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想長壽,要闖過這「4道壽命坎」,可惜太多人無法跨過去!

長壽是人們都嚮往的一種生活狀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也會下降。醫生總結出了,人一生中要過的4道壽命坎,闖過這些「壽命坎」,便可健康長壽!

第一道坎:30-50歲 腸胃疾病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胃病的發病率高達80%,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胃病的發生主要有三點:一是,與自身胃腸蠕動功能下降有關;二是,與胃內分泌胃酸減少;三是,飲食不當、或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出現一些腸胃疾病。

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增加癌變幾率。因此,這一年齡段的人應該尤其保護腸胃。

第二道坎:40-60歲 骨骼關

骨關節從30歲開始就退變了,到了40歲,人的關節軟骨退化,退行性關節炎更是成了此階段最多見的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並且女性到了四十歲後,由於機體雌激素的下降,更會導致機體骨密度減少,引起骨質疏鬆等症。

所以,無論男女都應當適當補充鈣質,多喝些牛奶,遠離高鹽食物和碳酸飲料,還有平時多曬太陽都是有好處的。

第三道坎:50-70歲 腫瘤關

50歲後是癌症易發階段。此時,人體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免疫系統可能控制不了癌基因或突變細胞,也會逐漸發生癌變。

所以,此時一定更加註意自己健康,過了40歲就應每年做1次癌細胞篩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男性特別注意篩查前列腺癌,女性則篩查宮頸癌和乳腺癌。

第四道坎:50-80歲 心臟病和腦血管病

人的血管在55歲左右逐漸硬化,血管壁上長有斑塊。如果不注意身體,斑塊脫落極易發生心腦血管堵塞,突發病症。

平時應該飲食清淡,適量運動,多吃些木耳、洋蔥、胡麻仁油等清血脂的食物。

想要跨過這4道壽命坎,一定謹記「三戒」!

1、戒「吃撐為止」

面對美食,人們常常是吃撐為止,過量的肉類和脂肪的攝入,會造成體內脂肪蓄積,長期就易患肥胖和慢性病。

所以,營養學會強調:每餐適宜是在八分飽,少食多餐最好。

2、戒「慾望過盛」

「夫精者,生之本也」,縱慾太過,除傷腎精,對其他臟腑也會有所危害。自古以來,中國古代共有200多位君王,但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2歲,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過度縱慾所致。

適當的禁慾是可以讓身體有一個緩衝期,讓身體前期造成的損傷有一個休息的空間。

3、戒「隨意動怒」

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更易波動。發怒時,人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消化道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

因此,中年人要善於控制情緒,尤其不要發怒。想發火時不妨深呼吸,或在心中默念10個數,有助於理性回歸大腦。

想平安度過生命高危期,做好「三多」!

一、多喝茶

人到中年,身體內水分越來越少,但很多人又很難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可以放些茶、花茶,還有助於預防一些疾病。比如菊花、綠茶、黎王草等。

黎王草茶:,是一種「葯食同源」的食物,據《廣西藥用植物名錄》中記載一種黎族藥茶,多以葉入葯,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清熱利濕、利尿消腫、活血疏經、除濕、抗腫瘤等功效。還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可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尤其適合「三高」類人群飲用。

蒲公英紅茶:秋冬季節,適合飲用紅茶,而男人喝蒲公英紅茶,更為適宜,因為發酵後的蒲公英,不僅削弱了蒲公英的寒性,還可以清熱解毒,去火消炎,有助於利尿消炎,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和加快有毒物質排泄,有很好的解毒作用,能夠增強肝臟的排毒作用,對改善血液健康、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更適合男士作為日常茶飲,護肝排毒,養生效果佳。

二、多運動

研究發現,久坐超過10個小時的,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頸椎病、前例腺,甚至是早死的概率會大大增加,那有的人說坐著多少時間才不算久坐呢?最好不要超過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運動可以增加心肌力量,加速血液的流動,分解血脂功能,保持心內血管的乾淨、暢通,增加血管的彈性,改善血液的黏稠度。

三、多吃青菜

中醫講「青入肝」,多吃些青菜,補充身體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助於肝臟功能更正常「工作」。比如常見的食物、西蘭花、菠菜、芹菜等,還可從大麥苗粉中補充。

現代研究發現,大麥苗粉中含有豐富礦物質(鉀、鈣、鎂、鐵)、微量元素(VB、VC、VE),喝它還可通過補充微量元素調節身體酸鹼平衡,預防癌症!若與蒲公英葉一起搭配(取蒲公英葉1.5g、大麥苗粉2.5g)而成的蒲公英大麥青汁保護肝臟作用更強!

最後,幾個養生小動作,經常做一做:

右手拉左腳

加強心肺功能及身體柔軟度。

每組5次(雙腳做完算一次完成),一次2組。為了安全最好扶牆進行。

蹲踞拉伸運動

增強腰力,鍛煉腳趾,提高身體的平衡力及加強內臟功能。

注意,下蹲時注意安全性、保持平衡。

推薦閱讀:

三分鐘教你八字速斷壽命應期
方海權:惜福能延壽命
面相入門第二課,人中看身體和壽命方法,乾貨
狗的壽命一般有多長 常見狗狗的壽命(2)

TAG:壽命 | 長壽 | 過去 |