底有多大?在一個既定的工作環境中,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工作、職位和薪水。付出了多少就該得到多少的回報,這是商品的價值規律,似乎也是職場的法則。很多人認為現有的工作和報酬狀況就是他們的價值,他們常常把所得到的回報與自己的工作狀況以及周圍的同事相比,只要在公平範圍之內,他們就樂意地接受,把在公司中升職加薪當作他們的追求目標;所以,人們常常把目光鎖定在一個既定環境中職位和薪水的爭奪,而很少思考自己的優勢所在,自己的潛能是否有效發揮,自然也就無志於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這也是許多職場人士在一個公司中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的根源所在。我認識一位同事,經濟管理專業畢業,2000年本科畢業後就加入現在這家公司,在當年高學歷人才稀少的時代,他具有很大的優勢。那年公司雖然大,但正處於起步階段,公司的各種標準體系還是一片空白,所以他把大量的精力耗在了公司品質體系的建設上,他幫助公司建立了ISO體系、COC體系、供應商管理體系和利器管理體系等等,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由於他為人過於要強,得罪了公司不少高層,所以多年來一直處在主管位置,月薪至今沒超過5000元。他一直認為公司虧欠他太多,一直想要回自己所應該得到的待遇,但越是爭取,卻越受人打壓和排擠,導致許多新進來的同事都與他平起平坐,有的甚至成了他的上司,苦不堪言。

這種事例在職場中並不鮮見,很多人已經習慣於一個工作環境,他們往往把時間和精力耗在平淡的工作中,白天上個班,晚上逛下街,過起朝九晚五的日子;有時公司給他升個職、加點薪就激動不已,認為自己比周圍的同事優越一些,沉醉在自我滿足之中。然而如果有一天,當他走出既定的圈子,去與同行或者同學相比,或許就會發現自己已與他們有天壤之別,有的人或許已經是公司高層,拿著巨額年薪,甚至自己當起了老闆,像鷹一樣在高空飛翔;而他或許已變成了一隻在小樹林里跳躍的麻雀。那是什麼造就了這種結局呢?那就是處在不同的環境,能展現一個人不同的價值。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如果在肥沃的土地中,它或許能長成參天大樹,而如果在貧瘠的土壤中,他可能永遠長不大。

有一天,某禪師為了點化他的門徒,給了他一塊很特別的石頭,讓他去菜市場賣。臨走時,師父吩咐說:「你只是試著賣掉它,多去問一些人,看看它能在菜市場上賣多少錢。」

徒弟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圍著石頭想:這塊石頭可以當作家裡的擺設品,也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有的人出了價,但只不過幾個銅錢。徒弟垂頭喪氣地回來說:「它最多只能賣幾個硬幣。」

師父聽了笑著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試著賣一賣,看看能值多少錢。」從黃金市場回來後,徒弟興奮異常:「這塊石頭好值錢,有人樂意出到5兩銀子!」

師父聽了又微微一笑:「現在你去珠寶商那兒,看看它又能值多少錢。」到了珠寶商那裡,徒弟簡直不敢相信,有的人竟然樂意出5兩黃金,他不願賣,人們就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兩、20兩,甚至有的說:「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賣!」他簡直感覺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黃金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

回來後,師父拿回石頭對徒弟說:「我並不打算賣掉它,我只是要讓你明白,如果你是生活在菜市場,那麼你只有那個市場的理解力,你就永遠不會認識更高的價值。」

處在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眼界,你也能表現出不同的價值。如果你處在一個不適合你的環境中,你只能表現出平凡的一面,正如古人所說:騏驥,千里馬也,驅以撲鼠,還不如跛貓。只有找對了環境,你才能發掘出你的真正價值。一頭驢子和一匹馬到某磨坊去應聘推磨工作。結果,驢被選中,馬遭淘汰。一年以後,這匹馬被伯樂相中,成了遠近聞名的千里馬。磨坊的主人聞訊以後,後悔不迭地跑去對千里馬說:「你如此能幹,當初我居然沒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無珠呀!」「幸虧當初沒被你聘用。」千里馬說,「不然,我現在就不會成為千里馬,而是變成一頭推磨驢了!」

其實你目前的職業或許並非你真正理想的職業,你所待的公司也不是真正能發揮你價值的公司,那麼,你應該找到你的優勢和對工作的興趣點,發揮你的潛能。例如,你做人力資源工作,卻很有口才,你或許應該去嘗試一下市場開發、培訓方面的工作;如果你經驗豐富、能力比較強,你應該及時跳槽到一些業績、待遇好的公司,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現處公司每年幾百元錢的加薪上。很多職場成功人士就是在跳槽與職業轉換中不斷地挖掘出自己真正的價值;要知道,生命源於運動,而不是在一個地方永久地靜止。

4.今天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未來

顯規則:人們在選擇職業時,往往只顧現在,很少考慮未來;他們認為今天的選擇只是當前的事,而與未來沒有多大的關聯。

潛規則:人生是一個過程,今天的選擇已經決定了未來的職業發展路線,自然也就決定了你的未來。

人的一生可能會面臨無數次的選擇,可真正決定你職場命運的往往就那麼幾次,而對於這幾次關鍵的選擇,如果把握失當,可能會對你的未來產生莫大的影響。人生是一個過程,今天的選擇已經決定了明天要走的路線,既然路線已經定了,那麼未來一段時間內你的軌跡和成就基本上也限定了,當你意識到你已經選錯路的時候,你已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已經犧牲了許多優勢和機會,這好比考試寫語文作文一樣,寫了一大半了才發現跑了題,這時候想把整個作文的架構調整過來,那是不可能的。這也正是人們所說的那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開始之前做好正確的選擇,也就自然走上了成功的大道。

有三個人,分別為美國人、法國人和猶太人,同時被關進一家監獄裡,要在裡面服刑5年。出於人道主義,監獄長讓他們每人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就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喜歡浪漫,於是要了一個美麗女子作伴。而猶太人要的卻是一部能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五年轉眼過去了,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他手裡抱著一個小男孩,身後那位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後出來的是那位猶太人,只見他緊緊地握住監獄長的手說:「謝謝你的那部電話!這五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翻了好幾番,為了表達謝意,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的確如此,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了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也是我們以前的選擇所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也將決定我們以後的生活。職場生涯也一樣,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同學聚會時會讓很多人感到慚愧和傷感,大學時代的專業、起點基本上是一樣的,內心的感覺也是彼此平等的,可是工作幾年後再聚首,有的已成了政府官員,有的成了科學家,有的成了企業家,而有的卻還在別人手下打工,過著平庸的生活。看似天壤之別的差距,其實很大程度上在於畢業後各自的追求與選擇不同,你選擇了什麼樣的職業,幾年後你就有什麼樣的結果。記得我導師曾給我講過他的一段經歷:

幾年前清華大學的一次校慶,他的清華同學一半多回來參加了校慶。幾十年不見,雖大家都有點兩鬢霜白,但不少已是當今社會的佼佼者,有的成了市長,有的成了院士,有的成了大企業家,唯有一個在湖南工作的同學慚容滿面,鬱鬱寡歡。在吃完聚首會餐後,有人提議每人捐一萬元給母校,那位在湖南工作的老同學跳出來反對說:「憑什麼要我把一年的工資捐獻出去?」原來他還在湖南的一個鄉政府工作,工資至今還是800元一個月。當年畢業時,許多同學選擇出國或去企業,而他選擇了回家鄉的鄉政府工作,在一個狹小的發展空間里度過了自己的青春。

現實就是那麼殘酷,等到了結局的時候才反思自己的選擇錯誤,那一切為時已晚。所以,對於剛步入職場的人士來說,作出正確的職業選擇至關重要。在當今艱難的就業形勢下,許多人找到什麼工作就把它當作自己的職業,而沒有考慮它是否適合自己。要知道,一旦選擇了某份工作,你將很難改變你的職業。比如你當初選擇了人力資源管理,幾年後你基本上就只能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別的工作你沒有經驗,也不可能放下心態從基層做起。所以說,當你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你的興趣和優勢來選擇你的工作。就算為形勢所迫,選擇了一份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也要選擇時機換一份切合自己的工作。

5.經驗重於薪水,薪水重於職位

顯規則:許多人常常把關注點放在升職和加薪上,而對於工作的好壞以及能否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往往並不放在心上。

潛規則:對於剛入職場的人士來說,經驗是第一要務,忽視經驗的培養而去追求升職或加薪,那是捨本逐末。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工作是為了什麼?我想很多人會回答:當然是為了高薪和升職。的確,高薪是人們工作的目的,升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成就感。正是在這種觀念的主導下,人們在求職或工作時,往往把薪水和職位放在第一位;如果是高薪或者高職位,不管這份工作對自己的職場人生有沒有幫助,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去爭取;而如果待遇低,就算能學到很多東西,人們也會對它嗤之以鼻。其實這樣正好是本末倒置,如果忽視經驗,把關注點放在升職和加薪上,那你往往會誤入歧途,職場之路越走越艱難;而如果你把關注點放在經驗的培養上,你的職場之路就會越來越順,升職和加薪都會水到渠成;這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打牢固了,房子就會建得很高、很順。

有一次,浙江一位房地產老闆跑到清華去聘請一位管理學博士做顧問,月薪一萬元。對於剛畢業的博士來說,在沒有工作經驗的條件下,這個待遇已經是非常誘人的了,於是那位博士欣然前往。加入公司後,博士表現得非常積極,不斷地給老闆提建議,但老闆只是笑一笑,很少採納博士的建議。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博士沒有實際經驗,比較理論化。

老闆經常帶著博士出入各種社交場合,跟合作夥伴、政府官員會面時,老闆得意地向他們介紹說:「這是我的助理,清華大學的管理學博士生??」起初,博士還很有一種自豪感,但慢慢地他發現,老闆並不要他做什麼事,博士寫的策劃書,老闆也是放在一邊。終於博士明白了:老闆高薪聘請他過來,並不是看重他什麼能力,只不過是把他用來當做活廣告,幫老闆裝點門面而已。對博士而言,像在吃青春飯一樣,平生所學並沒有一點實踐的空間,於是博士最後毅然辭職。

這位博士的運氣還算不錯了,當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很多大學生畢業後,由於沒有經驗,工作一時很難找。為了得到一份工作,很多人不惜放棄自己的專業,去做電話營銷員、保險業務員和公司的培訓員這類不用什麼文化,誰都能做的工作。結果幾年下來,薪水很低,經驗幾乎還等於零,再跳槽出去,工作越加難找。現在的企業越來越偏向實用主義,企業招聘時,明確地在廣告上註明:要求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要求有做過某某工作的經歷??所以你只有具備工作經驗,才具備工作能力,只有具備工作能力,你才有向老闆要求升職加薪的籌碼。

我以前在一家大型玩具企業負責培訓工作的時候,手下招聘過一名應屆女大學生。她為人很狂傲,心態放得很高,根本不服從工作安排,也不願接受培訓。於是按她的要求,我把工人培訓直接劃給她去負責,結果她每天就是給工人培訓「公司簡介」、「質量方針」、「薪酬福利」和「規章制度」等簡單內容,每天像喇叭一樣地工作。兩年後,公司裁員,她首當其衝,直接被裁掉了,於是又只好重新回到市場上找工作,幾個月後哭著打電話給我說:外面根本沒有適合她的工作,品質做不了,物流做不了,生產做不了,工程做不了,就連培訓,別人都嫌她做得太簡單,結果她只能找了份工資不到2000元的電話營銷工作。

所以說,對於剛步入職場的人士來說,經驗比薪水重要,只有具有了應該具備的經驗,你才能要到你想要的薪水;沒有哪個老闆有心情去培養一個毫無經驗的員工,更沒有哪個老闆願意把高薪付給一個沒有經驗,不能為他帶來回報的員工。而薪水與職位相比,又是薪水更為重要。在當今的私營企業里,除了老闆有權外,說俗點,職位一文不值,在老闆面前,你永遠是個打工者。他如果看你不順眼,今天你還是個經理,明天他就讓你捲鋪蓋走人。而你的下屬也只認老闆是他的真正老闆,你不過和他一樣,也是個為老闆賣命的打工者,所以說,職位還不如高薪來得實惠。

6.獨闢蹊徑才是成功之道

顯規則:人的雄心壯志常常受同事影響而消磨,一個再有追求的人,也可能因長時間與同事相處,被同化而隨波逐流。

潛規則:人的成功必須獨闢蹊徑,因為周圍大部分人註定是失敗的,如果你的行為方式變得和他們一樣,那你也很難成功。不少職場人士邁入職場之初,往往很有追求,夢想通過創造業績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但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人會變得越來越迷茫,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目標,變得隨波逐流,過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這除了工作中發現現實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以致逐漸動搖自己的意志以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長期跟平庸的同事混在一起,慢慢地被他們的作風所同化。比如說一個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做事很有幹勁,卻老被同事排擠和嘲笑。看到整天清閑的同事職位和待遇都很優越,而自己卻成了老黃牛,感覺很不公平,積極性大為挫傷。晚上想看些書籍,卻被同事拉去逛街或打牌??不用多久自然就被周圍的同事所同化,讓你前後判若兩人。而一旦失去自己的目標後,整個人就會生活在一片迷茫中,再一想到生活的艱辛,買房、創業的無望,人就會陷入一片惶恐與抑鬱中??

雪地行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它極易使人患上雪盲症,使人迷失行進的方向。但讓人們感到奇怪的是:如果只是因為雪的反光太刺眼,為什麼戴上墨鏡之後,雪盲症依然無法避免呢?最近,美國陸軍的研究部門找到了答案:導致雪盲症的元兇並非雪地刺眼的反光,而是它的空無一物。科學家解釋說:其實,人的眼睛總是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在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一旦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緊張而失明。

為了對付雪盲症,美國陸軍採用的辦法是:派先遣部隊搖落常青灌木上的雪。如此一來,一望無垠的白雪中便出現了一叢叢、一簇簇的綠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點。

目標是人的靈魂,是職場行走中的一盞明燈。如果喪失了目標,那麼工作就會變得很無聊、空虛,找不到生命的落點,就會患上人生前進的雪盲症。沒有了志向和追求,整天在一片迷茫中,感覺無所事事,自然就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個人的價值,再加上生活的巨大壓力和與成功同事的巨大反差,最後可能會鬱鬱而終。

如果你想擺脫這種結局,你就應該找回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獨闢蹊徑地走自己的路。外界怎麼樣不要去與之比較,不要像夾走在人群中一樣,看見旁邊的人慢吞吞地走,你也隨之放慢自己的步伐。要知道你要比拼的是跑在前面的強者,你要實現的是自己的人生目標,你有你要做的事和走的路。試想想,如果大家都在朝自己的目標行動,成功的機會會輪到你嗎?

我有一位同學,他很有頭腦,讀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別的同學在宿舍里睡懶覺或打遊戲,而他卻跑到外面去找兼職工作,早出晚歸,月收入5000元以上;後來股票大漲,別的同學只是嘴上談論的時候,他把積蓄都投入到股票中去,結果到畢業時,別的同學都在焦急中尋找工作,而他卻已擁有幾十萬元的資金,聯合一個合作夥伴開起了自己的公司。

在職場中打拚就得這樣,要有清晰的追求和目標,並且不受外物所擾地走自己的路。同在一個公司工作,當同事遊手好閒時,你拚命從工作中學習經驗,甚至多做些職責以外的事,增加自己的技能;當同事晚上把業餘時間花在打牌、逛街或者睡覺上時,你可以去探索一些發財、創業的路,並朝之一步步地前進;幾年後,當別的同事還在原地踏步的時候,你可能已經走上了自己想走的路,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7.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顯規則:大多數職場人士認為目前的工作就是他的職業,工作以外的時間就是私人的生活時間,而不會考慮利用這些時間去開拓自己的事業。

潛規則:工作只是在幫別人賺錢,而對於你的事業沒有多大的幫助;就算你為企業耗盡心血,但對於你的事業來說,依然停留在原點。

正如陳勝、吳廣起義時喊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樣,不知有多少窮人也曾喊過「我要做百萬富翁」的豪言壯語,但也猶如陳勝、吳廣的失敗一樣,這些窮人絕大多數沒能成為富翁,甚至比以前更窮。為什麼會這樣?成功難道真的這麼難嗎?其實你只要觀察一下他們的工作歷程就能找到答案。大部分職場人士習慣於為別人打工的生活,白天忙碌或者虛度一天,晚上混個加班或者回家處理家務、看電視、逛街,一夜過後,就又開始了第二天的上班;每天都是過著循環的、機械般的工作生活,每個月的價值就是公司發的那份工資,幾年下來,或許能爬到一個經理位置上,但對於自己的創業來說,可能依然停留在原點。

我以前在一家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時,碰到了兩個同事,一個在公司里工作了15年,卻依然處在文員的職位上,每天和同事們向一個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部門經理彙報工作,常常被上司批評得落淚;另一個是維修部的同事,在公司里也工作了13年,現在還是一個月工資不超過2000元的技術員,在他年輕、剛加入公司的時候,在公司門口路邊種了一棵榕樹,在他的護理下,當年的小榕樹如今已長成了參天大樹,而他卻還像以前那樣,只是人已經老了。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剛步入職場時,大家的起點差不多,沒有資金,也沒有事業;但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有的職場人士已經做起了老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有的人卻還在幫別人打工;一旦錯過了青年時代創業的良機,一生也就註定了平庸。沒有自己的事業,也就沒有自己的人生根基;要知道在職場上打工,你再會賺錢,賺再多的錢,那也是在幫別人賺錢,對你自己沒有太多的貢獻;有時候為別人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到頭來還是一個零。人都有野心,都想成為富豪,但只有少數人能做到,原因就在於這些成功人士懂得:在工作之餘,開拓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

有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他們每天都要跑到山澗里去挑水,由於路途比較遠,他們常常能在路上遇見,久而久之就成了好朋友。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是3年。有好幾天,和尚沒有遇到道士來挑水,感覺很奇怪,以為道士在偷懶,沒想到一個月過去了也沒有見到道士的影子。和尚終於忍不住了,心想:「我那位老朋友可能生病了吧,這麼多天不挑水,怎麼生活啊!?」於是他跑到對面的道觀上去找那位道士。

但令他吃驚的是,那位道士身體健康得很,正在悠閑地練太極拳。和尚奇怪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下山挑水了,難道你不用喝水嗎?」道士笑著道:「來來來,我帶你去看。」他帶著和尚走到道觀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3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再也不用下山挑水,這樣我就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了。」

我們在公司領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後的時間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未來年紀大了,體力拚不過年輕人的時候,還會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閑。這就是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訣。有些聰明的職場人士並不會把業餘時間花在生活上,而是用在尋找創業的途徑上,例如有些營銷人士白天在給公司拿單,晚上卻在籌劃做個中間商;或者做起了電子商務;他們的工作不過是在還沒有創業實力的時候,積累點資金、資源和經驗,默默地開發出一條創業之路,幾年後,別的同事可能還沒什麼改變,還在公司里領取那份微薄的薪水,而他卻已經脫胎換骨,有了一番自己的事業。

8.關注工作以外的成功

規則:有些人常把工作擺在第一位,為了晉陞和加薪,不惜一切代價地奉獻自己的精力與汗水,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體。

潛規則:在工作以外,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關注,如果它們失敗了,會左右我們工作的成功,或者給我們留下深深的遺憾!

