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現代價值(上)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現代價值》(上)

主講人:莫林虎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各位學員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個話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的現代價值。

王陽明是中國明朝中期的一個著名的儒學大師,他所創立的心學,不僅在當時影響非常大,而且,對明中後期的思想解放運動也起到很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如此,王陽明的思想對中國近現代的歷史發展,對近現代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的思想影響也非常大。比如,毛澤東自信人生200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高度自信,毛澤東對實踐的強調,毛澤東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思想,都有非常濃厚的王陽明思想的烙印。習近平在最近幾年多次表示,對知行合一理念的認同,他在最近的講話里,反覆用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概念。習近平提到的踏實留印,抓鐵留痕的提法,明顯有王陽明思想的痕迹。

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看,王陽明思想和對現代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

一、王陽明的生平和悟道經歷

(一)生平

首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王陽明的生平和悟道經歷。王陽明的名字叫守仁,他生於明朝1472年,卒於1529年,早年的時候名字叫雲,字伯安,別號陽明。他是浙江紹興餘姚人,因為曾築室於會稽山的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所以我們後世稱他為陽明先生,也稱為王陽明。王陽明是弘治12年的進士,他這個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遷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那麼擔任了這個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為評定朱宸濠的這個叛亂,立了軍功,所以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正新建侯,謚文成,所以後人也稱為叫王文成公。

王陽明是出身於浙江餘姚的一個非常顯赫的家庭,應該說屬於當時明朝中期的官二代。出身於這樣的一個家庭,他在早年的時候實際上已經立下了儒家的基本的內聖外王的人生的目標。所以他早年的時候跟他的老師,跟他私塾的老師討論,什麼是天底下最緊要的事情的時候,他就認為「科舉並不是第一要緊的事」,他說最重要就是要做一個聖賢的人。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在他早年已經紮下根子。15歲的時候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評定農民起義。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1月之久。18歲的時候,王陽明拜謁明朝著名的理學大師,婁亮,婁亮是深受道家禪宗思想影響的理學家。婁亮向他講授了格物致知的學說,後代他遍讀朱熹的文章,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至理」,他說要格物,就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當然最後是沒有結果,因此還病倒了。

從這可以看到,王陽明是一個非常認真、非常嚴謹的人。他早年的時候,確確實實是按照儒家的學說一步一步地去實踐的,去踐行儒家的學說的。20歲的時候,王陽明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中了舉人,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已經越來越喜歡討論軍事問題,他的射箭的水平也非常高。弘治12年的時候,28歲的他參加了禮部會試,賜二甲進士第七名,他當時考的這個分數是非常靠前的,他的名次很靠前,觀政工部,也就是說到工部去實習。後來,受刑部主事,就在刑部工作了。後來又啟用為兵部主事,都是在中央的機關裡頭做基層的公務員。明朝明武宗正德元年,冬天宦官劉瑾擅政,而且當時逮捕了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20餘人,王陽明當時處於義憤,所以他也上書去救這些人,因此把劉瑾給惹怒了,當時就庭杖了40大板,貶謫到了貴州龍場。

我們知道驛,驛站實際上相當於現在的這個郵電,在郵電站可以有住宿,他還管政府招待所這樣的工作。當時,由於王陽明被貶謫,所以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了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但是劉瑾並沒有放過他,在路途上這個劉瑾派人追殺,王陽明當時偽造了跳水自殺現場,才逃過一劫。但是回到家,見到他父親以後,父親還是建議他,儘管劉瑾要追殺你,但是你是國家的公職人員,你還得去上任,所以王陽明後來就繼續就到了貴州龍場去上任。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508年,37歲的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正德5年初,王陽明謫戍期滿,復官廬陵縣知縣。8月的時候劉瑾被楊一清,聯合宦官張勇設計除掉了,王陽明隨即就被召京,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所以就回到了北京做京官了。正德11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到正德12年,他平定了江西福建廣東湖南等地的暴動。正德14年,王陽明鎮壓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2年,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去世,王陽明回鄉守志。在這段時間裡頭,就是在他回到浙江的時候,在54歲的時候他就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和餘姚這一代創建了書院,宣講他的心學,而且在天泉橋留下了心學的四句教法。這四句教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他非常著名的四句教,也是他晚年思想的重要結晶。到了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他奉命平定廣西思恩和田州的暴動。嘉靖七年11月29日,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庾縣青龍港船中。

