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督教講章:主所愛的那門徒

《主所愛的那門徒》(約13:23-25)(約13:23-25)「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阿,是誰呢?」「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一般解經家均相信,這個主所愛的門徒就是使徒約翰。這話並不表示主不愛其它的門徒(1節),乃是說主對他的愛顯得比較特殊。「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古時猶太人坐席的姿勢乃是側身斜卧,左手肘支撐著身體,頭部靠近桌子,腳部伸向後邊。這話顯示,約翰原就斜卧在主耶穌的右邊,他將身子稍向後挪移,便有如挨近主的懷裡,貼近主的胸膛。其實,聖經當中有好幾處提到,約翰是主所愛的那門徒。今天我們就來分享這個《主所愛的那門徒》。一、蒙受主呼召(太4:21-22) (太4:21-22)「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耶穌呼召的首批門徒,他們大都在以前已經認識耶穌,而這次主耶穌要呼召他們作出更徹底的奉獻,他們要作得人的漁夫,就是將人帶進神的國度里。這項使命是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當神的呼召臨到時,任何人或事物都不應成為我們回應這呼召的攔阻。昔日那位呼召門徒獻身於傳道工作的主,今日仍在尋找願意撇下一切來跟隨祂、服事祂的人。 雅各和他的兄弟約翰、彼得和安得烈是耶穌第一批呼召與祂一同工作的門徒,耶穌的呼召使他們立刻起來,放棄了自己的職業。他們並沒有找借口,說現在不是適當的時間,而是立刻離開自己的崗位來跟隨耶穌。耶穌呼召我們跟隨祂,我們也要像這些門徒一樣,立刻行動。二、列為主門徒(太10:2) (太10:2)「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耶穌呼召了不同的人──漁夫、激進黨人、稅吏作祂的門徒,祂呼召平民老百姓和傑出領袖、富有的和貧窮的、知識分子和文盲。今天許多人都認為只有某些人才有資格跟隨基督,但主耶穌卻不是這樣認為。神能夠使用任何人,不管那人覺得自己何等卑微。你覺得自己很微小、沒有價值嗎?要切記神會使用平凡的人去做祂那不平凡的工作。而約翰他們在眾門徒當中,更是被神抬舉,成為使徒。得到主耶穌親自的教導。三、常隨主左右(太17:1可5:37) (太17:1)「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登山變像是個異象,短暫地顯出天國之王的榮耀(16:27-28),特別向三位門徒顯示出基督的神性,也是神肯定聖子所做的一切之記號。(可5:37)「於是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隨他。」彼得,雅各,和約翰是主耶穌的核心門徒。主耶穌在世做工的時候,常常把他們幾個帶在身邊。因此我們看到,在聖經當中,常常有他們幾個人的發言。比如主耶穌詢問門徒們,自己是誰?彼得回答。當有人奉主的名趕鬼,但卻不來跟隨主的時候,雅各氣不過,要求主禁止那個人。當有村莊不接待主的時候。身為「雷子」的雅各,約翰火爆脾氣爆發,「就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嗎?」四、跟隨主到底(約18:16、19:26) (約18:16)「彼得卻站在門外。大祭司所認識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就領彼得進去。」另一個門徒可能就是這部福音書的作者約翰,他認識大祭司,向看門的使女表明身分,就能領彼得進入院子里,但彼得拒絕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彼得在其後數小時的經歷將改變他的一生。(約19:26)「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約翰是主所愛,也是忠心愛主的門徒。無論是在平安穩妥,還是患難環境當中,他都跟隨主到底。最後主耶穌被釘十字架,門徒都四散奔逃了,唯有約翰和一些婦女,陪同馬利亞到了十字架下面。就連彼得都軟弱到不認主了。