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無邊,有利孩子幸福成長

【新聞】女大學生初中起從家偷錢 稱偷的是父親少給的愛 閱讀原文

  屢屢偷家人的錢;花錢大手大腳,從暑假到現在花掉8000餘元……昨日記者走近這個父親眼中的問題女孩小佳(化名),她說,她偷的不是錢,而是父親少給的愛。

  初中就從家裡偷錢

  家住西安城東的許先生家境較好,工作順利,唯一的心病就是22歲的女兒小佳。「她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可我想不明白,她為何總是偷錢?」許先生苦惱地說,女兒從初中開始就有這個惡習,從家裡偷錢,如今她已是22歲的女大學生,這個壞毛病還是沒改。

  難道是小佳缺錢花嗎?對此許先生否定了。「她從小到大,吃穿不愁,要什麼給什麼,上了大學,每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日用品、衣服我們還單另買給她,真不知道她要錢幹啥。」許先生擔憂地說「我最擔心的是她誤入歧途,她已經22歲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了。」

  「以前偷的少,都是幾十、幾百的,我每次發現,都會教育她,打過罵過,語重心長講過道理,可都沒起到作用,還是照偷不誤。」可讓許先生接受不了的是,9月21日,小佳竟然從家裡的衣櫃偷走了3000元錢。「從暑假到現在,她已經花掉了8000元了,一個女孩子,再這樣縱容下去不得了。」

  她是老師眼中的乖乖女

  發現小佳拿走3000元之後,許先生開始給小佳打電話,可小佳對父親的電話不接也不回,無奈之下,許先生決定去一趟小佳的學校,找她的輔導員王老師了解情況。聽了小佳父親的講述,王老師很驚訝:「不可能吧,小佳在學校是個挺乖的孩子,不可能有小偷小摸的毛病。」

  交談中記者了解到,許先生在2002年和小佳的媽媽離婚,小佳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2007年,許先生和吳女士重新組成家庭,在許先生看來,小佳和吳女士相處得挺融洽,這讓他很欣慰。今年年初,吳女士懷孕了,這件事情對小佳的情緒造成影響。「我知道她不高興,可我也很無奈,生活還得繼續下去,再說不管我是否再有孩子,對小佳的愛不會改變。」許先生說道。

  父女見面言語刺痛對方

  昨日下午,記者和許先生一起來到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小佳的學校,這次許先生給小佳打電話,終於接通了。但是電話對面的小佳表示,不願意見父親。「有什麼我們十一回家再說吧。」小佳一開始態度強硬。後來許先生在電話里勸了十幾分鐘,小佳終於同意見父親一面。兩個小時後,小佳從校外返回,父女倆相見了。

  記者眼前的小佳,漂亮時尚,說話也很有禮貌,許先生要求到王老師辦公室去,了解小佳在校的表現,小佳沒有反對,帶領我們到了王老師處。可談到關於教育小佳的困惑時,小佳開始有了些針鋒相對的反擊,在許先生詢問小佳「為何屢屢從家裡偷錢」時,小佳翻臉,她哭著喊:「你從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我以後再也不要你管了。」許先生聞言摔門而去。

  女孩咋說

  我不缺錢就是想氣他們

  許先生走後,記者和小佳促膝長談。她說:「我並不缺錢,我偷錢的事情是故意的,我就是想氣他們。」

  小佳口中的「他們」指的就是父親許先生和阿姨吳女士。「我覺得我在家裡是個多餘的人,沒人關心沒人愛,我爸即將有另一個孩子了,他的父愛將不再屬於我了。」小佳無助地哭泣,她說只有通過偷錢的方式表達心裡的憤怒,吸引父親的注意。

  心理專家

  父親應給女兒足夠的關愛

  這樣尖銳的父女矛盾,該如何緩解呢?

  對此,陝西省心理教育研究會會長宋馨給出了建議:「小佳小時候一定缺少愛,缺乏家庭溫暖,幼小時家庭的不和諧讓她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恐懼感。父親再婚後,在她內心深處,她要和後母『爭家產』,抱著『我多拿你少拿』的心理,才會做出偷家裡錢的舉動。對於這樣的孩子,父親一定要注意相處的方式,給她足夠多的關愛,彌補離婚對孩子造成的打擊,除了物質上的滿足之外,要給孩子精神上的補償,加倍的呵護和關愛是唯一的途徑,才能讓她身心健康地成長。」

【新聞】父愛無邊,有利孩子幸福成長 閱讀原文

  專家呼籲,父親在孩子眼裡代表著無窮的力量與強大的依靠。父親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結合起來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如果父親淡出對子女成長的關心和指導,不注意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也顯示,由父親帶大的孩子往往更聰明、智商更高,在學校和社會上也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那麼,父親能帶給孩子什麼好處呢?七年來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經驗告訴我:

  1、父愛有助於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一般來說,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勇敢、堅強、開朗、大方等個性特徵。孩子在與父親的不斷交往中,既能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父愛,又能模仿、學習父親的言談舉止。這與在「爸爸沙龍」調查中的結果一致:每天抽時間陪伴孩子的6位父親,他們的孩子都比較外向,親和力強,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也往往表現出更多的「組織者」形象。

  2、父愛有利於幼兒積極情感的滿足

  父親是孩子重要的遊戲夥伴,也是孩子積極情感的滿足者。一般來說,母親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多會選擇做一些安靜而缺少變化的「小遊戲」,比如手指遊戲,念童謠等。而父親則會更多地與孩子玩運動量大而刺激的「大遊戲」,比如追逐跑、騎「馬浪浪」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更喜歡與父親玩。這一現象在班級進行主題活動「我對爸爸的希望」時就已經明確顯現出來。

  3、父愛能促進幼兒性別角色的認識

  我們都知道,幼兒對「兩性關係」的認識最早來源於家庭。如果男孩與父親交往過少,則容易導致「女性化」傾向。而對女孩來說,通過對父母性格特性的認識,會更加強化自己的性別意識,掌握性別角色標準。

  4、父愛更易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研究表明,母愛與父愛對幼兒的智力影響是有差異的。母親會較多地從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導孩子認識周圍環境、學習交流方法、遵從社會準則。而父親則會通過與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種形式的活動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以促進孩子求知慾、好奇心的發展。應該說,父親的參與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班級「爸爸沙龍」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每周與孩子交流少於3個小時,「應酬」多於「家庭生活」的父親,他們的孩子大多沉默寡言,參與活動消極。反之,家庭生活和睦、時刻關心孩子成長的父親,他們的孩子一般都表現出活潑、開朗,參與活動積極、遇事有主見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由此可見,「親情關係向母性群體傾斜」是一種非常不利於幼兒健康發展的現象,加重「父親教育」的力度和強度已迫在眉睫!

【新聞】父親的教育像給孩子補鈣 閱讀原文土耳其家庭教育專家加利斯也指出,子女出生之後到入學之前,是最重要的成長階段,而剛強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加利斯說,身為父親者如果能夠在此階段對子女付出更多的愛心和關懷,可以使子... 全文↓【新聞】父親的教育像給孩子補鈣 閱讀原文

  土耳其家庭教育專家加利斯也指出,子女出生之後到入學之前,是最重要的成長階段,而剛強的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加利斯說,身為父親者如果能夠在此階段對子女付出更多的愛心和關懷,可以使子女建立自信和開放的性格,也有助於子女對應外界不同環境的變化。他還表示,以協助子女的人格成長而言,一位盡責父親對子女的照顧,較母親對子女的照顧,可以增加25%到30%的正面成效。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社會中男人的應酬越來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擔似乎落在了女人肩上。據《人民日報》報道,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佔50%,以父親為主的佔20%,平分秋色的佔30%。可見,男人在教兒育女方面的付出還遠遠不夠。   那麼,作為父親,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影響孩子呢?

  首先,父親應該教會孩子堅強。母親是水,她滋潤孩子的心靈,使他們學會溫柔;父親是山,他支撐孩子的信念,使他們學會剛強。正如東子在《父親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中所說,母親的教育像給孩子喂紅糖水,而父親的教育像給孩子補鈣。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只要父親少一些應酬,多一些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孩子的剛性自然會滋生出來。

  其次,父親應該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他們和孩子在一起往往會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如果孩子把玩具拆開,母親可能會罵他們一頓。而父親可能會和孩子一起去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再教孩子把玩具裝好。父親往往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也會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

  再次,父親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男性往往愛活動,他們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這無形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力。而且男性不像女性那樣愛乾淨,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採取支持態度。英國科學家發現,孩子太乾淨對身體並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是「臟」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太乾淨,很少接觸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身體就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並不是好事。

  當然,父親還可以和孩子一起下下棋,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帶孩子做做手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等等。

  總之,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女人的事,男人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

【新聞】好爸爸首先是好男人 閱讀原文許多父親認為,自己工作賺錢養家就是「養兒」。其實,在孩子心目中,所謂的「養兒」是指父母和孩子經常生活在一起,在情感上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的行為。沒有給孩子富足的精神生活就是「不養」孩子的父母。而且在孩子... 全文↓【新聞】好爸爸首先是好男人 閱讀原文