這就是王陽明這一生的基本經歷,他去世的時候沒到60歲,按照傳統的演算法是58歲。王陽明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他的打法非常地詭異,從來不跟敵人做正面交鋒,從來都是聲東擊西,誘敵深入,然後遽而殲之。剛才我們前面已經講到他當時平定了朝廷多年都沒有辦法解決的這個南方的這些暴動,在兩年之內他就平定了,22天就平定了預謀8年之久的寧王這個判斷,創造了軍事奇蹟。所以明朝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說「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就是一個讀書人最後做了軍事將領,然後能夠取得勝利,沒有比王守仁、比王陽明更厲害的了。這是明史對他的評價。王陽明的基本的生平我們就介紹到這,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王陽明的悟道歷程。

(二)悟道歷程

王陽明的悟道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我們前面已經講到,王陽明在出生之後由於家庭的熏陶,已經很早就立下了,作為一個中國的傳統的讀書人,一個士大夫他就應該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就是他要做「內聖外王」的一個人物。因為他從小就建立了這樣的人生理想,所以,在他的整個人生歷程中他一直都是朝向這個目標進發的。所以他18歲的時候就拜謁著名的理學家婁亮,去請教理學就是儒家的學說,而婁亮本身是受到道加和禪宗思想很深的人物,那是他18歲的時候的一個經歷。再往後,他就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所以我們說王陽明的悟道,37歲在這個貴州龍場的悟道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是一個重要的標誌。37歲的龍場悟道就意味著,王陽明已經完全地建立了他自己一整套的思想體系,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龍場悟道是此前長期緊張的思想探索,和心性修鍊在機緣和合的情況下,大徹大悟的結果。悟道以後的王陽明他的人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王陽明的在現實之中的功業首先是有37歲的龍場悟道,才有後來40多歲以後一直到他去世之前在政治和軍事上,特別是在軍事上的這些成。所以我們說,王陽明首先是一個專業的思想家,他把他在思想中達到的境界,達到的高度運用在現實的層面,所以他就建立了在現實中的這些功業。所以我們說,王陽明首先是一個專業的思想家,然後,他是一個業餘的軍事家和政府官員。我們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因為他徹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他獲得了寬廣的胸懷、高度的自信,所以他就修鍊出至高智慧,他在因緣和合的情況下,平定了一系列的暴亂,暴動叛亂,成就了絕世功業。

悟道以後的王陽明實現了傳統知識分子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在37歲之後他的三立才能夠徹底地實現的,所以我們說他的現實層面上的成功,實際上就是他圓融成策的思想的附產品而已。他真正的成功的產品其實是他自己,他融匯了儒釋道,儒家、佛家、佛家主要說的是南宗禪,就是六祖慧能創立的南宗禪,還融匯了道家思想。他超越了生死,修鍊出了不動心,創立了心學,所以我們認為他最成功的是這些,他的軍事上的成功只不過是他順其自然的一個附產品而已。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王陽明思想探索心性。修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在21歲的時候,這個時候他主要實踐的就是宋朝儒家學者以朱熹為代表的,儒家學者的格物之學。他在官署裡頭,看到有很多的竹子,每天就拿竹子來格之,這個「格」是什麼意思?「格」在這裡可以理解為研究、思想,分辨。他天天在研究格,他說「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這是《年譜》裡頭對他的記載。他想了半天也沒搞清楚這個道理,朱熹他們說要按照我們中國傳統的說法。儒家的這些士大夫應該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首先從格物開始,「格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就去實踐,想了半天他也沒有搞清楚這個《大學》里說的「格物」,宋朝的儒家學者說的「格物」是什麼意思,所以生病了。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王陽明智慧很高,但是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年輕的時候就經常生病。「先生自委,聖賢有份」,他這個時候就想,人家不是聖人,我們是平常人,所以,人家能理解的東西我們普通老百姓是理解不了的。「乃隨士就詞章之學」,他發現這種很高深的哲學思想沒有辦法真正體會。所以就開始學習詞章,詞章就是詩詞文章等等這些學問。這是他第一個階段,按照儒家學者,先秦的儒家以及宋朝的儒家,朱熹這些儒家的格物,最後沒把這個道理搞明白。