在這繁忙的都市裡,有著許多為工作而打拚的人,他們總習慣於把工作當成生活的重心,為了滿足社會的價值,以及從中獲取那一絲回報,不惜出賣自己的時間與身體,捨不得多花時間投資健康,錯過了享受生活的美妙,錯過了培養孩子成長的機會,錯過了關愛自己的親友與愛人,等到回過頭來反思的時候,才後悔莫及。曾經看過一個「這一生你錯過了什麼」的故事,讓我感觸頗深:

有一對戀人經過一番相愛,終於走到了一起。但婚後的丈夫一直忙忙碌碌,很少關愛妻子。於是妻子在25歲時問丈夫:這一生你錯過了什麼?丈夫沮喪地回答她:我錯過一個新的工作機會。35歲時,丈夫懊悔地告訴她:我錯過了一樁生意。

45歲時,丈夫傷心地說:我錯過了與母親見最後一面。

55歲時,丈夫失望地回答:我錯過了退休的好時機。

65歲時,丈夫匆匆地回答:我錯過了看牙醫的時間。

一如既往地,妻子總是報以微笑,而微笑中卻總帶著一絲落寞。

75歲那年,妻子不再問丈夫了,因為此時丈夫正跪坐在病危的妻子面前,想起妻子每隔10年,總要問他相同一個問題,這次他反過來問妻子:這一生你錯過了什麼?

而妻子微笑中帶著解脫地回答:「這一生,我沒有錯過你!」此時,丈夫早已淚流滿面,原以為兩個人可以永遠在一起,所以,終日忙著工作與煩瑣的事,卻從不曾用心體貼朝夕相處的另一半,丈夫緊抱著妻子悔恨地說:「這輩子,我錯過你50年來的深情??」

人好像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有時候除了在公司賣力外,回家後還得把業餘時間擠出來把未完成的工作忙完,或者把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像發泄一樣地向家人嘮叨不停,甚至有時把在公司中受到的氣撒在自己的家人身上。似乎他養活了一家人,別人都成了他的生活負擔一樣,更不用說去關愛自己的親人,其實親人一直是你背後的默默支持者,他們的那份真情才是你的精神支柱,才是你生活的價值。無論工作令你有多煩惱和困苦,都不能夠將氣惱轉移到家人的身上,這不僅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更是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愚蠢表現。在關注工作與成就的同時,也關注自己的心情與家人,這會讓你的心更平衡,工作也顯得更有意義。

有一位父親常常在公司忙到很晚才回家。有一天他下班回家後,覺得很累並有點煩,發現5歲的兒子坐在門口等他,一見到他就問道:「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什麼問題?」「爸,你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這與你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這樣問?」父親有點不高興。「我只是想知道,可以告訴我嗎,你一小時賺多少錢?」小孩哀求道。「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可以告訴你,我一小時賺20塊錢。」「哦,」小孩低下了頭,接著又說,「爸,可以借我10塊錢嗎?」父親開始生氣了:「如果你借錢想去買那些無聊玩具的話,你趕緊給我回到你的房間去,並躺在床上好好想想為什麼你會那麼自私!我每天長時間地工作賺錢,沒時間跟你糾纏。」小孩低著頭回到自己的房間,輕輕地關上門。過了一會兒,父親平靜下來了。開始反思到自己的不對:剛才對兒子太凶了,或許兒子真的想買什麼有用的東西,再說他平時很少要過錢。

於是,父親輕輕地推開兒子的房門:「你睡了嗎,兒子?」「還沒有,爸。」小孩回答。「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凶了,實在對不起,這是你要的10塊錢。」「爸,謝謝你!」小孩子歡快地接過錢,並從枕頭底下拿出一些零碎的鈔票來,慢慢地數著。「為什麼你已經有錢了還要呢?」父親生氣地問。「因為這之前還不夠,但現在足夠了。」小孩回答說,「爸,現在我有20塊錢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你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頓晚餐。」父親聽了目瞪口呆??

現實中,人們常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工作以外的事,他們往往習以為常,以致變得漠不關心,一定要等到出了問題才後悔莫及。其實,工作以外還有許多值得你去珍惜的事情,比如說你的健康,妻子情感的撫愛,孩子的成長,了解生活百態,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這些事情都是你一生中很珍貴的,如果你沒處理好,會給你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副作用。例如,身體出現慢性疾病,可能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苦惱;家庭失和,後院一起火你根本無心去打拚事業;不去體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等老了,就算你賺到了一座金山,也無法讓時光倒流,去體驗年輕時的快樂??相反,如果工作以外的事處理得很成功,讓你整天沐浴在一片陽光之中,有助於你滿懷激情地去工作。

第一章刷新你的職場人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當今社會,有人的地方就有職場。然而在茫茫職場中,少數人成了嶄露頭角的佼佼者,而大部分職場人士卻在茫然中隨波逐流??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你如何去刷新你的職場人生。

潛規則

當今職場的競爭日趨嚴酷,各種條件優秀的競爭者層出不窮。而你要想立於不敗之地,甚至脫穎而出,那你就必須打造獨特的優勢,讓自己擁有克敵制勝的撒手鐧。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勢,但需要你去開發和挖掘。

潛規則

1.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

顯規則:人往往工作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很少關注外界的變化,自然也看不到自己與成功人士的差距,每天還自我感覺良好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潛規則:在當今充滿競爭、知識更新換代速度日趨加快的職場中,喪失危機感將是最大的危機,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職場淘汰的對象。

如果把一隻青蛙扔進沸水中,青蛙會馬上跳出來;但是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入涼水中逐漸加熱,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跳出的能力,直至被熱水燙死。在安逸和憂患面前,或許更多人選擇的是安逸。雖然只是眼前的快樂,但也能帶來一時的滿足。這些人不願對潛在的危險勞神,心裡想著:也未必有那麼多危險,即使危險來了,也還有機會應付。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如果你事先一點都沒準備,那就完了。真正的強者嗅覺非常的靈敏,時刻對危機保持一種警覺,並時刻準備著迎戰。

有一天,一頭豬跑到馬廄里,去看望它的好朋友老馬,兩個好友相會非常開心,興奮之餘,豬準備留在那裡過夜。天黑了,該睡覺了,豬找了一個草堆鑽了進去,躺得舒舒服服的;並催促著馬也早點睡覺。但是,過了很久,馬還站在那兒一動不動。豬感到很奇怪,問馬為什麼還不睡,馬回答說,自己這樣站著就算已經開始睡覺了。豬聽了很困惑,就說:「站著怎麼能睡呢,這樣是一點也不安逸的。」馬回答說:「安逸,這是你的習慣。作為馬,我們習慣的就是賓士。所以,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也隨時準備賓士。」

在現實中,能保持一種危機感,並在壓力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人非常少。許多職場人士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工作環境里,在公司里無憂無慮地工作著,整天一副嘻嘻哈哈、漫無目的的樣子,每天重複地做著手裡簡單的工作,拿著那份固定的工資,過著機械般的生活。他們只是每天把分內的事做完,把上班當做一個差事,上完班便開始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逛街、看電視、打遊戲、睡覺??卻很少考慮如果將來公司倒閉或自己被解僱了該怎麼辦;也不去考慮自己該去多學點什麼知識,提高一下自己的能力。而是整天和一班舊同事過著那種大家庭式的工作生活。一旦喪失了危機感和進取之心,那其職業生涯也基本上是在走下坡路,註定一事無成,甚至為職場所淘汰。

其實,如果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觀察一下周圍的強者,或者自己昔日的同學、朋友,當你停滯不前的時候,別人已經超越你很遠,當你還在公司處於低層,拿著那一點點薪水的時候,別人已經嶄露頭角。因為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當你在原地踏步的時候,別人已經跑出了很遠。真正的成功人士是那種有壓力感的人,他們很清楚當前的競爭形勢,也知道自己的實力與肩上的重任。所以他們在工作中,時刻會有一種危機感,而不斷催自己奮進,利用每一個機會來改變自己,以便超越對手,保持自己的優勢。

一種滿足於現狀的心態,只能夠使自己停留在最初的階段,不僅不會有大的發展,而且還可能遭到被淘汰的命運。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當今世上,它依然是一條永恆不變的真理。憂患往往是讓人感到不愉快的一面,而安樂常常讓人感到快樂和滿足;但只有懂得憂患的人,他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只會貪圖安樂的人,他的安樂也會逐漸失去。正如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寫到:一串葡萄,從上往下越來越熟,有些人總喜歡先吃最甜的,因為這樣他吃到的每一顆,都是最好吃的。然而事實上,如果從下往上吃,會越來越苦,而從上往下吃,就會越來越甜。

大家可以做一個遊戲:不藉助任何東西,讓一根火柴在手裡燒完。當你劃著一根火柴,火苗會從火柴頭開始沿著火柴桿慢慢地燃了上來,你的手指只有不斷地向後退卻,最後再無路可退,火苗燒痛了手指。而如果當火柴燒到一半時,換上另一隻手捏住了那燒得焦黑,隱隱之中還有猩紅余火的火柴頭。火焰以此為支點,繼續往上燒,一根火柴就可以在你手中完全燃燒完。

如果把火柴燃著的一端比作憂患,把未燃著的一端比作安樂的話,那麼從這個遊戲中就可以體會出:安樂不是絕對的,一味地固守安樂,終會被安樂「灼」傷,招至災難。有時,人有必要適時地去選擇憂患,因為上帝總偏愛把人生成功的機會,放在憂患的一端。

一個人若喪失了危機意識,喪失了壓力感,也就喪失了進取的動力;一旦你失去了拼搏的激情,你也很難創建業績,很難提升自己的能力。當前的職場競爭形勢非常激烈,每年都有數百萬的高才生進入職場,隨著2008年新《勞動法》的實施,企業也開始大規模地精簡工作人員,這樣的結果自然就是優勝劣汰,能力強、條件好的員工能在職場中生存下來,而沒有一技之長,整天在公司里混日子的員工必然要被淘汰;所以千萬別被眼前舒適的工作環境所麻痹,日復一日地做著一些簡單的工作,否則你的身價將會逐步貶值,你的職業生涯也將暗淡無光。

2.最易忽視的是自己的優勢

顯規則: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具有什麼優勢,認為自己平淡無奇,甚至一無是處,所以老是羨慕別人條件那麼的優秀,而自己一直被自卑的心態所主導。

潛規則: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優勢,只是優勢常常以各種形態存在,有的潛藏在深處,有的甚至以看似弱點的形式出現,需要你去發掘。

2006年,美國管理學大師蓋洛普推出他的全球暢銷書《現在,發現你的優勢》,對職場人士的思想來了一次大清洗,讓許多人明白了他們的平庸之謎——沒有發現和利用自己的優勢。一個企業需要有它的優勢,有它的核心競爭力,這樣企業才能做大做強。而一個人同樣必須具有競爭力,要想脫穎而出,那就必須具有獨特而有效的優勢;否則你就和其他職場人士一樣平淡無奇,要想超越對手,走向成功,自然也就變得遙遙無期。許多人或許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在關注自己優勢的時候,常常會碰到一個困惑:許多人對自己審視一遍後,卻看不到自己具有任何過人之處,而看別人卻覺得對方充滿了閃光點。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們往往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自身的優勢,有時甚至把優勢看成自己的缺陷,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有一天,小蝸牛疑惑地問媽媽:我們為什麼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重又硬的殼呢?

媽媽笑著回答說:因為我們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可又爬不快。所以需要這個殼來保護我們呀!

小蝸牛又問道: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重又硬的殼呢?

媽媽笑著說:因為毛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又反問道: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為什麼不背這個又重又硬的殼呢?

媽媽只好回答道: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呀。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我們,大地也不保護我們,那誰來保護我們啊?

蝸牛媽媽安慰小蝸牛道:所以我們有殼啊!人往往眼裡只盯著別人身上的優勢,充滿著羨慕,也試圖跟別人在這些方面進行比較,結果自然是以己之短,比彼之長,結果把自己否定得一無是處,於是抱怨著造物主的不公平。例如,我們有很多人喜歡羨慕別人有過人的口才、頭腦聰明、很會搞關係、知識淵博??也眼睜睜看著別人憑藉著這些優勢蒸蒸日上。在備受打擊之下,許多人便開始抱怨自己有這個那個缺陷,其實這往往正是自己的潛在優勢,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優勢。優勢就像玉石一樣,在開發成玉之前,很少有人認出這塊石頭是塊玉,往往會把它當成廢物一樣扔掉。所以對於你所認為的缺陷,你應該好好地反思,這是否真的是你的劣勢?是否能轉化成你的優勢?在此,我給大家講述一個大家所非常熟悉的人物,從他身上看看能得到什麼啟發:

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鵰英雄傳》里的傳奇人物郭靖天生智力不高、反應慢,練起武來非常笨,江南七怪教他武功時,教一招往往教幾百次也教不會,7年下來武功進步非常慢,幾度讓江南七怪絕望得想放棄,郭靖也幾次自暴自棄,認為自己太笨,根本不是習武的料,也由於自己的笨,很難與人交往。但是正是因為郭靖的笨,他練武時非常地執著,最後練成了降龍十八掌、九陰真經和左右互搏等上乘武功,終究成了一代大俠,而比之聰明幾倍的楊康卻成了跳樑小丑;同時也正是郭靖的笨贏得了黃蓉的歡心,而比之聰明的歐陽克只有望洋興嘆。

職場人士也一樣,不要老是拿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進行比較,在某些方面你可能確實不具備那些優勢,也難以比得上別人,如果老在這個領域裡與別人對比,可能會產生「人比人爛,貨比貨扔」的消極心態,你應該要去尋找你自己的優勢。優勢並不一定是那些很顯眼的東西,有時身上的缺點正是自己的優點,比如說有些人很厚道,常被一些人誤解為傻,可就是這樣厚道的人,人們才對他放心,才樂於與之交往,結果一旦升職加薪,升誰大家都有異議,而唯獨升他,大家沒有任何異議;而相比之下,顯得非常聰明、非常精明的人,常被同事們所厭棄和排擠。所以說,造物主在每個人身上安排的優勢各不一樣,有時你的優勢可能會以一些假象呈現,需要你去發掘;對於身上的一些所謂的缺陷,一定要對它進行審視,說不定它就是你要尋找的優勢。

3.你的「價值」取決於你的「使用價值」

顯規則:許多職場人士自認為學歷高、能力強,而要求得到公司的重用;而一旦沒有找到合適的感覺,他就會有懷才不遇的感覺,甚至馬上跳槽。

潛規則:你的價值並不取決於你的學歷,而是取決於你能給公司帶來多大的利益;這就好比一款產品的價值不在於它的外觀,而在於它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功能。

職場中,許多人往往習慣於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學歷高、能力強,就認為自己是個人才,是匹千里馬,苦於沒有遇見伯樂,而被放在一個平庸的崗位上,大材小用。於是他們常常在一些場合宣洩自己的不滿,甚至還把跳槽掛在嘴邊。或許你確實比較有能力,但是要讓公司重用你,你必須找機會展現你的過人之處;要知道,在此之前你和其他的同事沒有兩樣;你要讓老闆注意你,你就必須像金子一樣發光,把你的「使用價值」展現出來,這樣才能脫穎而出,卓爾不群。

商業巨子卡羅.道恩斯曾經是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為了擺脫困境,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他跳槽到杜蘭特公司,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起初他也只是擔任一個普通的職員,在公司里工作了6個月後,感覺屈才的道恩斯給杜蘭特寫了封信,在信中他直接問道:「我可否在更重要的職位上從事更重要的工作?」杜蘭特的反應是:即時任命道恩斯負責監督新廠機器的安裝工作,但不保證升遷或加薪。他給道恩斯一張施工圖,說:「你要依圖施工,看你做得如何?」面對一張陌生的施工圖紙,沒有類似經歷的道恩斯,找來相關人員,經過一番協作,最後還提前完成了任務。當他跑去準備給杜蘭特彙報工作時,卻發現緊鄰杜蘭特的一間辦公室的門上寫著「卡羅.道恩斯總經理」。原來杜蘭特有意給他一些看不懂的圖紙,以便考察他的處事能力,結果發現道恩斯具有非凡的領導能力,於是,道恩斯成功了。

在中國這個社會裡,企業越來越青睞於員工的工作能力,而不是他們的文憑。因為能力才是創造價值的根本,文憑不過是一種裝飾,尤其是近十年來,大學的持續大規模擴招,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文憑的水分也越來越大。再加上大部分大學對學生採取封閉式培養模式,與社會及企業都脫節了。大學生老覺得自己學了一身理論,正好在企業里大展身手,可到企業後發現所學根本無用武之地,於是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在學校所學的都是虛的,唯有打破自己,把工作經驗這一空白填充起來,你才具備真正的使用價值,才會為眾多企業所青睞。

有一位博士畢業後,自以為學業有成,比較有身份和地位;沒想到他拿著博士學位證書去找工作,卻四面碰壁,找了幾個月依然處於待業狀態。慢慢地,他也發現了一個秘密:面試者拿著他的證書看了看,然後禮貌地搖搖頭。他也感覺到,如果自己的能力還沒展現出來,沒有哪個企業願意出高價雇他。於是他放下了姿態,拿著本科文憑去找工作;沒想到很快就上崗了。不久老闆發現他的能力遠非本科生可比,於是他適時地亮出了自己的碩士證,老闆就給了他碩士待遇。又過了一段時間,老闆發現他的能力比普通碩士還要高一等,這時候他才亮出了自己的博士證。

文憑只代表一些表面性的東西,企業需要的是能做事的人,而不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花瓶。不要認為你文憑高,就價值大,就是個人才;其實決定你價值的是你的使用價值,也就是你的經驗和能力,你只有給企業帶來了貢獻,你才具有價值,才可能為企業所重用。許多職場人士就是放不下自己的高姿態,以為自己學歷高,比別人更具有優勢,導致輕視自己的工作。其實,現在企業中,大家所做的事之間差異很小,學歷優勢很難體現出來,如果不從自己的工作能力上著手,不提高自己的「使用價值」,反而還競爭不過低學歷工作者。

4.讓自己的工作難以替代

顯規則:人往往每天只顧機械式的重複做著自己的工作,而很少去考慮自己的工作是否過於平庸,是否沒有任何的技術含量,是否還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潛規則:工作有好壞之分,有的工作很顯要,很容易出業績;有的工作很平淡,但是只要你把它做到極限,你也一樣能讓自己脫穎而出,不可替代。

當今職場的競爭非常殘酷,條件優秀者層出不窮;在公司里,大家都瞄準著顯耀的職位,造成群雄逐鹿之勢;而另一方面,企業的過度競爭導致許多企業大規模裁員,或者有計劃地淘汰員工;在這種境遇下,你如果不想出局,那你就要設法讓你的工作不可替代,因為一旦你的工作隨時可以被別人取代,那就顯得你沒有一點核心競爭力,自然也沒有半點優勢,又如何去與別人競爭呢?要知道,你身邊能勝任你工作的不乏其人。

當年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校長威廉.摩根博士在接受該學校一個機械管理學院院長一職時,有一位校董事長對他講述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這個學院很需要你,你既然來了,就要馬上動手解決問題。就算是一個陌生人,也能發現問題。全力以赴地去解決問題吧。你應隨時回顧一下你後面。如果大家不跟著你走,你就談不上領導他們。你應該記住:你並不是一個不可取代的人。在你忘乎所以之前,你應該坐在樹底下好好想一想,你的幸運是由於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促成的。如果這還不能使你保持謙虛的話,那麼,你應該知道,有12個人可以勝任你的工作,其中有一兩個可以比你做得更好。」

在職場中,你會面臨許多壓力和挑戰,如果要保住你的位置,甚至想取得進一步發展,你就必須清楚周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力,做到知己知彼。你要清楚地知道,身邊還有許多可以隨時替代你的人,而你必須做得比他們更優秀,這樣才能顯示出你的優勢,使你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員工。或許有人會問:公司中顯要的職位就這麼幾個,大部分處在普通崗位的員工又如何讓自己不可或缺呢?的確,當前工作分工越來越細,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些低端的、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但這些工作同樣可以讓你顯得不可替代,秘訣就一個:讓自己做得比別人更好。

在一家電子公司里,近一段時間來,公司的業績一直不景氣,裁員在所難免。在本科、碩士成堆的技術部里,專科畢業的高潔無疑是首當其衝。不過裁員名單要兩周後才能下來。此後的日子裡,高潔依然笑容甜甜地,讓同事們感到幾分歉疚。上班一大早,見有人在複印一本厚厚的技術資料。「還是讓我來吧。」高潔接過資料,走到複印機前,低頭一份份地複印著??一整天里,高潔仍像往常一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列印資料、翻譯文件、收發傳真、轉接電話??

