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喊拼得累,來看看美國拼爹媽拼得有多狠……| 他山石

這裡是清華爸+復旦媽打造的原創親子平台,

分享身邊育兒達人(尤其是爸爸們)的育兒經,

多元教育理念的碰撞與啟發,

創意遊戲與實用資訊,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兒以靈感

————————————————

文章摘要

「現在的教育,就是逼著一個家長辭職回家」這樣的文章讓很多家長深有共鳴,我們在抱怨拼得太辛苦的時候,不妨來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國,會發現拼爹媽的程度可能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天就與您分享一個很拼的、在美國華人媽媽的觀察和思考。不管您看了是覺得被安慰了,還是更焦慮了,po主自己覺得,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追求所謂精英教育,付出自然也要更多,所以關鍵還是看你的選擇是什麼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本文作者是「爸爸真棒」的小夥伴、常駐美國矽谷的特雷西,特雷西也是個很拼的媽,剛生了老三,孩子剛滿月,就「一身冷汗,清淚兩行」的寫下此文與諸君分享,大家看的滿意,還請多多鼓勵她一下。

最近老有國內的朋友在朋友圈裡曬孩子上學的各種苦,抱怨中國家長的各種壓力大。然後,他們就紛紛問我:「你們到了美國,是不是就根本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其實,我在美國朋友圈裡的媽媽們也是各種煩惱。有的擔心公立學校教的東西太過簡單,有些糾結著要想辦法把孩子轉到更好的學校里去,有的被各種興趣班折磨得苦不堪言。而且,為了能讓孩子們上名校,有出息,媽媽們也是各顯神通、擠破腦袋,簡直和在國內的時候一模一樣。

有錢未必能進的私立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兒子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把他送進了我們這裡頂級的私立學校,等她女兒長大一點兒,也跟著哥哥進了同一所學校。

同時供兩個孩子上頂級私立,在中產圈的媽媽們看來可是了不起的大事——這所學校一年光學費就是三萬多美元,再加上亂七八糟的雜費,兩個孩子加起來一年將要花掉七八萬美金。而美國家庭年收入五萬美元就被定義為中產了。

所以,普通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大多數上不起這樣的私立學校,更別提同時供養兩個娃了。

可是我朋友不管,她之所以那麼拼,是因為當時在公立學校就讀的兒子,已經到了幾乎天天被老師趕出教室的地步。「兒子的老師是新加坡人,把亞洲人嚴格管理學生的那些做法都帶到美國來了。每次我兒子犯了什麼錯誤,老師會讓他寫70遍『我保證以後再也不犯錯了』,他上課如果不專心聽講,老師就把他趕出教室,他後來習慣了,就自己跑到操場上閑逛。我兒子有一天對我說『媽媽我覺得自己長大以後肯定會去蹲監獄』。」

本來朋友想去和校長談一談,可是其他媽媽告訴她,在公立學校投訴老師基本沒有作用,而且新加坡老師因為管理嚴格,帶出的孩子考試成績高於其他班級,還深受校長的賞識。

一開始,朋友的老公完全不同意她把兒子送去私立學校的「瘋狂想法」,直到她把某所私立高中的大學錄取名單拿給老公看。160個畢業生,將近40個進入斯坦福。而當年他們所在學區的三大頂級公立高中,每家近1000名的畢業生中,進入常春藤的只有10個左右。

我的另一個朋友,今年也開始帶著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參加名牌私立學校的考試。那麼小就開始考慮以後上大學的事情,頭一個原因是因為私立學校越到高年級越難進。「比如小學一年級它招100多個人,到了二年級可能就招十幾個人了,你必須等有其他學生退學,才有名額給你進去。」

「那麼難進還有人退學么?」我開玩笑地問朋友,朋友說根據她的了解,確實沒有人輕易退學,一般都是父母換工作,舉家搬到外州,或者是,破產了,再也讀不起好學校。有的孩子退學前還問爸媽:「等你們多掙點錢以後,我還能回來繼續上學么?」

從小開始考名校的另一個原因是年齡越小考題越簡單,比如一年級就搞搞智力測驗之類,可是等到高中再去報名,入學考試就是各種科目的全套考題了。

即便是從小就去應考,一樣不是人人都能考進,我的一個朋友,陪著孩子硬是從小學一年級考到五年級,可惜一直沒有實現理想 。

摸透了家長們的心理,去年本地區一家頂級私立學校居然辦起了幼兒園。據說這家私立學校的小學一年級,會把60%的名額留給自己幼兒園的畢業生。這樣一來,又引得眾家長砸鍋賣鐵,趨之若鶩。

朋友阿聰的女兒現在就在這家私立幼兒園就讀,聽她說幼兒園辦學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老師耐心些。相比其他私立幼兒園每月1200到1600美金的收費,和名牌私校掛鉤的幼兒園收費貴得驚人!要3500美金左右。

阿聰和老公都有工作,收入也都不錯,可是為了女兒上私立,他們說絕對不敢再生第二個孩子了。

各顯神通的興趣班

除了拚命把孩子塞進好學校,為了讓孩子將來能上到好大學,美國媽媽們也是從早忙到晚,來自亞洲的媽媽尤其瘋狂。

聽說運動能給大學申請「加分」,每天媽媽們就帶著孩子往返於游泳館、體操房、運動場。我認識一個媽媽,夫妻倆個子都不高,一個1米6一個1米7,孩子從小天天進運動館,硬生生鍛鍊出1米9幾的大高個。