  許多父親認為,自己工作賺錢養家就是「養兒」。其實,在孩子心目中,所謂的「養兒」是指父母和孩子經常生活在一起,在情感上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的行為。沒有給孩子富足的精神生活就是「不養」孩子的父母。而且在孩子的生活理念當中,「不養」的父母是沒有資格教育孩子的,所以他們會在「不養」的父母面前犟頭犟腦,表現得特別不聽話。這就導致了教育的失敗。要改變這樣的現狀,最根本的方法是多多顧家,把更多的感情留給家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同樂,同思,共同探討孩子的所思所感。

  也有一部分父親不受孩子歡迎,是因為他的行為習慣不被孩子認可,比如搓麻將打撲克,不講究衛生,說話開粗口,對長輩不孝敬等等,不能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導致孩子對父親的管教不服。這也會導致教育的失敗。

  孩子需要善良、勤快的媽媽做榜樣,孩子的生活起居需要媽媽的照顧,但獨生子女家庭的媽媽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對孩子生活照顧得過分周到,對孩子管教得過分細緻,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鍛煉,男孩子的性格變得女性化。所以孩子很需要一個好爸爸做榜樣。需要父親的智慧、寬容大度、幽默、責任心、同情心等良好個性品質的熏陶。

  父親該如何教養孩子,方法其實很簡單,第一要做個好男人,具備好男人的良好個性品質、良好行為習慣,給孩子一個好榜樣。第二,多與孩子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第三,在玩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生活能力、自主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比如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幽默風趣的性情等。

【新聞】父愛有利於人格健康 閱讀原文

  我的女兒今年15歲了,讀高三,各方面都很不錯。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費盡了心血,有成功,有挫折;有喜悅,有苦惱。說句掉男人的底子的話,我在女兒的嬰兒期,胳膊都抱疼了。一有空,就帶她到公園乃至田間地頭。躺在床上,教女兒背古詩、兒歌。講故事從西遊記到三國演義,直到自己隨便編造也沒有辦法為止。教育孩子很辛苦,但總體來講,是一種幸福。

  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一股腦兒全推給母親,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我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於孩子的心智發育。許多調查材料表明:缺乏父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育要差。父親長期不在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據研究,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兩個小時的男孩子,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人際關係處理得更融洽。

  二、有利於孩子人格健全。母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母親的細膩、溫柔、善良,有利於孩子「柔」的性格成長。但父親的勇敢、堅強、果斷,有利於孩子「剛」的性格形成。剛柔相濟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認為男孩子由父親帶,女孩則應該由母親帶,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如果只實行母性教育,那麼男孩子就很難以父親為楷模去開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難了解男性的生活狀態。

  三、有利於孩子對生活的全面體驗。如果一個人,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兒國,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一個人形成畸形性格,與他兒童時期對世界的片面觀察有密切聯繫。母親更容易溺愛、遷就孩子。父愛則相反,是一種深沉、嚴肅的愛,父親更多地考慮孩子的未來。失去父愛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長大以後,碰到一點問題都會不知所措。  至於父親怎樣教育孩子,我認為主要做到:以身作則,創造環境,溝通交流,期望鼓勵。

  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造環境則沒有引起很多人足夠的重視。孟母三遷,講的就是環境的重要。很難想像,一個在麻將桌旁長大的孩子,以後不愛打麻將。經常和孩子交流溝通,培養孩子的交際、表達能力和民主的習慣。成功的人都是鼓勵出來的,也是父母期望出來的。

【新聞】父愛是造就天才的關鍵 閱讀原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有著各自不同的影響作用。母愛可使子女身體和情感得到健康的發展,父愛的功能則表現在教會孩子怎樣應付和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人生問題;母愛代表著人性和社會生活情感方面,父愛則往往象徵著事業、思想、秩序、冒險和奮鬥,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現在對孩子成就感的培養上。

  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也與父親有關。椐有關機構調查表明,如果有一個好的父親,則孩子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高,在人際關係上會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較強,很容易與人相處。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愛遠遠勝過母愛。所以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時兼具了父愛和母愛兩方面的內容。現在較為普遍的問題是,一些做父親的往往忽視甚至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謂的「偏陰性格」,即脆弱、膽小、多愁善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父親應「親臨」教育第一線,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有人說「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教師」,我想提醒所有的父親:孩子的成長、天才的培養,父親絕不能走開。


推薦閱讀:

自我取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成長
幼教專家於愛東:家園共育落實處 讓孩子快樂成長
賈西津:轉型成功依賴公民社會成長(2)
枯燥重複的工作是否難以忍受

TAG:孩子 | 成長 | 幸福 | 父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