到第二階段,27歲的時候,他格物不成然後又學習詞章之學。楊雄曾經說過,文章是小道,就是詩詞歌賦都是小道,沒有辦法救國救民的,楊雄說這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王陽明也是這樣的想法,「先生自念辭章藝能,不足以通至道」,就是只學這種辭章,詩詞歌賦,是沒有辦法能夠理解聖賢之道的。「求師友於天下,又不數遇」,廣泛地去請教各方面的朋友,老師,但都沒有遇到能夠讓他真正感覺特別契合的。「一日讀晦翁《上宋光宗梳》有曰」,讀到朱熹的給皇帝上的奏疏裡面說,「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他讀到了朱熹的這一篇奏疏以後他發現,如果要學習儒家的學說一定要循序漸進,一定要認真去讀書。「又循其序,思得漸漬洽浹」他希望能夠慢慢把這個問題搞清楚「然物理吾心,終若判斷而為二也」,他看很多書,仍然沒有從最心底裡頭,從思想里,從感情里完全接受前人的這些思想。「沈於既久,舊疾複發」。我們可以看到第二階段,他再次回到宋儒這個地方來,然後繼續去讀書。第一個階段是按照宋儒的學說,然後去格物,就去看這個竹子,去格竹子,最後沒格出這個名堂來。第二階段呢,學了這個辭章之後,繼續又去讀循序漸進地去讀儒家的學說,仍然還是沒有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所以這次又生病了。

「益委聖賢有分」他更是感覺到,聖人和我們的普通老百姓是不一樣的。「偶聞道士談養生,遂有遺世入山之意」這時候聽到一個道士談怎麼樣長生不老,他就打算不再討論現世的這些這個為生命立民這些問題了。他決定要出世,要入山去修鍊,讓自己長生不老。這個階段,是他的思想接受了道家和禪宗的階段。但是在31歲的時候,王陽明又領悟到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實際上也有它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現世中的人,我必須要對國家、對家庭負起責任來。佛家講的是四大皆空。道家講的是逍遙遊,也就是拒絕在社會中的社會責任,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這個時候作為堅定的儒家學者的王陽明,又開始慢慢地開始遠離佛家和道家思想。但是我們這裡一定要強調他的遠離,並不是把這個道家和佛家所有的東西全部排斥,而是把佛家和道家的頓悟直覺的思維方式,把它的保留下來。但是把這種價值趨拋棄了,就是這種拒絕社會責任的,價值趨向,他把它拋棄了。