慢慢地,同事們似乎忘記了高潔的遭遇,又開始一如既往地找高潔,有的說:「快幫我查份資料。」有的說:「我出去一下,請幫我招呼一下。」有的說:「幫我發份傳真。」高潔連聲答應,並把事情一一辦好。轉眼兩周過去了,裁員名單也在一片焦急等待中下來了,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上面並沒有高潔的名字。就在當天,高潔收到了一封信,裡面總經理寫了一句話:像你這樣的員工,我們公司永不嫌多。

在職場中,不管你處在什麼職位上,只要你努力地把這份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好,就算別人學歷比你高,條件比你優越,但勝利的肯定是你,最忌的是不甘處在當前的崗位上而自暴自棄;否則不但升職、加薪無望,你還可能隨時被別人取代。一旦你的工作難以替代,就是你身上的一道護身符,另外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你升職、加薪的重要砝碼;有一些表現比較優秀的員工,一旦公司給的待遇達不到他的要求,常常會以退為進,假裝辭職,公司一急自然就會提高價碼。

5.強者才是你的正確參照物

顯規則:人們喜歡把身邊的人當作自己的參照物,如果比周圍的人優秀一些,油然間就會產生一種優越和滿足感,如果周圍的人超過了自己,就會產生一種妒忌感;而不相熟的人士之成敗似乎完全與自己無關。

潛規則:把周圍人當作你的參照物,會讓你的視野變得非常狹隘,就像井底之蛙一樣,永遠難以像蒼鷹一樣在天空中翱翔。要知道,強者才是你的正確參照物,時刻與他們相比,你才會持續進步。

職場中,許多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喜歡把周圍的人當成自己的參照物。例如,在一個部門裡,如果自己在裡面最出色,則常常自我感覺良好,將自己凌駕於同事的頭上。而一旦同事中有人比自己出色,則充滿妒忌和敵意,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例如,看見辦公室某位同事工作出色,或者升了職、加了薪;馬上就坐不住了,將對方看成仇人一樣,開始想方設法詆毀他,設計陷害他,直到將他推入深井才後快。最後的結果是辦公室里的政治氛圍很濃、很壓抑,互相壓制,結果誰也升不上去。這也是許多企業在部門缺經理時,寧願去外面重新招一個的原因之一,因為如果從內部升職的話,會把整個部門關係搞壞,因為誰上去,都會成為眾矢之的。

關注烏龜的人會知道,烏龜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爬在別的烏龜的背上;有個生物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一群小烏龜放在一個並不高的罐子里,結果沒有一隻烏龜能爬出來,原因是烏龜都喜歡爬在對方的背上,誰也不願意墊在底下;結果亂成一鍋粥,誰也爬不出去。

職場人士也有相似的行為:喜歡踩在別人的脖子上,結果互相較勁和爭鬥,導致誰也升不上去。其實正是這種心態,誤導了許多人。就像行走在人生大道上的人群,如果老是以周圍的人為參照物,他們慢你也跟著放慢腳步,他們加快腳步,你也跟著加快腳步,老想著跟他們同一個步調,其實就算跟上了他們的步調,你也註定成功不了。因為你周圍的人基本上都是平淡的人,老是跟他們比,你就會把自己陷入一個狹小的境界里而看不見遠方,看不到自己與優秀人士的差距。

在深圳一家知名企業里,有一位主管工作了很多年,依然在這個職位上原地踏步;他夢想著自己能升上去,而每次升職的時候,機會都給了別人;因為每次上司升別的同事的時候,他就要跳出來阻撓,似乎非要升他才是合理的;結果一批批人都升上去了,與他同時入廠的,有的已經升到了高級經理,而他還停留在一個主管位上。前段時間,部門一位同事升了主管,與他平級,他又跳出來四處阻撓,宣洩他的不滿。結果不但於事無補,還給他樹立了許多敵人。

其實,你的真正參照物是強者,只有跟強者相比,你才能感覺到你的差距。許多職場人士就是錯在了這裡,沒給自己選對參照物。老把視線放在周圍人的身上,而其他優秀的人怎麼樣,他一概不管。例如,社會上這麼多創業成功人士,或者在職場上幹得非常出色的同事,好像都與他無關;但如果周圍某個同事或朋友取得了成功,甚至超越了自己,便開始妒忌起來了。結果不但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還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係圈子。

6.敢於打破一切常規

顯規則:工作就是在崗位職責、公司規章制度的約束下,以及上司的指導下的簡單勞動,而不要有太多思考和創新。

潛規則:生命源於創新,如果沒有創新,不敢打破常規,那你將難有出頭之日,充其量不過是被別人操縱的一台機器。

世間萬物的成長,都必須經歷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沒有創新,也就沒有進步。因為事物如果長期停留在一個層面上,就會將自己局限在一個既定的狹小空間里,喪失了成長的動力,也缺乏成長的空間。而唯有敢於突破現狀,掙脫束縛,才能進入一個全新境界去發展自己,提升自己。

海邊的沙灘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小動物——寄居蟹,每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到處都是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寄居蟹,它身上的殼是借來的,每當它成長到一定程度,舊的狹小之殼已經無法讓它舒適地待著,於是,它必須找一個更大的殼。然而在換殼的時候,它必須暴露那最柔弱的身軀,但它懂得:必須放棄一些熟悉的、習慣的東西,才能換來將來的安定。這樣的冒險是值得的。

人也一樣,不少人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發現自己在事業上並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反而因為每天身陷於平淡重複的工作中而蹉跎歲月。唯有不斷創新,你才能不斷保持激情與活力,才能不斷發揮出你的創造力,將自己一步步推上新的台階。而要做到創新,你就必須放棄一些熟悉、習慣了的東西,當外界條件變了的時候,如果你還用老一套方式去完成工作,那無異於刻舟求劍。

一座破廟裡住著兩隻蜘蛛,一隻在佛龕上,一隻在屋檐下。一天,破廟的屋頂塌掉了,幸運的是,兩隻蜘蛛都沒有受傷,只是蜘蛛網給打破了,它們只好在自己的地盤上重新編織起蜘蛛網。沒過幾天,佛龕上的蜘蛛發現自己的網總是被搞破。一陣小風颳起,一隻小鳥飛過,都會讓它忙著修上半天。忍無可忍的它跑去問屋檐下的蜘蛛:「我們的絲沒有區別,工作的地方也沒有改變。為什麼我的網總是會破,而你的卻沒事呢?」屋檐下的蜘蛛笑著說:「難道你沒有發現我們頭上的屋檐已經沒有了嗎?」

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工作久了就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一方面會嚴重受到公司規章制度的束縛,什麼事都遵循公司規定的條條框框,每天按照程序化的工作方式來完成工作;或者許多事情,上司一般都交代怎麼去解決,於是一切按上司交代的去做,錯了也是上司的責任,與己無關;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形成的一些工作經驗也會扼殺你的創新意識,碰到同樣一件事,以前是怎麼處理的,現在也用老套方法,也不管這方法是否還適用。

一旦你被一些傳統知識、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束縛了,你也就失去創造力了,充其量不過是一台機器,讓別人操縱。當今職場人才濟濟,只會按照常規辦事的人是沒有競爭力的,難以創造出業績,也隨時可以被人替代。所以,如果你想在職場中有所作為,不斷成長,你就必須勇於創新,不斷更新你的知識和工作方法,讓自己一直保持活力與競爭力。

7.善於溝通才懂得工作顯規則:很多人看不到溝通的作用,認為溝通只是一種簡單的交流,而真正重要的是做出良好的業績,這樣才具有價值。

潛規則:要做好工作,首先就要學會溝通,善於溝通就能讓工作事半功倍,而不善於溝通,則會導致事倍功半,舉步維艱。

人們常常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很少去關注自己溝通能力的培養。溝通其實是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的一項特殊的技能。要知道,工作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如果不懂溝通,很難讓別人全力配合你的工作。如果與同事溝通不到位,可能會引起許多誤會而遭同事排擠;如果不善於與上司溝通,上司了解不到你的工作和為人,你可能永遠難有重用的機會;如果你聽不懂上司的弦外之音,不能貫徹上司的意圖,你可能會遭上司的責罵,甚至被打入冷宮。

以前我遇到一位同事,為人比較毛躁,事情還沒弄明白就去做事,常常吃大虧。有一次老闆讓他去辦個營業執照,由於個別工作人員工作不夠負責,填寫材料時,工作人員讓他填完後回去蓋章。等我那位同事老遠跑回去蓋完章後,那位工作人員又指出一個錯誤,讓他回去改,再重新回來。如此反覆折騰了半個多月也辦不下來,因為每次改材料都要老闆簽字蓋章,老闆都煩了,極度懷疑我那位同事的能力。結果改派一個人前往,一次就辦好了。

工作離不開溝通,因為大家都是一個利益群體。你在與別人打交道的時候,你必須明白對方在想什麼,也要讓對方明白你要求他做些什麼,這樣才能找到共同點,彼此才能愉快而默契地配合著工作。如果你抓不到這個重點,很少有人會為你賣命。古往今來能成事的人,只要他善於溝通,就算其他能力一般,也能將事業做得一帆風順。例如,漢朝皇帝劉邦稱帝後,一次在大殿上得意地總結他的成功經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安邦定國,立萬世不拔之基業,我不如蕭何;統帥百萬雄兵,攻必克戰必勝,我不如韓信。然此三人均能為我所用。那他又是如何籠絡他們的呢?靠的就是溝通,懂得對方需要什麼,並及時恰當地給予滿足。

我導師曾給我講過他的一段經歷:

某市一市委書記剛上任時,許多人不服他,於是他特意設立一個時間段讓下屬們給他彙報工作。許多下屬去的時候往往愁容滿面,而出來的時候卻眉開眼笑。原來那位市委書記很會讀懂下屬的心。他先秘密地把下屬們內心的難題調查清楚,談的時候不用下屬開口,就說出下屬的心思。例如:某某,你好好工作,我找個機會把你對象調到市裡來,讓你們好好團聚;或者:某某,你在本市工作了多年,做了不少貢獻,等有機會我推薦你到某某崗位。就這樣,不到兩個月,他成了該市最受歡迎的領導。

溝通的秘訣就是你要讀懂對方的心,說讓對方舒服的話,做讓對方感覺舒服的事。只要能懂對方的心,再難的事情也能辦成。而如果不懂對方的心,再努力也是白費。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打開了。鐵棒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了解它的心。」

職場人士也常常抱怨上司如何難打交道,同事如何難相處,下屬如何難管理,問題的關鍵就是不善於溝通。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硬來,而是要了解對方的心。

8.風雨過後才有彩虹

顯規則:人們常常羨慕別人有過人之處,羨慕別人因過人之處而得到了顯著的回報,也常常哀嘆自己缺乏這方面的優勢,因而平庸一生。

潛規則:人在擁有某項過人之處前,必須要經過很多磨鍊。經受不起磨鍊的,自然就與成功無緣。因此,與其去羨慕別人,不如自己辛苦努力。

生活中,人們常常羨慕雜技演員的高難度表演,羨慕歌星影星的風光。在職場中,人們也常羨慕經理們的權力和豐厚的待遇,羨慕能力強的員工因工作的出色而頻頻加薪、升職;相比之下,自己好像一無是處,跟他們有著天壤之別。由此,在內心極度自卑的主導下,人變得一點自信與激情也沒有,甘心在別人的領導下默默工作。其實他們有今天的成就,主要源於他們為之付出過艱辛的努力。

有一隻螞蟻,它厭倦了自己每天重複簡單的勞動。一心想變成蝴蝶,能在百花叢中飛來舞去。有一天,這隻螞蟻同往常一樣外出覓食,走到一塊山花爛漫的草地,它看見幾隻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於是很羨慕地說:「好美呀,好快樂呀。我要是像蝴蝶一樣有一對翅膀該多好呀!」它痴迷地望著飛舞中的蝴蝶,竟忘記了自己的工作。

一隻蜜蜂飛到它身邊,看見它痴情的樣子,就問:「喂!朋友,你在想什麼呀?」螞蟻聽到喊聲,回過神來說:「我多想有一對翅膀,也像蝴蝶那樣在花叢里飛舞呀!」蜜蜂說:「如要像蝴蝶那樣在百花園裡得到飛舞的歡樂,那首先得忍受與蛹決裂的痛苦。」

人也一樣,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出色的人,想擁有過人的表現,你必須經過一番痛苦的磨鍊,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的能力是在不斷磨鍊中提升的,人的事業是在不斷拼搏中獲取的。例如,許多人羨慕營銷人員豐厚的工資和提成,但你知道優秀的營銷師是怎樣鍛鍊出來的嗎?剛開始時,工資低,又拿不到訂單,每天風餐露宿,不畏日晒雨淋,不畏消費者的辱罵和白眼;有時為了訓練自己的膽量和口才,營銷人員常常大聲在街上朗讀銷售的技巧。經過這些之後,才慢慢能拿到訂單,慢慢地積累自己的客戶資源,最後獲得豐厚的提成。其實,每一份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挖掘,你自然就會越來越出色。但遺憾的是,不少人只是表面化地對待自己的工作,看起來似乎知道怎麼做,但離做得很出色、做得能讓同事們刮目相看,能引起上司甚至老闆的注意,好像距離還非常遙遠。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知了是不會飛的。一天,它看見一隻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十分羨慕。它就拜大雁為師,請大雁教它學飛。大雁爽快地答應了。

但學飛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兒。知了怕吃苦,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跑東竄西,學得很不認真。大雁給它講怎樣飛,它聽了幾句,就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大雁讓它多試著飛一飛,它只飛了幾次,就自滿地嚷道:知了!知了!不久,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飛,可是,它撲騰著翅膀,怎麼也飛不高。

這時候,知瞭望著大雁在萬里長空飛翔,十分懊悔自己當初太自滿,沒有努力練習。可是,已經晚了,它只好嘆息道:遲了!遲了!

許多人今天的成果是由於自己過去辛勤努力換來的。不經歷風雨的磨鍊,是見不到彩虹的。一個人只有經過一番投入,才能把一項工作做好做精;一項工作只有做精了,你才能體現你的過人之處。切莫感覺好像知道做了,從而對工作開始產生厭煩,最後可能什麼也做不好,只好像知了一樣,望著大雁的高飛,嘆息道:遲了,遲了!

第二章 打造你的優勢

1.困境其實是一種恩賜

顯規則:人人都喜歡順境。在職場中一遇到麻煩,有的人就開始抱怨,而很少思考如何通過挫折來磨鍊自己。

潛規則:困境在所難免,它並非是你成功的絆腳石,而是你成功的助推器;因為困境能讓你了解方方面面,讓你早日成熟。

誰都希望能一帆風順,然而職場像江湖一樣,也是個風起雲湧的地方。一個人不管是平庸還是能力非凡,在職場中都要受到各種挫折與壓力。如果是個平庸的人,會面臨工資低、受別人的指揮和歧視,整天被煩瑣的雜事纏身。如果是一個能力非凡的人,受到的挫折會更多,例如上司的壓制、同事的排擠與陷害。如果經受不住困境的折磨,可能整天會抱怨不斷,甚至自暴自棄。而如果一個人能正確地面對困境,他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事業也會越來越順。因為困境會讓你產生一種危機感,催人奮起,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後,你的應變能力會很強,同時也在一步步地向成功邁進。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是在一家公司負責培訓工作。一加入公司我就面臨挑戰:我就一個下屬,而且非常的桀驁不馴,根本指揮不動,所以整個集團的培訓任務就都壓在我身上。大事要我做,基層的事也要我做,等於一個集團的培訓就我一個人在操作,對於沒有接觸過培訓的我來說,幾乎要崩潰了,幾次辭職都沒有成功。幾個月後我找了個機會調到了品質系統部,這時我才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發現我已經很精於管理培訓工作,不但練就了膽量與口才,還練就了一項獨特的本領:同時處理幾項工作。就像《射鵰英雄傳》里的周伯通會左右互搏一樣,這些本領讓我在品質系統部的工作中得以一帆風順。

每個人在工作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每個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就像崔永元所說的那樣:人就像個餃子,一定要捏一下,擠一下,再放到滾水裡煮一下才能成熟。的確,每一個挫折都是你職場道路上的一個據點,拔掉它,你就往成功走近了一步。所以說,任何一個挫折,都是一個超越自我的契機。每個人都會面臨各自的困境,成功者會把它當作一次磨鍊自己、警醒自己的機會;而失敗者只要遇到一些不順的事,就會習慣性地抱怨老天虧待他,進而祈求老天賜給他更多的力量,幫助其渡過難關。

享有「森林之王」美稱的獅子,有一天來到了天神面前說:「對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我深表謝意。是你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整個森林。」

天神聽了,淡淡地一笑:「這可能不是今天你來找我的目的吧!你是不是碰到了什麼麻煩事?」

獅子驚奇地說:「天神果真了解我啊!我今天來的確是有事相求。因為儘管我的能力很強,但是每天一到雞鳴之時,我總是會被雞鳴聲給嚇醒。天神!你可不可以再賜給我一個力量,讓我不再被雞鳴聲給嚇醒?」

天神笑了笑說:「你去找大象吧,在它那裡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獅子興沖沖地跑到草原上去找大象,還沒跑到大象跟前,就聽到大象直跺腳發出的「砰砰」響聲。

獅子不解地問大象:「你為什麼發這麼大的脾氣?」

大象拚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總是鑽進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癢死了。」

獅子一邊走,一邊回頭看著仍在跺腳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來找大象要答案,應該就是想告訴我:誰都會遇上麻煩事,而它並無法幫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後只要雞鳴時,我就當做雞是在提醒我該起床了,如此一想,雞鳴聲對我還算是有益處呢!」

其實,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對獅子和大象一樣,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麵價值。不要一味地抱怨,而應該學會如何把困境變成一次提升自我的契機,當你成功地戰勝一個個困難的時候,你的能力和事業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而別人在挫折面前低頭、停滯不前,這樣你就超越了他們,成了他們所羨慕的成功者!