約翰卻始終不改初衷的追隨耶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五、接受主託付(約19:26-27) (約19:27)「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她未必能完全明白兒子所作的事(路二50~51),但是她對兒子的愛是我們可以了解的。在十字架下,她顯出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的愛。耶穌也愛她,在離開世界前,祂吩咐祂所愛的門徒照顧母親。而被主耶穌所託付的約翰,是主所愛,所信任的。他果然沒有辜負主的託付,把馬利亞接到家中,像對待自己母親一樣的對待馬利亞。同樣,主耶穌也把他的羊群,就是教會託付了彼得,彼得也是忠心的照管著神家的羊。今天,主耶穌對你我的託付是什麼呢?我們可曾辜負了主耶穌的託付?六、得著主能力(徒3章)(徒3章)醫治跛子的榮耀是歸於耶穌而不是使徒。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的名字代表他的性格,象徵他的權柄和能力。彼得借著耶穌的名字,表明了是誰給他醫治的權柄和能力,使徒沒有強調他們能做些甚麼,而是強調神能通過他們做些甚麼。耶穌的名字並不是魔術咒語,當我們奉耶穌的名禱告時,我們務要記著,叫我們的禱告有能力的是耶穌自己,而不是「耶穌」這兩個音節。當彼得約翰醫治那個瘸腿的人的時候,是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叫他起來行走的。因著奉耶穌的名,而從主得著能力。七、為主受逼迫(徒4章) (徒4:1-3)「使徒對百姓說話的時候,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因他們教訓百姓,本著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就很煩惱。於是下手拿住他們。因為天已經晚了,就把他們押到第二天。」在宗教自由的國家裡,一般都不會像彼得和約翰那樣,因為傳福音而被關進監里。不過,當我們嘗試叫人歸向基督時,也要冒險。如果能夠使五千人歸向基督,也許我們會願意在監牢里過一晚,不過若單是為了一個人,我們又是否願意受苦呢?你傳福音時會有甚麼危險呢?是會被拒絕,還是會遭逼迫?不論是甚麼危險,要知道為神工作總不會徒然。就如彼得約翰他們,(徒5:40-41)「公會的人聽從了他,便叫使徒來,把他們打了,又吩咐他們不可奉耶穌的名講道,就把他們釋放了。他們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八、得著主默示(啟1:1) (啟1:1)「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他就差遣使者,曉諭他的僕人約翰。」約翰是主耶穌十二使徒之一,新約聖經二十七卷,其中有五卷書是約翰所著。約翰福音,約翰一、二、三書,啟示錄。約翰福音二十30~31可說出約翰福音的主要書成目的,全書記載了七個主行的神跡,其實主行的神跡在其它書中的記載不止此數,然而約翰選出這七個神跡在本書中的目的,是要叫人明白且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凡相信祂的必能得生命。初期教會受異端侵擾,此異端主要高舉知識,以知識為得救的基本。並且否認聖潔的神道成肉身之說,因他們以為全善的神不可與罪惡的物質世界產生關係、接觸。因此,作者在他的書信中指出神是光、生命,也見證神道成肉身,拯救世人離罪。約翰寫二書的目的為勸勉受信的教會忠心持守神的道,不要接受異端的攪擾。約翰三書則為作者對一教會領袖該猶的勸勉,並誇獎他的愛心。啟示錄的內容大部分為異象的記述,描述世界的災難、痛苦及最終神的拯救,因此對當時在患難中的信徒起有鼓舞的作用,使他們在大患難中,仍然能夠靠主站立不動搖。此外,也顯示屬世政權的最終落敗,神國的榮耀永遠長存。約翰是主所愛的門徒,也是愛主的門徒。因為(林前8:3)「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約翰愛神,一生對主忠心。從蒙恩,到成為十二使徒,再到跟隨主身邊,主耶穌臨終託付,到最後甚至為主被囚,為主殉道。我們看到,約翰他用一生書寫了什麼叫「主所愛的那門徒」。願我們都能成為愛主和主所愛的門徒。
推薦閱讀:

死去的基督
聖經里你最喜歡的故事是哪個?
天主教國家女性地位普遍較高,這是否與聖母瑪利亞信仰有關?
如何理解耶穌基督的死可以洗刷人的罪惡?這個問題分四個小問題:
基督教等一神教是否不如佛教深奧?

TAG:基督教 | 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