王陽明思想探索心性修鍊的第三階段,是在37歲的時候龍場悟道。我們前面講到他為什麼能夠在37歲的時候能夠在龍場悟道,因為王陽明上了奏疏,去救那些戴銑那些仁人志士,所以才被劉瑾記恨,在他的這個貶謫的路途,劉瑾派人已經追殺他了,他當時是偽造了自殺現場,才得以逃脫。他到了龍場之後,王陽明仍然在想著雖然劉瑾這個他派的人失手了,沒把我殺成,但是他只要知道我在龍場已經報道之後他有可能還會來殺我。所以王陽明到了龍場的時候,他什麼東西都可以拋棄,唯獨生死這一關不能拋棄。他那個時候仍然沒有超越,他每年心裡頭還是有糾結的。他當時在龍場當時就鑿了一個石頭的棺材,每天就睡在石頭棺材裡頭。有一天他睡在石頭棺材裡頭的時候,由於他非常緊張的這種精神狀態,思想狀態,他忽然這時候就頓悟了,《年譜》裡頭當時是這樣記載的,說「應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他說,加入孔子、孟子這樣的傑出的儒家的聖賢,是怎麼去對待這樣的一個情景、這樣的一個危機,對待這樣的一個糾結的事情呢?「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理,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驚呼,從者皆驚」,這個意思就是由於他到了龍場以後每天仍然在思考這個問題。他說其他的榮華富貴他都可以拋棄了,唯獨這個生死沒有辦法能夠超越,原因就是每個人都是怕死的。他在路途上只是因為偽造現場自殺才逃脫了這一劫,如果劉瑾還是派人非要追殺我的話,我肯定還會死的。由於非常緊張的情況之下,他忽然領悟到這個道理了,就是你要來殺我,你就來殺我好了,如果我連死都不怕,那我還怕什麼呢?在這個時候他一下子猛然醒悟這個道理,所以他說「使之聖人之道,吾性足矣」。就是你內心一旦徹底把這些生死完全超越,你整個的人生就一下變得光輝無比,你的內心一下變得無比自由。王陽明的心學就在這一剎那之間完全建立起來。他說「使之聖人之道,吾性足矣」就是我一旦體悟到這個道理的話,把人生至理搞明白了的話,所有的東西我都能搞明白了。所以「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些道理完全是靠內心領悟出來的,而不是靠看竹子,天氣,看池塘,而是你內心裡領悟出來的。「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儒家的五經,我們知道不僅是《五經》,是「四書」「五經」,四書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就是《易》《詩》《書》《禮》《春秋》,這個就是「五經」。他就把「四書五經」的那些至理名言然後重新在自己內心裡頭驗證了一遍。中國儒家思想有兩個路徑,一個路徑叫注六經,然後把這六經的思想給它的梳理出來,我梳理出來的思想是聖賢原來的思想,設身處地把思想給梳理出來。另外一個路徑是我六經注,就是內心裡頭一旦把個道理全搞清楚了以後,六經是拿過來來論證,來證明我的思想的。王陽明的思想路徑是六經注的這種方式。「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王陽明的心學很重要的特徵是靠自己的思想探索,長期的心性修鍊之後,在一個機緣和合的情況下通過直覺和頓悟徹底搞明白以後,再以「四書五經」來驗證他的這個道理。我們在下面再講到王陽明的心學的時候就可以看到,王陽明經常講自己的學說,事實上用的全部都是「四書五經」的這些原文,來證明、論證他的思想。王陽明的一生所遭受的兵臨生死邊緣大挫折的時候,獲得了這個領悟。這樣一個歷程,事實上跟孟子所說的那個歷程完全一致。換句話說,王陽明以他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把孟子下面這段話,實踐了一番。孟子說「天將降大人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王陽明從他一出生到37歲悟道以及到58歲去世之前,整個的人生歷程就是孟子說的這個話,因為上天要降大人於王陽明,所以先「苦其心志」讓他遭受種種的挫折。「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讓他的榮華富貴一夜之間沒有了,讓他貶謫到非常偏遠貧困的孤寂的貴州龍場在驛站里做驛丞,而且甚至都要把他性命奪掉。「空乏其身」就是把他的身體所有的這個一切都要把他奪去,窮困他的身體。「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如意,他37歲之前他幾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如意的。「動心忍性」,振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王陽明就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他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振動,他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增益其所不能」,王陽明的生命潛力終於爆發出來了。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創立了心學,他龍場悟道的創新意義是在這幾個方面。第一個,他通過強烈的獨特的巔峰體驗,巔峰體驗說的是心理的巔峰,以道家和禪宗直覺頓悟的方式,完整準確地將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重新表述了一遍,這是第一個創新的地方。

第二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和朱熹理學的差異在於王陽明的心學,更強調理論的實踐性,這一點是特別要強調的。他強調理論與活生生的生命體驗必須融合為一,強調理論對現實世界的積極干預和全新改造。這種思想對後來毛澤東思想對毛澤東的實踐論的這個思想的提出,對毛澤東的這個精髓影響都非常大,對毛澤東的人格影響都非常大,這是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王陽明的心學凸顯了儒家學說的信仰本質,使此後的中國仁人志士從王陽明的心血中獲得了精神滋養。儒學思想和中國其他的本土思想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儒學是孔子孟子等人,為那些有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仁人志士們所準備的一整套倫理政治學說。為了能夠讓這些仁人志士在理想被不斷摧毀的慘烈現實中,讓他們能夠生存下去,堅持下去。所以儒家學說從孔子一開始,就具有強調信仰的成分,就是從孔子開始強調信仰。到了孟子,大學,中庸的階段,更是將對信仰的強調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儒學不僅僅只是一套倫理政治學說,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倫理政治信仰系統。這一點特別重要,他要求所有的士大夫不僅要從知識上去了解它,還要喜歡它,還要身體力行於每日每時的這個言談舉止之中,這個是儒家學說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儒家之所以特別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之所以特別提出要知行合一,都是基於此而言的。上個世紀著名的儒家學者像唐君毅,牟仲山,錢穆,杜維明,劉述先等一批學者,都認為入學是人文的宗教,或者認為入學是道德的宗教。而著名的哲學家李澤厚也認為,入學它不是宗教,但是在歷史上起到准宗教的作用。我們來看一下。