2.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顯規則:在處於困境的時候,人們常把升職和加薪的希望寄托在上司身上,拚命為其賣命,希望通過上司的飛黃騰達來帶動自己的成長。

潛規則:人都是趨利性的,都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為自己的利益而奔忙。上司有上司的利益追逐,他很少為下屬去爭取什麼利益。所以說,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在當前競爭慘烈的職場中,對於處於底層的下屬來說,要想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的確並非易事。面對重重困境,許多人常把希望寄托在上司身上,希望對方能將自己帶離困境,由此拚命討好上司,為其奔走效命,大獻殷勤。然而職場並非官場,在職場中,每個上司都會只顧自己的利益。要知道上司也不過是個打工仔,在老闆面前他什麼也不是,常常也會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以說,把自己的前途押寶在上司身上,並非明智之舉。

某人突遇一場暴雨,只好在屋檐下躲避,突然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驚喜地說:「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一聽,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了,可以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為有傘;你被雨淋,是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己找傘去!」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第二天,這人又遭受了劫難,便跑去寺廟裡求觀音。走進廟裡,卻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絲毫不差。這人吃驚地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的確,求人不如求己。當自己陷於困境或者處於底層的時候,不要把希望都賭在別人身上,而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擺脫困境。在職場中,大家都是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很少有人能大力幫助你脫離困境,步步高升。再說,如果你老是把職業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你永遠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中,難以成熟,難以獨當一面。其實你也具有非凡的潛能,只要努力去開發,一切問題你都可以自己解決。要相信你的能力,相信通過你自己的努力,能改變你的一切。

一頭老驢,掉到了一個廢棄的井裡,井很深,老驢根本爬不上來。主人見它是頭老驢,也懶得去救它了,讓它在井裡自生自滅。每天不斷有人往井裡面倒垃圾。那頭驢一開始也放棄了求生的慾望,天天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枯井裡,無依無靠,就算死也不讓它死得舒服點,每天還有那麼多垃圾扔在它旁邊。可是有一天,老驢決定改變自己的態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腳下,從垃圾中找到一些殘食來維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沒。終於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你的想法會影響你的選擇,而你的選擇會左右你的成敗,職場中遭遇一點小小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升職加薪的壓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切莫因一點挫折就喪失了自信,就想著去依賴別人;好好想想如何去改變一下自己,好好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你的職場人生。只要你願意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及工作方式,就可以脫離寄人籬下、受人操縱和壓制的苦惱,像一隻蒼鷹一樣,享受海闊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的生活。

3.能否成材取決於你的材質

顯規則:人們往往習慣於妒忌別人的成功,哀嘆上天不給他機會,讓他改變自己,似乎一切不平衡在於機遇的不公。

潛規則:針對成功,你的特質比機遇更重要。你能否成功,取決於你是否是一塊成材的料,要成功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材質。

生活中,人們常常有這樣的感嘆:別人面臨一次次的機遇,一帆風順地走向成功;而自己卻每天被一些挫折纏繞,苦不堪言。似乎別人的成功都是靠機遇創造的,而將自己的失敗歸罪於雜事纏繞。其實,每個人面對的環境都差不多,人的成敗關鍵取決於人的材質:是什麼樣的材質,就決定了你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如果你去研究一下成功者的特質的話,你會發現他們與常人大不一樣,與之相比,你就會發現為什麼他會成功,你會失敗。

一個兒子因生活困苦,向父親抱怨事事都那麼艱難,一些困難剛解決,另一些困難卻又出現了;導致自己厭倦抗爭和奮鬥,開始自暴自棄。作為廚師的父親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把他帶進廚房。父親先往三個鍋里倒入一些水,分別放在旺火上把水燒開。然後他往一個鍋里放入雞蛋,另一個鍋里放些胡蘿蔔,最後一個鍋里放入碾成粉末狀的咖啡豆。接著他繼續煮著,也不說什麼。

兒子滿臉疑惑,不知父親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十分鐘之後,父親把火關了,把雞蛋、胡蘿蔔分別撈出來,放入兩個碗中,然後又把咖啡倒入一個杯子里。之後父親對兒子說:「你看到了什麼?」「雞蛋、胡蘿蔔和咖啡。」兒子淡淡地回答。父親便讓兒子拿一隻雞蛋並打破它。將殼剝掉後,他看到的是個煮熟的硬雞蛋。用手摸摸胡蘿蔔,注意到它已經變軟了。父親又讓兒子品嘗香濃的咖啡。兒子還是疑惑不解,問道:「父親,你想向我說明些什麼?」

父親這時才解釋說,這三樣東西處在相同的環境中——煮沸的開水,但其反應各不相同:雞蛋原本是易碎的,靠那薄薄的外殼來保護著它液體的內臟,但是經沸水一煮,它的內臟卻變硬了。胡蘿蔔入鍋之前似乎非常結實,硬硬的;但經沸水一煮,卻變軟、變弱了。而被碾成粉狀的咖啡豆則更獨特,經沸水一煮,它們反倒化成了水。「你覺得哪個像你呢?」父親問兒子,「當身處逆境的時候,你該如何反應?你是雞蛋,胡蘿蔔,還是咖啡豆?」

職場也是這麼奇妙:各種各樣的人踏入職場中展開角逐,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他們的選擇和結局各不一樣,有的成了經理,有的甚至自己做了老闆,而有的卻還在別人手下做馬仔。有些人平時看似很有抱負,不甘平凡,但遭遇痛苦和逆境後便開始畏縮,失去了進取心;而有的人看似很平凡,但他卻朝一個方向不折不撓地努力,結果他卻成功了,讓大家跌破眼鏡。所以說,看一個人能否成材,不是看他表面上怎麼樣,而要看他是否具備成功者的材質。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自己的同學當中,最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並不是學習成績良好,大家很看好的人,而往往是成績一般,但頭腦靈活、有衝勁的人。職場人士面對的環境大抵相同,決定相互間成敗的往往就是自己本身的一些特質,例如敏銳的洞察力、堅韌的毅力和果敢等等。

有兩個大學同學,管理專業畢業後,一起跑到寧波去打工。開始時,兩人都顯得雄心勃勃,想去做市場銷售,以便日後一同創業;於是他倆就應聘到一家旅遊鞋廠去當營銷代表。對於剛脫離學校,來到一個陌生城市的大學生來說,營銷業務的確不是那麼容易做: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又沒有營銷經驗,業務很難開展;而且工資主要靠拿提成,每個月的收入自然非常低微,還要遭受許多白眼;不到半年,其中一個同學就退出了,跳槽做了一家公司的招聘專員;而另一個同學經過一年的磨鍊,市場越做越熟,第二年月薪就能拿到6000多元,兩年後就跑回西安自己做中間商,開發自己的市場,有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相同的處境,卻有不同的收穫和結局。人往往都有一些志向,在實踐之前常常躊躇滿志,但一步入現實,面對重重困難,人們會有不同的反應,是什麼樣的材質,就選擇怎麼樣的道路,最後自然就有相應的結局。這就像稻穀進了剝谷機一樣,是稻米的分到稻米一邊,是穀殼的分到穀殼一邊,清清楚楚。人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各自材質不同,各人看到的層面不同,耐力不同,自然結局就各不一樣。在職場這個富有挑戰性的戰場上,妒忌別人的成功是沒有用的,而面對困難自暴自棄更不可取;如果你要成功、要成材,首先要練就你的材質,讓自己的視覺更敏銳點,意志更堅強點,行動更果敢點。這樣你才能擺脫困境,走向成功。

4.失敗的經驗比成功更珍貴

顯規則:人們往往習慣於總結別人的成功經驗,希望能模仿成功人士的路線而走向成功,結果收效甚微。因為成功都有特定的時境,難以重演。

潛規則:失敗的經驗往往比成功更珍貴。通過對失敗的反思,能讓你總結出自己的弱點,不斷地警醒自己,彌補自身的缺陷,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人們都羨慕成功者,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那樣成功。所以很多人習慣於總結別人的成功經驗,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然後自己去模仿。大家也可以發現,生活中,一旦誰突然間成功了,馬上身後就有許多效仿者:例如有的人炒股票發了大財,結果大家都去炒股票;誰摸彩票中了500萬元,結果大家都去摸彩票??在深圳,有的人在20世紀80—90年代通過做外貿拿訂單,然後找廠家生產,中間賺差價成功了。然而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深圳街頭奔跑,想玩這種空手道。其實很多成功是有特定時境的,別人成功了,你模仿他時卻往往要失敗。而如果你總結失敗的經驗,不斷地警醒自己,修正自己的路線,你反而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從一定程度上說,失敗的經驗比成功更為珍貴。

一家著名公司招聘高端人才,經過兩輪淘汰,最後還剩下10個應聘者,角逐5個崗位。因此,最後一輪總裁親自面試。令總裁奇怪的是,面試現場出現了11個求職者。總裁問:「誰不是應聘的?」最後一排坐著的一個男子站起身:「先生,是我。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很想參加一下面試。」在場的人哈哈大笑,包括一個站在門口閑看的老頭子。總裁也取笑地問:「你第一關都淘汰了,來這兒還有什麼意義呢?」男子卻說:「我掌握了很多財富,可以說,我本人即是財富。」大家又一次開心地笑了,覺得此人要麼腦子有問題,要麼就是太狂妄。總裁饒有興趣地問:「那你有什麼財富呢?」男子說:「我只有一個本科學歷,一個中級職稱,但我有10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7家公司任過職??」總裁打斷他說:「你的學歷、職稱都不算高,10年工作經驗倒是不錯,但先後跳槽17家公司,太讓人吃驚了,我不欣賞這點。」

男子挺起身說:「先生,我並沒有跳槽,而是那17家公司都先後倒閉了。」在場的人又一次開心地笑了,其中一個考生嘲笑說:「你還真是個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認為這正是我的財富!我並不倒霉,我才30歲。」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了進來,給總裁倒了杯茶。男子接著說道:「我很了解那17家公司,我曾與同事們努力挽救它們,雖然失敗了,但我從它們的失敗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人們往往只是追求成功的經驗,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男子轉身離開座位:「我知道,成功的經歷大抵相似,難以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我今天來只是想告訴大家:衡量一個人才不應只從他擁有多少光環上看,失敗人士同樣難能可貴!」男子就要出門了,忽然又回過頭:「這10年經歷的17家公司,練就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

全場10個考生一片嘩然,驚愕地盯著倒茶的老頭。那老頭高興地笑了:「很好!你第一個被錄取了!」

的確如此,成功的經歷很難模仿,而失敗的經驗能鍛煉一個人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敏銳而穩重的人、一個懂得避免失敗的人,自然也就成了一個不斷走向成功的人。成功的道路坎坷不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在沒有練就自己的內在能力之前,與其老是去模仿別人的成功經歷,不如多總結些失敗的經驗,找到自己的弱點進行彌補。成功之路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前面有太多的未知數,成功靠的不是走別人的路線,而是自己處事和應變能力的培養,當你具備了這些能力,你就能應變各種挑戰,奔向成功。同樣在職場中,許多人的失敗也正是不知道總結自己的失敗經驗,心裡想著的只有成功,結果不斷碰壁,苦不堪言。

我以前遇到一位女同事,她能力很強,很聰明,但有一個很致命的弱點,就是為人太自私,太有心計。有表現的機會,或者有利可圖的時候,她會第一時間出現,佔據別人的位置和利益,而一旦出了事情,她會想方設法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部門空缺個主管位,她緊緊地盯著,一直想升上去。結果有一天,她發現經理在面試一個應聘者,她發現後衝進經理的辦公室,拍著經理的辦公桌,直呼其名地責問經理:為什麼不升她,而去外面招人?弄得場面很尷尬。她的結局也很明顯,升職是不可能的事,與同事間的關係又非常緊張,於是有一天,她不得不選擇辭職。臨走前向大家道歉說:她走了歪路,但到最後才自己反思到。

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陷和漏洞,也會影響自己的成敗;然而人們有時過於看重成功,而忽視了對失敗經驗的總結,結果在同一個問題上一錯再錯。一個人在職場中,要走得順利,首先就要學會總結自己以及別人失敗的經驗;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錯誤。如果眼睛只盯著成功,或者急於模仿別人的成功,往往會走上歪路,與成功正好南轅北轍。

5.給自己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顯規則:一個人如果在公司里待久了,就算公司不怎麼理想,他依然會習慣於這個環境;而很少會考慮能否給自己換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潛規則:如果在一個公司里不能展現你的真實能力,或者發展到一定程度,沒有了上升的空間,你應該試圖換個公司,給自己創造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廳,東西既貴又難吃,桌上還爬著蟑螂,你會因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臨嗎?或許你會回答:這是什麼爛問題,誰那麼笨,花錢買罪受?可同樣的情況換個場合,自己或許就會做類似的蠢事。不少職場人士都在抱怨他們的公司待遇低、工作累;明知在裡面待不會有好結果,抱怨已經比滿意還多,但卻「不知道為什麼」還是要在公司里混下去,捨不得辭職。說穿了,只是為了不甘,為了習慣,這不也和光顧餐廳一樣?如果你真想在職場中有一番作為,當目前公司環境已經限制你成長的時候,你應該果敢地換一個新環境。

一天,寄居蟹在深海中與龍蝦相遇,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老弟,你怎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脫掉呢?你難道就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你現在這個樣子,撞到岩石也會受傷的!」

龍蝦卻安然地回答:「多謝你的關心!但你不曉得,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這樣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只不過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做的準備。」

寄居蟹聽後,回想了一下自己:我們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讓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沒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一個人不敢改變自己的環境,說到底還不是擺脫不了一些在公司中形成的習慣,擺脫不了一些瓶瓶罐罐,或者是缺乏一種魄力。一個人在一個公司里工作時間長後,他會喜歡裡面的環境,習慣那種懶散的工作方式;對自己多年的投入捨不得割捨;而且在一個公司待久了,他很擔心出去能否找到勝任的工作,甚至跳槽越跳越糟。人正是擺脫不了這些包袱的束縛,迫使自己在抱怨中又不得不在公司中繼續往下混。

有一個人在一家公司里一待就是9年,他能力不錯,但為人自傲,心胸比較狹隘;生性好鬥;不管對方是什麼職位,只要對方做的事讓他感覺不舒服,他就會記仇,然後在工作中報復;自然幾年下來,身邊幾乎沒有朋友,都是「敵人」。如此一來,升職、加薪常常被人作梗;所以工作時就有他的分,但一旦到升職、加薪的時候,一切又與他無關;9年來他只升過一級,到現在還是名主管。他常抱怨公司欠他太多,常抱怨說要跳槽出去;但每次都只不過是在過嘴癮;辭職在嘴上掛了幾年,可沒有一次行動過。有一次,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買的房子就在公司旁邊,每天早上一起來就來到了公司,不用去擠公交車。

一 個人如果不突破舊有環境的束縛,他難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很難取得重大突破,當他將自己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只會是作繭自縛。而且當一個人上升的勢頭和發展的動力喪失後,職場的前景會非常暗淡,甚至還有走下坡路和被淘汰的危險。所以說,如果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或者擺脫當前的困境,請不要劃地自限,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努力為自己更換一個新的環境或發展空間;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6.成功就在下一個路口等你

顯規則:人們往往是在做出一次努力後,就想馬上從中得到收穫;如果得不到就會很失望;如果反覆幾次失敗就會完全喪失自己的信心。

潛規則:不是每次努力都能得到相應的回報,但每次努力都為自己的成功做了一次鋪墊;這次失敗了,並不能說你沒有成功,而是成功在下一個路口等你。許多人都有一個疑惑,看見別人的事業一帆風順,而自己的努力卻一次次地打水漂;似乎自己天生就是與成功無緣,於是絕望中,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宿命,感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表面上看,似乎成功真的在於機緣,在於天命。其實,成功並非真的與你無緣,而是成功有時候在下一個路口等你。

一位資產過億元的成功企業家在深圳舉行了一次精彩演講,在自由提問時,一位打工者問道:「我曾經多次進行過創業,可是沒有一次成功,最近跳槽想換個好工作,參加了好幾個大型招聘會,也沒有獲得一次簽約機會。請問我什麼時候才能成功,怎樣才能成功?」這位企業家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述了一段自己登山的經歷。

這位企業家有一次攀登了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瑪峰。由於登山經驗不足,加上高原反應很強烈,沒有控制好呼吸,氧氣消耗得很快。當他爬到8300米左右的高度時,突然發現有些胸悶,原來氧氣已經不多了。這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一邊往下撤,一邊向半山腰的營地求救,生命應該沒有危險,但登頂的機會就只能留到下一次了;另一種選擇是,先登上頂峰再說,放手一搏。不肯輕易認輸的他選擇了後者。

當他爬到8400米的位置上時,發現路邊扔了很多廢氧氣瓶,他逐個撿起來掂量。在8430米左右的一個路口,他撿到了一個盛有半瓶氧氣的氧氣瓶。靠著這半瓶氧氣,他登上了頂峰,並安全撤回了營地。

的確,有的人為了成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關鍵時候因為一個致命難題將自己帶入困境,最後不得不放棄。其實,當你感到絕望的時候,你已經徘徊在了成功的門外,再堅持一下,你就跨入了成功的大門。就像燒水一樣,燒到99攝氏度水依然不會開,如果再堅持燒1攝氏度的話,水自然就開了。成功本來就是一個努力不斷累積的過程,並不是每次努力都能看到收穫,但如果你堅持努力下去,你一定能成功。這好比你向湖水中扔了一顆石子,石子會立刻沉入水底,只是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細小的波紋,然後就什麼也沒有了。如果你持續不斷地向湖中扔石子,時間長了,石子就會在湖底堆集起來,直到露出湖面。不要抱怨自己失敗太多,挫折太多,如果你看了下面這個人的成功之路,一定會頗有感慨:

深圳有一家大型培訓公司的老總,原本是初中畢業。20世紀90年代來深圳打工,做過車間的普通工人,做過推銷,因忍受不了貧窮,他想到了創業。剛開始,他在街上賣過報紙、冰棍,都很失敗,與朋友合作開飯店,也以虧本而告終;最後身無分文,連房子都租不起,只好每天睡在深圳的荔枝公園,每天徘徊在一些飯店門口,等別人吃完飯後,他便走進去對服務員說:「我剛才那群朋友呢?怎麼我還沒到他們就吃完了?」然後叫服務員把桌上的飯菜打包,回到荔枝公園邊吃邊流淚,久而久之,飯店服務員都認識他了,他一去人家就把一些剩飯剩菜打包給他。淪落到這地步了,他依然沒有放棄努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深圳的培訓很賺錢,於是開始了他的勵志培訓之路,起初免費給一些企業做培訓,後來名氣出來了便組建了自己的培訓公司,在2007年,這家公司上了市,他身價已是幾十億元。

世間,許多成功的人物都經歷過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但一直不灰心,勇於拼搏,最後才終於修得「正果」。受挫時,不要輕言失敗,更不要輕易放棄。很多時候,只要再堅持一會,成功就在下一個路口等你。再回到我們的職場中,有些人給公司做了幾次貢獻,但公司並沒有給他相應的升職或加薪,於是他便開始抱怨,四處宣洩自己的不滿,引起上司和同事大為反感,成功自然無望。如果你耐心地等待一下,再努力一下,你所要的公司就會給你。或許正在你抱怨的時候,公司正在考慮獎勵你,可是你一抱怨,一切都完了。要記住:成大事者不能計較一時的成敗和得失,而應該放眼全局。

7.做珍珠而不要做沙子

顯規則:剛入職場的人往往對未來期望很高,認為自己能力非凡,能在工作中大展身手;然而進入職場之後,常常英雄無用武之地,於是大有懷才不遇之感。

潛規則:職場中人海茫茫,人在其中如同一粒黃沙,很難讓人把你辨認出來;如果你想脫穎而出,你就得把你的才能顯示出來,像顆珍珠一樣閃閃發光。

很多人進入職場之初,往往很有激情,把自己看得很高,自命不凡。但慢慢地會發現,現實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沒有人賞識自己,每天的工作重複而又簡單,根本出不了什麼業績,升職和加薪更是遙遙無期——因為一個部門上層的職位非常有限,很多同事都在緊緊地盯著,薪水一年才小加一次。有些人因此認為前途渺茫,自己懷才不遇,甚至還會自暴自棄,到處發泄自己的不滿。

有一個年輕人,自以為自己是全才,畢業後卻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生不逢時,對社會感到非常的失望。絕望之餘,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了結自己。就在他準備投海自殺的時候,正好有一位培訓師從附近經過,看見了他,並且把他救下。培訓師問他為什麼要走絕路,他說自己得不到別人和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並且重用他??