聽說加入樂隊,參加社會活動能給招生官留下好印象,媽媽們就天天逼著孩子鋼琴小提琴黑管,去社區參加公益勞動。

很不幸,雖然我一直崇尚所謂「自然教育法」,但也忍不住會被周圍濃濃的拼搏氣氛裹挾著向前走。

比如在參加興趣班這件事上,我慎之又慎、精挑細選,可還是給孩子報了游泳、冰球和鋼琴。

萬萬沒有想到,陪孩子上課居然是一件那麼辛苦的事情,先不提陪伴遊泳課將近兩個小時的枯坐,給孩子洗澡穿衣的麻煩;也不說送他們練習滑冰往返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單是一項鋼琴課就把我折磨得半死——首先,美國學鋼琴巨貴,上新課一分鐘一美元!我向國內的媽媽打聽了一下,在祖國,好一些的老師,上一節新課大約需要兩三百元人民幣,陪練費比較便宜,差不多80元一小時。可惜美國的陪練費和上新課一個價,都是一美元一分鐘。

因為捨不得昂貴的陪練費,我只好發掘自己的潛力,在孩子上課的時候旁聽,回家以後,我自己先把曲子練熟,再督促他們練習。每天晚上孩子完成書面和閱讀作業之後,就是我們的練琴時間,一人一個小時,等把兩個孩子全部搞定,基本也該上床睡覺了,自己想在網上看個電影都沒有時間。

別看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前途忙得熱火朝天,但有時純屬瞎忙。比如有個朋友的孩子,從小就是「模範兒童」,熱心組織各種公益活動,小提琴拉到學校樂團的首席,結果因為活動太多,影響了成績,考試不小心得了個B,最後進了一所讓全家都很不滿意的大學。

「說到底還是成績最最重要,」孩子媽總結說,「那麼多人申請名牌大學,老師當然會把『全A』的挑出來先看,實在分不出高低來再去看你的社會活動那些。你有個B,早被不知道多少人擠到後面去了。」

所以近兩年本州有好幾個孩子自殺(有華裔也有白人),原因是覺得自己成績不好,辜負了父母的期望。這幾個孩子全都來自富裕家庭,居住在頂級學區,他們的同學在媒體上呼籲大家改變心態,說很多上中產的孩子,特別是亞裔兒童,從小就被父母灌輸「考B就是不完美的人生」,心理脆弱得很。

尷尬的亞裔

最近幾年,在美國,亞裔想上藤校那是越來越難。為什麼?亞裔成績太好,競爭過於激烈。

前段時間鬧得轟轟烈烈的華人狀告哈佛大學錄取不公平就是一例。同樣的成績,同樣的學術表現,同樣的社會經歷,黑人孩子、墨西哥孩子、白人孩子都能進,偏偏亞裔孩子進不了藤校。

很多常春藤大學都有限制亞裔生人數的情況,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康奈爾、布朗和賓大的亞裔平均錄取率約是白人的四分之一,普林斯頓和達特茅斯是白人的二分之一。而在沒有限制亞裔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磯分校,亞裔錄取率超過白人。

支持限制亞裔考生錄取的人士認為,美國社會裡,亞裔本來就是少數族裔,如果不加以平衡,那麼學校里的亞裔學生會反過來成為多數族裔,這樣「太不公平」;而反對限制的人們認為,亞裔成績好表現佳也是孩子自己努力得來的,沒偷沒搶,憑什麼剝奪他們和所有人公平競爭的機會?

為了表示不滿,前段時間有位印度哥們兒(沒錯,強大的學霸印度人在老美眼裡也屬於亞裔),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冒充黑人去申請大學(沒錯,有些印度人的膚色確實很黑),然後,他很順利地就被夢寐以求的幾所學校錄取,當中還包括非常難進的醫學院。當然,這位印度哥們兒最後讀了沒幾天就和學校說拜拜了,但他偉大的事迹讓許多亞裔孩子都感受到了這個世界滿滿的惡意。

所以很多華人媽媽都在抱怨——

你們名牌大學說「需要成績好」,我們華人孩子於是拚命努力,擁有了出色的學術表現;

你們名牌大學又說『需要熱心公益』,我們華人孩子就積極組織社團,參加公益活動;

你們還說『要身體強健,熱愛體育』,我們就省吃儉用地送孩子去鍛煉身體,在亞洲人根本不擅長的體育項目上和其他人種比拼。

最後,你們居然要限制入學人種比例!!!

這明明就是在「逗你玩兒」!

可惜,即便被「逗你玩兒」的大學指揮得團團亂轉,華裔家庭仍然忍不住前赴後繼奮不顧身地拼爹拼媽拼孩子。每次想到未來還要如此拼搏十幾年,我就一身冷汗,兩行清淚……


推薦閱讀:

大富大貴的腳相,看看你佔了幾條?
新開業酒店還缺幅畫,怎能不來看看這幾幅山水
10種對糖友有益的堅果,看看你有沒吃對?【糖飲食】
古德里安為何被尊為德意志第一名將?看看他的戰績和影響就知道了

TAG:美國 | 拼爹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