孔子在被匡人圍困的時候,他是怎麼來,當時到底能不能活著出去,這個時候孔子是怎麼來自我安慰,自我激勵的?他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如果上天不打算把這個文化摧毀的話,那麼匡人又能拿我怎麼樣呢?孔子在最危險的時候,幾乎絕望的時候,他仍然抱持著一種希望,其實這種希望就是信仰,就是對文化的信仰,對理想的堅守。儒家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有非常明確的,非常強烈的,信仰的訴求,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仁人志士他們價值觀的底色幾乎都是儒家學說,原因就在於此。孟子說的「天降大任於斯人」,這個實際上也是表達的仍然是這個信仰,就是在最艱難最可能將近絕望的時候仍然要抱持著一種這個理想抱持一種信仰。

以上是王陽明它的思想探索、心性修鍊的第三階段,這個階段就是我們說的,龍場悟道階段。王陽明思想探索心性修鍊的第四階段是在他45歲以後,這個階段是王陽明事業學問都已經達到了鼎盛,達到了圓融無礙的時候。從45歲起到50歲,王陽明升任都察院左遷都御史,然後巡撫南贛汀漳等處。46歲到江西,平定當時的暴亂。48歲在江西然後平定了寧王朱宸濠。49歲的時候遭遇了張中和許泰等等這些奸令的讒言,讓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當時對他非常地懷疑,所以他當時的處境非常地艱難。在這五年之間,最艱巨的任務,就是當時平定朱宸濠的叛亂,而在軍禮之中,王陽明仍然講學不輟。在這個5年之中他一邊講學,一邊建功立業。這是他的思想的完全成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王陽明「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這個意思就是,我到了這個階段,我不用去打坐,我內心裡頭就已經非常地澄澈,非常地安寧,也沒有什麼這個特別思慮的東西,碰到任何這種很艱難的問題都能夠化解,因為這個時候已經達到了,孔子所說的70而隨心所欲,不欲懼的狀態,已經到了完全成熟的這個階段。王陽明這個時候他就提出了他的致良知之說,他的致良知主要是在45歲之後所提出來的,而致良知之說,是他知行合一的升級版,是他最成熟階段的學說。

他在這個時候說「良知即是未發之中,此知之前,更無所發,良知即是中節之和,此和之後更無已發」。這句話就是「四書」裡頭《中庸》的一段段話。王陽明到了晚年的時候他把自己頓悟直覺獲得的儒家的思想和《中庸》做了一個對比之後,說出了上面那句話。《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就是說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感情,如果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這個叫「中」。就是還處於一種沒有表現出來的狀態,是處於你內心的狀態,「發而皆中節,所謂之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和」。然後你表現出來以後然後又表達得特別地得體,這個叫「和」。《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就是處於還沒有表現出來的狀態,還處於萌髮狀態的時候,這是天下之大本。這種思想是從道家來的。道家說,道生一,所謂的中其實就是道,就是還沒有表現為具體事物的時候那個就是叫道。就是一種太極的狀態,還沒有完全展示為具體事物的狀態那也就是太極,也就是無極。也就是我們這裡說的中。「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個就是它的非常通達的一個做法。「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我們如果能達到中和和的狀態的話,那麼整個世界的運轉就能夠非常良性,這個世界的發展就非常地順暢。我們對比王陽明剛才說的話和《中庸》裡頭這段話,明顯可以看出,王陽明所說的話,事實上是對《中庸》這段話他在心學創立了心學之後的一種心得體會,王陽明這段話其實強調的仍然是知行合一,只不過它是一個升級版的知行合一。

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王陽明的悟道,事實上是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問題王陽明他的這個生平和他的這個悟道歷程我們就介紹到這。


推薦閱讀:

簡單了解一下明朝的儒學大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王陽明: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王陽明傳習錄三(中)

TAG:思想 | 價值 | 現代 | 知行合一 | 王陽明 | 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