培訓師聽完,便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一眼,然後順手扔在了地上,對年輕人說:「你說你很有才能,那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培訓師沒有說話,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顆晶瑩閃亮的珍珠,也是隨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當然可以!」「那你現在應該明白了吧?你應該知道,現在你自己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別人立即承認你。如果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那你就要想辦法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才行。」年輕人蹙眉低首,陷入深思。

這個故事很清楚地再現了許多職場人士所面臨的尷尬境地。在你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之前,當你的業績沒有被上層看見之前,你就和別的同事一樣,只不過是沙灘上的一顆沙子,沒有誰能把你辨認出來。當前職場中很難遇見伯樂,也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現代版故事。在你的能力發揮出來,讓上司看見之前,不要去抱怨上司的「有眼不識泰山」,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牢騷滿腹。你必須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價值連城的珍珠。你要卓爾不群,那要有鶴立雞群的資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擊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所以平時少一些抱怨,多一分努力,當你做出了顯耀的業績之時,老闆自然也就看到了你這顆珍珠,並給你珍珠般的待遇。

有一人對朋友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朋友建議道:「我雙手贊成你的決定!!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那人問:「為什麼?」朋友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還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里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那人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在報復心理的驅動下,他開始努力地工作,事遂人願,通過一年的努力,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再見面時朋友說:「現在時機到了,要跳趕快行動哦!」那人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公司給你的待遇,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才會把你擺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並給予你豐厚的待遇。所以說,與其整天抱怨公司不善於挖掘和重用人才,還不如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去努力;用業績來展現自己的價值給老闆看。

8.低頭也是一種能力

顯規則:人往往會高估自己,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別人高一籌,尤其是取得一些成績後,更是飄飄然凌駕於別人之上。

潛規則:人要正視自己,摸清自己的深淺,知道天外有天,與人交往要學會在一些場合低下自己的頭,這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

有位心理學家在培訓的時候,做過一項調查:讓在座的100多名學員做一次自我衡量:你的智商是否在這100多名學員中名列前二十名;結果80%的學員選擇了「是」。許多人都習慣於高估自己,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條件比別人優越;常常懷著一種優越感,把自己的心態放得很高。等到碰到挫折後,才懂得反省自己,才知道天外有天。

古時候一個自認為佛學造詣很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裡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便去拜訪。老禪師的弟子接待他時,他態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配跟我交談?後來老禪師親自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是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您還要往裡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嗎還倒呢?」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嗎還要到我這裡來求教?這便是「空杯心態」的起源。

一個人如果老是自我感覺良好,活在一個「夜郎自大」的精神世界裡,他除了會故步自封,能力得不到提升外,還會嚴重傷害自己的人際關係。有些職場人士常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超越別人,於是就把心態凌駕於別人之上;以一種俯視的姿態看待同事;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同事,當做出點成績時,整天到處吹噓,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能耐;當擔任了一點職務,或者晉陞了一級時,表現得盛氣凌人,對下面的人指手畫腳;有時候甚至感覺自己的能力超越了上司,要獨當一面,上司都指揮不動,常常與上司爭長論短,甚至要求自立門戶。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就算他能力再強,一旦成了自大狂,連對別人尊重的意識都沒有,他註定要失敗。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輕重,知道該低頭時就得把頭低下。

被譽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他,昂首挺胸地邁著大步,進門撞在了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得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身高五尺,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的確,低頭是一種能力。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社會裡,你只是滄海一粟,非常渺小。如果你高昂著頭對待周圍的人,說明你是以他們為參照物,所以才表現得那麼自大;而如果你懂得低下頭,以謙虛的心態對待一切,那說明你已經知道天外有天。當你想在職場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時,你更要低調地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只有看到別人的優秀,你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發現自己的提升空間。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你才會一步步提升自己,才會贏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如果把我們的職場生涯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凌絕頂」,也要會低頭,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境,越處於底層時,困難就越大;許多人在困境中被套住了,被擋在了成功的門外;而只有少數人士能從困境中奮起,脫穎而出,走向成功。

第三章 從困境中奮起

1.成功者在於管理自己,而非別人

顯規則:人們往往習慣於管理別人,喜歡別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工作,喜歡挑剔別人身上的缺點,而對於自己,卻很少去關注。潛規則:成功的人往往善於管理自己,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缺陷和陋習,如果去持續完善自己,你才能越來越完美。

工作中,我們常常挑剔下屬或同事有這個那個缺點,而很少關注自身。有時候我們自己有些好的想法,卻習慣於用在別人身上,對方不依照你的要求去做,就大發雷霆,恨鐵不成鋼。不知道有沒有誰會審視自己,其實如果你關注一下自身,你會發現自身的缺陷比別人還多,而如果你老是把精力放在別人身上,老幫別人挑毛病,幫別人修正缺點,那隻會讓對方越來越完善,甚至有一天還超越了你。要知道將自己的精力老用在管理別人身上,並沒有多大的益處,成功者在於管理好自己,其實當你做得很優秀﹑很成功的時候,不用去要求別人,別人也會主動以你為榜樣。

如果評選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中國企業家,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無疑是最熱門的人選之一。馮侖對柳傳志有句經典的評價:「偉大在於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有人曾經詢問過柳傳志身邊的工作人員:「局外之人總會被柳總的個人魅力吸引、感佩,在你看來,柳總的最大優點是什麼?」對方回答說:「自律、自持。」這四個字是對柳傳志最為精當的評說。有一個真實的故事,2007年上半年,溫州商界邀請柳傳志前往「交流」。當時,暴雨侵襲溫州,柳傳志搭乘的飛機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員建議第二天早晨再乘機飛往溫州,柳傳志不同意,擔心第二天飛機再延誤無法準時參加會議,連夜坐車趕路,終於在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趕到了溫州。當柳傳志紅著眼睛出現在會場時,溫州的那些知名企業家激動得熱淚盈眶??

這就是柳傳志,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別人」。「說到的事情必須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傳志首先這樣約束自己,然後再去影響他人。時至今日,「說到做到」可謂聯想企業文化的精髓要義。

的確如此,先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別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讓別人遵照你的意願去做,那隻會遭到別人的抗拒和嘲笑;如果只是挑剔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陷,那也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我們常常花了太多的時間去關注別人,卻很少靜下心來審視自己;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那些只會挑別人毛病的人,就好像不拔自己田裡的草,卻跑到別人田裡除草一樣,很可惡。如果我們老是去要求別人,改變別人,就算別人按我們的意願改變了,但對我們自己來說,並沒有帶來任何改變。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陷,需要我們去發現和彌補,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常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而不看清自己。

我們老是覺得別人怎麼不好,卻很少發現原來自己在很多方面也和對方一樣。在要求別人完善缺點之前,我們應該要先檢討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缺陷?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各種缺陷,如果老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就容易忽視自己;與其老是關注別人,甚至因為別人的缺陷而觸動自己的情緒,還不如好好審視自己,不斷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修為!如果我們認清了自己,工作中很多問題我們可能就不會去抱怨,自己犯的錯誤可能也不會那麼多。

2.智商決定錄用,情商決定升職

顯規則:人們常常關注智商的高低,認為智商高代表人聰明,就容易成功;相比之下,情商似乎無關緊要。

潛規則:智商只能決定事業的開端,情商才能伴隨你職場人生的全過程,在成功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情商。

人們都很在意自己的智商,因為智商代表聰明,如果一個人智商低,往往會很自卑;很多人把智商當作成功的關鍵因素,認為智商高就容易成功,智商低只能被別人奴役。然而事實上,智商只能決定一件事的開頭,而真正決定事情成敗的往往是情商。智商高的人的確能得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能有很多方法,看事情看得比較透徹;但是智商高的人往往止於思考,而不熱衷於行動;往往自視過高而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也往往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碰到過一個女同事,人非常的聰明,也非常善於偽裝。在一個大型的公司里,人際關係非常複雜,你爭我斗,她很會看出人與人關係間的漏洞,很會鑽這些空子。今天拉攏這個,明天暗地裡打擊那個,有很多人不知不覺地倒在她手中。她也很善於給自己創造一些表現的機會,領導來了馬上就貼了上去,處理一些重要事務時,本來不關她的事,她也會設局把別人擠掉。按道理來說,她應該是容易升職的人,但她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情商不高,在關鍵時刻沉不住氣。有一次,她上司與別的經理斗的時候處於下風,形勢很不妙,就在這時候,她倒戈相向,想聯合別人幹掉自己的上司;結果上司沒倒,她被打入了冷宮。沒多久,部門的負責人向外招聘一主管,一直窺覷這個位置的她坐不住了,直接衝到部門負責人那裡去責問;結果她上司和部門負責人聯手把她辭掉。

人往往就輸在一時沉不住氣,輸在自己情商不高,導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內心的慾望,最終導致自己的計劃全盤落空。如果說智商決定錄用的話,那麼情商才決定你的升職,決定你的成敗。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智商相差不大,絕大多數人都在120以上,都不是笨人;而情商的差距非常大,有的人能沉得住氣,而有的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情感。情商低的人往往容不得不愉快的事,而這些都是破壞你人際關係,破壞你前景的根源。一個人要成功,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的情商。

有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壞,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發脾氣的時候,就在後院的圍籬上釘一根釘子。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20根釘子。但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在減少。因為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心亂髮脾氣了,他很高興地把這事告訴他父親。父親聽後跟他說:從現在開始,每當你碰到事情能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牽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人的成功離不開與別人的合作,要得到別人的青睞和支持,你就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利益與情感,你就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不愉快的言語和行為,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你要避免這些傷害對你成功的影響,你就要從控制你的情緒和言行開始。

3.工作最忌三分鐘熱度

顯規則:有些人工作時,往往以利益為導向,只顧開頭好看,而不管工作的具體結果如何。

潛規則:工作要有始有終,而最忌三分鐘熱度;如果只顧吹噓而沒有取得工作的實效,會適得其反。

有些人在工作中總結出一條規則:工作只有上司看見了才有效,只有看起來很漂亮才能吸引上司的關注。這條規則的確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人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會違背該規則的本意,而進行投機取巧。所以,有些員工面對工作,似乎非常有激情,在上司面前吹噓要如何如何完成,要如何做到最好;但事情往往只開了個頭,讓上司知道這件事之後,接下去工作就不會有什麼進展了。這好比表演一樣,在上司面前往往很投入,而一旦上司去關注別的事之後,這項工作就變得有頭無尾了。如果上司是一個馬大哈一樣的人物,這樣做可能真的能博得上司的歡心;但如果上司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一追問工作的進度,那就完蛋了。

有位員工就是這種類型,他在某公司里待了好幾年,為人很聰明,但就是不務實,做事習慣於三分鐘熱度,每天一上班就在宣揚自己的工作計劃,好像有很多要事要做一樣,而對於工作則沒有半點激情。他習慣於投機取巧,想方設法去應付工作,去虛報自己的業績。自然,長期以來,他都得不到公司領導的認可,總是升不了職。他常常哀嘆著對我說:當初跟他入廠的人中,有些已經升到了高級經理,當年他手下的馬仔都已經月薪兩萬,有的還自己做老闆了。他常常獨自黯然,常常抱怨公司負他太多??

工作中,光知道誇耀自己,在上司面前弄虛作假是沒有用的;要得到上司的認可,就必須要做出點實際工作來。一件工作,光讓上司聽起來很精彩,但一直看不到效果,那是沒有用的,反而讓上司覺得你「半斤鴨子四兩嘴——只會說,不會做」。大多數上司欣賞工作沉穩的人,一件事情有始有終,這樣他才放心讓你獨當一面。

我有位同學,平時為人處事心細認真,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會妥當地把它們完成。也正是這一做事風格,讓他以後大為受益。有一次,他導師安排他到一政府機構去實習,政府里一些領導交代他的事情,他都會做到對方的心坎上,完完整整的,無可挑剔。所以他還沒畢業,就被該政府機構的領導內定了,從此走上了仕途。

工作必須是實打實的,這樣上司才會感覺你是一個做實事的人,才會放心把工作和擔子交給你。有些人為了在上司和同事面前表現自己的能耐,喜歡把一些簡單的工作複雜化,一件本來稍費點力就能完成的工作,卻喜歡把它弄得很大很難,最後不了了之,這樣的員工是得不到上司欣賞的。

4.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顯規則:一些人一旦做出了業績便不可一世,到處宣揚,唯恐別人不知道,認為自己能力非凡,飄飄然將自己凌駕於別人之上。

潛規則:對待工作,我們要以十二分的熱情去完成它;而對於取得的成績,要低調處理,不要刻意去宣揚,否則會引起同事的敵意。

有些人誤以為業績是升職和加薪的關鍵評價指標,於是如何創造業績和如何宣揚自己的業績成了一些人工作的重點。一旦有表現的機會,他們會拚命把工作搶過來,以便完成後可以到處宣揚自己的功勞。然而這樣做不但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引發同事的抵觸和上司的反感,覺得你功利心太強,太過於作秀。不少職場人士就是吃了這種虧,他們自認為自己能力很強,業績很突出,卻一直得不到獎勵和提升,於是開始牢騷滿腹。其實,問題並不是出在公司,而是出在他們本身。

某君十分信奉「業績是成功的籌碼」的信條,而且還堅信業績只有上司看得見才有效。於是在做完一件工作後,大部分時間花在出各種報告上,報告做得很精美,還喜歡做成彩色的,然後彙報給上司以及公司各部門的高層,到處宣揚自己的功勞,等待公司的獎勵和升遷。然而幾年過去了,他依然在原來的位置上停留不動,上司交代給他的工作也越來越少,並責備他:「有時間發這麼多郵件,還不如多做點實事,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做了事!」

過於吹捧自己的業績與能力,只會讓別人感到反感;而如果真的希望得到同事的青睞和上司的器重,你應該學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而不是「低調做事,高調做人」。業績是一種很敏感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它代表什麼,但你應該知道,你業績的出色反映了別的同事的無能,你的升職與加薪會犧牲別的同事的升遷機會,會威脅到上司的地位。所以在高調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要低調處理你的業績,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是職場中一種平和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同時也是職場「根基穩健」的第一步。而如果你在敏感場合張揚你的業績與能力,這可能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

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被賣給了一個新的老闆。老闆上任的那天,首先召集各部門管理人員,問他們公司走下坡路的原因,以及如何把公司整頓起來。別的人都不敢吭聲,而唯獨一位年輕人拿出一本自己編寫的策劃書,總結了公司失敗的八條原因,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條措施。沒想到老闆看了一臉的不高興,把年輕人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這些問題你以為只有你知道,別的人就不知道了?這麼多老同事都不開口,就你懂?」年輕人受了一肚子委屈。然而晚上加班時,老闆又單獨將那位年輕人叫到辦公室開導說:「以後公司的興旺就靠你了,我今天在會上批評你,那是為了救你,否則在你以後工作中,會有很多人向你出刀。」

所謂「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平時的辦公室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是暗潮洶湧。誰都在期盼升職、追逐利益,同時誰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出色,正如一句很俗的話所說:人人都希望自己吃肉,別人喝粥。職場間,大家相互盯得很緊,一旦你表現得比較出色,你就把自己推向了風口浪尖,成了眾矢之的。所以成熟的職場人士都知道「韜光養晦」,在取得業績之後,很善於低調處之,並及時去消除同事的抵觸情緒。

5.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顯規則:大家都希望能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做事,一切升職和獎勵都以業績和能力為基礎;希望上司在對待下屬時,能一碗水端平。

潛規則:工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因為公司不存在這種機制;獎罰權主要集中在上層手裡,他們往往是以自己的情感和喜好來對待下屬的。

有些人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牢騷?這在於公司有太多不盡如人意和不公平的地方。別的公司同類職位待遇可觀,而本公司卻低得可憐;幾年過去了,自己還坐在原位置上一動不動;好不容易等到了機會,一個能力和業績都次於你的人升上去了;自己做的工作和收入根本不成比例,而且自己的成績常被上司據為己有??正所謂人不患窮,只患不均。面對一些不公平的現象,一些沉不住氣的人就要跳出來到處宣洩自己的不滿;然而越是宣洩,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反而讓自己的境遇越來越差。

某君在公司受到排擠,春天就憤憤地說:「老子到廣東發展去,不受這窩囊氣!」但第二天醒來,他又照常上班。夏天來了,職稱沒評上,他又火冒三丈,逢人就說:「還是廣東好,靠本事吃飯!」秋天來了,分房子沒他的分,他憋了一肚子火,衝到領導辦公室里鬧了一通。結果年終升遷,壓根兒就沒他的分,正在他又想去領導辦公室鬧一通時,一份通知傳到他手裡:他已經被解僱了。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些不快的事,但有些人能沉得住氣,因為他知道,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把牢騷發出去會使自己情況越發糟糕。而且有些不公平現象是公共的,比如說公司工資待遇低下、公司的激勵制度不完善、公司工作環境及用工制度不理想等。與其自己去說,讓自己成為出頭鳥,還不如讓別人去說,總有人會跳出來反映情況。另外,有些看似不公平的現象,其實裡面都有內情,如果你不明就裡地把它抖摟出來,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危害。

周萍剛進公司做計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肖麗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想那肖麗天天坐在公司里,從沒聽她用手機聯繫工作,憑什麼就能報通訊費?不行,她也要向老闆爭取!於是周萍借彙報工作之機向老闆提出申請,老闆聽了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老闆不回復也就算了,而且周萍每月才100多塊錢的話費,爭來爭去也沒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肖麗較上勁了,見老闆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於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肖麗的手機費是怎麼回事?那是老闆小秘的電話,只不過借了一下肖麗的名字,免得當半個家的老闆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闆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周萍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怪不得老闆見了自己總皺眉頭!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看肖麗的時候也不眼紅了。

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追求真理」的正義使者也容易討人嫌。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為申訴的證據或理由,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運作文化,慢慢熟悉老闆的行事風格,也就能夠見怪不怪了。要知道很多不公平後面都有背景,老闆並不笨,一切他都看在眼裡。他所做的事情都有他的考慮和理由,如果你去揭開他那些不光彩的事,那倒霉的必然是你。

6.最大的錯誤在於輕言放棄

顯規則:有些人心理素質比較差,在事物剛出現不好的轉變時,往往就沉不住氣,自己放棄,最後落得全盤失敗。

潛規則:當你感到絕望的時候,或許你已經走到了成功的門外,再堅持一點點,你就走向了成功。

超過90%的人不能成功,為什麼?因為90%以上的人不能堅持到底。許多人在絕望中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在成功的門外。職場拼搏如同馬拉松比賽,最後的勝利者通常是堅持到底的那個人,而不是一開始就跑得飛快的人。一個暫時居於弱勢地位的人,只要擁有一顆堅韌的心,往往都能創造出奇蹟!翻開所有成功人士的履歷,無不飽含艱辛,但他們從不氣餒,不管上天如何捉弄他們,不管他們被逼到什麼樣的境地,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最後終於衝破重重阻撓,登上凡人無法超越的巔峰。成功之路艱難險阻,懦弱的人望而卻步,而堅韌的人,卻為了自己的目標風雨無阻,他們才是上天心目中的成功者人選。

春秋時代吳楚兩國的故事,其實就是兩個人物意志力的戰爭:伍子胥和楚平王。伍子胥出身楚國將門之家,卻被奸臣陷害慘遭滅門,幾經驚心動魄的天涯亡命,最後逃到蠻荒未開的吳國棲身。伍子胥強烈的復仇意志,卻像是令人不寒而慄的黑色火焰:一個失去所有憑藉的流亡者,誓言要消滅春秋時代最強大的楚國。他結交奇才異士,暗殺吳王僚,協助闔廬繼任吳王,並延攬天才軍事家──《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秣馬厲兵9年,終於大破楚軍,長驅直入楚國首都,將殺害他父兄的楚平王的屍骨從墳墓中挖出來鞭屍。伍子胥帶領一個邊陲小國,幾乎把楚國消滅,也差點改寫了中國的歷史。復仇的意志力,真可謂無堅不摧!

許多人被拒在成功門外,並不是成功遙不可及,而是他們不能堅信自己,主動放棄。有的人雖然有一個宏偉藍圖,但是一遇到挫折就開始動搖自己的信念,不斷給自己打退堂鼓。世間最大的遺憾就是已經走到成功的門外,卻氣餒了,最後功虧一簣,鬱郁終生。而成功者卻能堅定自己的目標,樂於與艱難困苦搏鬥,最後他們成了無可非議的成功者。

沃特.迪斯尼原本在一家美術社工作,是一個平凡的動畫設計師。後來他與一名合伙人開了一家動畫公司,但以失敗告終。迪斯尼那時身無分文,一貧如洗。然而就在這困苦交加之際,他卻決定到加利福尼亞去開創自己的事業。他賣掉了所有的家當,湊錢買了一張去往加利福尼亞的單程火車票。他出發時,身上所有的家當只有50美元、一個簡陋的行李箱、一套過時的西裝和一些繪畫材料。到達加州之後,迪斯尼開了一家新公司,他遭遇了好幾次挫折,幾近精神崩潰,但他仍然堅持到底??他賣掉汽車,瘋狂地到處借款,遭人嘲笑,被人拒絕,但他從不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歷盡千辛萬苦,他終於創建了迪斯尼樂園。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沃特的迪斯尼樂園成為世界無數兒童夢想的樂園;他本人,也成了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成功的道路布滿荊棘,一重重的困難把一批批人擋在成功的門外,唯有執著的人才能徹底取得成功。不屈不撓的精神會使你創造出驚人的成就,只要你堅持不懈,其實任何目標都能實現。一個員工,在職業發展道路上,必然會面臨多種多樣的危機與挑戰,你必須擁有一顆堅韌的心,衝破艱難險阻,走向輝煌。

7.不要給自己任何借口

顯規則:人都有惰性,對於公司中的一些工作安排,能推託的就推託,面對自己的失誤或者失敗,常常編出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推卸責任。

潛規則:借口是你成功的最大敵人,推託工作讓你少了鍛煉和立功的機會;推脫責任有損你的形象,讓你永遠挺不起脊樑。

職場中,許多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借口太多,上司交代任務時,以各種借口推託,或者將任務轉移到同事身上去;一旦工作中出了什麼問題,又開始給自己編造一些借口去逃避責任;面對自己的失敗,又去尋找一些借口,把一切歸罪於外界環境,從而尋求心靈上的慰藉。殊不知,越是給自己各種借口,反而讓自己受害越多。因為,正是你的借口掩蓋了問題的真相,雖然一時可能搪塞過去了,卻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而讓它越積越大,越積越深。同時,也正是你的借口,束縛了你的手腳,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外界環境,而不去直面自己的弱點,自然無法從失敗中奮起。也正是你的借口,喪失了許多發展自己的好機會,喪失了上司和同事對你的信任。

在哈佛大學,曾發生過一個故事:一向為大家所愛戴的教務長伯立格先生,有一次責問一個學生為什麼沒有把交代的功課做好。那名學生淡淡地回答說:「我覺得有點不舒服。」教務長聽後不高興地說:「格林同學,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覺得不舒服的人做出來的。」

許多人在工作的時候,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裹足不前。例如,讓你去做點專業以外的事,還沒去做,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行;讓你去做點職責以外的工作,就認為自己吃虧而急於推卻;一看到別人出人頭地,事業蒸蒸日上,你卻一點奮起的鬥志都沒有,而是在自我安慰說:他們能力就是強,或者說他們的運氣就是好,而從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時候人就是因為太關注自己的利益,什麼時候都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才會有那麼多推卸工作與責任的借口,也正是這些借口讓他們遠離成功。

踢波是職場中常聽見的一句「術語」,意思是把工作和責任踢到別人身上去。我有一個女同事這一招用得非常溜。她為人很精明,一些基層的工作她是從來不做的,例如寫文件、複印資料和處理公共事務等。在做一項工作前,她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做這項工作有沒有什麼好處,二是可不可以讓別人來做。所以她除了做些能出風頭的工作外,別的時間基本上是在跟同事或其他部門「打架」,把工作推到別人身上去。對待責任,她也精明到了家,一旦出了什麼問題,首先是把責任嫁禍給別人,自己無事一身輕。她的結局大家不言自明:她成了公司里人際關係最差,最不受歡迎的人。

借口是一個人成功的最大絆腳石,當時看似作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讓自己時刻不吃虧,但從長遠來看,卻吃了大虧,讓借口將你的能力、業績化成泡影,讓你的成功遙遙無期。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先把自己必須完成的許多責任計劃好,然後在做的時候,從工作的間隙發掘樂趣;而另外一種人卻習慣於貪圖安逸,然後深陷於各種麻煩中疲於推責。我們的每一天當中,從沒有絕對安逸的一天在等待著我們,而只有在我們戰勝了困難之後,才能真正享受每一天的安逸。成功永遠屬於那些富有奮鬥精神的人,而不是一味尋找借口、等待機會的人。「沒有機會」的推諉之辭,只會導致你逐漸走向失敗。所以說,要想在職場中有所成就,你必須丟掉借口,凡事積極主動、全力以赴。

8.不要暴露自己的慾望

顯規則:人需要到處宣揚他的志向和抱負。

潛規則:過早地暴露你的慾望,不但對你的成功於事無補,反而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人人都渴望成功:能成為時代的幸運者,能過上體面的上層社會生活。於是看到別人成功,或者為了在同事面前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便常常向人誇耀自己的志向:想去做經理,想去創業。其實,在你成功之前,這些虛無的夢想和志向並不會讓你在同事面前加分,有時候反而成了別人的笑柄。另外,你過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很可能會受到同事的排擠和上司的打壓;因為你的野心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的利益。

某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一位培訓主管一心想創業,老在辦公室里跟同事談論他的創業藍圖,一會說要去開個培訓公司,說培訓公司很賺錢,很容易經營;一會又說他想去做外貿,拿些大單給加工型企業,賺取豐厚的差價,可一直不見他有什麼行動。他似乎整天有很多想法,但只是一種空談。半年後,一事無成的他又說要把招聘業務弄過來,因為招聘業務的油水比較多,結果招聘主管得知後跟他關係變得很僵;然而他並沒有吸取教訓,事後又放話說他在公司大材小用,憑他的能力在外面足以做經理。結果經理聽到後找了個機會立即把他給辭退了。

每個人都有慾望,但並不是說有了慾望就能成功。慾望有的時候能激發你的激情與潛力,促使你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有的慾望會給你帶來許多阻力和麻煩,引發別人對你的偏見和攻擊;而有的慾望甚至會帶你誤入歧途,因為一些不切實際的慾望或者不健康的慾望會讓你偏離正確的人生軌跡,而讓你深陷麻煩之中。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就是一個能主動隔絕慾望的人。有一次,令尹子佩請楚莊王赴宴,他爽快地答應了。子佩在京台將宴會準備就緒,可就是不見楚莊王駕臨。第二天子佩拜見楚莊王,詢問沒有赴宴的原因。楚莊王對他說:「我聽說你在京台擺下盛宴。京台這地方,向南可以看見料山,腳下正對著方皇之水,左面是長江,右邊是淮河,到了那裡,人會快活得忘記了死的痛苦。像我這樣德行淺薄的人,難以承受如此的快樂。我怕自己會沉迷於此,流連忘返,耽誤治理國家大事,所以改變初衷,決定不來赴宴了。」

楚莊王不去京台赴宴,是為了剋制自己享樂的慾望。由於楚莊王能注意與慾望保持一定距離,所以他才能在登基後,「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衝天」,成為一個治國有方的君王。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必有強烈的慾望,有慾望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地引導自己的慾望,還沒實現的慾望不要到處宣揚,傷害別人利益的慾望要正確控制,不切實際或者不健康的慾望要及時放棄。總之不要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慾望,就最好遠離那些令你迷惑的對象。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只有能駕馭自己情緒的時候,他才顯得成熟;同樣,一個人只有成功駕馭自己的時候,才能走向成功。要知道,如果老是試圖去改變和駕馭別人,對自己的成功並無幫助。

第四章 成功駕馭你自己

1.成功者需要有一個成熟的形象

顯規則:很多人認為形象就是穿上一套體面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美觀一點,所以大多數人只在自己的儀錶上做文章。

潛規則:形象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是別人對你的印象。形象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外表,而是要你的言行舉止都顯得很成熟。

形象對一個人的求職以及在職場中發展的影響非常大。表面上看,形象是指一個人的儀錶。的確,儀錶能給人以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壞能左右一個人的成敗。例如,在求職的時候,衣著不得體會讓求職難以成功;在工作中,儀錶不好的人容易受到別人的排擠,或者是被輕視或懷疑。例如,大家碰到一個穿的衣服比較髒亂的人,大家會認為他生活很貧窮;一個穿得性感古怪的人,大家會覺得她很輕浮;一個留著長發、鬍鬚拉碴的人,大家會對他保持警惕。

某公司一個負責招工的文員非常時髦,常常濃妝艷抹,一天換一套古怪的衣服,有時還穿著低胸弔帶裝來上班。雖然吸引了很多男同事的注意,但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麻煩。她的名聲不太好,另外還被經理批評了好多次,說她不注意公司的環境,影響別人辦公。所以在公司里工作了幾年,上司也沒有提拔她。

的確,一個人的儀錶能讓別人看出你的性格和底細,一個儀錶不當的人對自己的損害非常大:例如,衣著古怪,穿得比上司還靚,容易引起上司的不快;一個衣著邋遢的人,會讓上司對你的能力產生不信任感;一個在辦公室里對鏡化妝,或者脫鞋的人會讓大家覺得你很輕浮。所以說,一個得體的儀錶很重要,這樣別人才能對你產生一種敬畏感,才會信任你的能力。但儀錶還只是形象的一部分;言行舉止則是形象的另一部分。一個衣著得體,但沒什麼能力的人,會被大家當作花瓶;一個有能力而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處擺著一副高傲、不可一世樣子的人,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和攻擊;一個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不惜跟別人爭得頭破血流的人,會讓大家懷疑你的人品。

有一個碩士畢業後去了深圳一家企業從事管理工作,作為該公司里唯一一個碩士,他非常自傲,加上自己能力還行,更是不可一世。每天在路上行走時,在別人的關注和議論中,他把頭抬得很高;由於上司是個專科生,他根本沒有把上司放在眼裡,甚至當面指責上司決策的不當,弄得上司很難下台。最後是什麼樣子呢?上司把他晾在一邊,同事也看不慣他,與他很疏遠,他便成了一個孤家寡人,整天像個花瓶一樣被擺著,沒多久因為受不了這種壓抑而辭職了。

形象是別人對你的印象,它包括你的儀錶,還有你內心的修養。儀錶只決定於人的第一印象,等別人了解你後,別人對你的儀錶已不太看重,這時候起決定作用的就是你的能力、內在修養和對人的態度,這些共同構成了你的人格魅力。所以說成功者要擁有一個成熟的形象,就是要求你在注意自己儀錶的同時,提高你內在的修養,改善你對人的態度,時刻注重禮節。

2.信譽是你最珍貴的資產

顯規則:人們常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時為了爭奪一時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和信譽。

潛規則:信譽是你的個人品牌,一旦失去了個人信譽,你就失去了自己的一切。

人都是有趨利性的,有的人獲利很多卻一帆風順,而有的人路卻越走越窄,其中的奧妙就在於追求利益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度。有的人見利眼開,平時看不出什麼異常,但一碰到利益的時候,眼睛就放光,不顧自己的形象,也不顧自己平時的言行與承諾。我們也經常碰到一些人,一起去謀點利益,說好到時候按比例分成,可錢到手後,對方就獨吞了。是的,有很多人見利眼開,老想損害別人的利益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結果利益卻越來越少。其中的關鍵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信譽,別人不信任你,又怎麼會跟你合作,不跟你合作你又哪裡還有利益來源?

古時候,有個年輕人叫李固,他在集市上開了家酒館,名為「實惠酒家」。開始的時候,東西賣得還真實惠,碗大,酒香,價錢又便宜。所以每天生意興隆,客人爆滿,不到天黑,酒就賣完了。李固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慢慢地,為了多賺錢,他就動了歪腦子,把大碗變成小碗,但還是大碗的價錢,並且欺騙客人說在酒里加了名貴的中草藥。

客人相信李固的話,客人不但沒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李固自然賺了不少錢,嘗到甜頭後,李固又往酒里加水,而且越加越多,幾天後,客人越來越少了。

一天,酒店裡來了一位白鬍子老頭,問李固道:「你這店裡怎麼變得這麼冷清啊?!」李固彷徨不知怎麼回答。於是老頭說:「拿筆來,我告訴你一個秘方。」李固趕緊拿來紙筆,老頭只寫了兩個字:誠信。經過酒店這一番轉變,李固也深刻體會到「誠信」兩字的分量,於是他馬上把酒店改為「只賺一文錢」。從此誠信經營,堅持一碗酒只賺一文錢。慢慢地,客人又火爆如初。

信譽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維繫你與他人關係的紐帶。所謂「做官憑印,做人憑信」,一個人失去信譽之後,等待他的,唯有失敗!信譽需要長期努力才能樹起,卻可能在一兩次失信後就毀之殆盡。所以,切莫因一時利益而因小失大!信譽是人的一種長遠投資,成功的人有時寧願犧牲眼前的一些小利益,也要維護自己的信譽,因為只要有信譽在,別人就樂意跟你合作,那你就有了更多的賺錢渠道和機會;有時就算你處於困境之中,別人依然會很信任地與你合作,跟你共渡難關。我記得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

美國有一位鞋業製造商非常注重自己的信譽,有一次,他公司設計的皮鞋在市場上不暢銷,許多進貨的批發商大量積壓這款皮鞋;結果批發商們紛紛找到這位製造商訴苦。沒想到這位製造商二話沒說,就讓批發商們把鞋退回來,批發商們很為難,他們也不想讓製造商一個人承擔這麼大的損失,但製造商就是咬牙這麼做了。一場風波剛平,一場風波又起,半年後,他的鞋廠又遭遇了火災,所有原料和生產設備付之一炬,一下讓他一貧如洗,而且外面還欠了很多外債。製造商陷入了絕境。正當他絕望的時候,批發商們紛紛來找他,借錢給他,讓他東山再起。就這樣,靠著批發商們的幫助,他又建立起了他的鞋廠,而且越做越強。

信譽就是有這麼大的魔力,它能左右一個人的成敗。生活中如此,職場中也是如此,一個擁有良好信譽的人,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很受同事和下屬的歡迎與擁護,也很受上司的重用;而那些為了一點小利不惜失信的人,不惜與同事生死相搏的人,往往備受同事的輕視和排擠,更不用說在職場中升職和成功了。

3.以謙遜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

顯規則:一些自認為能力不錯的人,混到一個職位或者做出一些業績之後,心態就會變化,以一種優越感凌駕於別人之上,除了上級外,誰也不放在眼裡。

潛規則:一個越能做大事的人,越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態,越有成就便越以謙遜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這樣才能收眾人之心為己用。

人都有一種虛榮心,也正是在虛榮心的驅使下,人對人的心態也在不斷變化,當一個人職位很低、很平凡的時候,他會以仰視的心態看待成功者;當他取得一點成就的時候,就找到了自信,開始與人平視;當他取得過人的成就之後,就開始飄飄然了,以成功者的心態俯視別人。工作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人前後判若兩人,處於底層的時候,對人非常友善和尊敬;而一旦受到上司的賞識或者升了職,就大不一樣了;除了還尊重一下上司外,對別人大呼小叫,好像自己成了領導一樣。

有一位女員工,原本初中畢業,在公司人力資源部當文員;因為為人比較機靈,比較有手段,於是深得部門經理的賞識,將她提拔為助理。這時她就開始有點狂妄起來了,基層的員工來找她簽字辦手續的時候,顯得很蠻橫。後來,經理又把她推薦給部門董事,成了董事助理,這更讓她不可一世,飛揚跋扈,公司主管級職員去找她辦些手續時,都要讓別人折騰幾趟。有一天,一個部門經理去找她要份材料,她竟然讓對方站在旁邊等上半個小時;那位經理火了,直接罵了句:「老闆的架子都沒你大!」這一下傳遍了整個公司,本來不好的名聲雪上加霜,董事見她犯了眾怒,只好將她換掉。

有些人有一點點本事就飄飄然,忘乎所以,忘記了自己的地位和處境,結果,自找苦吃。我以前在一家公司也遇到過這樣的人。那時部門有三個文員,有一個長得比較漂亮,很受部門經理的歡迎,經理許諾會找機會提升她為助理,與她關係也非常親密。有了經理的撐腰,她便飛起來了,對同級的文員大呼小叫,分派她們的工作,結果很受同事的敵視,她出的報告把工作人員名字列上去的時候,把經理放在第一位,她放第二位,主管們放在第三位,一下就騎到主管們頭上去了;結果沒多久就被大家封殺了。一個控制不住自己心態、自視過高的人註定要失敗;而一些成功人士,尤其是能成大事的人,很善於把握自己的心態,很會去尊重下面的人,才會贏得擁護,贏得員工的心。

珠海有一家玩具公司,老闆身價幾十個億,他公司的待遇並不高,但員工們卻非常願意為他賣命,為什麼?因為那位老闆非常善於籠絡人心,公司主管級以上的,他會逐個請他們到家裡去吃便飯;哪位同事過生日,哪怕是車間工人,他都會安排在公司里用廣播播放音樂為他慶祝生日,並送上一份小禮物;哪位員工遇到困難,他都要前去看望,並給予幫助;夏天時,他會親自開車為每個車間的工人送水果??在員工的眼裡,他不像個大老闆,而像個親人和朋友。

對人的心態是左右你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放低自己的心態,給予別人尊重,不用錢也能收到比錢更好的籠絡人心的效果;而如果因為自己一時得勢,便開始追求沒有任何價值的虛榮,飄飄然看不起別人,那你註定遭到別人的抵制,大失人心,甚至讓自己走向失敗。

4.真誠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顯規則:在利益的驅動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很微妙,有些人也顯得很精明,通過一些手段和障眼法來騙取別人的信任,為自己謀取利益。

潛規則:虛假的溫情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真正能打開人心扉的是人的真誠;手段只能迷惑人一時,但別人察覺後會適得其反,真誠才能維持你心靈的美麗。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利益越來越被人擺在第一位,也改變了人的心靈和思維。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職場中,為了升職和加薪,為了業績和各種利益的爭奪,大家明爭暗鬥;在這種壓抑的環境里,很難發現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有時候,你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告訴你認為值得信任的同事,沒想到他馬上把你說的話拿來做文章,透露給你的上司或對手,作為攻擊你的一把利器。當年袁世凱對譚嗣同說的那句千古名言「殺榮祿如殺一狗耳」,在職場上隨處可見。利益的爭奪已把大家訓練得越來越精明,在職場中行走,如履薄冰。

當年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也比較單純,那時候我下面只有一個下屬,對她自然也很照顧,經常安排她出差,讓她賺點外快,也經常給她一些學習的機會。由於我跟一些部門的經理關係良好,有的經理時常會邀請我幫他們做點事,有一次我很忙,就安排下屬代我去,結果那天出差,人家熱情款待了她。沒想到第二天,她就偷偷向我們部門負責人告發我私自安排她去做些職責以外的工作。從那時起,我才重新審視她,發現她打我的小報告遠不止這些,我每次上班遲到她都有記錄,打個私人電話她都會報告部門負責人,讓人見了心寒。

或許很多人認為在當今職場上真誠地對待別人,會顯得自己是個傻瓜;就像整個社會都喪失誠信的時候,我們還要不要堅持自己的誠信待人?答案是肯定的。真誠待人雖然會讓你暫時吃點虧,但只要你堅持,必定是最後的大贏家;而如果你顯得很精明,通過一些手段和障眼法去騙取別人的信任,借別人之手去謀取利益,等識破後,你的名聲註定大損,也沒有人會再信任你。

有一位女職員,非常有手段,經常去生產線上拿些小禮品送給別人,常常買些小瓜子給大家吃,整天表現得很熱情、很樂於助人的樣子。就這樣通過一些小恩小惠騙取了很多人的信任。所以她說的話,別人也會比較信任。但後來出現一種怪現象,別人都跟她關係好,而同事之間的關係卻非常緊張,尤其是主管之間爭鬥得非常厲害。後來才發現了問題的根源,原來那位女職員經常在主管之間挑撥離間,因為大家都很信任她,結果主管們閉著眼睛打混戰,而那位女職員則坐收漁人之利,等著哪位主管下台,她好升職。結果真相大白後,那位女同事也在臉紅中匆匆離職。

虛情假意畢竟隱瞞不了多久,等本性暴露出來後,所有的經營都落空,而且會陷入在公司中無立足之地的尷尬境地。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能經受得起時間考驗的,能真正打開別人心扉的唯有真誠。只要你真誠地對待別人,不管部門裡同事間的關係如何,大家都會以你為朋友。一個空缺的職位,別人想升上去,大家都會有意見,而唯獨你去坐這個位置,大家都會推舉和擁護。

5.追求完美等於追求失敗

顯規則:有些人或許是出於性格問題,喜歡追求完美,對自己和下屬的工作要求做到極致。

潛規則:完美不是件好事,追求完美會消耗你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耽誤很多要事,也會給別人以壓力,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網。

完美是一種境界。不少人很嚮往完美,認為凡事做到完美才有成就,才能超越別人,卓爾不群,稍微有點缺陷就會在內心產生一種缺憾。我認識一個人,他給公司出的報告連格式﹑色彩都非常講究,一份報告做得花花綠綠的,下屬給他的文件,他也要求對方改了又改。但他最後常常因為耽誤一些要事而被上層責罵,而且下屬也因覺得在他下面工作太煩太累而辭職。其實完美並不是一件好事,正如一位作家所說:一個追求完美的女人註定不幸福。同樣一個追求完美的職場人士也註定難以成功。因為你的追求完美會給別人帶來太多的麻煩和壓力,也會導致很多重要的事因沒有時間或者難以實施而胎死腹中。

在日本一家動物園裡,有位飼養員特別愛乾淨,對動物也非常具有愛心,每天都把小動物住的小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可結果呢,那些小動物一點也不領她的情,在舒適乾淨的環境里,動物們開始慢慢變得萎靡不振,有的厭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了。這讓飼養員大惑不解!是什麼原因呢?後來通過研究才發現,那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有的喜歡聞混濁的騷氣,有的看到自己的糞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而一旦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會讓動物感覺很不習慣。

世界往往因為殘缺才美,在工作中也一樣,試想一下,如果你工作做得太完美,那會顯出別的同事的無能,讓別人黯然失色。同時太完美也讓上司感覺沒有能力指導你,認為你是個重大的威脅。同時如果你老追求別人性格的完美,你就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別人也會因為你的挑剔和古怪而與你疏遠,認為你不合群。

其實,做人最大的樂趣在於通過奮鬥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有缺點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完美;而當一個人什麼都不缺的時候,他的生存空間就被剝奪了。如果我們每天早上醒過來,感到自己今天缺點兒什麼,感到自己還需要更加完美,感到自己還有追求,那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

一位農夫每天用一根扁擔挑著兩隻水桶去河邊挑水。而兩隻水桶中,有一隻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把水挑到家時,這隻水桶總是把水漏得只剩下半桶,而另一隻桶卻總是滿滿的。如此過了兩年,每天農夫只能從河裡擔回家一桶半水。完整無缺的桶很為自己的完美得意忘形,而有裂縫的桶自然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勝任工作而羞愧萬分。經過兩年的失敗之後,有一天在河邊,有裂縫的桶終於鼓起勇氣向主人開了口:「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我這邊有裂縫,一路上漏水,只能擔半桶水到家。」

農夫笑著回答說:「可是你注意到了嗎?在你那一側的路沿上開滿了花,而另外的一側卻一朵花也沒有!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有裂縫,於是在你的那一側的路沿撒了花籽。我們每天擔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給它們澆水。兩年了,我經常從這路邊採摘鮮花來裝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所謂的缺陷,我怎麼會有美麗的鮮花裝扮我的家呢?」

工作中也一樣,看似完美的人往往難以駕馭,而正是身上有缺陷的人,才是為公司做貢獻的中堅力量。認識到自己缺陷的人,會把心態放得很低,腳踏實地地工作,以努力工作來回報公司。我們每個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縫的桶,各自都具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倘若我們懷著一顆包容的心,懂得發現對方的長處,並且能夠揚長避短,我們的工作一定會變得更加輕鬆愉快和豐富多彩。

6.優秀是一種習慣

顯規則:人們認為優秀是一種天賦,只有具備某些性格特質和能力條件的人才能成為優秀的人。

潛規則:優秀其實是一種習慣,只要你朝一個好的方向努力,每天堅持,你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後天形成的,是工作環境和自律的結果。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習慣能改變一個人,可以讓一個人從平凡到優秀,也可以讓一個人從優秀到平凡。大家工作一段時間後,會發現自己有了很大的變化:原本你是個很有激情、做事很積極的人,但面對枯燥而無前途的工作,你會逐漸變得消極、懶惰起來;早上躺在床上懶得起來,上班懶懶散散,工作潦草應付;下午一下班就急著回家消遣,從此過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讓懶惰成了習慣。

我有一個同學,幾年不見我發現他頹廢了很多。他在一家企業里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公司小,人力資源這一塊根本沒什麼事做,工資又低,搞得他一點激情也沒有。上班大部分時間就是瀏覽網頁,下班後就去網吧打遊戲,整天生活鬆鬆散散。自然幾年下來工作經驗沒什麼長進,也沒攢到什麼錢,又迷上打網路遊戲,生活很頹廢。幾年後同學聚會,面對一個個事業有成的老同學,他非常地尷尬,後來沒多久便得了抑鬱症;他也想不通自己曾經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懶散,沒有了雄心和抱負。

其實,一切都是習慣造成的,在一個不太健康的環境中,如果一個人不懂得自律,有可能從優秀變得落後;而如果能認清環境與自我,找到自己的目標,朝一個良好的方向持續努力,又能從人生低谷中走向優秀。當你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或者認清了自己身上的缺陷,或者刻意讓自己向優秀同事學習,這樣持續強化自己的行為,並養成一種習慣後,自然就成了一個優秀的人。你可以觀察身邊的一些優秀同事,比如說他們工作很細心,工作很有計劃,生活很有規律,這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刻意要求自己養成的一種習慣。

有位做保險營銷的年輕朋友,待人很熱情,但有一種毛手毛腳、不注意小節的壞習慣,也因此留下不少遺憾。一次約客戶簽完保單,忘了帶相關資料不說,臨走時又把筆帽丟在了人家客廳的茶几上。客戶對他這種丟三落四、毛毛糙糙的作風很不放心,結果簽單的事也泡湯了。他對此事很懊悔,自責因小失大。

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有句名言: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於是,這位員工開始下工夫,走訪了周圍許多有經驗的營銷人員,把「準備」兩字分類細化。外出見客戶的準備項目就分客戶信息準備、展業資料準備、技術準備、心理準備4大類20多項,每次出發前都一一核對完之後再出門。有人問他,不怕麻煩嗎?他說:優秀是一種習慣,我下決心要養成好的習慣。

有志者都希望自己足夠地優秀,做出一番事業。但優秀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優秀是一種習慣,只有假以時日地磨鍊才會真正形成。如果僅僅追求結果的優秀,而忽視過程的優秀、細節的優秀,就像芸芸眾生一夜間想變為奧運冠軍,那隻能是一種空想。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就算剛開始不習慣這麼做,也要會「裝」,要持續不間斷地「裝」,裝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習慣了,比如說準時到會,如果你每次都能按時到會,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習慣。

7.日事日畢

顯規則:工作拖拉是許多職場人士的通病,一份工作原本今天就可以完成,卻習慣於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最後不了了之。

潛規則:當天的事必須當天完成,如果習慣於往後拖延,工作會越積越多,如果耽誤了上司的要事,可能會給自己留下污點。

瑞典有句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有個人的太太最希望他能送朵鮮花給她,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下次再買。結果太太意外死亡後,丈夫用鮮花布滿了她的靈堂。這不是太愚蠢了嗎?這種現象也常發生在我們這些職場人士身上,一件事,本來可以今天完成,卻喜歡推到明天,明天再推到後天??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這以後就開始染上了工作恐懼症,每天愁眉苦臉,壓力重重,上班就像下地獄一樣。說到這,有一個笑話與此很類似:

有一個女人特別懶,每天起來都不肯梳頭,3年過去了,頭髮又臟又長,像個雞窩似的。一個好心人實在看不過去,就跟她說願意幫她梳頭髮。有人幫忙,懶女人當然樂意了,於是坐在鏡子前,等待著對方的梳理。由於懶女人的長頭髮粘在了一起,所以一梳子梳下去,懶女人痛得直咬牙,抱怨說:「幸虧以前沒梳頭髮,要不每天都得痛死!」

笑話固然好笑,但在職場中,我們有時候卻不經意地成了那個「懶女人」。我們習慣把工作一拖再拖,等任務堆積如山的時候,就會每天都被眾事纏身,苦不堪言。一旦養成了拖拉的習慣,對我們職業生涯的負面影響太大了。沒有哪個老闆喜歡工作拖拉的下屬,如果他分配某個任務給我們,卻一等幾天都沒結果,他對我們的看法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因為我們的拖拉而耽誤了他的事情,打亂了他的工作計劃,那我們就更遭殃了,可能直接影響到我們在公司日後的發展空間。

有一位管理學碩士畢業後擔任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鑒於他文憑很高,深受總經理的重用。一次,總經理讓碩士起草一份項目計劃書,碩士滿口答應。一周後,總經理詢問他進展得怎麼樣,他爽快地回答:進展得很順利。又過了一周,總經理問起這件事,碩士說:快寫完了。又過了一周,總經理再次問起這件事,碩士說:已完成了草稿,正在修改。結果有一天,總經理正準備與客戶談生意,需要這份項目計劃書,這時卻發現碩士的項目計劃書才開了一個頭。

在新世紀的今天,商業的節奏,正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快速運轉著。為了生存,幾乎所有的老闆都變成了「急性子」,他們恨不能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千萬不要自作聰明,隨意改變工作期限,把今天就該完成的工作拖到明天,期望工作的完成期限按照我們的計劃而後延。我們應該謹記工作期限,儘可能讓手中的工作消化在今天;當天的事當天完成,那麼留待明天的,只有一些新任務。如此一來,我們不但能從工作中獲得一種喜悅,無事一身輕,不必整天挂念著心中的一堆事,而且也能讓老闆看到我們幹練的一面,使自己從同事們中區別出來,成為老闆重用的對象。

8.格局決定結局

顯規則:有些人認為目光一直鎖定在利益上,自己的收益一定最大,所以,他們常常把自己局限於一些小利的搜尋與爭奪中。

潛規則:有些人忙著去爭奪利益,忙著去爬升,經過一番挫折後才發現自己的方向是錯的,而方向的正確在於你是否擁有一個寬闊的視野。

首先我想與大家探討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老是把視線放在最有利的事物上,他做出的選擇是否是明智的選擇?我想會有很多人給予肯定的答案;因為許多人在工作過程中,都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很多人認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是每次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許多人在受到重大挫折時,才發現自己的成功之梯靠在了一面錯誤的牆上。而為什麼靠錯了牆?癥結就在於你忙於追求利益的時候,沒有抬頭放大你的視野,沒有看清楚方向。

一位年輕人,有一次在路上撿到100塊錢,欣喜若狂,從此走路眼睛總是離不開地面,希望還能碰到這樣的好機會。在以後的四五十年時間裡,他撿到一鐵皮箱紐扣,5000多張各種票證,3000多元鈔票。為了找尋這些東西,他老是彎腰躬背,結果連背也駝了,看上去十分可憐。而且在這幾十年里,他失去很多原本屬於他的快樂、親情、友情,也失去了工作。他發現自己為撿這些東西所付的代價太驚人了,於是又陷入沒完沒了的自責之中,鬱鬱寡歡。

臨終之時,他才有所感悟。他告訴別人:假如生活能重新開始,他會毫不猶豫地高昂起頭,讓目光投向最遠的地方。可惜太晚了,他的有生之年已被自身的目光短淺、狹隘和平庸所捉弄。貪圖蠅頭小利,到頭來換得的是一輩子的窮苦和無盡的懊惱。

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有不少視野狹窄的人:為升職,拚命地巴結上司一輩子,鞍前馬後,任勞任怨,到頭來仍是原地踏步;為加薪,與對手明爭暗鬥,斗得一敗塗地,傷痕纍纍,最後就算斗敗了對手,卻給別人做了嫁衣裳;為一個不如意、一句逆耳的話耿耿於懷,一生糾結於心??如此等等,想想都覺得累。所以一個人要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就必須給自己一個更大的視野。但是視野還只是一個人「格局」的一部分,它能讓你看得遠,看對方向;但方向對了,能不能成功,還要看你的胸懷,視野和胸懷共同構成了你的「格局」。一個胸懷不夠寬廣的人,常常因一些瑣碎的事和一些小小的挫折而影響自己的大局。

某寺廟裡住著一位年老的大師,但他身邊有一個總愛抱怨的弟子。為了點化他,於是有一天,大師派這個弟子去買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這個不快活的弟子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下去。「味道怎麼樣?」大師問。「好苦!」弟子齜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大師又吩咐弟子把剩下的鹽都倒進附近的湖裡。然後對弟子說:「再嘗嘗湖水。」弟子捧了一口湖水嘗了嘗。大師問道:「什麼味道?」「很新鮮。」弟子答道。「你嘗到鹹味了嗎?」大師問。「沒有。」弟子答道。這時,大師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鹽;不多,也不少。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這麼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於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當你處於痛苦時,你只要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隻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工作中,我們也常常會為一些煩瑣之事,或者一些芝麻大小的得失而耿耿於懷,甚至將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有時因為同事借了幾塊錢沒還而煩惱,因為同事一句玩笑話而大為惱火,因為上司重用別的同事而牢騷滿腹??司馬遷有句古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一個人不把眼光放長遠,不給自己一個寬廣的胸懷,整天像一隻在樹林里跳躍的麻雀一樣,必然會為工作中的瑣事纏身,也必然會迷失自己的大方向,從而與成功無緣。

一個人在成功前最關鍵的任務就是養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這樣你才具備個人魅力,才具有影響力和感召力,才能在處理工作與人際關係時顯得遊刃有餘。一個人的個人風格除了形象外,還包括其內在素養和行為方式。

第五章 養成個人風格

1.人脈是無形的存摺

顯規則:許多人喜歡憑實力吃飯,認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端多大的飯碗;而對於人際關係的積累卻並不願意去花費心思。

潛規則:光靠自己的實力,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如果要成就一番大業,你必須積累足夠的人脈,有了人脈便如魚得水。

在當今社會,誰都希望能走上成功的大道。但現實中,絕大多數職場人士只能在奔波中,從一家企業跳槽到另一家企業,並不能改寫自己的職場人生,其中不乏一些能力出眾的人士。而少數看起來能力平庸的人,卻取得了顯耀的成就,讓那些個人能力出色的人為他打工。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你仔細去觀察,那些成功人士很注重發展自己的人脈關係,結果自己的事業越做越寬,越做越大。而忽視人脈積累的人士卻只能單打獨鬥,靠自己的雙手勉強應付自己的生活。所以說,人脈才是成功的關鍵,它是一本無形的存摺。

台灣凌航科技董事長許仁旭,就是一個靠人脈競爭力打天下的典型。當年從彰化縣鹿港小鎮隻身到竹科闖蕩,許仁旭並沒有顯赫的學歷與家世背景。但是如今外界估計他目前的身價高達數十億元,並身兼十幾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長。有人問他成功在哪裡?他說︰「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很多的機會當初自己沒想過,也沒看到。這些,都是機緣。」許仁旭口中的「機緣」,在朋友眼中,其實是由重義氣累積而來的。

斯坦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郾5%來自知識,87?郾5%來自關係。許多成功人士都信奉一個哲學:「20歲到30歲時,一個人靠專業、體力賺錢;30歲到40歲時,則靠朋友、關係賺錢;40歲到50歲時,靠錢賺錢。」所以一個人要成功,就要善於不斷地開拓和積累自己的人脈關係。曾經有位培訓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曾有幸參加喬.吉拉德關於人脈的演講,演講前,他不斷地收到喬.吉拉德助理髮過來的名片,在場的兩三千人幾乎都發到了。沒想到,等演講開始後,喬.吉拉德的動作卻是把他的西裝打開來,至少撒出了3000張名片,在現場一撒出這些名片,全場更是瘋狂。他說:「各位,這就是我成為世界第一名的推銷員的秘訣,演講結束!」

許多人以為,只有保險、業務員、記者等行業,才需要重視人脈,因為,人脈是他們吃飯的傢伙,也是最大的資產。但事實上,無論處於哪個行業,人脈都是成功的關鍵。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現實中,許多自認為能力出色的人,卻一直難以取得成功,其問題就主要出在這裡——忽視了拓展和積累自己的人脈。有些人在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時,老是以利益為導向,如果有求於對方,便拚命討好別人,而一時似乎不會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人,就不把他們放在心上。其實很多人脈是在一種偶然條件下起作用的,因為未來不可預期,在不確定的某個時間裡,你可能就會用得上他,或者他會給你帶來一個成功的機會。

2.單打獨鬥成不了氣候

顯規則:不少人希望成為部門中最優秀的員工,超越任何競爭對手。於是工作中常與人相爭,工作喜歡別具一格。

潛規則:當今職場中最忌單打獨鬥,一個離群的人註定被同事所遺棄。而且由於沒有人際關係的支撐,工作舉步維艱。

人們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相爭不是你贏就是我輸,所以大家往往只顧著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在職場中,一個部門裡可以看到許多現象:同事之間關係很淡,在一種虛假應付中維持彼此間的關係;見別人加薪或者薪水比自己高,於是內心就非常不舒服,工作中便開始排擠和抵制對方;為了爭一個職位,大家會斗得頭破血流,關係就非常惡劣;如果看到有些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煩或者犯了大錯,不但不出手相助,還會落井下石。這種沒有合作的緊張工作關係,到最後傷害的是每一個人。

有兩個人都是公司的老員工,同在品質部工作,一個負責公司的ISO體系,一個負責公司的COC體系。原本兩個人的關係還不錯,後來為了爭奪經理之位,開始明爭暗鬥,結果負責COC工作的員工贏了,當上了經理,另一位依然是主管。這一下矛盾就激化了。客戶來評審的時候,ISO體系和COC體系常常是放在一起評審。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每當客戶查到公司COC體系存在問題時,那位主管不但不幫忙,而且還要落井下石。而那位經理為了除掉該主管,也是故意向客戶泄漏公司ISO體系的漏洞,結果導致客戶評審好幾次通不過,流失了訂單。最後老闆知道了實情,把他們雙雙炒了魷魚。

當今的職場離不開合作,一個人不可能妥善地完成整個部門的事,大家各有所長,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共創佳績。現在的部門越來越類似團隊化,各自負責其中一個模塊,如果互相內鬥,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難做,最後導致整個部門的效益不佳,每個人的業績也上不去,自然升職加薪就成了空談。而唯有互相合作,發揮各自所長,才能使部門及個人業績最大化,才能給每個人帶來豐厚的獎勵與回報。

狼和狽,是兩種長相十分相似的動物。同時,它們又是兩種都喜歡偷吃豬、羊的野獸。它們唯一不同的是:狼的兩條前腳長,兩條後腳短;而狽卻是兩條前腳短,兩條後腳長。這兩種野獸,經常一起去偷豬、羊等家畜。有一天,一隻狼和一隻狽共同來到一個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羊圈的牆和門都很高,狼和狽都不能爬上去,只能望羊興嘆。

後來,它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先由狼騎到狽的脖子上,然後狽站起來,把狼抬高,再由狼越過羊圈把羊偷出來。商量過後,狽就蹲下身來,狼爬到狽的身上。然後,狽用前腳抓住羊圈的門,慢慢伸直身子。狽伸直身子後,狼用後腳抓住羊圈的門,慢慢伸直身子,把兩隻長長的前腳伸進羊圈,成功地把羊偷了出來。

當今職場中,各人的學歷、專業、能力以及工作分工不同,所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如同一台機器一樣,大家都是機器上的一個零件,沒有哪個零件在離開別的零件時能發揮作用。只有同心協力,機器才能運轉起來。現在的職場已不適合個人英雄主義,不要老想著超越別人,凸顯自己;不要輕視看似平凡的同事,如果與同事關係處得不順,會給你的工作帶來很多困境:因為你的大部分工作都要求助於別人,沒有別人的協助與合作,你會顯得捉襟見肘,舉步維艱。

3.多幫一個人,就多給自己鋪了條路

顯規則:人們常常把與別人的關係定位為競爭的關係,老希望自己比別人混得好,所以別人遇到麻煩時往往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

潛規則:同事之間的關係可以轉化為合作的關係,有時幫人也是幫自己。因為多幫了一個人,就多給自己的未來鋪了一條路。

工作中,由於職責分工較細,每個人只負責自己的崗位工作,而別人的事則一概與自己無關。就連同事不在座位上時,電話響了,別的同事也是充耳不聞。有時候,別的同事工作比較繁重,尤其是遇到困難工作解決不了時,許多人見了像沒見一樣,寧願在自己電腦上磨蹭時光,也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真有點「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感覺。有時候由於內心的妒忌,許多人會將同事看成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或威脅。所以,當同事遇到麻煩的時候,很多人都無動於衷,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有時甚至還落井下石,想藉機致對方於死地。

有兩個大學生應聘到某公司同一個部門,負責維護公司的管理體系。其中一個比較有經驗,而另一個就是個生手。所以,有經驗的那位做事非常順手,也深得上司的歡心,而另一位還主要處於學習和摸索階段,上司又沒時間教他,有經驗的那位同事更是不願教他分毫。所以上司派他們一起去做管理評審時,有經驗的那位早早就把工作做完了,而另一位忙到下班事都還沒做完,出的報告更常被上司責罵。有經驗的那位看在眼裡樂在心裡,覺得對方沒有一點競爭力,以後升職就不會有阻力了。就這樣幾個月過後,上司把沒經驗的那位炒掉了,只留下有經驗的那位一個人頂著兩個人的工作,結果苦不堪言。

這很類似於一個寓言故事:兩匹馬在沙漠中拉一車貨,有匹馬體力不行,而體力好的那匹馬一點也不體諒它,只顧高速地拉著車,讓另一匹馬疲憊地跟隨著,喘口氣的工夫都不給。最後的結局就是,體力差的那匹馬累死了,體力好的那匹馬最後由於只剩自己拉貨,沒多久也累死了。其實職場中需要的是互相幫忙,互相照顧,這樣的工作環境才會很愉快,而且你在幫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好人緣,為自己多鋪了條路。

我以前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的時候,那位老闆就是深諳此道的老手,他有一次聊他當年的創業經歷。以前,那位老闆是某小城市人事局的政府工作人員,在他做人事科科長的時候,每年都有很多轉業軍官來找他安排工作。每次他都是很樂意地幫助他們,並與之建立良好的關係。幾年後,這些軍官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得很出色,很多都成了單位里的領導。這時候老闆辭職下海經營房地產,有這麼多老關係的照顧,一路非常順利。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當今職場上,靠單打獨鬥是很難成功的,畢竟一個人的能力與精力有限,很多情況下必須求助於別人:例如碰到專業問題,不得不向別人請教;有事外出,不得不請人頂班;工作忙不過來,不得不請人分擔點任務;績效考核,不得不請同事們幫你把分打高一點??其實在公司里,大家就是一個整體,你工作能否順利展開,要看同事們是否配合你、幫助你。而要別人認同你、幫助你,你就得放下私心,真誠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事,那樣人家才會心存感激,才會滴水之恩,來日湧泉相報。其實,有時候你的資源閑置在那裡也是浪費,用來幫助別人,換取未來別人的幫助,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或許在你困難的時候,這能給你帶來莫大的幫助。

4.尊重別人的利益顯規則:人們常認為世界是個「零和」遊戲,要讓自己的利益增加,就必須要讓別人的利益減少,於是人們常只顧自己的利益。

潛規則:當前人與人之間離不開合作,離不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這些都是以尊重別人的利益為基礎,善於尊重別人的利益也就善於獲得更多的利益。

不少人都有一種苦惱:與同事、下屬的關係很僵。與同事見面,大家都對你冷冰冰的,工作上也不斷抵制你;下屬跟你也磕磕碰碰的,給他們交代任務時很不情願地應付著;甚至有時感覺自己被大家封殺了一樣。有些人遇到這種情況,見別人對他不友好,他馬上就火冒三丈,從檯面下斗到檯面上,結果讓自己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其實碰到這種情況,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有沒有侵犯別人的利益。

某主管對錢看得非常重,只要有利益,不管大小,他都要一個人獨吞。例如,帶下屬出去工作的車費、餐費他每次都是獨吞;每個月公司給部門的獎勵,在沒發下來之前,他都是忽悠下屬說到時候一起去吃飯或者遊玩,等獎金一下來,整個組的獎金都到他腰包里去了;部門經理安排他去辦點事,他每次都要從中撈點油水。久而久之,他的吝嗇也聲名遠播了。接下來這位主管也吃了不少苦頭,下屬們一個個跳到別的上司那裡去了。他常常抱怨下屬們個個腦有反骨,經常對他們大發雷霆??

人往往就是這樣,見別人對他不友好,卻從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問題全推到別人身上。這位主管就是犯了這種錯誤,過於注重金錢而侵犯別人的利益;什麼東西都想獨吞,卻每次都吞得很難受。要知道人都是趨利的,當你侵犯了別人的利益時,你就傷到了別人的根本,必然會遭到別人的反感和報復。而唯有尊重別人的利益,給對方屬於自己的利益,甚至超越對方的預期,大家才會青睞你、擁護你,這種合作模式才能長久。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但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夠吃。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每人只有一天是飽的,那便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也發現了這樣做的缺陷,於是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結果導致強權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大家又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又導致互相攻擊扯皮,等粥分下來時全是涼的了。

最後他們想出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的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就這樣,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人們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相爭不是你贏,就是我輸,所以大家往往只顧著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在職場中,一個部門裡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現象:同事之間關係很淡,在一種虛假應付中維持著彼此間的關係;見別人加薪或者薪水比自己高,於是內心非常地不舒服,工作中便開始排擠和抵制他;為了爭鬥一個職位,大家會斗得頭破血流,關係惡化;如果看到有些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煩或者犯了大錯,不但不出手相助,還會落井下石。這種沒有合作的緊張工作關係,到最後傷害的是每一個人。

5.把感情當成長期投資來經營

顯規則:人們常認為利益是維持人與人關係的紐帶,脫離了利益,人與人之間什麼也沒有,彷彿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潛規則:靠利益維持的關係是虛假和短暫的,感情其實是最好的投資,沒有利益付出,卻能收到永久的回報,可謂一本萬利。

在職場中很多人認為:工作就是一種人際關係的經營。人際關係好的人,工作做得順利,爬升也非常地快,而人際關係比較糟糕的,辦什麼事都頭疼。例如找別的部門辦點事,關係不好的一拖就是幾天,而關係好的話,第一時間就給你辦;與財務出納有矛盾的話,報個費用不斷給你挑毛病;與上司關係一般的話,可能長期晾在那裡,升職、加薪與你無關。有位員工,自認為學歷和能力都非常好,認為自己像金子一樣,遲早會得到公司的重用。再加上他為人比較直,書生意氣,不願意像某些同事那樣去巴結上司,結果在公司里上了一年班,跟部門經理沒說過一句話。到次年3月份的時候,公司開始提升幹部,一些能力差的同事因為跟經理關係近,升上去了,他依然是一名普通職員。憤怒中他提交了辭職書,那天經理召見了他,問他為什麼辭職。那位員工抱怨了一大堆,說自己在這裡很屈才;經理就回答他:「你說你很有能力,但我對你的情況只是有些聽說,具體如何我一無所知,又如何讓我提拔你?」

的確,很多職場人士就是吃虧在與上司和同事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有的是等到出了問題才臨時抱佛腳,自然於事無補。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立起來的,需要你長期用心去投資:比如說平時多關心一下同事,幫他們處理點困難,下班的空閑時間跟他們多去聚一聚,吃吃飯,逛逛街,關係就密切了。跟上司關係也一樣,平時多與之溝通,多回報一下公司,哪怕見面時友善地笑一笑,也會引起他對你的好感和關注。不要等著有求於人的時候才忙著與之建立關係,而是要把與別人的良好感情當作長期投資,有些人現在可能對你沒什麼用處,但關鍵時候他對你可能至關重要,決定著你的成敗。

20世紀30年代,每天早晨,有一位猶太傳教士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他都會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上好!」其中,有一個叫凱瑞的年輕人,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應很冷漠,因為在當時,當地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普遍很差。但是,年輕人的冷漠並沒有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傳教士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了一聲:「早上好!」

轉眼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有一天,傳教士與一群猶太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一個指揮官在前面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右邊的則還有一線生機。當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的時候,傳教士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絕望地抬起頭來,目光一下子和指揮官相遇了。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上好!」指揮官的表情雖然沒有過多的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上好!」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生還。

在物慾的背後,人其實還有一份溫情。其實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捨、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個熱情的問候、一抹溫馨的微笑,就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只要平時真誠熱情地對待別人,你與別人之間的關係紐帶就會越來越強。完全沒有必要靠利益去獲取,往往只需相聚時給對方一片溫情,「人緣」的獲得就是這樣「廉價」而簡單。

6.容人才能成大業

顯規則:人常常帶著濃厚的個人感情色彩去看待別人,容不得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人,最後兩敗俱傷。

潛規則:人要成功,必須要拉攏人,聚眾人之力為己用;而要做到容人,你就必須以平常心對待一切。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也至關重要。但在與他人相處時,你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否則四面樹敵,也會給自己的成功帶來許多障礙。人的成功離不開別人的支持,如果眾人擁護你,手下人才濟濟,事業就會一帆風順;而如果因為自己的感情色彩而把關係搞僵,成功道路上必然會磕磕碰碰。所以說,凡事要以平常心去看待,善待你的下屬和同事。要做到以平常心對待周圍的人,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能容納能力強過自己的下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功者要善於惜才、容才,才能為自己的事業拓展道路。自古成事的風雲人物,哪位不是手下人才濟濟?然而許多職場人士害怕優秀的下屬對自己構成威脅,降低自己在下屬中的威信,於是往往表現出忌才、壓才,逮住機會就給下屬穿小鞋,打壓下屬的生存空間,硬生生地把下屬逼走。歷史上,漢高祖劉邦因能網羅人才而獲得天下。劉邦是個地痞流氓,沒文化,也無治軍的經驗;與項羽交手,屢戰屢敗,多次險當俘虜。大魏時,嵇康評價他說:「天下英雄死絕,讓豎子成名!」但他有自知之明,放手讓張良、蕭何、韓信等賢才為他出謀劃策、征戰沙場。特別是他大膽地起用了韓信,封壇拜將,最後垓下一戰擊敗項羽而終得天下。坐在皇帝寶座上,他自豪地說:「安邦興國,立萬世不拔之基,我不如蕭何;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帥百萬雄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然此三人均能為我所用。」

能容忍反對過自己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會遇到下屬一些觀點直露、態度激烈、言辭尖刻的批評,但也是下屬出於工作之心的緣故。因此,你在用人上,要不計前嫌,要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度量。

這一點在李世民與魏徵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第一謀士,為李建成出過許多良策,好幾次把李世民逼入絕境;後來李世民不得不發動玄武門之變,把李建成集團消滅。魏徵也因此成了階下囚。許多人建議李世民殺魏徵,而李世民不但不殺他,反而重用他,讓他成了自己身邊的一面鏡子。李世民虛心向魏徵請教治國之策,於是才有了貞觀之治。

能容納犯過錯誤的人。對那些犯過錯誤又勇於改正的人才,應給予他們施展才幹的機會,不能一錘定音,讓人翻不了身。事實上,犯過錯誤的人往往是最終能成功的人。

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討好王郎,辱罵甚至謀劃刺殺劉秀的公文。但劉秀不聽眾臣勸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說:「如果追查,必會引起人們的慌亂,甚至逼他們成為我們的死敵。如果寬容他們,則能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隊伍。」是劉秀的寬容才使他終成帝業,統一全國。

一個人只有具有寬廣的胸懷,能夠容忍和團結一批人,才會收聚人才為己用。在職場中,光靠自己這個光桿司令去奮鬥是很難成功的。面對各色各樣的人才,不管是能力強過自己的,還是有缺陷的,只要對自己有用,我們都應該包容他們,以便讓他們甘願為我們效力。

7.誤會必須及時澄清

顯規則:許多人往往放不下自己的架子,與別人有過節時,哪怕是誤會,如果對方不低頭,自己很難主動去與別人緩和關係。

潛規則:誤會必須及時澄清,時間越久,結就越難解。而得罪了一個人,往往就得罪了一幫人,因為一個誤會而帶來這麼大的麻煩,很不值得。

人的很多不理智的行為,往往是在誤會的情況下產生的。誤會往往是在不了解情況、缺少思考、感情極為衝動的時候發生的。誤會一產生,如果不去澄清,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實等弄清真相後,卻發現真相與自己想像的完全兩樣。誤會如果不及時消除,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傷害。

以前在美國阿拉斯加某地方,有一對年輕人婚後產下一子,而那位太太因難產而死,只留丈夫一個人撫養孩子。丈夫忙於生計,又要忙著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他就訓練狗照顧孩子。而那狗聰明伶俐,懂得照顧小孩,咬著奶瓶給孩子餵奶喝。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他去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雨,當日不能回來。只好第二天才趕回家。狗一聞聲立即跑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打開一看,發現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他拿起刀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後,他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看見孩子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一時不明原因,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少了一大塊,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原來是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

職場中也常常出現各種誤會情況,比如一件事情沒做好,本來不是你的責任,上司卻誤解為是你的過錯,因為他只看結果,而不關注你做事的過程,如果你不及時解釋清楚,他就會對你產生很不好的看法和印象,嚴重影響你在部門裡的發展。與同事也可能因為一些利益的瓜葛,或者說了一句無意的話,而在雙方心裡產生波瀾。而一旦誤會沒有及時澄清,往往在雙方心中會留下鬱結,對方也會因為矛盾和不快而四處宣揚你的不是,或者處處與你為難。

我以前也遇到過一件很尷尬的事。我在一家集團公司負責培訓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客戶來評審,要檢查公司的培訓記錄。剛好有一個培訓課程,對方要求提供培訓記錄,於是我帶著評審員去找了負責講這堂課的經理,結果他根本沒有做這個培訓,於是被客戶判了一個「不符合項」。之後麻煩就來了,那位經理見了我像見到仇人一樣,而且他下面的工作人員也紛紛抵制我。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我與品質部的一位負責人關係比較好,而那天陪客戶審查的正是那位負責人。所以,那位經理誤會那次評審事件是別人借用我暗地裡陷害他。

誤會產生起來很簡單,但一旦沒及時處理,就會引發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8.冷廟也要燒香

顯規則:人們常常把目光鎖定在公司的高層及其身邊紅人身上,鞍前馬後地巴結他們,希望換取對方的賞識而得到提拔,但對於失去權勢的人卻很漠視。

潛規則:暫時失去權勢的人其實有時更值得你去投資,至少不要輕視他們。因為他們身上還有餘熱,也非常有可能東山再起,失勢時重視他們更容易得到他們的信任。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的眼睛常是往高看的,眼睛裡只有一些很起眼、很紅火的人。為了得到他們的欣賞和提拔,往往對他們點頭哈腰,想方設法地幫他們做事,在他們面前表現,希望能得到賞識。而對於一些暫時失勢的人,很多人往往不屑一顧,甚至還要加以嘲笑和落井下石。其實,要知道世間萬物一切都是發展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日失勢的他們往往會知恥而後勇,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翻身非常容易,而如果你這時候忽視他們,甚至輕視和攻擊他們,可能會給自己的將來埋下禍根。

李廣有一次打了敗仗被革職後,有一天晚上帶著幾個隨從過關。此時城門已鎖,而李廣的隨從自恃主子是李廣,上前對縣尉說:「這是前任李將軍。」可這個縣尉就是不給面子:「現任將軍也不能違犯宵禁,何況是前任將軍?」縣尉說得在理,李將軍便只能屈尊在驛亭過夜。不久,匈奴入侵,過關斬將,來勢洶洶。情急之下,皇帝又起用李廣,任他為將軍,而李廣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兵去將那個侮辱他的縣尉處死。

世事變化無常,人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益,而去趨炎附勢。其實冷廟更需要燒香,一些失勢的人,眼前可能很落魄,但很多人不用多久就能東山再起,如果現在不搞好關係,等他翻身後再去抱佛腳,是沒有一點價值的。而如果你平時就燒好了香,到那時他就會非常信任你、重用你。有時候,失勢的人比當前得勢的人更值得你去投資。因為得勢的人正春風得意,對他溜須拍馬的人非常多,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你,而且也關照不到,最後勞民傷財,空忙一場。而一時失勢的人就不一樣了,你這時候去尊重他、幫助他,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關鍵時候就是做了這樣正確的選擇。

三國時,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那時曹操軍隊才7萬,而袁紹卻是70萬,一比十,曹操完全處於劣勢。這時曹操這邊有許多文官武將暗中寫信,想投奔袁紹,都把賭注壓在佔盡優勢的袁紹一邊,而郭嘉卻看準曹操能以弱克強,反敗為勝,於是一心為曹操出謀劃策,最後一舉滅了袁紹勢力,郭嘉也成了曹操身邊的第一謀士,受盡恩寵。同時代的諸葛亮也是這方面的高手。很多人不明白當時他不去投奔孫權,而選擇缺兵寡將,幾乎沒有容身之地的劉備。但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選擇是對的,因為當時孫權的確比劉備佔盡優勢,但孫權已有基業,身邊謀士極多,根本沒有他表現和發揮的機會。而劉備不一樣,身邊就幾個武將,又很有潛力,所以諸葛亮投奔過去後立即就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最後大功告成,官拜丞相。

職場中,人們眼裡盯著的都是一些比較有權勢的經理等頭面人物,而對於有潛能而暫時沒有升上去的同事不加以重視;對於犯了錯誤,或者在爭鬥中處於下風的管理者甚至報以嘲笑。以這種態度和方式去經營人際關係,最後可能要吃大虧。其實經營人際關係,就像買股票一樣,在股票高價時你拚命買入,最後可能要吃大虧;而如果在股票低價時買入,可能就有大錢賺了。在職場中,得勢的高層你可以去嘗試一下與其搞關係,但同時對於暫時失勢的管理者,你也要去尊重他們,努力與之建立關係,要記得「冷廟也要燒香」。

一個人的成功,三分靠能力,七分靠關係。人際關係就像一條條靈活的路一樣,關係越廣,成功的渠道就越多。但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需要經營的,就像「緣在天定,分在人為」一樣,如果不去經營,人際關係就會變得有緣無分。


推薦閱讀:

婚姻5大潛規則,整明白了再結婚
被導演潛規則成老婆的10大女星
大學教授為何容易「潛規則」女學生? ? ?文?風青楊
性侵害在好萊塢到底是潛規則還是遊戲規則?
你肯定不知道的10個敬酒「潛規則」

TAG:職場 | 潛規則 | 規則 | 職場潛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